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词义的具体化、概括化和褒贬色彩

合集下载

(二)词义

(二)词义

3、比喻义
指词的比喻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所形成的意义。
有的是从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梦话”。 有的是从引申义产生的。如: 光明:①亮光;②明亮;③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事 物)。
(二)色彩意义
反映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价值观念、立场态度和 语言使用上的一些看法。
1. 感情色彩
褒义:勉励 果断 坚定 机智 自豪 贬义:怂恿 武断 顽固 狡诈 骄奢 中性:鼓动 坚固 排列 焦点 结合
(1)语境义的临时性
她啊,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你可真是个智多星啊!(憋了三天竟拿不出一点办法。)
(2)语境义的具体单一性 骄 傲
①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骄傲自大的人是没有不跌跤的。 ②自豪。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③值得自豪的人或事。他不愧是我们大家的骄傲。
(3)语境义的选择性
他抿(张、咧)着嘴?笑起来。


我中午来。 他还是个青年人。 胖瘦皆宜 多少不定
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 1客观事物本身有模糊性 2词义是通过比较而来的相对性概念 3词义的概括性导致模糊性
注意:



词义的模糊性不等于“概括”。 例如“吃饭”,没有明确是吃中饭还是晚饭, 实际上吃饭只是比吃中饭和吃晚饭概括,但是 语义并不模糊。 词义的模糊也不等于“多义”或“歧义”。 例如“两”,一个义项指“二”,词义是明确 的;一个义项指“几”,这才是词义模糊。 “吃菜”中的“菜”是歧义的,因为“菜”可 指“菜肴”,也可指“蔬菜”。这是歧义,但 也不是模糊。
词的比喻义与修辞上比喻的联系和区别。
词典上多义词各义项的排列方式。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单义词主要有三类:

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词的色彩义主要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色彩等。

以下是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1.感情色彩:指词所包含的附加的喜怒哀乐等感情因素。

褒义词
带有赞扬、喜爱、肯定等感情色彩,如“助人为乐”、“鞠躬尽瘁”
等。

贬义词带有贬斥、憎恨、否定等感情色彩,如“遗臭万年”、“鼠目寸光”等。

中性词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既可用于好的方面,也可用于坏的方面,如“无声无息”、“不由自主”等。

2.形象色彩:指词所引起的具体形象或事物的联想。

如“深邃的眼
睛”、“飘逸的长发”、“雄壮的山川”等,这些词语都能让人产生相应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的联想,形成具体的形象感。

3.语体色彩:指词在使用中由于场合、身份等因素而形成的特定
风格色彩。

如“我爱你”这句话,在不同的语体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真心爱你”;在书面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对你怀有深深的爱意”。

同样,“请”这个词语,在口语中表示请求,在书面语中则表示敬意。

总之,词的色彩义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语言习惯来理解。

不同的色彩义会影响人们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因此在使用词语时需要注意其色彩义的特点。

词义的引申和褒贬

词义的引申和褒贬
体概念,指杰出人才,非凡的人。
H
12
(四)内涵化引申:根据词的内涵加 例: Year after y以ea引r a申nd。century after century, the moon goes through its cycles of changes.
月亮的盈亏变化一年又一年,一世纪又 一世纪,周而复始。
他作为流氓的恶名是他死后才传开来的。
H
22
2、英语中有些词具有两面性,虽然时 常会有褒义或贬义,但在一定的上下 文中却是中性词,不含有褒义或贬义。
例:How was the perfect crime found out? 那个不露蛛丝马迹的罪行是如何查明的?
H
23
3、英语中有些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带有不 同的褒贬色彩。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有苦。
这里把roses(玫瑰)和thorns(刺)这两个具体形象引申为这两个形象所代表的 属性:“甜”和“苦”。
H
6
2、将带有特征性形象的词译成 该形象所代表的概念的词。
例:In fact, the Bavarian environment was so charged with Nazi sentiment throughout the 1920s that Hitler’s storm troops
H
14
词义表“情”成分的引申
有时,同一个词,它的表情成分决定于 说话人的立场和态度,或根据上下文所 叙述的特定情况,可能是褒扬或贬抑, 也可能是挖苦、婉转、幽默、愤慨、信 任、怀疑、活泼、严肃等等。翻译时通 常要另外选词,或采取其他一些办法, 才能把这些词的感情成分确切的引申出 来。

