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合集下载

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心肌梗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而抑郁障碍则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否定等症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中合并抑郁障碍的情况较为常见,而且这种合并症状会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一、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情况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据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中合并抑郁障碍的比例可以达到20%-40%左右。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

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抑郁障碍会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目前,关于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原因及机制还存在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

一方面,冠心病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本身就会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抑郁障碍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如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等,也会对抑郁障碍的发生产生影响。

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生还可能与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活化等因素有关。

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单纯的冠心病或抑郁障碍有所不同。

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易激惹、睡眠障碍等抑郁症状,同时还伴随有体力活动耐受力下降、疼痛感受增加等冠心病的症状。

这些症状的存在会加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可能导致不良的预后结果。

针对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可以选择抗抑郁药物,如SSRI类药物,来缓解抑郁症状。

也可以选择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来控制冠心病的症状。

心理干预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等,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恢复自信,改善心理状态。

抑郁症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治疗策略

抑郁症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治疗策略

能加 强了 , 样 5一H 这 T通 过 与 5一H 受体 结合 , 血小 板 使 内 c “外流 , a 介导血小板激活 和聚集作 用 。 12 下丘脑 一垂体 一肾上 腺( P 系统功能异 常 . H A) 抑郁症 患者有 下丘脑 一垂体 一肾上 腺 系, 血循 环 中肾上腺 素 、 甲 肾上腺素 去
及皮质醇 含量增加 , 高 的皮 质醇 又使 HP 过 A轴反 应敏 感性 下降 , 产生 了交感 和副交 感神 经系 统 的调 节失 衡 , 会导致 这 心率加快 , 心率变异性 降低 , 血压 的波 动性增 加 , 这些 都可 能 增加动脉粥样 斑 块 破裂 的 危 险和 急性 冠 脉栓 塞 的形 成 ; 另 外, 过多的儿茶酚胺 也会增 加 心肌 的兴奋 性 , 引起 心率 失常 和传导阻滞 , 而对 C 从 HD的预后产生不 良影 响。 13 血 液动力学改变 有研 究发 现抑 郁症 病人 有血 浆 N . O 代谢及血小板 内皮 细胞 N O合成 的下降 , 血管舒张功能 使 受限 , 管紧张性增加 ; r d yA 血 B o l J等人 发现抑 郁症 患者 比 ae 正常对 照 组 更 容 易 出 现 大 血 管 的 僵 硬 和 外 周 血 管 的 重 塑 ; 另外 , 有研 究发现伴有抑郁症 的冠 心病患 者 比无 抑郁 症的患者血液 中可溶性 细胞黏附 因子 一l明显增 加 , 明 说 抑郁症患者 出现血 管 内皮 的慢 性激 活 , 这都 会增 加 C HD的 发 病风险和治疗 的难度 。 14 免疫炎症 系统激 活 近年来 , 于 抑郁 症患者 免疫 炎 . 关 症 系统的改变引起 了不 少学 者 的兴趣 。大量 研究 结果均 显 示 抑郁症患者有 免疫 炎症 系统 的激活 ,ai i J等人 发 Pr s ss 现 伴有抑郁症 的 C HD患 者 比正常对照组 有高水平 的前炎症 因子 T F一 和低水平 的抗炎因子 I N L一1 ; 0 另有一些文献 报 道 在冠心病后抑郁 症 患者 有 C一反应 蛋 白、L一6 T F一 I 、N 等 炎性细胞 因子 的增加 和引起 T B淋 巴细胞的迁移 ; i 、 Re f w 等 人报 道重症抑郁症患者 T淋巴细胞 C 8 D 水平增高 ; 这 些炎性 因子和 T淋巴细胞 的增多都 可 以增 加 C D的发病 H

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抑郁症的治疗体会

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抑郁症的治疗体会

poe s n l p t ns dc e i r[ .u C c r ae E g)2 0 r f i a , a e t a a gv s ] r J a e r ( n 1 0 3 so s i n r e JE n C . Ma; () 07 r 1 1: - . 2 2
ftg o aiue n te i e o p te t: n w fndng fo t Faiue h lv s f a i s e n i i s r m he t g
【] u a ’ eh ’ gy e 1F cosc reae t 6 Ok y maT Ak c i Ku a aA, a. a tr orltdwi T t h
维普资讯
中国 医药指 南 2 0 年 6月第 6 08 卷第 6 期
G i f hn Mei n ,Jn 2 0 ,V 6 o ud o C i e a dc e u e 0 8 o ,N 6 i
47
参 考 文献

