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名师推荐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

合集下载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2(新版)沪教版班级姓名备课组长签名【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及气体的收集方法;2.学会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3.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课前预习】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体现物理性质又体现化学性质的是()A.灭火B.制干冰C.制化肥D.作温室肥料2.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到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D.测定两种气体的密度3. 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的选择一般要考虑和。

实验室中收集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一般要考虑该气体的和。

4.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溶于水。

因此,实验室中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使用法。

【学习过程】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及反应原理(1)原料:;(2)原理:;2.装置的确定(观察与讨论)观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讨论(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3)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4)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归纳小结: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发生装置:型,收集方法:。

【演示实验】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演示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检验、及验满。

【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五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按要求装配好仪器○3向漏斗中注入盐酸○4向锥形瓶中加大理石或石灰石○5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2→→→→【思考与讨论】(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怎么检验瓶内气体已收集满了?二、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二氧化碳本身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群产生有害影响。

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

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先进行试验【当堂训练】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的原料是()A.石灰石与浓盐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C.碳酸钠与稀盐酸 D.石灰石与稀硫酸2.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分液漏斗 B.锥形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A.一定比空气大 B.一定比空气小C.可能比空气大也可能比空气小 D.应与空气密度相近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按要求连接仪器;④向长颈漏斗注入酸;⑤收集气体,正确顺序应是( )A.①④③②⑤B.③②①④⑤C.③②④①⑤D.①②③④⑤5.2011年11月28日到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设计

沪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认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步骤、方法及注意点。

3、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学会观察和描叙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5、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观察对比、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主持讨论。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制法与灭火学习重难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3.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备步骤、方法。

课前准备、1、教师:(1)查找材料。

(2)准备演示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等。

2、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新课:“屠狗洞”,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就一命呜呼,因此,当地居民就称之为“屠狗洞”,迷信的人还说洞里有一种叫做“屠狗”的妖怪。

你能解开这个谜题吗?学生交流讨论:(有的学生可能听说过这个故事,知道是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

)教师引导:是由于山洞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所致。

那么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含量超过多少是危险的呢?如果把二氧化碳从空气中除去,行吗?师生交流:相互讨论。

归纳引入: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二氧化碳。

板书:一、自然界中的CO。

2学生活动:观看教材P40页图2-15“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教师引导:1、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消耗的?学生讨论:共同归纳:学生发言,补充、板书。

教师提问:1.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相当吗?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含量恒定吗?学生活动:观看教材P40页“拓展视野”,观看教材配套光盘片段《温室效应》学生讨论:分组讨论、交流。

【沪教版】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教案【九年级化学 精品教案】

【沪教版】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教案【九年级化学 精品教案】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创设】问题设置【明确目标】二、合作、研讨与点拔活动一、回顾、预习与交流部分第2题的反应都能生成CO2气体,请思考:这些反应是否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为什么不能?状大理石与稀硫酸2____________反应。

理由?活动三、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谈论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检验CO2气体?又该如何验满?4、保存CO2气体的集气瓶应该正放还是倒放?5、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步骤?活动四、利用你手边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装置,并制出一瓶CO2三、总结、反思与提升你的装置是否需要改进?如何改进?为什么如此改进?(在下列仪器中选择)【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23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3沪教版 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23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3沪教版 教案

沪教九上《2.3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3.练习用铁架台固定试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

4.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2.学会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准备:
试管、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带导管)、火柴、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汽水、某某石、稀盐酸。

教学过程及教学后记:
论对比的试
管放在一
起观察有
利于学生
对实验现
象的准确
描述。

反应式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
分析反应式从反应物与生成物各是多少种物质的角度仔细分析这两个
反应:
CO2 + H2O = H2CO3
分析结果:一个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另一
个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

(投影)
观察与
分析
反应类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
应。

学生理
解记忆
引导学生
归纳出:化。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与水的反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难点:理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认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其对环境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二氧化碳相关知识,总结性质、制备方法、环境影响等要点。
2.强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应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气候变化、环境问题等社会热点。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前告知下节课的教学安排,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向。
5.分小组进行课题研究,选取与二氧化碳相关的主题,如“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二氧化碳的循环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进行深入探究,并以PPT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作业要求:
1.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家长应协助学生完成实验部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孩子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奇妙的二氧化碳”章节的习题,特别是涉及到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备、化学方程式以及环境影响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仔细思考,确保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2.设计一项小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利用简单的材料(如汽水瓶、苏打粉等)观察二氧化碳的产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鼓励学生将实验过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增强实践操作和表达能力。

