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浆的塑性收缩定量研究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塑性收缩定量研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塑性收缩定量研究
基床基本 承载力 , (0/P 2a)k a
1o 0 15 0 10 1 15 1 10 2 15 2 6 6
灰土桩面积 A1 灰土桩 根数
0 3 56 . 4 0 3 73 .2 0 3 86 .0 0 2 95 .8 0 2 00 .7 0 2 o1 .5 76 . 72 . 68 . 64 . 60 . 55 .
评价多为定性结论 【 3。 l , 文 中主要研 究 了不 同水 灰 比条件下 , 测试环境对路 面混凝土 塑性收缩 的影 响 , 定量测 试 了裂缝最大宽 度 、 分蒸 发速度 、 水 开裂
m m m 40 0 4o 0 4o 0 40 0 12 5 10 6 18 6 16 7 03 .8 04 .0 0 4 .2 0 4 .4 1 16 : .3 :. 1 3 1 1 16 : .2 :. 1 3 1 1 16 : .0 : .0 3 1 1 15 : .O :.931
水 泥 混 凝 土 路 面 塑性 收 缩 定量 研 究
曾保 军 张

哲 王延 娟
要: 主要研 究了水灰比对路面混凝土塑性收缩 的影响, 定量测试 了裂缝 最大宽度 、 水分蒸发速度 、 开裂 总面积 等参 数,
并推荐 了相关 的评价方法, 结果表 明: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灰 比小于 0 4 .2时, 其表层水分蒸发速度小 于 0 43k / ? h 混凝 .2 gr ・ , r 土开裂面积显著增加。 关键词 : 泥混凝土 路面 , 水 水灰 比, 配合 比, 开裂 面积, 塑性 收缩
On r a b d sr n t e i g i h i t p e u fJ n - a g l e o d e t e g h n n n t esx h s e d p o i g Gu n i n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影响的探讨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影响的探讨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影响的探讨摘要:塑性收缩是引起混凝土收缩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试验,在配合比、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初步研究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

关键词:混凝土;水泥细度;塑性收缩Cement fineness on the impact of plastic shrinkage of concreteZhu Wei weiAbstract: Plastic shrinkage is caused by one of the main shrinkage cracking of concrete through testing ,the mixing ratio, water-cement ratio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cement fineness on plastic shrinkage of concrete.Keywords:Concrete;Cement fineness;Plastic shrinkage一、前言混凝土是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而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起胶凝和填充作用。

随着我国桥梁的发展,近年来,混凝土桥梁普遍存在早期开裂现象,结构耐久性严重受到威胁。

结构物产生明显裂缝将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因此,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是工程建设的技术问题,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最新水泥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中要求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kg,但未规定水泥颗粒细度的上限值。

当前混凝土是按强度进行设计,判断混凝土质量的最终标准主要是强度,促使混凝土生产者对水泥品质的要求也是强调强度,强度越高的水泥被认为质量也越高[1]。

混凝土早期高强度的需求促使了水泥向高比表面积发展,是混凝土过早劣化的主要原因[2]。

研究表明,水泥颗粒过细,可以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但会加快水泥水化速度,使早期水化热过大且集中,易产生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异裂缝;并且会增加混凝土需水量,从而使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变大,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

