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讲座《黄帝内经》摘要

合集下载

曲黎敏教授s所讲《黄帝内经》学习笔记

曲黎敏教授s所讲《黄帝内经》学习笔记
东 木 西 金
生发 收敛
北 水
收藏
菊花 得秋冬二期, 补肺 肾。8
以妄为常 许多都是妄 。
上网。懒惰
名的欲望,老想让别人说自己好。 这种人一定会肝郁。
习性造病。
中国文化没有遗传这个词,还怕你是不肖子孙。
不孝顺。 所谓遗传 因为生活习性太一样了,生活习惯 情知 教育 。
不去胡来。
肝主握 握不住了 都是肝藏出问题了 握固 固住自己的魄 说明他的肝气特别足。囟门 突突的 。
人死了 撒手而去,说明肝魂散了。
"未知牝牡之合而逡做,精之至也",小鸡鸡硬,精气特别足。
小孩子整天哭,嗓子不哑 和之至也,哀而不伤。
最初的经典都是以对话的方式来的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6
亥时 21-23点三焦经当令。 焦 上边是个小鸟 下边是 小火。
上焦 心肺
中焦 脾胃
下焦 肝肾
肾里是真火 思春时 下巴颏子长痤疮。
亥 《说文截字》 一字开始,亥字结尾。
22点是做爱最佳时间,心包 喜悦出焉。身心不二
易经六十四卦后 阳就不能创造新的东西了 生命进入下一个轮回。
曲黎敏教授s所讲《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18
出处
/forum/viewthread.php?tid=69668&extra=page%3D1&page=1
曲黎敏教授s所讲《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18
作者:行之唯艰
曲黎敏教授s所讲《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18
人有次序叫 人伦 水有次序叫水论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阕阴

《黄帝内经》之《从头到脚话健康.头发》——师说(23)曲黎敏

《黄帝内经》之《从头到脚话健康.头发》——师说(23)曲黎敏

《黄帝内经》之《从头到脚话健康.头发》——师说(23)曲黎敏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引领⼤家,我们⼀起⾛进中医⽂化的这个⾮常美丽的殿堂。

因为从传统⽂化的魅⼒上来讲,它⾥⾯有⼀个很重要的要点,它从来讲的就是“⼤道不远⼈”。

就是⽆论多⼤的道,都是贴近我们⼈性的,贴近⼈性的⼤道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要通过讲解从头到脚,来把⼈以及⼈性做⼀个全⾯的分析和探讨,来帮助我们每⼀个⼈⾃⼰能够解决⼀些问题,⾃⼰能够在家庭不仅能够帮助别⼈,也能够帮助⾃⼰,这样才能对我们的⼈⽣有帮助,才能使我们的⼈⽣更有意义。

我们现在就从头开始。

讲到头呢?我们就要先说头发。

头发有什么⽤呢?从现在就是来看呢?头发第⼀可以保暖,第⼆可以散热,它是具有这两个功能的。

在传统⽂化当中是⾮常注意头发的问题的,因为就是⽂明礼仪的表现,因为古代⼈都是这样。

它的所谓的⽂明程度的表现呢?都要表现在头发上。

原先有⼀个汉代画像⽯,⾮常有名的⼀幅像,叫做伏羲⼥娲⼈⾸蛇⾝图。

那么⼈⾸呢?就是会在头发上分辨出他是男是⼥,或者从他们⼿⾥拿的东西,⽐如说伏羲⼿⾥拿的就是⼀个矩,就是⽅正之道;⼥娲⼿⾥拿的就是⼀个圆规,所以就是⼥⼈要守其圆融之道,男⼈要守其⽅正之道。

