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分类系统

合集下载

急诊分诊

急诊分诊
A (Allergy):过敏史; M (Medication):用药情况,如询问“有无服过药?”; P ( Pertinent medical history):相关病史,如“有无慢性疾病?”; L ( Last meal or Last menstrual period):最后进食时间,对育龄女
士询问最近一次经期时间; E ( Event surrounding this incident):围绕患病前后情况,如询问
【五级(V级)分类】
1.Ⅰ级-危殆( critical) : 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如得 不到紧急救治,有生命危险。须立即将患者送到抢救室 进行抢救与治疗。例如:心搏呼吸骤停、严重创伤/多
发伤伴大出血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应用颜色标识为 红色。
2.Ⅱ级-危急( emergent) : 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生命体征临界正常值,但可能迅速发生变化。需要立即 将患者送到抢救区域,在15分钟之内给予紧急处理与严 密观察。例如:胸痛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外科危重急腹 症、严重创伤或骨折、中度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次患/者分S)p、O2 收85缩%—压9>0%9、0m心mH律g伴失有常代(偿P>症14状0次(/心分率或><12500
创伤“黄金1小时”
创伤发生后的1小时内,患者若能 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明显提高患者生存 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创伤发生后第1 个小时又被称为“黄金1小时”。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2011.09.07
• 卫生部拟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红黄绿“三区”,将病人的 病情分为“四级”
“是什么令你Biblioteka 适?”。2)OLDCART:亦为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单词,用于评估各种不适症状。

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需求说明精选全文完整版

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需求说明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需求说明一、项目基本情况1、医院急诊医学科现有信息系统属于门诊系统,根据科室管理要求,需要实现对病程与操作进行记录,对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I、II、III级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分诊,并进行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管理和数据统计,需要建设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管理系统。

2、建设的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在院内实施、安装、系统对接集成、部署调试,同时满足验收等相关要求。

二、系统建设要求1、急诊留观患者按门诊病人类别进行医保结算,不进入住院病案系统。

2、急诊患者挂急诊号,经预检分诊子系统分诊后进入到留抢区,采用预交款的形式减少患者及家属反复缴费的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

3、留抢区患者相关费用采用每日结算方式,按门诊处方情况逐次产生发票,药品的传递暂由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负责。

4、进入到留抢区的患者,参照住院患者管理模式,书写留观病历,落实中医病历(含护理文书)书写要求,纸质病历由急诊医学科整理后每月集中交病案室归档。

三、急诊管理系统技术参数要求1、总体要求:1.1、必须满足《病历书写规范》(XX省医疗机构管理与诊疗技术规范丛书)相关要求;1.2、系统基于B/S架构进行构建和开发,支持Oracle数据库;1.3、系统遵循SOAP规范;1.4、遵循急诊检伤与急迫度分级量表TTAS,支持TTAS分级修订、TTAS设置功能;1.5、系统采用时间轴线的方式贯穿整个就诊过程,支持自定义关键时间轴节点;1.6、系统必须满足能够与门诊、住院电子病历系统进行互联互通;1.7、与医院现有HIS\LIS\PACS等系统实现数据对接。

2、急诊预检分诊模块通过预检分诊岗监测生命体征和人工分析,将急诊患者规范分诊,引导挂号并按病情轻重缓急有序分流、候诊、接诊。

生命体征能够在门诊病历书写中读取抓取。

3、患者分级管理模块患者经分诊和医生进一步快速评估后,划归红、黄、绿三区及急危、急重、急症、亚急症四级,每个区级患者实施精准分级诊疗管理。

急诊科科目设置

急诊科科目设置

急诊科科目设置
急诊科通常设置以下科目和部门以满足紧急医疗服务的需求:
1.急诊分诊台:负责接待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并根据病情将患者分配到相应的诊室。

2.急诊内科诊室:负责处理各种内科急症,如心脏病、中风、呼吸系统问题等。

3.急诊外科诊室:负责处理各种外科急症,如创伤、骨折、烧伤等。

4.抢救室/复苏室:配备有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药物,用于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

5.留观室:用于观察病情较轻但需要短时间留院观察的患者。

6.清创室:用于进行伤口清洗、缝合等处理。

7.急诊药房:提供24小时药品供应服务,以满足急诊患者的用药需求。

8.急诊检验科: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服务,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
治疗。

9.急诊影像科:提供X线、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服务,以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

除了以上科室和部门,急诊科还可能设置胸痛门诊、卒中门诊、上消化道出血门诊等专科门诊,以满足特定疾病的紧急医疗服务需求。

此外,急诊科还配备有相应的急救设备和专业人员,如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

总的来说,急诊科的科目设置和设备配置都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紧急医疗服务,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医院科室分类最全版

医院科室分类最全版

医院科室分类最全版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时,常常会被医院众多的科室弄得晕头转向。

