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肿大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脾肿大详解课件

肝脾肿大伴有肝功能异常,但无脾脏 肿大。
肝硬化
肝脾肿大伴有门静脉高压、腹水等症 状。
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引起的肝脾肿大 ,常伴有血常规异常。
其他疾病
如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也可能引起 肝脾肿大,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 结果进行鉴别。
03
肝脾肿大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03抗生Fra bibliotek治疗针对感染引起的肝脾肿大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以控制感染和缩小 肿大的肝脾。
脏和血液系统状况。
病理学检查
通过肝穿刺或脾穿刺获取组织 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
诊断。
诊断标准
肝脾肿大
肝脾超过正常大小,质地变硬 或结构异常。
肝功能异常
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升高, 提示肝脏受损。
血常规异常
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异常, 提示血液系统疾病。
其他症状
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鉴别诊断
肝炎
肝脾肿大的常见原因
感染
肝炎、肝脓肿、血吸虫 病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
肝脾肿大。
淤血
门静脉高压、心力衰竭 等可导致肝脏淤血,引
起肝脾肿大。
肿瘤
肝癌、肝血管瘤、肝肉 瘤等肿瘤疾病可导致肝
脾肿大。
其他
如脂肪肝、肝硬化、白 血病等也可引起肝脾肿
大。
肝脾肿大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肝脾肿大可引起右上腹或左上腹疼痛 、食欲不振、乏力、消瘦等症状。
肝脾肿大的预后与转归
预后情况
良好预后
肝脾肿大可能是暂时性的,由非恶性疾病引起,如病毒感染或过敏反应。这种 情况下,肝脾肿大通常会自行消退,患者预后良好。
较差预后
如果肝脾肿大是由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引起的,则预 后通常较差。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肝脾持续肿大,甚至进行性加重。
肝硬化
肝脾肿大伴有门静脉高压、腹水等症 状。
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引起的肝脾肿大 ,常伴有血常规异常。
其他疾病
如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也可能引起 肝脾肿大,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 结果进行鉴别。
03
肝脾肿大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03抗生Fra bibliotek治疗针对感染引起的肝脾肿大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以控制感染和缩小 肿大的肝脾。
脏和血液系统状况。
病理学检查
通过肝穿刺或脾穿刺获取组织 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
诊断。
诊断标准
肝脾肿大
肝脾超过正常大小,质地变硬 或结构异常。
肝功能异常
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升高, 提示肝脏受损。
血常规异常
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异常, 提示血液系统疾病。
其他症状
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鉴别诊断
肝炎
肝脾肿大的常见原因
感染
肝炎、肝脓肿、血吸虫 病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
肝脾肿大。
淤血
门静脉高压、心力衰竭 等可导致肝脏淤血,引
起肝脾肿大。
肿瘤
肝癌、肝血管瘤、肝肉 瘤等肿瘤疾病可导致肝
脾肿大。
其他
如脂肪肝、肝硬化、白 血病等也可引起肝脾肿
大。
肝脾肿大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肝脾肿大可引起右上腹或左上腹疼痛 、食欲不振、乏力、消瘦等症状。
肝脾肿大的预后与转归
预后情况
良好预后
肝脾肿大可能是暂时性的,由非恶性疾病引起,如病毒感染或过敏反应。这种 情况下,肝脾肿大通常会自行消退,患者预后良好。
较差预后
如果肝脾肿大是由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引起的,则预 后通常较差。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肝脾持续肿大,甚至进行性加重。
肝硬化ppt课件

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 肝硬化。 • 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直接 演变为肝硬化。 二、慢性酒精中毒:欧美国家,我国近年上升 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乙醇及 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 发展为肝硬化。 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约20%可发展为肝硬化。 四、 胆汁淤积 持续肝内瘀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可 损伤肝细胞,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二)体征
(尊重病人、奉献爱心)
1、肝病病容:面色黝黑无光泽;
2、消瘦、肌肉萎缩;
3、皮肤: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
4、腹壁静脉曲张:以脐为中心,严重脐周静脉突起水母头
样,并可听见静脉杂音;
5、黄疸:肝功能储备明显减退,持续性或进行性加深提示
预后不良;
6、腹水;
7、下肢水肿;
8、肝性胸水:多右侧;
病 因 Aetiology
七、工业毒物或药物 长期接触CCl4 磷砷等
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异烟肼等 中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炎
肝硬化 长期服用甲氨喋呤可引起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