第四章第二节词义的具体化、概括化和褒贬色彩

第四章第二节词义的具体化、概括化和褒贬色彩

第四章第二节词义的具体化、概括化和褒贬色彩第二节词义的具体化、概括化和褒贬色彩一、词义的具体化1. The Great Wall is a must for most foreign visitors to Beijing.长城是任何一个外国游客必不可少的参观游览项目。

2. Two years’working is a must to the people who want to take up graduated examination.对于要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来说,两年的工龄是必备条件。

3. But I suspected that if I tried to release the wolf, she would turn aggressive and try to tear me to pieces.可是我想,要是我去放这只狼,她会凶狠地扑过来,要把我撕成碎片。

4.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ve undoubtedly convinced Hitler that we intended to push the Italian campaign as a major operation.另一方面,这次行动无疑地使希特勒深信我们打算把意大利战役作为一场大仗来打。

5. “Well I wonder what you will be tomorrow, Colonel, after the President signs the bill?”哎呀,上校,我不知道明天总统签署了这个议案以后,人家又会给您加上个什么头衔呢?二、词义的概括化1. China has been the tabernacle of justice.中国一直是正义的化身和象征。

2. It was considerable occasion for him at the meeting. He was riding high.直译:他在会议上洋洋自得,出尽了风头。

week 7 第四章1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

week 7 第四章1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

轻音乐 轻微的损失 轻便的汽车 轻松的心情 轻快的脚步 轻浮的举止 轻巧的装备 轻松的工作 轻柔的声音
Reasons for using diction: Polysemy and different collocation
eat soup heavy rain
strong wind
black tea
第四章
第一节 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
一、词义的选译 Diction
By ―diction‖ we mean the proper
choice of words and phrases in
translation on the basis of accurate comprehension of the original.
brown sugar
strong tea prime time
喝汤 大雨 大风 红茶 红糖 浓茶 黄金时间
选择词义的要领
1. 根据词性选择词义
2. 根据上下文及逻辑关系选择词义 3. 根据搭配选择词义
1. 根据词性选择词义
Every penny I earned from the work was
词义的引申主要包括:
– 抽象化引申 – 具体化引申 – 典故的词义引申
2.1 抽象化引申
I was practically on my knees but he still
refused. 我几乎是苦苦哀求,但他依然拒绝。 The two sisters were usually in agreement on most issues, but they were at swords’ points on the matter of abortion. 在很多问题上姐妹俩的意见通常是一致的, 但在人工流产问题上,她们是有激烈争 执的。

浅谈汉英隐喻翻译

浅谈汉英隐喻翻译

浅谈汉英隐喻翻译作者:王丽莉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7期摘要: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汉语和英语语言中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是有所不同的,且人类文化与动物是紧密联系的,根据动物的习性特点和民族文化心理,同一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中出现了不同的隐喻。

基于此,从源语本体有无对应隐喻及有本体的空缺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所采用的方法。

关键词:本体;喻体;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142-02一、引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其早期特定生活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年代更迭环境及社会文明程度中形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更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是由语言记录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各民族语言内容丰富多彩,隐喻逐渐从平白的语言中引申出来,并以重要的文化载体形式出现,其意义固定下来被人们采用,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载体,更能反映出民族的一些特征,因此可以通过隐喻来了解其文化[1]。

在英汉互译中,了解这两种语言的隐喻运用特征,找出两种文档差异之处,能够使翻译更加得心应手,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

动物词汇不仅仅代表了动物本身的意思,很多习惯上都被赋予了一定的隐喻意义,使语言表达得活灵活现。

本文将英语汉语这两种语言的各自语言特点、思维逻辑方式和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二、汉英语言中动物词汇的隐喻对比研究针对动物的行为特点来比喻人和事。

