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酒文化与酒文明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摘要】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起源与发展;内涵;现实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

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

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

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1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而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

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杜康酿酒,《说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杜康也”,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行;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然而无论那种说法,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现代观点认为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云杜康。

对酒文化的理解

对酒文化的理解

对酒文化的理解酒,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悠久的饮料之一,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

酒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仅是饮酒的方式与礼仪,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与生活态度的体现。

对酒文化的理解,不仅可以从历史渊源、制作工艺、饮酒礼仪等方面进行探索,更需要从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的角度加以理解。

酒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酿酒技术的发展与农业的兴盛密切相关,人们在生产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利用水果、谷物等进行酿酒。

酒作为一种饮料,不仅可以提供热量和水分,更能够带来人们的情感交流与社交活动。

因此,酒文化的形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既是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精神文化的追求。

酒文化在不同的地域与民族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在中国,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

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与崇尚,体现在酒的制作工艺、饮酒礼仪、酒器文化等方面。

例如,中国的陶瓷酒器、酒令、酒文化节日等都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西方国家,酒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与魅力。

例如,法国的葡萄酒文化、苏格兰的威士忌文化等都是世界著名的酒文化。

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的体现。

从古代到现代,酒文化一直与文人墨客、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紧密相连。

无论是李白的《将进酒》还是白居易的《琵琶行》,都表达了人们对酒的热爱与追求。

酒文化也成为了文人雅士品味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

然而,酒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争议。

酗酒问题是酒文化中的一大隐患。

过量饮酒不仅会对个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会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诸多问题。

因此,我们在理解酒文化的同时,也要认识到酒的合理饮用与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饮酒的理念,倡导文明、理性、健康的饮酒文化。

对酒文化的理解不仅仅是对酒的制作与饮用方式的了解,更是对人类社会历史与文化传承的认识。

酒文化不仅滋养了人们的身体,更滋养了人们的心灵。

通过对酒文化的深入理解与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人类文明的魅力与智慧,也可以更好地品味生活的乐趣与情感交流。

酒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酒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酒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一、引言酒文化是指与酒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包括酿造、品尝、礼仪、历史、传说等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强,酒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酒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酒文化的历史1. 酒的起源和发展据考古学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开始自行采集果实制作果汁发酵成为最原始的“酒”。

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开始成为主要的原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和啤酒的国家之一,而欧洲则是葡萄酒和葡萄白兰地等高档次产品的发源地。

2. 酒在不同文明中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茶、品茗、品茶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

而在西方国家,则更注重品尝葡萄酒,并将其视为一种艺术。

中东地区则以阿拉伯咖啡文化为主,而日本则以清酒和日式鸡尾酒文化为主。

三、酒文化的种类1. 酒的种类根据原料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将酒分为葡萄酒、啤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多个种类。

每一种酒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品尝方式。

2. 饮酒礼仪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对于品尝不同类型的酒都有其独特的礼仪。

如在中国,喝茶时需要用手指敲杯底表示感谢;而在西方国家,则注重使用适合不同类型葡萄酒的杯子,并且注重倾斜杯子来欣赏葡萄酒的颜色。

四、酒文化与人生哲学1. 饮食文化中的“美食家”在现代社会中,“美食家”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美酒家”。

品尝美食和美酒都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也是对于人生质量和品位追求的体现。

2. 酒文化与人际交往在不同场合和社交活动中,饮酒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交方式。

通过分享美酒,人们可以更好地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友谊。

而在商务活动中,则更注重对于酒的品质和品牌的认识。

五、酒文化与艺术1. 酒文化与音乐、绘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都将美酒与音乐、绘画相联系。

如在西方国家,经常会有葡萄酒艺术展览,并且会配以优美的音乐来营造氛围。

2. 酒文化与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很多关于美酒佳肴的描写。

中国的饮酒礼仪与文化

中国的饮酒礼仪与文化

中国的饮酒礼仪与文化
古代客人之间相互交错敬酒叫旅酬,依次向人斟酒敬酒叫行酒。

敬人和被敬的,都要避席起立,席间往往有歌舞助兴。

这些古礼堪称源远流长,迄今不衰。

古人饮酒,就仪礼而言,约有四部曲:拜、祭、啐、卒爵。

1、先作出“拜”的操作表示敬意。

2、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以祭谢大地生养之德。

3、然后尝尝酒味,啧啧称美,令主人高兴。

4、最后仰杯而尽。

“卒爵”,也就是“干杯”,这是古人的礼。

因为古酒淡薄,干杯不算难事。

而干杯,今人每说先干为敬,但古人却是后干为敬。

礼记曲礼说“侍饮于长者”,“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意思是说陪侍尊长喝酒,尊长举杯未干,年少的就不敢喝。

而宾主之间,则是客客气气,有节有度;主人敬客人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酒叫“酢”;敬酒时总要说句类似祝您长命百寿的话语,所以敬酒又叫“为寿”。