沪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二氧化碳》word教案1

沪教版化学九年《奇妙的二氧化碳》word教案1
式表示)。
6.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固体又叫“干冰”,它可以用作制冷剂,也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人们呼吸,因为它有毒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D.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收集。
B.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
C.二氧化碳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又不支持燃烧
5、如图,准备好双孔塞(插有带小气球的短玻璃管和盛有
澄清石灰水的分液漏斗)取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用双
孔塞将集气瓶塞紧。把澄清石灰水放入集气瓶振荡,可观
察到的现象
其原因是(用文字表达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产生,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它造成的后果有
,防治措施有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一: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说明:
活动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说明:(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九年级化学学案
编写人:冯苏文年月日
课题
2.3.1奇妙的二氧化碳
班级
姓名
组别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用途及灭火原理;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能说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2.过程与方法: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以最佳药品的选择。
结合上面的活动及对教材的预习小结: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它是一种色味的体,密度,

化学初三沪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化学初三沪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化学初三沪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巧妙的二氧化碳教课设计姓名 _____________学习小组___________编号 ______导教案部分教课活动思路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2、经过“二氧化碳的巧妙变化”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认识化合反响和分解反响的特色并会进行判断过程与方法:经过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实验,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察看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要点和难点:1、经过“二氧化碳的巧妙变化”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水溶性、三态变化〕和化学性质〔与水反响、与石灰水反响〕;2、化合反响和分解反响【一】自学导航1、在往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 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2、干冰可用于。

干冰在汽化时( 填“汲取”或放出”) 四周环境的热量,使四周环境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3、二氧化碳不只好溶于水,并且还可以跟水反响,生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碳酸不稳固,又会分解成,上述过程的两个化学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

4、化合反响:。

5、分解反响:。

引入:复习氧气有关的性质,写出有关文字表达式:讲堂研究:【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在我们空气中,除了有氧气外,对我们比较重要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碳气体。

那么:1、你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吗?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和耗费的呢?〔比较课本P39, P40 把你知道的填入P39 表格中。

〕3、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行吗?为何?4、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何?〔学生阅读温室效应〕5、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或许听过二氧化碳吗?沟通议论:例: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添,产生“温室效应”是地球温度高升,海平面上涨,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下举措中可行的是〔〕A、改变能源构造,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取代矿物燃料B、用石灰水汲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展开植树造林,增添绿化D、限制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目变式训练:“南极的冰化了”这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的一个节目的标题,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伸 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面积比上海市还要大。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导学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导学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A B C D E 课题: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 3.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课前准备】1、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药品,反应的原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课堂探究】(一) 探究药品出示下列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实验探究:上述药品相互混合,看哪两种品能平稳地制取二氧化碳气体(1)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硫酸(3) 碳酸钠和稀盐酸混合。

(4) 碳酸钠和稀硫酸混合。

通过实验,你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 和 反应原理:(二) 探究发生和收集装置(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 原因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 原因(三)制取步骤①组装仪器 ② ③装固体药品(先加固体碳酸钙,后加液体稀盐酸) ④收集并验满 提问: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如何判断已经收集满了? 验满的方法: 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在实验桌上。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 _巩固练习: 1.证明集气瓶中收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加入紫色石蕊试液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内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收集气体;⑤向广口瓶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

其中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C.②①③④⑤D.③④⑤②①3.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的性质学案

1、记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水溶性
2、记住二氧化碳得从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
3、会写二氧化碳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及其实验现象
:记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会写二氧化碳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相信自己,我能行!
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中怎样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与哪些性质有关?
通过实验探究1了解并记住二氧化碳有关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
阅读课本p129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三分钟后学生脱离课本,小组进行讨论自学思考题并将问题的答案记录在笔记本上
针对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假设,你认为应该怎样去验证你的假设?

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______的____体,密度比空气的__ ,___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固体叫______。

2、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事实是()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CO2的瓶中,火焰熄灭
C、CO2可以变成固体D CO2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瓶口朝上的容器中
3、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 )
A、比空气密度大
B、能溶于水
C、溶于水变成干冰

通过实验探究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并记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阅读课本p129实验探究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探究内容并完成自学思考题,然后将自学思考题的答案记录在笔记本上
:针对二氧化碳能否与水、石灰水反应你假设的是什么?
1、把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为__色,这是因为CO2溶于水生成____的缘故。

2、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方法是( )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B.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3、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4、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5、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A、它能溶于水
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1、下列有关CO2的物理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CO2又叫干冰
B、因为CO2有毒所以不能供给人们呼吸
C、一般CO2可用来灭火,因为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
D、CO2能溶于水
2、关于CO2的化学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
B、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
C、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便浑浊
D、CO2能与石蕊反应
3下列气体中可用来灭火的是()A、H2B、O2C、CO2D、空气4、将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倒入烧杯中,看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由此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④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④
5、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少量的“雪碧”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变蓝 B、变红色 C、变无色 D、不变色
: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所学知识整理下来供自己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