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感觉: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外部感觉:是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3.内部感觉:是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

4.视敏度:也成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5.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6.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7.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

8.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9.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10.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11.运动觉: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12.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3.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吸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14.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16.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是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17.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1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9.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0.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21.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22.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2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4.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5.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

26.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

27.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连续的运动。

28.诱导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29.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30.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31.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32.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33.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34.实物直观:是在感知实际实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

35.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以形成感知表象。

36.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37.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38.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9.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0.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由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1.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42.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43.注意的分散:注意不稳定的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44.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45.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6.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47.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48.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49.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50.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51.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运动记忆。

52.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

53.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会议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54.程序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生活常识。

55.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56.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识努力,自然而然地识记。

57.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58.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即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

59.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有人也称之为逻辑记忆或理解记忆。

60.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

61.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地回忆或再认。

62.系列位置效应: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

63.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

64.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65.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66.舌尖现象: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

67.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出来时,仍能认识的

心理过程。

68.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69.追忆:需要一定努力,克服困难的有意回忆。

70.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71.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1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度阶段。

72.工作记忆: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

73.组块:指若干小单位联合成大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74.机械复述:是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

75.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76.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77.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时间的记忆。

78.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

79.表象编码:是指以空间的平行方式表征信息,对某一个复杂对象的各种成分同时进行处理,并储存到复杂的联想结构中,以便使输出的信息具有空间特点,能反映对象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

80.语义编码:是按言语发生的顺序以系统的方式来表征信息,包括言语听觉和言语运动两方面的信息。

8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82.直观动作思维:是以实际行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83.具体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84.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

85.上升性思维:是从个别的事实和经验中,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概括出具有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性的思维。

86.求解性思维:是寻求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思维。

87.决策性思维:是对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予以估计并从中选择最理想解决方案的思维。

88.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89.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90.分析思维:是遵循着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律,逐步推导,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结论的思维。

91.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92.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

9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94.再造性思维:也称常规性思维或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95.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96.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97.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

98.比较:是指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99.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100.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101.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

102.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103.具体化:是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104.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105.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106.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107.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交叫功能固着。

108.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09.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110.想象表象:是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世界上还不存在,也即想象。

111.想象:是人脑对以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2.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产生的想象。

113.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由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114.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115.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16.灵感:在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出现新形象的状态,称为灵感。

117.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118.创造性思维:是指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19.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维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120.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产生好奇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

121.求知欲:又称认识兴趣,它是好奇心的升华,是人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122.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123.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124.情调:伴随感知觉的过程产生的情绪体验。

125.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126.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127.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28.热情:是一种热烈、稳固和深刻的情绪或情感状态。

129.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130.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31.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132.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133.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选择其一的心理状态。

134.双避冲突: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

135.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

136.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137.意识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138.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139.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140.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141.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42.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

143.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

144.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45.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时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146.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生的内心体验。

147.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148.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49.生理性需要:是指与保持个体的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饮食、睡眠、休息、性等的需要。

150.社会性需要:是在社会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如对劳动、交往、成就、友谊、权利、荣誉、尊严等的需要。

151.物质需要:是指人对衣食住行有关物品的需要,以及对劳动工具、生产资料、文化用品等的需要。

152.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净胜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知识、文化艺术的需要等。153.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154.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的动机,也称内驱力。

155.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需要有关的后习得的动机。

156.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个体的认识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57.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

158.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159.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人格心理特征。

160.才能: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

161.天才:才能高度的发展。

162.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变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

163.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

164.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165.创造能力: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166.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存储、加工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

167.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去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168.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69.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170.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71.人生全面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受精卵形成胚胎)经过新生儿、婴儿、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各个时期直至生命完结的发展全程。

17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73.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其最大作用的时期。

174.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175.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176.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177.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的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178.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

179.客体永久性:是指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

180.自我统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181.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直觉活动,也是直觉的最高形式。

182.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的心理关系,包括个体间相互认识、相互认识、互相好恶、相互亲疏的心理上的距离。

183.友谊:是为了避免孤独,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个人价值,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以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支持为情感特征,较持久的、非亲缘的双向关系。

184.同伴群体:是指两个以上个体之间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规范、相同兴趣爱好和情感联系的群体。

185.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186.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187.道德观念: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

188.道德信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

189.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190.道德动机:当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他们就成为道德动机。

