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应用在小儿腹泻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治疗小儿腹泻110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采取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记录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应用在小儿腹泻中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穴位贴敷;小儿腹泻小儿腹泻属于临床常见的儿科系统疾病,患儿表现出大便形状和大便次数变化,一般好发于夏季和秋季,影响了患儿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主要采取补液、胃肠道黏膜保护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反复[1]。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小儿泄泻”,主要是由于内伤乳食,复感外邪导致了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引发患儿一系列症状,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注重整体的治疗效果,因此采取中医综合护理结合穴位贴敷应用在小儿腹泻中效果显著[2]。

我院观察了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础资料将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腹泻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均为2014年12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

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6月-8岁,平均年龄(3.56±1.05)岁,病程2-11d,平均病程(4.25±0.86)d;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龄8月-7岁,平均年龄(3.42±1.08)岁,病程2-13d,平均病程(4.31±0.92)d。

两组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大便次数5-10次/d,呈稀水样便,病原学检查可见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中医诊断大便次数增多,呈显淡绿色像蛋花汤样大便,伴有少量粘液,可见恶心呕吐、腹痛发热。

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探讨

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探讨

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

方法:在本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92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开展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服务,观察组开展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及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为82.61%,观察组疗效更好,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康复速度各指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短,恢复更快,P<0.05。

结论:针对小儿腹泻开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及辩证施护利于促使其不良症状尽快消除,恢复正常大便次数及性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属于高效可靠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推拿;小儿腹泻;治疗效果如今儿科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尤其儿童机体功能差,各器官发育不不完善等,导致很容易因为轻微疾病产生严重伤害,因此不可忽视儿科疾病,确保症状尽快缓解[1]。

小儿腹泻作为常见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会导致患儿出现诸多不适症状,多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次数增多,并伴随其他症状,应注意尽早开展治疗措施,促使症状缓解[2]。

如今中医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受到重视,其与传统西医口服、静脉或肌肉给药不同,可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及推拿治疗方案,更易于被患儿接受,提高其依从性[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92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21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为(2.14±0.46)岁,包含急性腹泻34例,前延性腹泻6例,慢性腹泻6例;观察组男患儿26例,女患儿20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为(2.12±0.43)岁,包含急性腹泻35例,前延性腹泻6例,慢性腹泻5例;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相关药物过敏患儿等。

优质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2020-2022年期间选取9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配成观察组45例行优质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45例行优质护理。

观察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大便异常、电解质紊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优质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护理腹泻患儿期间,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中药穴位贴敷;腹泻前言:小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原菌多种因素引起的,也是临床中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其主要分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泻以及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腹痛等,因患儿年龄较小,体质较弱,所以体内各个系统发育不全相互影响下发生消化道紊乱,如不及时治疗,易引发营养不良等情况,降低其生活质量。

临床中治疗方法以微生态制剂或肠黏膜保护剂为主,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易出现不良反应,降低疗效。

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患儿腹泻中效果显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中治疗患儿腹泻以中药穴位贴敷为主,具有用药安全,性价比高的特点[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20-2022年期间,对90例腹泻患儿进行研究分析。