同时它⾥边就是,我们从头发上就可以分辨出男⼥的问题。

为什么所有古代的这种神话⾥⾯,它都会有这种关于⼈⾸蛇⾝的这个话题呢?像那个埃及的⾦字塔,它就是狮⾝⼈⾯像。

这些图都在说明⼀个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它是说就是⼈是分。

⼈⾸是代表是什么呢?⼈⾸是代表⼈的理性的层⾯。

然后蛇⾝或者是狮⾝呢?实际上是代表⼈的本能的情况,就是本能的层⾯。

就是⼈在传统⽂化当中,它认为⼈既有理性的⼀⾯,⼜有本能的⼀⽅⾯。

所以它在其理性的这⼀⽅⾯,尤其要在头发上有所表现。

所以这个是在古代⾥⾮常强调的,像那个中国传统⽂化当中,⼥孩⼦的成年礼啊,就是当⼥孩⼦来⽉经的第⼀天,要做的第⼀件事就是要把头发给盘上去,盘上去以后就扎⼀根簪⼦。

男⼦在成年的时候,也是在头上要戴⼀个冠,⼜或者戴⼀顶帽⼦,然后⼜插⼀根簪⼦,所以这就是古代的那个“夫”字。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 第7集 《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上)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 第7集 《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上)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第七集《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上)中医经典有两部:《黄帝内经》、《伤寒论》。

经字左边像形脐带,脐带连接先天和后天,是一个很根本性的东西。

织布横的是经,竖的是纬,经相对不动,纬相对变动。

古代有经、纬书,六部经书,诗、书、礼、乐、易、春秋。

中医里把《黄帝内经》作为经书,经书具有亘古不变的特性,都是讲根本的东西。

讲本质的东西,称之为经。

纬书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汉代出了很多,主要都是在讲变化。

什么叫论呢,与论字右边发音一样的,都代表次序和次第。

说话有次序,就叫言论;人有次序,就叫人伦,水要有次序,是沦。

《伤寒论》是涉及治疗学的一本书,它在讲人得病的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是人的表,小肠也属于太阳;胃经属于阳明......治病应该是相反顺序,把病一层一层地往外拱。

《伤寒论》描述得病和治病的顺序,所以叫论。

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讲究的不是病,是症,症在哪个层面,就用哪个层面的药。

有些高血压,实际上是胸膈堵住了,上焦憋闷了,把头脑憋得出了毛病。

这种血压高,宣化开,病就解掉了。

有的血压高,是由于肾精不足导致的,心脏需要以加压的方式来满足人的气血供应。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人的本性是天真的。

五脏六腑本身就达到一种很和谐的状况和格局。

中医用五行表达这种和谐的格局。

人体本身具有生克,比如肾水足了,可以生木,肝阳往上走,就能够助心火,木就生火,火可以生土。

这就是五行,本身具有和谐性,自身就平衡。

人体才是最自足的一种表现,是人组织结构里最精准的,没有更聪明的了。

它自身能够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

第一篇是讲人身体的本性。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是在讲生命是一个过程。

“生而神灵”:“昔”字是日在水下,远古,太阳已经到了洪水的边上,意为很久以前。

“生而神灵”,任何一个生命的出生,都有不可思议的那个方面,不仅是黄帝,我们每个人都是“生而神灵”,都有像。

曲黎敏_教授讲_黄讲帝内经__课件

曲黎敏_教授讲_黄讲帝内经__课件

午时(上午11-13点) :心经当令
午时一阴生 子午功(心肾相交) 为什么要午睡 午“马”的涵义
心经
未时(下午13-15点) :小肠经当令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午饭要吃好 心与小肠相表里
小肠经
申时(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
朝而受业,夕而习复 膀胱与肾相表里 存储津液,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经
酉时(下午17-19点): 肾经当令
肾主藏精 肾神为志 酉“鸡”的内涵 酉时发低烧是肾气大伤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补肾
肾经
戌时(晚上19-21点) :心包经当令
“心包”解 阴气正盛,阳气将尽 膻中者,喜乐出焉 敲打“心包经”的好处
心包经
亥时(晚上21-23点) :三焦经当令
太极图
胆经
丑时(夜里1-3点) :肝经当令
左肝右肺 (降龙伏虎为最难) 肝藏血,肝主筋 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将军很“牛”,但出手要“三思”
肝经
寅时(夜里3-5点) :肺经当令
经脉为什么从肺经开始 相傅之官 老人早醒意味着什么 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
肺经
卯时(早晨5-7点) :大肠经当令
“三焦”解 “亥”字解 做爱最佳时机
“亥”字解
三焦经
谢谢大家!
曲黎敏主要著作: 《从头到脚说健康》 《曲黎敏中医养生12说》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 《中医与传统文化》 《易道气功养生》
《黄帝内经》讲什么
顺其自然(因天之序) 健康长寿靠自己 天人合一
“因天之序” —人体生命日节律
(一天当中,人的养生法则)
人为什么会失眠 几点醒来最危险 为什么必须吃早饭 子午觉意味着什么 什么时候做事效率最高 几点做爱最理想

