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影响 人类福祉。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原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 本地物种的生存。
2024/1/30
27
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透视
垃圾围城
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 弃物产生量迅速增长, 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 围城现象。
2024/1/30
土壤和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 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 重污染。
8
水圈层结构与功能
水圈层结构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水等。
人类活动对水圈层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排放 污染物导致水体污染等。
水圈层功能
调节地球气候、提供水资源、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等。
2024/1/30
9
岩石圈层结构与功能
2024/1/30
岩石圈层结构
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4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
反作用。
2024/1/30
研究任务
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 径,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 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 多个分支领域。
2024/1/30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保 行为习惯。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0
2024/1/30
14
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分析
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导致 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环境工程概论-绪论PPT课件

后来,由于日本各大城市普遍烧用高硫重油,致使四日市哮喘病蔓 延全国。如千叶、川崎、横滨、名古屋、水岛、岩国、大分等几十个 城市都有哮喘病在蔓延。据日本环境厅统计,到1972年为止,日本全 国患四日市哮喘病的患者多达6376人。
公害八: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63年3月发生在日 本九州市、爱知县一带。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环境工程概论绪论
为什么学习环保知识?
环境污染—人类的灾难!!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主要参考书目
1.徐炎华.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水利水电出版社 2.MackenzieL.Davis,DavidA.Covnwell,王建龙译,
《环境工程导论》(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朱蓓丽主编,《环境工程概论》,科学出版社,2005
公害五: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3年至1956年发 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一些猫的步态不稳,抽 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猫自杀”,但没有人研 究这事。当后得知这是一起公害事件时,有人称为“自杀猫事件”。
1953年,在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 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 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 病。
1956年5月,又在医院出现4个这种病人,得这种病而没有入院的 患者还有50多人。这才引起本地熊本大学医院一些人的注意。在调 查中,把死猫死人病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初步找到吃鱼中毒 这个共同受害的根源。
后来研究发现是氯化甲基汞(CH3HgCl)中毒。
公害八: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63年3月发生在日 本九州市、爱知县一带。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环境工程概论绪论
为什么学习环保知识?
环境污染—人类的灾难!!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主要参考书目
1.徐炎华.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水利水电出版社 2.MackenzieL.Davis,DavidA.Covnwell,王建龙译,
《环境工程导论》(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朱蓓丽主编,《环境工程概论》,科学出版社,2005
公害五: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3年至1956年发 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一些猫的步态不稳,抽 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猫自杀”,但没有人研 究这事。当后得知这是一起公害事件时,有人称为“自杀猫事件”。
1953年,在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 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 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 病。
1956年5月,又在医院出现4个这种病人,得这种病而没有入院的 患者还有50多人。这才引起本地熊本大学医院一些人的注意。在调 查中,把死猫死人病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初步找到吃鱼中毒 这个共同受害的根源。
后来研究发现是氯化甲基汞(CH3HgCl)中毒。
环保概论绪论PPT课件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
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 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1、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 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 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 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 坏两类。
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 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
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属环境问题.由自然 力引起的称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称第二环境问题.不仅包括环境污染,还包括生 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转移;全球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 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2.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3. 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4.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5.1944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6.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7.1955年富山骨痛病事件 8.1953年水俣病事件
(1)环境污染
污染物
•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干扰
• 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
类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由能量产生,是物理问题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
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 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1、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 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 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 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 坏两类。
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 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
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属环境问题.由自然 力引起的称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称第二环境问题.不仅包括环境污染,还包括生 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转移;全球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 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2.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3. 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4.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5.1944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6.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7.1955年富山骨痛病事件 8.1953年水俣病事件
(1)环境污染
污染物
•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干扰
• 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
类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由能量产生,是物理问题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三、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 1、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 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 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 素通常包括: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 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由大气组成大 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由生物体 组成生物群 落,全部生物群落构成生物圈等等。
二、人类的环境 人类环境的结构
1、自然环境
➢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 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 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 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 素的总和;
➢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漫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 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生和发展,被利用和改造。
自然环境的要素构成
自然环境的层次结构
自然环境
地球环境 外围空间环境
岩石圈
土圈
水圈
生物圈 其他圈层
地球环境的圈层结构特性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人类活动的产物
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组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但反过来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 自然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 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 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动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2024年度《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 响、风电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等。
能源利用效率问题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7
PART 04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介绍
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2024/2/2
16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2024/2/2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环境科学概论》 PPT课件
REPORTING
2024/2/2
1
目录
• 环境科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自然环境系统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 •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介绍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探讨 • 全球变化背景下环境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2024/2/2
2
PART 01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物种保护 计划、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利 用资源等。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监测 和评估,了解其动态变化,为保 护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2024/2/2
2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
退化生态系统成因分析
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 响、风电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等。
能源利用效率问题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7
PART 04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介绍
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2024/2/2
16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2024/2/2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环境科学概论》 PPT课件
REPORTING
2024/2/2
1
目录
• 环境科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自然环境系统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 •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介绍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探讨 • 全球变化背景下环境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2024/2/2
2
PART 01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物种保护 计划、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利 用资源等。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监测 和评估,了解其动态变化,为保 护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2024/2/2
2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
退化生态系统成因分析
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特点:1、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2、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 从地表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
3、表现形式要加多样化;
.
