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组长:张广烁

组员:姜成欢金驰李健苏语成周正龙石雨昕

污水处理厂设计的意义: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全球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水危机”日趋严重。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

全世界每天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差强人意。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两倍,而人类用水增加了5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虽然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污水处理行业正在快速增长,污水处理总量逐年增加,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但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一方面,中国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尚跟不上用水规模的迅速扩张,管网、污泥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另一方面,中国的污水处理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且处理设施的负荷率低。

因此中国应完善污水处理的政策法规,建立监管体制,创建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体系,扶植国内环保产业发展,推进污水处理行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污水处理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投资3000亿元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和利用,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由此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

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

1990年以来,全球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9倍。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污水处理产业高速增长。2000年—2004年,我国污水处理消费量从188万吨增长到447万吨,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长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达到225万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污水处理消费大国。同时,污水处理进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国污水处理进口100万吨,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处理进口国。2004年与1998年比,污水处理进口增长幅度年均达到27.14%。预计2005年,中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进口仍将保持在300万吨左右。

伴随着污水处理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污水处理产量也结束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实现了高速增长。我国污水处理产量从2000年的46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236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在82.6%,占国内市场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污水处理产量则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九十年代后期起,我国太钢、宝钢以及宝新、张浦等国有和合资企业通过引进和技术改造,先后建成了一系列污水处理生产线,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污水处理生产初具规模。污水处理品种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污水处理产品质量迅速提高。特别是国内污水处理冷轧板增长迅速,2003年,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170万吨,首次超过进口量,自给率达到66%;2004年,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200万吨,自给率达到70%以上。从2004年底到2005年底,国内冷轧污水处理产能将增加约150万吨,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到2007年,我国将成为污水处理的净出口国。

从总体上看,我国污水处理正在经历由规模小、水平低、品种单一、严重不能满足需求到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品种质量显著提高和初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深刻转变,污水处理需求将逐步实现自给。

污水处理厂设计的目的:

?为昌平区北七家镇的未来科技城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

?处理未来科技城、昌平区北七家镇产生的生活生产污水。

?为未来科技城区域供冷供热方式(DHC)提供部分汽电热。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1传统A2/O工艺简介

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同时满足SS、BOD、TN、TP的处理要求。在上世纪提出的A2/O等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可很好的实现。凭借其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药剂费用省,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普及迅速。

传统A2/O工艺由厌氧、缺氧及好氧3部分组成【1】。张杰等【2】对传统A2/O 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传统A2/O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机理方面

聚磷菌和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生长在一个系统内,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均不能在各自最佳的生长条件下生长。硝化菌基本上属于自养型专性好氧细菌,由于其代谢产能低,其突出的特点是生长速率慢、世代期长,在系统内要保持较高浓度的硝化菌,就要求在较长的泥龄下运行。

系统除磷的主体聚磷菌多为短世代微生物,可以在较短的泥龄下正常生长,因此在较短的泥龄下运行时可获得较高的除磷效率。显然,在运行泥龄上,传统A2/O工艺在脱氮与除磷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传统A2/O法通常在较窄的泥龄范围内运行,以兼顾脱氮与除磷对泥龄的要求。

(2)工艺布置方面

①内循环

内循环量根据脱氮比计算而出,其值一般在100~400%;污泥循环根据二沉池SVI值,计算循环污泥浓度,再根据曝气池内悬浮固体浓度计算而出,其值一般在25~100%。可见,内循环远比污泥循环大的多。内循环的存在使得大部分剩余污泥中实际上未经历完整的释磷、吸磷过程。而聚磷菌一大特点就是:厌氧条件下释放磷越充分,好氧条件下就越能过量吸收磷。这种不完整的释磷、吸磷,就严重影响除磷效果。

②碳源分配

由于缺氧区位于系统中部,反硝化在碳源分配上居于不利地位,因而影响了系统的脱氮效果。

③硝酸盐

根据生物除磷原理,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通过菌种间的协作,将有机物转化为挥发酸,借助水解聚磷释放的能量将之吸收到体内,并以聚β—羟基丁酸PHB形式贮存,提供后续好氧条件下过量摄磷和自身增殖所需的碳源和能量。

一般污水中NO2--N和NO3--N浓度较低,而且厌氧区NO2--N和NO3--N主要来自污泥回流。研究表明NO3是反硝化过程中优先利用的电子受体【3】,Ahn等【4】实

验证实,NO2 同样是反硝化过程中重要的电子受体,但会对缺氧摄磷产生抑制作用。当厌氧区存在NO2--N和NO3--N时,反硝化菌利用NO2--N和NO3--N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使溶解性有机物BOD

浓度降低。试验表

(S)

明,反硝化反应基本结束时磷的释放过程才开始进行【5-6】。由于反硝化菌与聚磷菌争夺碳源而使释磷时间大大滞后;溶解性有机物BOD

,浓度的降低又使释磷

(S)

反应进入非线性阶段,释磷速度大大下降,而释磷量的减少会导致好氧阶段磷的吸收能力下降,磷的去除率降低。

④溶解氧

溶解氧的存在会抑制异养硝化盐还原反应,其作用机理为:

a)氧阻抑硝酸盐还原酶的形成(有些反硝化细菌必须在厌氧和有硝酸盐存

在的条件下才能诱导合成硝酸盐还原酶;

b)氧可作为电子受体,竞争性地阻碍硝酸盐的还原【7】。A2/O系统在实际运

行时,为获得更高的脱氮效果,常采用较大的内回流比,使更多的硝酸

盐进入到兼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造成回流混合液中溶解氧破坏了缺氧

硝化环境,阻断反硝化反应的进行。

综上所述,特定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在系统内混合生长导致传统A2/O工艺脱氮除磷效率不稳定。尤其是世代期长的硝化菌与其他细菌混合生长使系统难以兼顾脱氮与除磷的需求而导致系统的运行效果不稳定。在出水标准越来越严格的今天,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TN小于15mg/L,TP小于0.5mg/L。显然传统的A2/O工艺难以满足此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布置进行改良。

