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富丽的汉赋及其代表作家

华美富丽的汉赋及其代表作家
华美富丽的汉赋及其代表作家

华美富丽的汉赋及其代表作家

绪论

?汉代社会相对稳定,国家统一,国力增强,文艺繁荣。汉代君臣多为楚地人,其创作喜用“楚辞”的体式,并逐渐创造了“一代文学”——汉赋。

?汉赋形成的社会原因:

?西汉盛世国家空前统一富强,为赋家提供了宣扬大汉声威的主题。

?京都的宫殿建筑富丽宏大,统治集团声色犬马的奢侈生活,成为赋家铺写的对象。

?统治者大量招致文士写作辞赋,歌颂大一统的繁荣气象,上倡下趋,遂成风气。

一、赋体溯源及其基本特点

?《文心雕龙·诠赋》:

?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知》,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成文。

?赋的形成发展:

?鼻祖:战国荀况和宋玉。盛行于汉代。

?六朝时称为“俳赋”,“骈赋”;唐宋时称为“律赋”,中唐之后,在古文运动影响下逐渐散文化,又称“文赋”。

赋源于“不歌而诵”的赋诗传统。

《汉书.艺文志》:“传曰:…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章学诚《校仇通义》:

“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

?2.赋具有多源性:风骚、散文(纵横家文)

?借鉴了楚辞、战国纵横家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扬厉的文风,又汲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还将诗歌的表达方式融入其中,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文体样式。

?3.汉赋的主要文体特点:

?结构宏大,铺排夸饰,摹绘事物;

?主客问答,劝百讽一,缺乏真情。

?刘勰:“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王钟陵说:如果我们试图用一个词来概括汉人的审美情趣的话,那便是…富丽?,或曰…靡丽?,更简洁地说就是一个字—丽

《文心雕龙·情采》以“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区别诗人和辞赋家。

二、汉赋的发展脉络

?1 骚体赋

?汉初以抒情为主,篇幅较短,体制基本类似楚辞的作品称为…骚?或…辞?。代表作家有贾谊、严忌等。

?2 散体大赋

?西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出现了散体大赋,其特点是:以状物叙事为主,篇幅加长,规模宏大,铺排描绘,不用…兮?字,散文意味浓厚。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

?3 抒情小赋

?东汉中叶之后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似大赋但篇幅较短,描绘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大增的赋作,其思想性增强,代表汉赋发展的新趋势。张衡、赵壹、祢衡为代表作家。

汉赋四大家

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和东汉的班固、张衡。

司:《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

扬雄:《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

汉赋流变的原因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汉赋的发展流变与汉代社会政治密切相关。汉初统治较为宽松,思想活跃,主要信奉黄老,文人抒发己见;

?西汉中期为汉帝国的强盛期,武帝大力提倡,文人侍臣“润色鸿业”,歌功颂德,委婉劝谏;

?东汉中叶以后,宦官外戚专权,社会混乱,民生凋敝,文人开始觉醒,抨击时弊,托物言志。

三、对汉赋的评价

(一)古人一般对汉赋持批判态度

这一方面体现了“正统”文学强调思想性而忽视审美特性的局限;另一方面,大赋在思想、艺术上确有局限,表现在:过于铺排夸张,缺乏讽谏

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汉书·扬雄传》:

?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由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

?刘勰主张赋应有教义,反对单纯追求华丽,以致“膏腴害骨”、“莫益劝戒”。但不反对赋讲究文采。

(二)“讽谏说”的由来及与铺排的矛盾

?汉代人一开始就把赋和讽谏相连,这是一种依经立义的解说方式,受到《诗》“美刺”论的影响。

?《司马相如传》“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雅何异”

?汉赋也有讽谏,如《上林赋》结尾大段的叙述。这样的讽谏能否奏效?

?体现了文人创作时的复杂心态,也与其时而依附时而独立的两难处境有关。

在帝王眼里,赋“愉悦耳目”,满足感官需求。赋作者地位类同俳优,但文士却设法将赋与讽谏相连,以提高其政治地位。《汉书·艺文志》“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讽谏之义。”

儒学独尊导致文人汉赋创作和认识的矛盾

(三)今人对汉赋的客观评价

?1、从文学角度看,赋属于再现型文学,它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显示了文学在抒情言志之外的另一种风范,极大地调动了汉语描绘事物的功能。

?虽铺张夸饰,堆垛词藻,以至好用生僻字词,但在丰富词汇、锻炼语句、描写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建安以后诗文从汉赋得到不少启发。

?2 汉赋也有一定的思想性

?维护统一,对广阔国土,宫苑建筑的华美、都市的繁荣,及汉帝国文治武功颂扬;

?接触到民生疾苦,间接表达对统治者的批判,劝谕之词反映了作者反对帝王华奢淫靡的思想,尽管收效甚微,但不应抹

杀。

3 从文学发展史看,汉赋的繁兴对文学观念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韵文从诗骚始,经西汉辞赋的发展,到东汉初步把文学与学术分开。

《汉志》专设《诗赋略》,在儒学外出现了“文章”的概念。魏晋曹丕有“诗赋欲丽”,陆机有“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等对文学基本特征的认识,文学观念日益明晰化。

总之,汉赋产生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其恢宏气势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积极乐观时代精神的艺术体现。

汉赋表现了汉代人对自己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肯定,也表现了对客观世界的热爱。

四、汉赋的叙述模式

?以《七发》为例,三部分——说服的缘起、过程和效果,多用铺叙夸张等修辞,结尾用说服性话语。

?(审美)——-———(功利)

?