水泥砂浆的塑性收缩定量研究

水泥砂浆的塑性收缩定量研究

0. 5l
0. 4l

面 塑 性 开 裂 , 际 上 用 于 测 定 塑 性 裂 缝 的 主 要 方 法 国
l 试 验 设 计
1 1 试 验 方 案 .
有平 板法 、 圆环法 、 柱 体 法 , 同测 试 方法 的试验 棱 不
结果 离散 性 大 ¨ 。还 没 有 一 个 测 试 砂 浆 的定 量 塑 性 收缩 的实验 方法 , 本实 验主要 测试步 骤如下 :
以 水 泥 砂 浆 为 研 究 对 象 , 固 定 水 泥 用 量 和 砂 在
① 用 精确度 为 0 1mg的分析 天平 称量 已拌好 .
的砂 浆 ( 度 为 P ) 将 砂 浆 装 入 塑 料 瓶 容 积 密 m ,
(0 L 中 。 10 m )
用量 ( 泥 : =3 0: 0 ) 条 件 下 , 过 改 变 含 水 砂 0 60 的 通
气量 ( % ,% ,% ) 水灰 比( . 10 4 , . 1 、 2 4 6 、 0 4 ,. 6 0 5 ) 粉
煤灰掺 量 ( 0 ,4 ,8 ) 三 因素 三水 平 正 交 试 1% 1 % 1% ,
② 将 与砂浆 不发 生 反应 的 液体 ( 度 为 P ) 密 倒
入 已装好砂浆 的塑料瓶 中 , 用玻 璃板 盖严 , 得质量 称
验, 测定 各 种 组 合 条 件 下 水 泥渺 浆 的塑 性 收缩 量 。
方案见 表 1 。
1 2 试 验 方 法 .
m 。称完后 立刻 将液 体倒 出 , 塑料 瓶 放置 在 空气 , 将 中 , 其失水 收缩 。 让
目前 , 国还 没 有相 关 规范 用 来评 价 混凝 土 路 我
(ol eo Ta i adTa sott nE gneig C a gh nvr t o c ne& T cn l y C a- cl g f rfc n rnp r i n ier , h nsaU i sy f i c e f ao n e i S e eh o g , hn o

混凝土塑性收缩检测标准

混凝土塑性收缩检测标准

混凝土塑性收缩检测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性能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塑性收缩现象,这将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进行检测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混凝土塑性收缩检测标准,以便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术语和定义1. 混凝土塑性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和水泥水化反应而引起的体积变化。

2. 塑性收缩率:混凝土塑性收缩量与初凝体积的比值。

3. 塑性收缩试件:用于检测混凝土塑性收缩的试件。

4. 塑性收缩测量仪:用于测量混凝土塑性收缩的仪器。

5. 测量时间:指混凝土浇筑后的一段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三、检测方法1. 塑性收缩试件的制备(1)试件尺寸:试件应为圆柱形,直径应为100mm,高度应为200mm。

(2)试件配合比:试件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

(3)试件制备: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4小时内制备,制备时应保证试件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裂缝和凹陷。

2. 塑性收缩测量(1)测量仪器:采用电子塑性收缩测量仪。

(2)测量时间:浇筑混凝土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测量,之后每隔24小时测量一次,直至测量值趋于稳定。

(3)测量方法:将测量仪器固定在试件上,并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每次测量至少应取三个测量点,并记录测量值。

3. 塑性收缩率的计算(1)计算方法:将每次测量的平均值代入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塑性收缩率=(ΔL/L)×10^6,其中,ΔL为试件在测量时间段内的长度变化,L为试件初凝时的长度。

(2)计算精度:计算结果的精度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当测量值的标准偏差大于0.1mm时,应重新进行测量。

四、质量控制1.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工程需要和混凝土的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2. 混凝土的浇筑应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过快的蒸发和水分流失。

砂浆塑型实验报告模板(3篇)

砂浆塑型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砂浆的基本组成和特性。

2. 掌握砂浆塑型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方法。

3. 分析不同配合比对砂浆塑型性能的影响。

4. 评估砂浆在塑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强度。

二、实验原理砂浆是由水泥、砂、水和其他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砂浆塑型实验旨在通过调整砂浆的配合比,研究其对塑型性能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需控制好砂浆的稠度、流动性、强度等指标。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水泥(P·O 42.5)- 细砂(中砂)- 水- 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 标准砂浆试模2. 实验设备:- 砂浆搅拌机- 电子秤- 秒表- 砂浆稠度计- 水准仪- 抗折试验机- 抗压试验机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砂浆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不同配合比的砂浆,如水泥:砂:水=1:2:0.5、1:1.5:0.5等。

2. 砂浆制备:将水泥、砂、水等材料按设计配合比称量,放入砂浆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3. 砂浆稠度测定:用砂浆稠度计测定砂浆的稠度,确保其在塑型过程中的流动性。

4. 砂浆塑型:将制备好的砂浆倒入标准砂浆试模中,用水准仪调整水平,确保砂浆均匀分布。

5. 砂浆养护:将塑型后的砂浆试模放入养护室,保持恒温恒湿条件,养护至规定龄期。

6. 强度测试:在规定龄期后,用抗折试验机和抗压试验机分别测试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不同配合比的砂浆稠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数据。