病 因 Aetiology
八、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九、血吸虫病 虫卵沉积于汇管区 纤维组织增生 窦前性门脉高压(再 生结节不明显)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十、隐源性肝硬化 70%可能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展而来。 病因不明占5-10%。
病 因 Aetiology
五、肝静脉回流受阻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缩窄性心包炎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肝小静脉闭塞病
长期淤血、缺氧
淤血性(心源性)肝硬化
(二)体征
(尊重病人、奉献爱心)
1、肝病病容:面色黝黑无光泽;
2、消瘦、肌肉萎缩;
3、皮肤: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
4、腹壁静脉曲张:以脐为中心,严重脐周静脉突起水母头
样,并可听见静脉杂音;
5、黄疸:肝功能储备明显减退,持续性或进行性加深提示
预后不良;
6、腹水;
7、下肢水肿;
8、肝性胸水:多右侧;
病 因 Aetiology
七、工业毒物或药物 长期接触CCl4 磷砷等
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异烟肼等 中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炎
肝硬化 长期服用甲氨喋呤可引起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
病 因 Aetiology
八、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九、血吸虫病 虫卵沉积于汇管区 纤维组织增生 窦前性门脉高压(再 生结节不明显)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十、隐源性肝硬化 70%可能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展而来。 病因不明占5-10%。
病 因 Aetiology
五、肝静脉回流受阻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缩窄性心包炎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肝小静脉闭塞病
长期淤血、缺氧
淤血性(心源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病》PPT课件

检测肝脏功能是否正常,包括 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
自身抗体检测
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自身抗 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 体等。
免疫学检查
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 。
病原学检查
排除其他肝炎病毒、细菌感染 等原因引起的肝病。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B超检查
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回 声等变化,有助于发现肝 脏病变。
肝损伤。
免疫系统异常识别和攻击自身 肝细胞,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
。
临床表现
01
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表 现为疲劳、食欲减退、 黄疸和肝脾肿大等症状 。
02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 黄疸、皮肤瘙痒和脂肪 吸收障碍为主要表现。
03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 症状与原发性胆汁性胆 管炎相似,但病程发展 较慢。
04
疾病进展可导致肝硬化 、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 癌等严重后果。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病 情的影响。
饮食调理
控制热量摄入
保持适当的热量摄入,避免过胖或过 瘦。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 瘦肉、豆类等。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特别是饱和 脂肪和反式脂肪。
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充足的 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05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 进展
新药研发
针对特定免疫细胞的治疗
研究针对特定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等)的靶向药物,以 调节免疫反应,减轻肝损伤。
新型免疫调节剂
开发新型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不同方面来治疗自身免 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检测
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自身抗 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 体等。
免疫学检查
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 。
病原学检查
排除其他肝炎病毒、细菌感染 等原因引起的肝病。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B超检查
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回 声等变化,有助于发现肝 脏病变。
肝损伤。
免疫系统异常识别和攻击自身 肝细胞,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
。
临床表现
01
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表 现为疲劳、食欲减退、 黄疸和肝脾肿大等症状 。
02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 黄疸、皮肤瘙痒和脂肪 吸收障碍为主要表现。
03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 症状与原发性胆汁性胆 管炎相似,但病程发展 较慢。
04
