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2.1 有理数拔尖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表示-3和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2)如果|x+1|=3,那么x=________;(3)若|a-3|=2,|b+2|=1,且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点A、点B,则A、B 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________.(4)若数轴上表示a的点位于-4与2之间,则|a+4|+|a-2=________.【答案】(1)3;5(2)2或-4(3)8(4)6【解析】【解答】解: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表示和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故答案为:或或故答案为:或(3)或或当时,则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当a=5,b=-1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6,当a=1,b=-3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4,当时,则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则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最小距离是故答案为:(4)数轴上表示a的点位于-4与2之间,则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2)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绝对值的符号,再解方程即可;(3)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绝对值的符号,再解方程求出a,b的值,然后分四种情况求出ab 之间的距离,再比大小即可;(4)根据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特点可知-4<a<2,所以a+4>0,a-2<0,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绝对值符号并合并同类项即可.2.【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a≠0)记作aⓝ,读作“a的圈n次方”.(1)(【初步探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________,(- )⑤=________;(2)【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Ⅰ.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④=________;5⑥=________;(- ) ⑩=________.Ⅱ.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的圈n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Ⅲ.算一算:12²÷(- )④×(-2)⑤-(- )⑥÷3³.________【答案】(1);-8(2);;;;解:【解析】【解答】解:(1)【初步探究】,故答案为:,-8;( 2 )【深入思考】Ⅰ.;;故答案为:;;;Ⅱ.【分析】(1)①按除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②按除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①把除法化为乘法,第一个数不变,从第二个数开始依次变为倒数,由此分别得出结果;②结果前两个数相除为1,第三个数及后面的数变为,则aⓝ=a×()n−1= ;③将第二问的规律代入计算,注意运算顺序.3.如图,已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是数轴上位于点左侧一点,且AB=20,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________;点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3)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4)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在点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的长.【答案】(1);(2)解:若点P、Q同时出发,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25;②点P、Q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75.答:若点P、Q同时出发,2.25或2.75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解: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则5x-3x=20-2,解得:x=9;②点P、Q相遇之后,则5x-3x=20+2解得:x=11.答:若点P、Q同时出发,9或11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2(4)解: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0;理由如下: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 AP+ BP= (AP+BP)= AB= ×20=10,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 AP- BP= (AP-BP) AB=10,则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0【解析】【解答】(1)∵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20,∴点B表示的数是8-20=-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0)秒,∴点P表示的数是8-5t.故答案为-12,8-5t;【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8-20;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4)分①当点P 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4.数轴上从左到右有A,B,C三个点,点C对应的数是10,AB=BC=20.(1)点A对应的数是________,点B对应的数是________.(2)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①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对应的数是________,点Q对应的数是________;②当点P和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时,求t的值.【答案】(1)﹣30;﹣10(2)4t﹣30,t﹣10;t的值为4或【解析】【解答】解:(1)∵AB=BC=20,点C对应的数是10,点A在点B左侧,点B 在点C左侧,∴点B对应的数为10﹣20=﹣10,点A对应的数为﹣10﹣20=﹣30.故答案为:﹣30;﹣10.(2)①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对应的数是4t﹣30,点Q对应的数是t﹣10.故答案为:4t﹣30;t﹣10.②依题意,得:|t﹣10﹣(4t﹣30)|=8,∴20﹣3t=8或3t﹣20=8,解得:t=4或t=.∴t的值为4或.【分析】(1)由AB,BC的长度结合点C对应的数及点A,B,C的位置关系,可得出点A,B对应的数;(2)①由点P,Q的出发点、运动方向及速度,可得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Q对应的数;②由①结合PQ=8,可得出关于t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5.如图1,A、B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12和4.(1)直接写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AP= PB,求点P表示的数.(3)如图2,现有动点P、Q,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当点Q到达原点O后立即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求: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答案】(1)解: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12)=16(2)解: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 PB,∴x+12=(4﹣x),解得x=﹣8;②当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AP= PB,∴﹣12﹣x=(4﹣x),解得x=﹣20.综上所述,点P表示的数为﹣8或﹣20(3)解: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4﹣2t,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4﹣2t),解得t=,符合题意;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3(t﹣2),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3(t﹣2),∴12﹣5t=12t﹣24,或5t﹣12=12t﹣24,解得t=,符合题意;或t=,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为或秒【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线段AB上;②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根据AP= PB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点Q的运动方向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根据OP=4OQ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6.