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学及其研究方法PPT教学课件

⑵2甲020.乙/12/1.丙0 .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1?2
历史研究方法
2020/12/10
13
五、历史研究方法: 大体讲有以下几种:
1.最基本的方法是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即考据。
考据的基本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比较法等
2.历史比较法。
3.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
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
2020/12/10
10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时期”
思考: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 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2020/12/10
从革命史观—— 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
从现代化史观—— 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 从文明史观——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 世界殖民体系;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的地方。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2020/12/10
3
(二)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实物史料: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
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
历史研究方法
2020/12/10
13
五、历史研究方法: 大体讲有以下几种:
1.最基本的方法是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即考据。
考据的基本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比较法等
2.历史比较法。
3.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
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
2020/12/10
10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时期”
思考: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 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2020/12/10
从革命史观—— 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
从现代化史观—— 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 从文明史观——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 世界殖民体系;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的地方。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2020/12/10
3
(二)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实物史料: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
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
史料课件

3、什么是史料?怎么认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 的重要性?
4、试述史料的搜集、整理、辨伪和校勘的主 要方法。
谢谢大家!
(3)使用史料的原则 博闻善择 分类辨析 二重证据 重视第一手资料 注意历史资料的二重性
中央苏区史史料的拓展
中央苏区史研究的深入和推进,需要 不断地发掘和利用新史料。党史专家张静 如说:“党史研究和其他历史研究一样, 必须在历史资料的搜集、梳理、考证和理 解方面下功夫。” 中央苏区史的研究也一 样,需要在史料发掘和利用上狠下功夫。 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央苏区时期的史料出现, 如前苏联的解密档案、台湾“国史馆”和 党史会的档案、各地方志、族谱、民国报 刊、期刊、回忆录等均能找到新的史料。
4、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著《历史学概论》,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一、什么是史料
二、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三、史料的鉴别与考证
一、什么是史料
1、什么是史料
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 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 我们认识、、理解和重构历史过程的 痕迹。
2、史料的种类及其价值
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 物史料(也称史迹遗存)和文献史料两 大类。
•
史学认识成果是否正确,有没有坚实的基 础,首先就在于没有没对史料的真伪进行 过鉴别。
2、史书的辨伪
如何辨别伪书? 明代学者胡应麟八点辨伪方法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鉴别 伪书的十二条公例
• •
•
辨别史料,去伪存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充分利用其可取的一面,如陈寅恪。
3、史料的校勘
(1)校正错、倒、衍字 如家谱、避讳等 (2)对校法 (3)本校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史料的重要 性;理解什么是史料,史料的种类及不同种 类的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掌握搜集、 鉴别和整理史料的方法。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ppt课件

动态(电影和电视画面等)
(2)特点:形象直观;
需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3)局限:
时空局限性。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例5】(泰州期末)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 术, 观察下图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走近历史
史学研究方法和史学 理论专题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专题总览:
第一课:史料 第二课:史法 第三课:史观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第一课 历史学的基础——史料
一、什么是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根据 的材料
二、史料的来源:
1、口述史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俗谚、回忆录等
(2)特点:反映事件亲历者真实感情;
弥补正史史料不足。
(2)局限:①时效性短;
②有虚构、夸大;
③主观色彩;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练一练:
【例1】:(江苏)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 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 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 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 (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
史料加以印证。
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2、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 物件
(1)种类: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 物等
(2)特点: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年代越久价值越高;
④司马光作《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比较历 代政治实践的得失,为统治阶级服务。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ppt课件

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如二重证法即考古与文献相结合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既当是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
• 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 (一)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 (1)、种类: •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
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 (3)、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
(政治权势纂改历史)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
1
(二)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
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 的全貌。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 出准确的判断
2
三、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
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
4
• 三、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 因素
•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 4.时代的局限性等。
• 四、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 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 •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
• 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 (一)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 (1)、种类: •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
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 (3)、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
(政治权势纂改历史)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
1
(二)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
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 的全貌。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 出准确的判断
2
三、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
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
4
• 三、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 因素
•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 4.时代的局限性等。
• 四、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 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 •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
史料学课件