疾病进展可导致肝硬化 、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 癌等严重后果。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病 情的影响。
饮食调理
控制热量摄入
保持适当的热量摄入,避免过胖或过 瘦。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 瘦肉、豆类等。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特别是饱和 脂肪和反式脂肪。
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充足的 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05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 进展
新药研发
针对特定免疫细胞的治疗
研究针对特定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等)的靶向药物,以 调节免疫反应,减轻肝损伤。
新型免疫调节剂
开发新型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不同方面来治疗自身免 疫性肝病。
成人PhPPT课件

化疗
01 化疗药物:常用的化疗药物 包括阿霉素、长春新碱、环 磷酰胺等
02 化疗周期:化疗通常分为多 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治疗 期和恢复期
03 化疗副作用:化疗可能导致 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
04 化疗效果:化疗对于成人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 治疗效果较好,但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 案
02
03
学会放松:通过 深呼吸、冥想、 瑜伽等方法缓解
压力
社会支持体系
家庭支持:家庭 成员的关爱、理 解和陪伴
朋友支持:朋友 间的关心、鼓励 和帮助
专业支持:心理 医生、社工等专 业人士的指导和 建议
社会组织支持: 相关公益组织、 病友团体等提供 的帮助和资源
谢谢
B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吸烟、酗酒等
A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 发现疾病,尽早治疗
体检项目:血常规、生化检 查、骨髓穿刺等
体检频率:建议每年进行 一次全面体检
体检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提高免疫力
01
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 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 质等
04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 系统功能低下或失调
05
其他因素:如年龄、 性别、生活习惯等
临床表现
发热:体温升 高,可能伴有 寒战、出汗等 症状
贫血:面色苍 白、乏力、头 晕等
出血:皮肤瘀 斑、牙龈出血、 鼻出血等
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下、 腹股沟等部位 淋巴结肿大
骨痛:骨痛、 关节痛等骨骼 疼痛症状
肝脾肿大:肝 脾肿大,可能 伴有腹胀、食 欲不振等症状
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肝脏疾病病例讨论PPT课件

肝掌
皮肤表面出现蜘 蛛痣
皮肤出现大片的 瘀血、淤斑
腹部膨隆、静脉 高度扩张,腹水
实验室检查
血氨高
02
低,疑为脾功能 亢进引起贫血
转氨酶高
入院完善检查,血常规:Hb80这里输入图片 g/ml ,生化: 的说明性文本 血氨223μmol/L,肝功:ALT455mmol/L、 AST412mmol/L,乙肝两对半:HBsAg(+)、 HBeAg(+)、HBcAb(+),肿瘤标志物: AFP10300 mmol/L、CEA(-)。
思考讨论 Q4:请结合课本及查阅文献尝试从分子和基因的角度 解释该类疾病的进展机制?
●肝性脑病: (1)氨中毒:虽然 HE 发病机制复杂,但血氨升高是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主要由 肠道产 生的氨经门脉系统进入肝脏,形成尿素解毒。氨是一种引起 HE 的神经毒素,能 够 影响星形胶质细胞,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氨神经毒性能够干扰线粒体功能和 氧 化应激,这主要与线粒体通透性改变( MPT)相关。研究表明氨干扰脑内能量新陈 代 这里可以添加 谢,途径包括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 ;刺激 Na+-K+-ATP 酶产生 ATP 的 消耗 标题内容 ;损害丙酮酸和谷氨酸氧化 ;干扰苹果酸天冬氨酸穿透等。急性氨毒性还增加 超氧化 物的生成和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氨诱导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 MPT 突出显示 星形胶质细 胞在氨毒性作用中的关键作用。 (2)星形细胞异常:星形胶质细胞是主要表达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细胞,在脑中解毒氨 主要依赖谷氨 酰胺的合成。 这里可以添加 (3)HBV 感染存在时,氨与HBV感染 是协同增效的。小胶质细胞构成脑的常驻巨噬细 标题内容 胞,有能力识别广泛的内稳态情况。 炎症反应激小胶质细胞后,该细胞释放出广泛的 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研究发 现肿瘤坏死因子或白介素 1 基因缺失可延缓 HE 发 病并减轻脑水肿。有 HE 的肝硬 化患者血清中炎症反应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无 HE 的 患者。
症状学——肝脾肿大

(二)体格检查
3.皮肤(色素、瘙痒抓痕、紫癜、黄疸) 4.心脏检查(心率、杂音、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 5.脾(肝硬化、血吸虫、疟疾、血液病) 6.一般状态(显著消瘦见于肿瘤及肝硬化失代偿期)
注意: 与问诊核对,必要时补充
(三)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检查内容
1. 血液学检查 2. 尿液检查 3. 粪便检查 4. 肝功能检查 5. 免疫学检查 6. 影像学检查 7. 肝穿刺活检 8. 腹腔镜检查
左叶厚径不超过6cm 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5. 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门静脉内径1.0~1.2cm 胆总管内径0.4~0.6cm
1.左肋缘下 2.左正中旁 3. 正中位 4.右正中旁 5.沿门静脉长轴 6.右肋缘下 7.右肋间斜切 8.右肝冠状切
[二问]
肝肿大可能由哪些疾病引起的?
