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合集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探讨——以临沂大学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探讨——以临沂大学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探讨——以临沂大学为例作者:李宝,焦伟,王昌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7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将面临更大的环境挑战,对环境保护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必将加大,目前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这一问题上,好多高校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不规范、教师的资历尚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专业方面知识面得不到拓宽,实践能力也不可能得到提高,往往到最后毕业生都达不到用人企业的要求,该问题在地方高校中更为突出[1]。

为了推进高等院校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部于2007年启动了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其作用正日益受到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的重视[2]。

作为一所全日制本科高校,临沂大学的环境工程教育在2007年地理科学基础上开始,学院通过2009年和2012年的两次调整,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对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培养方案的多次修改,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体系也做了调整。

2014年起,工程专业认证这一领域得到学校的重视,并且学院利用这个机会,把环境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

本文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梳理了临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修改与设置的一些问题,以期能为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在工程认证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

通用标准对课程体系的要求是: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学分至少占总学分的15%;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学分至少占总学分的30%,且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学分至少占总学分的20%;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至少占总学分的15%。

专业补充标准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等3方面对课程体系又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3]。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的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的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的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是指通过一系列评估标准和程序,确保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在这一认证的理念下,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目标,以适应社
会和行业的需求,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程人才。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要与行业的需求相匹配。

随着科
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需要与行业的需
求相适应。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项目,使学生在课程中接触到最新的技术
和工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要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整合,鼓励学生在
不同学科之间进行学习交流和合作。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使其能
够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应该设立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程中引入创业教育,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出思维开放、创新意识强的工程人才。

第四,要注重综合实践的培养。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开展实
践课程和实验课程,提供真实的工程项目和实践环境。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
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要注重国际化的建设。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注重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开展国
际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

通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向学生介绍国际前沿的科技发展和
工程应用,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工程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探索

工程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探索

2021年第6期广东化工第48卷总第440期 · 231 ·工程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探索张周,廖家林,钱凯,房月芹,张一波(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实验教学条件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工程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支持条件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和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际情况,对面向工程认证的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支持条件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可进一步提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为其他高校开展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认证;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6-0231-02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ditions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Zhang Zhou, Liao Jialin, Qian Kai, Fang Yueqin, Zhang Yibo(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Abstract: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ditions ar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train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supporting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 of Jiangnan University,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support conditions for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has been researched and explore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dition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level and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s,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ditions.Keywords: engineering eertification;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xperimental teaching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在工程教育国际化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1]。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特色建设与评价——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特色建设与评价——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特色建设与评价———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郭俊元1,韩佳慧2*,刘盛余1,杨迎春1,徐成华1,柳锦宝1,叶芝祥1(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225;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100082)引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工程领域对于综合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1-3]。

“工程教育认证”是当前推动高校专业发展、提高学生质量的有效手段,其实质是促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以及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求[4-6]。

通过专业认证,能够解决社会经济技术需求与学生综合能力之间不匹配的矛盾。

四川省地处西南,教育资源薄弱,在此前提下,如何立足工程教育认证,实现环境工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对同类型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7]。

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就“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建设与评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为同类型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指导价值。

一、本专业工程教育沿革办学以来,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专业建设内涵的提升,2008年,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实施了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构建了CDIO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以专业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导向的摘要:文章依托“工程教育认证”,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制定过程以及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和修订机制。

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毕业5年左右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现状4个方面,建设的培养目标既具有专业特色,也体现工程教育认证内涵,能够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也能够为同类型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价值。

面向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调整

面向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调整

面向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调整作者:赵文玉夏畅斌刘春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05期【摘要】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中通用标准及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等内容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两次课程体系调整后的成果,最新2013年制定的课程体系符合认证标准要求,且在实践课程设置和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方面凸显了特色。

【关键词】环境工程 ;专业认证 ;课程体系优化【基金项目】面向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长沙理工大学教改项目:JG1120)。

【中图分类号】G40-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42-01一、前言本文将阐述专业认证中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与设置内容,分析其与专业认证标准的符合性,依据已有学科基础,确定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最终目的是使得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和教指委要求接轨,减少工作适应期与磨合期,真正能使学生出校门就能适应本专业工作。

二、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要求简要分析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以下建成专业认证标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对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四类课程的内容提出了基本要求,可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设特色课程。

?誗专业认证标准重理论基础、宽就业口径?誗专业认证标准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较全面?誗专业认证标准中核心课程设置重点突出?誗专业认证标准中实践环节有较高要求三、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成果我校于2010年和2013年启动了两次课程体系修订,针对专业认证标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调整后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作为办学指导方针。