2 倒置A2/O工艺的提出及特点

2.1 倒置A2/O工艺的流程

污水在缺氧池和厌氧池分段进水,进水量由氮磷的去除程度计算;进入缺氧池的污水和循环污泥,硝化液经充分混合后一起进入缺氧区。污泥中的硝酸盐,

残余的溶解氧,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反映,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实现了系统的前置脱氮。

污泥经过缺氧反硝化以后进入厌氧区,避免了硝酸盐对厌氧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厌氧区,聚磷菌将无水肿的碳源转化为聚β—羟基丁酸(PHB )等储能物质,积聚吸磷动力。

在好氧区,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被降解,硝化菌将污水中存在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同时聚磷菌利用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动力进行过度吸磷。活性污泥混合液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一部分污泥回流到系统前端,另一部分富含磷的剩余污泥从系统排出,实现生物除磷。

关于回流问题,张波等【8

】认为可不设置内回流,直接采用污泥回流。首先应清楚外回流和内回流的区别。污泥外回流量是取决于二沉池污泥性质SVI 值,而SVI 值又与系统的泥龄、污泥负荷、温度等有关;内回流是取决于反硝化率,两者又本质区别。以下述计算为例:

1. 回流污泥浓度

6

10·r X r SVI = (2-1) 式中 X r

—— 回流污泥浓度(mg /L )

SVI —— 污泥指数,一般采用100; r —— 系数,一般采用r =1.2

6

10 1.212000/100r X mg L =?=

2. 污泥回流比

·1v r R X X R '=

+ (2-2) 式中 R

—— 污泥回流比; r X ' —— 回流污泥浓度(mg /L )

,0.75120009000/r r X fX mg L '==?= 250090001R R =?+

0.5R =

3. TN 去除率

121

100%S S e S -=? (2-3) 式中 e

—— TN 去除率(%);

S 1 —— 进水TN 浓度(mg /L ); S 2 —— 出水TN 浓度(mg /L ),设计中取15mg /L 。

30.83415100%51.35%30.834e -=

?=

4. 内回流比 1e R e

=

-内 (2-4) 式中 R 内 —— 内回流倍数; 51.35% 1.06151.35%R ==-内,设计中取150%

回流量为1.5+0.5=2.0。试想二沉池中,进人池中流量为3Q ,其中2Q 由池底回流,这种情况下二沉池很难稳定运行同时;当水质水量变化或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无法随时调节回流比,因为每次调节回流比都会改变二沉池的固体通量,污泥的SVI 值也相应改变,引起二沉池流态的变化,影响出水的效果。因此,不应用污泥回流代替内回流。

2.2 倒置A 2/O 工艺的原理

倒置A 2

/O 工艺采用的仍是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原理,即 2.2.1生物脱氮机理

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菌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氨态氮;氨态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转化,首先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氮,继之亚硝酸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氮。在缺氧条件下,硝酸氮在反硝化菌的代谢作用下,通过两种途径转化:一是同化反硝化(合成),最终形成有机氮化合物,成为菌体的一部分;二是异化反硝化(分解),最终产物为气态氮。生物脱氮过程如图1所示。

2.2.2生物除磷机理

废水生物除磷机理为,在厌氧条件下(氧化还原电位ORP 在-200--300mV ),

聚磷菌将其细胞内的有机态磷转化为无机态磷加以释放,并利用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吸收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基质合成聚β—羟基丁酸盐(PHB)颗粒;而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则将PHB降解以提供其从废水中吸磷所需要能量,从而完成聚磷的过程。图2所示为上述除磷机制的作用过程。

图1 生物脱氮过程

图 2 除磷机制的作用过程

2.3 倒置A2/O工艺的特点

(1)分段进水分别满足反硝化、除磷所需碳源;

(2)避免了回流污泥中携带的硝酸盐、溶解氧对厌氧区的不利影响;

(3)聚磷微生物经历厌氧环境之后直接进入生化效率较高的好氧段,其在厌氧环境下形成的吸磷动力得到了更有效率的利用;

(4)参与循环的微生物全部经历了完整的厌氧-好氧过程,具有“群体效应”

9-11】,因而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氮磷脱除能力;

3 倒置A2/O工艺设计

3.1 分段进水设计

进入缺氧池的BOD5总量与进入缺氧池的硝酸盐总量比值大于等于3;同时为实现有效除磷,进入厌氧池的BOD5总量与要求去除磷的总量比值大于等于

20。即:

3a ????????????

x NO 0e 0(R+r)S ≥S TP-P b ≥20S a+b=1(3-1) 式中

a —— 缺氧池进水比例;

b —— 厌氧池进水比例;

R —— 污泥回流比;

r —— 混合液回流比;

S NOx —— 出水硝酸盐浓度,mg /L ;

S o —— 进水BOD 5浓度,mg /L ;

T p

—— 进水总磷浓度,mg /L ; P e —— 出水总磷浓度,mg /L ;

3.2 反应池容积计算

反应池按照《室外排水规范(GB 50014-2006)》要求,好氧池采用BOD 污泥符合率法计算,缺氧池根据硝化反硝化速率计算,厌氧池用水力停留时间与前两池校核定出。

3.3 反应参数的控制

(1) 污泥龄(SRT )

A 2/O 工艺系统的SRT 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受硝化菌世代时间的影响,使其比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污泥龄长一些,一般为25d 左右;另一方面,由于除磷主要是通过排出含磷污泥,要求A 2/O 工艺的SRT 不宜过长,应为5~8d 。权衡两个方面,A 2/O 工艺中SRT 一般为15~20d 。

(2) 污泥负荷率(N s )

好氧池中的N s 应在0.18kgBOD 5/(kgMLSS ·d )之下,否则厌氧菌数量超过硝化菌,会抑制硝化。为了不影响除磷效果,厌氧池中的N s 应大于0.10kgBOD 5/(kgMLSS ·d )。

