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
马工《西方经济学》第10章 课件

如果消费者遵循恒久收入假说,并且有理性预期,那么只有未预期到的
政策变动会影响消费,因为这些政策变动会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影响消
费。
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及其对相关政策
效果的影响
(二)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对相关政策效果的影响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消费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也取决于
他们个人的实际财富或实际资产。
效果的影响
(一)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 利率
替代效应:当利率提高时,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将来的消费比较有利。
收入效应:利率提高使人们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更富有,
以致增加目前消费,这样反而减少储蓄。
就中收入者而言,利率较高时,主要会发生替代效应,故利率提高会增加储蓄;
就高收入者而言,利率的提高,会发生较大的收入效应,从而可能会减少储蓄。
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C
= +
= +
O
这里的即MPC。
Y
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
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
由于消费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因而
可以推断出:储蓄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
储蓄与可支配收入这种数量变化的依存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的特征:
(1)A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圆点连线的斜率。
(2)APC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3)平均消费倾向递减,APC>MPC,且随着收入的增加,APC
逐渐趋近于MPC。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三)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和意义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习题答案

第十章凯恩斯模型一、思考题1.凯恩斯怎样批判了新古典经济学?2.说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
3.简要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与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4.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5.简单凯恩斯模型中均衡收入是怎样被决定的?6.什么是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7.什么是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推导?8.IS—LM模型怎样说明均衡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同时决定?如出现不均衡说明调整与达到均衡的过程。
9.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如何影响均衡收入与利息率?10.简述开放的IS—LM模型及怎样同时达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11.对IS—LM模型的分析与借鉴。
二、计算题1.假定货币供给量为M,价格水平为P,货币需求L=ay-br,(1)求出LM 曲线的表达式;(2)试从表达式分析影响LM曲线斜率的因素。
2.假设一个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是C1=1000+0.8Y,I=500。
求出(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实际为8500,非自愿存货如何变动?(3)若投资增加500,收入增加多少?(4)若消费函数变成C2=1000+0.9Y,投资仍为500,收入、储蓄是多少?投资增加500,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3.假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四部门为:C=100+0.9(1-t)Y,I=200-500r,NX=100-0.12Y-500r,G=200,t=0.2,L=0.8Y-2000r,M S=800。
试求(1)IS曲线;(2)LM曲线;(3)双重均衡时r与Y;(4)双重均衡时,C、I和NX。
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答:《通论》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认为传统理论不符合事实,只适用于特殊情况,只有他的宏观经济理论才是普遍适用的“一般理论”,强调《通论》中的“通”字。
凯恩斯指出:“如果正统经济学有错误的话,其病不会在其上层建筑,而在其前提之不够明白,不够普遍。
”凯恩斯批判了传统理论:首先,指出真实工资不等于现行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因为在货币工资没有变动,真实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时,工人仍然愿意受雇而不退出劳动市场,这说明真实工资大于现行就业量的边际效用。
西方经济学 第十章凯恩斯模型

• (三)储蓄-投资法求均衡国民收入 s=i s=y-c= -a+(1-β)y= i 得出的均衡收入公式与消费—投资法一样。
Eg4. 消费函数 c=1000+0.8y,i=600,用储蓄-投 资法求y。
•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 (一)均衡条件 • i+g=s+t
• (二)税收仅考虑定量税
习题
•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 经济中,消费c=100+0.8y, 投资i=150-6r,货币的实际供给量 m=150, 货币需求L=0.2y-4r。求 (1)IS和LM曲线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时的利率和收入。
第三节 IS-LM模型
• 一、IS-LM模型的由来 •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是相互依存的: • 产品市场的总产出增加——需要使 用货币的交易量增加——意味着货 币需求增加——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利率上升——投资受到影响。
• 二、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 (一)投资的决定 投资受利率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 i=i(r) =e-dr(e是自主投资, d是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 • • •
三、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一)货币需求动机—L=L1+L2 1、交易动机 2、谨慎动机 L1=L(y)=ky • 3、投机动机:L2=L(r)=-hr
• • • • • • •
(二)货币供给——m 1、狭义货币供给与广义货币供给 (1)狭义:m1 (2)广义:m2 2、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 (1)名义:M (2)实际:m
2、现引入投资与利率的函数关系 i=i(r) =e-dr,
α+ e-dr
Y=
1-β
• (二)IS曲线的推导 • 该公式由I=S推导而出,并反映了 均衡的国民收入y与利率r是反向变 动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第10章(2010)