黄帝内经曲黎敏

黄帝内经曲黎敏

黄帝内经曲黎敏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被称为中医药的奠基之作。

其中,最为重要的篇章之一便是《素问·调经论》。

本文以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为题,探讨曲黎敏在该篇中的贡献与观点。

《素问·调经论》是黄帝内经中关于妇女调理的经典之作,其中集中了曲黎敏对于妇女生理和疾病的独到见解。

曲黎敏是晋代医学家,他的学识渊博,精通经方,并在《素问·调经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妇女调养的原则和方法。

曲黎敏在《素问·调经论》中强调了唐筛法的重要性。

他认为妇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她们与男性不同,对于妇女的健康,必须重视经络的调养。

曲黎敏指出,经络是人体的纵横交通系统,它运行着人体的气血和营养物质。

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正常运行,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曲黎敏还提出了调理月经的方法。

他认为,月经是妇女生理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妇女的健康至关重要。

曲黎敏指出,调理月经要以调和气血为基础。

通过调理肝脾胃肾的功能,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问题。

他还强调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认为心情愉快对于月经的调理有着重要影响。

曲黎敏还在《素问·调经论》中提出了妇女更年期的调理方法。

他认为,更年期是妇女生理老化的一个阶段,对于妇女的身心健康有着较大影响。

曲黎敏指出,更年期的调理要以补益肝肾为重点。

通过调理肝肾的功能,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状,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在《素问·调经论》中,曲黎敏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妇女调养的原则和方法,为后世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理论观点不仅对于妇女的健康具有指导意义,也对于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技的进步,其他医学理论的兴起,曲黎敏的学说逐渐被淡忘。

现代社会中医学界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曲黎敏的学说渐渐被人们遗忘。

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曲黎敏在妇女调理领域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他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曲黎敏讲座]曲黎敏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曲黎敏讲座]曲黎敏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曲黎敏讲座]曲黎敏黄帝内经曲黎敏黄帝内经篇一:黄帝内经第六十篇骨空论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

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大风汗出,灸噫嘻,噫嘻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噫嘻,噫嘻应手。

从风憎风,刺眉头。

先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榆臂,齐肘正,灸脊中。

肋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噫嘻。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曲黎敏黄帝内经篇二:黄帝内经第七十二篇刺法论原文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

何如预救生灵,可得却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臣闻夫子言,既明天元,须穷刺法,可以折郁扶运,补弱全真,写盛蠲余,令除斯苦。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升之不前,即有期凶也。

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

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荧。

土欲升而天冲窒抑之,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

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

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

帝曰:升之不前,可以预备,愿闻其降,可能先防。

岐伯曰:既明其升。

必达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

木欲降而地晶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得位,降而郁发,暴如天间之待时也。

降而不下,郁可速矣,降可折其所胜也,当刺手太阴之所出,刺手阳明之所入。

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矣。

当折其所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少阴之所出,刺足太阳之所入。

土欲降而地苍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厥阴之所出,刺足少阳之所入,金欲降而地彤窒抑,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心包络所出,制手少阳所入也。

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郁,当刺足太阴之所出,刺足阳明之所入。

《黄帝内经》养生的智慧II-曲黎敏要点

《黄帝内经》养生的智慧II-曲黎敏要点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II―――――――――――――曲黎敏教授讲座笔记目录《黄帝内经》养生智慧II (1)1-中医的定义 (3)一、养的内容: (3)二、中医是对生命的细致体会与关切——“医者意也”。