引起肝肿大疾病: 感染性 非感染性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 器官,重量在1200~1500 克左右。 肝脏大小: 长25-30cm 宽19-21cm 厚6-9cm
体格检查-肝
肝脏绝大部分在右季肋区内 上界: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右腋中线第7肋间 右肩胛线第10肋间
下界:叩诊肝上界
(1)右锁骨中线,≤1cm (2)前正中线,≤3cm
触诊肝下缘
诊断 Diagnosis
完整的病史
详尽的查体
大夫,我最近不 舒服
哪里不舒服呢?
辅助检查
(一)病史询问
1. 伴随症状 (1)发热 (2)肝区疼痛性质 (3)黄疸(注意皮肤搔痒) (4)近期体重变化
(一)病史询问
2.既往史、个人史 (1)流行病、传染病史-血吸虫、肝炎 (2)输血、注射史 (3)病毒性肝炎密切接触史 (4)饮酒史 (5)药物、化学物质接触史 (6)心脏病史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最新版)PPT课件

2021精选ppt部位分类一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胸膜腔感染二心血管系统侵犯心脏瓣膜包括人工心瓣膜的心内膜炎心肌炎或心包炎三血液系统血管相关性感染败血症输血相关感染四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性腹泻胃肠道感染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腹盆腔内组织感染腹水感染五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脑膜炎脑室颅内脓肿包括脑脓肿硬膜下和硬膜外脓肿椎管内感染六泌尿系统2021精选ppt部位分类七手术部位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器官或腔隙感染八皮肤和软组织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褥疮感染烧伤感染乳腺脓肿或乳腺炎婴儿脓疱病九骨关节关节和关节囊感染骨髓炎椎间盘感染十生殖道外阴切口感染阴道穹隆部感染急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男女性生殖道的其它感染十一口十二其它部位2021精选ppt诊断标准一上呼吸道感染
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五、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 性。
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六、器官(或腔隙)感染 时间概念: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 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 一即可诊断。 ⑴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⑵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 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⑶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七、泌尿道感染 临床诊断: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男性尿检:WBC≥5个/高倍视野, 女性尿检:WBC≥10个/高倍视野, 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⑵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治疗有效而认定 的。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十六、烧伤感染 单纯发热不能诊断为烧伤感染,因为发热可能是 组织损伤的结果或病人在其它部位有感染 。 只有: 1、焦痂迅速分离,焦痂变成棕黑、黑或紫罗兰 色,烧伤边缘水肿 +创面有脓性分泌物 或 2、焦痂迅速分离,焦痂变成棕黑、黑或紫罗兰 色,烧伤边缘水肿 +T>38℃或T<36℃,合并 低血压。 才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五、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 性。
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六、器官(或腔隙)感染 时间概念: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 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 一即可诊断。 ⑴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⑵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 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⑶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七、泌尿道感染 临床诊断: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男性尿检:WBC≥5个/高倍视野, 女性尿检:WBC≥10个/高倍视野, 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⑵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治疗有效而认定 的。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十六、烧伤感染 单纯发热不能诊断为烧伤感染,因为发热可能是 组织损伤的结果或病人在其它部位有感染 。 只有: 1、焦痂迅速分离,焦痂变成棕黑、黑或紫罗兰 色,烧伤边缘水肿 +创面有脓性分泌物 或 2、焦痂迅速分离,焦痂变成棕黑、黑或紫罗兰 色,烧伤边缘水肿 +T>38℃或T<36℃,合并 低血压。 才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发热讲课ppt课件

