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分析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点分析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点分析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转归。
方法回顾分析69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患者首发症状主要是气促(27.5%)、胸闷(24.6%)和心前区疼痛(20.3%),其次是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15.9%)和意识障碍(8.7%);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少(16.7%);并发症最常见心力衰竭(50.7%)和心律失常(85.5%);一周死亡率高(10.1%)。
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和并发症常见,死亡率高;首诊时对老年患者应常规行心电图检查,进一步监控血压和血糖、防治心衰,有望避免漏诊和误诊,争取治疗时机,改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标签: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特点为了熟悉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特点,首诊时避免延误诊治,作者对本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3年间收治的69例老年ACS患者的诊治经过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42例,女性27例。
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2.8岁。
有合并症者62例,占89.6%,其中有38例患者存在二种以上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38例;糖尿病29例;脑血管病23例,其中痴呆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4例;肾功能不全11例;恶性肿瘤4例;甲减3例;痛风3例;肝硬化2例。
1.2 临床表现患者首诊主诉是气促、乏力19例(27.5%);胸闷、心悸17例(24.6%);心前区疼痛14例(20.3%);和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1例(15.9%);意识障碍和黑朦6例(8.7%),抽搐2例(2.9%);所有患者均有并发症,有54例患者存在二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心力衰竭35例(50.7%),伴胸腔积液5例,心包积液2例;心律失常59例(85.5%),可见室早、室速、室颤、室上速、房早、房扑、房颤和传导阻滞各种类型;心源性休克7例(10.1%);非心源性合并症有肺病感染12例,消化道出血4例,胰腺炎2例,肺梗塞2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特征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第 3 卷 1 6 0 2O 年第 8期 0 O7
黑
龙
江
医
学
v 13 . 0 8 0. 1 N .
HE ON I I D C OU N IL G JA、 ME I ALJ R AL 『 G
Au . O 7 g2O
急性 冠 脉综 合征 心 电图特 征 与冠 状动 脉 造影 结 果对 比分析
Co ta tAn ls ewe n ECG n r n r n r s a y i b t e s a d Co o a y
An ig a h tAc t r r r y d o go r p y o" u e Co o m y S n r me
LU C ag I hn ,WA G A — u O G Z un —l N i j,D N h ag i
刘 畅, 王爱 菊 , 董壮 丽
( 黑龙江 省医院心 内科 , 黑龙江 哈尔滨 100 ) 50 1
摘要 :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与冠脉造影所见冠脉病变特 点进行对 比分析 , 并探讨病 变 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 法 回顾分析 20 —1 2O 年底收治并经冠脉造影检查急性冠脉综合 0 1 1 O4 征(C) A S病人 的临床 资料 , 年龄 影 所 见病 变特 点 以 ≥7 造 及危险因素组成 。结果 在除右室导联组以外的各导联组, 支病变在 < 0岁组明显 多于≥7 单 7 0岁组 ; 老年 组双 支病 变和 3支病 变 明显 增 多 , 下后 壁组 虽有 增 多 , 统 计 学意 义不 明 显 ; 但 高血 压 病 比例 组 间无 明 显 差
异 :6 3 4 . %比 5 .% ,P >0 0 ; 31 .5 糖尿 病所 占比 例 ≥7 0岁组 多 于 <7 组 :9 5 比 5 .6 ,P <0 0 ; 0岁 1 .% 82% .5 Thl 7 eo> 0岁组 高于 <7 组 : .2 .1比 5 1 i 0岁 59 ±0 3 .5±03 ,P <0 0 ;D ≥7 .7 .5L L 0岁 组低 于 <7 0岁组 : .1 53 ±
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February ,2008Vo l ,3No.42008年02月第3卷第4期CT 检查,明确诊断。
2.6治疗与预后:脑叶出血常规应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本组26例,除1例行血肿清除术外,其余都是保守治疗。
5例因血肿大,双侧或多次出血及高龄者未抢救成功,其余都痊愈或好转,有效率为80.8%,较基底节区和脑干、小脑等部位出血死亡率低。
笔者认为对血肿量特别大,保守治疗无效时,应争取在脑疝出现之前进行手术治疗,彻底清除血肿,从而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1]王洪林,脑血管疾病,见:黄友岐主编,神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56。
[2]Iojppr AH Dalisk R Lobar C ere bra l he momehages ac ute climical syndmmsin.26ca ses Ann newrol 1980.8.141。
[3]何祥、王耀山、徐惠芹等,147例脑叶出血病因分析,中国神经精神杂志,1992,(18)2:111~112。
[4]何以慈,脑干网状结构,见:张培林主编,神经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9.8。
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谢文治张幼玲(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摘要]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特点,血管形态及血流速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中图分类号]R 541.4;R814.43[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谢文治,主管技师,济南市中心医院介入治疗中心。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S T 段抬高与非ST 段抬高),Q 波心肌梗死与非Q 波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 )。