普通为寿以三杯为度。

礼记《玉藻》说,君子饮酒,饮了一杯,表情肃穆恭敬;饮了两杯,显得温雅有礼;饮了三杯,心情愉快而知进退。

这是筵席上礼节的分寸,因为如果酒过三巡犹然不止,量浅的人难免失态。

关于中国酒文化3篇

关于中国酒文化3篇

关于中国酒文化3篇篇一:谈谈我国的酒文化摘要: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研究酒的起源、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讨酒文化的影响和意义,同时展望一下酒文化产业的前景,从而激发大家对酒文化更深层次的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历史;发展;意义。

酒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俗语说:“无酒不成席”【1】,无论是节日庆典、亲朋聚会,还是国家领导相见,似乎都离不开酒。

可以说,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

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

一、酒的起源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2] 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那么就出现了众说纷纭的造酒说。

1.杜康造酒说。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字仲宇,相传为鼯康家卫人,“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

”即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

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

魏武帝曹操乐府诗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2. 上天造酒说。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

《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

”【3】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

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

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传统文化的酒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的酒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的酒文化传统酒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和人们的情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酒被视为一种凝聚和传承情谊的象征,与丰富多样的礼仪、文学艺术以及哲学思想相互交融,成为独特的酒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酒的历史渊源、酒的礼仪与文学艺术、酒的哲学思想。

一、酒的历史渊源酒作为人类最早的饮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早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开始制作并饮用酒。

酒的制作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大自然万物之感悟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在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酒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庆祝仪式、社交交往的象征。

无论是古代的祭祀活动还是现代的宴会聚会,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酒的礼仪与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酒文化传统中,礼仪与文学艺术占据重要地位。

在古代的酒宴上,人们通常会按照一定的规矩进行斟酒、敬酒等礼仪活动,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友好。

这些酒宴礼仪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人际关系处世之道,更是酒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的诗词、歌谣和戏曲中常常描绘了酒的情景,使用了大量与酒相关的意象和比喻。

诸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名篇伟作中,酒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载体,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和美感。

同时,酒也成为戏曲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酒的喜怒哀乐,歌唱出人物的复杂心情和命运的转折。

三、酒的哲学思想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各种思想流派,都对酒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诠释。

儒家强调酒的节制与克己,酒成为了培养自律和修养内在品质的一种手段;道家则将酒看作是与自然相合的载体,通过酒的醉意来追求超脱尘俗的境界;佛教视酒为慾望的象征之一,强调要超越欲望的束缚以达到内心的宁静。

综上所述,酒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酒的历史渊源、酒的礼仪与文学艺术、酒的哲学思想,共同构成了酒文化传统的多个方面。

酒文化:品味背后的故事

酒文化:品味背后的故事

酒文化:品味背后的故事
一、醉人的酒香
酒,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饮料,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每一种酒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和故事,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二、历史悠久的酿酒技艺
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古人通过发酵果实和谷物,创造出了最早的酒。

随着时间的推移,酿酒技艺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不同类型的酒也应运而生。

三、不同地域的酒文化
世界各地的酒文化各具特色,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酿酒传统和口味偏好。

比如,法国的香槟、意大利的葡萄酒、中国的白酒等,都代表着不同地域的酒文化。

四、品味背后的故事
每一瓶酒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从酿酒师的匠心独运到酒庄的传承创新,再到消费者的品鉴体验,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情感。

五、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传统的酿酒工艺
和文化传统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六、结语
酒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形式,它不仅是一种饮料,更
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通过品味酒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
的厚重和人类的智慧,也可以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交融。


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的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

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康永盛世文化传播中国是酒的王国。

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

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族无分汉满蒙回藏,饮酒之风,历经数干年而不衰。

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

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酒文化与酒文明
摘要:在人类文明史上,酒始终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至元明清,历朝历代,无不将酒业看作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不将酒风看作社会文明的风向标。

沿古至今,酒的文化介质调节作用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其他任何物质文化都无法替代的社会影响力。

可以说,酒文化贯穿了人类社会文明史的全过程,成为文化与文明的一种特殊标志。

关键词:酒经济社会酒文化酒文明
东方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内容及其丰富的酒文化更是别具一格,引领着世界潮流,一直成为流行于世的新时尚。

随着酒业经济的繁荣,“酒文化与酒文明”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酒,既神秘又奇特,具有无限的诱惑力。

它给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愉悦和浪漫。

一、酒文化和酒文明的产生及表现
“文化”是指人类主体有意识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逐步实现生存需要和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是人类化或思维化的意识表现。

酒文化是酒物质的意识体现,是“人类发现酒、认识酒、制造酒、利用酒的过程以及酒物质与其他社会物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容、作用形式和运动结果”。

酒文化主要由酿酒文化、饮酒文化、酒引文化三个系统部分组成,它的主体是使用酒的人,产生基础是酿酒和饮酒活动。

酒是一种富含乙醇的液体食品,自制造或发现的那一刻起,酒文化随之降临。

酒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酒、酒经济和其他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阶级化、地域化的上层建筑和系统内容。