(5)五藏与中医意象思维(上) (9)一、五行定义,五行,不是只五种物体,而是指五种状态和运行的方式. (9)二、五气风、热、湿、燥、寒 (10)三、五行各象 (11)五藏与中医意象思维(下) (11)黄帝的意义(一) (12)黄帝的意义(二) (12)一、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统摄脏腑 (13)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4)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蕴含生机 (14)五、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造化形容 (15)六、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疏通气机 (15)七、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生发真阳 (16)八、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受纳分类 (16)九.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容纳变化 (16)十一、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渗透分别 (17)十二、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17)十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气化出焉 (17)经脉.穴位.奇经八脉 (18)经脉阴经6条, (18)穴位井穴荥穴腧穴经穴合穴几个重要的穴位: (18)关元经脉探秘 (18)《内经》说人 (19)<黄帝内经II》3-五藏与意思思维(中)五藏各象 (20)1.、象人事:木母、金公、姹女、婴儿、黄婆 (20)2.象五腑 (21)3、象五体 (22)4、象五窍 (23)5、象五华 (24)6、象五色 (25)《黄帝内经养生智慧II》5-五藏与意思思维(下)-曲黎敏课堂笔记 (25)8.象五音: (26)9、象五神. 27 10,象五志,五种情志。

(28)11、象五变 (29)12、象五味 (30)13、象五臭 (31)14、象五液 (31)五《灵兰秘典论》的社会医学模式-心 (32)一、心的功能: (33)二、心病难医 (33)4、心经有问题,心血虚就会造成心痛。

曲黎敏黄帝内经讲义

曲黎敏黄帝内经讲义

曲黎敏《黄帝内经》讲义1.1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

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

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

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

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

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

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

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就是说的你能够把医学领悟了,你有可能就领悟到天下之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那么从第二点上讲,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认知自我,这里大家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去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些词汇,比如说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像这些词都是表达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一些词汇,和代表我们领导力的一些词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一、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唯一一本以帝王命名的书。

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

有帝王的支持,好办事啊。

不过百姓也有命,生命之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如今能医好病的即为好医生了。

倒是我们自己,除了病以外,多学点知识调理自己,让自己也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

上医医国,似无先例,现今更无可能,为国策把脉,参与评说,且能命中要害倒是有可能。

圣人为什么重医药所谓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就是能够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

如果又能够让别人听从自己,就可以由人而王。

——能够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讲真理而又拥有受众,的确是圣人的特征。

本人肺气不足,肾精不强,从未有由人而王的欲望,离圣人也远。

学习圣人,提高克服不良生活习惯的自制力,是很实惠的目标。

天下即人身,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有一个和谐的机制。

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

《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

假如肝火太盛,木(肝)生火(心),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

如果肾经不足典话,我们就思维就不够。

拿破仑有一句话: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

中医的话是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

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

中国文化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非常同意前半部分所述,很有启发,以积极的心态,让自己的身心和谐。

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常言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又由人身而定。

似乎有点不够全面,一个身心健壮的贫儿似乎不能与病怏怏的王子的命运相比。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并无大差别,即使有差别,其命运也未必由此定论,人的主观努力起很重要的作用。

在大环境中,在你的活动范围内,的确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对命运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我们三肾人、四肾人,与正常人的命运有所不同。

但同为移植人,命运也各异。

2.可以认知自我生命活力:魄力精神意志胆识聪明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魄在中医里涉及到它是肺的神。

肺神,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神。

力,涉及到肾,力量从肾来。

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魄力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

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

——终于找到我魄力不够的原因了。

不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胆量也有可能越练越大吧。

精神,在中医里,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神是心的神明。

精神在中医里是心肾相交的能力。

胆,是主决断的。

胆识涉及的是胆气足不足。

意志,意是脾(精)的外现,心之所存谓之意。

脾主运化,脾精足不是记忆性的问题,而是关联性的问题。

关联性好,就是运化,就是头脑灵活的表现。

志是肾之神,肾主收藏。

意志是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

运化灵活,又能定住坚持,就是有意志力。

——明白了脾的作用。

过去谈意志,几乎全看主观因素,现在也了解到其物质性的一面。

聪明,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木。

聪明与否,看肝肾能力。

——很有道理。

学习《黄帝内经》,培养更多地向内观察我们人身的能力。

它是国学经典里边最为寂寞的一项。

向内看很痛苦也很难,所以自古圣贤皆寂寞。

西方是要认识自己,而中国文化是要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的和谐,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你就越接近至善。

