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导语】此文为作者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点,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常常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我国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储存火种。

7、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控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知道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先人繁育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品,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发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食粮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显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3、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同盟,经太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15、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完整版一、秦朝建立与统一中国1. 秦始皇的统治与政策a. 合并六国,统一中国b. 推行中央集权制度c. 进行重要改革如度量衡、文字、车辆、货币等2. 秦朝的政治制度a. 列置郡县制度b. 设置三公九卿,实施儒家教育3. 秦朝的农业与手工业发展a. 推崇农业,改进农耕方法b. 促进手工业的发展,提高物质生产水平4. 郑国渠与董仲舒的影响a. 郑国渠的建设与对交通运输的促进作用b. 董仲舒奠定了封建专制的思想基础二、汉朝的兴起与贡献1. 西汉王朝的建立a. 功臣刘邦的封禅之变b. 平定吕后之乱,取得统治权2. 西汉王朝的政治制度a. 设置太尉、司马等官职b. 设立丞相,国家由文官主政3. 西汉王朝的经济繁荣a. 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繁荣b. 鼓励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力提高4. 西汉王朝对文化的贡献a. 儒家思想的兴盛,培养士人精英b. 桃花源等文学作品的出现,丰富文化内涵三、遗失的知识——秘境敦煌1. 敦煌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a. 位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b. 古代为西域与中国之间的交通要道2. 敦煌的壁画艺术a. 描绘佛教故事和宗教图像b. 展现当时社会生活与历史人物3. 敦煌的音乐文化a. 发现的乐谱和乐器b. 反映古代音乐风格与文化交流4. 敦煌的文学之宝a. 珍贵文献的发现,如《大唐西域记》b. 反映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价值四、三国鼎立与魏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鼎立的形成与原因a. 东汉末年政治内乱的导致b. 诸侯割据的局面和三国之势的形成2. 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a. 曹魏的丞相制度和儒家文化的继承b. 蜀汉的刘备的开明政策与文化事业c. 东吴的孙权的勤政和文化交流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变迁a. 魏晋时期政治思潮的兴起与多元化b.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立与统一努力五、结束与思考1. 北方民族入侵与北朝的灭亡a. 匈奴入侵北方,威胁中原政权b. 北朝的西迁与南方政权的建立2. 社会经济文化的受影响a. 农业受战乱影响,经济衰退b. 文化发展受阻,人才流失3. 思考历史给我们的启示a. 团结统一的重要性b. 积极开拓,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的完整版,从秦朝建立与统一中国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与变迁,最后总结结束与思考。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年距今约7000年生活地区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原始农业(种植作物) 种植粟新-课 -标-第- 一-网种植水稻原始畜牧业(饲养业) 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水牛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和乐器;会纺织制衣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三篇】【篇一】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3、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15、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一、炎黄子孙和夏朝的兴起
1. 炎黄子孙的传说
•始祖神农氏
•黄帝统一全中国
•郑国渠水利工程
2. 夏朝的兴起
•夏禹治水
•夏桀的暴虐
•夏朝的灭亡
3. 夏朝始祖与传说的关系
•传说与历史的关系
•夏朝始祖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三皇五帝和商朝的兴起
1. 三皇五帝
•三皇: 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 黄帝、颛顼、尧、舜、禹
2. 商朝的兴起
•商王朝的盛衰
•商朝三代之间的关系
•商王的祭祀活动、甲骨文的出现
3. 三皇五帝和商朝的历史时期
•时代背景和特点
•各个历史时期的推移和演变
三、周朝的兴起
1. 周朝的兴起与纣王的暴虐
•周武王的伐纣
•周朝的建立
•周武王的“成语故事”
2. 周朝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和分封制度
•周朝的军队制度和官员制度
3. 周代文化
•春秋时代的卑弥呼
•周代重要的文化成就:乐器制作、《诗经》
四、总结与复习提纲
1. 炎黄子孙、夏朝、三皇五帝、商朝、周朝的兴起时间和其间的历史事件
2. 周朝政治制度、文化成就以及著名历史人物的重要事迹
3. 总结以上历史知识
•历史的相关概念(如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区分和理解
•各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关系
•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复习重点和复习方法
以上为初一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历史学习和复习能够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复习提纲_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复习提纲_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复习提纲_第9课1.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