本体就是指动物的专有名称,而喻义就是指人们想要达到某种效果的涵义。

文化差异可以通过这些词汇来体现出来。

1本体相同,喻义相似在中英文中,存在着相同的动物词汇表达同一种喻义,如:fox(狐狸)在汉语中狐狸用来形容狡猾奸诈之人,常用的词有“老狐狸”、“小狐狸精”等;英语中a fox 指诡计多端的人,例如:they are foxy. Weve got to watch him.他们很狡猾,对他们我们要当心点儿。

现代汉语第四章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现代汉语第四章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理性义的作用就在于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一 个范围,凡是该词所指的事物都包括在内, 凡不是该词所指的事物都不包含在内。如 “花茶”的理性义就在于说明该词所指的是 经过用花熏制过的绿茶。因此,红茶,清茶 甚至绿茶也不在花茶之列。
2、感情色彩 大部分词只表示客观的事物或现象,不带感情 色彩,例如“房屋,树木,山川,河流,”等 等,这一类词称为中性词,另一部分词体现出 鲜明的感情色彩。带有赞扬、喜欢、亲切、礼 貌等感情色彩的叫褒义词,带有憎恨、厌恶、 轻蔑等感情色彩的,叫贬义词。 表示人的性格品质的词,几乎都带有感情色彩, 而且往往是成双成对的。例如“诚实”和“虚 伪”,“忠诚”和“奸诈”“简朴”和“奢 华”,“节俭”和“奢侈”,“开朗”和“孤 僻”等等。
(2)可以与其他指同样对象的词构成同义关系, 从而成为一组同义词。 例如:醒悟和省悟,羞郝和臊,每组前一个词 带形象色彩,后一个不带形象色彩,它们形成 同中有异的同义关系。 (3)可以使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形象,真切。
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 走了。
(5)语法义 理性义大多是实词的义,语法义是指虚词 的义。语法义可分为三种: (1)连介义:即连词,介词的作用。如:虽, 但,而,于。 (2)感叹义,即感叹词的象声作用。如:唉, 嘻,呸等,一般独立在句前或句后。 (3)名末语气义,即语气助词,如:了,呀, 吗,呢等。 有些虚词在特点场合可变为实义。如 “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 已而!”这是一位老师在学生作文卷上的批语, 责他作文中把“而”字用错了,于是示范地写 这四句,前两句中除第二句第三个“而”字仍 是连词外,其余的“而”都变为动词了。
(二)词义的社会性 词义不是由个别人任意规定的,是由使用同 一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确定下来的,只有这样, 词义才能为社会成员所共同理解。 本来,词的声音和词的意义之间,名称和事 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的结果。 词义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用词要受到社会 的制约。个人要准确地使用一个词,必须认真理 解它被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意义,不能生造除自己 以外谁也不懂的词。

《乡土本色》各章段意概括(1—10)

《乡土本色》各章段意概括(1—10)

《乡土本色》各章段意概括(1—10)第一章“乡土本色”段意概括1、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2、乡下人、我们民族离不开泥土。

3、“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在我们的文化里所占的地位重要。

4、不流动是“土”的特性,因之而产生“土气”。

5、以土为生的乡下人黏着在土地上,稳定,少变化,少流动。

6、人口宣泄出去,但老根不常动。

7、农业本身没有聚居的需要,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

8、中国乡下大多聚村而居,与美国不同。

9、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四点原因:耕地面积小、水利需要合作、为安全保卫、为继承。

10、村和村之间是孤立隔膜的,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11、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形成了熟悉社会。

12、熟悉社会也就是礼俗社会。

13、14、熟悉社会的规矩是礼俗。

15、熟悉是土气的一种特色。

16、从熟悉里的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17、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

第二章“文字下乡”段意概括1、乡下人的“愚”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2、乡下人因为不识字而被认为是“愚”我不甘服,因为识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3、教授们的孩子和乡下孩子之比较。

4、乡下人不识字是因为没有需要和没有练习的机会。

5、乡下人“愚”是因为(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及城里人多。

6、7、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熟悉)的社会。

8、文字是为克服人和人接触的阻碍,在面对面社会中无需。

9、文字所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

10、说话时,可以不完整、不合文法,因为我们有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

11、文字是间接的不太完整的工具。

12、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直接接触,无需文字。

13、在特殊生活团体里,必有他们的特殊语言。

14、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

15、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还有特殊语言。

16、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并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