——讲得真好。

不能善待自己的生命,就不是至善之人。

人身难得,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和我们内在的脏腑的那种运转,懂得了人体,就懂了人生的很多方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借假修真的载体,是要蓄之养之道精品。

——我是文革期间的学生,没有学过生物、植物、地理、历史等,是医盲,很吃亏。

人身难得,过去亏欠的,如今要努力补回来。

真法难闻,《黄帝内经》是黄帝和老师的对话,核心问题也要通过一种斋戒断方式,不仅是持斋,而且要控制自己的俗欲,没有私心杂念的状态才能得到。

学习时要修自己的身,修自己的心,真正能够看到里面去。

——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一部经典,集中了古代人养生的智慧。

只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静心学习,已然不易,更何况其他呢。

中国难生,生为中国人是一种难得的福分,要有一种深厚的感恩心和自豪。

只有中国有真么多的经典,可以让我们去读,重新去反省人生,其中包括认真地体会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已经是中国人了,便不再讨论是否是一种福分。

外国人也有他们的福分。

真正的福分是充分学习和利用自己祖国的经典,确实获益。

3.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我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移植人最关注的是肾宝宝的健康,整天围着他转,就像家里添了小孩,多少人都不够用。

养生对我们似乎是奢望,还有资格吗?有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太医”,号称可以医治癌症数种,对器官移植者却无计可施,在他看来,似乎我们难以再见天日,只能耗尽精气等待死亡了。

也难怪,“太医”当值之日,尚无移植之事。

我自然很痛恨这种不给人以出路的人,不管他说得是真是假。

你看牧师、和尚,在人临终之际,还让你满怀希望,向天堂或向西方极乐世界奔去。

面对现实,有时想起来也很好笑,像我们这样的人,肾已经挪地方了,那个肾经还是原道吗?既然还活着,就有是养还是耗的问题;何为养,何为耗的问题。

抛开我们的特殊性,面对关于养生的种种理论、书籍、讲座,真让我们目不暇家。

我下载了不少,大概地浏览了不少。

不太喜欢台湾人的虚张声势,标新立异,夸大其词。

大道至简,觉得洪昭光等大陆学者的话更靠谱。

移植人离不开抗排异药物,正是这些药物的不断改进,才使移植物的存活期越来越长。

除了药物,除了医生的调理和治疗,根据我们的特点,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积极的事情,或者说如何正确地吃、喝、准确地拉、撒,适合进行哪些运动,这是我关心的。

残缺之美,美不在残缺,而在尚存的部分仍充满活力,还有朝气,还有故事。

我看过关于《黄帝内经》的60集纪录片,也很有意思,至少知道了这部经典大概是说啥事。

曲黎敏老师的视频讲座,更容易理解,更接近生活,不管是论说真谛,还是调侃,比较有意思。

各类专家总是要运用自己知道的那点事,来看待世界,解释世界万物,我们吸收其中对的部分,就会受益无穷。

专家知道的那点事,比我知道的那点,多得多。

总喊着养生的人,未必就会保养,保养得很好。

也许是因为总忘乎所以,缺乏自制力,才总摇着旗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比如我。

无论如何,我在学习,在思索,在行动。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2中医与日常生活北京东边是崇文门,崇文门是文官走的门,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酒车,大家都喝酒,都要应酬,实际上酒在中国文化的概念里是具有生发的性质。