2. 分析不同配合比对砂浆塑型性能的影响,如流动性、强度、稳定性等。

3. 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砂浆塑型性能的差异,找出最佳配合比。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砂浆配合比与性能关系曲线。

2. 分析不同配合比对砂浆塑型性能的影响,解释实验现象。

3.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七、实验结论1. 总结砂浆塑型实验的主要结论,如最佳配合比、影响因素等。

2.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指出实验的局限性。

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的收缩性能是指材料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和应力。

收缩性能的研究对于路基封层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评估材料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的收缩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一、试验原理1.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的收缩性能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收缩变形和应力来评估。

2.研究材料的收缩性能能够了解其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量及应力分布特点。

3.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向异性收缩,研究收缩性能可以为材料的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与步骤1.试验设计:试验主要包括测量材料的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和应力,分析收缩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2.试验步骤:(1)制备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样品。

(2)测量材料的初始尺寸和质量。

(3)将样品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使其干燥。

(4)测量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和应力。

(5)记录数据并分析试验结果。

三、实验器材与试验材料1.实验器材:恒温恒湿箱、测微镜、动态应变计等。

2.实验材料:细砂、水泥等。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收缩变形测量:在干燥过程中定期测量样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收缩量。

根据收缩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绘制收缩曲线。

2.应力测量:利用动态应变计等仪器测量样品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计算各个部位的应力大小,并分析应力分布特点。

3.影响因素分析:分析研究材料的成分、配比、固结度等因素对收缩性能的影响。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研究不同因素对收缩性能的影响程度,评估材料的稳定性。

五、结论与建议1.结论: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的收缩性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对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的配比进行优化,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应合理控制水泥稳定细砂路基封层材料的干燥速度,以减小收缩变形和应力的产生。

水泥砂浆收缩试验方法

水泥砂浆收缩试验方法
6.试验结果整理:
6.1砂浆自然干燥收缩值:
式中:εst—相应为t(7d、14d、21d、28d、56d、90d)时自然干燥收缩值。
L0—试件7d后长度即为初始长度。
L—试件的长度160mm;
Ld—两个收缩头埋入砂浆砂浆中长度之和及20±2mm。
6.2干燥收缩值按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来确定,如个别值与平均值偏差大于20%,应剔除。
水能试验方法》JGJ/T70-2009;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砂浆收缩值,评定砂浆品质。
2.2适用范围:各类砂浆拌合物。
3.试验环境:
3.1试验室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60±5%。
3.2养护箱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0%。
4.试验准备:
4.1仪器设备:砂浆收缩仪、试模、游标卡尺等。
4.2试样制备:满足试验需要的砂浆。
5.试验步骤:
5.1将收缩头固定在试模两端面的孔洞中,使收缩头露出试件端面8±1mm;
5.2达到所需稠度的砂浆装入试模中,振动密实置于20℃±5℃的预养室中,隔4h之后将砂浆表面抹平,砂浆带模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0%以上)下养护,7d后拆模编号、标明测试面。
6.3每块试件的干燥收缩平均值取二位有效数字,精确至10ⅹ10-6。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
①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②试验日期及时间;③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④环境温度和湿度;⑤执行标准;⑥收缩值;⑦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8.试验注意事项:
8.1严格按试验步骤要求控制周围环境温度。
5.3将试件移入温度20℃±2℃,相对湿度60±5%的测试室预置4h,测定试件的初始长度,测定前先用标准杆调整收缩仪的百分表原点,然后按标明的测试方向立即测试初始长度。