寒战: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脑、药物热、输
血反应。
单纯疱疹:常见于发热性疾病:大叶性肺炎、流脑、
流感。
淋巴结肿大:传单、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白血
病淋巴瘤、转移癌。
伴随症状和体征(二)
肝脾肿大:传单、病毒性肝炎、布氏杆菌病、白血
病,淋巴瘤、急性血吸虫病。
出血: 发热伴皮肤黏膜的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和
发 热( Fever)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体温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后区-产热中枢; 下丘脑前区-散热中枢;
❖温度感受神经元由热和冷敏感神经元,即 温度敏感神经元组成。它不仅对局部温度变 化高度敏感,而且还能感受到由皮肤、肌肉、 脊髓以及其他区域温度感受器传入的温度刺 激。
体温中枢
❖非温度因素也可影响下丘脑前区的温度感受 神经元:渗透压、葡萄糖浓度、血中激素水平 (雌激素、甲状腺素等)。
A.Continus fever
B.Remittent fever
C.Intermittent fever
D.Undulant fever
E.Recurrent fever
高热是指体温达到:
A.38.1-39℃ B.39.1-40℃ C.39.1-41℃ D.40.1-41℃ E.41℃以上
脑出血;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原发性低热、感染后、夏季
低热 。
感染性 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布氏杆菌病 50-60% 非特异性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
非感染性 40-50%
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如手术后、肿瘤 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药物热 内分泌代谢疾病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10例长期发热病人,病种分析如下:
外源性致热源( exogenous pyrogen):
血反应。
单纯疱疹:常见于发热性疾病:大叶性肺炎、流脑、
流感。
淋巴结肿大:传单、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白血
病淋巴瘤、转移癌。
伴随症状和体征(二)
肝脾肿大:传单、病毒性肝炎、布氏杆菌病、白血
病,淋巴瘤、急性血吸虫病。
出血: 发热伴皮肤黏膜的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和
发 热( Fever)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体温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后区-产热中枢; 下丘脑前区-散热中枢;
❖温度感受神经元由热和冷敏感神经元,即 温度敏感神经元组成。它不仅对局部温度变 化高度敏感,而且还能感受到由皮肤、肌肉、 脊髓以及其他区域温度感受器传入的温度刺 激。
体温中枢
❖非温度因素也可影响下丘脑前区的温度感受 神经元:渗透压、葡萄糖浓度、血中激素水平 (雌激素、甲状腺素等)。
A.Continus fever
B.Remittent fever
C.Intermittent fever
D.Undulant fever
E.Recurrent fever
高热是指体温达到:
A.38.1-39℃ B.39.1-40℃ C.39.1-41℃ D.40.1-41℃ E.41℃以上
脑出血;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原发性低热、感染后、夏季
低热 。
感染性 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布氏杆菌病 50-60% 非特异性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
非感染性 40-50%
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如手术后、肿瘤 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药物热 内分泌代谢疾病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10例长期发热病人,病种分析如下:
外源性致热源( exogenous pyroge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脾肿大
概念
肝脏和脾脏是人体腹腔内的两个器官。肝脏有营养代谢、 制造白蛋白和凝血因子、生物转化和解毒,以及分泌胆汁等众 多生理功能,主要属于消化系统。脾脏是体内最大的周围淋巴 器官,又位于人体血液循环的通路上,有滤过血液和侵入的各 种抗原(包括感染原和致敏原)、产生免疫应答等重要功能,且 储有血细胞及血小板,以备人体需要时输入血流,脾脏属于血液、 淋巴系统。尽管这两个器官生理功能和解剖位置不同,但是由 于各种疾患引起的肝、脾肿大却是临床上并不少见的征象。
脾感染大
1、病毒感染 2、立克次体感染 3、细菌感染 4、螺旋体感染 5、寄生虫感染 6、慢性肝炎、血吸虫病 7、慢性疟疾、梅毒
非感染
1、充血性:心包积液、肝硬化、门脉高压 2、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 ITP、脾亢、溶血性贫 血 3、结缔组织病:HLE、still病、皮肌炎 4、脾脏肿瘤、血管瘤或囊肿 5、代谢性:淀粉样变性等
1、何为肝大?