(3) 氮负荷率

氮负荷率过高会对硝化菌产生抑制作用,一般氮负荷率在0.05kgTKN /(kgMLSS ·d )之下,否则硝化效果不佳。

(4)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在处理设施充足情况下,应适当提高生物池内的污泥浓

度,增强系统脱氮除磷能力。高污泥浓度可提高处理工艺各单元的反应速率,减小所需的反应时间。高污泥浓度其菌胶团直径相对较高,其菌胶团内更容易形成缺氧反硝化,可能会发生同程反硝化。高污泥浓度可有效降低回流中DO浓度,提高厌氧有效释磷、反硝化脱氮的有机物利用率。高污泥浓度具有较高的泥龄,生物系统内的优势菌种一般不受泥龄限制。因此在脱氮除磷工艺中各类主要功能细菌在适应脱氮除磷环境时形成优势菌种。高污泥浓度在厌氧阶段的水解酸化作用,有利于后续反硝化作用时有机物的更好吸收利用。

当然高污泥浓度对污水处理厂也同样存在不利的影响因素,如曝气时扩散阻力增大,供氧的利用率下降;增大了二沉池的污泥负荷。同时在生物脱氮除磷过程中排泥是除磷的必需过程,排泥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除磷效果,因此在污水厂运行时,应保证每天一定量排泥除磷的前提下,采用高污泥浓度运行。

(5)溶解氧

好氧段即有分子态氧,又有化合态氧,曝气充氧,DO一般应保持在2mg/L 以上,甚至3mg/L,满足降解BOD和硝化条件,并使水中剩余DO充足,防止出现二沉池的二次释磷。

缺氧段不能有分子态氧,可以有化合态氧,DO一般应控制在0.5mg/L以下,甚至0.3mg/L以下。由于回流液中有一定水平的DO,与原水充分混合后,剩余DO会被迅速消耗,继而开始缺氧反硝化进程。只需要搅拌,以不增加水中溶解氧为限。

厌氧段既不能有分子态氧,也不能有化合态氧,否则释磷无法进行。DO一般应控制在0.2mg/L甚至更低。只需轻微搅拌让污泥不至沉淀即可。可采取适当措施,如反应池上设置盖板等措施,防止大气复氧。

(6)温度

温度是影响A2/O工艺脱氮效果的主要因素,且温度对脱氮的影响比对除磷

的影响大。【12】在好氧段,硝化反应在5-35℃时,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30-35℃。当低于5℃时,硝化菌的生命活动几乎停止。缺氧段的反硝化反应可在5-27℃时进行,反硝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厌氧段,温度对厌氧释磷的影响不太明显,在5-30℃除磷效果

均较好。【13】

(7)污泥回流比和混合液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及污泥回流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例,在系统达到允许的最大反硝化能力之前,通过提高回流比可以提高反硝化的效果。但回流量过大,动力费用增大,而且曝气区大量的溶解氧将通过内回流进入反硝化区,破坏反硝化的条件。故混合液回流的流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般,内回流比根据除氮要求在100%~400%左右波动。污泥回流比一般为25%~100%。如太高,污泥将DO和硝酸态氧带入厌氧池太多,影响其厌氧状态不利于磷的释放;太低,则反应池内维持不了正常的污泥浓度,影响生化反应速

率。

厂址选择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址的选定是城市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厂址的选择同城市和工业区排水管道的布置、处理后污水出路密切相关,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比较,并应考虑以下原则:1、厂址必须位于给水水源的下游;如果城镇、工业区和生活区位于河流附近,厂址必须在它们的下游,而且要在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并应同城镇、工业区、生活区以及农村居民点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不宜太远,以免增加管道的长度。

2、厂址应尽可能与处理后出水的主要去向(如灌溉农田)或受纳水体靠近。

3、充分利用地形,选择有适当坡度的地区,以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高程布置的需要,节省能源和动力。

4、尽可能少占和不占农田,并考虑有发展的可能性。

经济效益

(30万-22.5万)×365=2737.5万(不含人工和设备维修)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及方案(模版).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华东某市在城西地区兴建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完善该地区的市政工程配套,控制日益加剧的河道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该城市现状叙述如下: 1、2号居住区人口3万,污水由化粪池排入河道;3、4号居住区人口5万,正在建设1年内完成;5号居住区人口4.5万,待建,2年后动工,建设周期2年。还有部分主要公共建筑,宾馆5座,2000个标准客房;医院2座,1500张床。以上排水系统均采用分流制系统。同时新区内还有部分排污工厂:电子厂每天排水1500m3,BOD5污染负荷为3000人口当量;食品厂每天排出污水量500 m3,污染负荷为1500人口当量。 旧城区原仅有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建设工程计划在10年内完成,届时整个排水区域服务人口将达到18万。 依据上述情况,整个工程划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建设阶段,现在实施的工程为近期建设。近期建设周期大概在3年左右,设计服务范围应该包括新区5个已建和待建的居住区、新区内部分主要公共建筑以及2个工厂。依据环保部门以及排放水体的状况,排放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1.2 设计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标准》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技术经济 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81-2000 1.3设计任务和范围 (1)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废水水量水质及其变化特征和处理要求; (2)对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适宜的处理工艺方案和工艺流程; (3)确定为满足废水排放要求而所需达到的处理程度; (4)结合水质水量特征,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比较,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型式; (5)进行全面的处理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各构筑物尺寸和设备选型; (6)进行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及主要管道的布置和高程计算; (7)进行工程概预算,说明废水处理站的启动运行和运行管理技术要求 2 原水水量与水质和处理要求: 2.1 原水水量与水质 一期工程: Q=36000m3/d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

中国泉州出口加工区污水处理厂工程 初步设计 第一册初步设计说明书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二OO七年十二月(福州)

总院院长:杨远东 总工程师:李树苑 分院院长:赵红兵 项目负责人:陈傲 主要参加编制人员: 工艺:赵红兵周林凡袁尚 张小刚詹键陈傲建筑:胡建华李涛 结构:李必正谢立中何远园电气:王英豪贾瑟 工程经济:徐久红张俊

总目录 第一册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二册工程概算书 第三册设计图纸

目录 1.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1.3规范和标准 (4) 1.4工程建设产业化政策 (6) 2.工程概述 (8) 2.1 项目开发建设的背景 (8) 2.2 工程服务范围的确定 (9) 2.3 水量预测及工程规模 (9) 2.4 进水水质 (12) 2.5 出水水质 (15) 2.6 污水厂厂址 (15) 2.7 污水厂尾水排放 (17) 3.污水处理工艺 (18) 3.1设计原则 (18)

