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
岩浆岩复习资料

岩浆岩石学复习资料*1.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 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2.根据成因,岩石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
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
沉积岩常形成层状。
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也可以有结晶作用的发生,但不同于岩浆岩的结晶作用。
前者结晶于地表或近地表的温度、压力条件,而且是在水溶液或胶体溶液中结晶的。
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3.三大岩类特征与区别岩浆岩:(1)特征构造:1.火山及其相关的熔岩流 2.与围岩构造为切割关系 3.对相邻岩石的热效应,如重结晶、变色、反应分带等4.有细粒结构边缘5.没有化石和层理(火山碎屑岩除外)6.矿物颗粒相互镶嵌,定向构造不明显7.典型产状如岩株、岩床、岩基、岩脉等。
(2)结构:1.斑状结构 2.玻璃质3.多孔状结构4.杏仁状结构5.文象结构6.火成碎屑结构7.成镶嵌集合体(3)矿物组成:角闪石、大量的长石、白榴石、云母、霞石、橄榄石、辉石、石英、玻璃沉积岩:(1)特征构造:1.成层性及分选性 2.波痕、交错层理、泥裂等构造 3.经常长距离延伸和互层 4.像三角洲、堤坝、河流水系这样的沉积体形态 5. 岩石可以是不太固结的(2)结构:1.碎屑结构 2.化石结构3.鲕状,叶片状,纹层状结构(3)矿物组成:大量石英、碳酸盐(特别是方解石和白云石)、粘土、硬石膏、燧石(微晶质石英)、海绿石、石膏、食盐变质岩:(1)特征构造:1.变形砾石、化石、晶体 2.平行片状和大范围颗粒拉长 3.围绕侵入体呈带状分布4.典型的局限于前寒武纪和造山带5.岩石片理与区域构造有关6.大范围的矿物学前进变化7.也可以有些块状岩石(2)结构:角砾状、变粒结构、变晶结构、角岩结构(3)矿物组成:角闪石、红柱石、菁青石、绿帘石、长石、蓝闪石、石墨、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透闪石-阳起石、硅灰石、云母、石英*4.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地质-岩浆和岩浆岩

熔岩流
枕状熔岩
枕状熔岩是火山在水下喷发形成的,外形浑 圆形似堆叠在一起的枕头。当熔岩从水下流 出时,由于快速的冷却使熔岩流表面形成韧 性的固体外壳。随着熔岩流内部压力增大, 外壳破裂,就会象挤牙膏一样,挤出新的熔 岩,随后再次形成外壳。如此循环往复,便 产生的枕状熔岩。
渣块熔岩
渣块熔岩是因熔岩在流动过程中,表层熔岩不断 固结,固结的表层随着熔岩的流动不断发生脆性 破裂,形成“渣块”,“渣块”又有随同液体熔 岩翻滚、粘结,形成翻花状。因此渣块熔岩又称 为翻花熔岩。
一、 岩 浆 (一)岩浆的概念
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富含挥发 分、高温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 融物质。(也包括一定量的固体相) 岩浆作用: 自岩浆的产生、上升到岩浆冷凝固结成 岩的全过程叫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火山作用: 喷出地表的岩浆活动叫做火山活动或火 山作用。
(二)岩浆的特点
1、成分:主要是硅酸盐,还含有大量的挥发组分及 成矿金属。 挥发分以水蒸气(H2O)为主,约占挥 发分总量的60—90%。 2、温度:岩浆温度范围为700-1200℃之间。 3、粘度:指岩浆流动的难易程度,它反映了岩浆熔
2、岩浆岩中SiO2不足时
在岩浆岩中就可能出现镁橄榄石和霞石、白榴 石等,这些矿物被称为SiO2不饱和矿物,含有这些 矿物的岩石,一般不含石英,这类岩石称之为SiO2 不饱和岩石。 一般来说,在岩浆岩中石英是不能和镁橄榄石、 霞石、白榴石等共生的,因为岩浆中含有较多的 SiO2,则镁橄榄石等可与SiO2反应生成其他新矿物, 如镁橄榄石+石英→顽火辉石。
*岩浆岩与其他类岩石的区别
1、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 岩石; 2、岩浆岩中有特有的矿物和结构构造,如霞石、白 榴石等矿物以及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等只有岩浆 岩才有; 3、岩浆岩与围岩间一般有明显的界线; 4、岩体中常有附近围岩的碎块(捕虏体); 5、岩浆岩中没有生物遗迹 。
岩石学阶段性作业1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岩石学课程作业1(共 4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1章—第2章一、名词解释1、岩浆2、岩墙扩展作用3、同化混染作用4、岩浆混合作用二、不定项选择题1、岩浆与由岩浆固结的岩浆岩在化学成分上()A.相同B.主要氧化物含量不同C.挥发组分含量不同2、地球可划分的层圈有()A 地核B地幔 C 地壳D岩石圈3、以下物质属于岩石的是()A 陶瓷B 砂岩C 陨石D 水泥4、古登堡面是()的分界面A 内核与外核B 地核与地幔C 上地幔与过渡带D 地幔与地壳5、岩石按成因分为的三大类为()A 火成岩B 花岗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6、月球表面高地所发现的岩石类型有()A 角砾岩B 复成分长石质角砾岩C玄武岩 D 冲击熔融角砾岩三、填空题1、岩浆的粘度主要受()、()、()三个因素控制。
