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趣味教学
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之我见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教学中,需要注意活动设计的趣味性,这不仅是出于新课程理念的一大举措,也是基于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必要选择。
因为,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创新古诗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古诗的快乐,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古诗,趣味性引言: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经历几千年岁月洗礼的古典文学艺术。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的古诗篇幅短小,韵律鲜明,节奏感相对较强,在古诗词体系中堪称灵魂内容。
教师在开展低年级古诗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无限魅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树立爱国意识,拓展思维,为后期古诗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程中低年级古诗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1.1学生缺乏浓郁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古诗主要以五字或七字的形式呈现,语言短小精悍,且简明扼要,通常一个字就表示一个词的意思,甚至蕴含一个典故。
再者,部分古诗中涉及到众多生僻字,如古代的地名或专有名词,导致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此外,一些古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通过特殊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当时的内心情感,这让学生有距离感,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加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导致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古诗的兴趣。
1.2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单一在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播媒介。
古诗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高尚品格、文化自信的养成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大部分教师都有正确的认识。
但是,部分教师仍然存在落后单一的教学思维,只把教学当作是工作任务,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的不同,就使得教师对古诗教学的关注点不同。
导致部分教师仍然只将教学重点倾向于作品内容的介绍和诗文的死记硬背,主要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以往的“串讲法”,仅仅将诗文的授课停留在了字面意思的翻译上,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对古诗深层内涵的引导,制约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趣味活动设计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趣味活动设计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加入趣味活动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理解力。
下面将提供一些趣味活动设计的方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小学古诗词的教学。
一、古诗词接龙游戏游戏规则:1. 学生们按照一个主题,依次朗读古诗词的第一句。
2. 下一个学生需要接上一个学生诗句的最后一个字,朗读下一句的古诗词。
3. 如果学生不能继续接龙,则被淘汰,游戏继续。
4. 游戏继续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位学生。
这个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诗歌欣赏水平。
二、古诗词填空闯关活动过程:1. 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先行准备好,并在其中设定一些空白的位置。
2. 学生们根据给定的线索和上下文,在规定的时间内填上空白处的内容。
3. 时间结束,学生们交卷。
4. 验卷时,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这个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提高他们的阅读和推断能力,培养他们对于古诗词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三、古诗词卡片配对活动设计:1. 将一些古诗词的内容分别写在卡片上,将其中的诗句和诗人的姓名分别写在另一组卡片上。
2. 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内容进行匹配。
3. 时间结束,学生们交卷。
4. 验卷时,老师进行点评。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熟悉和记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还能够加深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提高他们对于作者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四、古诗词口头朗诵比赛比赛规则:1. 学生们准备一首古诗词进行朗诵。
2. 每个学生按顺序上台进行朗诵,朗诵时间限制在三分钟内。
3. 老师和同学们根据朗诵的内容、语调和气氛进行评分,评选出前三名。
通过进行口头朗诵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并培养他们对于古诗词的表达能力。