?↓修辞——————表达↓

?叙述者——————他者

?↑↑

?(游戏)——(讽谏)

?上下为对应关系,左右为对立关系。

A 骚体赋的代表——贾谊

?贾谊生平:(前200——前168)

?洛阳才子。西汉政治家、文学家。18岁以能诵诗书、善属文称于郡中。20岁文帝召为博士。后贬为长沙王太傅,征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坠马死,谊抑郁而死,年仅33岁。

?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文心雕龙·体性》“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

《吊屈原赋》

并序:谊为长沙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托江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贾谊引屈原为同调,感叹其生不逢时,对其投江表示不理解。司马迁独具慧眼,看到两位历史人物精神实质的一致——怀才不遇,对屈、贾寄予深切的同情,为两人合传。后世并称“屈贾”。

?貌甚闲暇

?鵩乃叹息

?举首奋翼

?口不能言

《鵩鸟赋》:寓志遣怀之作

《汉书·贾谊传》载:“谊为长沙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

?假设与鵩鸟对话,采用主客问答式,抒写怀才不遇之愤懑,流露齐生死、等祸福的消极思想,是最终从苦闷中解脱的自白

?两个基素:天命和无常

《鵩鸟赋》的写作特点

?1 人鸟问答,构思奇特

?2 语言简练,化用老庄思想,颇具哲理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德人无累,知命不忧。细故蒂芥(鸟入室)兮,何足以疑。

《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3 善把抽象情感具体化

?以史实和自然现象为证说明“天命不可知,巧用比喻说明人应委运任化,逍遥自适。

?如“水激则旱(悍,水流迅猛)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斯(李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

?写得越欢娱,越衬出现实的凄凉;写得越洒脱,越衬出无力割舍的迷茫;写得越圆满,越衬出那颗颠沛潦倒的心,早已支离破碎。人称冠绝洛阳的贾生,就这样在自怨自艾中驾鹤西去。

?人对于这个世界是无力把握的,无力留住什么,无论是功名还是美女钱财。古人面对死亡,在智慧里找到归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豁达恬淡,平静洒脱。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王观《红芍药》(宋仁宗进士,翰林学士)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中,宁无些个烦恼??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明笑傲,任玉山摧倒。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蒋捷(竹山):《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南宋晚期词人。宋亡后隐居竹山

?跨越时空的生命体验,一阕词里见人生

以“听雨”融合几十年时空。撷取少年、壮年、暮年三部曲:少年追欢逐笑;壮年多事飘泊;老年寂寞孤独。一生悲欢尽现听雨中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团扇上的《七发》

B 枚乘——汉大赋的奠基者

?枚乘生平:(?——前140)

?字叔,淮阴人,西汉著名辞赋家。

?初为吴王刘濞郎中(帝王侍从官,管理车、骑、门户,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吴王有叛心,枚乘上书劝谏不听。后投奔梁孝王刘武。吴王参预六国谋反,又上书劝阻,吴王拒劝兵败身死。枚乘因此知名。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拜为都尉,称病离职,仍为梁王侍从。梁王死,回故里。武帝慕其名,派“安车蒲轮” 接他入京,因年老死于途中。

赋3篇:《七发》《柳赋》《菟园赋》

?《七发》题义:

《文选》李善注:“说七事以启发太子也”

《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

?内容具有讽谕性。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

?吴客认为楚太子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非一般用药和针炙可治,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的动听、饮食的可口、车马的名贵、游宴之乐、田猎的壮观、观涛之神奇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

?最后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精微之理,太子霍然而愈。

?主旨:劝诫贵族子弟不要沉溺于安逸享乐,腐朽奢侈是致病之源——死于安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纵欲的不满。?《七发》启示:物极必反如何医治精神空虚?

淮扬菜

淮扬菜与鲁、川、粤菜并称中国四大菜系

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许多标志性事件的宴会都是淮扬菜唱主角:49年开国大典首次盛宴、99年50周年大庆宴会、02年江总书记宴请美国总统乔治·布什,都是以淮扬菜为主。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清鲜平和。“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确保盘中美食原料来自最佳状态;讲究刀工,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扬州炒饭、肴肉、三套鸭

?淮阴是淮阳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枚乘为历史上论述淮扬菜的第一人:让伊尹烹饪,易牙调味,制成天下八道美味:

1 煮熟小牛腹部肥肉,用竹笋和香蒲拌和。

2 用肥狗肉熬汤,铺上石耳菜。

3 煮烂熟的熊掌,芍药酱调味。

4 烤里脊肉片和鲜鱼片

5 秋天变黄的紫苏

6 被秋露浸润过的蔬菜。

7野鸡8 豹胎

?喝兰花泡的酒,吃楚苗山的稻米饭,或菰米饭,黏米饭入口即化。

《七发》中的淮扬菜

?雏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饭。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膈,勺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脍。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饭大啜,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观涛的生动描写:军阵

?枚乘写广陵潮。江浙一带常有台风登陆。涌潮凭借风势,钱塘潮、广陵潮涌高达八九米。

?首写江涛之特征,次用精辞妙句细描江涛声貌,用比喻绘声绘色描写江涛汹涌的情状:浪涛如千万骏马奔腾呼啸而来,吞噬着所到之处;潮头高昂欲与天公比高;层层浪花卷起,犹如骏马背上骑士身着的白色披肩,豪情飘扬。

?孟子言“观水必观其澜”,波涛之汹涌奔腾,势不可挡,所向披靡。使观赏者得到身心的洗涤,浑身通透洁净,确有祛病之神效。

?苏轼《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柳永词《望海潮》钱塘江潮: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周密的散文《观潮》

?毛泽东号召读《七发》。手书石刻如下:开国不久,国事日隆,不少人陶醉于纸醉金迷、歌声舞影之中。毛泽东主席在一次高层干部会议上发出警告:“有些人在生病呀!病得很厉害,不是打针吃药能够治好它,请读一读两千多年前一位大文学家枚乘的文章——《七发》。”顿时,全国形成了《七发》热.