**年龄越小,越容易触及; **以右锁骨中线肋下可扪及肝脏的大小为标准。
新生儿组 婴儿组 幼儿组 学龄前儿 学龄儿童
童
组
<不21.岁触5c一及m般<1可cm触2.;及0c>,m7越岁2多-31数c.m5不c;能m<触3及岁1(1.-0注2cc意mm肝;浊3-0音7.5岁界c一)m般。
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肝脏是实质性脏器
1)大量的肝细胞,约占整个肝内细胞总数的76%; 2)血管、胆管和淋巴管以及其分别所含有的血液、胆汁和淋巴液; 3)散在于肝间质中的少量结缔组织即纤维支架; 4)存在于肝血窦内少量的枯否细胞、肝大颗粒淋巴细胞和位于窦 周隙和肝细胞间隔窝内的贮脂细胞。
这4部分中任一部分组织数量增多或容积增大,都可使肝脏肿大。 由于肝脏外面裹有一层结缔组织膜,一般称为肝纤维囊即Glisson 囊,予以限阻,故常使肝脏内压力增加,从而使肝脏质地改变,从正常 的柔软,转变为异常的坚硬。脾脏也是如此。
3、伴随症状
诊断思路
诊断方法
1、病史:传染病接触史、血制品、有无药物、毒物接触史、疫区、家族史
2、症状:肝大:伴发热--感染?伴黄疸--胆道梗阻、溶血?伴腹痛--肝炎、肝脓肿?伴脾大--病毒性肝炎、 传单、疟疾、白血病等 ?伴消瘦--肝癌?伴腹水--肝硬化、肝癌?伴紫癜--严重肝脏病或血液病?伴神经 系统功能及发育异常:核黄疸、糖原累积症、肝豆。脾大:伴发热--局部或全身感染;伴贫血、黄疸--溶 血、出血倾向;伴消化道出血--淤血性脾大;伴疼痛。
(二)肝、脾同时增大
1、各种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伤寒、结核、疟疾等
2、遗传代谢病:戈谢病、尼曼匹克病,分别由于B-半乳糖脑苷 脂和鞘磷脂酶的缺陷导致葡萄糖脑苷脂和鞘磷脂沉积在肝脾组 织内造成肝脾肿大
3、其他:因贫血、恢复髓外造血而导致肝脾肿大。
(三)先脾大后肝大
主要见于门静脉主干或脾静脉缺陷,如门静脉海绵样变、脾静 脉栓塞等,脾静脉血回流受阻,大量血液在脾内淤积造成脾大, 称为肝外性门脉高压症。早期,肝脏可正常,晚期,脾肿大严 重,脾功能亢进继而发生溶血性贫血或因脾静脉栓塞引起感染 导致肝肿大,一般肝大远比脾大轻微。
3、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肝脏等。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感染?尿--胆红素、尿胆原对判断黄疸的性质有重要意义?粪便检查--虫卵?滋 养体?血液--肝炎?肝功酶?骨髓检查等。
5、辅助检查:超声、X线、CT、MRI、肝血管造影、肝脾穿刺活检等
诊断方法
1、病史:遗传性、代谢性疾病?血液肿瘤病?感染性疾病? 2、症状及伴随症状 3、体格检查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网积红、嗜酸、comb's、寄生虫、原虫、肝功能、骨髓检 查、脾穿刺活检等 5、辅助检查:超声、X线、CT、MRI、肝血管造影、肝穿刺活检等
发病机制
肝大
感染(肝细胞肿大) 1、病毒感染 2、衣原体感染 3、立克次体感染 4、细菌感染 5、螺旋体感染 6、真菌感染 7、原虫感染 8、蠕虫感染
非感染 1、中毒、药物性肝炎:肝细胞肿大 2、淤血性:充血性心衰、先心(血管、肝上因素) 3、胆汁淤积性:血管、胆管空间增加 4、代谢障碍性:肝豆、肝糖原累积、脂肪肝 5、肿瘤和囊肿:浸润性 6、血液病:白血病、地贫(肝上因素) 7、其他:免疫损伤
***<3cm轻度;平脐中度;超脐重度。
肝Hale Waihona Puke 质地分度I° :柔软,如唇 II° :略硬,如鼻 尖 III°:坚硬,如眉 间
• 脾大小分度
• 脾大小分度
轻度:左锁骨中线肋下2cm 中度:超过2cm,
在脐水平线以上 高度:巨脾,
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轻度:左锁骨中线肋下3cm 中度:超过3cm,