先秦杂家之著: 18、《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 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 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 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 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 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 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东汉的高诱还为其作注注 释,认为此书“大出诸子之右”,即超过了诸子的成就。《汉书 · 艺文志》则将该书列入杂家。中华书局,2007年。 《吕氏春秋· 知化篇》:“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 ……夫吴之与越也,接土临近,壤交通土,习俗同,言语通” 《吕氏春秋· 为欲篇》:“蛮夷反舌、殊俗、异习之国,其衣服 冠带、宫室居处、舟车器械、声色滋味皆异,其为欲使一也” 《吕氏春秋· 功名篇》:“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 服之,德厚也”
走马楼简牍中道德整理出版的嘉禾吏民田家莂是记录嘉禾四五两年临湘一带乡里丘吏民佃租田地顷亩数旱熟亩数以及向仓库官吏缴纳米钱布等租税由田户现时史核对后制作的总券书每简上端都有合同破莂的记号或是半个同字或是由同字演变的符号
中国少数民族史料学
(汉文文献)
主讲人:韩香
一、什么是史料学
“史学便是史料学”
4、《左传》:左丘明作《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解释
春秋的经传。编年体史书,十三经注疏本。 狄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左传》,鲁庄公十三年“狄伐邢”、“狄灭邢” 记载吴越事迹也较早。宣公八年“楚子强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 僖公二十七年“杞桓公来朝,用夷礼,公卑杞,杞不共也” 鲁定公十年,和、孔子相鲁定公会齐侯时“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中 国不振旅,蛮夷入伐”,“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
史料的鉴别与考证(课件)

史料的旁证考证
旁证考证定义
通过其他相关证据来证明或反驳 某一史料的真实性。
旁证考证方法
搜集与该史料相关的其他文献、考 古资料、口述传说等证据,进行综 合分析和比较。
旁证考证应用
在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 面,通过旁证考证,可以更全面地 了解历史真相,并验证史料的可靠 性。
史料的推理考证
推理考证定义
02 考察史料来源
了解史料来源的可靠性、作者的背景和立场等, 判断其是否具有可信度。
03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如碳-14测定、字迹鉴定等,对史料的纸张、墨迹 等进行科学分析,辅助判断其真伪。
史料的年代鉴别
确定史料所处历史时期
01
通过对史料的文字、语言、制度、风俗等方面的分析,推断其
所处历史时期。
考察史料中提及的事件、人物或物品
通过逻辑推理和常识判断来鉴别 史料的真伪和价值。
推理考证方法
根据史料的内部逻辑、常识和经 验,判断其是否符合事实和常理
。
推理考证应用
在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 方面,通过推理考证,可以更深 入地了解历史真相,并鉴别史料
的真伪。
史料的综合考证
综合考证定义
将对比考证、旁证考证和推理考证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对史料进 行全面深入的鉴别和评价。
验证学术观点
史料也可以用来验证已有的学术观点和理论,通过对比和分析不 同史料,可以对学术观点进行评估和修正。
推动学术发展
通过对史料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推动学术的发展和进步,开 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05
史料的保存与保护
史料的保存方法
01
纸质史料的保存
保持干燥、防潮、防虫,避免阳光直射,定期翻阅检查,防止老化破损
认识不同的史料和分辨史料的价值ppt课件