《七发》的艺术特色

1用铺张、夸饰手法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

刘勰:“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

如用夸张、渲染手法表现音乐的动听

用音节铿锵的语句写威武雄壮的校猎场面

2善用形象的比喻描摹事物。如写江涛一段

?3 结构上用层次分明的七段,每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详略(观涛、出猎详)、虚实(乐,涛虚,饮食实)安排得当,有中心,有变化,不象后来大赋那样流于平板。

?奠基作用:《七发》铺叙描摹,夸饰渲染、几失真情实感、遣辞造语的繁丽、主客问答结构都标志着大赋正式登上汉代文坛。

《七发》的影响——“七体”

“七体”:枚乘《七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后来沿袭其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曹植《七启》、陆机《七征》、张协《七命》等。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C 汉代文章“两司马”之相如

司马相如生平:(前179?——前118)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因崇拜蔺相如而得名。“口吃而善著书”,少喜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托病免官;后从梁孝王,梁王死而回乡,与临邛富人卓王孙女文君同居。

武帝读《子虚赋》大为赞赏,同乡狗监杨得意荐之于武帝。相如又作《上林赋》以进。武帝喜,擢为郎,后出使西南,对开发大西南作出贡献。得消渴疾而死。

?司马相如家贫,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卓父卓王孙乃当地大富豪。卓与王吉多有往来。某日晏请王吉,司也被请。他有意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当时年仅十七,美貌无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也善鼓琴。两人互相爱慕,受到卓父的强烈阻挠,只好私奔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把头饰当了开酒铺,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没办法,只得送一大笔钱给他们。

后相如显达,想纳妾,《西京杂记》记:“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374页)以自绝,相如乃止”。

如今,邛崃县“文君井”、“琴台”古迹犹存。杜甫寓居成都时作《琴台》云:“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文君庭园里的琴台有一联: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古月琴无弦。

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合称《天子游猎赋》)

还有《大人赋》、《长门赋》等。

《长门赋》据《文选》是相如为失宠的陈皇后所作。陈皇后“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请“为文以悟主上”,因此“复得亲幸”。

代失宠嫔妃抒其愁苦。她们的忧伤、痛苦和绝望,与对皇帝的思念、爱恋和期盼交织在一起,形成起伏难平的内心世界。幽怨深婉,情味隽永,匠心独运——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相如怀着深切的同情,以失宠陈皇后的口吻,抒写了女主人公望君不至的复杂心理,谴责了武帝的负义,描述了陈皇后专一的爱情。她从清晨等到黄昏,绝望了,痛苦不成眠。她忽而把雷声当成「君之车音」,忽而在梦中「觉君之在旁」。这梦魂萦绕的思念更增加了她的惆怅。

?作者以铺排手法,以娟秀委婉的词句,曲折细致的展示了女主人公坐待天明的孤寂难挨的痛苦,概括了封建时代皇帝宫妃可怜可悲的命运,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对后代“宫怨”题材的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子虚赋》《上林赋》涉及人物:子虚、乌有、亡是公

《子虚赋》:楚使臣子虚到齐国,“齐王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子虚出猎,以示齐之气魄。后子虚在齐乌有先生前把楚云梦之大,物产之丰及楚王畋猎之盛夸耀一番,以压倒齐,乌有反驳说齐王田猎“戮力致获,以娱左右”,非为夸齐。批评子虚“不称楚王之德厚”,并趁机夸齐以压楚。

《上林赋》:亡是公听了二人的话后,首先指出齐楚二君都违背了诸侯之礼,把汉天子上林苑之巨丽,田猎之壮观大肆渲染、夸耀,以显示汉天子的无比声威和气魄,从而压倒齐楚。

大夸汉天子游猎盛举后,又颂汉天子酒酣时翻然醒悟,觉“游猎之举太奢侈-----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于是废除上林苑,交百姓使用。最终子虚、乌有向亡是公臣服。

司马相如大赋的特点

1 几乎丧失了真情实感,情寡而辞多。

2 空间的极度排比,不厌其烦,以巨丽为美。

3 以直接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近乎文字游戏。

4 以层层“否定”式构思全篇,最终突出道德教化的功效。

?齐王—子虚—乌有—亡是公—天子悔悟(起承转结)

5 具有刚健充沛的气势,被刘勰尊为“风骨”的代表。

司马相如的赋史地位

西汉扬雄对之推崇倍至:“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子虚》、《上林》,才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长沙有其意而无其才,班张潘有其才而无其笔,子云有其笔而不得其精神流动之处。”

《艺概》“贾生之赋志胜才,相如之赋才胜志”

鲁迅极高的评价:自虑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

D 学者兼赋家—扬雄的生平与创作

?扬雄生平(前53—18)