以上是几个可以用于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趣味活动设计的方案,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古诗词趣味实践活动方案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我校特举办古诗词趣味实践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情怀。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曲等体裁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活动内容1. 古诗词知识竞赛(1)参赛对象:全校学生(2)竞赛形式:笔试(3)竞赛内容:古诗词基础知识、代表作品、作者生平等(4)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2. 古诗词朗诵比赛(1)参赛对象:全校学生(2)比赛形式:个人或小组朗诵(3)比赛内容:自选一首古诗词,要求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4)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3. 古诗词创作大赛(1)参赛对象:全校学生(2)比赛形式:个人创作(3)比赛内容:以“古韵今风”为主题,创作一首古诗词(4)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4. 古诗词知识讲座(1)主讲人:邀请著名古诗词专家(2)讲座内容:古诗词的历史渊源、特点、代表作品等(3)讲座形式:现场讲解、互动问答5. 古诗词手抄报比赛(1)参赛对象:全校学生(2)比赛形式:个人创作(3)比赛内容:以“古诗词之美”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4)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6. 古诗词主题班会(1)活动形式:各班级自行组织(2)活动内容:各班级围绕古诗词开展主题班会,如:诗词朗诵、诗词知识竞赛、诗词创作等四、活动安排1. 活动前期:宣传发动、报名、分组2. 活动中期:开展各项活动,包括古诗词知识竞赛、朗诵比赛、创作大赛等3. 活动后期:评选奖项、总结表彰、展示优秀作品五、活动总结1. 活动结束后,对各项活动进行总结,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
幼儿趣味性诗词教案

幼儿趣味性诗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对诗词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诗词的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诗词的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诗词,培养幼儿对诗词的兴趣。
2. 通过诗词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诗词的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对诗词产生兴趣。
2. 如何通过诗词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如何通过诗词的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诗词教材和诗词的图片。
2.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工具,如幼儿画板、彩色笔、故事书等。
3.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诗词欣赏的音乐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相关的诗词音乐或视频,让幼儿感受诗词的韵律和美感,引发幼儿对诗词的兴趣。
2. 学习诗词:教师向幼儿介绍诗词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诗词,诗词的特点等。
然后教师向幼儿朗读经典的儿童诗词,让幼儿感受诗词的美感和韵律。
3. 创作诗词: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创作诗词,可以是根据图片、音乐或故事情节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 诗词欣赏:教师向幼儿介绍经典的儿童诗词,让幼儿欣赏诗词的美感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5. 游戏活动:教师设计相关的诗词游戏活动,如诗词接龙、诗词填空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诗词的学习。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也让幼儿了解到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的文化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小学古诗文趣味教学法探究

小学古诗文趣味教学法探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古诗文教学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古诗文教学方法要多渠道,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对古诗文教学的研究。
在本文,笔者主要以教学实践为例,在“双减”背景下,探究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进行趣味教学的办法,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从小热爱古诗文的兴趣,发展小学生古诗文素养。
标签:小学语文古诗文趣味教学中国古诗文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透过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我们可以看到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那些难以追溯的岁月往事。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体现了“以和为贵”“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等重要思想价值观。
但如今,小学古诗文教学遭遇了许多难题,课堂教学注重字、词、句的全面理解,而忽视了古诗文的整体内涵;以传统教参资料和教材为主干进行传统讲解式教学,很少应用新媒体资源,致使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因为功底薄弱,所以觉得学习古诗文枯燥无味。