高温条件下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高温条件下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高温条件下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赵鸣一;李福海;蒋昊宇;狄秉臻【摘要】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隧道建设逐渐向长大深埋方向发展.许多工程中均出现了70℃左右的高温环境,地热问题变得逐渐突出.为了研究在高温地热条件下水泥灌浆料的收缩与抑制措施,本研究完成了以下工作:①通过对照实验观察70℃条件下不同水灰比与砂率的试件的收缩情况,得出收缩关于水胶比的相关关系;②在相同水胶比的砂浆试件中掺入不同掺量的I级粉煤灰、硅灰、短钢纤维、玄武岩纤维、偏高岭土粉、矿粉和重晶石粉,检验了这些抗收缩掺和料在70℃下抑制收缩的效果.结果显示,在70℃条件下,纯水泥和砂浆试件的收缩规律与常温下相似.在试件中分别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玄武岩纤维、重晶石粉和短钢纤维可以抑制水泥灌浆料在高温下的早期收缩.同时,粉煤灰、玄武岩纤维和重晶石粉的掺量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水泥灌浆料的抗收缩性能.【期刊名称】《结构工程师》【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7页(P114-120)【关键词】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对照试验;高温;收缩【作者】赵鸣一;李福海;蒋昊宇;狄秉臻【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420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420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4202;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4202【正文语种】中文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隧道建设逐渐向长大深埋方向发展。

深埋隧道由于其埋深大,穿越的不同地质单元多,因而除了具有一般浅埋隧道的工程地质问题外,还有一系列特殊的比浅埋隧道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高温地热问题。

通常,当地温超过30 ℃时,便称为热害(高地温),隧道工程中若发生高地温问题,一方面将恶化作业环境,降低劳动生产率,并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将影响到施工材料的选取和工程材料的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2期2010年4月公路工程H ighway EngineeringVol .35,No .2Ap r.,2010[收稿日期]2009—11—10[作者简介]黄云涌(1966—),男,湖南汨罗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路面结构与材料。

水泥砂浆的塑性收缩定量研究黄云涌,陈 雷,郑如岩,肖少华(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采用自行设计的水泥砂浆塑性收缩量测量装置,通过对掺加不同引气剂(ZY —99、AE2、BT —4006)、不同配比的水泥砂浆,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灰比、含气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水泥砂浆塑性收缩的定量影响,讨论了水泥砂浆塑性收缩的变化机理。

[关键词]水泥砂浆;正交试验;塑性收缩;定量;变化机理[中图分类号]U 416.2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610(2010)02—0144—03Quantit ati ve Study on Pl asti c Shr i n kage of Ce mentM ort arHUANG Y unyong,CHEN le i ,ZHENG Ruyan,X I AO Shaohua(college of Traffic and Trans portati on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 ogy,Chan 2gsha,Hunan 410004,China ) [Key words]ce ment mortar;orthogonal Test;p lastic shrinkage;quantitative;change mechanis m 新拌混凝土易受塑性开裂影响,其形成的早期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有显著影响[1]。

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修建混凝土路面时,较高的气温使新拌混凝土路面表面水分蒸发速度明显大于泌水速度,这是路面产生早期塑性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

然而,如何减小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已成为水泥和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引气剂品种、含气量、粉煤灰含量,水灰比对水泥砂浆的塑性收缩的定量影响。

定量测试了砂浆拌和后24h 的收缩量以及各因素对收缩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砂浆收缩的机理。

1 试验设计1.1 试验方案以水泥砂浆为研究对象,在固定水泥用量和砂用量(水泥∶砂=300∶600)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含气量(2%,4%,6%)、水灰比(0.41,0.46,0.51)、粉煤灰掺量(10%,14%,18%),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测定各种组合条件下水泥砂浆的塑性收缩量。

方案见表1。

1.2 试验方法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规范用来评价混凝土路表1 正交试验设计因素水平表水平因素A:粉煤灰含量/%B:含气量/%C:水灰比水平11020.41水平21440.46水平31860.51131020.4121040.4631060.5141420.5151440.4161460.4671820.4681840.5191860.41面塑性开裂,国际上用于测定塑性裂缝的主要方法有平板法、圆环法、棱柱体法,不同测试方法的试验结果离散性大[1]。

还没有一个测试砂浆的定量塑性收缩的实验方法,本实验主要测试步骤如下:①用精确度为0.1mg 的分析天平称量已拌好的砂浆(密度为ρ1)m 1,将砂浆装入塑料瓶容积(100mL )中。