字子云,成都人。家贫好学,博览多识。

西汉学者,仿《论语》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语言学著作《方言》等。

辞赋家,经蜀人引荐,被成帝召入宫,侍从祭祀游猎,任黄门郎,官职低微。王莽称帝后,校书于天禄阁。受人牵累将被捕,坠阁自杀未死,召为大夫。

?扬雄悉心著述辞赋:《甘泉》《河东》《校猎》《长杨》《蜀都》五篇

?早期以辞赋闻名,晚年看法转变。他认为辞赋欲讽反劝,作赋乃“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

?扬雄辞赋有“好为艰深之辞”的缺点,又有模拟前人的痕迹。

?艺术上独创之处:

1 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一写祭祀,如《甘泉》、《河东》;二把笔触从京师移到外郡,从苑囿、田猎发展到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

2 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相如赋还有讽谏之语。扬雄则几乎全无讽谏。

?3 写作上的新变:

?语言少生辟字。篇幅缩短,描摹对象集中。

?表现手法含蓄委婉—“以美为讽”,有意曲解帝王的行为,婉转表达其思想。

如《长杨》把游猎说成练兵,《校猎》把帝王描摹成理想的模样,

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东汉时期,赋体创作前后呈明显变化。

?东汉初期,赋家继承司扬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为代表。

?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向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方向发展,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即抒情赋的代表。

E 班固的赋作

?班固:(32—92)

字孟坚,扶风安陵人(咸阳)著名史学家,著有《汉书》;

辞赋有《两都赋》《幽通赋》。

《两都》分别写西都宾和东都主人盛称“长安旧制”、东都洛邑制度之美,内容上针锋相对,表现了班固尚节俭、崇教化的儒家政治理想。

F 承前启后的张衡

?张衡:(78—139)

字平子,南阳人,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二京赋》、《归田赋》;

诗歌:《同声歌》、《四愁诗》(389页)等。

张衡是赋史上承前启后的作家。其《二京赋》可谓汉大赋之绝响,《归田赋》又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二京赋》谋篇立意大抵模仿《两都赋》。

独特之处:

1 除描绘苑圃、田猎、宫室外,把商贾、游侠、辩士及街市百戏等市井万象写入赋中,展示了都市生活全图。

2 其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前人,铺陈罗列,细致描绘,成为汉代京部赋的极致。

《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

?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

?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鱼留。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湖南张家界

三清山和九寨沟

《归田赋》的思想内容

写作背景:处在东汉中期,外戚宦官当权,朝政日非。汉顺帝曾升迁张衡为侍中,讽议左右。然阉竖恐张衡揭露他们,永和初遂被罢黜为河间相。张衡61岁作《归田赋》

思想:写入世的感慨、厌倦及回归山水田园后悠然逍遥的生活,表达作者的出世愿望。

内容:开头写离京归田的原因,中间设想退隐田园后欣然自得的生活;末尾以老庄“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作结。《归去来兮辞》与《归田赋》之比较

《归田赋》的特点

1 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抒写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风格平易流畅。

2 语言情味悠长,多用四六句,开骈赋之先河,对魏晋赋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3 文中多用典故

?如“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分引《淮南子·说林训》和《左传·襄公八年》典故,“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从《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及“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化来。

?4 用叠韵、双关等修辞,如“关关嘤嘤”、“交颈颉颃”,描绘田园山林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

G 赵壹及其《刺世疾邪赋》

?赵壹生平:

?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人。生卒年不详。为人耿直,狂傲不羁,屡次得罪乡党,几乎被杀,经友人救援方免。任上计吏,见司徒袁逢,长揖不拜。后西归,公府十次征召皆不就,死于家中。

《刺世疾邪赋》的思想内容

以激愤之情揭露汉末政治黑暗,指斥统治者不顾“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的贪婪本性,对弥漫于官场上的“舐痔结驷”的丑行作了辛辣的讽刺。表达了作者愤世嫉俗,坚持操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正直品格和反抗精神。

《刺世疾邪赋》的艺术特点

1 感情强烈,言辞犀利,极具讽刺性。指陈时弊毫不留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他骂皇帝、骂宦官、骂世道,骂奸佞小人,一腔怨气,淋漓倾泻。

2 运用排比、骈偶句及生动的比喻,流畅整饬,颇有气势。

3由五言诗作结,新颖别致。

淮安简介

淮安市地处中国江苏省北部腹地,为江苏省省辖市,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和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积 1.01万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人口519.92万。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拥有耕地40万公顷,丘陵山地3.7万公顷,地下蕴藏多种非金属矿藏,已探明岩盐、芒硝和凹土储量分别达26亿吨、1亿吨和0.65亿吨。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形成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烟草五大支柱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节能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淮钢集团、淮阴卷烟厂、清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华能电厂、安邦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的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国同行的前列,一品梅卷烟、淮钢牌特种电机、韩泰全钢子午胎、辉煌牌太阳能热水器等一批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淮安是鱼米之乡。近年来,蔬菜、家禽、水产、林果、生猪等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淮安商厦林立,网点棋布、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是江淮平原的商品集散中心。目前,已建立了以市区淮海广场为商业中心,以新锦亚商城、清江商场等大型商贸企业和汇通市场,新世纪商贸城、苏北市场、清江市场等骨干商品市场为龙头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辐射力的市场网体系,区域性商贸都会初步形成。 淮安“三外”经济快速发展,外贸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韩泰轮胎、泰国正大、香港肇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公司,大财团在淮投资,淮安先后与法国韦尼雪市、白俄罗斯戈梅利市,美国亚柏林达市、韩国完州郡、意大利卢卡省、日本西山町和贺洋町等建立了友城关系。