将近年来我院受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脉造影图像100例做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其中男79例,女21例,年龄29-86岁,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全部行冠状动脉造造影术.二、分析造影图像,判断病变特征1.狭窄程度的表示方法国际统一采用直径法,即以病变相邻近心端和远心端的血管内径为100%,狭窄处血管直径减少的百分数为狭窄程度。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后的中医药干预20140518

研究设计:
• 13家中、西医院, • ACS介入术后患者805例, • 随机双盲分组 • 干预组:西医标准治疗+益气活血中药 (复方川芎胶囊+心悦胶囊) • 对照组:西医标准治疗 •疗程6个月,随访1年。
入后患者的中医主症计分,改善生活质量。 通冠胶囊RCT:通冠胶囊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
乔治强,张敏州,张翔炜,等. 通冠胶囊改善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生命质量的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 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 4(1): 4-5.
PCI术后心功能
中医药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
Wang S, Wang C, Wang P, et al. Combin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versus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lon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5C trial):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Multicenter Study.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3; 2013: 741518.
(Table3)。
Shang Q, Xu H, Lu X, et a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Xiongshao Capsule in preventing reste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subgroup analysis of senile patients. Chin J Integr Med 2011; 17(9): 669-674.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录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概述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症状和诊断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和影响因素
01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概 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突然发生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 征。
戒烟限酒 戒烟是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 要措施,同时应限制饮酒量,避 免大量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等危险因素,遵循医生的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并保持各项指标 在正常范围内。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运 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保 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 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心肌损伤
心肌损伤是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 常见并发症,心肌细胞的坏死和凋 亡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02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 症状和诊断
症状
呼吸困难
活动或休息时感到呼吸急促, 可能伴随咳嗽。
出汗、虚弱
可能出现全身大汗,感到极度 疲劳或虚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胸痛
通常是突然发作的剧烈的压榨 性疼痛,可放射至颈部、下颌、 手臂或背部。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降 脂药物等,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ABCD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助于改 善预后。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 式有助于改善预后。
谢谢观看
护理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 - 疾病简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种常见的严重的⼼⾎管疾病,是冠⼼病的⼀种严重类型。
常见于⽼年、男性及绝经后⼥性、吸烟、⾼⾎压、糖尿病、⾼脂⾎症、腹型肥胖及有早发冠⼼病家族史的患者。
ACS患者常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导致⼼律失常、⼼⼒衰竭、甚⾄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活质量和寿命。
如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式,则可⼤⼤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疾病分类图册的分类和命名图册ACS的分类和命名图1 ACS的分类和命名由于不同类型的ACS的治疗策略存在⼀定差异,根据患者发病时的⼼电图ST段是否抬⾼,可将ACS分为急性ST段抬⾼性⼼肌梗死(STEMI)和⾮ST段抬⾼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
其中,根据⼼肌损伤⾎清⽣物标志物[肌酸激酶同⼯酶(CK)-MB 或⼼脏肌钙蛋⽩(Cardiac troponin,cTn)]测定结果,NSTE-ACS⼜包括⾮ST段抬⾼性⼼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绞痛(UA)(见图1)。
急性冠脉综合征 - 发病原因绝⼤多数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结果。
