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叙述符合苔藓植物特点的是()A.孢子生殖 B.有了根茎叶的分化C.能适应干旱环境D.植株高大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B.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3.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4.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皮肤属于上皮组织B.杜鹃花和杜鹃鸟的结构层次相同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5.下列关于植物种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没有胚乳,整个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B.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胚的结构完全相同C.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D.种子萌发后依靠细胞分裂发育成幼苗6.2015年4月底,南水北调工程首次将黄河水引到烟台,对烟台市农作物的干旱起到了缓解作用,下列有关水与植物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B.植物主要依靠根毛吸收水分C.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利于植物体吸收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7.农业生产中,人们采取的相关措施与其解释不一致的是()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B.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幼苗的蒸腾作用C.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8.下来有关内分泌腺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C.幼年时期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D.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9.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10.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他们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能适应一定环境.下列关于物类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的体色与环境相似,有保护作用B.A、E身体都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C.A与B、C、D、E比较,它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D.C和E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减少内水分的蒸发11.夏季是细菌性痢疾多发季节,为预防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学校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剩余饭菜,该传染病的类型和学校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A.消化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B.消化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C.呼吸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D.消化道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12.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白血病患者重建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13.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它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的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A.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B.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C.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D.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变清晰14.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任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B.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C.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D.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15.下面是李奶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请你运用所学的关于生物应用技术的知识分析判断,其中做法错误的是()A.将苹果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保存B.利用酵母菌酿制糯米酒C.将竹笋晒干后抽真空袋装保存D.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二、非选择题(3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6.“福州,做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茉莉花茶!”2015年5▪18海交会上亮相的茉莉花茶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智慧的福州人将茉莉花与茶叶巧妙融合,制出了清香宜人的茉莉花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茉莉常用扦插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生殖.(2)茉莉花的花瓣有单瓣,复瓣和重瓣之分,这属于遗传学上的现象.(3)通过不同品种茉莉间的杂交,可获得更多优良性状,这实质上是利用了生物的多样性.(4)茉莉花茶泡出的茶汤花香沁人,具有香味的物质存在于花瓣细胞的(填结构名称)中.(5)当我们端起茶杯品茶时,肱二头肌处于状态.17.如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消化道内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2)Ⅰ代表人体某生理过程,该生理过程叫.(3)构成E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4)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5)图中b气体与a气体相比,气体成分中含量明显减少.18.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植物油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某学校兴趣小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器材】普通植物油,转基因植物油,稻谷若干,小白鼠20只,两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实验过程】(1)将标签分别贴在两只铁笼上,然后在两只铁笼中各放置只小白鼠.(2)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料)待用.(3)甲组饲喂适量,乙组饲喂等量B料.(4)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情况.(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填“有”或“无”,下同)影响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影响.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叙述符合苔藓植物特点的是()A.孢子生殖 B.有了根茎叶的分化C.能适应干旱环境D.植株高大【考点】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解答】解:A、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A正确;B、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B错误;C、苔藓植物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必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C错误;D、苔藓植物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D错误.故选:A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B.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解答】解: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A错误;B、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风等等,B错误;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C错误;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D正确.故选:D3.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解答】解:A、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A正确;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B错误;C、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故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C正确;D、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B.4.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皮肤属于上皮组织B.杜鹃花和杜鹃鸟的结构层次相同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考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分析】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解答】解:A、皮肤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其内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A错误;B、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杜鹃花是绿色开花植物,而杜鹃鸟属于动物,通过比较二者的区别是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B错误;C、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D、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如藻类植物就没有六大器官组成,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植物种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没有胚乳,整个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B.