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结合律课后作业
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篇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专项练习6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填空。
1、两个加数(),和(),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a+b=b+()(a+b)+c=a+(+)a-b-c=a-(+)(128+39)+61=128+(+) 345+132-45=(345-)+二、简算。
28+45+72 123+38+62 1+3+5+7+9100-57-2337+56+63+441457-(185+457)275+46+2568+24+32+76425+64+75+36902-9881-9-9-9235+102 9+99+999+9999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找规律,填一填。
1×1=12×2=1+33×3=1+3+()4×4=1+()+()+()5×5=1+()+()+()+()四、解决问题。
1、李老师要给四年级3个班的同学发送新年礼物,四年一班有51人,四年二班有48人,四年三班有49人,如果每名同学一份礼物,他一共要准备多少份礼物?2、小明看一本600页的书,第一天小明读了135页,第二天小明又读了165页,还剩多少页没读?3、36减去4,加1,再减4,加1……这样连续几次,结果为0?五、在□内填入加、减号,使等式成立。
篇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一、口算我最棒480—101=598+99=396—28—22=43+189+57=591+482+118 986+1999 473+79-63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35分)。
355+260+140+245 645-180-2451022-478-422987-(287+135)478-256-144672-36+6436+64-36+64487-287-139-61 500-257-34-1432000-368-1321814-378-422155+264+36+44698-291-9568-(68+178)561-19+58382+165+35-82155+256+45-98 236+189+64759-126-259 569-256-44216+89+1148+56514+189—214369—256+156732—254—512+(373—212) 228+(72+189)169+199 109+(291—176)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8分)1、56+72+28=56+(72+28)运用了()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25×(8+4)=()A、25×8×25×4B、25×8+25×4C、25×4×8D、25×8+43、3×8×4×5=(3×4)×(8×5)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101×125=()A、100×125+1B、125×100+125C、125×100×1D、100×125×1×125一、口算我最棒480—101=598+99=210÷35=18×ll=125×37×8=396—28—22= 43+189+57=27×16+73×16=62×(100+l)=(35+49)÷7=44×25591+482+11899×I26125×15×8986+1999473+79-63136×101-136(125×99+125)×16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35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各种题型;共39页附详细的解题步骤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3.1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2014秋)(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3.1加法运算定律一、单选题1.下面的等式应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54+0=0+54A. 加法交换律B. 加法结合律2.下面各式中结果相同的是()A. 2(a+b)和2a+bB. 52和5×2C. a+b和b+aD. x+x和x²3.下面算式中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A. 16+48=48+16B. 135+47+53=135+(47+53)C. 51+67+82=51+82+674.计算249+65+235+51的简便方法是()。
A. (249+65)+(235+51)B. (249+51)+(65+235)C. (249+235)+(65+51)D. 以上都不对5.36+145+64+55的简便算法是()A. (36+145)+(64+155)B. (36+64)+(145+55)C. (36+55)+(145+64)二、判断题6.56+72+28=56+(72+28)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7.25+a=a+25这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8.32+16+84 =32+1009.72+81+238=81+(72+238)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
10.89+147+11=147+(89+11)既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又用了加法的结合律。
三、填空题11.36+27+64=36+64+27,这里运用了加法________律。
12.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
a+(30+8)=(________+________)+838+28+12=________+(28+________)45+________=32+________13.李宇锋骑自行车旅行,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3千米,第三天骑了97千米,则他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你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97 =________(千米)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8+200=________(千米)14.A+B+C=A+(C+B)表示加法结合律.________(判断对错)15.运用加法结合律填上合适的数.(111+221)+90=111+(________+________)(45+632)+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54+(61+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1+(40+311)四、解答题16.根据运算律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36+47=17.“四季春”花店第一天的营业额是468元,第二天上午的营业额是244元,下午的营业额是156元。
人教版四下数学第2课时-加法结合律公开课教案课件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
=
>
=
4.新华书店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各种图书情况统计表。
图书种类
一月
二月
三月
合计
科技书/册
175
125
286
故事书/册
258
109
291
绘本/册
157
134
243
586
658
534
5.上下哪两个数的和是整百或整千数?连一连。
6.海豚馆周六卖出344张门票,周日上午卖出187张,下午卖出213张。这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把3支铅笔放到2个铅笔盒里
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两支铅笔
你能推翻这个结论吗?大家可以再试着放一放。
要推翻这个结论,就要想办法让其中一个盒子不装或者只装一支,但是这个盒子里不装时,就得把剩下的3支都装到另一只盒子里,那么这样一来,虽然第一个盒子的情况推翻了上面的结论,但是第二个盒子却符合上面的结论,所以一个盒子不装时,不能推翻上面的结论;那么在一个盒子里装一个呢?这个盒子看起来也好像是推翻了上面的结论,但是剩下的两支铅笔又要装到第二个盒子里,所以第二个盒子的情况又符合上面的结论,所以这种放法也不能推翻上面的结论。如果第一个盒子直接放2支或者3支,那就直接符合上面的结论了,所以不管怎么放,总有一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作业课件
人教版
3 运算定律
第2课时 加法结合律
63
74
78
90
75
225
b
c
89
2.下列算式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1)390+280=280+390 (2)67+45+33=45+(67+33) (3)b+(30+c)=(b+30)+c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含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一、填空题1.永兴超市购进128箱牛奶,第一天卖出72箱,第二天卖出28箱,还剩多少箱? 我这样列式计算: 1287228--=_______(箱)我发现1287228--○()1287228-+○1282872--,用字母表示此规律:( )。
2.62512773--与62512773-+的得数相差(________)。
3.2401-2009+199+1209=(______)。
4.计算:100-96+92-88+…+12-8+4=(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或“=”。
175-15-45(________)175-45-15 186-(33+67)(________)186-33-67589-326-74(________)589-(326+74) 316-95-116(________)316-116-95我发现:(________)。