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 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点P从点A出发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当点P到达B点时,点P、Q均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动点P在运动过程中距O点的距离;(2)P、Q两点相遇时,求出相遇时间及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3)是否存在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时?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设动点P在运动过程中距O点的距离为S,当P从A运动到O时,所需时间为:(秒),当0≤t≤5时,S=10﹣2t,当P从O运动到B时,所需时间为:(秒)∴P从A运动到B时,所需时间为:15秒当5<t≤15时,S=t﹣5,即动点P在运动过程中距O点的距离S=;(2)解:设经过a秒,P、Q两点相遇,则点P运动的距离为10+(a-5),点Q运动的距离为a,10+(a-5)+a=28解得,a=,则点M所对应的数是:18﹣=,即点M所对应的数是;(3)解:存在,t=2或t=,理由:当0≤t≤5时,10﹣2t=(18﹣10﹣t)×1,解得,t=2当5<t≤8时,(t﹣10÷2)×1=(18﹣10﹣t)×1,解得,t=,当8<t≤15时,(t﹣10÷2)×1=[t﹣(18﹣10)÷1]×1该方程无解,故存在,t=2或t= .【解析】【分析】(1)分点P在AO上和点P在OB上两种情况,先求出点P在每段时t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题意分别列出代数式可得答案;(2)根据相遇时P,Q运动的时间相等,P,Q运动的距离和等于28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3)分0≤t≤5,5<t≤8,8<t≤15三种情况,根据PO=BQ,可得方程,分别解出方程,可得答案.7.同学们都知道,|3-(-1)∣表示3与-1的差的绝对值,其结果为4,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其距离同样是4;同理,∣x-5|也可以理解为x与5两数在数轴上所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利用数轴探索:(1)试用“| |”符号表示:4与-2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其结果;(2)若|x-2|=4,求x的值;(3)同理,|x-3|+|x+2|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3|+|x+2|=5;试求代数式|x-3|+|x+2|的最小值.【答案】(1)解:|4-(-2)|=6(2)解:x与2的距离是4,在数轴上可以找到x=-2或6(3)解:当-2≤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是5,∴符合条件的整数x=-2,-1,0,1,2,3;当x<-2或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大于5,∴|x-3|+|x+2|的最小值是5【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列式求解即可;(2)按照已知去绝对值符号即可求解.(3)当-2≤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是5;当x<-2或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大于5,由此即可得出结论.8.[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的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数轴上A点、B点表示的数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若a>b,则可简化为AB=a﹣b;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10,8,点A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综合运用](1)运动开始前,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________.(2)点A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4)若A,B按上述方式继续运动下去,线段AB的中点M能否与原点重合?若能,求出运动时间,并直接写出中点M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当A,B 两点重合,则中点M也与A,B两点重合)【答案】(1)18;-1(2)﹣10+3t;8﹣2t(3)解:设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x秒会相遇,根据题意得﹣10+3x=8﹣2x,解得x= ,﹣10+3x= .答:A、B两点经过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4)解:由题意得, =0,解得t=2,答:经过2秒A,B两点的中点M会与原点重合.M点的运动方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故答案为18,﹣1;﹣10+3t,8﹣2t.【解析】【解答】解:(1)运动开始前,A、B两点的距离为8﹣(﹣10)=18;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为 =﹣1;(2)点A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10+3t;点B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8﹣2t;【分析】(1)根据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若a>b,则可简化为AB=a﹣b及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即可求解;(2)点A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运动开始前A点表示的数+点A运动的路程,点B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运动开始前B点表示的数﹣点B运动的路程;(3)设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x秒会相遇,等量关系为:点A运动的路程+点B运动的路程=18,依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4)设A,B按上述方式继续运动t秒线段AB的中点M能否与原点重合,根据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0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9.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数轴上给定两点,以及一条线段,若线段的中点在线段上(点可以与点或重合),则称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下图为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的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如图1,在数轴上,点为原点,点表示的数为-1,点表示的数为2.(1)①点,,分别表示的数为-3,,3,在,,三点中,________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②点表示的数为,若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分别是-5,-4,-3,当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时,线段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秒,问为何值时,线段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答案】(1)点C和点D;1≤x≤5(2)解:移动时间t(t>0)秒时,点H,K,L表示的数分别是-5+t,-4+3t,-3+3t,此时,线段HK的中点设为R1,表示的数为,线段HL的中点设为R2,表示的数为,当线段R1R2,在线段OM上运动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当R2经过点O时,2t-4=0时,t=2,当R1经过点M时,时,,所以当时,线段R1 R2在OM上运动,所以当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解析】【解答】解:(1)①与点A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需要满足:这个点与A点的中点在线段OM上,点B表示的数是-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2,不在线段OM上,所以点B不是;点C表示的数,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在线段OM上,所以点C 是;点D表示的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1,在线段OM上,所以点D是;综上,答案为点C,点D;②结合数轴可知当点x与点A的中点落在点O与点M之间时(包括端点O与M)正确,即,解得,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进行验证解答即可;(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列出点x与点A中点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答案;(3)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点H,K,L和线段HK与线段HL的中点列式计算即可.10.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规定向东走为正,则-8m表示()。