将90例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

其中,观察组男患儿30例,女患儿15例,年龄1-2岁,平均年龄(1.50±0.17)岁;病程1-6d,平均病程(3.50±0.83)d。

对照组男患儿31例,女患儿14例,年龄6个月-1岁,平均年龄(1.43±0.16)岁;病程1-4d,平均病程(2.50±0.50)d。

二者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有比较性。

纳入标准:经诊断,均符合腹泻临床症状,家属均同意此次研究,并积极配合。

中药穴位贴敷及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护理

中药穴位贴敷及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护理

1 . 2 . 2 护理干 预 给予 对照组 患 儿常规 护理 , 包 括保 持生 活
环 境 的安 静 、 清 洁 及卫 生 , 确 保 室 内通 风 良 好 , 及 时 清 除 患 儿
的排泄物 , 及 时更换尿 布 , 以确保 患 儿臀部 干燥 、 清洁; 在患 儿
排便后 , 给予温 水 清洗 臀 部 , 并 扑 上 一层 爽 身 粉 ; 对 患儿 的粪
相关临床 资料 进行收集 , 其 中有男 性 4 3例 , 女性 3 1例 ; 所有入 选患儿均经相关 临床检查并确诊 , 排除患有症状性腹 泻 、 伤寒及 霍乱者 , 按照双盲法 随机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其 中对照组男性 2 1 例, 女性 1 3例 , 月龄在 3~ 5 7个 月之间 , 平均 ( 2 6 . 3± 4 . 5 ) 个 月; 病程时间 1 —8 d ; 观察组 男性 2 2例 , 女性 1 5例 , 月 龄在 3~ 5 8个月之 间 , 平均 ( 2 6 . 5± 4 . 6 ) 个月 ; 病程 时间 1~9 d , 2组在一 般资料 ( 性别、 年龄 等 ) 上 的对 比无 显著性差异 ( P>0 . 0 5 ) , 具有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 1 对象 对本院 2 0 1 1~2 0 1 3年 接 诊 的 7 4例 腹 泻 患 儿 及 其
米粥或扁 豆粥等 ; 对于伤 食泻 者应 消食 导滞 , 可给 予短 时 间禁
食 或 适 当母 乳 喂 养 , 并 饮 用 山楂 水 ; 对 于 脾 虚 泻 者 应 健 脾 益
1次 。
布的相关腹泻标准 , 若治疗 3 d后患儿 的粪便恢 复正 常 , 每天 次数在 3次以下 , 视 为显效 ; 若粪 便改变 成糊状 , 每 天次数 在 4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责任护士需对其进行疾病知识普及ꎬ 耐心与家属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沟通ꎬ 安抚其激动的情绪ꎬ 保证患儿能在安静舒
10 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 85 例进行随机对照实
适的条件下进行治疗ꎮ (2) 穴位贴敷护理: 贴
验ꎬ 将所纳 病 例 按 治 疗 方 法 不 同 分 为 干 预 组
脐部位进行按摩 ( 先逆时针 30 sꎬ 再顺时针 30
对照组中男 19 例ꎬ 女 23 例ꎻ 年龄 2 ~ 8 岁ꎬ 平
s) 促进患儿对药物的吸收ꎮ
均 (3 67 ± 2 31 ) 岁ꎻ 病 程 1 96 ~ 6 dꎬ 平 均
理: 由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家属ꎬ 在治疗期间切记
285
第 32 卷 黔 南 民 族 医 专 学 报 第 4 期

现整理报道如下ꎮ
情紧急ꎬ 家属情绪就可能更加难以控制ꎮ 因此ꎬ

理状态ꎮ 四是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建立良好的
护患关系ꎬ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ꎬ 让患者能够始终
[ J] . 中国药物与临床ꎬ2017ꎬ17(2) :304 - 306
[2] 李晓娇ꎬ武琳琳 精准护理在轻度妊娠期高血压患
第 32 卷第 4 期 黔 南 民 族 医 专 学 报 Vol 32 No 4
2019 年 12 月 Journal of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ec 2019
采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和补液等西医手段进行干
疗基础上ꎬ 给予小儿腹泻患者中药穴位贴敷联合
预ꎬ 但既往数据
[1]
表明单行西医干预ꎬ 疗效较
护理干预的治疗模式ꎬ 以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ꎬ

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护理总结

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护理总结
/ b J L 腹泻 是 以 大便 次数 和 大便 性 状改 变 为特 点 的 消 化道综合征 … 。我院对&J L 腹泻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并 采 取护 理措 施 ,取得满 意疗 效 ,现 总结如 下 。
1 临 床资 料 共2 0 5 例 ,均 为2 0 1 3 年8 月至2 0 1 4 年1 2 月我 院儿 科 住 院 患儿 ,符 合 , ' b J L 腹 泻 诊 断 标准 。男 1 1 3 例 、女 9 2 例, 年龄 2 0 天 ~1 3 岁 ,病 程 3 ~8 天 、平 均 5 天 。通 过 穴 位 贴 敷后病程 缩短 为2 ~4 天 ,平 均 3 天 。大 便 次 数 明显 减 少 ,症 状减 轻 。 2 护 理方 法
两 组术 后 并 发 症 情 况 比较 。观 察 组 术 后 并 发 症 3 例 ( 7 . 1 % ),分 别 为术 后 发 热 1 例 、切 口感 染 1 例 、腹 胀 1 例 。对 照组 术后 并 发症 9 例 ( 2 1 . 4 % ),分 别 为术 后发 热 4 例 、切 口感 染 2 例 、腹胀 3 例 ,组 间 比较 差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5 讨 论
腹痛症状是否减轻等。二是观察患儿皮肤情况 ,观察贴 敷处皮肤 的完好度 、臀部皮肤刺激情况 、皮肤有无过敏 情况 ,有无发痒、抓挠等。发现病情变化及皮肤情况 , 应 及 时反馈 医 生并做 好记 录 。 健康 教 育 。健 康 教育 应该 贯 穿 穴位 贴敷 整 个过 程 , 包括贴敷前 、贴敷 中、贴敷后。从入院开始至出院都应 实施健康教育。在贴敷前 ,用通俗易懂 的语 言向患儿家 长 介绍 穴 位贴 敷 的 目的 、疗 效 ,以取得 家 长 的理 解 、支 持及 配 合 ,询 问 患儿 过敏 史 ,皮 肤 红肿 充 血 溃烂 过敏 或 瘢痕体质者忌用。贴敷中,准备好一些安全的玩具和卡 通 贴 ,对 配合 好 的患 儿 给予 奖励 ,使 患儿 能更 好 地 配合 治 疗 。贴 敷后 ,重点 要 向家 长 交待 注 意事 项 ,家 长 也要 注 意 观察 患 儿皮肤 情 况 ,特 别是 对 于残 留在皮 肤 的 药膏 等 ,不 可 用汽 油 或肥 皂 等有 刺激 性 物 品擦 洗 ,嘱 咐 家属 保持患儿健康 的生活 习惯 ,勤换洗衣物 、饭前便后要洗 手 ,保持患儿接触到的玩具等物品的清洁。贴敷当天最 好不要洗澡 ,避免电扇和空调直吹 ,贴敷期间饮食宜清 淡 ,忌食生冷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适当补充水份 ,多