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部分思维内容超越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在群体内部形成指导、维护、服务、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思维动力及系统共识的组合形式和内容”。

文明的主体是阶级或人群,产生基础是生产关系。

族群关系和组织管理制度的确立,是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酒文明是酒文化发展的结果,是阶级需要或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

酒文明的生成标志是“酒成为礼的要素”,即酒用于祭祀等社会活动。

“酒榷”思想的提出,使酒的生产和使用被社会组织所管理,不仅对酒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力,而且促进了酒文化的系统化,进而形成上层建筑中的酒文明。

酒文化和酒文明是站在“物质发展和社会需要”两个不同的角度产生的认识。

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重叠性、渗透性、两面性的特征,二者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

“酒文化与酒文明”常交融在一起,具有重叠性。

如:儒、道、僧三大文化系统中对酒的态度。

儒家倡导行酒尊礼,道家讲究品酒养生,佛家戒定禁酒修性,三者分属不同的社会文化子系,兼具酒文化与酒文明的双重性。

酒文化与酒文明有时又相对独立,分别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系统。

如:嗜酒成瘾。

管它美酒浊汤,入口为需,这种瘾酒生态,仅是社会个体的饮食行为病态。

又如:酒榷。

历朝历代多对酒业课以重税,统治阶级根据政治经济的需要制定酒税,旨在约束酒的存在和发展,它作用于酒业经济,具有强制性,不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变化而失效。

酒税制度或酒管机构,狭义地超越了酒物质的文化范畴,成为酒文明中的政务管理文化内容。

酒文化与酒文明具有既对立又依存的两面性。

首先,酒文化缘事而发,多是感性的、夸张的。

酒文明依法而定,多是理性的、严肃的。

其次,感性的酒文化总被理性的社会系统利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突显出个人或局部行为的矛盾两面性。

在很多有关酒的历史故事中,文人政客借酒施意,总会以牺牲局部利益为代价。

如:“李白斗酒诗百篇”,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成为文人展示才华、表达思想、喻谏政治、回避矛盾的酒智慧,但从健康的角度看,又是不文明的酗酒行为,危害了健康。

酒文化为酒和酒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动力,并借助为其他文化服务的机会,不断强化和调整对酒物质的作用形式和强度,它是人们对酒的意识表现,体现了酒物质的社会属性。

酒文明是酒文化的升华,它融入上层建筑的系统内容,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指导和规范酒文化生态向着科学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社会价值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社会文化现象都有酒的影子,所有人类文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酒的影响,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成为社会文化交流的媒介和重要体现。

酒德、酒事、酒俗、酒药、酒风……“无酒不称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为盛”,一个人从生到死,既便终生不饮酒,也无法摆脱酒的影响。

单是酒器文化一项,其组成要素,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社科、医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内容和玻璃、陶瓷、金属、塑料、造纸、印刷、外观设计、机加工等诸多技艺,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酒的酿造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管理文化、历史因素、社会需要等,凝结成酒的品牌文化,这个文化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影响力。

站在广泛的社会学角度和上层建筑的高度,分析酒的社会价值,可以肯定,酒的存在,必有其社会精神诉求的原因和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质基础。

酒文化的社会作用,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

如:“好客山东人,好酒景阳春”,既体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齐鲁文化,又展示了景芝“酿美酒,迎嘉宾”的酒镇文化遗风。

二是促进社会文化和文明的传播。

如:“品泰山,容天下”的酒文化,宣扬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华夏文明思想。

三是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生活的现实需要。

《三国》开篇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均刻画出“倘无酒,鱼无味”的社会需要。

评价酒文明的核心社会价值,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第一,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民族、地区的政治秩序稳定。

如:酒在祭祀、礼仪中的作用等;第二,是否
有利于增强民间交流,化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互补。

如:莒国酒会、大野酒宴、茅台香冠巴拿马、刘伯承酒宴大凉山等;第三,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思想内容及形式的巩固、提高和传播。

如:酒风气对政风的映射和影响;第四,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要素的均衡发展。

如:杯酒释兵权的政治目的;第五,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与上层建筑的发展相适应。

如:酒榷;第六,是否有利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发展。

如:饮酒与健康的医学研究等。

抓住酒文化和酒文明的核心灵魂,确立评价标准和途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大处入手,从小处着眼,是探索酒生态存在价值的基本方法。

如,茅台的国酒文化的定位。

第一,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是中国酒及酿造工艺的代表;第二,茅台酒在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第三,茅台酒的历史文化地位决定了其国酒的政治使命和地位;第四,茅台酒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东方酒文明的文化历程;第五,茅台酒文化对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周边地区多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在酒与医学的领域,茅台文化的健康理念,既传承了中医的辩证免疫思想,又体现了西医学细密而严谨的微观理论。

可见,对酒文化和酒文明的准确理解和定位,不仅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进步,而且能够推动酒和酒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鲁地.中国酒文化赏析.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8
[2] 张长兴.酒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3
[3] 殷伟.中国酒史演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 何满子.中国酒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