3.2 污水处理工艺 (19) 3.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23) 4.污泥处理工艺 (39) 4.1污泥处理目的 (39) 4.2污泥处理工艺 (40) 4.3污泥最终处置 (42) 5.污水厂工艺流程设计 (48) 5.1 污水厂工艺流程 (48) 5.2 生产构筑物工艺设计 (49) 5.3 辅助建筑物工艺设计 (59) 5.4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60) 5.5 尾水排放 (62) 5.6 厂区道路 (62) 5.7厂区给水排水 (63) 5.8通讯系统 (63) 5.9 厂外配套工程 (64)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书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书 课程设计名称: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 14环境 班级 14环工 姓名邓敏艳 指导教师王昱 2016 年 5 月 30 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内容说明 (3) 二、设计原始数据资料 (3) (一)城镇概况 (3) (二)工程设计规模: (4) (三)厂区附近地势资料 (4) (四)气象资料 (5) (五)水文资料 (5) 三、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6) 四、课程设计 (6) (一)、计算设计流量 (6) (二)、计算设计格栅 (6) (二)、沉砂池 (9) (三)、曝气池 (10) 1、曝气池的计算与各个部位尺寸的确定 (10) 2、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12) 3、供气量的计算 (13) 4.空气管系统计算 (14) (四)、二沉池设计 (19) 4.1、二沉池池体计算 (19) 4.2、二次沉淀池污泥区的设计 (20) 4.3、二沉池总高度: (21) 五、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 (22) 六、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2) 6.1、水力损失的计算 (22) 6.1.1、构筑物水力损失表: (22) 6.1.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 (22) 6.2、构筑物水面标高计算表: (23) 6.3、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3) 七、参考文献资料 (24) 八、总结 (24)

一、课程设计内容说明 进行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其任务包括: 1、根据所给的原始资料,计算进厂的污水设计流量; 2、根据水体的情况、地形和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污水处理方法、流程及有关处理构筑物; 3、对各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其型式、数目与尺寸; 4、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流程的高程设计; 5、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二、设计原始数据资料 (一)城镇概况 该城市地处东南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同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3.4%,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把该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筹建该市的污水处理厂已迫在眉睫。该城镇计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并已获上级计委批准。 目前,城镇面积约28Km2,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城镇面积40Km2,其出水进入B江,B江属地面水Ⅲ类水体,要求排入的污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中的B类标准,

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说明

金川县观音桥镇特色魅力乡镇污水处理厂 设计方案 四川东升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二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1.1项目名称 (1) 1.2 项目地点 (1) 二、工程规模 (1) 2.1 给水规划 (1) 2.2 排水规划 (1) 2.4 人口 (1) 2.4 工程规模确定 (1) 三、设计水质 (2) 3.1 进水水质 (2) 3.2 排放标准 (2) 四、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选择 (3) 4.1 生物脱氮除磷的必要性 (3) 4.2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4) 4.3污水处理工艺 (5) 4.3.1污染物去除原理及方法选择 (5) 4.3.2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7) 4.3.3常规脱磷除氮污水处理工艺 (8) 4.3.4 工艺拟定方案 (17) 4.4深度处理 (17) 4.4.1 滤池的选择 (20) 4.4.2 化学除磷 (24) 4.5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7) 4.6出水消毒方案 (27) 五、工艺方案设计 (30) 5.1 主要处理构筑物 (31) 5.1.1 粗格栅提升泵房 (31) 5.1.2 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 (32) 5.1.3 氧化沟 (34) 5.1.4 二沉池 (35) 5.1.5 纤维滤池及反冲洗泵房 (35) 5.1.6 污泥回流泵井 (36) 5.1.7 紫外线消毒渠 (37) 5.1.8 浓缩脱水机房 (37) 5.2 主要工程量统计 (39) 5.2.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39) 5.2.2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41) 六、投资估算(方案一) (1)

6.1工程概况 (1) 6.2编制依据 (1) 6.3各项指标分析(详见附表一) (2) 七、投资估算(方案二) (1) 7.1工程概况 (1) 7.2编制依据 (1) 7.3各项指标分析(详见附表一) (2)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附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述 1.1 设计任务与设计依据 1.2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1.3 主要设计资料 2 污水处理厂设计 2.1污水量与水质确定 2.2 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2.3 污水与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4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按流程顺序说明各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的选择,介绍各处理构筑物的数量、尺寸、构造、材料及其特点,说明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与数量等。 2.5污水处理厂平面与高程布置 2.6泵站工艺设计 3 结论与建议 4 参考文献 附录(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设计任务、设计依据及原则 1.1.1设计任务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 1.1.2设计依据 ①《排水工程(下)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②《排水工程(上)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 一、五、十一册) ④《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1.1.3编制原则 本工程的编制原则是: a.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b.根据招标文件和设计进出水水质要求,选定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c.在污水厂征地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d.污水处理厂的竖向布置力求工艺流程顺畅、合理,污水、污泥处理设施经一次提升后达到工艺流程要求,处理后污水自流排入排放水体。 e.单项工艺构、建筑物设计力求可靠、运行方便、实用、节能、省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运行成本。 f.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g.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本工程设备选型考虑采用国内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维护管理简便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同时,积极稳妥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 h.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i.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供电系统需有较高的可靠性,采用双回路电源,且污水厂运行设备有足够的备用率。 j.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区周围景观相协调。 k.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把滨湖新城污水处理厂设计成为现代化的园林式工厂。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概况 ⑴项目名称:某县污水处理厂工程 ⑵项目主管单位:某县建设委员会 ⑶项目建设单位:某县城市建设经营发展有限公司 ⑷工程规模:4万m3/d(其中一期工程2万m3/d,二期工程2万m3/d)。本次投标的设计内容为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⑸工程内容:处理能力2万m3/d的污水处理厂,不包括市政污水管网工程。 ⑹污水处理厂厂址:某县城北部杨家沙滩,南侧距离某城区北外环线约1500米,东侧紧邻青通河。 ⑺污水厂一期工程设计水质 a.设计进水水质 : 300mg/L COD cr BOD : 150mg/L 5 SS: 250mg/L -N: 30mg/L NH 3 TP: 2.5mg/l b.设计出水水质 :≤60mg/L COD cr BOD :≤20mg/L 5 SS:≤20mg/L TN:≤20mg/L -N:≤8mg/L(温度小于12℃时为15mg/L) NH 3 TP:≤1.0mg/L 粪大肠菌群:≤104个/L ⑻工程项目现场熟悉情况 投标文件准备阶段,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两次赴某县踏勘现场,并就项目基本情况与走访了县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本公司的设计、运行经验,提出如下设计

