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使学生在探索有机合成材料的奥秘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调查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使用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分享你的发现和感悟。
(2)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有机合成材料的某一性质,如塑料的熔点、合成纤维的强度等,并撰写实验报告。
3.创新实践题:
结合所学知识,发挥创意,设计一个具有环保理念的有机合成材料产品,并阐述其原理和优点。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具,形象直观地展示有机合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2)运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科技、生活等领域的最新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分类、特性和应用范围,如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并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2.使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掌握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等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化学_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教学过程】《有机合成材料》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一年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并能够对物质的分类有初步的认识,尤其对无机物的分类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存在着模糊不清,要注意引导点拨加以区分。
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重点认识到“白色污染”带给我们的危害,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机合成材料》效果分析1.本课题就知识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难,知识点也不是很多,教材内容设计过渡条理,学生们对教学难点的学习较易掌握。
能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能够体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别,也能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区分有机小分子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达标题目设计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及知识水平特征,大多学生都能掌握物质的分类及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区别、知道白色污染的后果和处理的大概方法。
3.就课堂上学生们的情绪表现来看,教师实现学生主动自主的快乐学习、获得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环境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积极主动的乐于社会实践、深感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有机合成材料》教材分析《有机合成材料》评测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碳酸钙 B.二氧化碳 C.乙醇 D.硫酸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 B.棉花 C.腈纶 D.天然橡胶3.区分羊毛和涤纶最简单的方法是( )A.放入水中看是否溶解B.用肥皂水加以区分C.通过燃烧方法辨闻气味和用手捻进行区分D.分别测定它们的拉力进行比较区分4.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末B.石灰窑排放的白色污染物C.人们遗弃的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废弃的瓷砖等白色建筑材料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强化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有机合成材料》课后反思1.本课题中涉及的材料有很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中把生活中各种材料适时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材料的差异形成更直观的认识,使“常见材料的辨识”这一难题解决的更为容易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学习化学的价值,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2、树立学生辩证的看问题的观点,认识到虽然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用途的基本观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电脑网络,制作的网页课件,有保鲜膜的、无保鲜膜的两个水果学生准备:1、课前完成书P99页的活动与探究表格;2、收集一些服装标签,完成<< 评价>>P71页【问题导航】、【探索旅行】、【探索日记】3、书P99页的实验12-1,给一开裂的电木插座加热;【本课总结】由学生得(一)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二)有机合成材料塑料1、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2、合成材料使用的利弊及解决方法【课件设计】见网页【课堂评价练习】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达标检测(单项选择)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大理石B.白糖 C.酒精 D.蛋白质2、下列物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气车轮胎B.瓷碗 C.木桌 D.铝合金门窗3、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人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A、棉花、羊毛、天然橡胶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C、棉花、羊毛、塑料D、棉花、合成纤维、合成橡胶4、多数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性。
人教版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设计诊断测试与知识回顾

化学有机合成是现代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关注的是如何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分子。
有机合成技术在化工、医药、农药、染料和塑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习有机合成技术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学生的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人教版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设计-诊断测试与知识回顾的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机合成方面的课程设计,它将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上。
下面我们来仔细探讨这个教学设计。
课程概述本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复习,诊断测试和知识回顾。
复习这一部分使用了一些有机化学合成方程式的例子作为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
让学生根据这些方程式的反应机理和条件,回答一些特定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诊断测试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参加一种称为针对性诊断测试(TDT)的测试,测试的重点不在于考查学生的总体学习成绩,而是在于评估他们在有机化学合成方面的特定技能和知识水平。
TDT即针对性诊断测试,是一种通过测量学生掌握特定技能所需的知识水平,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测试形式。
这些测试通常包含一系列特定的问题,针对学生需要具备的一些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试。
知识回顾在这一部分,通过回顾针对性诊断测试的结果和学生在复习中表现出的需求,教师将会重点讲解这些学生需要最需要加强的知识点。
案例分析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教学设计的应用。
假设某班级在学习有机化学合成方面特定的技能和知识时,学生似乎出现了一些困难。
通过TDT测试,教师发现在这个班级里,学生需多加强以下知识点:1.对化学反应的反应规律和反应机理的理解不够清晰。
2.缺乏对化学反应条件的掌握。
3.面对新的化学反应类型时,缺乏自己分析反应过程的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安排了相应的知识回顾: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反应过程中的规律和反应机理,教师将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数据和示例,以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反应的规律和机理。
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合成实验设计

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合成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有机化合物合成实验,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和合成方法的理解,培养其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有机化合物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成反应的选择和设计是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关键。
常用的有机合成方法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以制备某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化合物为例,介绍实验设计和操作。
三、实验操作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a) 首先,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所需有机物和辅助试剂,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
b) 进行安全措施的提醒。
实验室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合成实验设计a) 根据所需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确定适合的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应考虑反应条件、反应效率和反应选择性等因素。
b) 确定合成中间体和合成步骤。