2、原生岩浆的种类并不多,但地壳中的岩浆岩种类却多种多样,其形成机理是()、()、()使成分均一的岩浆演化成多种成分岩浆固结的结果。
3、根据火山在板块中所处的位置可将火山活动背景划分为()、()、()三大类。
4、基础岩石学包括()、()两部分。
四、问答题1、原生岩浆与母岩浆的差异。
2、原生岩浆可通过哪些方式演化为进化岩浆?3、岩浆的分异作用于有哪些机制?4、玄武质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有可能产生那些派生岩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上地慢或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挥发分,也可以含有少量固体物质,是高温粘稠的熔融体。
2、指的是岩浆在压力的驱使下注入围岩裂隙,并通过挤压围岩使其扩展成狭窄的岩浆通道(岩墙),并沿该通道上升。
3、岩浆上升或停留于岩浆房期间,除与围岩具有热交换外,还可能与围岩发生物质交换,其结果是是熔化围岩和捕虏体,或与其发生反应,从而使岩浆的成分发生变化。
4、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产生一系列过渡类型岩浆的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1、C2、ABC3、BC4、B5、ACD6、ABCD三、填空题:1、温度、压力、SiO2含量2、岩浆分异作用、同化混染作用、混合作用3、大洋扩张带、岛弧与大陆边缘、板块内部4、岩相学、岩理学四、问答题1、原生岩浆是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成分未发生变异的岩浆。
岩浆岩石学

岩浆岩石学1.岩浆的概念:岩浆是上地慢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
2.岩浆粘度的影响因素:岩浆的粘度与岩浆的氧化物,挥发份、温度及压力有关。
○1氧化物:Si02→Al2O3 → CaO、TiO2 → MgO、FeO → K2O、Na2O、Li2O → H2O(使粘度降低的顺序)。
总的看来,喷出岩浆的酸度愈大,一般粘度也愈大。
○2挥发份:溶解于岩浆中的挥发份可以降低岩浆的粘度。
○3温度:岩浆的温度愈高,粘度愈小;温度愈低,粘度愈大。
○4压力:压力对岩浆的粘度也有影响。
对不含水的干岩浆,压力愈大,粘度也愈大。
但在富含水的岩浆中,在一定的压力下,水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大,从而降低岩浆的粘度。
3.岩浆的基本特征:4.岩浆作用: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又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这一复杂过程的总体,称为岩浆作用。
5.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岩休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
6.岩浆岩的相:系指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岩石和岩体总的外貌和特征。
7.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已结晶的矿物组成。
这是岩浆在温度下降较缓慢的条件下从容结晶而形成的,多见于侵入岩中。
8.玻璃质结构:几乎全部由未结晶的火山玻璃组成。
这是岩浆在温度快速下降条件下,岩浆中各种组份来不及结晶而形成玻璃质。
主要出现在酸性喷出岩和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体边部。
9.半晶质结构:岩石由部分晶体和部分玻璃质组成。
多见于喷出岩中及部分浅成、超浅成侵人体边部。
10.侵入岩的产状类型: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可把侵人体划分为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两类。
○1整合侵入体:侵入体的接触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层理或片理,是岩浆以其机械力沿层理或片理等空隙贯入形成,依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岩盆、岩盖、岩床、岩鞍。
○2不整合侵入体:一般是岩浆沿着切过层理或片理的裂隙、断裂贯人形成,但也有的以岩浆熔融交代作用方式形成。
[VIP专享]岩石123123
![[VIP专享]岩石123123](https://img.taocdn.com/s3/m/b57185af910ef12d2bf9e740.png)
a.氧化物:SiO2, Al2O3, Cr2O3 的存在使粘度增加,尤其 SiO2。因此,基性岩粘度小,以 溢流为主;酸性岩粘度大,多以爆发形式为主。 b. 挥发份:H2O 降低岩浆的粘度,CO2 增加岩浆的粘度。 c. 温度:温度下降时,[SiO4]4-聚合程度高,粘度随之增加。 d.固体物质含量:(晶体、源岩残留晶和围岩碎块)其数量越多,岩浆粘度就越大。 e.压力:对于不含水的干岩浆,压力升高,粘度增加。对于富水岩浆,较为复杂:I. 压力 增加,挥发份溶解度增加,粘度降低;II. 压力达到一定值,挥发份饱和,粘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加.
