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PPT课件

工具材料要求
• 白卡纸,水粉颜料(广告色) • 各色描笔、勾线笔(狼毫或尼龙笔),水粉笔(尼龙) • 直尺,圆规,曲线板,鸭嘴笔等
2021
•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构成学的
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而“形态构成学”是一种现 代造型艺术学派,它区别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 “形态构成学”主要通过研究艺术造型的内在组
悉尼歌剧院 2021
手提包
2021
诺基亚7500
2021
绪论
一、构成及三大构成的认识
• (一)什么是构成(Composition)?
构造、解构、组合之意。哲学上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 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功能显现。来源于“构成主义”
它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 样组合,排列的方法。
德国一所造型学院,创建于1919年,1932年因纳粹而关 闭。它融合了当时各国前卫的艺术精华,如立体主义绘 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
v 核心教育理想:艺术结合科技,创造集实用艺术和美术
于一体的未来设计。
v 背景:20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大发展,大工业中艺术
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2021
• 立体主义
毕加索-2亚021威农少女
• 立体主义
莱热-三个202女1 子
• 立体主义
德劳内 2021
•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构成主义代表-波波安
2021
风格派代表-蒙德里安
•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风格派代表-蒙德里安
2021
•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2021
• 2.关于包豪斯(Bauhaus)的出现和发展
v 教学基础:基础课程和工艺技术
1.约翰.伊顿:1.要求学生把各类质感、图形、图片、颜色 与色调逐一练习。
• 白卡纸,水粉颜料(广告色) • 各色描笔、勾线笔(狼毫或尼龙笔),水粉笔(尼龙) • 直尺,圆规,曲线板,鸭嘴笔等
2021
•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构成学的
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而“形态构成学”是一种现 代造型艺术学派,它区别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 “形态构成学”主要通过研究艺术造型的内在组
悉尼歌剧院 2021
手提包
2021
诺基亚7500
2021
绪论
一、构成及三大构成的认识
• (一)什么是构成(Composition)?
构造、解构、组合之意。哲学上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 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功能显现。来源于“构成主义”
它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 样组合,排列的方法。
德国一所造型学院,创建于1919年,1932年因纳粹而关 闭。它融合了当时各国前卫的艺术精华,如立体主义绘 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
v 核心教育理想:艺术结合科技,创造集实用艺术和美术
于一体的未来设计。
v 背景:20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大发展,大工业中艺术
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2021
• 立体主义
毕加索-2亚021威农少女
• 立体主义
莱热-三个202女1 子
• 立体主义
德劳内 2021
•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构成主义代表-波波安
2021
风格派代表-蒙德里安
•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风格派代表-蒙德里安
2021
•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2021
• 2.关于包豪斯(Bauhaus)的出现和发展
v 教学基础:基础课程和工艺技术
1.约翰.伊顿:1.要求学生把各类质感、图形、图片、颜色 与色调逐一练习。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2)色彩混合后有颤动感、适合表现光 感。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构成课件

第一章 色彩的构成与学习
第三节 色彩构成与学习目标
一、学习方法与策略
中国古代,把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称之为“意匠”或“匠人”,将“意匠 ”两个字拆开解读,我们发现“意”字上面是“音”字,下面是“心”字, 即“心声”二字,这就表达出设计是由心而引发的劳动成果,我们可理解为 构思或创意;而“匠”字就不难理解了,“匠”字里面是一个“斤”字,是 指古代的敲凿工具,外面则是一个开放的木框,其含义是“表现”或“实现 ”的意识。
现存观念对学习的影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往往把新的知识和概念,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概念是 人类思维的基本构成,如果把概念只保留在记忆中,就如同把它们塞进了贴有标 签的抽屉里。
学习与理解的差异性
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大部分人一生都要靠具体实例来了解和掌握新的 概念,当具体的经验发生在相关概念的背景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四章 色彩与生理