文献资料
《史记》甲骨文 居延汉简
实物资料
兽骨 金字塔
口述资料
大槐树传说
大槐树传说
按照资料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资料
和第二手资料
当事人根据亲身
经历写成
同时代的人记录
第一手资料 原始资料 下来的
历
(直接的证据)
史
资
料
第二手资料
距离那个时代较近 的人记录下来的 后人的说法
(间接的证据)
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
表现形式
过 去 是 怎
文 甲骨文 中国相当古老的文字记载
献 竹木简 纸发明前的文字记载
资 史书 了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
料
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
样
实
字和音像资料
被物文 记资物
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
载料
下 口 传说 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
来 的
述 资 料
口
述 历
可以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史
请你说一说:
“问我祖先来何来处,山 西洪洞大槐树”。传说山 西省洪洞县有棵大槐树, 官府曾把人们骗到那里, 然后又强迫他们迁到其他 地方居住。
哪些属于口述资料呢?
原来许多民间传说就属于口述资料。比如端
午节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等都属于口述资料。 传说大多是人包们括口:耳传相说传和的口产述物历。史它。不等于历史, 但是口述资料,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使人 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大槐树的传说
“问我祖先来何来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山西省 洪洞县有棵大槐树,官府曾把人们聚到那里,然后又强 迫他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
中国最古老的“书”——竹木简
居延汉简
甘肃出土的居延汉简,可以说是众多简牍中璀 璨夺目的明珠之冠。
史料与史料实证+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五)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尽量做到使用二重证据法,即考古与文献 相结合。
(六)坚持唯物史观的总原则
三、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1、立场不同。如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站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立 场;站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立场等) 知识基础、价值取向、生 活经验、主观情绪等。 2 、时代不同、受时代局限。特定时代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准和 思维方式。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儒 学备受尊崇;而新文化运动期间,倡导科学与民主,儒学被批判抨 击。 3、占有史料不同。人物经历的复杂性,史料选取与应用上的差别, 新材料的发现与解密等。 4、分析方法和角度不同。例: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 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 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 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关于工业革命 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说明(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5、现实政治的需要。例:《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 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 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修撰的政治性)。
具体材料C、反 可用于研究…… 映了……
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
C 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记述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 师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 ,不利而旋。”
两者价值高低不能绝对化
A
一、史料分类
(三)根据目的
1、有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 史料(如官修史书或成文历史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 报道、摄像等) 2、无意史料: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 (如官方留下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等)
(六)坚持唯物史观的总原则
三、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1、立场不同。如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站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立 场;站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立场等) 知识基础、价值取向、生 活经验、主观情绪等。 2 、时代不同、受时代局限。特定时代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准和 思维方式。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儒 学备受尊崇;而新文化运动期间,倡导科学与民主,儒学被批判抨 击。 3、占有史料不同。人物经历的复杂性,史料选取与应用上的差别, 新材料的发现与解密等。 4、分析方法和角度不同。例: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 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 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 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关于工业革命 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说明(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5、现实政治的需要。例:《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 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 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修撰的政治性)。
具体材料C、反 可用于研究…… 映了……
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
C 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记述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 师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 ,不利而旋。”
两者价值高低不能绝对化
A
一、史料分类
(三)根据目的
1、有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 史料(如官修史书或成文历史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 报道、摄像等) 2、无意史料: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 (如官方留下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环境下进行 •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 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
取孤证),如二重证法,即考古与文献相结合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 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 种类: •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
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 (3)、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
(政治权势纂改历史)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二)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
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 的全貌。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 出准确的判断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三、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
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
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
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 三、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 因素
•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 4.时代的局限性等。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 四、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 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 •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
不全面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 2、按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 (1).含义:①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
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 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 情况。 • ②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 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 (2)价值: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 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 3.与三类史料的关系: • 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 • 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 • 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取孤证),如二重证法,即考古与文献相结合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 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 种类: •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
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 (3)、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
(政治权势纂改历史)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二)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
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 的全貌。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 出准确的判断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三、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
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
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
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 三、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 因素
•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 4.时代的局限性等。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 四、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 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 •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
不全面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 2、按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 (1).含义:①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
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 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 情况。 • ②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 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 (2)价值: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 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 3.与三类史料的关系: • 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 • 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 • 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