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生产工艺计算

合集下载

谷氨酸的发酵和提取工艺综述

谷氨酸的发酵和提取工艺综述

⾕氨酸的发酵和提取⼯艺综述综述:⾕氨酸的发酵与提取⼯艺第⼀部分⾕氨酸概述⾕氨酸⾮⼈体所必需氨基酸,但它参与许多代谢过程,因⽽具有较⾼的营养价值,在⼈体内,⾕氨酸能与⾎氨结合⽣成⾕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的氨毒害作⽤,可作为治疗肝病的辅助药物,⾕氨酸还参与脑蛋⽩代谢和糖代谢,对改进和维持脑功能有益。

另外,众所周知的⾕氨酸钠盐即味精有很强烈的鲜味,是重要的调味品。

1996、1997、1998年味精年产量分别为55.0万吨、56.64万吨、59.03万吨。

尽管如此,我国⼈均年消耗味精量还只有400g左右,⽽台湾省已达2000g。

因此,中国将是世界上最⼤的潜在味精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味精⽣产会稳步发展。

这也意味着⾕氨酸的⽣产不断在扩⼤[1]。

⾕氨酸⽣产⾛到今天就⽣产技术⽽⾔已有了长⾜进步,⽆论是规模还是产能都今⾮昔⽐,与此同时各⼚家还在追求完美, 这是⾏业进步的动⼒,也是⽣存之所需。

实际上⽣产⼯艺是与时俱进的,没有瑕疵的⼯艺是不存在的。

如:配⽅及提取⽅法现在是多种多样,有单⼀⽤纯⽣物素的,也有⽤⽢蔗糖蜜加纯⽣物素的, 还有加⽟⽶浆⼲粉或麸⽪⽔解液及⾖粕⽔解液等等;提取⽅法有:等电-离交、等电-离交-转晶、连续等点-转晶等等[2]。

本综述简述⾕氨酸⽣产的流程及发酵机制,着重介绍⾕氨酸的提取⼯艺。

第⼆部分⾕氨酸⽣产原料及其处理⾕氨酸发酵的主要原料有淀粉、⽢蔗糖蜜、甜菜糖蜜、醋酸、⼄醇、正烷烃(液体⽯蜡)等。

国内多数⾕氨酸⽣产⼚家是以淀粉为原料⽣产⾕氨酸的,少数⼚家是以糖蜜为原料进⾏⾕氨酸⽣产的,这些原料在使⽤前⼀般需进⾏预处理。

(⼀)糖蜜的预处理⾕氨酸⽣产糖蜜预处理的⽬的是为了降低⽣物素的含量。

因为糖蜜中特别是⽢蔗糖蜜中含有过量的⽣物素,会影响⾕氨酸积累。

故在以糖蜜为原料进⾏⾕氨酸发酵时,常常采⽤⼀定的措施来降低⽣物素的含量,常⽤的⽅法有以下⼏种:(1)活性炭处理法; (2)⽔解活性炭处理法;(3)树脂处理法。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下面是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1. 淀粉水解首先将淀粉加入水中进行水解,可采用传统的酸水解或者酶水解方法。

酸水解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通过加入酸性物质(如盐酸)降低溶液的pH值,使淀粉分子链断裂,形成果糖和葡萄糖。

酶水解则是通过添加淀粉酶,使淀粉分子链断裂。

2. 发酵将水解后的淀粉溶液转移到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谷氨酸生产菌株,如谷氨酰转氨酶阳性菌株或谷氨酸合成菌株。

发酵条件需要控制在合适的温度、pH值和营养物质供给下,促进菌株的生长和谷氨酸的合成。

此外,发酵过程中还要进行通气,提供菌株所需的氧气。

3. 提纯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进行提纯。

首先将发酵液进行离心或者过滤,除去固体颗粒。

然后,通过酸碱调节和溶剂萃取等方法,将固液分离,得到谷氨酸的提纯液。

提纯液中还可能存在杂质,可以通过活性炭吸附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等方法去除。

4. 结晶将谷氨酸的提纯液进行结晶处理。

首先,在适当的温度下加入结晶剂,如酒精或乙醇,使谷氨酸分子互相结合形成结晶。

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结晶分离出来。

5. 干燥将分离出的谷氨酸结晶进行干燥处理,除去水分。

可以采用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或者冷冻干燥等方法,在适当的温度下蒸发水分,得到干燥的谷氨酸成品。

6. 包装将干燥的谷氨酸成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塑料袋、铝箔袋或者纸盒等包装材料,保护谷氨酸的质量和稳定性。