17、特殊语言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

18、熟人中,抛开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所以乡土社会中文字是多余的,语言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词义的具体化、概括化和褒贬色彩
一、词义的具体化
1. The Great Wall is a must for most foreign visitors to Beijing.
长城是任何一个外国游客必不可少的参观游览项目。

2. Two years’working is a must to the people who want to take up graduated examination.
对于要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来说,两年的工龄是必备条件。

3. But I suspected that if I tried to release the wolf, she would turn aggressive and try to tear me to pieces.
可是我想,要是我去放这只狼,她会凶狠地扑过来,要把我撕成碎片。

4.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ve undoubtedly convinced Hitler that we intended to push the Italian campaign as a major operation.
另一方面,这次行动无疑地使希特勒深信我们打算把意大利战役作为一场大仗来打。

5. “Well I wonder what you will be tomorrow, Colonel, after the President signs the bill?”
哎呀,上校,我不知道明天总统签署了这个议案以后,人家又会给您加上个什么头衔呢?
二、词义的概括化
1. China has been the tabernacle of justice.
中国一直是正义的化身和象征。

2. It was considerable occasion for him at the meeting. He was riding high.
直译:他在会议上洋洋自得,出尽了风头。

(嘲讽的意味)
抽象化引申为:他成了会上的风云人物。

3. Then this girl gets killed, because she’s always speeding.
今后这姑娘会断送性命的,因为她总是违反交通规则。

4. If you dare to play the fox with me, I’ll shoot you at once.
你要是敢和我耍滑头,我马上毙了你。

5. George likes to work with his hand; when it comes to books, he’s a 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
乔治喜欢干手工活,对念书可是格格不入。

6. The matter was finally settled under the table.
事情终天私下解决了。

7. He earns scarcely enough to keep body and soul together.
他挣的钱几乎难以维持生活。

三、词义的褒贬色彩
1. Mr. Brown felt greatly flattered when he received the invitation to deliver a lecture. 布朗先生接到作演讲的邀请时,感到非常荣幸。

(褒义)
Hans was too obviously flattering the gentleman by saying he was the most courageous man he had ever seen.
汉斯说,这位先生是他所见到过的最有胆识的人,这种阿谀奉承未免过于露骨。

(贬义)
Y ou’re flattering me by saying that.
你那么说,就过奖了。

(中性)
2. This is our scheme for the term’s work.
这是我们这学期的工作计划。

(褒义)
The enemy’s scheme went bankrupt.
敌人的阴谋破产了。

(贬义)
3. She knows Peter to be industrious and clever.
她知道彼得既勤奋又聪明。

(褒义)
He is too clever for us.
他太狡猾了。

(贬义)
4. He is very much interested in politics.
他对政治很有兴趣。

(褒义)
Mary always gets what she wants by playing office politics.
玛丽总是靠耍手腕来达到她的目的。

(贬义)
5. Many famous people are surprising humble.
许多名人都惊人的谦虚。

(褒义)
The arrogant policeman is very humble toward his superiors.
那位神气十足的警察见了他的上司谦卑恭顺。

(贬义)
6. The adoption of the new policies will surely lead to some striking result. 采取各项新的政策必将带来某些显著成果。

(褒义)
There would have seen more painful result but for the drastic measure.
若不是采取了严厉措施,将会出现更惨痛的后果。

(贬义)
另外还有一些英语词既有褒义又有贬义。

例如:
1. aggressive有进取心的;侵略性的
2. plot故事;阴谋
3. champion英雄,冠军;罪魁祸首
4. future前途;下场
5. ambitious有雄心的;野心勃勃的
6. envy羡慕;嫉妒
7. As luck would have it很走运;真倒霉
8. exploit开发利用;剥削
[练习]
3. I’m afraid she’s too far from the cradle for you.
恐怕她对你来说岁数太大了。

7. I was not one to let my heart rule my head.
我不是那种让感情统治理智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