第三节 视觉生理现象
一、色彩与年龄 二、视错觉 前进与后退视错觉 膨胀与收缩视错觉
三、视觉残像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一节 色彩心理表征 一、象征性色彩
红色是一种具有临近感和扩张感的色彩,极富刺激性。代表着强烈与外露、力量 与热情,给人以活泼、生动和不安的感觉,象征着希望、幸福等。
老年(女)
洁白、神秘 沉默、死灰 阴沉、冷淡 热烈、幼稚 喜欢、华美 光明、明朗 希望、公平 平静、悠久 高贵、消极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二节 色彩与联想 三、联想的作用
联想是连接人脑中的记忆符号和想象力的桥梁。
01
02 四、联想与能力
色彩联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 式,色彩联想的天地是广阔的,范围是广泛 的。掌握色彩联想能力,对色彩设计是十分 重要的,不但可以扩展色彩的表现视野,还 能有效地体现出设计思路。
色彩构成课件-PPT

比效果 ➢ 对比色相对比:亦称大跨度色域对比,指色相距离120度左右得对比
关系,属色相得中强对比效果 ➢ 互补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180度得对比,就是色相中最强得对比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C、纯度对比
• 彩度对比得特征 将不同彩度得两色并列在一起,因彩度差而形成鲜 得更鲜、浊得更浊得色彩对比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特点:选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纯度较高得色彩,可以 使用两色相加或模拟两 色相加为中介色,使推移 自然流畅。色相推移得 中介色也可以使用无彩 色系得黑、白、灰或金 属色,任何颜色都可以推 移至另外得颜色。
• 纯度推移
某一纯色向无彩色系逐渐变 化造成得色彩构成。
• 冷暖推移
冷色极限为蓝,暖色极 限为红、橙、黄等。
二、色彩混合
空间混合得效果取决与三个方面:
• 色形状得肌理,即用来并置得基本形,这种排列越有序,形越细小,混合得效果就越 单纯、越安静,否则混合色会杂乱、炫目,没有形象感
• 并置色彩之间得强度,对比越强,适合观看得适合距离越远
• 观者距离得远近,空间混合得画面,近看可能什么也不就是,在特定得距离以外才能 获得清晰得视觉效果。
• 低纯度基调,画面中低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中纯度基调,画面中中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 高纯度基调,画面中高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 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冷暖感觉差异而形成得对比成为冷暖对比。色彩得冷暖感觉 源于人们得心理反应而非色彩本身,于人们得生活经验相关联,就是联 想得结果。 色相环得两端蓝绿色称为冷极色, 红橙色称为暖极色。两级之间得 紫色和绿色为中性色,将色环划 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 冷调:画面中70%以理得板材挤压画面上 得颜色,形成肌理效果。
关系,属色相得中强对比效果 ➢ 互补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180度得对比,就是色相中最强得对比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C、纯度对比
• 彩度对比得特征 将不同彩度得两色并列在一起,因彩度差而形成鲜 得更鲜、浊得更浊得色彩对比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特点:选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纯度较高得色彩,可以 使用两色相加或模拟两 色相加为中介色,使推移 自然流畅。色相推移得 中介色也可以使用无彩 色系得黑、白、灰或金 属色,任何颜色都可以推 移至另外得颜色。
• 纯度推移
某一纯色向无彩色系逐渐变 化造成得色彩构成。
• 冷暖推移
冷色极限为蓝,暖色极 限为红、橙、黄等。
二、色彩混合
空间混合得效果取决与三个方面:
• 色形状得肌理,即用来并置得基本形,这种排列越有序,形越细小,混合得效果就越 单纯、越安静,否则混合色会杂乱、炫目,没有形象感
• 并置色彩之间得强度,对比越强,适合观看得适合距离越远
• 观者距离得远近,空间混合得画面,近看可能什么也不就是,在特定得距离以外才能 获得清晰得视觉效果。
• 低纯度基调,画面中低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中纯度基调,画面中中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 高纯度基调,画面中高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 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冷暖感觉差异而形成得对比成为冷暖对比。色彩得冷暖感觉 源于人们得心理反应而非色彩本身,于人们得生活经验相关联,就是联 想得结果。 色相环得两端蓝绿色称为冷极色, 红橙色称为暖极色。两级之间得 紫色和绿色为中性色,将色环划 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 冷调:画面中70%以理得板材挤压画面上 得颜色,形成肌理效果。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ppt课件

又如蓝色是冷色,若是加入一些黑色,在明度降低、 纯度也降低的同时,也会变化为偏暖的深蓝色。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如朱红和大红同为暖色,两色相比则朱红暖、大红冷 。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3)变化的冷暖感觉 由于不同色彩的对比,明度、纯度的差异,物体表面
肌理不同等原因,色彩的冷暖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
如大红为暖色,若是调入一些白色,在明度提高、纯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色彩组合的效果要与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相适合,不仅 要求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构成和谐稳定的 色调,还要求色彩关系能满足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