在脐水平线以上 高度:巨脾,
2、何为脾大? 1岁内左侧肋下扪及脾脏,一
般1-2cm,1岁后不能触及。
肝脏:1、单手触诊法 2、双手触诊法 3、钩指触诊法
描述:大小、质地、边缘及 表面、压痛等
脾脏:一般触不到,如果触 及脾脏,提示肿大约为正常 脾脏的2倍以上。
肝脏大小分度
0 级:不能触及 I 级:刚可触及 II 级:肋缘线和脐线间中线以上 III级:肋缘线和脐线间中线以下 IV级:脐线与耻骨联合间的中线以上 V 级:脐线与耻骨联合间的中线以下
(一)先肝大后脾大
1、肝细胞病变:感染或毒性物质引起细胞变性、肿胀及坏死、 增生,如肝炎;异常代谢产物如肝糖原累积病、脂肪肝;异常 增生如肝细胞癌等等 2、胆汁淤积: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异常、肝外胆管闭锁等 3、肝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先天性肝纤维化或继发感染、代谢 缺陷、化学毒物及自身免疫因素 4、血液循环障碍和血源性浸润:供血量过多或回心血量过少 5、继发脾肿大:脾脏的血流来自于脾动脉,经脾静脉回流至门 静脉,任何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均可使脾静脉回流受阻,大量 血液在脾脏内淤积造成脾肿大,质地变硬。
治疗方案
1、治疗原发病 2、对症 3、外科治疗
概念
肝脏和脾脏是人体腹腔内的两个器官。肝脏有营养代谢、 制造白蛋白和凝血因子、生物转化和解毒,以及分泌胆汁等众 多生理功能,主要属于消化系统。脾脏是体内最大的周围淋巴 器官,又位于人体血液循环的通路上,有滤过血液和侵入的各 种抗原(包括感染原和致敏原)、产生免疫应答等重要功能,且 储有血细胞及血小板,以备人体需要时输入血流,脾脏属于血液、 淋巴系统。尽管这两个器官生理功能和解剖位置不同,但是由 于各种疾患引起的肝、脾肿大却是临床上并不少见的征象。
脾感染大
1、病毒感染 2、立克次体感染 3、细菌感染 4、螺旋体感染 5、寄生虫感染 6、慢性肝炎、血吸虫病 7、慢性疟疾、梅毒
非感染
1、充血性:心包积液、肝硬化、门脉高压 2、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 ITP、脾亢、溶血性贫 血 3、结缔组织病:HLE、still病、皮肌炎 4、脾脏肿瘤、血管瘤或囊肿 5、代谢性:淀粉样变性等
1、何为肝大?
**年龄越小,越容易触及; **以右锁骨中线肋下可扪及肝脏的大小为标准。
新生儿组 婴儿组 幼儿组 学龄前儿 学龄儿童
童
组
<不21.岁触5c一及m般<1可cm触2.;及0c>,m7越岁2多-31数c.m5不c;能m<触3及岁1(1.-0注2cc意mm肝;浊3-0音7.5岁界c一)m般。
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肝脏是实质性脏器
1)大量的肝细胞,约占整个肝内细胞总数的76%; 2)血管、胆管和淋巴管以及其分别所含有的血液、胆汁和淋巴液; 3)散在于肝间质中的少量结缔组织即纤维支架; 4)存在于肝血窦内少量的枯否细胞、肝大颗粒淋巴细胞和位于窦 周隙和肝细胞间隔窝内的贮脂细胞。
这4部分中任一部分组织数量增多或容积增大,都可使肝脏肿大。 由于肝脏外面裹有一层结缔组织膜,一般称为肝纤维囊即Glisson 囊,予以限阻,故常使肝脏内压力增加,从而使肝脏质地改变,从正常 的柔软,转变为异常的坚硬。脾脏也是如此。
3、伴随症状
诊断思路
诊断方法
1、病史:传染病接触史、血制品、有无药物、毒物接触史、疫区、家族史
2、症状:肝大:伴发热--感染?伴黄疸--胆道梗阻、溶血?伴腹痛--肝炎、肝脓肿?伴脾大--病毒性肝炎、 传单、疟疾、白血病等 ?伴消瘦--肝癌?伴腹水--肝硬化、肝癌?伴紫癜--严重肝脏病或血液病?伴神经 系统功能及发育异常:核黄疸、糖原累积症、肝豆。脾大:伴发热--局部或全身感染;伴贫血、黄疸--溶 血、出血倾向;伴消化道出血--淤血性脾大;伴疼痛。
(二)肝、脾同时增大