因此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一定要掌握好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每个学习阶段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具体应对方法。
一、趣味导入有人认为导入是课堂中没有用的花絮,其实不然。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古诗文教学也是这样的。
一节课刚开始时,如果老师进行了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导入,就能立即将学生吸引过来进入课堂静心学习的状态,还能激起小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相反,如果一节课没有导入或者没有好的导入,而是老师直接开讲,多半小学生难以迅速集中注意力,难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特别影响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
导入,就像一篇好文章的开篇,一场电影抓人眼球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是否合适、是否高效、是否吸引人,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甚至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
因此,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我每节课都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古诗词内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打造生动有趣的课程导入。
例如,在《学奕》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好玩、好奇、好动的特点,邀请班上几位活泼好动的同学表演《小猫钓鱼》的童话剧,并让同学们在一边观看的过程中一边思考:看了这场童话剧,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有同学抢答:“我明白了:专心致志是我们平时做成任何事情的保证,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有了这个道理的引导,我们愉快地开始了今天的教学内容。
打造趣味古诗词课堂——刍议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打造趣味古诗词课堂——刍议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摘要:诗歌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包含了诗人的情感、语言和思想,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可以带来审美价值。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诗歌教学可以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鼓励他们追求超越现实的永恒精神价值,并且还可以提高他们掌握母语的能力。
当教师教授古诗词时,他们不仅要关注诗歌的内容和含义,还应该向学生展示诗歌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诵读;初中语文;趣味引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诗歌通常都有着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含义,并且富有文学和审美价值。
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较小,生活经验较少,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背景、人物思想、地理环境等都比较陌生,因此,即使老师讲解得很详细,他们也只能略懂其中的大概,这使得古典诗词的教学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们开始将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课堂的压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词,并且能够更快地提高语文水平。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意义古诗词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风格的文学形式,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精髓。
因此,它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些经典的古诗词,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它们的教学质量。
通过阅读古典诗歌,可以更好地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教师应该积极推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诗词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既有描绘美丽风光的作品,也有赞颂人物的作品,更有抒发情感的作品,它们的押韵精妙、音律优美。
通过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朗诵、欣赏和品味,可以使他们获得一种美妙的体验,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
通过阅读古诗词,可以与作者的思想相互交流,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所描述的内容。
让“趣味”浸润古诗教学课堂

张 红 书
内容摘 要 :探索教 学古诗的新思路 :反复诵读 ;采用讲故事等多种导入方式 :
关 键饲: 古诗教擎 赫理念 诵读 讲故事 情趣课堂
小学 语文 课本 中有许 多脍 炙人 口、 引
雨声 ,花落 /知 多 少。 绝 旬》 的正 确节 儿 童乐曲 , 古诗就显得 与学生距离接近了 ,