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一是,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非常突出,易于识别
;
二是,无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在于比较,不易辨 别。
冷暖,原本是人的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等综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看到阳光或火光时会感到温暖,站在雪地上或阴影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2)相对的冷暖感觉 哪个颜色偏冷,哪个颜色偏暖,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在色彩冷暖对比中,既有总体冷暖Fra bibliotek别,也有同为冷 色之间或同为暖色之间的相互冷暖差别。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如朱红和大红同为暖色,两色相比则朱红暖、大红冷 。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3)变化的冷暖感觉 由于不同色彩的对比,明度、纯度的差异,物体表面
肌理不同等原因,色彩的冷暖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
如大红为暖色,若是调入一些白色,在明度提高、纯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色彩组合的效果要与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相适合,不仅 要求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构成和谐稳定的 色调,还要求色彩关系能满足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
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一是,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非常突出,易于识别
;
二是,无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在于比较,不易辨 别。
冷暖,原本是人的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等综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看到阳光或火光时会感到温暖,站在雪地上或阴影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2)相对的冷暖感觉 哪个颜色偏冷,哪个颜色偏暖,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在色彩冷暖对比中,既有总体冷暖Fra bibliotek别,也有同为冷 色之间或同为暖色之间的相互冷暖差别。
色彩构成14360PPT课件

白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属正色,五行中居西方,代表秋天。
商朝崇尚白色,被称为“白色的朝代”。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崇尚白色,自称“查干牙孙”, 意即“白色民族”。
满族也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天穹、神灵、以及日、月、星 辰的本色。
白族以白色象征高尚、纯洁、吉祥。
纳西族用白色作为光明、吉祥、善良的象征。
.
9
黄
色
团
龙
澄瑞亭藻井
顶
.
10
皇帝宝座
.
皇 帝 龙 椅
11
乾 隆 龙. 袍
12
青色(含绿)象征着生机勃发的春 天, 因此青绿色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多画家 以青 绿色作为主色调,其山水画被称为“青绿 山水” 。
黄. 山寿《匡庐读书图》13
水 墨
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由墨色的 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 化,表现物象,有独到的艺术效果。 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 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 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 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
37
.
38
•《千里江山图》
•
•《腊梅双禽图》
•
• 宋代绘画色彩基本仍分 为两条路:一类是精致细 丽的院体画,以花鸟画 和青绿山水画为代表, 另一类是强调水墨淡化 色彩的文人画。
.
39
服装中的色彩
色 彩:主要使用十种纯色,分为 “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 (副色)。 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 下五色指紫、粉(红)、蓝、湖、 香。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在象征的基础上,扩大了“人用”的空间, 它与整个建筑环境色彩构成超大空间的色彩搭配和谐,园林建筑 中,“朱柱素壁”在园林绿色的掩映中,显得色彩分外鲜明。
色彩构成ppt课件

对比——寻求差别 理论含义:
调和——寻求关联
A. 明显差异或者明显含糊的色彩,在构图中进行调整,使之完美的统一 在一起。如:明度与纯度(调和)
B. 将有显著区别的色彩,合理地分布在构图当中,以实现其完美的统一。 如:色相与面积(并置)
精选ppt
59
(七)面积对比:指各种色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变化和 差别引起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方面的对比。