包装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谷氨酸成品符合相关标准。

以上就是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整个工艺包括淀粉水解、发酵、提纯、结晶、干燥和包装等环节,通过合理控制各个步骤的条件和参数,可以有效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环保和安全,做好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处理与排放。

氨基酸类药物的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发酵生产

氨基酸类药物的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发酵生产

生物素的来源:氨基酸生产上可以作为生物素来源的原料 有玉米浆、麸皮水解液、糖蜜及酵母水解液等,通常选取 几种混合使用。例如,许多工厂选择纯生物素、玉米浆、 糖蜜这三种物质来配制培养基。各种原料来源及加工工艺 不同,所含生物素的量不同。玉米浆含生物素500μg/kg, 麸皮含生物素300μg/kg,甘蔗糖蜜含生物素1500μg/kg。
操作简单 周期长,占地面积大。
直接常温等电点法工艺流程
发酵液
起晶中和点(pH4-4.5) 育晶(2h)
盐酸
菌体及细小的 谷氨酸晶体
等电点搅拌pH3-3.22 静置沉降4-6h 离心分离
成品
母液
干燥
湿谷氨酸晶体
2、离子交换法
可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来提取吸附在树脂上的谷氨 酸阳离子,并可用热碱液洗脱下来,收集谷氨酸 洗脱流分,经冷却、加盐酸调pH 3.0~3.2进行结 晶,之后再用离心机分离即可得谷呈棒形或短杆形; 革兰氏阳性菌,无鞭毛,无芽孢;不能运动; 需氧性的微生物; 生物素缺陷型; 脲酶强阳性; 不分解淀粉、纤维素、油脂、酪蛋白、明胶等;
发酵中菌体发生明显形态变化,同时细胞膜渗透性改变; 二氧化碳固定反应酶系强; 异柠檬酸裂解酶活力欠缺或微弱,乙醛酸循环弱; α-酮戊二酸氧化能力微弱; 柠檬酸合成酶、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活
有机氮丰富有利于长菌,因此谷氨酸发酵前期要 求一定量的有机氮,通常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适 量的有机氮,在发酵过程中流加尿素、液氨或氨 水来补充无机氮。
(3)无机盐
磷酸盐 :工业生产上可用K2HPO4·3H2O、KH2PO4、 Na2HPO4·12H2O、NaH2PO4·2H2O等磷酸盐,也可用磷酸。 过高:代谢转向合成缬氨酸。 过低:菌体生长缓慢。

谷氨酸生产工艺

谷氨酸生产工艺

谷氨酸生产工艺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谷氨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发酵法和合成法两种。

发酵法是目前谷氨酸生产的主要工艺。

该工艺首先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种,常用的包括谷氨酸高产突变株、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等。

然后,通过发酵罐中稻糠、糖蜜、玉米糖浆等淀粉质原料的供应,微生物菌种得到充足的营养,进而产生谷氨酸。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合适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条件,以保证产酸菌的正常生长和谷氨酸的高产。

合成法是一种人工合成谷氨酸的生产工艺。

该工艺主要通过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谷氨酸,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合成法的优势是反应过程简单,产率高,纯度较高,但合成路线较长,成本较高。

目前,合成法主要采用脂肪酶法、氨基酸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等。

脂肪酶法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谷氨酸微生物中间体转化为谷氨酸;氨基酸合成法则采用含氮化合物、氨基酸以及各种可供给氨基的物质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合成谷氨酸;化学合成法主要通过有机合成方法,从不同的出发物合成谷氨酸。

无论是发酵法还是合成法,谷氨酸的提纯工艺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提纯分为多级离心、膜过滤、凝胶过滤、树脂吸附、洗脱、浓缩等环节。

其中,树脂吸附是最常用的提纯方法之一,通过树脂的选择来吸附并分离谷氨酸和其他杂质。

此外,一些高级的分离技术如逆流扩散和离子交换膜电渗法也可以应用于谷氨酸的提纯过程。

谷氨酸的生产工艺对环境保护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发酵法中,需要合理处理废水、废菌体和废弃物,以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在合成法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适当选择溶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体来说,谷氨酸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学和生物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谷氨酸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谷氨酸生产工艺的更高效、更环保和更可持续的发展。

谷氨酸的先进生产工艺

谷氨酸的先进生产工艺

谷氨酸的先进生产工艺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在食品添加剂、保健品、药物、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谷氨酸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两种。

