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

合集下载

语篇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语篇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语篇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语篇分析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一环节,它针对整篇英文文章进行分析,包括词汇、语法、体裁、结构和逻辑等方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英语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和解决:问题一:学生对语境理解不够准确学生在进行语篇分析的时候,常常只关注文章表面的文字,缺乏对语境的深入理解。

这样容易导致对文章意思的误解,以及对文章运用的语言和结构的分析不准确。

应对策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丰富的语言练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上下文语境等多方面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含义,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并帮助学生建立语境分析的准确意识。

问题二:学生对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掌握不到位语篇分析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结构和逻辑,但学生往往对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缺乏清晰的认识,容易导致分析不准确。

应对策略:在英语语篇分析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讲授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让学生了解英语文章常见的结构、连接词和排比等语言特点,使学生掌握合理分段的原则,正确认识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问题三:学生对语言特点掌握不够细致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学生往往只关注文章的表面特征,比如词汇和句式,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语言特点,如文体、修辞和各种隐喻等。

应对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熟悉不同文体和修辞手法来教授语言特点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语言差异,并用丰富的例子和练习活动来巩固学生对不同语言特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问题四:学生对个别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进行语篇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高级词汇和句式,这些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学生通常会对此感到困惑。

应对策略:在语篇分析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个别词汇和句式的解释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言、句法和语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的语言记忆和语感,使学生逐渐掌握更高级的英语语言技能。

综上所述,英语语篇分析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对语境的准确理解、对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的掌握、对语言特点的细致分析和对个别词汇和句式的深入理解,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英语语言水平。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靠 语 言 和 阅读 技 巧 共 同 完 成 。 同 时 , 也 要 把 握 文 章 的 文 化 背 景 和 情 景 ( i a S u- t
合作用 , 对篇 章布 局 , 结构 框架 有个 了
解 , 以 有 效 帮 助 学 生 发 现 作 者 是 如 何 可

步 一 步 阐 述 观 点 、 开 思 路 的 , 而 展 从
语 篇 分 析 在 英 语 阅读 教 学 中 的运 用
20 0 南京工业大 学外 国语 言与 国际 交流 学院 李 媛 10 0
【 摘
要】 语篇 分析可 以使读者从整体上把握 文章 。本 文在 分析 阅读理 解过程 的基础上探 讨 了语篇 分析在 英语 阅读教 学 中
阅读理解 语篇教 学
使学生更快 抓住 中心思想 及 文章 的隐 含意义 。连 贯指 的是语 篇 中语 义 的关
联 , 个连贯 的语 篇必 须具 有语 法 、 一 词
学。但从 我校 非英语 专业 学 生参 加大 学英语 四级统考的结果来看 , 学生在 阅 读理解方面存 在着 一些 问题 , : 如 对各 种阅读技能 的掌握不够平衡 ; 运用上下 文和背景知识 进行 推理 判断 的 能力较
是 让 学 生 掌 握 语 句 之 间 和 篇 章 结 构 之
释过程 。作者 把要 传递 的信 息 编码成
文本 , 者根据 文本 进行 解释 活动 , 读 把
文本 中包含 的信息尽可能忠 实地 还原 。
阅读理解是 读者从 阅读 书 面语 言文字
中获 取 意 义 的思 维 过 程 , 一 种 复 杂 的 是 主 动 思 维 的心 理 过 程 。 因此 , 解 的层 理 次必须是 多方 面的 。国外 阅读 专家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一、引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语篇分析是指对整个篇章结构、语境和语言使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的含义和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应用,并分析其意义和效果。

二、语篇分析的应用1.篇章结构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篇章结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通过分析篇章结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篇章的整体意义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语境分析语境是影响语言使用的重要因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在不同的语境下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语境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规则,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语言使用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使用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篇章中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等语言使用方面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

通过语言使用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技巧,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三、语篇分析的意义和效果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语篇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篇章的整体意义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篇章结构、语境和语言使用的全面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篇章的主旨和细节,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增强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语篇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对词汇、句式和语法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语篇分析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语篇分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是指对篇章结构、篇章语言、篇章目的等进行系统的
研究和分析。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帮助学生理解篇章结构:通过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学生可以
更清楚地了解篇章的组成和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涵义。

2. 帮助学生掌握语篇语言:通过对语篇语言的分析,学生可以
更好地了解词汇、语法和语用等在篇章中的运用和作用,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3. 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意图:通过分析篇章目的和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
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帮助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的提高:通过对篇章结构和语篇
语言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篇章,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量,
从而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素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在深入研读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后,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感受到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我对语篇分析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它不仅仅是对文本表面的解读,更是对文本深层含义、结构和功能的探究。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语篇分析,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次,我意识到书面语和口语在语篇分析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实际交流中,它们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此外,我对语篇中的微观结构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词汇和语法在构成有意义的语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衔接和连贯,使句子和段落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文本。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微观结构,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最后,我对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的分析方法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