19
4、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5、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 生存和发展。
三、环境问题分类
1、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它 是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 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使人类社 会遭受一定损害的问题。包括地震、火 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 干旱等等。
•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中心事物是人,“环 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指的是环绕于 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 因素,工程因素和社会因素。
.
9
二、环境的分类和组成 1、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它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 大气 水体
要素 土地 岩石 生物
.
10
自然环境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 分类。
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森林、草 原、沙漠、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 地、平原等多种类型。
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城市、农 村、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 。
环境科学概论全套课件 完整版457p

量,一般都达到30%左右,仅仅太阳上那种氢合成氦的 作用,是不能造出这么多氦的,而大爆炸能做到 因爆炸而使星系间的距离拉开,更已是熟知的事实 天文观测中已多次记录到超新星爆炸 另外新近得到的两个黑洞撞击爆炸的信息,都可以作 为佐证。
冷暗物质------最新证据!
1.1.2 太阳系出现-大爆炸发生 约100亿年之后 ---星云学说
氢和氦的含量都很少 而是铁占了第一位,其次是氧和硅,
还有很多镁、镍和铝等金属 地球的化学组成为何如此不同?
1.1.3.1 地球的形成
在太阳系内,由于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
轻的气体被辐射到远处,散失到太阳系的外部 远处构成类木行星 近太阳的地区,以尘埃中的固体物质为主,化 学组成当然和原来的星云有显著的不同(铁、 硅、镁、氧为主) 近处构成类地行星
文观测继续有新的发现,证明宇宙在膨胀,曾测到 有的河外星系之间,正以每小时2,500,000km的速 度在拉开距离。
《BIG BANG》-大爆炸
宇宙的全部物质,当初都集中在一个“原始原子”(或
称宇宙蛋)里,异常紧密 温度约1032°K,绝对温度1亿亿亿亿度 显然这只能维持极其暂短的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就发 生大爆炸,原始原子迅速膨胀,逐渐扩展成为我们的宇 宙
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 - 星云说
在献给普鲁士国王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中假
定:最初“整个宇宙的物质都处于分散的状态,并 由此造成一种完全的混沌”,“ 构成我们太阳系的 星球的物质,在太初时都分解为基本微粒,充满整 个的宇宙空间,现在已形成的星体就在这空间中运 转”。他认为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使这些原始的弥 漫物质逐渐分别凝聚,形成了太阳系内的各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6
建
空调采暖的普及
筑
使人们不再关心 建筑的性能
环
境
发
展
中
的
问
题
.
遍布全球的
玻璃和钢筋 盒子建筑
27
建
筑
美国社会能耗比例
能
耗
现
状
.
28
我
国
我国能源相对匮乏,且利用率(32%)与世 界发达国家(52%)差距很大,正大力发展
集
城市集中供热,开展节约能源工作,并提供
中
了相关法律保障实施
供 到2003年,我国有315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
. 蒙古包的排烟与通风19
湿热地区——干栏建筑:吊脚楼/鼓楼/土掌房
水族民居
苗族民居
海南黎族民居
贵州侗族吊脚楼 余姚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台湾现代民居
.
20
干栏建筑一般处于亚热带, 多雨潮湿,加之树林茂密, 豺狼虎豹野猪经常出没其间
.
一般为三层。楼板以下为 “地层”,顶棚以上为楼 层,中间层为居住层。就 其功能而言,地层一般为 牲畜圈及杂物间,也有将 厨房及碓房设置在此间的。 楼层主要是贮藏层。
.
2
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第二章 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6学时
第三章 建筑外环境
4学时
第四章 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 2学时
第五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2学时
第六章 建筑光环境
4学时
第七章 建筑声环境
4学时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观与绿色建筑 4学时
.
3
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
建筑环境学,金招芬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用干雪沏成,厚度500mm的墙体可以提供 较好的保温性能。当室外平均温度-30℃ 时可维持室内温度15℃以上。
.