A。
向东走8m B。
向西走8m C。
向西走-8m D。
向北走8m2.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5,-3,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A。
-3+5 B。
-3-5 C。
|-3+5| D。
|-3-5|3.下面与-3互为倒数的数是()。
A。
-11/3 B。
-3 C。
3 D。
334.如图1,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质量的是()。
图1A。
-20g B。
-10g C。
10g D。
20g5.国家提倡“低碳减排”.某公司计划在海边建风能发电站,发电站年均发电量为xxxxxxxx0度,将数据xxxxxxxx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213×10^6 B。
21.3×10^7 C。
2.13×10^8 D。
2.13×10^76.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a一定是负数。
②若|a|=|b|,则a=b。
③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④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7.如图2所示,数轴上两点A,B分别表示有理数a,b,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图2A。
89 B。
67 C。
1/8 D。
ab8.已知x-2的相反数是3,则x的值为()。
A。
25 B。
1 C。
-1 D。
-259.把一张厚度为0.1mm的纸对折8次后的厚度接近于()。
A。
0.8mm B。
2.6cm C。
2.6mm D。
0.1mm10.在某一段时间内,计算机按如图3所示的程序工作,如果输入的数是2,那么输出的数是()。
图3A。
-54 B。
54 C。
-558 D。
558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答案1 C2 C3 B4 B5 C6 C7 A8 A9 B10 D总分 3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2的相反数是2,-0.5的倒数是-2.12.绝对值小于2的所有整数之和为-3.13.如图4所示,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则a,-a,b,-b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a|,|a|,-|b|,|b|。
【精选】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在学习绝对值时,我们已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如|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又如|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因此,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线段AB的长度)可表示为|a-b|。
因此我们可以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按如下方法求的最小值;即数轴上x与1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即数轴上x与2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把这两个距离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把距离相加即可得原式的值.设A、B、P三点对应的数分别是1、2、x.当1≤x≤2时,即P点在线段AB上,此时;当x>2时,即P点在B点右侧,此时= PA+PB=AB+2PB>AB;当x <1时,即P点在A点左侧,此时=PA+PB=AB+2PA>AB;综上可知,当1≤x≤2时(P点在线段AB上),取得最小值为1.请你用上面的思考方法结合数轴完成以下问题:(1)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求的最小值为_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_。
备用图:【答案】(1)当x<-3或x>4(2)-3;3【解析】【解答】解:(1)由,在数轴上表示-3和4两点,当x<-3时, >7;当-3≤x≤4时, .当x>4时, .故当x<-3或x>4时 .( 2 )当x<-1,当-1≤x≤2,,此时当x=2时,取得最大值3,当x=-1时,取得最小值-3;当x>2时, .故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3.【分析】(1)此题实质就是求表示x的点与-3的对应点的距离及表示x的点与4的对应点的距离和大于7时,x的取值范围,从而分当x<-3时、当-3≤x≤4时、当x>4时三种情况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分别去绝对值符号后一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2)此题实质就是求表示x的点与-1的对应点的距离及表示x的点与2的对应点的距离差最小值与最大值,从而分当x<-1、当-1≤x≤2、当x>2时三种情况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分别去绝对值符号考虑即可得出答案.2.【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 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1)若AC=3,则AB=________;(2)若点D也是图①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点C),则AC________BD;(填“=”或“≠”)(3)【解决问题】如图②,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C的位置.若点M、N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MN的长;(4)图②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答案】(1)3+3(2)=(3)解:∵d=1,∴c=d=,∴C点表示的数为:+1,∵M、N都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设点M离O点近,且OM=x,则CM=x,∵OC=OM+ MC,∴+1=x+x,解得:x=1,∴OM=CN=1,∴MN=OC-OM-CN=+1-1-1=-1.(4)解: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OD=x,①若CD=OD,如图1,∵OC=OD+CD,∴+1=x+x,解得:x=1,∴点D表示的数为1;②若OD=CD,如图2,∵OC=OD+CD,∴+1=x+,解得:x=,∴点D表示的数为;③若OC=CD,如图3,∵CD=OD-OC=x--1,∴+1=(x--1),解得:x=++1,∴点D表示的数为++1;④若CD=OC,如图4,∵CD=OD-OC=x--1,∴x--1=(+1),解得:x=2+2+1,∴点D表示的数为2+2+1;综上所述:点D表示的数为:1、、++1、2+2+1.【解析】【解答】解:(1)∵AC=3,BC=AC,∴BC=3∴AB=AC+CB=3+3.故答案为:3+3.(2)∵点D、C都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且不重合,∴BC=AC,AD=BD,设AC=x,BD=y,则BC=x,AD=y,∵AB=AC+CB=AD+DB,∴x+x=y+y,∴x=y,∴AC=BD.故答案为:=.【分析】(1)由已知条件求得BC长,再由AB=AC+CB即可求得答案.(2)根据题意可得BC=AC,AD=BD,由此设AC=x,BD=y,则BC=x,AD=y,由AB=AC+CB=AD+DB即可得AC=BD.(3)根据题意可得C点表示的数为+1,根据M、N都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设点M 离O点近,且OM=x,则CM=x,由OC=OM+ MC列出方程+1=x+x,解之可得OM=CN=1,由MN=OC-OM-CN即可求得.(4)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OD=x,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①若CD=OD,②若OD=CD,③若OC=CD,④若CD=OC,根据题中定义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3.已知,数轴上点A和点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1)填空: ________ , ________ .(2)若点 P到点 A、点 B 的距离相等,求点 P 对应的数.(3)现在点 A、点 B分别以 2 个单位长度/秒和 0.5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点 P以 3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从原点向左运动.当点 A与点 B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点 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1)-1;3(2)解:依题可得:PA=|x+1|,PB=|3-x|,∵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PA=PB,即|x+1|=|3-x|,解得:x=1,∴点P对应的数为1.(3)解:∵点A、点B 速度分别以 2 个单位长度/秒、 0.5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A点对应的数为2t-1,点B对应的数为3+0.5t,①当点A在点B左边时,∵AB=2,∴(3+0.5t)-(2t-1)=2,解得:t=,∵点P以 3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从原点向左运动,∴×3=4,∴P点对应的数为:-4.②当点A在点B右边时,∵AB=2,∴(2t-1)-(3+0.5t)=2,解得:t=4,∵点P以 3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从原点向左运动,∴4×3=12,∴P点对应的数为:-12.【解析】【解答】解:(1)∵(a+1)2+|b-3|=0,∴,解得:.故答案为:-2;3.