位于市区中部的淮安经济开发区,面积22平方公里,是江苏省先进开发区,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机构齐全,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了美国、韩国、新西兰、埃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客商抢滩入区。 淮安已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国家级水陆交通枢纽。已建成通车的京沪(北京—上海)、同三(黑龙江—海南三亚)、淮连(淮安—连云港)、宁徐(南京—徐州)高速公路及在建的徐宿淮盐(徐州—宿迁—淮安—盐城)、淮宁(淮安—南京)高速在境内交汇,新(沂)长(兴)铁路新沂至淮安段已建成营运,发达便捷的交通,不仅使淮安融入上海经济圈,而且拉近了淮安与国内大都市以及毗邻空港、通商口岸的时空距离。 淮安素有五水交汇、九省通衢之称,京杭大运河、淮河、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及新开凿的淮河入海水道等内河航运,北通徐州、东接连云港、南连黄金水道长江、西达皖北腹地、港口年吞吐能力1300多万吨。正在筹建中的民航机场将为淮安交通增添新的魄力。 如今的淮安市区建成区面积已达70平方公里、人口73万,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初步确立,市区六条河流纵横贯穿,绿化工程点连片接,大气质量及河流水质分别达到国家二级和三级标准、是独具特色的“水中城、城中水、绿中城、城中绿”的自然生态城市。 淮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成现代化的程控电话网、移运通讯网和数字数据网、对外通讯十分方便。建有装机容量40万千瓦和20万千瓦的发电厂两座,

关于赋的几点认识(推荐文档)

——关于赋的几点认识 衣殿臣 我国古代文坛,有“诗、词、曲、赋”并称之说,而且由来已久,广为人知。两千年来,赋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它同诗、词、曲、散文、小说一道,组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学画廊,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增添了光彩。今年三月,《光明日报》率先开展“百城赋”征文活动,截至目前为止,已刊发近五十篇作品,势头正劲。在《光明日报》的带动下,哈尔滨、沈阳、苏州等城市,也掀起征赋热潮。10月22日我市征赋结束,共刊作品42篇,可谓前所未有,盛况喜人。我的这次讲座,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赋 赋,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以铺陈扬厉的手法状物写情,讲究押韵和对仗,是非诗非文、亦诗亦文,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所以郭绍虞先生把赋概括为跨诗与文的“两栖动物”。对于赋,古代主要有三种说法。 首先,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这是对赋的重要解释。它指出了赋文体形式的由来,即源于古诗,由古诗衍化而成赋,所谓“雅颂之流亚”。同时它还指出了赋的特征,与诗为类。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古籍进行了分类,也将赋和诗分在一起,称之为“诗赋略”。这不仅是班固自己的认识,也包含了班氏所继承者刘歆的认识。《艺文志》在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班固的看法是两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看法,也是后世普遍承认的定说,值得重视。 其次,《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这里所说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不歌诗,而是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称之为赋,可见赋在这里是作动词用。春秋以后,“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贵族已经不需要同

现当代作家及其代表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主要作品有: (1)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散文集:《朝花夕拾》; (3)散文诗集:《野草》; (4)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16部)。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新诗的奠基者。诗歌代表作为《女神》,戏剧代表作为历史剧《屈原》。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为《子夜》,另外有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腐蚀》、“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名篇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为《倪焕之》,另有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等。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有《春》《匆匆》《背影》《绿》《荷塘月色》《威尼斯》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小说家,语言艺术大师,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代表作为小说《骆驼祥子》,另外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女作家,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小说有《斯人独憔悴》,散文有《小桔灯》《樱花赞》《寄小读者》,诗有《繁星》《春水》等。 夏衍原名沈端先,我国现代剧作家。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作有《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代表作为《死水》。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另有散文《灯》《日出》《海行杂记》等作品。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为《雷雨》,另有名作《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 沙汀四川安县人,现代小说家。代表作为《在其香居茶馆里》,另有长篇小说《还乡记》《淘金记》《困兽记》。 丁玲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为荣获斯大林文学二等奖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周立波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为荣获斯大林文学三等奖的《暴风骤雨》。另外还有名作《山乡巨变》《铁水奔流》等。 臧克家现代诗人,代表作为《烙印》《罪恶的黑手》《有的人》等。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另有名作《黎明的通知》。 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李有才板话》,另有名作《小二黑结

屈原全面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文学成就 著作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

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理想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 先秦作家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对世界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影响深远。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相传其弟子3000,贤者72人。《论语》(论,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四书”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专集,儒家经典之一。被选入教材的有《论语二则》、《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等。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八十一章。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十三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弟子众多,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虽然保留记录言行的语录体形式,但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入选教材的有《公输》等。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世称为“亚圣”。他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对后世儒学影响很大。《孟子》是“四书”之一,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于雄辩,长于譬喻,对后世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散文有很大影响。选入教材的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等。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又宣扬虚无主义和宿命论。他愤世嫉俗,鄙视富贵利禄,作品揭露了统治者“仁义”的虚伪。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庄子》一书,唐代以后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其文想像丰富,言辞瑰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他创作的许多寓言故事,如“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广为人所称引。选入教材的有《庖丁解牛》、《秋水》、《逍遥游》等。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伟大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的奠基人,与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并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遭谗被逐,因不忍目睹国家沦亡,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自沉汩罗江。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他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涉江》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汩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虽然继承了孔子学说,但又能扬弃其消极部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六篇为荀子所著,末六篇或许为其门人弟子所记。选入教材的有《劝学》(节选)等。 【韩非】(约公元前280 —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等,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曾屡次进谏韩王,要求变革,均未被采纳。后得秦王嬴政赏识,入秦任客卿,不久由于李斯等嫉妒,遭谗下狱,被迫自杀。《韩非子》一书为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融入了国人的口语之中。选入教材的有《扁鹊见蔡桓公》、《五蠹》(节选)等。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列子】名列御寇,战国时期人,生卒年不可考。所著《列子》一书已散佚,现存《列子》可能是晋人托名编写而成。书中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文学价值颇高。如《纪昌学射》、《歧路亡羊》、《齐人攫金》等都很有教育意义。选入教材的有《愚公移山》,该文所倡导的不怕困难、锐意前行等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简介--资料