52 8.
【] a e A, re . a g e np t ns i v n e c r 1B r s n E B u r E F t u i t w t a a c d a e: a i i ae h d c n a e i J It y e o C n e. 0 2S p O t 5 : 48 ve ] n G n c l a c r 0 e - c 1 () 2 - . r w[ . J 2 ;2 4 [】 ut A B e b r W e aD e a.mp c o n e- l e 2 C r G , ri at C l , t 1 I a t f a c r e td t i c ra
Ora iain fr sac a d rame t f C c r QL C3 :a gnz t o Reerh n Te t n o a e Q- 0 o n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加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加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加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加心理干预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方法冠心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54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4例)。

治疗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心理干预,起始剂量5 mg/d,最高日剂量为20 mg,总疗程为6周;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6周评定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患者6周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抑郁情绪改善程度和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2周。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3]评分>17分定为冠心病并发抑郁症。

且近2周来未使用过任何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及抗精神病药。

排外脑血管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和语言沟通障碍、意识障碍者,且肝、肾功能正常。

将54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0岁,平均(69.6±4.2)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6~81岁,平均(68.8±5.3)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抑郁程度、合并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80788)治疗,同时予以心理干预。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5 mg/d,于早饭后口服,如疗效不佳,于治疗2 周或3周末适当增加日剂量,最高日剂量为20 mg,总疗程为6周。

心理干预措施:①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解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顾虑和悲观失望,增加自信心;②对患者诉说各种症状要倾听,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③对症状改善者要及时予以鼓励,消除负性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④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⑤与家庭成员共同关心患者,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氟西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抑郁的效果观察

氟西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抑郁的效果观察

氟西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抑郁的效果观察黎敏如;王伟才;罗桃【摘要】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氟西汀,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TC、TG、LDL-C和hs-CRP均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P=0.758).结论氟西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07)004【总页数】3页(P81-83)【关键词】氟西汀;急性冠脉综合征;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抑郁【作者】黎敏如;王伟才;罗桃【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药剂科,广东东莞 523220;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急诊科,广东东莞 523220;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门诊,广东东莞 5236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一种,约占所有冠心病病人的30%,因其起病急,容易导致冠状动脉阻塞发生心肌缺血、缺氧的严重心脏事件而引起临床专业医生的高度关注,然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易伴发焦虑抑郁情绪反应,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1-2]。

抑郁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抑郁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抑郁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王永杰【期刊名称】《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年(卷),期】2006(027)004【摘要】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精神需求的显著增强,抑郁症发生率逐年增高,在过去的10年中,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公共卫生疾病之一,并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及国人健康教育普及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距,现行医学教育和传统医学模式与临床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非精神心理专科医师对抑郁的认识水平不高,因而,抑郁症在我国一直被过低估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

据WHO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又称为“第一杀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约占所有冠心病的50%以上(王吉耀主编内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5)。

因此,有必要对影响ACS的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关于ACS的预后,以往认为,根据胸痛的程度、心电图的演变及心肌坏死标志物变化,对ACS进行高、中、低的危险分层来判断。

而近年来发现,抑郁与ACS的预后密切相关,因为抑郁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进而使冠状动脉内硬化的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总页数】2页(P350-351)【作者】王永杰【作者单位】天津市大港医院,3002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相关文献】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的筛查与护理 [J], 阴志婷;陈菲2.针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J], 张松亮;崔国方;林红丽;崔金兴;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的治疗体会 [J], 杨玉霞4.正五聚蛋白3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J], 陈松海;刘秋琼;林秋晓;李广华;黄革5.先前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其抑郁症状与C-反应蛋白及病原体负荷(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的关系 [J], Miller G.E.;Freedland K.E.;Duntley S.;Carney R.M.;郭战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的疗效