自主 学习、全面 陶冶和课 外拓展 , 通过 自主 可先 讲 述 汪伦 用 计 诚 邀 李 白到 桃 花 潭 做 晚上看 着月 亮睡不 着 觉四连 故 乡及亲 人。 诵读 、联 想和想象 的具体 运用 , 鼓励学生个 客 ~ 汪 伦 是 当时有 名 的歌 手 ,隐居 在 这 对于 学生 的感 官是一 种刺激 ,增 强 了形 性化 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 使古典 诗词教学成 安 徽泾 县西 南 的桃花 潭畔 ,对 李 白佩服 得 象 性 的感知 ,易突破 教 学重点 ,是学 生升 为学 生展示 自我的舞 台 , 成为教学的愉快享 五体 投地 , 日夜 吟诵 他 的诗 。有一 回 ,汪 华 了情 感 。不 仅如 此 ,让 学生 在 已有 的理 受 , 为审美教育 的平 台。这一点几乎 已经 伦 听说 李 白来 了安 徽 ,就 修书 一封 。信 中 成 解 上充 分发 挥想 象 ,用 自己的画笔 再现始 成 为新 时代 教育 者 的共识 。低年 级 的小学 写道 : 先生 好游 乎 7此地 有 十里 桃花 。
人入 胜的古 诗 ,是阅读 教学 的重 要组 成部 奏是 :两个 黄鹂 / 鸣/翠 柳 ,一 行 白露/ 很容 易让 学生接 受。 在教学 《 咏柳》一课时 ,
分 ,是我 国古典 文学 中 的精华 ,古代 教 育 上/ 青天 。窗含 /西 岭/ 千秋 雪 ,门泊/ 我就 加进 了 《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 律 , 学家 孔子说 : 。 不学诗 , 以言 。 诗言志 , 东 吴/ 万里 船 。指导 朗读 时 ,就 必须要 学 学 生跟 着 已会 的旋 律歌 唱 ,很 快掌握 了古 无 诗传情 ,古诗凝炼 ,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 , 生 按照 诗 的正确 节奏 读。二 是强 调有感 情 诗 。并且又唱又跳的 。 课堂气氛 十分活跃 。 可 以陶冶 情操 ,丰富 想象 ,还可 以培 养 学 的朗 读 .指 导学 生把古 诗 的思 想感情 读 出 学生对这 首古诗 增添了浓浓的兴趣。 生对 语言 文字 的兴趣 和敏 感 力,有益 于培 来。由缓到急 ,由低到高 , 从 无情 到 “ 有 古 诗 课堂上 ,不但 可 以唱起 来 ,而且 养 他 们的诗 学素 养。应 当说 古诗 就像 一杯 情 再 到情 感 的喷 发 ,把 阅读 推 向高潮 , 还可 以画起来 。图画具 有直观性 和形 象性。 陈年醇香 的佳 酿 , 滋养着炎黄子孙 的血脉 ; 从 而领悟 古诗 。 借 助 图画对古 诗赐 予形 体化 ,更易 于学生 又如 一枚磁 石 , 凝聚吸引着 民族的魂魄 。 语 二、采用讲故事等多种。一 文 课程 标准 》 中明确 要求 :l 年级 的学 一6 古 诗教 学伊 始 ,教 师可 采 用猜 谜语、 般 来说 ,课文 每篇 中都 有一 幅画 ,借 助 图
幼儿园趣味古诗词教案

幼儿园趣味古诗词教案一、教案主题:趣味古诗词教学二、教学对象:幼儿园小朋友三、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2.培养幼儿热爱和欣赏古诗词的兴趣。
3.通过诵读古诗词,提升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通过古诗词内容的学习,启发幼儿对生活和自然的认知和探究。
四、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学生:清晨的阳光洒进教室,室内静悄悄的。
老师将桌子上的古诗词书籍搬到诵读区,准备好一张宣纸和毛笔。
教师:引导学生做以下活动(1):听古诗词背景音乐。
放一段中国古典音乐作为课程开始的背景音乐。
(2):欣赏古诗词配图。
老师向学生展示写满古诗词的图画,或是送一幅好看的李白墨迹。
鼓励学生在美丽的图画中体会古诗词的美妙。
(3):模仿古人书法。
老师协助幼儿写下一些汉字、诗句、成语,让小朋友们模仿古代先贤的书法,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神韵。
2.主要任务:诵读古诗词,开启幼儿的古诗词启蒙之路(1):学习古诗词1)古诗词灵魂老师让学生听《登泰山》一首诗,学生听后回答一些提问,比如说,古人登山时有哪些感受和体验?2)古诗词桥梁重读《咏鹅》一诗,让学生通过古代文化学习河南的黄河——鸭绿江,大家感受鹅群在黄河畔甘露滋润下生长的想象。
(2)诵读古诗词1)学生诵读共读:重读诵读了多次,让学生感受到其韵律、意境,引导他们感受到古代传承文化的美感。
2)边诵读边学好汉字:把重要的汉字挑出来,在众多字中标出,让学生一遍一遍的诵读,不断地慢慢而我。
3)游戏+唱响传统诗词:教师说出古诗词的前几句,让学生根据音律进行创作,唱出一首有前后加修饰这首古体诗词的歌曲,鉴赏其气氛、曲调和歌词的韵律。
3.课后练习:老师宣布课程完成后,根据教师的指令对课程进行回顾,课程中学到了什么?然后学生们进行课后练习,抄写、背诵、思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趣味教学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如星海的优秀诗篇。
这些诗篇语言富有图画美和音乐美;具有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
多积累优秀诗篇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滋养学生心灵,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怎样才能把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的宝藏完好开发,使我们的学生完美地应用、掌握它呢?下面从“读、画、演、编、唱”五方面谈谈我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收益。
一、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美、思想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要理解一首诗词,继而学会运用,读是多么的重要啊。
读两次是读准确读通顺了,读四次是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了,读六次是读出味道读出感觉来了,读八次是读出体会读出意境来了……
例如,在《长相思》这首词的学习中,学生读前两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聒”和多音字“更”,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如“身向榆关那畔行”可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夜深千帐灯”可在“夜深”后面停顿;读到第五遍时,读出“长”的味道和“相思”的感觉;读到第六遍,看着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把词的意思读懂了;读到第七遍,读出作者身在征途,心系家乡的感情;读第八遍,想象出家乡的一幅幅乡村乐居图;读第九遍,感受到家乡亲人们对诗人离开的不舍,读第十遍,感受到诗人爱故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既然读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不要把古诗咬碎了,生生地讲解那些字词,而是应该让学生尽情地朗读,读多了,其中的意思定会了然于胸,教师只要适时地点拨就行了。