191.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192.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地最终环节,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193.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忧郁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94.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即有关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195.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即有关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造作步骤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

196.强化: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

197.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98.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延误、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99.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

200.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

201.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矫健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

202.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次反应的过程。

203.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斯金纳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204.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的强化。

205.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206.自我强化:是指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207.认知行为矫正:是同坐作用于内隐的思维过程来矫正外显的行为。

208.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应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知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209.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210.有意义学习:本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211.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212.无意义学习:指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

213.有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是完整的人,是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各种经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的学习。

214.主动建构性: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最终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

215.社会互动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和学习都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而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

216.学习的情境性:主要指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独立存在的。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知识才能真正被理解。

217.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18.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指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219.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220.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成熟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221.只是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示也是其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222.知识的理解: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他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223.知识巩固: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它包括知识、记忆、再认、重现四个过程。

224.知识的应用: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新的练习性课题或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也就是新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225.审题:审查课题,了解题意,分析课题的过程,明确课题的要求,为解题做准备。226.联想:一般指由一种心理过程而引起另一种与此相连的心理过程的现象。

227.解题:知识应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228.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

229.概念形成:个体通过反复接触大量同一类食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或共同属性,并通过肯定或否定的例子加以证实的过程。概念形成的表示是把我概念的本质特征,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230.概念同化: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概念,以定义的形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

231.概念掌握:个人借助词语,在人脑中吧人类现有的概念装化为个体的概念的过程。232.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233.规则学习:即原理学习,指对自然界中定律、定理的学习。通过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种方式进行。

234.算法策略:是将所有可能的针对问题解决的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尝试,直到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35.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讲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236.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成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类似。

237.逆推法: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

238.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239.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240.命题学习: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241.下位学习:又称类数学系,是一种吧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心学习的知识。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学习之后原有观念是否发生本质性改变。

242.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

243.并列结合学习:又称组合学习,实在新命题与认识结构中原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

244.模式识别学习: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认和判断。

245.概括化:对不同的刺激或同类刺激做出相同或相似反应的机制。

246.分化:与概括化相对,是指个体对不同类别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247.动作步骤学习:指学习者学会顺利执行某一活动的一些列操作步骤。

248.程序化:指动作步骤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转换为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不再依赖于陈述性知识而独立完成动作步骤的过程。

249.程序的合成:在练习过程中,把若干个产生式合成一个产生式,把简单的产生式转变为复杂的产生式。

250.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51.习惯:是指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的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252.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253.心智技能:也称为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地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254.操作定向: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255.原型:是指那些被模拟的自然现象的过程。

256.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题明确活动的方向,指导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

257.原型操作:是依据智力技能的时间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获得完备的动觉映像的过程。

258.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的时间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减缩的形式的过程。

259.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260.认知策略: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意识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地系统储存。

261.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必变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62.精细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63.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细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264.学习的监控策略:即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265.元认知: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266.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267.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268.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并相应的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即指导合适做、如何做。

269.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意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270.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目标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

271.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

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使其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

272.领会监控:是指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阅读领会过程作为监控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的监视和调整。

273.调节监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

274.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75.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276.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阻碍作用。

277.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278.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279.垂直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迁移到心情境中去。

280.一般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应用。

281.具体迁移:是一种学习习得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近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282.近迁移:主要指已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在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加以运用。283.远迁移:是指已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在新的不相似的情境中的运用。

284.低路迁移:是指以一种自发的或自动的方式所形成的技能的迁移。

285.高路迁移:是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到另一种情境中的迁移。286.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287.顺应性迁移:是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288.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动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练习,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289.定势:就是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290.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291.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292.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293.诱因:是指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294.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动机。

295.外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由外部的诱因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

296.高尚的学习动机:如果把学习看成是对社会作贡献和尽义务,则是高尚的学习动机。297.低级的学习动机:如果把学习看成是猎取个人名利的手段,则是低级的学习动机。298.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动机很具体,但不够稳定,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99.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性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

300.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301.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302.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303.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

304.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

305.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306.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

307.集体效能感:是团体对组织和实施产生的一定水平的成就所需行为过程的联合能力的共同信念。

308.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309.教学归因: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这种解释和推测所获得的观念必然或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为。

310.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背传送给了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311.角色混淆:是指个人无法获得明确清晰的角色期望,或因无法行为完整统一的角色知觉而产生混乱。