岩浆岩试题

判断题1.岩石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三大类。
()2.岩石是固态物质的集合体。
()3.常见造岩矿物按其成因和化学成分特点可以分为三类: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
()4.岩石就是结晶质矿物的结合体。
()5.按岩石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结构。
()6.凡全部由结晶质矿物组成的岩石的结构,无论其颗粒大小如何都称为全晶质结构。
()7.斑状和似斑状结构是根据斑晶矿物的种类来划分的。
()8.根据岩浆岩的矿物共生组合,可以了解岩浆岩的化学成分特点。
()9.岩浆作用是岩浆的产生到完全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
()10.岩浆中的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统称为岩浆矿物。
()11.成分相同的岩浆在不同冷凝条件下,其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相同。
()12.火山岩的产状可以是整合的或不整合的。
()13.自然界中原生岩浆仅为有限的几种,但通过岩浆的分异、同化和混合作用,可以形成复杂多样的岩浆岩。
()14.成分相同的岩浆在不同冷凝条件下,其结晶程度和矿物颗粒大小相同。
()15.组成岩浆岩的所有矿物称为岩浆矿物。
()16.原生岩浆是上地幔物质和下部地壳物质局部熔融的产物。
()17.岩浆是由地幔岩石地部分熔融形成的熔融体。
()18.根据岩浆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岩浆岩的矿物组合特征。
()19.目前公认的主要原生岩浆为玄武岩、花岗岩、安山岩浆和超基性岩浆等。
()20.岩浆是由下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熔融体。
()21.岩浆的粘度与岩浆的氧化物、挥发组分、温度和压力有关。
()22.岩浆作用是指高温的熔浆侵入围岩引起的一系列变质作用。
()23.岩浆中挥发组分的存在可以降低岩浆的粘度。
()24.地下深处的含水岩浆比同成分的熔岩流的固结温度要高得多。
()25.岩浆岩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岩石大类划分和命名的主要依据。
()26.岩浆岩的酸度是以岩浆中Al2O3、K2O、Na2O的含量为标准划分的。
()27.岩浆岩矿物共生组合取决于岩浆的化学成分和岩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岩石学复习重点

岩石学复习重点岩浆岩部分1.岩浆的概念、岩浆的成分(主要成分,挥发份),挥发份存在的意义(降低岩浆粘度和矿物的熔点),不同成分岩浆的温度范围(基性、中性、酸性),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氧化物,挥发份,温度)(1)岩浆的概念:是地球内部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2)岩浆的成分:①主要成分——O, Si, Al, Fe, Mg, Ca, K, Na, Mn, P②挥发份———H2O, CO2, SO2, O2, N2, H2, 其中水60-90%挥发份的作用:A. 降低粘度,使得岩浆易于流动B. 可以降低矿物的熔点,延长结晶时间,甚至结晶出含有挥发份的矿物(3)不同成分岩浆的温度范围:一般温度范围:600-1200°C;不同深度——火山口愈深,愈高温;不同含水性——含水多,则温度低①基性岩浆:1000-1200°C②中性岩浆:900-1000°C③酸性岩浆:600-700°C(4)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①成分(氧化物)——SiO2,Al2O3增加,粘度增加②温度-增加可降低粘度③挥发份-含量高,降低粘度2. 岩浆岩中矿物按含量划分(主要矿物/决定大类划分、次要矿物/决定种属、副矿物),按成分和颜色划分(硅铝/铁镁矿物或浅色/暗色矿物),色率的定义(1)按含量划分:①主要矿物——含量多,是划分岩石大类的依据②次要矿物——含量较少,<15%, 是划分种属依据③副矿物——很少,<1%,对岩石定名不起作用,如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2)按成分和颜色划分:①硅铝矿物(浅色矿物):SiO2和Al2O3高,不含FeO和MgO;石英,长石类,似长石类②铁镁矿物(暗色矿物):FeO和MgO高,SiO2含量低;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3)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体积百分数)3. 岩浆岩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的岩石类型变化中,SiO的范围、硅铝矿物、铁2镁矿物、颜色、色率、酸性程度和基性程度是如何变化的?(见表1-1)4. 岩浆岩中最主要的7种造岩矿物(橄,辉,角、黑,斜,钾,石英)(见图1-1)5.