了解医院的科室分类,不仅能让我们在就医时更加高效便捷,也能增加对医疗体系的认识。

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医院的科室分类。

首先是内科系统。

内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大科室,它涵盖了众多的细分领域。

心血管内科主要关注心脏和血管相关的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等。

医生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呼吸内科则着重处理呼吸系统的病症,像感冒、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癌等。

对于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患者往往会首先来到这里就诊。

消化内科负责诊治胃肠道和肝胆胰等器官的疾病,常见的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胰腺炎等。

肾内科主要针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比如肾炎、肾衰竭、肾结石等。

肾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通常需要长期进行。

内分泌科关注体内激素分泌和代谢相关的问题,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骨质疏松症等。

神经内科专注于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癫痫、神经炎等。

血液内科主要处理血液系统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风湿免疫科诊治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

接下来是外科系统。

普通外科是外科领域的基础科室,处理范围广泛,包括阑尾炎、疝气、胆囊炎、胃肠道肿瘤等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

心胸外科主要负责心脏和胸部大血管、肺部、食管等器官的手术,如心脏搭桥手术、肺癌手术、食管癌手术等。

神经外科专注于神经系统的外科治疗,如脑肿瘤切除、颅内血肿清除、脊柱脊髓手术等。

骨科则处理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方面的问题,骨折的复位固定、关节置换手术、脊柱侧弯矫正等都属于骨科的范畴。

泌尿外科主要诊治泌尿系统的疾病,如肾结石、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等,涉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基于TTAS标准的急诊分诊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基于TTAS标准的急诊分诊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CHI NE S E NURS I NG RES EARCH No v e mb e r , 2 0 1 5 Vo 1 . 2 9 No . 1 1 B
基 于 TTAS标 准 的 急 诊 分 诊 管理 系 统 的构 建 及 应 用
陈 秋菊 , 方 方, 黄 萍, 陈 雁 C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e mer g e n c y t r i a g e

的主诉 判定 依据 , 每个 主 诉 判定 依 据 均 对应 病 人 的病 情 分级 。根 据我 国卫 生部 《 急诊 病 人 病 情 分 级 指 导 原 则》 [ 3 J , 按照 “ 三 区四级 ” 分类原 则 , 结合 我 院分诊 经 验 , 运 用文 献资 料 法及 德 尔 菲 法 , 以 中 国 台湾 地 区 TT As 为基 础构建 了一 套符 合我 院急诊 分诊 特色 的 4级分 诊 标 准 体系 , 并 成 功 运 用 于 急诊 分 诊 管理 系统 。分 诊 护 士在该 信息 系统 上首先 通过 下拉 式菜单 为 急诊病 人 选 择最适 当的主诉 , 然 后 点 击 电脑 自动 显 示所 监 测 的体 温、 脉搏 、 呼吸 、 血压 、 血氧 饱 和度 ( S p O ) 数据, 并 根 据 需要 按系统 提示 选择 相应栏 目分 值快 速得 出格 拉斯 哥 昏迷 评分 ( G C s ) 、 疼 痛评 分 、 创伤评分等 , 最 终 结 合 病 人症 状及所收 集 的客 观 量 化指 标 综 合 判 断 , 在 计 算 机 上选 择相 对应 的主诉 判定 依据 。急诊 分诊 管理 系 统根 据所 选择 的主诉 及 主诉 判 定依 据 , 自动 进 行 分科 及 病 情分 级 , 将 急诊 病人 分 为 工级 ( 危殆) 、 Ⅱ级 ( 危重 ) 、 Ⅲ

急诊病人分级五级分类法

急诊病人分级五级分类法

急诊病人分级五级分类法英文回答:Emergency patient triage is a system used to prioritize patients based on the severity of their condition. This help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determine the order in which patients should receive medical attention. The five-level triage system is commonly us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 and is based on the urgency of the patient's medical needs.Level 1: Resuscitation.Patients in this category require immediate life-saving interventions. Examples include patients experiencing cardiac arrest, severe trauma, or respiratory distress. These patients need immediate attention and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code blue" or "critical" patients.Level 2: Emergent.Patients in this category have conditions that require prompt medical attention but are not immediately life-threatening. Examples include patients with severe pain, severe bleeding, or acute asthma attacks. These patients need to be seen quickly but can wait for a short period if necessary.Level 3: Urgent.Patients in this category have conditions that are not immediately life-threatening but still require medical attention within a reasonable time frame. Examples include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moderate dehydration, or minor respiratory distress. These patients can wait for a longer period compared to level 2 patients.Level 4: Semi-urgent.Patients in this category have conditions that are not life-threatening and can wait for an extended period. Examples include patients with minor injuries, mild abdominal pain, or simple lacerations. These patients canbe seen after more urgent cases have been addressed.Level 5: Non-urgent.Patients in this category have conditions that are not urgent and can be managed in a primary care setting. Examples include patients with minor cold symptoms, minor sprains, or routine follow-up appointments. These patients can be seen after all other emergency cases have been addressed.中文回答:急诊病人分级五级分类法是一种用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对病人进行优先级排序的系统。