ACSACS图册极少数ACS由⾮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如动脉炎、外伤、夹层、⾎栓栓塞、先天异常、滥⽤可卡因,或⼼脏介⼊治疗并发症)。
当冠状动脉的供⾎与⼼肌的需⾎之间发⽣⽭盾,冠状动脉⾎流量不能满⾜⼼肌代谢的需要,引起⼼肌急剧的、暂时的缺⾎缺氧时,即可发⽣⼼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或多⽀⾎管管腔狭窄和⼼肌⾎供不⾜,⼀旦⾎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肌严重⽽持久地急性缺⾎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急性⼼肌梗死(AMI)。
急性冠脉综合征 -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图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图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是ACS发病的共同机制。
尽管STEMI和NSTE-ACS的病理机制均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栓形成,但STEMI时,冠状动脉常常急性完全阻塞,因此需直接⾏冠脉介⼊治疗( PCI)或静脉溶栓,以早期、充分和持续开通⾎管,使⼼肌充分再灌注。
来得快,也很严重,带你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

来得快,也很严重,带你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发布时间:2022-10-31T07:09:56.21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月12期作者:王煜[导读]来得快,也很严重,带你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王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山医院;四川南充63770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丰富,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使得急性病的发病率愈发明显。
所谓急性病,指的是起病迅速、病情发展较快且症状比较严重的疾病。
由于该类疾病发作猝不及防,因此很容易使患者身体出现严重损伤,并危及生命安全。
其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十分突出的病死率,且发病率较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不得不注意和预防的疾病之一。
接下来,本文就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疾病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案,来为大家一一介绍:1 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作为冠心病中一组比较特殊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该病的具体主要原因在于:当人体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和血液粘稠度增加、以及心肌的耗氧负担出现负荷的情况下,会直接引发冠状动脉内的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脱落或者糜烂,促使血小板迅速凝聚,进而致使血栓的形成,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并发病。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发作后,胸部会出现明显的闷痛、紧缩的压榨感或者烧灼感,会持续朝着左上臂、面部下颌、颈部和肩关节或者背部等呈放射性表现。
此外,根据患者是否属于ST段(心电图检查的一项指标)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也存在对应的典型症状。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静卧休息和晚上,会出现心绞痛,其持续时间可超过20分钟,当患者一从事体力劳动,尽管是轻度的,也可诱发。
在心绞痛发作时,还伴随有出汗、恶心呕吐和心动过速,以及皮肤泛白低温等等。
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存在先兆,即在发病前患者便已存在乏力和胸部不适等症状,其心绞痛多发于清晨,持续时间过长,周身持续发热,存在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伴随心悸心慌和晕厥、乏力。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血清hs-CRP、MCP-1、TAT及IL-18的相关性研究

者 4 例、 8 稳定型心绞痛 (A ) S P 患者 4 例 , 0 患者均 进 行 了冠脉 造影 。A S患者 , 2 C 男 8例 , 2 女 O例 , 年 龄 6 7 0 6岁 , 均 (72±68 岁 。 A 平 6. .) S P患 者 , 2 男 4
例, l 女 6例 , 年龄 6 0~7 9岁 , 平均 (75±69 岁 。 6. .) 2 冠脉 造 影 正常 的 疑似 冠 心病 老 年 患者 为 对 照 5例 组, l 男 6例 , 9例 , 龄 6 女 年 0~7 4岁 , 均 ( 68± 平 6. 64 岁 。排 除 肾动 脉狭 窄 、 .) 急慢 性感 染 、 肾功能 不 肝 全 、 重 的 电解 质 紊 乱 、 严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 恶性 肿 瘤 、 肢 静脉 曲张 、 用 类 固醇 或 其 他 免 疫 调 节药 下 应
l6 78
实用 医学杂志 2 1 年第 2 00 6卷第 l 期 O
老 年急 性冠 脉 综合 征 冠状 动 脉损 伤 程度 与血 清 h— R MC 一 、A sC P、 P 1 T T及 I一 L1 8的相 关 性研 究
谭 洪勇 张金 国 刘 向群
摘 要 目的 : 讨 老 年 急 性 冠 脉 综 合征 ( C ) 状 动脉 损 伤 程度 与 血 清 高敏 C反 应 蛋 白( sC P 、 核 探 A S冠 h R ) 单 细 胞 趋 化 蛋 白 1 MC . ) 凝 血 酶 抗 凝 血 酶 复 合 物 (A ) 白 细 胞 介 素 l (L 1 ) 相 关 性 。 方 法 : 用 ( P1、 T T及 8 I.8 的 采 E IA 法 检 测 4 LS 8例 老 年 A S患 者 、0例 老 年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A ) 2 C 4 S P 及 5例 正 常 老 年 人 血 清 h.R MC . sC P、 P 1 及 I.8水 平 、 浆 T T含 量 。 用 G nii 分 方 法 评 价 A S S P患者 冠 脉 病 变损 伤 程 度 。 果 : 年 A S L1 血 A 采 es 评 n C 、A 结 老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
方法对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2个危险因素方面所占比例均较高,多支病变具有较高的比例,在B、C型狭窄病变节段中所占比例明显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血管病变弥漫,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和漏诊,同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治疗。