【分析】(1)根据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可得PA=|x+1|,PB=|3-x|,再由PA=PB得|x+1|=|3-x|,解之即可得出点P对应的数.(3)根据题意可得A点对应的数为2t-1,点B对应的数为3+0.5t,分情况讨论:①当点A 在点B左边时,②当点A在点B右边时,由AB=2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得出t值,再由P点的速度得出点P对应的数.4.阅读下面的材料:如图1,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3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1cm到达B 点,然后向右移动6cm到达C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2)点C到点A的距离CA=________cm;若数轴上有一点D,且AD=4,则点D表示数________;(3)若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4)若点B以每秒3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5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CA-AB的值是否会与t的值有关?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点A表示-3,点B表示-4,点C表示2,如图所示,(2)5;1或-7(3)-3+x(4)解:CA-AB的值与t的值无关.理由如下:由题意得,点A所表示的数为-3+t,点B表示的数是-4-3t,点C表示的数是2+5t,∵点C的速度比点A的速度快,∴点C在点A的右侧,∴CA=(2+5t)-(-3+t)=5+4t,∵点B向左移动,点A向右移动,∴点A在点B的右侧,∴AB=(-3+t)-(-4-3t)=1+4t,∴CA-AB=(5+4t)-(1+4t)=4.【解析】【解答】(2)CA=2-(-3)=2+3=5;当点D在点A右侧时,点D表示的数是:4+(-3)=1;当点D在点A左侧时,点D表示的数是:-3-4=-7;故答案为5;1或-7.( 3 )点A表示的数为-3,则向右移动xcm,移动到(-3+x)处.【分析】(1)在数轴上进行演示可分别得出点A,点B,点C所表示的数;(2)由题中材料可知CA的距离可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即CA=2-(-3);由AD=4,且点A,点D的位置不明确,则需分类讨论:当点D在点A右侧时,和当点D 在点A左侧时,两种情况;(3)向右移动x,在原数的基础上加“x”;(4)由字母t分别表示出点A,点B,点C的数,由它们的移动方向不难得出点C在点A 的右侧,点A在点B的右侧,依此计算出CA,AB的长度,计算CA-AB的值即可.5.[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的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数轴上A点、B点表示的数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若a>b,则可简化为AB=a﹣b;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10,8,点A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综合运用](1)运动开始前,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________.(2)点A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4)若A,B按上述方式继续运动下去,线段AB的中点M能否与原点重合?若能,求出运动时间,并直接写出中点M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当A,B 两点重合,则中点M也与A,B两点重合)【答案】(1)18;-1(2)﹣10+3t;8﹣2t(3)解:设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x秒会相遇,根据题意得﹣10+3x=8﹣2x,解得x= ,﹣10+3x= .答:A、B两点经过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4)解:由题意得, =0,解得t=2,答:经过2秒A,B两点的中点M会与原点重合.M点的运动方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故答案为18,﹣1;﹣10+3t,8﹣2t.【解析】【解答】解:(1)运动开始前,A、B两点的距离为8﹣(﹣10)=18;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为 =﹣1;(2)点A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10+3t;点B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8﹣2t;【分析】(1)根据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若a>b,则可简化为AB=a﹣b及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即可求解;(2)点A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运动开始前A点表示的数+点A运动的路程,点B运动t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运动开始前B点表示的数﹣点B运动的路程;(3)设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x秒会相遇,等量关系为:点A运动的路程+点B运动的路程=18,依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4)设A,B按上述方式继续运动t秒线段AB的中点M能否与原点重合,根据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0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6.已知数轴上顺次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数a、b、c,并且满足(a+12)2+|b+5|=0,b与c互为相反数。
最新2019-2020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课时练习及解析-精品试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有理数课时练习一、选择题(共13题)1.如果气温上升3度记作+3度,下降5度记作-5度,那么下列(1)+5度;(2)-6度;各量分别表示什么?()A.上升5度;下降6度B.上升6度;下降6度C.上升5度;上升6度D.下降5度;下降6度答案:A解析:解答:根据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判定答案为A.分析:考查正负数的定义,注意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2.向东走-8米的意义是()A.向东走8米B.向西走8米C.向西走-8米D.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向东走负数就是向西走正数.分析:考查正负数的定义,注意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答案:B解析:解答: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分析:考查正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可以看第4页课本)A.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整数B.正分数、负分数统称有理数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分数D.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答案:A解析:解答:根据对整数的认识我们可以知道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故答案为A;分数有的不是有理数所以B、D错误;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C错误.分析:考查对整数分类的掌握.5.如果水位下降了3m记着-3m,那么,水位上升4m记作()A.1m B.7m C.4m D.-7m答案:C解析:解答: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下降为负,反过来上升为正,水位上升4m记作4m.分析:考查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6.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A.向东行进30米B.向东行进-30米C.向西行进30米D.向西行进-30米答案:C解析:解答:正负数表示的是意义相反的量,故向东走负数米就表示向西走正数米,所以答案选择C.分析:考查正负数表示的意义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B.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C.0是最小的数D.0是最小的正数答案:B解析:解答:A选项应该是正数、负数和零统称为有理数;C选项0不是最小的数,负数比0还要小;D选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答案为B选项分析:考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8.下列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A.前进5米和后退5米B.节约3吨和消费10吨C.身高增加2厘米和体重减少2千克D.超过5克和不足2克答案:C解析:解答:C选项中的身高和体重不是同一个单位量,所以这两个量的变化不具有相反的意义.分析:注意相反意义的量应该是表示的同一个单位量.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是自然数B.0是正数C.0是整数D.0是非负数答案:B解析:解答:通过分析我们可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答案为B分析:考查对0这个数的分类.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负数是带“—”的数,正数是带有“+”的数C.