312.角色冲突:是指个人经常要求扮演与他们的价值系统不一致的角色,或同时扮演两种以上相互冲突的角色。

313.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产生的情绪反应。

314.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315.时间管理技巧:是指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工作与休闲,避免角色呆板好过度负荷,融洽家庭关系,具体包括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有限次序进行区分、限定目标,建立一个现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

316.认知重建策略:包括对自己面临的压力源进行重新认识,改变自己对待压力的态度,如学会避免将压力解读为对自我的威胁,而将压力看做对自我的挑战,是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机遇,从而化危机为转机;同时,学会制定现实可行的、具有灵活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并为取得的成功和进步表扬自己、肯定自己。

317.心理辅导:是指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318.焦虑症:是以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319.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20.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

321.强迫症:包括强迫性观念和强迫性行为。

322.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甚至因成绩未如预期中那样好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323.学习困难:即学习技能缺乏,指在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策略和技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324.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为题解决方式所构成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 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知觉。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 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 的临界值。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 的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 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 合和解释。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 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 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 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 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的现象。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 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学习:指通过主题客观的星湖作 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 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 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 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地反 映。 聚合思维:指根据已知的信息, 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 方式,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 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 信息,沿着不用的方向和角度思 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 一种思维活动。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 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 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 形式来表现。 推理:指从一组具体食物经过分析 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 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原有的已证 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 向。 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 德纳提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 是多元的,它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 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 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智力结构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 福特提出。他认为,智力活动可以 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 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 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动机:指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 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 力。 本能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 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 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 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匮乏动机: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 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 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 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 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 产生的情绪体验。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普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 律的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 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 3.反射: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4.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5.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 状态的过程。 6.抑制: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 的活动。 7.动型:即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 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一次出现。 8.反映: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 的过程) 9.意识: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 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10.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感受性: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 14.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 阈限。 16.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 式的统一。 17.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18.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19.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20.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1.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22.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 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23.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或再认)。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 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4.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的 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心理学资料库]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是人格的现代特质理论。其主要观点有:三因素包括外倾性,表现为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质。四层次由下到上依次为“特殊反应水平”,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于误差因子;“习惯反

应水平”,是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的,属于特殊因子;“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于群因子;“类型层”,由特质构成,属于一般因子。各种人格特质可用一个人格维度图表示。 【场依存性】所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简单说场依存性是指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部线索的影响。他把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爬梯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先天的成熟和后天的学习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他更强调成熟的作用。他让双生子中的一个从生后48周起每天爬十分钟楼梯,连续6周;而让另一个从生后53周起作同样的爬梯训练。后者在两周

以后爬楼梯的水平就赶上前者。格塞尔认为,这一实验充分说明成熟有更重要的作用。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隐记忆]是不能进入心灵意识,但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记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隐记忆是程序性记忆,也即"如何做"这一类程序或技能知识.另一种隐记忆出现与"启动效应"的研究之中,即:前面接触的相同或类似信息,促进某个具体信息的加工. 【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的行为。 【图示】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语言表征】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在

心理学名词解释(1)