无论是分析书面语篇还是口语语篇,我们都需要关注其结构、功能、语境等方面。

在书面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标记特征、小句的意义和分类等;在口语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语用学理论的应用、话语分析和交际理论等。

这些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语篇。

总的来说,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英语教学。

它让我意识到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实现有效的交流。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法的应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法的应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法的应用一、介绍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阅读技巧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语篇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特点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下面将介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法的应用。

二、语篇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语篇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和归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含义和作者意图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主题分析:通过抓住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2.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逻辑关系和篇章结构。

3.语言特点分析:分析文章中的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语言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课前导入:在开始阅读教学前,可以通过导入一些相关的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阅读文章做好准备。

2.主题分析:在学生阅读文章前,可以通过阅读标题、图片或段落首句等来确定文章的主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猜测文章的内容。

5.理解问题与答案:在学生阅读文章后,可以通过提问和答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检查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并指导学生如何找到答案的依据。

四、优势和意义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语篇分析法,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并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和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语篇分析法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加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通过语篇分析法,学生可以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章,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语篇分析法,学生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不同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五、总结。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法的应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法的应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法的应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语篇分析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语篇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语篇的逻辑结构、段落关系、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特点,来理解和掌握文本的方法。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学:通过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一篇文章的逻辑结构包括引入、发展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入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用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文章的话题;发展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通常包括一到几个段落,用来详细阐述文章的内容;结尾部分是文章的结束,用来总结全文或给读者留下深思。

通过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脉络。

通过分析段落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内容。

一篇文章的段落关系通常包括首尾句、前后句和因果关系等。

首尾句是段落的开头和结尾,用来引出段落的主题和总结段落的内容;前后句是段落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来连接段落的不同部分;因果关系是指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用来说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和推理关系。

通过分析段落关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内容。

通过分析词汇和句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

在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生词和句子结构较复杂的句子,通过分析词汇和句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和关键词的词性,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学生还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句型和句式,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教学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

语篇分析教学是指通过对一段语言文本的整体分析,揭示其中的语言组织规律和语言运用习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上下文的语言信息,理解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篇分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英语的语言规律和习惯。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连贯的一段话往往包含着多种语言规律和习惯。

通过语篇分析教学,可以把这些规律和习惯剖析开来,使学生更清楚、更深入地理解它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语篇分析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使用理解。

语篇分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表面上的语言规律和习惯,还可以让学生理解这些语言规律和习惯在实际使用中的运用情况。

通过分析实际语言使用情况,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3. 语篇分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

语篇分析教学是通过对一段英文语篇的分析来实现教学目标的。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为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语言知识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语篇分析教学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

只有通过语篇分析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英语语言的规律和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获得更深刻的语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单句而忽略语篇,根据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应从语篇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信息结构、句际关系和句含义、话语标记语,以及对语篇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学中兼顾局部与整体,使学生最大限度获取语篇中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篇语篇分析一、引言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大学英语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培养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更注重英语的词汇搭配和单句的分析与理解。

学生的词汇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不一定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语篇教学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宗旨不谋而合。

二、语篇分析理论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从单个的生词或短语着手,以单个的句子为单位,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意义进行分析,忽略了对篇章信息结构、衔接手段和话语标记的分析。

事实表明,仅仅停留在单词意义和语法结构的层面,不足以正确理解句子和文章的含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语篇意识,引领学生从更高层次的语篇、语境的角度来解读课文。

所谓语篇(discourse),是指“高于句子或小句的语言单位”(Stubbs,1983:1)。

语篇可以是短短的几句,也可以是篇幅很长的篇章。

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学借助行为科学、认知语言学、哲学、信息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语篇的重要性,出现了两个并列的术语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和text linguistics(语篇语言学),两者意义基本相同。

在英语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

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的语篇教学立足于整体,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的策略,围绕篇章主题、段落推进、情节发展,将篇章的宏观欣赏与微观分析紧密结合,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并重,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并举。

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篇能力,引导学生理清语篇的整体结构、主旨大意及重要事实,对全文的逻辑关系做出合理推断,获取语篇的完整意义。

语言研究的成果与教学实践的“联姻”,使语言学在教学中有了用武之地,亦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理据。

从理论到实践,语篇分析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语篇分析这门新兴学科在教学中得以充实与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三、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1.分析信息结构语言结构遵循从已知(given)到未知(new)、从确定(definite)到不确定(indefinite)的原则。

已知信息是指说话人认为受话人已经知道的信息,而新信息是指说话人认为受话人不知道的信息。

比如:A girl called while you were on your break.She said she’d call back later.(你休息的时候,一个女生打来了。

她说晚些时候会再给你打。

)第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一个女孩(a girl),因此第二句中的she 就是已知信息。