12
将兽皮衬在雪屋内表面,通过鲸油灯采暖,可使室内温 度达到15℃
年较差30.5℃
月份
.
13
干
热
地
区
埃及的民居
建
筑
巴格达地区 的传统建筑
墙厚340-450mm,屋面厚 度460mm,利用土坯热惯。 室外日夜温差24℃,室内 波动不到 6℃。
3 .建筑热湿环境: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作用、围护结 构的传热传湿、负荷与得热的关系、人体与外界的 换热、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人体的热舒适评价。
.
16
四合院建筑冬季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采暖和抵御 北风侵袭,屋顶设计避免了夏季室内过热。
中 国 四 合 院
.
17
草
原
建
筑
用木料、毛毡建造,造型独特,可 抵御沙暴和雨雪侵袭,冬暖夏凉 。
蒙古包
.
18
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 无角,呈流线形。包顶 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 包身形成强固的整体。 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 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 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 包,可经受冬春十级大 风,下雨落雪的时候, 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 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 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 住草原上的大雨,而不 会漏进包里。
建筑环境学
Built Environment
.
1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任 务在于使学生了解人与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以 及建筑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生活和行为的影 响,理解人对建筑环境在各个方面的要求,并掌握 相关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设计技术理论。
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环境的有关理论;了解掌握如何在环境 艺术设计中正确处理与声、光、热湿环境等的关系。
高纬度地区,人类活动遗址时间晚
热带雨林:不需要建筑建筑
人
建筑的出现:逐渐向两极移动
类
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遍布全球
活
动
的
发
展
.
10
古代文明与气候的关系
创造适宜环境的建筑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密切 相关
世界上古文明的发源地都位于南北纬20 -40之间
.
11
寒 冷 地 区 建 筑
爱斯基摩 人的冰屋
21
布依族石屋(贵州)
就地取材,冬暖夏凉,不怕火灾,隔音 性能好。
干阑竹楼(云南)
防雨,防湿和防热。
.
22
凉盖布
, 不 怕 火 灾
顶 。 就 地 取
依 族 石 屋
,材:
隔,以
音造石
性价块
能低砌
好廉墙
。 ,,
冬以
暖石
夏瓦
.
23
是前人对建筑环境规律的认识与总结,在某
2、 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热
热设施,已形成很大规模,并正向大型化发
发
展。
展
史
.
29
环
境
污
染
大量耗能=污染环境
.
30
第二节 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
.
31
建筑环境学的基本内容
1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内容和方法;建筑环境对人 的心理和生理的重要影响作用。
2 .室外气候:室外气候特征,建筑对区域性气候的影响 (热岛现象、局地环境、楼房风等)。
屋顶表面温度
室外空气 温度
室内空气温度
.
14
气
陕北土窑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候
土窑洞借助土壤热惯性,
与
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
中
国
民
居
陕西绥德 靠崖窑
.
15
干热地区——吐鲁番地区的半地窑式
吐鲁番地区室 外夏季室外可 达47℃,太阳 直射处,可达 80℃,沙面可 烤熟鸡蛋。
土坯散热快, 室内冬暖夏凉。 土壤的散湿减 缓干热气候的 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建筑物理,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光环境,詹庆旋,清华大学出版社 环境科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科学概论,卢昌义,厦门大学出版社
.
4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建筑环境学主要内容
.
5
第一节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
6
一、建筑环境学的概念: 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 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
对 以八卦五行、河图 洛书等易学文化为基础;
建 注意建筑布局、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 筑 运用
——
环 的
中国 的
认为不好的住宅物理环境对人的心理有影响, 导致影响人的命运;涉及环境心理学、地理
风 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建筑学等;
水 对自然现象解释不清的地方,陷入巫术、迷
认识 说 信
.
24
1、建筑的功能: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美观性 健康舒适要求, 工艺环境要求 功能环境要求
.
7
室内环境∈建筑环境∈城市环境∈自然环境
第一节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
8
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从为了躲避自然环境
建
对自身的伤害栖树、岩洞而居到创造出各 式各样的建筑物。
筑
的
起
源
巢居
河南偃师汤泉沟穴居遗址
.
9
“
天 将现代科学手段和顺应自然的风水理论 人 完美结合,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
合
一
” 思 想
世界上唯一的一家七星 级酒店——迪拜的柏兹 酒店设计也运用了中国 古代建筑哲学的金木水
运
火土的五行理论。
用
.
25
二、建筑环境学面临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目前建筑能耗中,空调占50%; 照明占33%; 2.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问题:研究病态建筑的起 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创造一个健康的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