非负数是正数或0D.0是一个特殊的整数,它并不只是表示“没有”答案:B解析:解答:—(—1)表示的是正数,所以正数并不一定都带有“+”,所以B选项错误. 分析:注意对基本概念和定义的掌握.11.a一定表示()A.正数B.负数C.不是正数就是负数D.以上答案均不对答案:D解析:解答:a是一个字母,可以代表任何数,包括零,所以A、B、C选项错误,正确答案选D.分析:对字母表示的数如果没有限制条件那么就有可能代表所有的数.12.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A.-10℃B.-6℃C.6℃D.10℃答案:D解析:解答:以0℃为标准,高于0℃记作正,低于0℃记作负,2℃表示比标准高2℃,-8℃表示比标准低8℃,所以最高和最低的差为10℃分析:要找出标准来,超出为正,低于标准为负,由此来解决正负数问题13.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七(2)班的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数记为正数,老师将某一小组的美美、多多、田田、乐乐四位同学的成绩记为+7,-4,-11,+13,则这四位同学实际成绩最高的是()A.美美 B.多多 C.田田 D.乐乐答案:D解析:解答:85分为标准,高于标准为正,低于标准为负,因此可知乐乐高于标准,并且高于标准13分,即成绩最高的为乐乐,答案为D选项.分析:要找出标准来,超出为正,低于标准为负,由此来解决正负数问题二、填空题(共7题)14.如果收入15•元记作+•15•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________元.答案:—20解析:解答:正负数是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如果收入为正那么支出为负,所以支出20元记作—20元.分析:注意正负数是表示意义相反的量15.某食品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385±5”,•这包食品的合格净含量范围是______克~390克.答案:380解析:解答:385克为标准,高于标准为正,低于标准为负,因此可知合格的范围为最多高于标准5克或是最多低于标准5克,因此可以判断合格范围是在385克的基础上加或减去5克.分析:要找出标准来,超出为正,低于标准为负,由此来解决正负数问题16.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同步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2.1《有理数》测试卷一、选择题1.若规定收入为“+”,那么支出-50元表示()A.收入了50元; B.支出了50元;C.没有收入也没有支出; D.收入了100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若a是正数,则-a不一定就是负数3.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A.+5 B.-5法 C.0 D.8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最小的正整数,没有最小的负整数;B.一个整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C.如果a是有理数,2a就是偶数;D.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整数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这五类数B.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C.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D.以上说法都正确6.零是()A.最小的有理数B.最小的整数C.最小的自然数D.最小的正整数7.下列说法:①零是整数;②零是正数;⑶零是偶数;④零是非负数,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8.零上13℃记作+13℃,零下2℃可记作()A.2B.-2C.2℃D.-2℃9.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A.-10℃ B.-6℃ C.6℃ D.10℃ 10. 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A.向东行进30米B.向东行进-30米C.向西行进30米D.向西行进-30米二、填空题1.写出一个比零小的数:__________.2.已知下列各数:-12,2011,π,+3005,3.2.3.24,0,-239,36,-15,234,则正数有_______;负数有_______.3.有一组数列:2,-3,2,-3,2,-3,2,-3,……,根据这个规律,那么第2010个数是________.4.小静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8万元记做+8万元,那么支取4万元应记作_______.5.若书店在学校的东面500米记作+500米,那么超市的位置记作-600米,?则表示____________.6.在东西走向的公路上,?乙在甲的东边3?千米处,?丙距乙5?千米,?则丙在甲的__________.7.一潜水艇所在的高度为-100米,如果它再下潜20米,则高度是___________,如果在原来的位置上再上升20米,则高度是 ____________.8.收入-200元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别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数(1)既是正数又是分数的数;(2)既是分数又是负数的数(3)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数10. 如果自行车车条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mm,记作+2mm,那么比标准长度短1.5mm,应记作________mm.三、解答题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13.5,2,0,0.128,-2.236,3.14,+27,-45,-15%,-1,12,227,26,13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2.下图中的两个圆分别表示正数集合和分数集合,请你在每个圆中及它们重叠的部分各填入3个数.分数集合正数集合3.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高2毫米记作+2毫米,那么比标准高度低3?毫米记作什么?现有5张课桌,量得它们的尺寸比标准尺寸长1毫米,-1毫米,0毫米,+3毫米,-?1.5毫米,若规定课桌的高度最高不能高于标准高度2毫米,最低不能低于标准高度2毫米,才算合格,问上述5张课桌有几张不合格?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2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5.某水库的平均水位为80米,在此基础上,若水位变化时,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数;水库管理员记录了3月~8月水位变化的情况(单位:米):-5,-4,0,+3,+6,+8.试问这几个月的实际水位是多少米?6.一种商品的标准价格是200元,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商品的价格可浮动±20%,想一想.(1)±20%的含义是什么?(2)请你计算出该商品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3)如果以标准价为标准,超过标准价记“+”,低于标准价记“-”,?该商品价格的浮动范围又可以怎样表示?7.写出5个数,同时满足2个条件: (1)其中3个数属于正数集合; (2)其中3个数属于分数集合;8. 写出比O 小10的数,比4大2的数,比-4小1的数.9.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2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10.明明在超市买一食品,外包装上印有“总净含量(200±3)g”的字洋,请问“±3g”表示什么意义?明明拿去称了一下,发现只有198g ,问食品生产厂家有没有欺诈行为?1、在最软入的时候,你会想起谁。
2019—2020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数学试卷(人教版) 2014.1(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 一 二 三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方框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1.2-等于( )A .-2B .12-C .2D .122.在墙壁上固定..一根横放的木条,则至少..需要钉子的枚数是 ( ) A .1枚 B .2枚 C .3枚 D .任意枚3.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y +3= 0B .x +2y =3C .x 2=2xD .21=+y y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1(--与1B .(-1)2与1C .1-与1D .-12与15.下列各组单项式中,为同类项的是( ) A .a 3与a 2B .12a 2与2a 2C .2xy 与2xD .-3与a 6.如图,数轴A 、B 上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b>0B .ab >0C .110a b -<D .110a b +>7.下列各图中,可以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8.把两块三角板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则∠ABC 等于( ) A .70° B .90° C .105° D .120° 9.在灯塔O 处观测到轮船A 位于北偏西54°的方向,同时轮船B 在南偏东15°的方向,那么∠AOB 的大小为 ( )A .69°B .111°C .141°D .159°10.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8元,若设这件夹克衫的成本是x 元,根据题意,可得到的方程是( ) A .(1+50%)x×80%=x -28 B .(1+50%)x×80%=x +28 C .(1+50%x)×80%=x -28 D .(1+50%x)×80%=x +2811.轮船沿江从A 港顺流行驶到B 港,比从B 港返回A 港少用3小时,若船速为26千米/时,水速为2A B C DABC第8题图北 O AB第8题图千米/时,求A港和B港相距多少千米.