西边是宣武门, 宣武门是武官走的门,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刑车。

它守的是肃杀之气。

安定门和德胜门,从风水学上来讲,北门是不可以开的。

因为南方的疏布是做慈善,北方主收藏,藏就要藏得住。

收藏到是心爱之物,是不给别人看到的。

这类似肾精,肾精藏得越足,向外散的东西就越多。

安定门是出兵打仗的时候才可以开启,要打仗首先要有定力才可以。

德胜门是回来的门,就是说万不得已要出北门的话,也要有出有进,这是北方的内涵,而且宣武门菜市口一带的确是行刑的地方。

只有肾精足,才能有定力。

泰山崩于前而不乱。

能够做得到的就是婴儿,因其肾精足。

肾精不足容易恐惧,习惯能够战胜恐惧。

人只要闻木声则惕然而惊,是胃气不足和肾精不足的像。

左春,右秋,上夏,下冬,中为长夏。

长夏是夏天过后有一个季节,是运化四方,把开花的过程变成结果的过程,叫中央脾土。

为什么要封禅泰山,主要是由于东主生发之机。

打仗开始时敲鼓,鼓声主生发,结束时鸣金收兵,西方属金要收敛。

《黄帝内经》源于对自然的感悟.《黄帝内经》不是讲如何治病,主要讲如何顺其自然。

人体中部在哪里?肚脐(神阙穴),只可以灸法,不可以针刺,它不是中部。

人的中部是人中。

因为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任脉和督脉的连接点。

督脉是大阳经,主气,决定男人的生殖。

脑髓、肾和腰脊、脊柱、脊髓。

任脉是人体大阴经,主血的。

这两条经脉都是奇经。

十二正经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的现象,奇经八脉是人体的一种很特异的方面的一种能量,甚至可以说它是元气大储存地。

它可以决定人生的许多重大事情。

女人生育由任脉决定。

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交汇所。

晕倒是阴阳离绝,阴气在下,阳气在上。

刺激人中,阴阳重新和合。

人中应该深、长、宽,阴阳、气血交通能力强。

人中还叫寿宫、子庭,能否长寿,是否多子多孙。

人中的深浅除了先天,还和保养有关。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

夏天人体的脾胃最虚,消化能力最弱。

冬天阳气内敛,脾胃形成一个内热的格局,可以滋补,也可吃萝卜顺气。

仁义礼智信,也是从身体当中来。

东方主生发,仁就是东方,就是你一点点善念。

义是白送人的东西,主散,是南方。

礼是西方,是约束,如何约束人性,也是人性的收敛。

智慧是肾精的外现,肾主智(志)。

信是中央脾土,人言为信,人说的话要像土地一样真实可靠。

小孩子志向高是因为精足。

——学习了《黄帝内经》到底讲什么:1顺其自然(因天之序)2健康长寿靠自己,3天人合一.因天之序,天的序就是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冬再到春。

天之序永远不会变,人体也要顺应这个次序。

最好的状态是四象全有,见群龙无首吉。

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状态。

搞不清自己在哪个阶段,所思所为一定是有些混乱了。

健康长寿靠自己,《黄帝内经》是讲医道的书籍。

健康是积精累气的过程,靠的是吃好睡好,消化吸收都有了,人才能健康。

万恶淫为首,性事、情绪也跟健康相关。

真正的医疗保险,就是精神文明。

疾病和生活密切相关,与人和人性也非常相关。

调理好生活,调理好身体,才能调理好人。

——单是吃好睡好就不简单,诱惑太多,海外剧场那些看了一集还想看下一集,看完结局总觉上当的韩剧,总是半夜播出,白天还不带重播的,毁我健康啊。

天人合一,自然法则在人身上都有体现,也叫做有诸内必行诸外,所以中医有望闻问切。

人和自然越和谐,越至善。

中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天人合一。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3中医知识十二时辰的养生(子~卯)天因之序,人体生命日节律,一天当中人的养生法则。

子时,夜里11点~1点。

古代大时,一个时辰为2个小时。

胆经当令,即值班。

1.养生机:子时阳出生,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有时晚上八九点开始犯睏,到十一点反而清醒了。

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

这就是说,最好10点~10点半睡,如果11点睡,不容易入睡。

任何一个脏器都关系到三个方面:“形、气、神。

形是是物质基础。

胆切除了,胆经仍在,经络是气的运行通道,生命的运动方式。

神是指形、气特别足了以后的外现。

西医说内脏,中医说内藏。

一根手指上就会有五脏。

手上有皮毛,肺主皮毛,皮肤病与肺气有关。

皮下面是肉,跟脾有关,脾主肌肉。

手指上还有血,由心所主。

骨头是肾所主,骨头是最固敛的东西。

人的活动都是由筋来连缀的,跟肝经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