急诊分诊程序包括

急诊分诊程序包括

急诊分诊程序是指在急诊科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类,以确定优先级和相应的医疗处理。

以下是常见的急诊分诊程序步骤:
接诊登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进行基本的登记,包括个人信息、病史、主诉等。

病情评估: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包括询问症状、测量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

分诊判断: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紧急性和患者的需求,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优先级。

常见的分级系统包括五级分诊、三级分诊等,每个级别对应着相应的医疗处理时间和优先级。

分诊决策:根据患者的分诊级别,决定他们的医疗处理方式,如安排快速就诊、护理观察、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等。

通知医疗团队:将患者的分诊信息通知给相应的医务人员或医疗团队,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做好相应的准备。

医疗处理:根据患者的分诊级别和病情,进行相应的医疗处理,包括急救措施、药物治疗、进一步检查、手术等。

监测观察:对于分诊级别较低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监测,以确定病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分诊再评估: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如果病情出现变化或需要调整分诊级别,可以进行再评估和重新分诊。

以上是一般急诊分诊程序的主要步骤,具体的实施可能会因医院的设施和政策、医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急诊分诊的目的是优化资源利用,合理安排医疗服务,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急诊分诊(PPT课件)

急诊分诊(PPT课件)

• 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rovoke):诱因,即疼痛发生的诱因及加重与缓解
的因素;
• Q(Quality):性质,即疼痛的性质,如绞痛、钝痛、针 刺样痛、刀割样痛、烧灼样痛等;
4、对危急病人,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应酌情予以急
救处理,如吸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吸痰、
止血包扎等。 2020-12-09
急诊分诊
4
(三)分诊优点
• 1、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心情。 • 2、保证急诊通道通畅,减少病人等待就诊时间。 • 3、解答病人及家属的询问。 • 4、遇到暴力事件及时和保安部门联系。
水)、严重扭伤、持续发热(>5天)等。应用颜色标识 为绿色。
2020-12-09
急诊分诊
11
【五级(V级)分类】
5.Ⅴ级-非紧急(nonurgent):
轻症,病情、生命体征稳定,预计病情不会加 重,可安排患者在急诊候诊区等候,但等候时间 以不超过4小时为宜,必要时给予治疗。病情允 许亦可介绍患者到普通门诊就诊。例如:失眠、
发伤伴大出血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应用颜色标识为 红色。
2.Ⅱ级-危急( emergent) : 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生命体征临界正常值,但可能迅速发生变化。需要立 即将患者送到抢救区域,在15分钟之内给予紧急处理与 严密观察。例如:胸痛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外科危重急 腹症、严重创伤或骨折、中度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 疾50病次患/者分S)pO、2 收85缩%—压9>0%9、0m心mH律g伴失有常代(偿P>症14状0次(/心分率或><
战、急性尿潴留等。应用颜色标识为黄色。
4.Ⅳ级-次紧急( semiurgent):急性发病但病情、生命 体征稳定,预计没有严重并发症,可等待就诊,必要时 给予治疗,患者等待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例如:轻 度呼吸困难(SpO2正常,呼吸频率<20次/分)、无症 状的高血压、非严重的骨折/脱位、呕吐/腹泻(无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患者分类系统
分类系统是分诊护士依据病情的为重将病人分为不同的等级,该等级就决定其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

目前我国医院急诊科的分类系统多使用四分类法,四分类法是按病情将患者由重到轻分为四个等级。

1、Ⅰ类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立即救治,否则危及生命。

如心跳骤停、窒息、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休克、急性中毒、呼吸困难、严重创伤、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癫痫持续状态等,需立即安置于抢救室进行急救。

2、Ⅱ类患者病情较重,有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可能。

如胸痛、危重急腹症、哮喘、高热(体温>40℃)、持续性呕吐或腹泻、中度创伤等,可安排于各专科诊室优先就诊。

3、Ⅲ类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可在3~6h内治疗。

如轻度腹痛、轻度外伤、脓肿、阴道出血,单生命体征稳定且非怀孕者,可安排于候诊室候诊。

4、Ⅳ类患者病情轻,无生命危险。

如感冒、地热、咽喉痛、慢性病无急性发作者等,在急诊科病人量多时,可安排至门诊就诊。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分类系统,无论何种分类法,都旨在充分地利用急诊资源,及时对为重病人进行救治,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但是,各种分类法一定收到当地的人文文化、经济条件以及急诊科的资源的影响,不管执行何种分类方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利用急诊科的宣传栏、电视等,提前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使她们自觉地配合分诊工作;还要对急诊医生护士进行严格培训,确保她们对分类方法运用自如,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