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0413006

【总学时数】72

【使用专业】高等职业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投资与理财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必修课程,也是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券经纪人资格、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开设本课程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全面了解证券投资及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具备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和专业技能、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现代理财应用性技能人才。在学习了货币金融学、宏观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为学生以后学习证券投资分析、投资运作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尤其实践性教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支撑,加之本校人才培养定位于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以此为指导思想,本课程的设计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对投资与理财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让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事半功倍地接受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教学过程跟踪国外金融市场动态、与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区域金融机构的交流,形成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专题教学、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的多层次交互式教学环境,让知识立体化,同时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与认知面,让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对现实的问题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融合了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活动,应掌握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自觉遵守主要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了解证券中介的类别;能运用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资本市场基础工具和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衍生工具,对有关的产业、公司进行正确的分析,能正确的进行投资决策。具备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熟悉证券的发行和流通,熟悉国家的证券监管的规定。并养成独立、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格,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二)职业技能目标:

·能明确证券市场的结构,了解市场的投资运作

·能熟悉金融工具的特性,评估金融工具的投资价值

·能评价股票与债券的发行目的、发行方式、发行价格、发行成本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并能对企业融资方式进行较理性的选择。

·能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程序,正确的选择证券交易方式,顺利的完成证券交易

·能收集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因素,股票价格指数以及股票行情表的解读,比较正确的判断证券价格

·能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能执行《证券法》、《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

·能正确运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在实践中争取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

·能控制和防范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具备一定文字及语言沟通能力·具备一定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一)教学建议

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资料,进行讲授、演示,并按照设计活动的内容展开教学。

2、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变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即学会投资业务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4、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沟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热情、客观、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与评价和理论与实践目标一体化评价,教学评价对象包括学生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情况,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评价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4、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主要遵循以核心能力考核为核心,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指导思想。期末以闭卷笔试结合平时成绩的方式来进行,闭卷笔试成绩占到70%,平时成绩占到30%。期末试卷主要以单项选则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综合题等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题型为主。平时成绩主要以作业、课堂提问、训练活动和阶段性测试为主。其中训练活动和阶段性测试主要在投资理财实训室的模拟实践软件平台上完成。

(三)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或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顺利完成投资业务的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证券从业资格、证券经纪人职业资格的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投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把操作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投资业务的实际。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文字表达要深入浅出,图文展现应图文并茂。

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防范风险,正确进行证券投资的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活动。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

(四)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大学学历,具有理财规划师、证券分析师等相关专业的双师素质,而且具有一线实践的经历,师生比不超过1:18。

(五)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该课程应具备固定的学习场所,配备多媒体教室等学习设备,并具有模拟实验室等教学条件。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试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学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3、通过培养“问题意识”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内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方法和手段,如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教给学生提问和分析问题的技巧、用典型案例和情景教学来展示基本理论和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及时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等,引导学生在在探索和研究中学习。这种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参与性、实践性和形象化特征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地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4、强化以“模拟操作”为核心的各实践性教学环节,训练学生动脑和动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证券投资的模拟操作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证券市场的真实交易为背景的仿真交易。为避免学生进行真金白银的实战操作所存在的风险,又使学生的模拟操作具有真实交易的情景和效果,本课程的模拟教学采用了“学生模拟操作,老师实战操作”,以实战操作来带动学生的模拟操作的教学方法。师生在盘面分析和操作中相互交流,就“如何进行基本分析”、“如何运用技术指标”、“如何顺势而为”、“如何把握一个波段的高点和低点”、“如何卖出当天的最高价”、“如何买进当天的最低价”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习,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作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脑和动手相结合、学习和应用相结合。

(七)其它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三年制)。

编制人:

编制单位:

审核人:

教学团队负责人:

系部主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