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下面将重点介绍谷氨酸的先进生产工艺。

微生物发酵法是利用谷氨酸高效产生菌株通过生物代谢反应将低价的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谷氨酸。

谷氨酸的先进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菌株选育、发酵过程优化和分离纯化技术三个方面。

首先,菌株选育是谷氨酸生产工艺的核心环节。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从多种微生物中筛选出多种高效的谷氨酸产生菌株,如变异株、突变株等。

其中,变态球菌、拟杆菌、乳酸杆菌和乳酸菌是常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株。

菌株选育的目标是寻找产量高、菌种稳定、代谢特性好的菌株,并通过遗传工程手段进一步提高菌株的产酸能力和抗性。

其次,发酵过程优化是提高谷氨酸生产效果的关键。

发酵过程优化主要包括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调控、发酵设备升级等方面。

培养基优化是通过调整培养基组成和添加合适的添加剂来提高菌种的生长速度和产酸能力,如碳源、氮源、有机酸、氨基酸等。

发酵条件调控包括发酵温度、pH值、氧气供给、搅拌速度等,通过合理调节这些因素可以提高菌种的生理代谢活性和谷氨酸的产量。

发酵设备升级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新的发酵设备和设备控制系统,提高谷氨酸发酵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能。

最后,分离纯化技术是谷氨酸生产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分离纯化技术主要包括过滤、浓缩、离心、脱色、结晶等过程。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工艺条件和操作方法,可以高效地提取和纯化谷氨酸。

目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包括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及吸附技术、凝胶过滤技术等。

这些技术既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谷氨酸的生产效能。

综上所述,谷氨酸的先进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菌株选育、发酵过程优化和分离纯化技术三个方面。

通过优化这些环节,可以提高谷氨酸的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推动谷氨酸产业的发展。

谷氨酸的发酵和提取工艺综述

谷氨酸的发酵和提取工艺综述

综述:谷氨酸的发酵与提取工艺第一部分谷氨酸概述谷氨酸非人体所必需氨基酸,但它参与许多代谢过程,因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人体内,谷氨酸能与血氨结合生成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毒害作用,可作为治疗肝病的辅助药物,谷氨酸还参与脑蛋白代谢和糖代谢,对改进和维持脑功能有益。

另外,众所周知的谷氨酸钠盐即味精有很强烈的鲜味,是重要的调味品。

1996、1997、1998年味精年产量分别为55.0万吨、56.64万吨、59.03万吨。

尽管如此,我国人均年消耗味精量还只有400g左右,而台湾省已达2000g。

因此,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味精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味精生产会稳步发展。

这也意味着谷氨酸的生产不断在扩大[1]。

谷氨酸生产走到今天就生产技术而言已有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规模还是产能都今非昔比,与此同时各厂家还在追求完美, 这是行业进步的动力,也是生存之所需。

实际上生产工艺是与时俱进的,没有瑕疵的工艺是不存在的。

如:配方及提取方法现在是多种多样,有单一用纯生物素的,也有用甘蔗糖蜜加纯生物素的, 还有加玉米浆干粉或麸皮水解液及豆粕水解液等等;提取方法有:等电-离交、等电-离交-转晶、连续等点-转晶等等[2]。

本综述简述谷氨酸生产的流程及发酵机制,着重介绍谷氨酸的提取工艺。

第二部分谷氨酸生产原料及其处理谷氨酸发酵的主要原料有淀粉、甘蔗糖蜜、甜菜糖蜜、醋酸、乙醇、正烷烃(液体石蜡)等。

国内多数谷氨酸生产厂家是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谷氨酸的,少数厂家是以糖蜜为原料进行谷氨酸生产的,这些原料在使用前一般需进行预处理。

(一)糖蜜的预处理谷氨酸生产糖蜜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物素的含量。

因为糖蜜中特别是甘蔗糖蜜中含有过量的生物素,会影响谷氨酸积累。

故在以糖蜜为原料进行谷氨酸发酵时,常常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生物素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活性炭处理法; (2)水解活性炭处理法;(3)树脂处理法。

(二)淀粉的糖化绝大多数的谷氨酸生产菌都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因此,以淀粉为原料进行谷氨酸生产时,必须将淀粉质原料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供使用。