二、在绘画中欣赏形象美、意境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古诗词大都景致生动,诗境鲜明,诗情画意。
古诗教学过程中也可利用诗画相通的特点,引用绘图想象与想象成画的教学方式再现古诗的意境。
例如杜甫《绝句》一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教学中,学生把古诗读懂后,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借助想象力,画出诗中所描述的景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借助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的绘画。
如:诗的前两句该怎么画?一行翠绿的柳
枝在随风摇摆,晃动的柳枝上两只黄鹂鸟欢快鸣叫,蓝天白云下,一群孩子抚摸着柳条正抬头看着空中掠过的一行白鹭……学生的作品虽只是涂鸦,但是抛开作品的好坏之分,这却是学生对古诗富有个性的意境的感悟。
孩子是天生的画家,画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之一了,如果我们给时间让孩子把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画出来,那我们一定会收获不少惊喜:他们会画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会画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趣,会画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会画出“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的闲……在画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受到古诗的形象美和意境美,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三、在表演中亲身体验,感受诗意
学生钟爱于表演课本剧,如果把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也改成剧本形式并分角色演出来,学生们一定会有浓厚的兴趣,可以这样操作的诗有很多,如《小儿垂钓》、《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寻隐者不遇》等。
像《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寓意深刻。
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
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再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头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写旅途的艰苦;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偶得投宿处的喜悦。
诗中末句的“归”,意境深远,既写出了诗人从风雪迷漫的困境中忽然找到投宿处的狂喜心情,又表现了山民热情、好客、纯朴的良好品性。
为了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情景,提出下面几个问题:(1)诗人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人烟稀少的山中,天色已晚,面对风雪,远望苍山,路途遥远,这时,他会想些什么?(2)夜更黑了,风更紧了,雪也更大了,天气冷得叫人难受,正在这十分为难的时刻,忽然发现山间有一间穷人住的茅屋,诗人的心情怎样呢?(3)听到犬吠,茅屋里的主人会怎么做?这时主人与诗人会有一段什么样的对话?(4)诗人受
到主人的热情接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想象,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角色,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对诗人来到柴门边,并受到主人热情接待这一情景进行表演。
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归”字所蕴含的意境美。
四、在编故事中加深理解诗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喜欢听故事是小学儿童的天性,教师如果在古诗教学中,抓住儿童这一特点去调控教学,将故事诗句演变为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赠汪伦》一诗中,引导学生把古诗的意境进行扩展想象,编成故事,编得最好的在班上进行演讲:唐朝时有个叫汪伦的人,特别欣赏大诗仙李白的才学,很想找机会接近李白。
有一回,他听说李白要经过他的家乡,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天,他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喜饮乎?这里有万家酒店。
于是,李白欣然前往,可是找了半天,既没找到十里盛开的桃花,也没找到一万家酒店。
李白非常纳闷,汪伦笑着说道:“先生,十里桃花不是桃林,而是此地有一处潭水名为‘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也并非一万家酒店,而是酒店的主人姓万。
”李白听后大笑起来,对汪伦如此煞费苦心的邀请深表感谢。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在汪伦的处所秉烛长谈,待分别时,两人已结为好友。
临走时,李白在船上突然听到岸上有人在踏着节奏唱歌,抬头一看,原来是汪伦。
于是,在感动之余,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赠汪伦》一诗。
孩子们经过编故事,听故事的活动后,学习的兴趣陡增,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文也早已悄然印进了他们的脑海。
五、在演唱中牢记古诗词
诗词在古代主要是靠音乐来传播的,给诗词谱上曲,把它唱出来,有助于大家把它记得更熟,现在小学音乐课本上不是让《游子吟》等古诗词变成了歌吗?邓丽君不是也把《但愿人长久》演绎得动人心弦吗?记得我在成人高考时压根儿就没想到填空题会考《花非花》这首词,所以考前就没复习,虽然以前上中学时背过,但多少有些遗忘,也有些发慌,好在我能把它唱出来,结果顺利地做出此题。
在实际教学时,找不到谱好的现成的歌曲,那我们可以用孩子们熟悉的儿歌的曲调把它唱出来,那该多么有趣啊!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
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富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