设A港和B港相距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A.32428-=xxB.32428+=xxC.3262262+-=+xxD.3262262-+=-xx12.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m的值应是()A.110 B.158 C.168 D.17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3的倒数是________.14.单项式12-xy2的系数是_________.15.若x=2是方程8-2x=ax的解,则a=_________.16.计算:15°37′+42°51′=_________.17.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面积约为2 500 000平方千米.将2 5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____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18.已知,a-b=2,那么2a-2b+5=_________.19.已知y1=x+3,y2=2-x,当x=_________时,y1比y2大5.20.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一个杯子的价格是________元.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60分)21.(本小题满分6分)计算:(-1)3-14×[2-(-3)2] .22.(本小题满分6分)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21少30°,请你计算出这个角的大小.6222420 4884446 m10……共43元共94元先化简,再求值:41(-4x 2+2x -8)-(21x -1),其中x =21.24.(本小题满分7分) 解方程:513x +-216x -=1.25.(本小题满分7分)一点A 从数轴上表示+2的点开始移动,第一次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第二次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第三次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 (1)写出第一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 (2)写出第二次移动结果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 (3)写出第五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 (4)写出第n 次移动结果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 (5)如果第m 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56,求m 的值.26.(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AOB =∠COD =90°,OC 平分∠AOB ,∠BOD =3∠DOE . 求:∠COE 的度数.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13AB=14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距离是10cm,求AB、CD的长.28.(本小题满分11分)某中学为了表彰在书法比赛中成绩突出的学生,购买了钢笔30支,毛笔45支,共用了1755元,其中每支毛笔比钢笔贵4元.(1)求钢笔和毛笔的单价各为多少元?(2)①学校仍需要购买上面的两种笔共105支(每种笔的单价不变).陈老师做完预算后,向财务处王老师说:“我这次买这两种笔需支领2447元.”王老师算了一下,说:“如果你用这些钱只买这两种笔,那么帐肯定算错了.”请你用学过的方程知识....解释王老师为什么说他用这些钱只买这两种笔的帐算错了.②陈老师突然想起,所做的预算中还包括校长让他买的一支签字笔.如果签字笔的单价为小于10元的整数,请通过计算,直接..写出签字笔的单价可能为元.A E DB F C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说明: 1.各校在阅卷过程中,如还有其它正确解法,可参照评分标准按步骤酌情给分. 2.坚持每题评阅到底的原则,当学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时,如果该步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后继部分应给分数的一半;如果这一步后面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给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C ;2.B ;3.A ;4.D ;5.B ;6. D ;7.C ;8.D ;9.C ;10. B ;11.A ;12.B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3.31-;14.21-;15.2;16.58°28′;17.2.5×106;18.9;19.2;20.8. 三、解答题(共60分)21.解:原式= -1-14×(2-9) ………………………………………………………3分 =-1+ 47…………………………………………………………………………5分=43……………………………………………………………………………6分22.解: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 . ……………………………………………………………1分由题意得:30)90(21=--x x ο ………………………………………………3分 解得:x =80 …………………………………………………………………5分 答:这个角的度数是80° ……………………………………………………………6分 23.解:原式 =1212212+--+-x x x ………………………………………………3分 =12--x ………………………………………………………………4分把x =21代入原式: 原式=12--x =1)21(2--……………………………………………………………5分 =45-……………………………………………………………………………7分 24.解:6)12()15(2=--+x x . ……………………………………………2分612210=+-+x x . ………………………………………………………4分8x =3. …………………………………………………………6分83=x . …………………………………………………………7分 25.解:(1)第一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3; ……………………………1分(2)第二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4; ……………………………2分 (3)第五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7; ……………………………3分(4)第n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n+2;…………………………5分(5)54. ………………………………………………………………………7分26.解:∵∠AOB=90°,OC平分∠AOB∴∠BOC=12∠AOB=45°,………………………………………………………2分∵∠BOD=∠COD-∠BOC=90°-45°=45°,………………………………4分∠BOD=3∠DOE∴∠DOE=15,……………………………………………………………………7分∴∠COE=∠COD-∠DOE=90°-15°=75°…………………………………8分27.解:设BD=x cm,则AB=3x cm,CD=4x cm,AC=6x cm.…………………………1分∵点E、点F分别为AB、CD的中点,∴AE=12AB=1.5x cm,CF=12CD=2x cm.……………………………………………3分∴EF=AC-AE-CF=2.5x cm.………………………………………………………4分∵EF=10cm,∴2.5x=10,解得:x=4.………………………………………………………………6分∴AB=12cm,CD=16cm.……………………………………………………………8分28.解:(1)设钢笔的单价为x元,则毛笔的单价为(x+4)元. ………………………1分由题意得:30x+45(x+4)=1755 ……………………………………………3分解得:x=21则x+4=25. ……………………………………………………………………4分答:钢笔的单价为21元,毛笔的单价为25元. ……………………………………5分(2)设单价为21元的钢笔为y支,所以单价为25元的毛笔则为(105-y)支. …6分根据题意,得21y+25(105-y)=2447.………………………………………………7分解之得:y=44.5 (不符合题意) .……………………………………………………8分所以王老师肯定搞错了.……………………………………………………………9分(3)2或6. ………………………………………………………………………11分〖答对1个给1分,答错1个倒扣1分,扣到0分为止〗28.(3)解法提示:设单价为21元的钢笔为z支,签字笔的单价为a元则根据题意,得21z+25(105-z)=2447-a.即:4z=178+a,因为a、z都是整数,且178+a应被4整除,所以a为偶数,又因为a为小于10元的整数,所以a可能为2、4、6、8.当a=2时,4z=180,z=45,符合题意;当a=4时,4z=182,z=45.5,不符合题意;当a=6时,4z=184,z=46,符合题意;当a=8时,4z=186,z=46.5,不符合题意.所以笔记本的单价可能2元或6元.〖本题也可由①问结果,通过讨论钢笔单价得到答案〗。
2019—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阶段性水平测试A及答案解析.docx