任务1-4-1(2)谷氨酸发酵工艺

任务1-4-1(2)谷氨酸发酵工艺

生物素
(2)磷盐。磷在微生物细胞中含量较 高,它是合成核酸、核蛋白、磷脂、 各种核苷酸和辅酶的重要元素。 如果培养基中不加或少加磷酸盐,则 菌体生长缓慢,糖耗慢,最终菌体生 长不足。 如磷盐过多,糖的降解都通过EMP和 TCA,菌体增殖快。
4.发酵条件控制不当引起的发酵异常
通风量 发酵前期通风量不足,影响不大; 中后期供氧不足,则谷氨酸生成少。 温度 发酵前期、中期温度过高,细胞易 衰老;温度过低,发酵周期长。 pH
7 泡沫的控制
生产上为了控制泡沫,除了在发酵罐内安 装机械消泡器外,还在发酵时加入消泡剂。 目前谷氨酸发酵常用的消泡剂有: 花生油、豆油、玉米油、棉子油、泡敌和 硅酮等。 天然油脂类的消泡剂的用量较大,一般为 发酵液的0.1%~0.2%(体积分数), 泡敌的用量为0.02%~0.03%(体积分数)。
2 pH的控制
一般发酵前期pH控制在7.5-8.5左右,发酵中、后期 pH控制在7.0~7.2,调低pH的目的在于提高与谷氨 酸合成有关的酶的活力。 谷氨酸发酵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可积累谷氨酸, 而在酸性条件下则容易形成谷酰胺和N-乙酰谷酰胺。
尿素被谷氨酸生产菌细胞的脲酶所分解放出氨,因 而发酵液的pH会上升。
发酵罐
四、发酵异常现象及处理
1.污染杂菌和感染噬菌体引起的发酵异常 (1)污染杂菌 污染杂菌后,OD值增长快,糖耗也快,且发酵液 泡沫增多,但谷氨酸生成量少。 处理: 如果发酵前期发现杂菌污染,可将培养基重新灭菌, 并酌加培养基成分,重新接种后再发酵。 如果发酵中期发现染菌,而pH、OD值和糖耗等尚 属正常,此时可加大风量,按常规继续发酵。 如果发酵后期染菌,一般对发酵影响不大。
2、一级种子培养
培养基:葡萄糖 2.5 % ,尿素 0.5%, 硫酸镁 0.04%, 磷酸氢二钾 0.1%,玉米 浆 2.5—3.5%(按质增减) 硫酸亚铁、硫酸 锰各2ppm,PH 6.5—6.8 种不同酌情增减) 。 (培养基成分可因菌

谷氨酸发酵过程控制—谷氨酸棒杆菌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谷氨酸发酵过程控制—谷氨酸棒杆菌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请阅读引导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谷氨酸棒杆菌种子培养基(一级扩大培养)的配方? 2、配制200ml液体种子培养液,计算各营养成分的添加量? 3、根据现有条件,怎样调节培养基pH? 4、500ml三角瓶的装液量是多少? 5、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什么?
谷氨酸液体种子培养基的配方:
葡萄糖 2.5%,尿素 0.5%,硫酸镁 0.04%,磷酸氢二 钾 0.1%,玉米浆 2.5%,pH7.0。
种子的扩大培养
2、一级种子培养(摇瓶培养) 一级种子培养的目的在于产生大量繁殖活力强的菌体 ,培养基组成应以少含糖分,多含有机氮为主,培养 条件从而有利于长菌。
种子的扩大培养
3、二级种子培养 为了获得发酵所需要的足够数量的菌体,在一级种子 培养的基础上进而扩大到种子罐的二级种子培养。种 子罐容积大小取决于发酵罐大小和种量比例。
谷氨酸发酵条件控制谷氨酸棒杆菌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级种子扩大培养
种子扩大培养:
种子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 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 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 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种子的扩大培养
装液量:在一定大小体积的三角瓶中装入一定量的培养 基(一般为瓶体积的10%-20%)。 那么500ml三角瓶中装液量:100ml。
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121℃,15min。
种子扩大培养的任务:
工业生产规模的增大→需要种子就增多→种子的扩 大培养 种子扩大培养的任务,不但要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 还要获得活力旺盛、性能稳定、接种数量足够的、纯 的培养物。
种子的扩大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计算第一节:物料平衡计算凡引入某一系统或设备的物料重量Gm ,必需等于用于转化形成产物所消耗的物量Gp 和物料损失之和GtGm=Gp+Gt一、物料衡算目的:(1)确定生产设备的容量、个数和主要设备尺寸;(2)工艺流程草图设计(3)水、蒸汽、热量、冷量衡算;(4)控制生产水平。