就业量与总供求价格的关系
一是总供给价格与总就业量的关系 二是总需求价格与总就业量的关系
5
2、总供给价格与总就业量的函数关系:
有效需求是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
的交点。
总供给函数:一个特定的总供给价格是相对 于一个特定的总就业量。总就业量变化,总供给 价格随之变化,两者是函数关系,即总供给函数。
总供给价格
IS 曲线的形成
IS IS E3 E2 E1 0
H
S3
S2
S1
I3 I2
I1
Y
27
IS 曲线
• 含义:与任一给定的利率相对应的均衡 国民收入水平。IS 曲线上任意一点都对应 一个产品市场均衡状态。 • 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 • 原因:利率下降意味着一个较高的投资 水平,从而有一个较高的储蓄和收入水平。
10
1、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紧缩的缺口 紧缩的缺口
D
AD=AS
E
ADf
G
AD 实际的有效需求小 于充分就业时的有 效需求,存在紧缩 的缺口, 有失业。
O
450 Y0 Yf
Y
11
2、均衡的国民收入大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膨胀的缺口 紧缩的缺口
D
AD=AS
AD
ADf 实际的有效需求大 于充分就业时的有 效需求,存在膨胀 的缺口,存在通货 膨胀。 Y1
20
投资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大小
• 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 率大于利息率(此时才有利可图),当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息率能同比 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 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 • 投资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额。 •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利润率下降---利 息率下降必须超过利润率下降。 • 流动偏好决定了利息率不能无限下降。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0章

– 注意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含义既有一致性,也有区 别。其区别主要在于:
• 国民财富涉及存量角度,即涉及特定时点上的(已有商品和服 务价值)数量。
•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原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在假定总供给曲线是 垂直的情况下研究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受到“有限供 给”的影响。
– 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经济 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凯恩斯主义 在假设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情况下研究均衡国民收入 是如何受到“有效需求”的影响。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 在封闭经济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循环图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生产要素市
家庭收入
场 货币市场
私人储蓄
生产要素支付 企业储蓄
借
借
贷
贷
家庭
税收
公共产品 与服务
政府
政府购买
税收
公共产品 与服务
企业
消费 产品与服务市场
企业收入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一个泛指的总量概念, 前一章所以到的GDP、GNP、NNP、NI、PI等都可以 在不同条件下降期总量看做国民收入,但通常更多情 况下是将GDP等同于国民收入。
• 所谓均衡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相等(均衡)状 态时的国民收入。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策略1 策略2
b p 1 ( b 1 1 b 1 ) 2 ( 1 p 1 )b 2 ( 1 b 2 )2
b11
策
参 p1 略
A的p1 条件010,1混 合aaa策 000略为与人A p:2 策略12
a11 b21
a21
b12 a12
b22 a22
[习题] 博弈论初步
[习题] 博弈论 初步
p1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十章 博弈论初 步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自嘲* 一介学究,惶惶似狗。 东拼西凑,闲来插柳。 或存疏漏,等着挨揍。 钱财无有,知识半斗。 交流携手,相逢美酒。 余望何求?潮起云收。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1
第一节 ○
博弈论和
○
策略行为
2
第二节
3
0 q10.7 1 p10.5 7
1
9– 8–
2
第三节 混合策略均衡 二、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第三节 混合策 略均衡
二 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 即使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不存在,相应的混合策
略纳什均衡总会存在。
❖ 纯策略纳什均衡作为 ·q1 1 特例被包括在混合策 略纳什均衡之中。 0.7·
❖ 混合策略博弈的均衡
[案例] “华容 道”里的纳什
均衡(1)
小 道
孔 明
大 路
[案例]“华容道”里的纳什均衡(1)
[案例] “华容道”里的纳什均衡(1)
曹操 小道 大路
被擒
逃脱
擒住 逃脱
空等 被擒
空等
擒住
❖ 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 留这人情, 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