第二章阶段性水平测试(A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6•广州中考)中国人很早开始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 )A .支出20元B .收入20元C .支出80元D .收入80元2.(2016•普陀区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数都是有理数B .-a 是负数C .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D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 3. (2016•盐城中考)−5的相反数是( )A .−5B .5C .−15D .154. (2016•天津中考)计算(−2)−5的结果等于( )A .−7B .−3C .3D .7 5. (2016•东营中考)−12的倒数是( ) A .−2 B .2 C .12 D .−126. (2016•衢州中考)据统计,2015年“十•一”国庆长假期间,衢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319万人次,与2014年同比增长16.43%,数据319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19×105B .3.19×106C .0.319×107D .319×106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7. 若|x-3|+|y+2|=0,则|x|+|y|= .8. (2016•江岸区模拟)计算:-6+4= .9. 已知有理数-1,-8,+11,-2,请你通过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使运算结果最大,则列式为 .10. (2015秋•衡阳校级期中)(-5)×(-6)= ,(-5)÷6= .11.(2016•颍泉区二模)定义a ★b=a 2-b ,则(0★1)★2016= .12.(2015•石城县模拟)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 的值为1,则输出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40分)13.(10分)(2016•灌云月考)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的集合内:5.2,0,2,227,+(-4),-234,-(-3 ),0.25555…,-0.030030003… (1)分数集合:{ … }(2)非负整数集合:{ …}(3)有理数集合:{ …}.14. (10分)计算:(1)(2016•厦门校级模拟)1-2+2×(-3)2(2)(2016•厦门校级一模)计算:10+2÷ ×(-2)15.(10分)(2016•萧山区模拟)如图,有四张背面相同的纸牌.请你用这四张牌计算“24点”,请列出四个符合要求的不同算式.【可运用加、减、乘、除、乘方(例如数2,6,可列62=36或26=64)运算,可用括号;注意:例如4×(1+2+3)=24与(2+1+3)×4=24只是顺序不同,属同一个算式】.16. (10分)一辆货车为一家商场的仓库运货,仓库在记录进出货物时把运进记作正数,运出记作负数下午记录如下(单位:吨):5.5,-4.6,-5.3,5.4,-3.4,4.8,-3 (1)仓库上午存货物60吨,下午运完货物后存货多少吨?(2)如果货车的运费为每吨10元,那么下午货车共得运费多少元?附答案第二章阶段性水平测试(A )1.【解析】选C.根据题意,收入100元记作+100元,则−80表示支出80元.2.【解析】选A .A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故此选项正确;B 、当a ≤0时,-a 是非负数,故此选项错误;C 、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D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0和正数,故此选项错误.3.【解析】选B.−5的相反数是5.4.【解析】选A.(−2)−5=(−2)+(−5)=−(2+5)=−7.5.【解析】选A.−12的倒数是−2. 6.【解析】选B.319万=3190000=3.19×106.7.【解析】根据题意得,x-3=0,y+2=0,解得x=3,y=-2,所以|x|+|y|=|3|+|-2|=3+2=5.答案:5.8.【解析】解:-6+4=-2.答案:-29.【解析】根据题意得:+11-(-1-8-2),答案:+11-(-1-8-2)10.【解析】(-5)×(-6)=5×6=30, (-5)÷6=-5× =-.答案:30,-11.【解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1)★2016=1-2016=-2015,答案:-201512,【解析】把x=1代入运算程序得:(1+3)2-5=16-5=11.答案:1113.解:(1)分数集合:{5.2,227,-234,0.25555…},(2)非负整数集合:{0,-(-3 )},(3)有理数集合:{5.2,0,227,+(-4),-234,-(-3 ),0.25555… } .14.解:(1)1-2+2×(-3)2=1-2+2×9=1-2+18=17.(2)10+2÷×(-2)=10+2×3×(-2)=10-12=-2.15.解:根据题意得:①2×(3+4+5)=24;②4×(3+5-2)=24;③52+3-4=24;④42+3+5=24;⑤24+3+5=24;⑥25÷4×3=24(任取四个即可).16.解:(1)60+5.5-4.6-5.3+5.4-3.4+4.8-3=65.5-4.6-5.3+5.4-3.4+4.8-3=59.4(吨),则下午运完货物后存货59.4吨;(2)(5.5+4.6+5.3+5.4+3.4+4.8+3)×10 =32×10=320(元),则下午货车共得运费320元.。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运算单元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有理数的运算测试一.选择题1. 下列有理数中最小的是( D )A.3, B-3, C.31, D.31-2. -2020的倒数是(C )A.2020B.20201C.20201-D.-20203. 入夏以来,深圳市白天的最高气温为38℃,夜间最低气温为24℃,则夜间比白天低了(B )A. -14℃B.14℃C.24℃D.-24℃4.2019年9月26日《财经新闻》报道,小米科技今年计划投入500亿元用于研发科技。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字正确的是(C )A.0.5x1010B.5.0x1010C.5.0x1011D.5.0x10125.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D ) A.)(3- B.3 C.-(-3) D.-3-6.若b a ,则a 的值为( D )A.bB.-b c.0 D.±b7.实数m ,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子正确的是( C )A .m >nB .﹣n >|m|C .﹣m >|n|D .|m|<|n|8.数轴上点A ,B ,M 表示的数分别是a ,3a ,22,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a 的值是( A )A .11B .16C .20D .99.如图,数轴上表示﹣2的点A 到原点的距离是( B )A .﹣2B .2C .﹣D . 10. 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A.B. C. D.11.a2=1,b 是2的相反数,则a+b 的值为( C )A .﹣3B .﹣1C .﹣1或﹣3D .1或﹣3 1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0.3万亿,比2017年增长6.6%.假设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保持不变,则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的年份是( B )A .2019年B .2020年C .2021年D .2022年13.点O ,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O 为原点,AC =1,OA =OB .若点C 所表示的数为a ,则点B 所表示的数为( B )A .﹣(a+1)B .﹣(a ﹣1)C .a+1D .a ﹣114.比﹣3大5的数是( C )A .﹣15B .﹣8C .2D .815.算式(﹣3)×|﹣4|﹣|﹣5|计算后的结果为( B )A .﹣17B .﹣7C .﹣5D .1716.下列概念描述正确的个数为(A )(1)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2)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3)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4)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表示(5)两数相减 差一定小于被减数A.1B.2C. 3D.4二.填空题17.已知()a b 3-124++2=0,则()b a -2= ( 925)18.因为点2和点6到点4的距离相等,即表示为()6221+=4,那么点-8到点-100距离相等的数是(-54)那么到点m 和点n 距离相等的点就可以表示为 ( ()n m +21)19.已知0-=-a a ,则a 是 ( 正数 ) ;已知-1=ab ab(b <0),那么a 是 (正数)20.如果51=-m ,则m= ( 6或-4 )21.若2-<a <-1,则a a2 a 12 的大小关系为 ( a a2 1/a2 )22.如果的倒数是-1,那么等于 ( -1 )2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里-(+7),-312 ,6.5,|-0.4|,0.2,-(-3),53 ,0,+(-5),-227.正数集合:{ };分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三.计算题答案:-5/7 3/2 -18四.简答题数学家发现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有理数对(a,b)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有理数a2+b+1.例如把(3,-2)放入其中,就会得到32+(-2)+1=8.现将有理数对(-2,3)放入其中,得到有理数m,再将有理数对(m,1)放入其中,得到的有理数是多少?答案:66答案:1或3答案:112粒某天小王到某公司应聘,经理说:“我支付薪水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方式是每一天给你30 元,一直给你1年(一年为365 天);另一种方式是第一天给你1元,第二天给你2元,第三天给你4元,第四天给你8元,第五天你16元,以此类推,一直给你20天,你选择哪一种方式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方式,说明理由.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2.1 有理数拔尖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设a 是最小的自然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的值为( ) A.-1 B.0 C.1 D.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负数相减,等于绝对值相减;
B.两个负数的差一定大于零
C.负数减去正数,等于两个负数相加;
D.正数减去负数,等于两个正数相减
3、计算: 123456789100.10.20.30.40.50.60.70.80.9
-+-+-+-+-++++++++的结果为( ) A.