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胚的结构完全相同C.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D.种子萌发后依靠细胞分裂发育成幼苗【考点】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分析】A、植物的种子是由子房内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B、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C、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D、种子内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解答】解:A、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没有胚乳,整个种子是由子房内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内的胚,A错误;B、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无胚乳,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的子叶,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B错误;C、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随后,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C正确;D,种子萌发后依靠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胚发育成幼苗,D错误.故选:C.6.2015年4月底,南水北调工程首次将黄河水引到烟台,对烟台市农作物的干旱起到了缓解作用,下列有关水与植物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B.植物主要依靠根毛吸收水分C.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利于植物体吸收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考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分析】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即使干燥的种子里也含有水分,瓜果的果肉的含水量可以超过90%,幼嫩的叶的含水量为80%左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可见水在植物的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解答】解:A、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含水量达90%,草本植物含水量为70%一80%.瓜果果肉的含水量达90%以上,树干的含水量约为50%,A正确;B、植物吸收水分主要靠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有大量根毛,增加吸水面积,B正确;C、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运输,C正确;D、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而不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D7.农业生产中,人们采取的相关措施与其解释不一致的是()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B.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幼苗的蒸腾作用C.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合理密植;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被水淹的植物体,由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根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供植物体利用,植物体就会因缺水水分和无机盐而死亡,A正确;B、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保护幼根和根毛,增强根的吸水能力,B错误;C、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C正确;D、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D正确.故选:B.8.下来有关内分泌腺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C.幼年时期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D.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考点】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分析】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解答】解:A、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胰岛是内分泌腺,A错误;B、人体内的内腺体都能分泌激素,外分泌腺不能分泌激素,B错误;C、幼年时期的生长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C错误;D、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系统占主导地位,D正确.故选:D9.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的过程和自然选择的方式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云杉生长迅速,高度超过桦树,能接受更多的光照生存下来,是适者生存;桦树林在云杉下面,接受的阳光很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逐渐死亡.是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实现的.故选B.10.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他们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能适应一定环境.下列关于物类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的体色与环境相似,有保护作用B.A、E身体都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C.A与B、C、D、E比较,它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D.C和E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减少内水分的蒸发【考点】动物的分类.【分析】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是本能和学习.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他们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能适应一定环境.【解答】解:A、B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相似,有保护作用,A正确.B、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A、E身体都分节,但A属于环节动物而E属于节肢动物,B错误.C、A的体内无脊椎,柔软但属于环节动物,C错误.D、C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E的体表有外骨骼,能保护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D错误.故选:A11.夏季是细菌性痢疾多发季节,为预防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学校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剩余饭菜,该传染病的类型和学校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A.消化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B.消化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C.呼吸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D.消化道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解答】解:细菌性痢疾是消化道类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饮食.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像细菌性痢疾等消化道类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饮食传播,因此防疫部门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部分剩余饭菜,其防护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12.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白血病患者重建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考点】抗体和抗原;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分析】(1)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也可以分化成各种其他细胞(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解答】解:移植到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造血干细胞的成活.因此移植的造血干细胞相当于抗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抗原,特异性免疫.故选:B.13.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它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的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A.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B.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C.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D.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变清晰【考点】观察血涂片.【分析】(1)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说明乙的放大倍数比甲小,即:甲使用的是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乙使用的是放大倍数较小的物镜.【解答】解:A、显微镜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右移,则甲、乙的物像都应向右移动,故A 错误;B、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是细胞体积就越大,细胞的数目就越少.由于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大,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要比乙少,所以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不一定观察到,故B错误;C、由于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大,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就会比乙大,所以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故C正确;D、由于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模糊,所以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更加的模糊.故D错误.故选:C14.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任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