依托我校化学、化工、生物等学科及本专业省优秀实习基地,定位于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设置环境工程设计与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方向课程,面向有志于环境保护的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环境工程学科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为注册环保工程师和注册环评工程师的预备力量服务社会各行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功能材料课程改革研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功能材料课程改革研究
1 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功能材料讲授内容包括导电材料、介电材 料、超导材料、热电材料、压电材料、光电材料、磁 性材料、红外材料、隐身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智能 材料等的特点、性能与应用。该门课程涉及材料种类 繁多,讲授内容较多,但理论课授课学时数仅为32学 时。因此,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和标准,结合 我院材料物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以及本地区的产业 发展特点,对讲授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删减,突出重 点,增强实用性,同时对课程培养目标进行了优化。 优化后的课程目标如下:一是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 不同功能材料的功能机制;二是能够根据所学功能材 料的结构特点和要求,确定典型功能材料的合成及 制备方法;三是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物理、 化学和材料工程基础知识,基于材料成分、微观结构 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联,提出某种功能材料的设计方 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原料的来源、设计材料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 学研究,2020(8):178-179. [5] 黎书文,潘克强.基于OBE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及 应用 [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5):74-78,89.
Production-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tronics System Comprehensive Training
作者简介:白玉,医学博士,副教授;马文,工学博士,教授;王俊,工学博士,教授。 93
ISSN1672-1438 CN11-4994/T
2021年4月 总第359期
可行性、制备方法、应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
素;四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能够胜任团队成员的角
色与责任,并完成相应的工作。
表1为功能材料课程目标与教学过程中毕业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课程考试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课程考试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课程考试改革摘要:在工程认证背景下,科学的课程考试评价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

从考试评价方式、考试评价主体和考试评价标准考量,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物理化学”的教学。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考试评价近年来,为了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教育部在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并依据“国际实质等效性”原则制定了认证标准,建立了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我国工程教育已达到了其成员国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1]。

自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以来,专业认证工作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欢迎和重视,并逐渐形成了用专业认证来指导专业建设的格局。

考试是高校工程教育的关键环节,专业认证背景下考试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

考试不仅要完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还要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水平,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2]。

这对于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工程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仍一直沿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学生考试的目的单单是为了取得高分,而这个高分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3]。

随着我国工程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课程考试评价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因此,积极开展工程本科考试评价模式的改革实践,提高我国的工程教育水平和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成为我们当前急需研究和加以解决的课题。

1工程本科考试的现状近年来,全国各地院校工程本科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无论速度还是数量都十分可观[4]。

然而作为教育教学重要指挥棒的考试评价,其在考试评价方式、内容和标准等方面与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主要有:1.1考试评价方式工程本科考试方式单一,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客观性考试多,主观性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操作考试少;总结性考试多,过程性考试少[5,10]。

关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为例

关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为例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是一种得到国际主流教育国家认可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制度,该制度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所需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高校本科专业,其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得到签署《华盛顿协议》会员国的认可。

我国成为工程教育认证互认协议成员国之后,申请工程教育认证的高校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参与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有利于提高各高校的工程教育质量,能够为本科生的持续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基础、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受到了国内高校的重视并积极参与。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条件下,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为例,探索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推动我校飞行器动力工程教育的发展,提高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1-0109-04关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①———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为例李林永,贾登峰,王广(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宇航学院,广西桂林541004)一、课程体系改革背景近几十年来,科技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人工智能、数字货币、卫星网络等开始快速地兴起和发展。

各个层次类型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高校则是各类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1]。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也经历了数次变革,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从“985/211”高校到“双一流”高校,产学研的兴起、应用型本科的发展、新工科的提出等[2-4],高校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变化相适应的结果。