1、各种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伤寒、结核、疟疾等
2、遗传代谢病:戈谢病、尼曼匹克病,分别由于B-半乳糖脑苷 脂和鞘磷脂酶的缺陷导致葡萄糖脑苷脂和鞘磷脂沉积在肝脾组 织内造成肝脾肿大
3、其他:因贫血、恢复髓外造血而导致肝脾肿大。
(三)先脾大后肝大
主要见于门静脉主干或脾静脉缺陷,如门静脉海绵样变、脾静 脉栓塞等,脾静脉血回流受阻,大量血液在脾内淤积造成脾大, 称为肝外性门脉高压症。早期,肝脏可正常,晚期,脾肿大严 重,脾功能亢进继而发生溶血性贫血或因脾静脉栓塞引起感染 导致肝肿大,一般肝大远比脾大轻微。
3、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肝脏等。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感染?尿--胆红素、尿胆原对判断黄疸的性质有重要意义?粪便检查--虫卵?滋 养体?血液--肝炎?肝功酶?骨髓检查等。
5、辅助检查:超声、X线、CT、MRI、肝血管造影、肝脾穿刺活检等
诊断方法
1、病史:遗传性、代谢性疾病?血液肿瘤病?感染性疾病? 2、症状及伴随症状 3、体格检查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网积红、嗜酸、comb's、寄生虫、原虫、肝功能、骨髓检 查、脾穿刺活检等 5、辅助检查:超声、X线、CT、MRI、肝血管造影、肝穿刺活检等
发病机制
肝大
感染(肝细胞肿大) 1、病毒感染 2、衣原体感染 3、立克次体感染 4、细菌感染 5、螺旋体感染 6、真菌感染 7、原虫感染 8、蠕虫感染
非感染 1、中毒、药物性肝炎:肝细胞肿大 2、淤血性:充血性心衰、先心(血管、肝上因素) 3、胆汁淤积性:血管、胆管空间增加 4、代谢障碍性:肝豆、肝糖原累积、脂肪肝 5、肿瘤和囊肿:浸润性 6、血液病:白血病、地贫(肝上因素) 7、其他:免疫损伤
***<3cm轻度;平脐中度;超脐重度。
肝Hale Waihona Puke 质地分度I° :柔软,如唇 II° :略硬,如鼻 尖 III°:坚硬,如眉 间
• 脾大小分度
• 脾大小分度
轻度:左锁骨中线肋下2cm 中度:超过2cm,
在脐水平线以上 高度:巨脾,
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轻度:左锁骨中线肋下3cm 中度:超过3cm,
在脐水平线以上 高度:巨脾,
2、何为脾大? 1岁内左侧肋下扪及脾脏,一
般1-2cm,1岁后不能触及。
肝脏:1、单手触诊法 2、双手触诊法 3、钩指触诊法
描述:大小、质地、边缘及 表面、压痛等
脾脏:一般触不到,如果触 及脾脏,提示肿大约为正常 脾脏的2倍以上。
肝脏大小分度
0 级:不能触及 I 级:刚可触及 II 级:肋缘线和脐线间中线以上 III级:肋缘线和脐线间中线以下 IV级:脐线与耻骨联合间的中线以上 V 级:脐线与耻骨联合间的中线以下
(一)先肝大后脾大
1、肝细胞病变:感染或毒性物质引起细胞变性、肿胀及坏死、 增生,如肝炎;异常代谢产物如肝糖原累积病、脂肪肝;异常 增生如肝细胞癌等等 2、胆汁淤积: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异常、肝外胆管闭锁等 3、肝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先天性肝纤维化或继发感染、代谢 缺陷、化学毒物及自身免疫因素 4、血液循环障碍和血源性浸润:供血量过多或回心血量过少 5、继发脾肿大:脾脏的血流来自于脾动脉,经脾静脉回流至门 静脉,任何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均可使脾静脉回流受阻,大量 血液在脾脏内淤积造成脾肿大,质地变硬。
治疗方案
1、治疗原发病 2、对症 3、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