在对语篇进行分析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在功能表达中的结构差异。

包含未知信息的名词短语经常使用更为复杂的语言结构,比如:完整的名词短语、形容词性的修饰语或者关系从句等。

以外语教育出版、荫华主编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一册中的第六单元Text A “A Valentine Story”为例,布兰查德描述第一次和霍利斯?梅奈尔见面时的情景:A young woman was coming toward me,her finger long and slim.Her golden hair lay back in curls from her delicate ears;her eyes were blue as flowers.Her lips and chin had a gentle firmness and in her pale green suit she was like springtime come alive.这段话用了名词短语、修饰性的语言和关系从句来凸显未知信息,一位“如花似玉、生机盎然”的年轻姑娘形象跃然纸上。

相反,已知信息在行文中往往采用更为“节俭”的形式,有时甚至完全省略。

语言信息结构分析中,还应重视话题(topic)和述题(comment)。

话题是“关于什么”(what the utterance is about),也就是一个句子的“关注中心”,在英语表达常出现在句子的开头。

例如:After tea,will you please go shopping with me?”“After tea”是句子的话题,但并不是句子的主语。

述题是指“话题怎样展开“(what is said about the topic)。

虽然在英语中,标记一个句子的主语比标记一个句子的话题更普遍,但是主题的标记在语言的信息结构表达中十分重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功能-结构在行文中的不同表达。

2.分析句际关系和句子含义句际关系的分析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容。

对句际关系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句含义。

英语的句际关系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对应关系、并列关系、分解关系、顺序关系、重复关系、分指关系、解释关系、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

句际关系的实现,可以通过显性衔接手段(cohesion),也可以运用隐性的富有逻辑性的连贯手段(coherence)。

礼德(Halliday,1976)认为衔接“是每种语言都具有的(谋篇元功能的一部分),把语篇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语言资源”。

他将语篇的衔接手段分为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和连接词(conjuction)五大类。

照应是指使用照应词,如:it,they,he,she和指示词,如:this,that,以及冠词the的衔接手段。

参照分为参照(endophoric reference)和外参照(exophoric reference)两种,前者指的是参照的信息存在于文本(co-text)中,后者是指参照的信息依赖于情境(context)。

词汇衔接又分重复(repetition)、同义词(synonym)和上下义(superordinate)等容。

在分析句际关系时,对容易产生歧义的衔接手段如省略、替代的部分应该重点分析,帮助学生清除障碍,获取正确的信息。

如果衔接手段体现文本的表层结构,那么连贯则体现在篇章的深层结构上。

理解连贯的关键在于解读文本的人,而不在语言本身。

因此它是语篇中的隐形逻辑,也是语篇分析中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研究文章中看似独立的句子怎样连接在一起构成语篇,以及句子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联系。

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启发学生注意显性的衔接手段外,更应重视无显性衔接手段,结合文本的语境、文化常识、逻辑知识和修辞手段来全面分析文本。

3.分析话语标记语英语中的and,anyway,Imean,well,oh,yousee 等都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话语表达形式,这些统称为“话语标记语”。

话语标记语是指“常用于句首的表达,可以从句子中分离”(润清,2006:180)。

从广义上讲,话语标记语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的对话语结构、连贯关系、语用关系的表达式,是整个句子的“副产品”,本身并没有意义或者很少负载意义,需要通过语境或者依附在它们身上的常规语用意义才能得到理解。

其作用不是局部的,而是从整体上对话语的构建与理解产生影响。

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话语和言语交际的互动性,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容,但是能表现话语结构(Schiffrin,1987)。

根据关联理论,在对话语的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语能显示出任何命题在推理性的过程中想要达到的最佳的关联性(Wilson & Sperber,1993)。

话语标记具有主观性、互动性和文本性的功能,对话语的连贯性和结构起着重要的粘和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话语标记语在篇章中的“隐形逻辑”,推断出正确的语用意义。

4.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语篇分析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其基本假设是话语的形式和容不具有任意性。

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相互联系,语言意义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研究话语和社会政治及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戴炜华,高军,2002)。

在分析方法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坚持以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工具,通过观察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历史背景,解释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学习中存在批评维度缺失的现象,学生对西方的语言和文化霸权缺少应有的批判意识,文本中的隐含意识形态差异常常被忽略。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批判性话语分析,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从文本的来源、文本的预设读者、文本的语言策略、语法特征、逻辑连接、文本的语态,以及文本体现的交往惯例等诸多视角,阐释语篇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从而引领学生挖掘语篇中隐含的权利,理解语言的限制和话语方式。

四、结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结合文化背景知识,从语篇的宏观角度,分析文章的信息结构、句际关系和句含义、话语标记语。

在教学中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篇鉴赏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1]Halliday.M.A.K.&R.Hasan.Cohesion in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2]Schiffrin,D.Discourse Marker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3]Stubbs,M.Discourse Analysis.Oxford:Blackwell,1983.[4]Wilson,D.& D.Sperber.Linguistic form and relevance[J].Lingua,1993(90):1-25.[5]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2002(6).[6]润清,文旭.新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7]冉永平.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外语教育,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