填空题题目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正确答案是: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题目2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
正确答案是:消费和储蓄题目3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
正确答案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题目4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
正确答案是: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题目5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正确答案是:国内生产总值题目6国民生产总值以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为统计标准。
正确答案是:人口地理上的国境题目7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
正确答案是:上升题目8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下降称为。
正确答案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题目9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般用来表示。
正确答案是:物价指数题目10各国经常采用的物价指数主要包括: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
正确答案是:GDP平减指数题目11假设2000年的名义GDP为5万亿元,实际GDP为4万亿元,则GDP平减指数为。
正确答案是:125题目12最终产品是,中间产品是。
正确答案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题目13劳动力参工率是指劳动力与之比。
正确答案是:工作年龄人口题目14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
正确答案是:劳动力参工率题目15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的比例。
正确答案是:劳动力正确答案是:20%题目17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和是三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正确答案是:失业率题目18遗憾指数又称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正确答案是:之和题目19不受欢迎指数指人们对现政府不满意(或满意)的程度,这个指数是通货膨胀率加。
正确答案是:6倍的失业率题目20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10章

第到一2节0世纪均70衡年国代,民发收达入国的家决(定尤其是美国)遭
遇了严重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情况, 代表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既无法 从理论上对当时的经济现象加以解释,也无法在经 济政策上对问题加以解决。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二)边际消费倾向(MPC)
• 每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所占的比例,叫做边际 消费倾向。
• 其公式是:
MPC = ΔC / ΔY(或 dC / dY)
其几何表示为,过消费函数曲线上相应一点的切线的斜率。一般 来说,边际消费倾向也是随收入增长而趋于逐渐下降的。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平 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就都是常数, 这时消费函数就可以表示为:
c = α+βy
• 其几何形状如p38的图10-6所示。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三)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和意 义
第(四一)节市场均经衡济国条民件收下均入衡的国决民定收入的决定原
理: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决定的国民收入即均 衡国民收入
事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是意愿的(或计划的)和未 实现的。 事后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已经实现的。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一)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供 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
• 宏观经济学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宏观经济运 行与宏观经济政策两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机器设备与原材料 农民的面粉:面条厂的面粉、面包房的面粉、消费者买来食用的 面粉 哪个应当计入GDP?*
下面这些交易活动能否计入到GDP当中?为什么? • 一个消费者在饭店用餐向饭店支付餐费
• 一家公司购买一幢旧房屋
• 一个供应商向个人电脑厂商出售集成电路块 • 购买一块土地 • 海尔集团公司设在欧洲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 • 给灾区人群发的救济金
二、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关系
• 产出 = 收入(生产要素转化为要素提供者和企业的收入)
某纺纱厂某年收支表 (单位:美元)
收入(支) 工资 2万 利息 1.5万 地租 0.5万 利润 1万 收入合计 5万
产出(收) 生产出成品(纱) 减去购买棉花
20万 15万
产出合计(增值)
5万
产出:即实实在在的产品产出与提供的服务,在这里可按产品产出理解,但现 代经济中服务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要点:
• • • • • 地域概念(国境而非国民概念,不涉及要素国籍归属) 按生产的(而非出售)来计算(一定时期内)* 最终产品或服务(而非中间产品,不再重复出售的)* 市场价值(现行的市场价格进行计算) 为市场生产的(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不包括非市 场活动,家务劳动、慈善)*
★当年生产和销售
(三)生产法(部门法):钱是如何产生的
– 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来获得,依托的基本原理为增值法。
• 支出法(产品流量法):钱是如何花出去的
– GDP = C + I + G + (X – M) – 从支出或消费角度来核算,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公式
统计年鉴中支出法GDP的项目:(一)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二)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三)净出口(出口- 进口) 2002年中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亿元)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NFP
(+-)
折旧
NDP GNP 国内生产净 国民 值 生产 =GDP-折 总值+ 旧 =GDP+ NNP NFP 国民生产净 值 =GNP-折 旧
间接税等 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险费、 公司利润等 PI个人收入
=NI-公司未分 配利润 – 公司所 DPI个人可支配 得税 – 社会保险 税 + 政府转移支 收入 付(含公债利息) =PI-个人所得税
狭义: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生产要素所 有者获得的收入总和。
广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
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5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emestic Proudct,GDP) 指一个国家(地区)境内在一定时期(通常为 一年)内所生产的以货币为表示的最终产品 (包括商品和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