标签: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情况;特点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心内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其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心内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其中有69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年龄61~80岁,平均(60.2±9.8)岁。
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等划分,有50例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患者为急性Q波型心肌梗死。
将本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冠脉造影方法
运用美国产飞利浦V5000-X线数字减影造影机及Judkins法,常规投照体位(仰卧位),造影剂选用优维显,经皮穿刺点为右侧桡动脉搏动最强的地方,在DSA(数字减影)下将导丝送入,沿着导丝将6F的造影导管引入,然后分别在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对患者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最后运用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1]。
1.3 冠状动脉评定标准
1.3.1 狭窄冠脉血管分布及程度分析时进行有效的分段,为LM(左冠主干)、LAD(左前降支)、LCX(左回旋支)、RCA(右冠状动脉),统计时将对角支、边缘支等主要分支病变归属于主支。
在正常冠状动脉内径是100%的前提下,将其分为以下四种:(1)轻度病变:狭窄50%以下;(2)中度病变:狭窄在
50%~74%之间;(3)重度病变:狭窄在75%~99%之间;(4)完全闭塞:狭窄100%[2]。
1.3.2 冠脉狭窄病变范围LM(左冠主干)、LAD(左前降支)、LCX(左回旋支)、RCA(右冠状动脉)及各主要分支血管的左右狭窄在50%以下的病变阶段总数即为冠状动脉的狭窄病变数,狭窄长度比该段冠脉管腔直径的2倍还大的为2处狭窄[3]。
1.3.3 冠脉狭窄病变形态特征依据AHA/ACC标准分为A、B、C三种病变。
A型病变为中心性狭窄,不包括开口处病变和成角病变,具有对称性;B型病变为偏心性狭窄,包括开口处病变和成角病变,不具有对称性;C型病变属于复杂性、弥漫性病变[4]。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比较
在2个危险因素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所占比例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
2.2.1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情况比较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多支病变具有较高的比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2.2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2.3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病变形态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B、C型狭窄病变节段中所占比例明显较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4。
3 讨论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极为复杂,常常伴随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组织纤溶酶原在粥样
斑块破裂后释放出更多的激活物,从而极大增强系统凝固能力,使冠脉血管闭塞,同时引发冠脉血管痉挛[5~7]。
冠脉血管痉挛的持续时间如果少于15 min,
则发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果多于15 min,则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除此之外,冠脉血管痉挛和重度心肌缺血极易在重度冠脉狭窄的情况下发生[8]。
现阶段,医学界已经开始高度重视粥样硬化病变部位活性化和血栓形成。
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会在病变部位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活化的情况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内膜破裂出血。
粥样斑块形成部位是内膜胶原纤维破坏发生的主要区域,对患者行冠脉造影时可以通过血管中脱落的粥样斑块得以证实。
总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血管病变弥漫,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和漏诊,同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治疗,严格注意高度狭窄病变具有较强的诱因时严重损伤内皮细胞而造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形成的情况,为减轻患者病痛、提升医院整体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28(6):409-412.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29(12):710-725.
[3] 李明阳,靳英,周云飞,等.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J].中华老年学杂志,2007,14(2):1407.
[4] 刘元恕,周小鸽,马正中,等.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与临床[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8,5(4):244-245.
[5] 刘水铭,彭晓,严祥,等.男性吸烟者细胞黏附分子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观察[J].中国循环杂志,2010,17(1):50-55.
[6] 刘晓宁,张春玲,武文君,等.年轻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布及聚集状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1(2):87-89.
[7] 胡大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新对策和新模式[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1,10(1):3.
[8] 马士新,魏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心电图有缺血改变病人的相关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减低[J].中国循环杂志,2010,17(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