7.认知: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9.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时候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 10.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13.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4.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地注意。15.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24.感觉阈限:是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25.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刺激量。 26.差别感觉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值。 28.明适应:由暗处到光处,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 29、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看清,这种感受性主见增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 3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32.记忆:指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35.感觉记忆:称感觉寄存器或者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达到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36.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存储,存储量、保持时间有限。 37.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38.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39.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40.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地反映,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44.抽象: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与属性,舍弃个别特征与属性的过程。 45.概括:在头脑中把从各个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分为初、高级概括。46.聚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47.发散思维: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的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48.常规思维: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49.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50.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51.能力: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多种表现形式。(分类一把能力和特殊能力;认知能 力、操作能力和社交 能力;模仿能力和创 造能力) 55.流体智力:指一般 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由速度、能量、快速 适应新环境等测验 度量。 56.晶体智力:指已获 得的知识和技能,由 词汇、社会推理以及 问题解决等测验度 量。 60.动机:指激发、维 持、调节人们从事某 种活动,并引导活动 朝向某一目标的内 部心理过程或内在 动力。 63.交往动机:指个体 愿意归属于某一团 体喜欢与人交往,希 望得到别人的关心、 友谊、支持、合作与 赞赏。 64.匮乏动机:个体试 图恢复自己生理和 心理平衡状态的动 机,在需要得到满足 之后便趋于消失。 65.情绪情感:指人多 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 应。 66.心境:一种具有感 染性的,比较平稳而 持久的情绪状态。 68应激:指在意外紧 急情况下产生的适 应性反应。 69.道德感:是根据一 定社会的道德标准, 对人的思想,行为作 出评价时所产生的 情感体验。 70.理智感:是在认知 活动中,人们认识、 评价事物时所产生 的情绪体验。 71人格:是构成一个 人思想、情感以及行 为的特有模式,期中 包含了一个人区别 于他人的稳定而统 一的心理品质。 72.气质:表现在心理 活动的强度、速度、 灵活性与指向性的 一种稳定心理特征。 73.性格:是一种与社 会相关最密切的人 格特征。是在后天环 境中形成的,是人的 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受人们价值观、人生 观、世界观的影响, 体现了一定的阶级 性与道德性。 74.特质:是个体有别 于他人的基本特性, 是人格的有效组成 元素,也是人格的测 验单位。 75.投射测验:是以费 洛伊德心理分析的 人格理论为依据的。 一般由若干个模棱 两可的刺激组成,被 试可任加解释,是自 己的动机、态度、感 情以及性格等在不 知不觉中反应出来, 然后由主试将其反 应加以分析,就可以 退出若干人格特性。 77.人格动力系统:是 决定并制约人的心 理活动的进行、方 向、强度和稳定水平 的结构。包括需要、 动机、兴趣、价值观 和世界观等等。 78.认知方式:也叫认 知风格,指人们在对 事物、现象或人进行 认识的过程中,个人 所偏爱使用的加工 信息的方式。 特质三类。 81.沟通:广义的沟通 指人与信息的相互 作用,人与机器间的 信息交流,人与自然 界的信息交流。狭义 的沟通指社会生活 中的人际沟通,是信 息的发送者和接受 者之间的信息相互 作用过程。 83.群体:指成员之间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的集合体。成员之间 有共同的目标,群体 内部有一定的结构, 各个成员有自己的 角色定位,成员之间 彼此在心理上又依 存关系和共同感。 84.群体规范:指为保 证目标的实现,每个 成员都必须严格遵 守的思想、信念和行 为的规则。 85.社会助长:指个体 与别人一起活动或 有别人在场时,个体 的行为效率提高的 现象。 86.社会惰化:指当群 体一起完成一件工 作时,群体中的成员 没人所付出的努力 回比个体在单独情 况下完成任务时偏 少的现象。 87.去个体化:在群体 中,个人意识和理解 评价感丧失,个体的 自我认同被群体的 行动与目标认同取 代,个体难以意识到 自己的价值与行为, 自制力变低,结果导 致人们加入到重复 的、冲动的、情绪化 的甚至是破坏性的 行动中去,这种现象 极为去个体化。 88.群体极化:指群体 成员中原已存在的 倾向性,通过群体的 作用得到加强,是一 种观点或态度从原 来的群体平均水平 加强到具有支配性 水平的现象。 89.群体思维:群体决 策时,成员思维高度 倾向与一致,以至于 使其他变通行动路 线的现实性评估受 到压抑。这种群体决 策时的倾向性思维 方式极为群体思维。 90.从众:指个人的观 念或行为由于真实 的或想象的群体影 响或压力,而向与多 数人一致的方向变 化的现象。 92压力:指那些使人 感到紧张的事件或 环境刺激:指一种身 心反应:是一个过 程。 93.挫折:指个体在通 向目标的过程中遇 到的难以克服的障 碍或干扰,是目标不 能达到,需要无法满 足时,所产生的不愉 快情绪反应。 94.焦虑障碍:指受不 合乎现实或不合乎 理性的害怕所困扰 的状态。 95.压力源:指具有威 胁性或伤害性并因 此带来压力感受的 事件或环境。主要包 括躯体性的压力源、 心理性压力源、社会 性和文化性压力源。 96心理防御机制:指 个体在潜意识中为 减弱、回避或客服现 实冲突带来的挫折、 焦虑、紧张等,而采 取的一种防御手段, 借此保护自己。 97.文饰:一种常见的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 用合理的理由来解 释所遭受的挫折,以 减轻心理痛苦。 98.升华:一种常见的 心理防御机制,指把 不易直接表现出来 的行为或欲望转化 为建设性的活动,将 底层次的需要和行 为上升到高层次的 需要和行为。 99.关键期:个体在再 起发展中,某一反应 或者某一组反应在 某一特定时期或阶 段最容易获得,这一 时期100.即为关键 期。 社会性发展:指个体 在于他人交往的社 会生活中,逐渐形成 适合自己生活的社 会情境的人格,掌握 社会认可的行为方 式的过程。 101.道德认知:指人 对客观存在的道德 关系及如何处理这 种关系的原则和规 范的认知。 102.横断研究:指在 同一时间里研究不 同年龄组的被试心 理发展水平,并对其 进行比较。 103.纵向研究:也叫 跟踪研究,主要指在 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里,对所选取的被试 进行追踪研究。