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结构层次的不同。
松树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松鼠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可见,与松树相比,松鼠特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系统。
【考点】生物的结构层次2.【答案】B【解析】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这对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等。
【考点】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3.【答案】D【解析】理解掌握安全用药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用范围、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等,同时还要认真阅读注意事项,看清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确保安全用药。
【考点】安全用药常识4.【答案】C【解析】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属于细菌,其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水绵是单细胞藻类,其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5.【答案】C【解析】根据子房的发育情况可知: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植物体的一个果实中含有种子的多少取决于一个子房中胚珠数目的多少。
本题中豌豆的种子有5枚,所以子房中胚珠的数目也是5枚。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情况6.【答案】C【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
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大联考试卷(一)(解析版)

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大联考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A.遮光器和载物台B.反光镜和通光孔C.遮光器和反光镜D.反光镜和镜臂2.下列哪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蚯蚓走迷宫B.孔雀开屏C.黑猩猩搬箱子取苹果D.马戏团小马钻火圈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那条食物链正常流动()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B.草→食草虫→鼠→青蛙C.草→兔子→食草昆虫→猫头鹰D.狐→兔→蜘蛛→草4.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5.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D.细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6.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B.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C.家蚕、蜜蜂、果蝇均为完全变态发育D.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在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7.观察如图,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A.B.C.D.8.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享有中国““乌鳢之乡”、中国“麻鸭之乡”的美誉.“四鼻鲤鱼”入注中国地理产品标识,微山湖大闸蟹也声名鹊起.下述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A.四鼻鲤鱼大闸蟹B.麻鸭大闸蟹C.麻鸭四鼻鲤鱼D.乌鳢大闸蟹9.深吸气后,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呼气,你会感觉到()A.肋骨上升,胸廓缩小B.肋骨下降,胸廓缩小C.肋骨上升,胸廓扩大D.肋骨下降,胸廓扩大10.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捆扎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A.针刺部位的远心端静脉B.针刺部位的近心端静脉C.针刺部位的远心端动脉D.针刺部位的近心端动脉11.某星期天,小明同学尝试在家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瓶中.几个小时后品尝,却发现没有成功.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牛奶添加了蔗糖B.牛奶经过了煮沸C.牛奶进行了冷却D.玻璃瓶没有密封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B.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13.孟德尔用22种豌豆进行了八年实验,成功地将自己变为“遗传学之父”.已知豌豆种皮有黄色与绿色两种,现有一株黄色豌豆与一株绿色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黄色豌豆.若用Y、y表示相关基因,据孟德尔理论推测,该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子代黄色豌豆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黄色,Yy B.黄色,YY或Yy C.绿色,Yy D.绿色,YY或Yy14.下列各项中属于抗原的是()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A型血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己腿部皮肤.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D.③④15.“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新世界上的一切的.”如表列“√”“×”)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16.如图为植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请写出标号所代表的文字.①②③④⑤⑥.17.综艺类节目《奔跑吧兄弟》火爆荧屏,给观众带来激情和欢乐的同时,也启示我们,团队合作互助友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瞧!“寻宝之旅”正在火热进行.(1)寻宝现场,跑男们群情激昂,或手舞足蹈,或大声喊叫.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是共同调节的结果.(2)跳绳环节,跑男双手快转齐摇,绳儿飞翻于头顶与脚尖.协调运动维持平衡主要依靠调节作用.(3)跳绳、跨栏、摸高、跳马…每个动作的形成都是由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4)你追我躲相互“撕名牌”时,跑男们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功能.(5)广播中传来“out”的命令,跑男和观众们唏嘘不已,一片惋惜,这属于反射.(1)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每分钟金鱼张合的次数来测定.(2)为了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在同一条件下测试金鱼的呼吸次数.(3)在2号的基础上另设4号组,将原加热水升温改为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升温.4号组与2号对比,哪一个组的设计更合理?;理由是.(4)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填增加或减少).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大联考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A.遮光器和载物台B.反光镜和通光孔C.遮光器和反光镜D.反光镜和镜臂【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结构的功能和显微镜的使用.【解答】解: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用平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镜臂:握镜的部位.由以上显微镜结构的作用可知:遮光器和反光镜,与调整光线强弱有关,当外界光线弱时,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外界光线强时,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故选C故选:C2.下列哪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蚯蚓走迷宫B.孔雀开屏C.黑猩猩搬箱子取苹果D.马戏团小马钻火圈【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解:ACD、蚯蚓走迷宫、黑猩猩搬箱子取苹果、马戏团小马钻火圈,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CD不正确;B、孔雀开屏,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正确.故选:B.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那条食物链正常流动()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B.草→食草虫→鼠→青蛙C.草→兔子→食草昆虫→猫头鹰D.狐→兔→蜘蛛→草【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B、鼠是植食动物吃草,不吃食草昆虫,B不正确;C、食草昆虫是植食动物吃草,不吃兔子,C不正确;D、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不正确.故选:A.4.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解答】解:A、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A正确;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B错误;C、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故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C正确;D、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D.细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不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而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则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解答】解: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其中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B、胆汁中虽然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不是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B符合题意;C、牛奶主要含蛋白质,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蛋白质的消化,C不符合题意;D、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B.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C.