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的疗效

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杨玲云;刘跃晖【期刊名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09(18)3【摘要】目的:讨论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抑郁症康复的作用.方法:72例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6周末,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的下降(P均<0.01),4周末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周时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评分均显著升高,激惹、迟缓退缩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P均<0.01);且社会功能、社会兴趣、激惹和抑郁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ACS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减少抑郁症状,提高社会兴趣、功能.【总页数】3页(P229-231)【作者】杨玲云;刘跃晖【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63医院康复科,湖南,长沙市,410003;解放军第163医院康复科,湖南,长沙市,4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109【相关文献】1.综合心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李玉华;蒋建萍;李月红2.综合心理干预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疗效评价 [J], 陈凯;叶莉军3.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疗效观察[J], 吴小玲4.枣仁安神胶囊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J], 刘洁;杨曦;德璐;汪惠才5.综合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 [J], 王文伶;林海;陆秋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影响因素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影响因素分析
A s at Obet e T vsgt pea ne adi uni co f ni yaddpes ni ptns i ct bt c : jci oi et a rv ecs n f et lat s xe ersi a et wt aue r v n i e l n l af roa t n o n i h crnr sn r e( C ) ooa ydo y m A S .Me o s We o et 3 ai twt C a amt di u opt o ur o t d h lce 2 6pt n hA St t d ie or si l mJ ayt N - cl d es i h t n h af r n a o vm e f 0 ltesbetw r s se i opt ni y n ersi cl t ea a eic ecs f ni e br 1.Alh jc eeas sdwt H si l xe dD pes nSa v u t t i ne x— o2 1 u s e h aA ta o eo l eh n d oa
影响因素共 同作用结果 , 对于此类患者 , 引起 临床医师重视 , 应 尽早 给予心理干预。
If e cn a t r f n it n e rs in a nl n ig fco s o xey a d d p e so mo g p t ns wi c t o o a y s n r me u a n ai t t a u e c r n r y d o e h
连续入 选 2 1 年 1 01
1 1月在我 院心 内科住 院的 A S患者 26例 , C 3 采用综合 医院焦虑抑郁评分 量表 对所 有患者行心理测评 , 评价焦虑 、 26例 A S患 者 中, 虑及 抑郁 的发 生 率分 别 3 C 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
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入院的患者278例。

所有病人入院后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根据结果分为抑郁症组(>16分,82例)及非抑郁症组(≤16分,196例)。

所有患者白人选开始,并在心内科门诊随访6个月,观察是否发生下列临床事件:①任何原因的死亡;②南于急性冠脉综合症引起的再次住院治疗;③出现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

结果抑郁症组患者仝因死亡、新发或再发心肌梗死、新发或恶化心衰发生率分别为32.97%、35.37%、2 3.17%,明显高于非抑郁症组,分别为18.37%、20.41%、1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随访成功。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所有患者酌情予阿司匹林、波立维、他汀、β-受体阻滞剂、ACEI、硝酸酯类及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

并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采取溶栓治疗及介入治疗。

所有病人人院48h内由受过培训的同定医务人员对其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评分>16分为抑郁症组(82例),评分≤16分为非抑郁症组(196例)。

1.2.2 观测指标每位患者从人选开始,并在心内科门诊随访6个月,观察是否发生下列临床事件:①任何原因的死亡;②由于急性冠脉综合症引起的再次住院;③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等。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所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住院及随访6个月期间,抑郁症组死亡率及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抑郁症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尤其ACS患者中,抑郁状态普遍存在。

大约15.5%~31.1%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过抑郁体验,心肌梗死后合并抑郁症使仝因死亡风险增加2.25倍,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2.71倍,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1.59倍。

在合并抑郁症的ACS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较非抑郁症者均显著增加,抑郁症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老年人群抑郁症的发生多与孤独、兀助、惧怕死亡、配偶亡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疾病缠身等有关。

而ACS是一重大生活事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改变了患者生活方式,如果患者不能很快适应角色转换,会致使潜
在认识扭曲被这一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加强或激发,从而导致抑郁的产生。

该研究纳入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78例,其中合并抑郁症82例,占总人数29.5%。

与以往报道比例相符。

通过对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观察分析显示,合并抑郁症组患者仝因死亡率显著高于非抑郁症组患者(32.93%vs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以往报道相比,抑郁症组仝因死亡率偏低,是非抑郁症组的1.8倍,考虑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治疗手段的进步有关,同时也与我们观察随访时间较短有关。

合并抑郁症组患者ACS再发住院(35.37%vs20.41%)及新发心衰心衰恶化的发生率(23.17%vs13.3%)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症组,是非抑郁症组的1.7倍,与既往报道一致。

抑郁症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

①抑郁可致使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紊乱,长期皮质醇分泌增多可引起高血压、高胆同醇血症、高甘油三质血症、钠水潴留,并可损伤内皮细胞从而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相关5。

另一方面,HPA轴功能亢进导致交感神经激活,迷走神经张力减低,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升高7。

②炎症反应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单纯抑郁症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组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且抑郁症严重程度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而冠心病炎症指标的升
高常常预示着心血管事件的高发生率。

③抑郁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力及活性均高于非抑郁症者,促进了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④吸烟、少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与抑郁症显著相关,它们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总之,老年ACs患者中并发抑郁症的比例高,抑郁症与其预后密切相关,而心内科医师对抑郁症的低识别率往往会使抑郁症漏诊,并且不能充分认识抑郁症对冠心病的各种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ACS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抑郁症的识别诊断,及早发现并合理干预,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