②将与砂浆不发生反应的液体(密度为ρ2)倒入已装好砂浆的塑料瓶中,用玻璃板盖严,称得质量m 2。

称完后立刻将液体倒出,将塑料瓶放置在空气中,让其失水收缩。

③24h 后将塑料瓶再次加满同种液体,用玻璃第2期黄云涌,等:水泥砂浆的塑性收缩定量研究 板盖严,称重,质量为m 3。

④则砂浆的体积收缩百分率为:S =ρ1m 3-m 2ρ2m 1×100%2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3种引气剂的收缩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24h 后砂浆收缩正交试验表试验编号24h 收缩体积百分率/%基准砂浆ZY —99BT —4006AE211.82 1.89 1.78 1.632 1.62 1.49 1.74 1.413 1.310.92 1.68 1.294 1.110.84 1.131.2251.84 1.972.13 1.746 1.82 1.58 2.07 1.507 1.71 1.35 1.68 1.418 1.210.92 1.36 1.2391.942.242.241.89 ①对正交试验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出24h 塑性收缩极差比较图(见图1)、24h 各引气剂收缩体积百分率的比较图(见图2)。

图1 24h 塑性收缩极差比较图图2 24h 各引气剂收缩体积百分率从图1可以看出水灰比对砂浆的收缩影响最大,其次是含气量,粉煤灰掺量。

在掺引气剂和不掺引气剂比较中发现:水灰比是影响砂浆塑性收缩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从图3中发现,水灰比从0141增大到0.51时,掺AE2型引气剂砂浆的体积收缩百分率由1.75%减少到1.25%,掺BT —4006型引气剂砂浆的体积收缩百分率由2.05%减少到1139%,掺ZY —99型引气剂砂浆的体积收缩百分率由2104%减少到0.89%,不掺引气剂时,砂浆的体积收缩百分率由1.86%减少到1.21%。

这种现象可能是水分子的迁移造成的。

水分子通过细毛细孔迁移到砂浆表面,给与砂浆表面源源不断的供给,使得砂浆的收缩相对偏小,而在没有更多的毛细孔内的吸附水供给时,也即是在水灰比较小时,砂浆进行了较早的收缩,所以小水灰比的砂浆收缩量较大水灰比的砂浆收缩量大。

掺加ZY —99型引气剂砂浆在同水灰比条件下与基准砂浆相比塑性收缩量最大可减少2612%。

图3 不同引气剂各因素影响趋势图在有效养护条件下,自由水可以得到充足供给,减少了毛细孔水的损失,吸附水也相应的减小了损失,并使由吸附水失去引起的拆开压损失减小,因此掺加ZY —99型引气剂砂浆的减缩效果最好。

从图2中看出,掺加ZY —99型引气剂的砂浆塑性收缩量最小,低于掺加AE2型引气剂砂浆收缩量的0.68%,低于掺加BT —4006型引气剂砂浆收缩量的16.5%,低于未掺引气剂砂浆收缩量的8.7%。

说明可以通过掺入引气剂的方式减少砂浆的塑性收缩。

从图3中也可以看出,当含气量逐渐增加时,砂浆收缩量都增加,掺加BT —4006型引气剂的变化曲线在未掺引气剂的上方,掺加ZY —99、AE2型引气剂的变化曲线在未掺引气剂的下方,BT —4006型引气剂的塑性收缩量大于未掺加引气剂的收缩量,而其他2种引气剂的塑性收缩量都小于未掺加引气剂的收缩量,说明掺入引气剂可以有效的减小砂浆的收缩,从图3中看出,掺ZY —99型引气剂的砂浆收缩量小于AE2型的,效果最好,比未掺加引气剂的砂浆收缩量分别减小了11.9%(2%)、6.2%(4%)、612%(6%)。

ZY —99型引气砂浆的塑性收缩量比基准砂浆塑性收缩量最大可减小11.9%。

②由于气泡的存在,整个体系的表面积大大增大,比不掺引气剂时的粘度大得多,泌水与沉降因而减小。

另外,由于气泡的存在,细毛细管通道被阻断,而且气泡里气体的迁移和气泡再分布,能进一步破坏这种通道,因而就有效的减小了水分的迁移,所以,引入气泡可以减少砂浆的收缩。

541 公路工程35卷从图1和图3中可以看出,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24h后砂浆塑性收缩量增大。