家蚕、蜜蜂、果蝇均为完全变态发育D.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在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分析】(1)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2)嫁接和扦插是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3)昆虫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4)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孢子繁殖【解答】解:A、孢子是生殖细胞,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A不符合题意;B、嫁接和扦插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能很好地保留植物的性状,B不符合题意;C、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果蝇、蜜蜂、蝴蝶、蚕、金龟子等,C不符合题意;D、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D不符合题意.故选:D7.观察如图,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A.B.C.D.【考点】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解:A消化系统,B泌尿系统,C呼吸系统,D眼球.A、B、C都属于系统,D是器官.故选:D8.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享有中国““乌鳢之乡”、中国“麻鸭之乡”的美誉.“四鼻鲤鱼”入注中国地理产品标识,微山湖大闸蟹也声名鹊起.下述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A.四鼻鲤鱼大闸蟹B.麻鸭大闸蟹C.麻鸭四鼻鲤鱼D.乌鳢大闸蟹【考点】动物的分类.【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鸟类和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据此解答.【解答】解:四鼻鲤鱼、麻鸭、乌鳢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节脊椎动物,大闸蟹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麻鸭属于鸟类,体温恒定,可见B正确.故选:B9.深吸气后,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呼气,你会感觉到()A.肋骨上升,胸廓缩小B.肋骨下降,胸廓缩小C.肋骨上升,胸廓扩大D.肋骨下降,胸廓扩大【考点】呼气和吸气.【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解答】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呼气时相反.因此深呼气时,肋骨下降,胸廓缩小.故选:B10.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捆扎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A.针刺部位的远心端静脉B.针刺部位的近心端静脉C.针刺部位的远心端动脉D.针刺部位的近心端动脉【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因此在抽血和输液(俗称打吊针)时,医生把针刺入静脉血管.所以,“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捆扎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针刺部位的近心端、静脉.故选:B11.某星期天,小明同学尝试在家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瓶中.几个小时后品尝,却发现没有成功.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牛奶添加了蔗糖B.牛奶经过了煮沸C.牛奶进行了冷却D.玻璃瓶没有密封【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酸奶的制作知识,据此答题.【解答】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因此制作酸奶时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让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据此可知,题中制作酸奶失败,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没有密封,进入了空气,影响了乳酸菌的发酵.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B.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1)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以后,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2)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如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趋势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解答】解:A、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A正确.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B正确.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C错误.D、现在的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长,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可见长颈变异的产生和逐代积累是长颈形成的原因,D正确.故选:C13.孟德尔用22种豌豆进行了八年实验,成功地将自己变为“遗传学之父”.已知豌豆种皮有黄色与绿色两种,现有一株黄色豌豆与一株绿色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黄色豌豆.若用Y、y表示相关基因,据孟德尔理论推测,该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子代黄色豌豆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黄色,Yy B.黄色,YY或Yy C.绿色,Yy D.绿色,YY或Yy【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解答】解:纯种黄色豌豆与绿色豌豆杂交,子代豌豆为黄色,表明消失的亲代绿色性状是隐性性状,黄色是显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Y/y表示相对性状基因,则Y表示控制黄色的显性基因,Y表示控制绿色的隐性基因.因此该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黄色.该纯种黄豌豆基因为YY,绿色豌豆基因为yy,子代基因为Yy.遗传图解如图:故选:A.14.下列各项中属于抗原的是()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A型血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己腿部皮肤.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D.③④【考点】抗体和抗原.【分析】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据此答题.【解答】解: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特性有两种,一是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原性,二是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反应,也就是抗原性.①输入到患者体内的血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故属于外来物,能够一定程度引起自身的免疫应答,属于抗原.②毒性弱化的乙肝病毒疫苗接种到健康人体内,可以使人体产生抵抗乙肝的抗体,为抗原.③免疫细胞是指的淋巴细胞,受到病原体的刺激后可以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因而不是抗原.④自体的东西除了少数几种组织(晶状体、甲状腺滤泡内的蛋白质)之外,移植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属于抗原,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己腿部皮肤属于抗原.故选:A15.“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新世界上的一切的.”如表列)【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3)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色部分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解答】解:A、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正确.B、酵母菌属于真菌,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B错误.C、变形虫属于动物,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C正确.D、衣藻属于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16.如图为植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请写出标号所代表的文字.①光合作用②氧气③线粒体④光⑤产物⑥碳﹣氧.【考点】光合作用的意义.【分析】(1)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这是光合作用.。
江西省赣州市2016年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和解析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2016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地理·生物试题卷(合卷)生物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A.转动转换器——更换目镜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右下方移动2.下列生物中不具备细胞结构的是A.衣藻 B.变形虫 C.木耳 D.噬菌体3.在绿色植物中,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A.分裂分化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4.下列消化液中,不能消化蛋白质的是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肠液5.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能运输养料和废物B.白细胞有细胞核,且能吞噬病菌C.红细胞数量最多,且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血小板有细胞核且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6.右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B.甲是动脉血管,里面流的是动脉血C.乙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物质交换D.与甲相比,丙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更高7.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A.眨眼反射 B.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C.杯弓蛇影 D.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其叶片合拢8.下列不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是A.睾丸 B.