中华传统文化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2.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华诗词 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无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词等。(可归类于传统文学) 中国戏剧 京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1]、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 中国建筑 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故宫

汉赋的绿色意境

汉赋的绿色意境 王子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汉赋作品中有反映当时生态环境的内容,也从特殊角度折射出当时社会生态观念的闪光点。汉赋中有关汉代生态史的诸多信息,以及其中体现的当时一定社会层次生态观念中的理性成分,都是值得汉史研究者和关口汉代历史文化的人们关注的。 汉赋,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初的400余年间,曾经是文学的壮流,是体现出当时文化之时代精神的最显著的遗存。《汉书〃艺文志》著录文学成就?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中,有?屈原赋二十五篇?等?赋二十家,三百六十一篇?,?陆贾赋三篇?等?赋二十一家。二百七十四篇?,?孙卿赋十篇?等?赋二十五家,百三十六篇?,?《客主赋》十八篇?等?杂赋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总共78家,占诗赋总数的73.58%。籍数合汁1004篇,占诗赋总数的76.18%。其中除个别先秦和?秦时?作品外,均为西汉作品。而据费振刚等辑《全汉赋》所收,东汉作者人数和作品篇数又都远远超过西汉。 汉人的赋作,对汉代文化宏大华美气象的形成,曾经有显著的影响。,汉赋的文化品质,历来褒贬议异。其实其中的文化信息,可以作多层面的分析。比如汉赋作者在作品中记叙的生态环境的形势,透露的自然主义的意识,就值得研究者注意。 有学者在分析汉赋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时,强调其色彩特色,有?色彩绚烂,气势雄奇,醉人心魄,迷人魂梦?,?绚丽而不失深沉?等评价,称赞其?鲜明而丰富的色彩夺人目精?。在对汉赋的典范进行讨论时,又有?形象生动?的?彩色的骚体句式?诸语。借用这样的形容,也可以说,汉赋中有关生态环境的内容,为中周生态

史以及中国生态思想史或者生态观念史的遗存,涂染了一抹浓绿。 一、汉赋的?草区禽族?写绘 《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汉赋是怎样?体物?的呢?对于?体物?,《文心雕龙〃比兴》的表述形式是?图状山川,影写云物?。汉赋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有学者因此说,?汉赋有绘形绘声的山水描写,是山水文学的先声。?而?山水?之中,为?绘形绘声?的文学手法所记录的,以寓有生命力的草木禽兽最为引人注目。 枚乘《柳赋》写道:?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枝逶迟而含紫,叶萋萋而吐绿。?又如孔臧《杨柳赋》:?绿叶累迭,郁茂翳沈,蒙笼交错,应风悲吟。?繁钦《柳赋》:?顺肇阳以吐牙,因春风以扬敷。交绿叶而重葩,转纷错以扶疏、,郁青青以畅茂,纷冉冉以陆离。浸朝露之清波,曜华采之猗猗。??陈琳《柳赋》也说?绿条缥叶,杂沓纤丽?,?蔚昙昙其杳杳,象翠盖之葳蕤?’。杨修《节游赋》也写道:?行中林以彷徨,玩奇树之抽英。或素华而雪朗,或红彩而发赪绿叶幽蔕,紫柯朱茎。杨柳依依,钟龙蔚青。纷灼灼以舒葩,芳馥馥以播磐。?王粲《思友赋》也有?平原兮泱漭,绿草兮萝生?句。在汉赋作者笔下,以?绿?为基色的绚丽春光,饱含着旺盛的生机。其文,汉人赋作中对?绿?色的歌咏,并不仅仅表现出对生命力的爱重,作者对?绿?的赞美,往往还深含着一种对自然总体环境的亲和之心。牧乘《粱王菟园赋》所谓?枝叶荣茂?,刘胜《文木赋》所谓?丽木离披?,以及杜笃《首阳山赋》?青萝落寞而上覆?,崔骃《大将军临洛观赋》:?桃枝夭夭,杨柳猗猗?,王粲《槐树赋》:?形祎祎以畅条,色采采而鲜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导读: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

要作家。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 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其家贫而好学,博览群书,不慕富贵。扬雄早年酷爱辞赋,尤其仰慕同乡作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40多岁时,扬雄被推荐为汉成帝的文学侍从,期间写了一系描写天子祭祀、田猎的赋作。扬雄的辞赋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其后来却认为这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不再写赋,而埋头于撰写时人并不懂的学术著作,以求传之后世。扬雄仿《易经》写《太玄经》,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仿《论语》写《法言》,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另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因扬雄的重要影响,《三字经》将其与老子、庄子、苟子、文中子(王通)