二、方法1.给出物料衡算流程示意图2.选定计算基准a.按每批投料量进行计算;b.按每吨产品消耗的原料量计算;c.按时间计算。

3.确定工艺指标及消耗定额以及相关的基础数据;4.列出各工艺阶段的物料衡算表并绘出物料流程图。

三、实例(以年产商品味精10000t为实例)(一)、生产规模及产品规格(1)99%规格的味精占80%,即8000t/a;(2)80%的味精占20%,即2000t/a;折算为100%味精为:8000×99%+2000×80%=9520(t/a)(二)、生产工作制度全年生产日320天;2~3班作业,连续生产。

(三)、主要工艺技术参数原料及动力单耗表生产过程的总物料衡算(一)生产能力以年产商品MSG1000t 为实例。

折算为100%MSG9520t/a。

日产商品MSG:1000/320=31.25(t/d)(其中99%的MSG25t,80%的MSG62.t)日产100%MSG:9520/320=29.75(t/d)(二)总物料衡算(以淀粉质原料为例)(1)1000kg纯淀粉理论上产100%MSG量:1000×1.11×81.7%×1.272=1153.5(kg)(2)1000kg纯淀粉实际产100%MSG:1000×1.11×98%×50%×86%×92%×1.272=547.4(kg)(3)1000kg工业淀粉(含量86%的玉米淀粉)产100%MSG量:547.4×86%=470.8(kg)(4)淀粉单耗①1t 100%MSG消耗纯淀粉量:1000/547.4=1.827(t)②1t 100%MSG实际消耗工业淀粉量:1000/470.8=2.124(t)③1t 100%MSG理论上消耗纯淀粉量:1000/1153.5=0.8669(t)④1t 100%MSG理论上消耗工业淀粉量:0.8669/86%=1.008(t)(5)总收率:可以按以下两种方法计算。

①实际产量(kg)/理论产量×100%=547.4/1153.5×100%=47.45%②(98%×50%×86%×92%)/81.7%×100%=47.45%(6)淀粉利用率:1.008/2.124×100%=47.45%(7)生产过程总损失:100%-47.45%=52.55%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损失的原因:①糖转化率稍低。

②发酵过程中部分糖消耗于长菌体以及呼吸代;残糖高;灭菌损失;产生其他产物。

③提取收率低,母液中Glu含量高。

④精制加工过程损耗及产生焦谷氨酸纳等。

(8)原料以及中间品的计算①淀粉用量:29.75 ×2.124=63.19(t/d)②糖化液量:纯糖63.19×86%×1.11×98%=59.15(t/d)折算为24%的糖液:59.15/24%=246.4(t/d)③发酵液用量:纯Glu量:59.15×50%=29.58(t/d);折算为8g/dl的发酵液:29.58/8%=369.8(m3);369.8×1.05=388.3(t)(1.05为发酵液的相对密度)④提取Glu量:纯Glu量:29.58×86%=25.44(t/d)折算为90%的Glu量:25.44/90%=28.27(t/d)⑤Glu废母液量(采用等电-新离子回收法,以排出的废母液含Glu 0.7%g/d计算):(29.58-25.44)/0.7% =591(m3/d)(三)总物料衡算结果衡算结果列汇总表,如下表:工业原料,淀粉含量86%;糖含量50%。

原料淀粉质原料(玉米淀粉)糖蜜(甜菜糖蜜)生产1T 100%MSG t/d 生产1t100%MSG t/vd工业原料 2.124 63.19 3.97 118糖液24%(t) 8.28 246. 4谷氨酸(90%)(t) 0.95 28.27 0.97 28.87MSG(100%)(t) 1.0 29.75 1.0 29.75排出含0.7%谷氨 19.87 591酸废母液排出含1%谷酸废母液 21.84 650制糖工序的物料衡算(1)淀粉浆量及加水量:淀粉加水比例为:1:2.5 ,1000kg工业淀粉浆1000×(1+2.5)=3500kg;加水量为2500kg。

(2)粉浆干物质浓度10005×86%/3500=24.57%(3)液化酶量:使用液体a-淀粉酶35005×0.25%=8.75kg(4)CaCl2:量3500×0.25%=8.75kg(5)糖化酶量:用液体糖化酶3500×0.25%=8.75kg(6)糖化液产量1000 ×86%×1.11×98%/24%=3898kg24%糖化液的相对密度为1.09 3898/1.09=3576(L)(7)加珍珠岩量:为糖液的15%3898×0.15=5.85kg(8)滤渣产量:含水70%废珍珠岩5.85/(1-0.7)=19.5kg(9)生产过程进入的蒸汽和洗水量3898+19.5-3500-(8.75×3)-5.85=385.4kg(10)衡算结果(年产万吨味精):根据总物料衡算,日投入工业淀粉63.19t,物料衡算汇入下表:三 连续灭菌和发酵工序的物料衡算(1) 发酵培养基数量① 1000kg 工业淀粉,得到24%的糖化液3898kg 。