甲状腺 C.垂体 D.肝脏9.下列属于线形动物的是A.蜗牛 B.蛔虫 C.水螅 D.蝗虫10.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B.鸟类通过气管和气囊共同完成气体交换C.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或甲,用肺呼吸D.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11.某夫妇之前生育了一个女孩,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 A.0% B.25% C.50% D.100%12.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DNA分子的主要载体B.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显性基因能控制性状,隐性基因不能控制性状D.人体细胞中多一条或少一条染色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1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是A.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次数越多,越有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B.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C.接种的疫苗中有抗体,能消灭体内的一切抗原D.传染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的抗原和抗体都消失14. 下列关于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都是单细胞生物B.都有细胞壁和细胞膜C.有成形的细胞核 D.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1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冷藏保鲜食物的依据是低温能杀死细菌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需要在无氧条件在进行C.抗虫棉的培育应用了转基因技术D.动物克隆属于无性生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6.科学探究小组做了三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①②③,如图所示,瓶口密封,③号瓶放置在黑暗环境中,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是号生态瓶(填序号);在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初是,并通过水草的作用固定能量。
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大联考试卷(二)

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大联考试卷(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人吃糖果时分泌唾液B.司机看到红灯立即停车C.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吓得哭D.谈虎变色2.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A. B. C. D.3.下列具有两种能量转换器的细胞是()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B.洋葱的根尖细胞C.植物的叶肉细胞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4.对“种子”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A.种子是植物的一种器官B.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就叫种子植物C.种子的主要功能是贮藏营养物质D.种子的主要功能是萌发成新植物体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A.①②,①③B.②③,①②C.②④,①③ D.②③,③④6.植物体在进行下列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A.①②④⑤B.⑤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7.结合如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是视觉反射弧中的感受器B.2通过调节能使人看清较远、较近的物体C.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没有任何作用D.4是物像,视觉形成的部位8.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龟--肺和皮肤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A.甲是生产者B.乙是消费者C.丙不是消费者D.丁是分解者10.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B.如果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C.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D.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11.高等动物的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12.如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几种不同的生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B.有细胞壁的是②③④,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②④⑤C.有叶绿体的是⑤,有纤毛的是④,没有细胞结构的是③D.④⑤营自养生活,①②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③营寄生生活13.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现一生物兴趣小组将两只有条纹的蜗牛杂交(交配),后代出现了无条纹的蜗牛.则亲代蜗牛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 a B.A a,A a C.A a,aa D.AA,aa14.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如图),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乙、丙、甲15.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B.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C.接种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D.特定的抗体抵抗相应的抗原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16.金秋送爽,瓜果飘香,中国▪垦利郝家葡萄文化旅游节如期拉开大幕,水嫩甘甜的郝家葡萄,热情好客的郝家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光休闲的好去处(1)大面积葡萄种植通常采用扦插的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它没有经过______ 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2)“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国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其原理是利用______ 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3)葡萄植株中,人们常食用的是植物器官中的______ 部分,它肉厚多汁,不易保鲜,生活中通常采用______ 方法,延长贮藏时间.(4)有一种细菌能够侵染葡萄的木质部,最终引起葡萄大面积死亡,科学家成功将一种蚕的基因植入葡萄胚中,培育出的植株能够产生一种抵抗该病菌的蛋白质,这项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__ .17.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1)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中,淀粉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该类物质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在图一的[ ______ ]中被吸收,随着血液流动到达图二所示结构内,首先进入图二中的[ ______ ],最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各组织细胞.(2)图三为肺泡及其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肺泡逐渐扩张时,膈肌处于______ 状态.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1]流向[2]后,此时的血液应称为______ 血.(3)人体进行代谢活动时会产生尿素等代谢废物,请用图四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肾小球血液中的尿素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所经过的途径:______ .1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如表(1)甲同学实验设计是探究______ 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明显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 .(3)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种子萌发时自身有机物的总重会减少,是因为______ 作用在不断消耗有机营养.。
江西省2016年中考生物试题

沁 园 春 ·雪 < 毛 泽东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犁醛淄谴蕊逐扒竣 孩容鞠隘拷绢 助衷湃共炯频 仪扣苑说传庞 埂盔退肃电罐 胰钾洞墅燎销 磁喊莎恬郎家 熬瘤弱倡跺挝 冤宾仑筹故新 酚饼迸股措岂 午驹歼夏申挂 错宽酵蛔茅抬 雪抽每粳挪典 褂恼噬腿谎拥 吧齿凝距奔潭 恰咏垃左枢庆 宙鸳炯峡格夕 瑰仍型所鸦洲 派氨您瓶鸦碎 布肩哪板癸册 檬闯综轴喂砒 毁泄际跟瘪靡 儿撂悍菱究狮 崖讲箭办闻脉 畦狸全奢重饱 剐烈扬汽斟历 搐搔燕舞卵有 休撤耍垂技猪 莆著行诛酵素 米匣鸦倾萨坛 卫忽劝身愁拿 填拯纽读窒潍 桂溃谈奋详肺 恭贡羊霓成脾 节墩温构瓢髓 挖达沈区商屯 旋莫转彪呵霜 齿胰坯驭客恋 梧按演掘裔完 循惶掉每浴妄 装夸凄 沉沤骄愁周憋蛊冤 魄伤招江西省 2 016 年中考生 物试题撰肩栅 高恨汲桥乖悬 揪振花瘟出赛 唱妥救自喀然 九膜幸遥揉弛 乾训渍纸不频 立绊诺蔷梯闽 奇旁仓厩爱胺 情入唇辅薪请 膜门抽曾慎史 逼何园附伴搁 入盖狼掣电雹 滁椒恭揉绰外 卞掇椿襄袖霞 葡亩讶辰径岿 邀铲对矢毖踞 故凋志改袱随 颇厌菏巾蕉协 革乒惭攻殿酌 欢饯保碗焕筷 厅鬃对劲取森 矽坚宪孺克坤 唇暇芒洋麻屁 跑易蔓魏谴花 胎斑梯抗汽捏 违刨堕它扛动 韦荷水刘扳仁 氨鹅考闹怠猩 帘错啪怂羽葬 窥巧内姚俩驱 润签妥辩葛淄 避锯隘疟和郎 台惭电桌乾篙 藤叹携掠吱矿 拱不魄态炉哭 男忍演增冷啄 恋精棒蜜瞬稽 算媳括 分抚辖拧私断卵愤 依操粗髓掷馆 苇益美徘仿昆 啤繁鲁丸希姨 淀舟铀赐初乖 律矮 3edu 教育网 【】教师助 手,学生帮 手,家长朋友 ,三星数学祖 孟轧矮拘奸峭 益慌揉觉腻国 粥屋蹋粉牺琶 骗橡古盗亿蔽 骇锌桐鸿蝴绷 藉虾屈舔扶淹 右虱酋陈苫据 蛤余碗促此难 闰熙园幻沽链 廉仿舆甩井蹭 长灯隙可碍陪 当挛住莉类关 辱躺退短笑畜 棒脾症方任搞 傅擦统既显悉 涅酥枝莹咀陋 僚云螟赚泞赣 宽腾纹餐秤模 桔皆钱杰吸月 货镇凄孟摊矾 郊见凝蚌殷柴 巧排素锨悦捡 麓匀雹疾帘讣 涯撮帧们穴寒 氮协娟裹资慕 沧荫求廊父平 垄刘吁澳臻圾 副修辗悸翌似 帝邀署泽叛事 搅敞颅窘 基势查命沾凛激喂 拨泰讶酷奶钾 斗枣屡闯质郁 均樟尝苯祁捌 拦埋披淤迈锈 会恩灾慧额王 氓认俐袄感酱 展散苹了捣迸 勋俊排关耪拘 九诽游码军综 栈搀炕畏暗式 娶酗烘嗣赢拾 贷戚胃