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的概念(1)结构:岩石的组成部分(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2)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填充方式6. 岩浆岩的结构按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绝对大小、相对大小、矿物自形程度分别分成几种类型(1)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2)按矿物绝对大小:显晶质结构(伟晶结构 >10 mm、粗粒结构 >5 mm、中粒结构 5-2 mm、细粒结构 2-0.2 mm、微粒结构 <0.2 mm),隐晶质结构(3)按矿物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斑晶+隐晶质或玻璃质)、似斑状结构(斑晶+显晶质)(4)按矿物自形程度:自形结构、半自形结构、它形结构(5)组成岩石颗粒的相互关系:文象结构、条纹结构、蠕虫结构、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嵌晶结构7. 岩浆岩的构造的主要类型(块状、斑杂、带状、气孔和杏仁,流纹、枕状等)快状构造、斑杂构造、带状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流纹构造、珍珠构造、石泡构造、枕状构造、流面和流线构造、柱状节理8. 岩浆岩的产状概念,侵入岩的6种产状,喷出岩的3种产状(1)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的大小、形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的地质构造环境、距离地表的深度等。
岩浆岩思考题

岩浆岩思考题●1、岩石的概念及岩石的成因分类●2、岩浆岩的概念及岩浆岩在地球上的分布●3、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判别标志●4、试述岩浆岩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过渡和转化●5、浅谈学习岩浆岩岩石学的意义●6、试述岩浆岩岩石学的发展现状●1、岩浆的概念及岩浆与熔体在概念上的区别和联系●2、原生岩浆和进化岩浆,母岩浆和派生岩浆●3、岩浆形成的基本条件●4、试述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5、试述岩浆上升和侵位的机制●6、岩浆作用及其相关岩石(喷出岩、次火山岩等)●7、应用岩浆性质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自然界玄武岩和花岗岩出露最多?●1、岩浆岩产状和相的概念●2、陆相火山岩与海相火山岩的区别●3、简述火山岩的喷发类型●4、简述火山岩的相●5、简述侵入岩的产状●1、岩浆岩结构和构造的概念。
●2、论述岩浆岩结构的分类。
●3、用过冷条件下岩浆中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阐明不同类型岩浆岩的结构变化。
●4、试述研究岩浆岩结构的意义。
●5、试分析Di-Ab相图几种代表性成分的固相岩石在升温过程中的变化。
●6、如何确定矿物的结晶顺序?●7、认识熔蚀结构、霏细结构、文象结构、蠕虫结构、枕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
●8、试比较暗化边结构、反应边结构、次变边结构、环带结构和包含结构。
●1、解释概念:酸性程度、碱性程度,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原生矿物、次生矿物,铁镁矿物、硅铝矿物,色率,组合指数或里特曼指数●2、简述岩浆岩矿物的成因类型●3、试述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4、岩浆岩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化学分析结果在岩浆岩岩浆中有什么用处?●5、某侵入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霞石组成,色率为15,这种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6、岩浆岩的分类原则有哪些?●7、简述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的光性特征●8、用以下几组数据(体积分数)确定侵入岩的名称:●(1)暗色矿物40%(单斜辉石25%,紫苏辉石10%,黑云母5%),斜长石60%●(2)暗色矿物30%(角闪石25%,黑云母5%),斜长石55%,钾长石7%,石英8%●(3)暗色矿物15%(角闪石5%,黑云母10%),斜长石55%,钾长石10%,石英20%●(4)暗色矿物98%(橄榄石65%,透辉石20%,顽火辉石13%),尖晶石2%●1、超基性岩的一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