发酵初始糖浓度16.4g/dl ,其数量为:)(5704)/%(4.16%243898L V W =⨯16.4g/dl 的糖相对密度为1.06, 5704×1.06=6046kg ② 配料 按放罐发酵液的体积计算:5704× 16.4%/16%=5847(L )玉米浆:5847×0.2%(w/v )=11.7kg 甘蔗糖蜜 :5847×0.3%(w/v )=17.5kg 无机盐:5847×0.2%(w/v )=11.7kg 配料用水:配料时培养基的含糖量不低于19%,向24%的糖液中加入水量为:3898×24%/19%-3898=1026(kg)③ 灭菌过程中加入蒸汽及补水量:6046-3898-1026-11.7-17.5-11.7=1081kg④发酵零小时数量验算:3898+11.7+17.5+11.7+1026+1081=6046kg 其体积为:6046/1.06=5704(L ) 与以上结果计算一致。

(2) 接种量 5847×1%(w/v)=58.5(L )58.5×1.06=62kg(3) 发酵过程加液氨数量,为发酵液体积的2.8%:5847×2.8%=164kg(4) 加消泡剂量: 为发酵液的0.05%。

5847×0.05%=2.9kg 消泡剂的相对密度为0.8,2.9/0.8=3.6(L) (5) 发酵过程从排风带走的水分进风25℃ 相对湿度为70% ,水蒸汽分压18mmHg ,排风32℃,相对湿度为100%,水蒸汽分压 27mmHg 。

进罐空气的压力为1.5 大气压,排风0.5大气压。

进出空气的湿含量差为:X 出-X 进=70187605.2%7018622.0%100277605.1%10027622.0⨯-⨯⨯-⨯-⨯⨯ =0.0149-0.0042=0.01(kg 水/kg 干空气)通风比: 1:0.2, 带走水量:5847×0.2×60×36×1.157×0.001×0.01=29(kg) 式中1.157为320C 时干空气密度(kg/m3)(7)衡算结果汇总:年产万吨商品味精日投工业淀粉63.19t,连续灭菌和发酵工序的物料衡算汇总列入下表:四、谷氨酸提取工序的物料衡算采取冷冻等电及其新离交回收工艺。

(按1000kg 工业淀粉之匹配量计)(1) 发酵液数量:5847L ;6194kg 。

(2) 加98%硫酸量:为发酵液的3.6%(W/V )5843×3.6%=210(kg)98%硫酸的相对密度1.84,故: 210/1.84=114(L) (3)谷氨酸产量 a.分离前谷氨酸量:100%谷氨酸量:5843×8%(W/V)=467.4(kg) b. 分离后谷氨酸量:纯谷氨酸: 467.4×86%=402(kg) 90%谷氨酸: 402/90%=446.6(kg) (4)母液数量: 母液含谷氨酸0.7g/dl.(467.4-402) ÷0.7=9343(kg)(5)谷氨酸分离洗水量446.6×20%=89(L)(6)母液回收过程中用水以及酸碱等数量9343-5843-114-89=3297(L)=3297kg五、精制工序的物料衡算(1) 谷氨酸数量100%Glu 402kg ;90%Glu 446.6kg (2)Na 2CO 3量446.6×36.6%=161(kg ) (3)加活性炭446.6×0.3%=1.34(kg )(4) 中和液数量)(1278)/%(40272.1402L V W =⨯1278×1.16=1482(kg )式中 1.16--含40%(W/V)MSG溶液的相对密度(20ºBeˊ)(5)中和加水量1482- 446.6- 1.4- 161=873(kg)(6)产MSG量产100%MSG量:精制收率92%,产100%量为:402×1.272×92%=470.5(kg)(7)产母液量:母液平均含MSG量25%(W/V)402×1.272×8%/25%=164(L),母液的相对密度1.1则:164×1.1=180.4(kg)(8)废湿活性炭数量:湿碳含水75%1.34/(1-0.75)=5.4(kg)(9)MSG分离调水洗水量470.5×5%=24(kg)(10)中和脱色液在结晶蒸发过程中蒸发出的水量1482+24-470.5-180.4-5.4=850(kg)(11)物料衡算汇总,列入表10-12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