(用字母表示)6.一只小猴子喜欢吃香蕉,主人对它说:“每天早上吃三根,晚上吃四根。
”小猴子听了很生气。
主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吃四根,晚上吃三根吧!”小猴子觉得自己占便宜了,很开心。
对此,你是怎么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____里填上合适的数。
127+a =a +____ 378+229+122=378+____+229285+(15+b )=(285+____)+b (138+____)+75=____+(225+____) 888+597=____+888 155+64+245+36=(155+____)+(____+36)8.下面算式中,运用加法交换律的在括号里画“△”,运用加法结合律的在括号里画“○”。
①8815515588+=+(________) ②()()96120589612058++=++(________)③3030a a +=+(________) ④()()++=++●□▲●□▲(________) 两个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的简便计算部分 同步练习(原卷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的简便计算部分(原卷版)【考点一】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认识。
【方法点拨】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典型例题】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1)56+94=94+□(2)28+36=□+28(3)36+a=□+36(4)a+25+75=a+(口+口)(5)(口+□)+56=27+(44+56)【对应练习1】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135+5644=135+(56+44)(2)28+52+74+26=(28+52)+(74+26)(3)37+79+83=37+83+79【对应练习2】(a+b)+c=b+(a+c),这是运用了( )律和( )律。
【对应练习3】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并在括号里填上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____+126=____+74 ( )(2)921+337+263=____+(____+____) ( )(3)282+63+137=282+(____+____)()(4)115+182+118+85=(____+____)+(____+____)()(5)83+26+17=(( )+___)+26 ( )【考点二】整数加法简便计算:“凑整”。
【方法点拨】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往往会同时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要正确完成加法的简便计算,其核心方法是“凑整”,具体方法是先观察算式中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它们用括号写在一起,最后再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58+39+42+61【对应练习1】168+56+532【对应练习2】138+293+62+107【对应练习3】138+293+62+107【对应练习4】999+998+997+996+1000+1004+1003+1002+1001【考点三】整数加法简便计算:“拆分”。
2020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3单元-第1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习题

2490+356= 2846
187+345=532
2490+356=2846
验算:
验算:
345+187=532
356+2490=2846
2.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的运算定律吗?(符合的
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1)253+a=a+253
(2)139+75+25=139+(75+25)
(√) ( √)
2.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135+56+44=135+(56+44)
_加__法__结__合__律_____________ (2)28+52+74+26=(28+52)+(74+26)
_加__法__结__合__律_____________ (3)37+79+83=(37+83)+79
A超市 256 244 227 727 B超市 243 219 281 743 C超市 227 205 273 705
单位:万元
(说一说只 要合理即可)
易错点
5.下列各式中,同时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
是( C )。 A.63+90=90+63 B.99+78+22=99+(78+22) C.66+39+34=39+(66+34)
3 运算定律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RJ 四年级下册
习题课件
教材习题 (选题源于教材P19第1题)
1. 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加法交换律 56+72+28=56+(72+28) 加法结合律 31+67+19=31+19+67 加法交换律 24+42+76+58=(24+76)+(42+58)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含答案) (1)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加法运算定律一、单选题1.“82+0=0+82”,此等式所应用的运算定律是( )A. 加法结合律B. 加法交换律C. 乘法结合律D. 乘法交换律2.下面各题中,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是()A. (47+146)+154=47+(146+154)B. 38+69=69+38C. 280+176=165+2913.63+75+25=63+(75+25)是根据()A. 加法交换律B. 加法结合律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4.36+145+64+55的简便算法是()A. (36+145)+(64+155)B. (36+64)+(145+55)C. (36+55)+(145+64)二、判断题5.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加法计算比较简便。
6.72+81+238=81+(72+238)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
7.482+29+271=271+(482+29)这样计算是最简便的方法。
三、填空题8.简便计算.175+268+325=________9.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
a+(30+8)=(________+________)+838+28+12=________+(28+________)45+________=32+________10.用简便方法计算6.32+17.8+3.68=(________)+17.8=________11.计算.101×69=________12.算式:(121+122+…+170)-(41+42+…+98)的结果是________(填奇数或偶数).四、解答题13.计算:869+242+758=?我这样算①869+242+758=1111+758=1869我这样算②869+242+758=869+(242+758)=869+1000=1869五、综合题14.计算.(1)(2)(3)(4).15.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1)(+ ×)÷(2)[ ﹣(﹣)]÷(3)(+ )××(4)1.3×﹣0.5×25%(5)5.28﹣0.44﹣(2.56﹣1.72)(6)9.81×0.1+0.5×98.1+0.049×981六、应用题16.李老师要给四年级3个班的同学发送新年礼物,四年一班有51人,四年二班有48人,四年三班有49人,如果每名同学一份礼物,他一共要准备多少份礼物?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特点,此等式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结合律课后作
业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加法结合律课后作业,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结合律课后作业
1.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吗?
28+37=37+ A+45=45+
45+85+67= +(85+ )
A+(27+B)=( + )+B
2.下面的等式各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65+18=18+65运用了
37+54+46=37+(54+46)运用了
28+(72+65)=(28+72)+65运用了
73+84+27=(73+27)+84运用了和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47+168 638+74
4.先算一算,再比一比,那道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
(37+98)+63 98+(37+63)
5.你能很快找出那两个方框上的数的和是100吗?连一连。
智力冲浪: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小华出了一道题考小明:计算98+998+9998+23,聪明的小明想了想,马上说出了正确答案。
你知道小明是怎么算的吗?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加法结合律课后作业,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