思路: a.省级经济开发区某县工业园规划面积8km2,目前近百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工业废水水量、水质对某县污水处理厂将来的运行影响不可忽视,污水处理工艺必须耐水质、水量的冲击影响。因此,本投标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具有A2/O法功能的氧化沟为核心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 氧化沟中几十倍于进水的循环混合液使进水达到快速混合稀释, 对污水的水质水量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稳定。 氧化沟法不需要像A2/O 法那样为了进行反硝化专门设置一套内循环系统, 它可通过特有的构造形式进行内循环以满足反硝化的需要, 节约了能耗和运行费用。 b.氧化沟停留时间的确定 采用较长的硝化和反硝化时间,有利于充分的硝化和反硝化,提高二级出水的脱氮率。这种强化二级处理的做法虽较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增加部分工程投资,但强化二级处理后,可以简化本污水厂将来的排放标准由现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1一级标准的B标准提高到一级标准的A标准的升级改造的处理工艺,减少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及方便运行管理。 c.氧化沟型式和曝气设备的选择 城市污水处理在某县尚属起步阶段, 污水处理方面所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所选氧化沟型式和曝气设备必须同时考虑这些因素(包括污水厂运行成本及设备维修等)。因此, 本投标氧化沟型式采用由功能不同的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组成的氧化沟处理工艺,氧化沟曝气设备采用倒伞式表面曝气机。 本氧化沟工艺除具有一般氧化沟的共同优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a)氧化沟内设独立的缺氧区,与氧化沟前置的厌氧区结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A2/O生化处理系统。 b)回流活性污泥回流至氧化沟厌氧区,在此区域内混合液的基质浓度很高,有利于聚磷菌对基质的摄取。 c)好氧区采用完全混合式的循环流流态,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耐一定的冲击负荷。 d)采用表曝机曝气,水力提升及混合能力好,可增加池深,减少占地面积。 e)表曝机充氧能力强,动力效率高(一般情况下:表曝机 2.0kgO /kW·h、转刷 2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可做毕业设计模版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朔州市恢河污水处理厂设计 学生:李文鹃 指导教师:杨纪伟 完成日期:2006年2月日---2006年6月日 河北工程大学城建学院 给水排水教研室 2006年2月 一、设计题目:朔州市恢河污水处理厂设计 二、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或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 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根据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和所给的设计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7设计。设计内容如下: 1、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污水水量的计算;设计方案对 比论证;污水、污泥、中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污水、污泥、中水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详细设计计算,(包括设计流量计算、参数选择、计算过程等,并配相应的单线计算草图),厂区总平面布置说明;污水厂环境保护方案;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初步分析等。 2、绘制图纸不得少于8张,所有图纸按2#图出。(个别图纸也可画成1#图)。此外, 其组成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回用总平面布置图1张,包括处理构筑物、附属构筑物、配水、集水构筑物、污水污泥管渠、回流管渠、放空管、超越管渠、 空气管路、厂内给水、污水管线、中水管线、道路、绿化、图例、构筑物 一览表、说明等。 (2)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及污水回用工程高程布置图1张,即污水、污泥、中水处理高程纵剖面图,包括构筑物标高、水面标高、地面标高、构筑物 名称等。 (3)污水总泵站或中途泵站工艺施工图1张。 (4)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工艺中两个单项构筑物施工平面图和剖面图及部分大样图3~4张。 (5)污水回用工程中主要单体构筑物工艺施工图1~2张。 3、完成相关的外文文献翻译1篇(不少于5000汉字)。外文资料的选择在教师指导 下进行,严禁抄袭有中文译文的外文资料。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1工程概况 1.1 设计原始资料 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距厂150 m的某河中,某河的最高水位约为-1.60 m,最低水位约为-3.2 m,常年平均水位约为-2.00 m。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总管管径为DN800,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4.3 m,坡度1.0 ‰,充满度h/D = 0.65。处理量为3万吨/天。 初沉污泥和二沉池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填埋处置。 1.2设计要求 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水质以及预期处理后达标的数据如表所示: 表1.1 污水原水和处理后的数据 处理后的标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二级标准。 1.3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条文4.2.2中规定,日处理大于20万立方的污水处理厂一般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10~20m3/d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工艺。

本次设计只需除去COD、BOD、SS不用考虑除氮和除磷工艺,而且BOD/COD=0.5可生化性较好,所以选择两种方案进行选择。 方案一:传统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指系统中的主体构筑物曝气生物反应池的水流流态属推流式。工艺流程见图1.1。

方案二:AB法污水处理工艺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吸附—生物降解工艺,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去除BOD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工艺流程见图1.2。 图1.1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图1.2 AB法污水工艺流程图 1.4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1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概况 ⑴项目名称:某县污水处理厂工程⑵项目主管单位:某县建设委员会 ⑶项目建设单位:某县城市建设经营发展有限公司 ⑷工程规模:4万m3/d(其中一期工程2万m3/d,二期工程2万m3/d)。本次投标的设计内容为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⑸工程内容:处理能力2万m3/d的污水处理厂,不包括市政污水管网工程。 ⑹污水处理厂厂址:某县城北部杨家沙滩,南侧距离某城区北外环线约1500米,东侧紧邻青通河。 ⑺污水厂一期工程设计水质 a.设计进水水质 CODcr: 300mg/L BOD5: 150mg/L SS:

250mg/L NH3-N: 30mg/L TP: 2.5mg/l b.设计出水水质 CODcr: ≤60mg/L BOD5: ≤20mg/L SS: ≤20mg/L TN: ≤20mg/L NH3-N: ≤8mg/L(温度小于12℃时为15mg/L) TP: ≤1.0mg/L 粪大肠菌群:≤104个/L ⑻工程项目现场熟悉情况 投标文件准备阶段,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两次赴某县踏勘现场,并就项目基本情况与走访了县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本公司的设计、运行经验,提出如下设计 2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思路: a.省级经济开发区某县工业园规划面积8km2,目前近百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工业废水水量、水质对某县污水处理厂将来的运行影响不可忽视,污水处理工艺必须耐水质、水量的冲击影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名称: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12环管1班 姓名张锦超曾娟兰冯坚旭 指导教师杜馨 2014 年 6 月15 日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目录 1.绪论 1.1设计基础资料及任务 1.2设计根据 1.3设计资料的分析 2.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量水质计算 3.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 4.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计 4.1 格栅 --4.1.1粗格栅 --4.1.2泵后细格栅 4.2污水泵站 4.2.1选泵 4.3沉砂池设计计算 4.4氧化沟设计 4.5二沉池设计 4.6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4.7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1.绪论 1.1设计基础资料及任务 (一)城镇概况 A城镇北临B江,地处东南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同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8.7%,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把该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筹建该市的污水处理厂已迫在眉睫。A城镇计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并已获上级计委批准。 目前,污水处理厂规划服务人口为19万人,远期规划发展到25万人,其出水进入B江,B江属地面水Ⅲ类水体,要求排入的污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中的B类标准,主要水质指标为:COD≤60mg/L,BOD5≤20mg/L,SS≤20mg/L,TN<20 mg/L,NH3-N≤15mg/L,TP≤1.0mg/L。 (二)工程设计规模: 1、污水量: 根据该市总体规划和排水现状,污水量如下: 1)生活污水量: 该市地处亚热带,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该市在国内一向属于排水量较高的地区。据统计和预测,该市近期水量230L/人?d;远期水量260L/人?d。 2)工业污水量: 市内工业企业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总量1.8万m3/d。

城镇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城镇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1.设计任务书 1.1. 工程设计资料 1.1.1.工程概况 某城市拟筹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量为18万吨/日。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 物是Cr COD 、BOD 5、SS 、氮和磷等。 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污水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 标准。 1.1. 2.工程设计规模 1.设计水量 总水量:d m Q /108.135?=总 2.进水水质 进水水质参考同类案例,具体进水水质如表1所示。 表1—1 进水水质(单位:mg/L ) 指标 Cr COD BOD 5 SS 氨氮 磷酸盐 数值 200 150 200 30 4.0 3.处理目标 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污水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 标准,具体出水水质如表2所示。 表1—2 出水水质(单位:mg/L ) 指标 Cr COD BOD 5 SS 氨氮 磷酸盐 数值 60 20 20 8 1.0 1.2.设计任务 1.根据以上资料,确定最佳处理工艺,对该污水处理工程进行初步设计。

2.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3.完成污水处理各构筑物的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包括高程计算 和构筑物设计计算)。 4.完成设计图纸2张(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布置图)。 1.3.基本要求 1.设计者必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全部设计。 2.按时按质完成设计任务要求。 3.设计方案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污水处理后必须保证出水指标均达到当地环保部门核准的污水排放标准。 4.采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并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5.设计新颖美观、布局合理。 2设计说明书 2.1.城镇污水的来源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 2.1.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其中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系统,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其水量水质明显具有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变化的特点。 2.1.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业生产规模和水平而不同,可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量以及两者的比例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技术和处理程度。 2.1. 3.径流污水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 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计算依据 1、工程概况 该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面积为,近期(2000年)规划人口10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万人。 2、水质计算依据 A.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60g/人d BOD5 30g/人d — B.工业污染源,拟定为 COD Cr 500 mg/L BOD5 200 mg/L C.氨氮根据经验值确定为30 mg/L 3、水量数据计算依据: A.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B.生产废水量近期×104m3/d,远期×104m3/d考虑; C.公用建筑废水量排放系数近期按,远期考虑; , D.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 4、出水水质 根据该厂城镇环保规划,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水体水质按照国家三类水体标准控制,同时执行国家关于污水排放的规范和标准,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100mg/L

BOD5 30mg/L SS 30mg/L NH3-N 10mg/L 污水量的确定 ¥ 1、综合生活污水 近期综合生活污水 远期综合生活污水 2、工业污水 近期工业污水 远期工业污水 3、进水口混合污水量 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由于工业废水必须完全去除,所以不考虑其处理系数。& 近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远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4、污水厂最大设计水量的计算

近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 远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拟订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水量为 污水水质的确定 近期取 取 /

远期取 取 则根据以上计算以及经验值确定污水厂的设计处理水质为: ,, ,, 考虑远期发展问题,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处理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排放要求。 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表1-1 进出水水质一览表 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B)进水水质去除率 % 序号 % 1COD80· 325 2BOD20150% 3` 20300% SS 4氨氮8[1]30、 % 5T-N204050% 6T-P) 350% 7pH6~97~8 ' 注:[1]取水温>12℃的控制指标8,水温≤12℃的控制指标15。 [2]基本控制项目单位为mg/L,PH除外。

污水处理厂课设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1107102 姓名:刘佳君 学号:110750205 指导教师:柳锋 二0一四年六月十一日

设计原始资料 1.地形资料 (1)厂区地形平坦,污水厂处理水排入附近水体。 (2)城市各区人口密度与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标准: 2 (1)气温资料:最高温度37.5摄氏度,最低温度-21.1摄氏度,年平均7.8摄氏度,夏季平均30摄氏度,冬季平均-6.5摄氏度。 (2)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 (3)冰冻期100日;