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探讨

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探讨

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130例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及配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腹泻次数、家属护理满意评分。

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1.54%,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实验组患儿每天腹泻次数为(2.22±0.42)次,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27±5.4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腹泻症状。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推拿;小儿腹泻;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187-02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对患儿健康危害大等特点,患儿临床症状有大便稀薄、腹泻次数多等,并伴有咳嗽、呕吐、发热等症状,患儿如未得到有效治疗容易导致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1]。

为保证治疗效果,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本次研究选取小儿腹泻患儿130例进行分组研究,采取了中药穴位贴敷、推拿治疗及配套护理干预,探讨其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的130例观察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腹泻诊断标准、病程短于1个月、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其他原发性疾病、过敏体质。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抽签的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n=65)和实验组(n=65)。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78例,使用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76.92%),护理满意评分(92.39±3.44)分高于对照组(82.39±3.49)分,(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小儿腹泻儿童腹泻的发生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增加。

小儿腹泻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影响家庭幸福指数。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儿童体内液体营养迅速流失,导致营养不良,对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威胁,严重的腹泻会影响儿童的生命安全[1]。

研究为了评价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疗效,选择我院接诊的78例腹泻患儿进行具体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接诊的78例腹泻患儿纳入研究,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奇偶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配合常规护理,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中,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5岁,平均年龄(3.12±1.02)岁;男21例,女18例;病程最短1天,病程最长12天,平均病程(5.25±2.21)天。

观察组中,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4岁,平均年龄(3.02±1.62)岁;男22例,女17例;病程最短2天,病程最长15天,平均病程(5.33±2.46)天。

2组腹泻患儿的资料对比,(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预防脱水治疗,予以患儿胃肠道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06T10:15:52.2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4期作者:王媛
[导读] 全面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临床意义十分明显,可临床推广应用与借鉴。

(甘肃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消化科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效果。

方法选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达的分组方式,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有30例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对照实施常规治疗方案与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针对性护理对腹泻的患儿进行治疗,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全面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临床意义十分明显,可临床推广应用与借鉴。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小儿腹泻;治疗;效果
腹泻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多发在儿童群体,主要就是因为儿童的年龄比较小,其各项身体功能的发育不够完善,一般来说,引起儿童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病毒侵入、日常饮食等,并且该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患儿排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发生改变。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使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补液等西药进行治疗,但是单一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增加了疾病的发作率,导致患儿体内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十分不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而采用中医穴位贴敷与针对性护理则能够更好的根治疾病。

因此,选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达的分组方式,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有30例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对照实施常规治疗方案与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达的分组方式,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有30例患儿,观察组:男性患儿为17例,女性患儿为13例,患儿的年龄为4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4±0.17)岁,病程为1-8d,平均病程为(2.41±1.09)d;对照组:男性患儿为16例,女性患儿为14例,患儿的年龄为5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0.62)岁,病程为1-7d,平均病程为(2.54±1.41)d;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方式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药方为:苍术20-23g、吴茱萸5-7g、丁香5-7g、白胡椒2-4g,将其磨成粉末状,并加入适量的温水,成糊状,将其贴敷与患儿肚脐的位置,而后将其固定,每天贴敷1次,在患儿睡前进行贴敷,早上取下。

需要注意的是,在为患儿贴敷前,应该对患儿肚脐部位皮肤是否出现破损情况进行严格的观察,并且在贴敷前应该进行消毒处理,贴敷时患儿应该处于平卧位,同时,在贴敷5h后,观察患儿贴敷处是够出现水泡、皮疹等现象,如果出现相关不良反应,需及时通知医生。

此外,护理人员应该对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为患儿规划饮食方案,并且对患儿的排便、饮水、排尿以及体温变化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测,也可以通过卡通贴、音乐、电视节目等方式帮转患儿转移注意力,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其中包括治愈、好转与无效,治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小猪,排便次数与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好转:患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排便次数与大便性状轻微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病情恶化。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3.讨论
儿童因为其自身抵抗能力与免疫能力的影响,导致其体内酶的活性比较低,而且胃酸的分泌量也比较少,从而增加了腹泻的发病率,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则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传统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是十分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而通过中药穴位贴敷的方式进行治疗,则能够起到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营卫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针对性护理对腹泻的患儿进行治疗,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全面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临床意义十分明显,可临床推广应用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允,武赟.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对血清免疫蛋白、血锌水平的影响研究[J/OL].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01):78-79[2019-04-24].
[2]贾俊芳.低渗口服补液盐加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其精神状态和生理活力影响观察[J].北方药学,2019,16(04):65-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