为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各行各业的联系,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高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认可度,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第18个会员[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45:264-268. [10]韦代杰.广西宜州市厚皮甜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长江蔬
菜,2012,11:29-31. [11]陈丹,范万新,陈豫梅.广西厚皮甜瓜气候条件分析[J].广西气象,
2006,27(2):27-29.
(上接第 12 页) 该部分课程由学校总体设置,具体培养人文社会科 (论文)管理方面,严格实施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以及全过程
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服务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研发能力,能在
政府部门、设计单位、咨询单位、石油化工企业、科研单位等企事业单位
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咨询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培养规格或培养要求,这些将成为决定
向学生传授哪些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基础。除了要求学生具备通用标
科技信息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马会强 姜虎生 李 爽 胡春玲 赵国峥
[摘 要]在我国积极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背景下,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 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旨在突出办学特色,紧跟环保产 业人才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环境工程 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2.2.3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设计 环境工程专业继续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毕业设计(论 文)环节时间为 32 周,题目类型分为工程设计型、科研实验型、环境咨 询型、企业生产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自主选题,其中工 程设计型、科研实验型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环境咨询型、企业生产型 以企业导师指导为主,学生均能够直接参与工程设计和咨询、污染设备 运营等的实际项目环节中,实行项目全过程参与。此外,在毕业设计
治措施[J].南方园艺,2012,23(3):52-54. [6]韩美艳.桔梗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D].郑州:郑州大
学,2010. [7]穆华荣.食品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21-56. [8]孙昌华.新疆吐鲁番地区哈密瓜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实事求
是,2007,5:65-67. [9]竞中梅.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哈密瓜产业发展[J].新疆农业科学,
[1]王娜.中国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高 等理科教育,2011(1):64-67.
[2]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高教 论坛,2011(7):29-32.
[3]张秋根,陶友青,陈素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特色化构建[J].江西化工,2011(1):49-51.
前言 为提高工程教育质量,适应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趋势,2006 年 5 月,参照《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做法,我国正式成立全国工程教育专 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从此拉开了我国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工作的帏 幕[1][2]。2013 年 6 月 19 日,我国被正式接纳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 这对于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提升我 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2012 年 7 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启动工程教育专业 认证筹备工作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改革专业项目,我们在核查专 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一致性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课程体系 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合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 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可达性。为此,本文根据环境 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探讨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做法以及经验,供同行参考与切磋。 1.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4],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 行核查,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较规范”。现有课程体系虽是按照教育部高等 学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 范》为依据进行设置的,但课程体系反馈在培养目标、培养毕业生能力 方面的作用、定位等尚不清晰,没有形成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一一对 应的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设置“较落后”。现有课程体系仍主要围绕污染控制 工程设计与处理等末端问题进行设置与教学[5],课程设置尚未深度体 现环境管理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理念转变,以及环境保护服务产 业快速发展而引起人才需求的转型趋势。 (3)课程体系设置“欠特色”。现有课程系统虽然已经开设了石油 石化产业特色方面的课程,但这些课程教学内容还稍显“独立”,尚未真 正融入石油石化行业上、中、下游环境保护产业中。 (4)课程体系设置“欠职业”。现有课程系统虽然开设工程设计、工 程施工技术方面课程,但尚缺少工程师职业操守、素养方面所需要的职 业道德、法律、经济与合同等方面课程。 2.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1 专业培养目标确立与培养要求解析 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是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也是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与最终实现目标。在专业培养目标重 新定位过程中,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外出走访等形式调研已通过专业 认证兄弟院校、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环科院、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咨询公 司、环境工程设计单位、能源环境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环境工程专业 毕业生(5 年以上)等部门、人员,了解环境保护行业发展状况、工程人 才需求状况,以及需要毕业生掌握的知识能力要求等。综合考虑,我们 将培养目标定位在:突出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将环境污染“末端治理”与 “源头预防”技术相结合,紧密结合环保产业发展,增设环境咨询服务领 域等。培养目标确立为: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 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咨询、环境规划等方面的工程知识;具有进 行石油化工行业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咨询、
[4]王信群,刘辉,钱晓耀,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 专业课程体系[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9):83-85.
[5]冯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11(23): 25-26.
[6]王五洲,田晋平,郭亚兵,等.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环境工 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3,40(2):135-136.
3.结语
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6]。该环节包括: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包括环境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基础和污染控制类实验)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充分听取和采纳环保行业专家、企业的意
认识实习(含仿真实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自主创新等环节。改革 见基础上,重新确立专业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建立了培养目标、毕
程、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清洁生产与循环
经济、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环境工程设计、环保设备基础、环境生物技
术。专业选修课:化学工艺学概论、环境监理概论、环境工程技术经济、
石油加工基础、环境系统分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项目工程管理、科
技文献检索。其中:化学工艺概论、石油加工基础、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准要求的 10 种能力外,还需注重以下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环境污染及防治、环境咨询、环境生态及资源
保护、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能力要求。掌握基本石油化工行业环境污染控制工艺的设计
方法,具有对环境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
究、开发、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6)公共、公选课程
(下转第 16 页)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 2012 年教改项目(编号 345);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编号 GZ201219);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改项目(编 号 QJ201101)。 作者简介:马会强(1982-),男,黑龙江萝北人,博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学方面的研究。
过程中我们注重实验室的开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环境工程学科下属 业生培养能力一一对应的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体
的辽宁省石油化工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均向 系,新修订的课程体系在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基础上,更突出了
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导师科研项目内容或自拟研究内容,通过申 石油石化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了环保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趋势,强化了
主要体现培养目标中的石油石化行业特色。其他特色课程主要支撑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监理、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工程设
计与管理等环境咨询服务领域的能力培养,以及工程经济与法律等知
识要求。
(5)专题教育课程
雷锋精神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
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养成教育。
(上接第 13 页) 号:对任意 n 重指标 α =(α1,…,αn) ,( αi 均为正整
数),记 | α | 为多重指标 α 的“长度”,即:|α| = α1 + ⋯ + αn 。令 Dα 表示高
阶混合偏导算子:∂1α1⋯∂
αn n

例子:设 α 为 n 重指标。证明:存在与 α 有关的正数 Cα ,使得对于
2.2.1 课程设置
重新构建的课程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及实验和化学类课程及实验,
其中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
(2)工程基础类课程
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C 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电工
技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生产技术。
(3)专业基础类课程
包括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及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及实
验、专业外语、环境监测(双语)及实验。为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该
部分设置特色专业基础课:仪器分析、环境化学及实验、AutoCAD 在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