目录 第一章工艺流程 第二章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第一节设计流量的确定 第二节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第四节泵后细格栅设计计算 第五节沉砂池设计计算 第六节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第七节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 第八节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第九节消毒间设计计算 第十节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第一章工艺流程 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具体的流程为:污水进入水厂,经过格栅至集水间,由水泵提升到平流沉砂池经,经初沉池沉淀后,大约可去初SS 45%,BOD 25%.污水进入曝气池中曝气,可从一点进水,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多点进水的阶段曝气法。在二次沉淀池中,活性污泥沉淀后,回流至污泥泵房。二沉池出水经加氯处理后,排入水体。 2.工艺流程图

第二章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第一节设计流量的确定 平均流量: 生活污水:Q 1 =3.28*140+4.27*160+3.92*180=18480m3/d 工业废水:Q 2 =8790+5100=13890m3/d 总平均流量:Q= Q 1+ Q 2 =32370 m3/d 最大设计流量(最大日最大时流量): 生活总变化系数K Z =2.7/Q0.11=0.861 最大设计流量Q max = 32370*0.861+8790*1.86+5100*2.37=59616 m3/d 第二节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中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 1.格栅的设计要求 (1)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工清除 25~40mm 2)机械清除 16~25mm 3)最大间隙 40mm (2)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3)格栅倾角一般用450~750。机械格栅倾角一般为600~700. (4)格栅前渠道内的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5)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间隙的大小、污水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采用: 1)格栅间隙16~25mm适用于0.10~0.05m3 栅渣/103m3污水; 2)格栅间隙30~50mm适用于0.03~0.01m3 栅渣/103m3污水. (6)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27--修改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11环境1班 姓名 学号:1135238127 指导教师王昱 2013 年 6 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概述———————————————————— 3 一.课程设计目的————————————————————3 二.污水处理系统高程计算————————————————————3 第二章工艺流程及说明————————————————————4 一.处理工艺的选择————————————————————4 二.设计规模的确定————————————————————5 三.流程主要构筑物介绍————————————————————5 第三章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7 第一节、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7 1、泵前粗格栅—————————————————————————————————7 2、污水提升泵房——————————————————————————9 3、泵前细格栅————————————————————————————9 4、曝气沉砂池————————————————————————————10 5、常规曝气池————————————————————————————11 6、平流式初沉池——————————————————————————16 7、接触池—————————————————————————————17 第四章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图———————————————————————18 第五章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19第六章总结———————————————————————————————21 第七章课程设计参考资料——————————————————————————23

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

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

XX县XX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XX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概述 1.1设计原则 1.2设计范围 1.3自然条件 1.4 地形地貌 1.5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 1.6 环境工程地质条件 2.总体设计 2.1污水处理厂流域范围 2.2厂址选择及确定 2.3污水收集系统 2.4受纳水体 2.5进水水质及处理标准 2.5.1 进水水质的确定 2.5.2 排水水质 2.5.3处理厂进、出水水质 2.6工艺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2.6.1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2.6.2工艺流程的确定 2.7 固体废弃物处置 2.8厂外工程 2.8.1进厂道路 2.8.2厂外给水管线 2.8.3 厂外道路照明 2.8.4厂外通信线路 2.8.5厂外供电外线 3.总图设计 3.1厂区总平面布置 3.2竖向设计 3.3管路布置 3.3.1 范围及原则 3.3.2 厂区给水 3.3.3 厂区污水管设计 3.3.4 厂区雨水管渠设计 3.3.5厂区退水及超越管道设计 3.3.6污泥管线设计 3.3.7其它管线 3.4厂区道路 3.5厂区绿化 3.6厂外道路 3.6.1 设计等级 3.6.2 路面设计 3.6.3附属工程 3.6.4 存在问题 4.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4.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4.2进厂污水干线及污水分配井 4.3粗格栅间、进水提升泵房 4.3.1 一般描述 4.3.2 技术参数 4.4泵房出水井、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 4.4.1泵房出水井及细格栅 4.4.2 旋流沉砂池及配水井 4.5 C-TECH生物反应池 4.5.1一般描述 4.5.2主要技术参数 4.5.3主要设备及参数 4.6消毒设施 4.7鼓风机房 4.7.1一般描述: 4.7.2技术参数 4.8化学除磷加药间 4.9污水的计量 5.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5.1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5.2贮泥池 5.2.1 一般描述 5.2.2 技术参数 5.3脱水机房 5.3.1 一般描述 5.3.2技术参数 5.4转运间(包含在脱水机房中) 5.5污泥的计量6.电气设计说明 6.1设计范围 6.2供电电源 6.3负荷计算 6.4变电所及马达控制中心的设置和设备选型 6.5电能计量 6.6无功补偿 6.7防雷、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6.8用电设备的控制方式 6.9照明 6.10电缆敷设 7仪表与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 7.1设计原则 7.2设计范围 7.3设计方案 7.4系统组成 7.5测控内容 7.6设计选型 7.7软件配置 7.8通信 8.建筑结构设计说明 8.1厂平面设计 8.1.1厂区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8.1.2平面布局 8.1.3竖向设计 8.1.4厂区四周高差处理的基本方式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二O一三年六月

目录 1原始资料 (1) 1.1厂址及场地现状 (1) 1.2气象资料 (1) 1.3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1) 1.4污水水量 (1) 1.5污水水质 (1) 1.6方案选择 (1) 2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 2.1格栅 (1) 2.1.1设计参数 (2) 2.1.2设计计算 (2) 2.2污水提升泵房 (3) 2.2.1设计参数 (3) 2.2.2设计计算 (3) 2.2.3设计参数 (4) 2.2.4设计计算 (4) 2.3平流沉砂池 (5) 2.4设计参数 (5) 2.5设计计算 (5) 2.5.1设计参数 (7) 2.5.2设计计算 (7) 2.6曝气池 (8) 2.6.1曝气池及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8) 2.7A/O脱氮曝气池 (9) 2.7.1设计参数: (9) 2.7.2A/O池主要尺寸: (9) 2.7.3剩余污泥量 (10) 2.7.4曝气系统 (10) 2.8二沉池 (11) 2.8.1设计参数 (11) 2.8.2设计计算 (11) 3高程布置 (12) 2