相同粉煤灰掺量条件下,掺加ZY—99型引气剂砂浆塑性减缩效果最好,与基准砂浆相比,其塑性收缩量最大减小819%。

3 收缩机理有研究表明,混凝土大部分收缩已经在终凝前完成,这就是所谓的塑性收缩。

砂浆表面失水是造成塑性收缩一个重要原因,饱和水泥浆体暴露于低于饱和湿度的环境中将不能保持其尺寸稳定性,主要是因为C—S—H物理吸附水损失导致收缩应变。

当水化水泥浆体承受持续应力时,根据施加应力大小和持续时间,C—S—H将失去大量物理吸附水,浆体将表现出徐变应变。

这是引起徐变或收缩的最重要的原因,而干燥或施加应力将使水化水泥浆体细毛细管(小于50μm)中静水张力所保持的水发生迁移,这是系统收缩的次要原因。

由于水分子的键能随其与固相表面的距离减小,当水泥浆体干燥至30%的相对湿度时,会失去大部分吸附水,会使得砂浆的体积收缩。

随水灰比的增大,砂浆的塑性收缩减小,主要是因为在砂浆表面失水的时候,大水灰比砂浆中毛细孔水多于小水灰比砂浆中的毛细孔水,砂浆的收缩是在砂浆失去毛细孔水后再失去物理吸附水而产生。

当失去大部分自由水也就是毛细孔水后,继续干燥进一步失水会导致明显的收缩,主要是因为砂浆内部被氢键保持的吸附水和细小毛细孔(5~50n m)水在吸附压力作用下已经失去,进一步表明,在两个固相表面之间的狭窄空间里,吸附水会引起拆开压,吸附水失去拆开压减小,引起系统收缩。

4 结语①利用此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测出砂浆的塑性收缩量。

同种条件下,ZY—99型引气剂减缩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引气剂。

②水灰比是影响砂浆塑性收缩的最主要的因素,随水灰比的增大,砂浆的塑性收缩量减小,主要是因为先失去毛细孔水再失去吸附水而造成的,而水灰比越小,毛细孔水越少,越容易先失去吸附水。

掺加ZY—99型引气剂砂浆在同水灰比条件下与基准砂浆相比塑性收缩量最大可减少26.2%。

③引入一定的气泡可以有效的减少砂浆塑性收缩,主要是因为气泡的存在,细毛细管通道被阻断,而且气泡里气体的迁移和气泡再分布,能进一步破坏这种通道,因而就有效地减小了水分的迁移,使砂浆的塑性收缩减小。

ZY—99型引气砂浆的塑性收缩量比基准砂浆塑性收缩量最大可减小11.9%。

④粉煤灰掺量越大,砂浆的塑性收缩越大。

相同粉煤灰掺量条件下,掺加ZY—99型引气剂砂浆塑性减缩效果最好,与基准砂浆相比,其塑性收缩量最大减小8.9%。

通过对砂浆的塑性收缩定量研究,分析了水灰比、含气量、粉煤灰含量对其影响。

表面的水分蒸发是砂浆收缩的最主要的原因,可以通过有效养护的手段,减小表面水分的蒸发,从而达到减小收缩的目的。

另外,加入一定量的气泡可以有效的减小砂浆的塑性收缩。

[参考文献][1] Chenqing Q i.Quantitative A ssess ment of Plastic ShrinkageCraking and Its I m pact on the Corr osi on of Steel Reinforce2ment[D].D issertati on.Purdue University.[2] 曾保军,张 哲,王延娟.水泥混凝土路面塑性收缩定量研究[J].山西建筑,2007,(6):292-293.[3] 马一平,谈慕华.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研究(Ⅰ)抗塑性干缩开裂性能[J].建筑材料学报,2000,(1):48-52.[4] (美)库马・梅塔(P.Ku mar Mehta).混凝土:微结构、性能与材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上接第143页)1996,9(2):42-46.[5] 袁万杰,陈忠达,等.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6(3):114-117.[6] 袁万杰,王 钊,等.含钙质粉砂岩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2008(1):15-19.[7] 曾坚坚.掺消石灰改善沥青与酸性矿料的粘附性[J].中南公路工程,2003,28(3):83-85.[8] 毛泽华,李闯民.细集料密度对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值的影响[J].中南公路工程,2006,31(3):86-90.[9] 尹剑辉.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J].公路工程,2008,33(2):126-130.[10] 马 新,郑传峰.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J].公路工程,2008,33(4):75-78.6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