……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或阶段内进行长期的反复观察测量的方法,故也叫追踪研究设计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年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观察这些研究对象 双生子设计:通过比较双生子在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对其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来研究先天和环境教育发生作用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本我:基本机能,寻求机体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人格的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的需要 超我:人格的法官,人格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道德原则 心理生物性紊乱:青春期心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于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分夸大。在初中生中,常存在心理生物性紊乱的情况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载体,其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能表现生理功能的序列,一个基因就代表一个遗传信息,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格式: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渐融合的过程 同化:格式对外部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使其能够被纳入到现有格式中 顺应:为了更好的加工外在刺激,个体对格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 记忆: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存储、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工作记忆: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自传式记忆: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除此之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行为、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是边缘科学。 2、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过程。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4、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人格心理的差异。人格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人格倾向性是指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等;人格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5、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

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是在任何情境下人的一切的心理活动,而?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实践情境下学生的心理的。?? 6、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探究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解释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和老年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凡是教育领域一切心理与行为问题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二、认知过程 1、感觉 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3、感觉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呈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4、感觉适应

心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关键期:有些研究者根据动物心理实验提出了“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3.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 是稳定的共同的。 4.智商:是智力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比率智商和离差智 商。 5.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6.诱因: 指能够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和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7.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 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8.挫折: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时产生的不 良情绪反应。 9.构想: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成特质。 10.焦虑(障碍):指受不合平现实或不合平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11.服从: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12.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境 下由催眠师生诱导形成的。 13.心向:也称“心理定势”,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14.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 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示。 15.内涵:概念所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外延:是概念的范围 16.推理: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17.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8.适应: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提高感受性也可以降低感受性。 19.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手段来减少这个差异。 20.性格: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21.个性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它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种。 22.口语板告: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 内进行的活动,事后出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 23.心理健康:1.广义:指一种高效,满意而持续的心理状态2.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 整,协调一致。 24.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 的心理。 25.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心理学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成语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觉感受性。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地情绪状态。 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的活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主要分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五类。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的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内脏感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感觉阙值: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整理

教师威信—— 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 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教育终生化:与人的生命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应。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的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朝着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教育目的: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人得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特定要求或产生预期的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调节教师工作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 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课程——广义: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学校开设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学前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集

《学前心理学》重要概念·术语解释 1、实验室实验法: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2、教育心理实验法: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它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 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5、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6、关键期:儿童成长过程中,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或发展某种能力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7、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9、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10、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1、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12、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13、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14、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15、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1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17、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18、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岁以后有意注意开始萌芽,幼儿期开始发展。 19、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20、适应:是指感觉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 21、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 22、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23、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2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4种。 25、感觉:心理学上的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动觉与平衡觉等。感觉属简单的心理现象。 2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27、时间知觉:是指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8、幼年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29、无意记忆:是指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30、有意记忆:是指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 31、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32、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间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联系起来的记忆。在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33、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死记硬背”。 34、意义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因此也称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3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36、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 37、识记:是把感知或体验过的东西“记”下来的过程,也就是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38、恢复:是指把头脑里的知识经验重新呈现或提取出来的过程。记忆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和再现(回忆) 39、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 40、回忆: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并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这些事物在头脑里呈现出来的过程。 4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 42、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时发生错误。 43、生理成熟(又叫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 44、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相反,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就叫倒摄抑制。 45、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46、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词的形式来记忆材料。 47、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点。 48、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4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50、再造想象:是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1、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52、直接判断: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