纯度低,给人感觉含蓄、高雅。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1
精选ppt
32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二)色彩的混合
1、色彩
① 原色(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
②
颜料中有三种色是不能由其它色调和出来,而用着三种
色可以调和出任何一种色彩。这三种色就是红、黄、蓝,
被称为色彩的三原色。
精选ppt
3
1.色彩构成的概念
❖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0f color),即将两 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 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 成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色彩构成,是在色 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将复杂的视觉表现还 原成最基本的要素.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 理原则的构成,并能发现、把握尽可能美的 配色创造。
① 加法混合——色光的混合
② 特点:色光明亮度会随着色光
③ 混合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
④ 两种光线相混,提高亮度。
⑤ 三原色光混合相加得到白光;红绿光相加得到黄色光;
⑥ 绿蓝光相加得到青色光;蓝红光相加得到品红色光。
精选ppt36② 减Fra bibliotek混合——色料的混合
色彩构成冷暖对比ppt课件

比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找出了最暖色与最冷色,从色彩物理、生理、心理的角度来分,橙、红、黄为暖
色。蓝、蓝绿、蓝紫为冷色。可是如果从对比的角度来分则为凡是离暖极越近的色越
暖。凡是离冷极越近的色越冷。蓝与蓝绿相比较,蓝绿比蓝暖,蓝比蓝绿冷。黄与黄
绿相比较,黄比黄绿暖,黄绿比黄冷。上图是根据孟塞尔色相环的十个主要色相由暖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色彩构成(冷暖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 )
说课内容:
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 学法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1、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 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 神,2、在作品讲评过程中养成主 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一部分:说教材
色彩的纯度对色彩的冷暖影响为,高纯度
的冷色显得更冷,高纯度的暖色显得更暖。由
于纯度的降低,明度向中明度靠近,色彩的冷
暖感觉也随之降低而向中性变化。
以冷暖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作用人的心
理感觉为:冷色基调给人的感觉寒冷、清爽、
空气感、空间感。暖色基调装饰设计用色,还是
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学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学习法、成果展示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连续对比 就是先后看到的对比现象,也称视觉残像。分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种 正残像:当强烈刺激消失后,色彩在极短时间内还会停留在眼中的现象
负残像:产生于正残像之后,当强刺激引起视觉疲劳时,眼睛会出现一处与 原色相反的色光
色彩对比
• 负残像形成的原因 寻求相对补色:视觉在明度高的情况下寻找低明度色,在低明 度色的情况下寻找高明度色:冷色找暖色,暖色找冷色 寻求全色相:当全部色轮被看到时眼睛是平衡的。红、黄、蓝 三原色可代替色彩的总和,而眼睛只有得到这个总和时才会满足 寻求中性灰色:眼睛和大脑只有在中等灰色状态下才能变得安定。 人眼在中等灰色下最容易认识色彩,视觉不易出现偏差达到视觉平 衡,减轻眼睛疲劳
色彩对比
2、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 色的错觉
在视觉活动中,常常会出现知 觉的对象与客观事物不一致的现 象,我们将这类知觉称为错觉。
边缘错视:错视最显眼的地方 在对比色交界线的两侧,成为 边缘错视
包围错视:也称全面错视
色彩对比
4、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A、同时对比
将色彩的对比从时间上加以区分,在同一时间、同一视阈、同一条件、 同一范畴内眼睛所看到的对比现象,称之为同时对比
得到很多色。当两种色彩混合产生出灰色时,这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关系。 B、叠色 • 指透明物重叠时
所得新色的方法。
色彩混合
3、中性混合 • 中性混合属于光色混合的一种,包括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但明度不像加色混
合那样越混越亮,也不像减色混合那样越混越暗,而是混合色的平均明度,因 此称为中性混合 A、旋转混合 • 在圆形转盘上贴几块色纸,通过快速旋转圆盘使反射光混合,我们称它为旋转 混合
所混合的)一般用于舞台 照明和摄影
色彩混合
2、减色混合(三原色为品红、柠檬黄、品蓝) • 通常指色料的、物理吸收性
色彩的混合,其特点与加色 混合相反,混合后的色彩在 明度、彩度上较之最初的任 何一色都会有下降
色彩混合
A、颜料混合 • 减色混合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湖蓝,将这三种色作适当比例混合,可以
色彩混合
B、空间混合
•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 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 距离,在人的视觉内达成混 合称为空间混合又称并置混 合。