中国古代作家及代表作

中国古代作家及代表作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左丘明(前556—前451)春秋时代鲁国人,著名史学家,据说他是《左传》《国语》两书的作者。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约前551—前479年)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庖丁解牛》等。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子(前280—前233)名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等。 吕不韦(前292—前235)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列子(约前649—前606年)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被道家尊为前辈。著有《列子》8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学霸自己整理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 1、汉初以骚体赋为主,代表作家贾谊,他也是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其中《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无论在精神还是体制形式方面,都对屈赋有所继承。 2、贾谊之后骚体赋继有人作,即使在汉大赋如日中天的武宣之世,骚体赋也从未间断,代表作品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哀秦二世赋》《长门赋》和《九思》《九怀》《九叹》等九体作品及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等。 3、文景时代,各路诸侯聚揽宾客,大兴养士之风。这些宾客除特定政治邦交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外,更多的讲注意力集中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代表有梁园文学群体,其中枚乘是杰出代表,代表作品《七发》,“《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强调精神健康重要性,劝诫膏粱子弟,也是劝诫世人。《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设为问答的形式结簒全篇;笔墨夸张,描绘精细;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富,多比喻和叠字,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4、汉武帝时起,文学活动的中心由地方转向中央,后历宣、成各世也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赋坛代表是司马相如和杨雄。①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乌有赋》是其代表作,这两篇赋虽然创作时间相去十年,但内容相连,一贯而下,结体严谨,可作一篇来看,充满浪漫色彩的壮阔画面,是汉赋中最优秀、影响最深远、具有典范意

义的作品,后世赋家争相效仿而又无法企及。②杨雄的四篇代表作即“扬雄四赋”又史称“四大赋”:《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四赋模仿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的痕迹十分明显,但又有有别于司马相如的而显示出开创精神,而独具魅力,其中《甘泉赋》艺术成就最高。杨雄后期的作品《解嘲》《逐贫赋》最有名,辞赋理论,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5、西汉赋坛,较为著名的赋家还有武帝时的东方朔和枚皋,宣帝时的王褒以及与杨雄大略同时的刘向父子。①东方朔,《答客难》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赋中对汉代文士不得志的状况揭示的非常深刻。现存汉代最早以遇与不遇为主题的设辞类作品。另东方朔还有《非有先生论》也是发愤述志的作品。②枚皋,西汉赋坛创作最多的作家,但罕有流传。③王褒,宣帝朝成绩最突出的赋家。代表作品是《洞箫赋》。对枚乘的《七发》有关乐器的描写有所继承,它是汉代独立成篇的乐器赋的奠基之作。在他之后出现的汉代乐器赋基本都是以悲为美,并且也是用生命一体化观念灌注于作品。“箫声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原型,《洞箫赋》有生成开创之功。 6、西汉晚期至于东汉早期,作家创作意识发生转变,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方面出现新的迹象和发展,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开始于杨雄的《蜀都赋》,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是杜笃《论都赋》,其后有傅毅的《洛都赋》《反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南都赋》左思《三都赋》。成就最突出的是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①《两都赋》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实为上下章。肯定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 2009-05-25 11:29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每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已》《药》《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1)作品集简况: ①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②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篇》(1922-1935) 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 ④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⑤杂文集十六部: 《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2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36)《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⑥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原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作品。(2)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 ①《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免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②《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涓生、子君》《弟兄》《离婚》。 ③《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三十年代和林语堂一起鼓吹“闲适幽默”小品,抗战时期曾任伪职,著有《自己的园地》及《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现代著名诗人。工于旧诗,尤长于七言,诗词具有爱国精神,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文学家、学者。首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发表新诗集《尝试集》。对“五四”运动有一定贡献。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等。 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署郭鼎堂。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

秦代文学简介

第一章秦代文学简介 公元前辈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帝业,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公元前辈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宣告秦朝的灭亡 秦虽然国运不长,但在历史上的地位同后来的隋朝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和车轨等,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但采取严酷的文化政策,如焚书坑儒等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对后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是整个秦代文学不发达,有“秦世无文”之说。秦代文学概况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撰,共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余万字,兼取众家之思想,内容驳杂。许多故事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曾“布咸阳之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 吕不韦传》。着显示出学术与文章的分离。 2,李斯的《谏逐客书》。鲁迅说“秦代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 斯是秦代文学的唯一代表作家。这篇文章历数秦穆公以来秦国 因客卿的帮助而成霸业事实,要用人惟材,不能限于一地。所 以,他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 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 庶,故能名其德。”

3.秦代刻石文。多出自李斯之手,在内容上多歌功颂德,在形式 上多四言韵文,是我国最早的碑石文。 4.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永远是文学中最有生命的力量.《汉书》 有“长城之歌,至今未绝”的说法。如:“声男慎勿举,生哺又脯。 不见长城下, 尸骸相支拄”。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形。 第二章汉赋 第一节概论 一、赋的起源 在“诗经六义”中有风,雅,颂和赋,比,兴的说法。 赋就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本意就是铺陈直叙。 到了战国后期,赋便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第一次以“赋”为名的是荀子的《赋篇》。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二赋的特征 1.“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在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诗是用来个歌唱的,而赋不能入月歌唱,只能诵读。这时候,“赋”由一个动词演变成表示一种文体的名词。 2.“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大都篇幅较长。 3.“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艺概》。 三.赋的分类 1.骚体赋:产生于汉代初年,还没有脱离楚辞的痕迹。代表作有贾谊 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论汉赋的虚构性(一)