《论语》主要思想:仁、礼。

倡导为政以德。

教育家: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擅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思想)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2.百家争鸣: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法家:韩非“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韩非子》儒家:孟子、“民贵”“君轻”。

《孟子》荀子,人定胜天。

《荀子》道家:庄子,无为而治。

《庄子》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孙膑(战国)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3.发生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4.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价值:战国时期,我国处在奴隶制进一步崩盘和封建制度初步构成的大变革时期。

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明确提出的历史就是向前发展的,后破釜沉舟今;创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国家;“法治”等思想合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合乎封建制度统治者创建中央集权的须要。

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

第10课1.秦的统一:公元前年秦赵长平之战。

六国无力抵挡秦国的攻势。

2.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

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3.公元前—年,嬴政先后并购韩赵魏楚燕齐。

创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古代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生活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主要特点及转变•出现农业生产、手工业和文字的背景及意义
•奴隶制度的出现、特点及其影响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
•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比较
•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和分封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形态和社会文化
第三章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与文化
•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城邦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古希腊的哲学和文学成就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和建筑艺术
第四章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第五章世界上的伟大发现与探险
•哥伦布的发现和意义
•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的经过和影响
•马可·波罗的东游历程和结果
第六章近代世界的变革
•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影响和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和发展
•民族主义和殖民地反抗运动的兴起
第七章近代中国的动荡岁月
•鸦片战争及其原因及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及其原因、经过和影响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意义
以上为本次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的主要内容提纲。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注重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和事实的认识,同时要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及其深层次的意义。