• 空间混合是在人的视觉内完 成的,故也叫视觉调和。与 减色混合相比,明度显得要 高,色彩显的丰富、效果响 亮,更闪耀,有一种空间流 动感。
色彩混合
空间混合的效果取决与三个方面:
一、色的属性
1、色的分类
1)无色彩 黑、白、灰属于无色彩,具有明暗,但无彩色色调
2)有彩色 光谱中的全部色都属于有彩色。以红,橙,
黄,绿,蓝,紫为基本色,
• 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 与黑,白灰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会产 生出成千上万种有彩色
2、色彩三属性
1)明度(VALUE)
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为色的亮度、深浅
色彩的恒常性主要来自于人们头脑中旧经验对各事物所形成的印象 • 色的同化
色彩组合中,色 与色之间不但不使 对比加强,反而会 在某色的诱导下向 着统一方向靠拢, 这种现象称为色彩 的同化效果
色彩对比
• 色的易见度 色彩的属性 差越大,注目 的可能性也越 高,尤其明度 差是决定视认 度的最主要因 素。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 • 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同一颜色加
黑或加白以后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 • 各种颜色的明度变化(每种纯色
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 最高,蓝紫最低,红绿为中间明 度)
2)色相(HUE) 色彩不同的相貌,
是有色彩的最显著特 征,是指能够比较确 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 别的名称。
光谱中红,橙,黄, 绿,蓝,紫为基本色 相
相对比中的中对比效果 对比色相对比:亦称大跨度色域对比,指色相距离120度左右的对比关系,
属色相的中强对比效果 互补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180度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强的对比
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C、彩度对比 • 彩度对比的特征
将不同彩度的两色并列在一起,因彩度差而形成鲜的更鲜、浊的更浊 的色彩对比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将色相环上的任意两色或三色并置在一起,因它们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 对比现象,称色相对比。
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 色相对比的强弱效果
同类色相对比 指色相举例15度以内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弱的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 指色相距离30度左右的对比,是色相中较弱的对比 邻近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50度—60度左右(90度以内)的对比,属于色
色彩三属性
3)彩度(CHRAOMA) 即色彩的鲜艳度,亦称饱和度,表示
颜色中所含某一种色彩的成分比例 有彩色的明度、纯度、色相三特征是不
可分割的 只有色相而无纯度和明度的色是不存在的 只有纯度而无色相和明度的色是没有的
色彩三属性
二、色彩混合
1、加色混合(三原色为青紫色、绿色、橙红色) • 也称色光混合,其特点是把
• 色形状的肌理,即用来并置的基本形,这种排列越有序,形越细小, 混合的效果就越单纯、越安静,否则混合色会杂乱、炫目,没有形象 感
• 并置色彩之间的强度,对比越强,适合观看的适合距离 越远
• 观者距离的远近,空间混合的画面,近看可能什么也不是,在特定的 距离以外才能获得清晰的视觉效果。
色彩混合
三、色彩对比 1、色彩对比的定义
•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由 于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 • 同一个色,在不同环境,会得到不同的视觉 效果。
色彩对比
2、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 色的适应
视觉本身有一个自动适应的过程 分为明适应、暗适应,色适应 (眼睛对色的习惯过程)
色彩对比
2、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 色的恒常性
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A、明度对比 • 明度对比的特征
人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同有彩色相反,无彩色会产生一种绝对的、坚 固的、不易磨损的和抽象概括的效果
在色彩对比中,掌握明度的黑、白、灰关系至关重要,它们对画面是否 明快、形象是否清晰起关键作用
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B、色相对比 • 色相对比的特征
负残像:产生于正残像之后,当强刺激引起视觉疲劳时,眼睛会出现一处与 原色相反的色光
色彩对比
• 负残像形成的原因 寻求相对补色:视觉在明度高的情况下寻找低明度色,在低明 度色的情况下寻找高明度色:冷色找暖色,暖色找冷色 寻求全色相:当全部色轮被看到时眼睛是平衡的。红、黄、蓝 三原色可代替色彩的总和,而眼睛只有得到这个总和时才会满足 寻求中性灰色:眼睛和大脑只有在中等灰色状态下才能变得安定。 人眼在中等灰色下最容易认识色彩,视觉不易出现偏差达到视觉平 衡,减轻眼睛疲劳
色彩对比
2、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 色的错觉
在视觉活动中,常常会出现知 觉的对象与客观事物不一致的现 象,我们将这类知觉称为错觉。
边缘错视:错视最显眼的地方 在对比色交界线的两侧,成为 边缘错视
包围错视:也称全面错视
色彩对比
4、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A、同时对比
将色彩的对比从时间上加以区分,在同一时间、同一视阈、同一条件、 同一范畴内眼睛所看到的对比现象,称之为同时对比
得到很多色。当两种色彩混合产生出灰色时,这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关系。 B、叠色 • 指透明物重叠时