论汉赋的虚构性(一) 摘要]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汉赋在“体物写志”时有着明显的虚构性。汉赋的虚构性主要表现在以神话传说意象入赋、对客观事物的夸饰性描写、虚设主客问答来组织篇章等方面。先秦文化的影响、汉代神学思想和方术仙道风行的文化语境以及汉代统治阶级的审美情趣则是汉赋虚构性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汉赋;虚构性;艺术世界 虚构是与实录相对的一种创作手法。“文学并不是客观对象如实投影于人的大脑的产物,而是在主体的积极参与下,通过虚构方式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包含了主体成分在内并受主体的情感、意志所支配的意识现象。”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汉赋在“体物写志”时有着明显的虚构性。汉赋的虚构性使创作主体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加自由地创造艺术世界,使作品焕发出扑朔迷离、美轮美奂的魅力。 一、汉赋虚构性的表现 如果把汉赋作品中的那些非现实、非历史、非理性或无法证验的成分都视为一种虚构的话,那么,汉赋的虚构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神话传说意象入赋 不少汉赋都充满了神话传说的意象,这是汉赋虚构性的一种突出表现。如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桓谭的《仙赋》,刘歆的《甘泉宫赋》,扬雄的《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傅毅的《洛都赋》,班彪的《北征赋》,班固的《两都赋》《终南山赋》,张衡的《二京赋》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塑造了一个具有帝王之度、能凌驾众仙遨游天外的“大人”形象。“大人”虽拥有天下,但仍感到人世间的迫隘,于是“朅轻举而远游”。他乘云驾龙,驱使各路神仙,人帝宫,过阴山。见西王母,吸沆瀣,餐朝霞,咀琼华,最后进入无闻无见无友的虚无道境。文中所用的神话传说意象有“应龙”、“赤螭”、“青虬”、“五帝”、“大壹”、“陵阳”、“玄冥”、“黔雷”、“长离”、“矞皇”、“伯侨”、“羡门”、“岐伯”、“祝融”、“句芒”、“灵娲”、“冯夷”、“屏翳”、“风伯”、“雨师”、“西王母”、“丰隆”、“雷室”、“鬼谷”、“昆仑”、“五河”、“炎火”、“帝宫”、“阆风”、“阴山”、“不周”、“玄阙”、“寒门”等,其数量之多,令人叹服。大量的神话传说意象的运用,使游仙过程显得更加浪漫瑰丽。 桓谭在创作《仙赋》时亦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对神仙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夫王乔赤松,呼则出故,翕则纳新。天矫经引,积气关元。精神周洽,鬲塞流通。乘凌虚无,洞达幽明。诸物皆见,玉女在旁。仙道既成,神灵攸迎。乃骖驾青龙……”在这里,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的意象,如“王乔”、“赤松”、“玉女”、“青龙”、“鸾凤”、“麒麟”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神仙世界,使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大人赋》《仙赋》这类作品主要是描述纯属想象的虚幻世界。另外,我们发现,赋作家即使在面对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时也喜欢融入神话传说的意象。如不少汉赋经常将皇家的宫殿建筑写得充满仙界的气息。刘歆的《甘泉宫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篇作品中有这样一些描写:“回天门而凤举,蹑黄帝之明庭。冠高山而为居,乘昆仑而为宫。按轩辕之旧处,居北辰之闳中。背共工之幽都,向炎帝之祝融。”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天门”、“明庭”、“昆仑”、“黄帝”、“共工”、“祝融”等神话传说的意象,使甘泉宫俨然成了人间仙境,令人无限神往。汉赋中诸如此类的描写是很多的。如班固的《西都赋》对皇家园林的描述:“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张衡的《西京赋》用“清渊洋洋,神山峨峨。列瀛洲与方丈,夹蓬莱而骈罗”等句子描写建章宫,亦充满了神话传说意象。 (二)对客观事物的夸饰性描写 对客观事物的夸饰性描写也是汉赋虚构性的重要表现。所谓夸饰性描写,是指作者通过夸张、

英美文学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英国文学名家名著 《贝奥武甫》(Beowulf )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史诗的第一部分讲述瑞典青年王子贝奥武甫来到丹麦,帮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杀死了12年来常来进行夜袭的巨妖格伦德尔及他的母亲;第二部分简述了贝奥武甫继承王位,平安统治50年。后来,他的国土被一条喷火巨龙蹂躏,老当益壮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受了致命伤。 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是英国文学之父亲和前最杰出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主题、题材、风格、笔调的多样性及描写人对生活的追求的复杂性。他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 )不仅描绘了31位朝圣者的各个社会阶层,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各自叙述故事的不同风格,读者广泛,对后世影响很大。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他的剧本至今仍在许多国家上演,并为人们所普遍阅读。莎上比亚的作品文才横溢,创造的喜、怒、哀、乐场面使人印象深刻,历久难忘。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奥赛罗》(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 )、《麦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 Lear);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等。此外,历史剧《亨利六世》(Henry VI)三部曲,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也都很受欢迎。《哈姆雷特》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哈姆雷特》里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成为经典台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同时,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 济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作过医生的学徒,后来才以写诗为业。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不满,希望在一个“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他的诗歌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在艺术上对后代的英国诗人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伊沙贝拉》(Isabella)、《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颂》(To Autumn)等。 雪莱(Shelley ,1792一 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重要诗人。他生于贵族家庭。他既创作了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写了很多优美的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显示了不羁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和动人的音韵,这些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麦布女王》(Queen Mab)、《致英国人民之歌》(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等。《西风颂》里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s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成为妇幼皆知的诗文。 华兹华斯(Wordsworth , 1770-1850),18-19世纪之交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他和克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骚塞(Robert Southey)三人组成“湖畔派诗人(the Lake Poets)”其作品的主题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1813年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