设计说明书 1 原始资料 1.1 厂址及场地现状 污水处理厂拟用场地较平坦,生活污水将通过新建管网输送到污水厂,来水管管低标高为-4.50m ,充满度为0.5m 。 1.2 气象资料 常年平均气温16℃;极端温度:最高40.3℃,最低-8℃。全年主导风向为: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平均风速2.3m/s 。 1.3 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河流,最高洪水位(50年一遇)为-3.0m ,常水位为-5.0m ,枯水位为-7.0m 。 1.4 污水水量 平均日流量Q=40000m 3/d 设计最大流量Q max =QK Z =52000 m 3/d=601.85L/s 1.5 污水水质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脱氮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2 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2.1 格栅 进水 工作平台 栅条 中格栅计算草图

市某15万吨每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某市15万吨每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初步设计

前言 水的缺乏已成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而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前后,中国用水总量将达到每年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而中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至9500亿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极限。由于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水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外的一些专家指出,估计到21世纪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将象20世纪石油对人类的重要性一样,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一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提醒人们: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那些将治理水系作为紧迫任务的国家将占有竞争优势。如果水资源消耗殆尽,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将受到威胁。对水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将可能在下个世纪引发许多种族和国家间的敌对。如何解决水资源供应问题,保持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对平衡,世界各缺水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都做了大量的探索一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堆积的废弃土石约30亿吨,其中20%流入江河,直接影响防洪保安。二是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废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占中国年GDP的8%。这就表明,水环境质量在继续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对环境保护、促进工农业生产和保障人民健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并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套设计排水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1.1 城市概况 该城市地处东南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仅仅为30%,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建设良好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必须把环境问题处理好,筹建该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已经迫在眉睫了。 该市人口17万人,规划10年后发展到24万人。该市是一个以轻工业、冶金、家电、外贸为主题的新兴现代化城市。 1.2 自然条件 该市具有中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历年最高气温38oC,最低气温4 oC,年平均温度为24 oC,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该市内河流最高洪水位+2.5米,最低水位-0.5米,平均水位为+0.5米,地下水位为离地面2.0米,厂区内设计地面标高为+5.0米 1.3 污水量 1.3.1 生活污水量 该市地处亚热带,夏季气候炎热,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该市在国内一向排水量较高的,据统计和预测,该市近期水量210L/人﹒d。远期水量260L/人﹒d。 1.3.2 工业污水量 市内工企业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总量2.0万m3/d 1.3.3 污水总量 市政公共设施及未预见污水量以4%计,总污水量为生活污水量、工业污水量及市政公共设施与未预见水量的总和。 1.4 污水水质 进水水量:生活污水BOD5为130mg/L;SS为180mg/L; 工业废水BOD5为190mg/L;SS为200mg/L; 出水水质:BOD5≤20mg/L,SS≤20mg/L。 混合污水温度:夏季28OC,冬季10 OC,平均温度20 OC。 1.5 工程设计规模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主要按远期需要考虑,以便预留空地以备城市的发展。 1.6 方案选择 1.6.1 工艺的确定 由于该污水处理只需去除BOD5与SS,不考虑脱氮与除磷方面, 所以选择两个比较好的方案. 方案一. 传统活性污泥法,其流程为: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方案二. 厌氧池+氧化沟,其流程为: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1.6.1.1 工艺流程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两个方案都能达到处理水质的要求,BOD5,SS去除都能达到出水水质,工艺都是比较简单的,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最终选择厌氧池+氧化沟处理工艺是因为:氧化沟是活性污泥系统的新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法比较,期暴气系具有以下各项效益:1.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2.污污龄一般可达15-30d,为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3-6倍. 可以存活,繁殖世代时间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如硝化菌,在氧化沟内可能产生硝化反应.如运行得当能够具有反硝化脱氮的效应.3.污泥产率低,且已达到稳定的程度,不需要再进行肖化处理.这一点可以少了硝化池,在运行费用方面又可以省下一部份。在与技术上经济上的造价以

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2年10月1号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设计任务与内容 (4) 1.2设计原始资料 (6)

1.3设计水量及水质 (7) 1.4设计人口及当量人口的计算 (10) 1.5 污水处理程度 (11) 1.6 处理方法及流程 (12) 第二章进水泵站 (13) 2.1 泵站特点及布置形式 (13) 2.2 污水泵站设计计算 (13) 第三章一级处理构筑物 (20) 3.1 格栅 (20) 3.2 沉砂池 (24) 3.3 初次沉淀池 (29) 第四章二级处理构筑物 (33) 4.1 曝气池 (33) 4.2 二沉池及污泥回流泵房 (45) 第五章消毒 (49) 5.1 消毒方式 (49) 5.2 液氯消毒的设计计算 (49) 5.3 平流式消毒接触池 (50) 5.4 计量设施 (52) 第六章污泥处理系统 (56) 6.1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56) 6.2 污泥处理 (56)

6.2.1 浓缩池 (56) 6.2.2 消化池 (61) 6.2.3 污泥控制室 (69) 6.2.4 沼气 (70) 6.2.5 贮气柜 (71) 6.2.6 污泥脱水机房 (73) 第七章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74) 7.1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74) 7.2 污水处理厂 (77) 第八章劳动定员 (79) 8.1 定员原则 (79) 8.2 确定工作人数 (79) 城市污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论 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任务与内容

1.1.1、设计简介 本设计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四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本设计题目为: 华北某城市某污水处理厂设计 设计任务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1.1.2、设计任务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定的设计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完成一份设计说明书,绘制相关图纸,设计内容如下:(1)污水处理程度计算:根据水体要求的处理水质以及当地的具体条件、气候与地形条件等来计算水处理程度。(2)污水处理构筑物计算: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后选择适宜的各处理构筑物的类型。对所有单体处理构筑物 进行设计计算,包括确定各有关设计参数、负荷、尺 寸。 (3)污泥处理构筑物计算根据原始资料、当地具体情况以及污水性质与成分,选择合适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进行各单元体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4)平面布置及高程计算:对污水、污泥及水中处理流程要做出较准确的平面布置,进行水力计算与高程计算。(5)污水泵站工艺计算:对污水处理工程的污水泵站进行工艺设计,确定水泵的类型扬程和流量,计算水泵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