•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重点: • 国民收入核算各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难点: •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是一回事吗?
• 应选择何地就业? • 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好指标吗?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各种宏观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 国民收入
支出或收入角度
+ 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支付-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
=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GNP – 折旧(弥补固定资本消耗,非新增价值) =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本年度创造 的新价值
NNP – 企业间接税+ 政府补助金 =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NI,狭义国民收入)
• GNP>GDP,说明本国居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居民在本 国取得的收入,可以认为吸引外资不足或海外投资多
美国:资本净输出国到资本净流入国,GDP>GNP
(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大河没水小河干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低收入国家—524$ 中等偏下国家2078 $ 中等收入国家—3260 $ 中等偏上国家7878 $
中低收入国家2789 $
高收入国家—39345 $
2010年我国人均GDP为4000$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 与发达国家46000$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统计年鉴中收入法GDP的项目:(一)劳动者报酬;(二)生产税净额(生产 税-生产补贴);(三)固定资产折旧;(四)营业盈余
中国2004年收入法GDP核算表(亿元)
增加值 国民经济合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59878 21413 73904 64561 劳动者报酬 68584 20246 23858 24479 生产者税净额 21134 55 13576 7502 固定资产折旧 24033 1111 11022 11900 营业盈余 46127 0 25448 20679
• 产出 = 支出 总产出 = 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 企业外部净购买(已卖掉本年生产部分) + 企业存货投资(未卖掉本年生产部分)
视作企业购买自己的产品 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实体经济中的产品与服 务)都有买方和卖方,无论从哪方计算,对经济的贡献是同样价值,只不过计 算的出发点和 角度不同。 你所雇佣一个一小时20元的小时工,谁是支出方,谁是收入方?对经济贡献?
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GDP中。*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
• 在计算期间生产、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 一般指作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产品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 • 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
• 生产要素报酬:工资(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居民储 蓄,但政府公债利息、消费信贷利息不具生产性不能计入)、租金 • 非公司企业收入(即个体劳动者或自我雇佣者的收入,劳动、工资、 利润、租金混在一起,难以分离) •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公司未 分配利润) • 企业转移支付(对外慈善性捐款、消费者赊帐)、企业间接税(销 售税、周转税,直接税已包含于上述各项中) • 资本折旧(资本的耗费,对应于支出法中的投资的一部分)
今年销售:1000亿 50亿 950亿 今年生产:1050亿 去年库存 今年GDP = 今年销售 – 去年库存 + 今年库存 1000亿-50亿 = + 100亿 今年库存 = 1050亿
今年生产的才能反映我们今年创造的可享用财富,库存视作企业投资(即企业自购买)
100亿
★应计入当年GDP的是: • 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 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 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 , 房 屋的价值应不应该计算在该年GDP中? 不应该,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
NI – 公司未分配利润 – 公司所得税 – 社会保险税 + 政府转移支付(含公债利息)
收入角度:工资、 利息、租金、利润
=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 PI – 个人所得税
去向:消费 或储蓄
= 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PI)
Slide 10
补充:萨缪尔森: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自1978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30年保持了平均9%左右GDP
增长率,被称 之为“世界奇迹”
2003年,中国GDP总量超过10万亿人民币,同时人均GDP首 次突破1000美元 2008年:中国GDP达到30.07万亿元(4.33万亿$),增长率 达到9.0%; GDP总量居世界第3位(美国 14.20万亿$,日本 为4.91万亿$)
GDP 国内生 产总值
NI国民收入
=NDP – 企业间 接税+ 政府补助 金
个人所得税等
消费 储蓄
NFP:Net Factor Income and Transfer Payments from abroad,本国从国外 得到的要素收入与转移支付净额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来源:可用于消费的收总量,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利息、红 利等)、转移收入。不包括处置资产负债所得到的款项,也不包括资产负债存量价格 变化带来的收益,因为与资产变化有关即所有权让渡有关,而不是与使用权让渡有关。
• 固定资产投资(商业用和住宅用) :净投资+重置投资
• 存货投资:企业持有净存货(年末 – 年初) • 政府购买: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 • 净出口: 出口 – 进口
政府购买:国防、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学校等投入,根据政府提供而非购买来计算成本; 转移支付:如对残疾人或贫困人口的救济支出,无相应货物或劳物发生,通过个人消费项计入。
西方经济学
管理学院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 一个总量(GDP) • 四大模型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IS-LM模型 –AD-AS模型 –IS-LM-BP模型(了解) • 四大问题 –失业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第六讲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 国内生产总值与各种宏观收入
•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1
2008年参照组:
中国GDP43300亿$
金砖四国:巴西7350亿$,印度1070亿 $ ,俄罗斯9620亿 $
金三角:美国47580亿 $ ,日本38210亿 $ ,德国,42440$ (欧元区38821$)
亚洲新兴国家:新加坡34760亿 $ ,韩国21530亿 $ ,泰国 2840亿 $ , 印尼2010亿 $ 2008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