查看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重要考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重要考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重要考点提纲时空顺序:时代主题: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发展特征:(1)两种制度:奴隶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两个民族大交融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4)四条基本线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与走向成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022年课标要求1.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能够知道中国古代遗留至今的各类史料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证据,能结合语文、地理、艺术等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古代史料的含义,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能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形成合理想象,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其意义和影响。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4.能够通过中国古代的经济、科技成就,了解生产力发展对政治、社会、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通过古代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史事,认识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5.能够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通过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线索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线索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 炎帝 8、_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结成联盟, 涿鹿之战 蚩尤 在____________(战役)打败了_________部落, 阪泉 后来黄帝在 打败炎帝,炎黄两部走向联 华夏族 合,形成日后______的主体。“华夏之祖”是 炎帝和黄帝 ____________。 9、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 首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尧 舜 禹 这一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 禅让 禹 做“_______”。相传______治水“三过家门而 不入”。
22、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 丝帛 竹简 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上书写,随着 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直到 西汉早期 ____________时候,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我 东汉 国人们开始在纸上写字。到___________时, 蔡伦 宦官__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他改进的纸 造价低廉 蔡侯纸 原料广泛 叫______纸,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更高 更适合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类文化的保 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9、秦国由弱变强的最根本原因是实行了 商鞅变法 ____________,其内容包括国家承认 土地私有 耕战 ______,允许自由买卖;奖励______;建立 县制 ______。通过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 强大 统一全国 ______的国家,为后来______奠定了基础。 战国 20、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 成。因为这个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 地主阶级 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______的统治 奴隶主阶级 取代了______________的统治。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 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和 农民阶级 ____________ 的矛盾。
●东周(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向封 建社会的过渡 公元前770 12、____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春秋 史称东周,东周分为____________和 战国 ____________两个时期。 13、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 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 侯国不断进行战争,迫使各国承认他的 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时期著 晋文公 楚庄王 名的霸主有齐桓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已很先进,因此这 青铜 一时期又被称为____________时代。著名的青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铜器代表作品有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司母戊鼎 其中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记载金 文最长的青铜器是 毛公鼎 。 商 朝是我国 青铜文化的最灿烂时期。
秦国 27、战国末期,强大的____________不断 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 秦国 赵国 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间发生的 长平之战 ____________(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 “纸上谈兵” 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____________的成 语出自此战役。 儒 28、春秋晚期的孔子,是_________家学 派的创始人,由他弟子整理的 《论语》 ____________一书,记录了孔子的言行。 道 29、春秋晚期的老子,是________家学派 《道德经》 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____________ 里。
七年级上期历史复习ຫໍສະໝຸດ 请安静中国古代史线索
先秦史:原始社会、夏、商、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秦汉史:秦、西汉、东 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三国、西晋、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 隋唐史:隋、唐
宋元时期: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 南宋、金、元 明清时期:明、清
初一上期历史复习
• 第一单元
•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统一国家的建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云南 元谋 1、元谋人发现于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 170万 县,距今大约___________年,是中国境内目前 最早 已知的___________原始人类。 周口 店 2、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____________龙骨 70万-20万 山洞穴里。距今大约 ____________年,已经学 天然 会使用____________火。 周口店 3、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____________龙 骨山山顶洞穴里,距今大约 ____________年, 1万 8千 人工 取 已经学会________火,掌握了 磨擦 和 钻孔技术, 骨 用__________针缝制衣服。
远古 发现 距今时 用火情 体质 人遗 地点 间 况 特征 址 元谋 云南省 元谋县 约17 0万年 人 北京 北京 约70-2 0万年使用天然火 猿类特征 周口店 人 山顶 北京 约1万8千年 人工 取火 现代人 相似 周口店 洞人
4、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遗址的主要代表有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汶口文化遗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 5、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_省,距 七千 今大约___________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 水稻 长江 __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____流域原始 农耕的代表。 陕西 6、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_省,距今 六千 大约___________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 黄河 __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____流域原始 粟 农耕的代表。 7、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说明他们过 定居 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生活。 农耕
14、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 齐桓公 管仲 ____________,他任用____________为相, 内政 积极改革____________,发展 生产 军制 ____________,同时改革____________, 尊王攘夷 组建强大的军队,以“_______________” 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使齐国成 为 当 时 最 强 大 的 诸 侯 国 。 15、晋楚争霸时,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主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 的成语出自此战役。后来楚庄王在 _______
项目 距今年代 地理位置 代表流域 生产工具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距今约6000多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 粟、蔬菜 猪狗 半地穴式 彩陶 刻划符号
距今约7000多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长江流域 磨制石器 水稻 猪狗水牛
种植作物
畜牧业 居住房屋
干栏式
黑陶 水井、井亭
陶器制作
其他信息
● 夏、商、西周的更替(奴隶社会) 禹 约公元前2070 1、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建立夏朝,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也从 部落联盟首领 ___________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___________。 国王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___________社会 开始了。 奴隶 他的儿子启 2、禹死后,___________继承父位,成为夏朝 世袭制 的第二代国王。从此,___________代替了禅 “家天下” 让制,“公天下”变成了___________。
打败晋国成为霸主。关于楚庄王的成语是_________、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_ _ _ _ 。 关 于 越 王 勾 践 的 典 _ _ 卧薪尝胆 _____ ______
16、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 韩 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魏 ____________三家瓜分了晋国,这样 韩、 赵、 魏、 楚、 就形成了 ____、____、_____、____、 燕、齐、秦 ____、_____、_____战国七雄并立的 局面。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 齐 楚 的是____、 ____、 ____。 秦
3、夏、商、西周更替表
朝代
建立者
建立时 末代君 灭亡时 间 主 间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夏 商 西周
禹 汤 周武王
桀 纣
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周幽王 公元前
771年
夏朝 4、___________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 产生。 5、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 伊尹 ___________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 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 大起来。 6、因为 水患连年 和 政治动荡,商朝曾几次迁 盘庚 都,一直到商王___________迁都到___________, 殷 都城才稳定下来,所以后人又称商朝为 殷朝或殷商 ___________。 7、武王在伐纣中得到姜太公 辅佐,商朝灭亡的 牧野之战 决定性战役是___________,商军在阵前纷纷倒 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自焚而死。
桂陵之战 17、战国时期著名战例有 _______、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_______、____,涉及到“围魏救赵”的 苏秦 桂陵之战 战例是_______。战国著名的纵横家有____、
张仪 ____。
春秋 17、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 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 扩大 春秋 _________。我国至迟到____________时 期,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 推广 _________。 秦 18、战国时期,____________国蜀郡郡守 李冰父子 ____________ 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都江堰 岷 ____________,它位于____________江 中游,使四川地区有了“____________” 天府之国 防洪 灌溉 的美称,它重要的两个作用是______和 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