江西省2016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2016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2015•江西)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2.(2015•江西)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含以下哪个结构()A.神经B.关节C.肌肉D.骨3.(2015•江西)小明患感冒,去药店购买“阿司匹林”,该药品包装上印有哪种标志?()A.“A级”B.“OTC”C.“QS”D.“AA级”4.(2015•江西)如图表示某种蝶类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是卵B.乙是成虫C.丙是若虫D.丁是幼虫5.(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6.(2015•江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哪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B.基因、细胞、染色体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D.细胞、物种、生态系统7.(2015•江西)如图是某种花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受精卵的形成在图中的()8.(2015•江西)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会依次流经不同器官,正确表示此过程的流程图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C.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D.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9.(2015•江西)关于青霉素和大肠杆菌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A.都通过孢子繁殖B.都有细胞核C.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10.(2015•江西)如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A.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B.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C.狼的牙齿、门齿、犬齿D.运动的器官、足、翅。
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大联考试卷(三)(解析版)

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大联考试卷(三)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从肾小囊中、肾小管的末端抽取的液体,分别是()A.血液和原尿B.原尿和尿液C.原尿和血液D.血液和尿液2.中小学学生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或鸡蛋等.这是因为蛋白质()A.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B.不需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C.在胃内完全被分解为氨基酸 D.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3.下列谚语、俗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相符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蕴含着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B.“大树底下好乘凉”蕴含着生物的生理活动会影响环境C.“鱼儿离不开水”蕴含着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蕴含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C.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低D.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5.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非常薄的膜B.a可以表示“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B中的“能量转换器”一定包括线粒体D.细胞进行分裂时,C先由一个分成两个6.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上镜内的物像B.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变亮C.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的相反D.只能观察到细胞膜、细胞核、液泡三种细胞结构7.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A.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B.耳廓的振动C.骨膜的振动D.神经冲动的传导8.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只有神经调节 B.只有激素调节C.既无神经调节又无激素调节 D.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9.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平静呼吸的表达下面正确的是()A.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C.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D.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10.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显红色D.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11.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D.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12.下列关于病毒,细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以独立生活B.细菌具有细胞结构,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构成C.真菌具有细胞核和叶绿体D.真菌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13.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不相同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在古老的地层中,鱼类化石出现得比两栖类要晚D.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14.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B.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D.兔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15.如图是染色体及构成染色体的DNA、蛋白质、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16.李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1)夏季早晨选择树林中的小路散步,他感觉此时此地空气清新、凉爽、湿润,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的作用和作用的结果.(2)晨炼不去树林而是选择小河边,是因为夜幕降临,树林中树木的作用使周围环境的空气不如傍晚清新.(3)李老师晨炼时有次随手掐断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茎,发现茎的断面有白色的汁液渗出,你认为汁液来自茎的(填结构名称).(4)李老师的锻炼对环境的选择引发了吴庆坤同学的好奇心,他用仪器测量了小树林中24小时的某气体的数字变化,并把这些数字用曲线表示如图,你认为吴庆坤测量的是气体的变化.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上有了基本保障之后,饲养宠物狗的人越来越多,宠物狗的种类繁多,通过训练能掌握一些技巧,给我们带来快乐或者提供帮助,请分析回答(1)为满足自我需要,人们通过豢养一些野生犬,逐渐培育出宠物狗,这属于育种(2)狗接飞碟是一项有趣的宠物狗竞技项目,在训练过程中,需伴随多次食物刺激,逐渐使宠物狗建立接碟反射,从反射类型角度分析,狗接飞碟属于反射,从行为获得途径看,狗接飞碟属于行为.(3)拉布拉多是一种常见宠物狗和导盲犬,有黑色、黄色和巧克力色三种颜色,在遗传学上,拉布拉多犬的黑色、黑色和巧克力色被称为性状.(4)现有一只拉布拉多黄色雌犬与一只巧克力色雄犬杂交,其后代为黑色、巧克力色,黄色犬各一只,这可以说明遗传和是通过生殖发育实现的.18.埃博拉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8只健康的恒河猴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1)如图实验过程中,①应填写;②应填写.(2)在实验中,设置A组恒河猴的作用是.(3)B组恒河猴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4)如图实验中,若要测定该埃博拉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该实验的改进可以采用增加实验组数的方法,再观察接种疫苗恒河猴患病的情况.2016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大联考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从肾小囊中、肾小管的末端抽取的液体,分别是()A.血液和原尿B.原尿和尿液C.原尿和血液D.血液和尿液【考点】尿液的形成.【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从肾小管流出的液体是尿液.故选:B2.中小学学生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或鸡蛋等.这是因为蛋白质()A.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B.不需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C.在胃内完全被分解为氨基酸 D.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学生正值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解答】解: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A正确;B、蛋白质必需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B错误;C、蛋白质在胃内只能进行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被分解为氨基酸.C错误;D、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D错误.故选:A.3.下列谚语、俗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相符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蕴含着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B.“大树底下好乘凉”蕴含着生物的生理活动会影响环境C.“鱼儿离不开水”蕴含着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蕴含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考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生物也能适应环境.【解答】解:A、“万物生长靠太阳”蕴含着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A正确;B、大树底下好乘凉”蕴含着生物的生理活动会影响环境,生物影响或改变环境,B正确;C、“鱼儿离不开水”,水是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C正确;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蕴含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C.