所得新色的方法。
色彩混合
3、中性混合 • 中性混合属于光色混合的一种,包括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但明度不像加色混
合那样越混越亮,也不像减色混合那样越混越暗,而是混合色的平均明度,因 此称为中性混合 A、旋转混合 • 在圆形转盘上贴几块色纸,通过快速旋转圆盘使反射光混合,我们称它为旋转 混合
所混合的)一般用于舞台 照明和摄影
色彩混合
2、减色混合(三原色为品红、柠檬黄、品蓝) • 通常指色料的、物理吸收性
色彩的混合,其特点与加色 混合相反,混合后的色彩在 明度、彩度上较之最初的任 何一色都会有下降
色彩混合
A、颜料混合 • 减色混合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湖蓝,将这三种色作适当比例混合,可以
色彩混合
B、空间混合
•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 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 距离,在人的视觉内达成混 合称为空间混合又称并置混 合。
• 空间混合是在人的视觉内完 成的,故也叫视觉调和。与 减色混合相比,明度显得要 高,色彩显的丰富、效果响 亮,更闪耀,有一种空间流 动感。
色彩混合
空间混合的效果取决与三个方面:
一、色的属性
1、色的分类
1)无色彩 黑、白、灰属于无色彩,具有明暗,但无彩色色调
2)有彩色 光谱中的全部色都属于有彩色。以红,橙,
黄,绿,蓝,紫为基本色,
• 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 与黑,白灰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会产 生出成千上万种有彩色
2、色彩三属性
1)明度(VALUE)
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为色的亮度、深浅
色彩的恒常性主要来自于人们头脑中旧经验对各事物所形成的印象 • 色的同化
色彩组合中,色 与色之间不但不使 对比加强,反而会 在某色的诱导下向 着统一方向靠拢, 这种现象称为色彩 的同化效果
色彩对比
• 色的易见度 色彩的属性 差越大,注目 的可能性也越 高,尤其明度 差是决定视认 度的最主要因 素。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 • 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同一颜色加
黑或加白以后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 • 各种颜色的明度变化(每种纯色
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 最高,蓝紫最低,红绿为中间明 度)
2)色相(HUE) 色彩不同的相貌,
是有色彩的最显著特 征,是指能够比较确 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 别的名称。
光谱中红,橙,黄, 绿,蓝,紫为基本色 相
相对比中的中对比效果 对比色相对比:亦称大跨度色域对比,指色相距离120度左右的对比关系,
属色相的中强对比效果 互补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180度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强的对比
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C、彩度对比 • 彩度对比的特征
将不同彩度的两色并列在一起,因彩度差而形成鲜的更鲜、浊的更浊 的色彩对比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将色相环上的任意两色或三色并置在一起,因它们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 对比现象,称色相对比。
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 色相对比的强弱效果
同类色相对比 指色相举例15度以内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弱的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 指色相距离30度左右的对比,是色相中较弱的对比 邻近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50度—60度左右(90度以内)的对比,属于色
色彩三属性
3)彩度(CHRAOMA) 即色彩的鲜艳度,亦称饱和度,表示
颜色中所含某一种色彩的成分比例 有彩色的明度、纯度、色相三特征是不
可分割的 只有色相而无纯度和明度的色是不存在的 只有纯度而无色相和明度的色是没有的
色彩三属性
二、色彩混合
1、加色混合(三原色为青紫色、绿色、橙红色) • 也称色光混合,其特点是把
• 色形状的肌理,即用来并置的基本形,这种排列越有序,形越细小, 混合的效果就越单纯、越安静,否则混合色会杂乱、炫目,没有形象 感
• 并置色彩之间的强度,对比越强,适合观看的适合距离 越远
• 观者距离的远近,空间混合的画面,近看可能什么也不是,在特定的 距离以外才能获得清晰的视觉效果。
色彩混合
三、色彩对比 1、色彩对比的定义
•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由 于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 • 同一个色,在不同环境,会得到不同的视觉 效果。
色彩对比
2、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 色的适应
视觉本身有一个自动适应的过程 分为明适应、暗适应,色适应 (眼睛对色的习惯过程)
色彩对比
2、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 色的恒常性
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A、明度对比 • 明度对比的特征
人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同有彩色相反,无彩色会产生一种绝对的、坚 固的、不易磨损的和抽象概括的效果
在色彩对比中,掌握明度的黑、白、灰关系至关重要,它们对画面是否 明快、形象是否清晰起关键作用
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B、色相对比 • 色相对比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