91 B.911 C.91- D.911- 4、若三个不等的有理数的代数和为0,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3个加数全为0
B.最少有2个加数是负数
C.至少有1个加数是负数
D.最少有2个加数是正数
5、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如果
那么a 、b 都为零 (B )如果 ,那么a 、b 不都为零 (C )如果 ,那么a 、b 都为零 (D )如果
,那么a 、b 均不为零 6、若23(2)0m n -++=,则2m n +的值为( )
A .4-
B .1-
C .0
D .4
7、绝对值大于 1 小于 4 的整数的和是( )
A 、0
B 、5
C 、-5
D 、10
8、a,b 互为相反数,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为( )
A.a 2与b 2
B. a 3与b 3
C. a 2n 与b 2n (n 为正整数)
D. a
2n+1与b 2n+1(n 为正整数) 9、若a 2003·(-b)2004<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0,b>0 B.a<0,b>0 C.a<0,b<0 D.a <0,b ≠0。
10、 2008年5月5日,奥运火炬手携带着象征“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圣火火种,离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向山顶攀登.他们在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C 的低温和缺氧的情况下,于5月8日9时17分,成功登上海拔8844.43米的地球最高点.而此时“珠峰大本营”的温度为-4°C ,峰顶的温度为(结果保留整数) ( )
A .-26°C
B .-22°C
C .-18°C
D .22°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平方与绝对值都是它的相反数的数是________,这个数的立方和它的关系是_________。
12、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个点。
把P 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动一个单位,这时它到原点的距离 是4个单位,则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13、数轴上哪个数与-24和40的距离相等_____,与数轴上数a 和b 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
14、在数轴上表示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3,则 a -3=____。
15、若 n 为自然数,那么(-1)2n +(-1)
2n +1=____。
16、定义2*1a b a b =+-,则(8)*17-=___________.
17、有一个运算程序,可以使:a ⊕b = n (n 为常数)时,得(a +1)⊕b = n +1, a ⊕(b +1)= n -2 现在已知1⊕1 = 2,那么2008⊕2008 = .
18、已知3a =,且0a a +=,则321a a a +++=___________.
19、若a+2b+3c=10,且4a+3b+2c=15,则a+b+c= .
20、(a —1)2+2+b =0,则(a+b)2003的值是_____。
条件还可以怎样给出? .
21、已知2a —b=5,求代数式4a —2b+7=___________.
22、若a<0,且ab<0,化简|b-a+4|-|a-b-7|=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3)100÷(-2)2-(-2)÷(-
32) (24) 215[4(10.2)(2)]5
---+-⨯÷- 4
(25)21122()(2)2
233-+⨯-- (26)53)8()92()4()52(8⨯-+-⨯---⨯
(27) (-3.75)+2.85+(-1
14)+(-12)+3.15+(-2.5) (28)1-2+3-4+…+(-1)n+1·n.
四、解答题(共36分)
29、已知│x-1│=3,求 -3│1+x │-│x │+5的值.(4分)
30、()()
的值。
求且若b a c c b a a -⋅=-=++-32,21,0212(4分)
30、(1)已知 与2互为相反数, 互为倒数,试求代数式 的值.(3分)
(2)、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1,求
a b x cd x
+++的值(3分)
31、若用A 、B 、C 、D 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c,0为原点如图2-6-1所示.已知a<c<0,b>0. (6分)
(1)化简a c b a c a -+---; (2)a b c b a c -+---+-+
(2)化简2c+│a+b │+│c-b │-│c-a │.
C B A O
33、规定图形表示运算a-b+c,图形表示运算x+z —y —w.则+=_______(5分)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4、在正数范围内规定一种运算※,其规则为 a ※b=
b a b a +-。
根据这个规则,求3※2及2※3的值.并说明※运算满足交换律吗?(5分)
35、观察下列各正方形图案图2-6-2,每条边上有n(n ≥2)个圆点,•每个图案中圆点的总数是S 。
(6分) (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1)数一数为n=2时,s=_______,当n=3时,s=________.
(2)请你画出n=4时的图形,并指出此时,s=________.
(3)你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能不能推断出s 与n 的关系式? ....n=4n=3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