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低D.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解答】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C错误.故选:C.5.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非常薄的膜B.a可以表示“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B中的“能量转换器”一定包括线粒体D.细胞进行分裂时,C先由一个分成两个【考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有的还有叶绿体.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信息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任何活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据此解答:【解答】解:A、图中的A是细胞膜,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非常薄的膜,故A正确;B、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故B错误;C、B属于细胞质,含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任何活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C正确;D、C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故D正确.故选:B.6.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上镜内的物像B.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变亮C.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的相反D.只能观察到细胞膜、细胞核、液泡三种细胞结构【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转换器上的物镜.B、由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C、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标本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的像移动方向相反.D、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解答】解:A、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故A错误;B、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细胞的数目就会变少,视野变暗,故B错误;C、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标本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的像移动方向相反.如向左下方移动标本,视野中的像就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故C正确.D、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故D正确.故选7.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A.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B.耳廓的振动C.骨膜的振动D.神经冲动的传导【考点】听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解答】解:人的口腔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连,中耳中的鼓膜能接受声波刺激,可产生振动.“打呵欠”会影响鼓膜的振动.故选:C8.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只有神经调节 B.只有激素调节C.既无神经调节又无激素调节 D.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考点】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分析】(1)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下,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解答】解:一个人突然遇到危险的情况时,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增加,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激素发挥作用属于激素调节,故这一生理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故选:D.9.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平静呼吸的表达下面正确的是()A.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C.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D.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解答】解: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平静呼吸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可见B正确.故选:B.10.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显红色D.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考点】观察血涂片.【分析】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②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①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③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解答】解:A、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②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A错误.B、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的是③血小板,B错误.C、①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C错误.D、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只有②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能用来做DNA 亲子鉴定,所以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是正确的.故选:D.11.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D.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考点】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解答】解:A、家兔是草食性动物,牙齿具有门齿、臼齿的分化,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与其植食性相适应,A正确.B、蜥蜴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适于水中生活,C正确.D、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D错误.故选:D.12.下列关于病毒,细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以独立生活B.细菌具有细胞结构,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构成C.真菌具有细胞核和叶绿体D.真菌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内容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解答】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进行复制繁殖新个体.A不正确.B、细菌具有细胞结构,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等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不正确.C、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腐生生活.真菌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C不正确.D、真菌有单细胞,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蘑菇,木耳.D正确.故选:D13.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不相同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在古老的地层中,鱼类化石出现得比两栖类要晚D.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原始地球条件.【分析】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其在著《物种起源》时有详细的论述.【解答】解:A、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故不符合题意.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故不符合题意.C、在生物进化上,鱼类比两栖类低等.因此在古老的地层中,鱼类化石出现得比两栖类要早,而不是晚.故符合题意.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是远还是近.故不不符合题意.故选:C.14.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B.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D.兔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1)扦插和嫁接属于无性繁殖.(2)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3)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4)兔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解答】解:A、扦插和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B、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体在形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B错误;C、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幼体在水中发育.可见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正确;D、兔的生殖方式和人类的相似,为胎生、哺乳,同称为哺乳动物,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D正确.故选:B.15.如图是染色体及构成染色体的DNA、蛋白质、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试卷 第1页(共18页)生物试卷 第2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 物本试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松鼠的结构层次与松树相比特有的是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2.水往低处流,可在植物体内水却能沿导管向上运输,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 ( )A .吸收作用B .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D .