合成中间体是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关键物质,合成步骤是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步骤。
3. 实验操作步骤a) 逐步进行实验操作,按照所设计的合成路线进行反应。
每步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等。
b) 观察反应的颜色和产物的形态。
通过观察可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完全,产物是否纯净。
c) 通过相应实验手段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常用的实验手段包括结晶、蒸馏、萃取、色谱等。
四、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合成实验的结果,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分析。
可以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实验手段对产物进行鉴定。
根据鉴定结果,判断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并评估合成的结果。
五、实验思考与拓展在合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不完全、产物纯度不高等问题。
在实验思考与拓展部分,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有机化学反应和合成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思考与拓展,进一步拓宽了对有机化合物合成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几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培养学生对于实际应用中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
3.能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的介绍。
2.布置学生预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
3.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及实验装置,以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兴趣。
2.教师提问:“你能举例说明有机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提取学生的回答。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通过PPT讲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特点及分类,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讲解主要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聚合、缩合、取代、重排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方法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
3.结合具体实例,讲解有机合成材料在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领域的应用。
三、实验设计(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实验室合成聚合物材料的项目。
2.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合成聚合物材料的实验方案,包括所需原料、反应条件、反应装置、实验步骤等。
3.学生将实验方案向全班汇报,并交流讨论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四、实验操作(40分钟)1.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操作。
2.教师悉心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实验总结(15分钟)1.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2.学生回答导师提出的实验中的问题,针对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3.学生学习实验的过程和心得,以及有机合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强调关键知识点的掌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12.3《有机合成材料》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12.3《有机合成材料》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和应用;2.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合成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2.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实验演示材料;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和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 新课讲解(15分钟)2.1 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首先,向学生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聚合物、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以及各种材料的应用领域,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2 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接着,讲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以聚合物为例,详细介绍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包括引发剂的作用、链增长和链转移等关键步骤。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制备不同性质的聚合物材料可能需要采用的不同方法和条件。
3. 实验演示(2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过程,进行相关实验演示。
实验过程中,解释实验原理和步骤,并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4. 学生实践(2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
通过给定的实验条件和材料,学生应用所学的有机合成材料制备原理和方法,自主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 实验总结与讨论(10分钟)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总结与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
6. 拓展延伸(10分钟)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展开有机合成材料的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介绍有机合成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能源等,并展开相关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初步知识。
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4.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5.了解“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资料和对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调查,培养学生对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到化学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增强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在调查和探究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1.有机化合物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小猫烤火”图片观察、倾听、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引入课题板书板书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自主探究(指导探究)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99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
填写表格。
小组讨论。
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比较、讨论得出规律。
阅读讨论归纳小结(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9~P100,并依次讨论下列问题: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2、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仔细阅读课本。
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肯定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概念3、C、CO、CaCO3等是有机物吗?小结: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概念物质的分类自然过渡指导阅读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讲述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而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工具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板书: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一
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并汇报讨论结果。
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
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
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
师: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师: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学生实验:
撕扯塑料薄膜
撕扯方向用力程度撕口形状原因分析
加热塑料片
所用样品操作步骤现象分析原因
塑料袋片
锅柄碎片
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
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
2.具有热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
3.电线的包皮聚氯乙烯。
4.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
5.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塑汽车。
的阶梯![ 内容结束 ]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