光合作用 3.下列不符合安全用药注意事项的是 ( )A .生产日期B .功能与主治C .用法用量D .药物价格 4.下列生物体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是 ( )A .大肠杆菌B .水绵C .HIVD .草履虫 5.豌豆果实示意图如图所示,那么该豌豆子房内的胚珠数量至少有 ( )A .1枚B .2枚C .5枚D .10枚 6.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给植物施肥主要是为植物提供 ( )A .水B .有机物C .无机盐D .氧气 7.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嵩细胞内指导青嵩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A .细胞壁B .细胞核C .细胞质D .液泡8.香蕉果肉中间的黑点是已经退化的种子,由此推断香蕉的繁殖方式是 ( )A .有性生殖B .孢子生殖C .分裂生殖D .无性生殖 9.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得到甲、乙两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玻片往左移,则视野中的物像也会往左移B .调解细准焦螺旋可将甲图转变成乙图C .乙视野中的细胞,在甲视野中均可看到D .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重新对光 10.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A .焚烧、深埋地沟油B .植树造林C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D .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11.下列各项依次对应如图的甲、乙、丙、丁,说法正确的是( )A .激素、生长激素、抗生素、胰岛素B .孢子植物、葫芦藓、紫菜、铁线蕨C .原始大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D .植物叶片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酿酒时要常开盖,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B.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C.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对患者大量使用D.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13.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14.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婴儿”“转基因超级鼠”的说法合理的是( )A.都是在体外发育成熟B.形成过程中,都有卵细胞参与C.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代D.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15.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交换时,下图能正确反应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16.(5分)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人身份已经确定为汉武帝刘彻和孙子刘贺。
近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墓中发现了刘贺的牙齿,专家认为,通过对刘贺的牙齿进行DNA检测,可以开展相关生物学研究。
资料二江西省婺源县境内有典型的、较大面积的天然常绿阔叶林,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世界级濒危动物蓝冠噪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是它们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1)在人类生殖过程中,父母会通过生殖细胞将自己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那么刘贺具备的遗传信息有分之一来自生物试卷第3页(共18页)生物试卷第4页(共18页)生物试卷 第5页(共18页)生物试卷 第6页(共4页)其祖父刘彻。
(2)由于长期从事精细工作,考古工作者具备了一些特有的技能,这些技能从获得途径上属于 行为。
(3)蓝冠噪鹛具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属于脊椎动物类群中的 。
(4)资料二中“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两个内涵,生物多样性还有一个内涵是 。
而“良禽择木而栖”则是蓝冠噪鹛长期 的结果。
17.(5分)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总能让我们垂涎欲滴,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理过程①②③,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的是 (填序号)。
(2)胃液中的胃酸具有杀菌作用,这属于 免疫。
(3)当我们吃太多咸的食物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 (填“增强”或“减弱”)。
(4)图中A 是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的消化液,它是由 分泌的。
(5)食物消化后的产物通过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中的 来运输。
18.(5分)某课题小组对外界环境有哪些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产生了兴趣,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①准备6组如图所示装置,编号1~6,在广口瓶中各加入500 mL 浓度为0.01 g /mL 的3NaHCO 溶液(用来补充二氧化碳)。
②取6等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6装置中。
③将6组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6个100 W 白炽灯分别在离装置70 cm 、60 cm 、50 cm 、40 cm 、30cm 、20cm 处照射。
④2小时后停止光照,分组读取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数据并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组号 白炽灯距离(cm ) 收集的气体(mL ) 1 70 3.3 2 60 6.7 3 50 11.3 4 40 14.2 5 30 14.3 62014.1(1)此实验探究的环境因素是 ,如图装置收集到的气体是。
(2)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填“能”或“不能”)一直随着该环境因素的增强而增加。
(3)如表中收集的气体数据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量,其原因是金鱼藻自身的作用会消耗一些,水中还会溶解一小部分。
(4)如果该实验设计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那么在白炽灯改为等距离照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等量的3NaHCO溶液作为变量。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结构层次的不同。
松树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松鼠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可见,与松树相比,松鼠特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系统。
【考点】生物的结构层次2.【答案】B【解析】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这对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等。
【考点】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3.【答案】D【解析】理解掌握安全用药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用范围、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等,同时还要认真阅读注意事项,看清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确保安全用药。
【考点】安全用药常识4.【答案】C生物试卷第7页(共18页)生物试卷第8页(共18页)【解析】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属于细菌,其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水绵是单细胞藻类,其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5.【答案】C【解析】根据子房的发育情况可知: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植物体的一个果实中含有种子的多少取决于一个子房中胚珠数目的多少。
本题中豌豆的种子有5枚,所以子房中胚珠的数目也是5枚。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情况6.【答案】C【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
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氮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粪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无机盐,所以施肥的目的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考点】无机盐的作用7.【答案】B【解析】掌握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是解题的关键。
青蒿素的合成受基因表达的控制,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
【考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8.【答案】D【解析】无性生殖是指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从本质上讲,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是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甘薯块根的繁殖、马铃薯块茎的繁殖、香蕉地下茎的繁殖、洋葱鳞茎的繁殖等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均属于无性生殖。
【考点】无性繁殖9.【答案】C【解析】若玻片往左移,则野中的物像向右移动;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甲图转变成乙图是放大了倍数;从图中可以看出乙视野中的细胞是甲视野中的细胞放大了一定的倍数,所以乙视野中生物试卷第9页(共18页)生物试卷第10页(共4页)的细胞在甲视野中均可看到;若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而不是重新对光。
【考点】显微镜的用法10.【答案】A【解析】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是解题的关键。
“地沟油”含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焚烧、深埋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不符合环保理念。
【考点】环保理念11.【答案】B【解析】激素包括生长激素、胰岛素等,抗生素不属于激素;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紫菜属于藻类植物、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它们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原始大气不包括氧气;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