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中考问题(学生版)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问题一、常规方法:利用天平,有量筒测密度1.测固体密度固体:【原理】【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步骤】m(1)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V(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V (3)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出量筒示数2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2.测液体密度:【原理】【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步骤】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1m(2)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示数V(3)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2m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二、等体积替代法:有天平,无量筒1.测固体密度【原理】【器材】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 m1V m 2【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0m(2)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1m(3)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2m表达式:2.测液体密度【原理】【器材】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步骤】(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0m(2)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1m(3)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2m表达式:m 0m 1m201m 2三、有量筒,无天平1.测固体密度A.一漂一沉法【器材】量筒、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步骤】(1)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V(2)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读出量筒示数2V(3)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3V表达式:B.曹冲称象法【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金属球、笔或橡皮筋V1V 2V3【步骤】(1)用细线系住金属球,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了解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2. 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步骤。
3. 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
4. 密度公式的应用。
5.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密度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如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交流实验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固体样品、液体样品、砝码、称量纸等。
2. 实验试剂:水、盐、糖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4. 实验报告模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讲解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密度公式的推导,以及实验步骤的注意事项。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分析实验结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实验结果,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并填写实验报告。
2.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3. 讨论:如何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天平和量筒,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吗?2. 介绍其他测定密度的方法,如浮力法、阿基米德原理等。
密度测定的三种基本方法

密度的测定的三种基本方法一:质量体积法——测定密度的基本方法根据密度的定义ρ=m/v可知:只要能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种方法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天平和量筒。
下面分固体和液体两种情况加以分析。
1:固体密度的测定1、先测质量后测体积?(1)如果物块可以沉于水中:先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然后用细线系好待测物块慢慢放入水中浸没,并且抖动几下细线,排去物块周围吸附的气泡,读出总体积V2,则物块的体积V=V2-V1(放入物块时不能有水溅出)。
(2)如果物块不能沉于水中:一种方法可以用细铁丝或小钢针将物块按入水中,其它方法同上。
还可以用小铁块辅助下沉法:先用细线系好小铁块放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总体积V1,然后取出小铁块并和待测物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总体积V2,待测物块的体积是V=V2-V1(这种方法要保证不要有水损失)。
(3)如果待测物体溶解于水时,可以考虑用细砂或其它粉状物体来代替水完成体积的测定,既让待测物块“浸没”在细砂等粉状物体中。
当然,上面所说的物块都是比较小的。
如果是测量铅球的密度怎么办呢?用天平和量筒是肯定不行的。
我们必须用生活中的杆秤或磅秤来测量质量;用溢水杯、烧杯、水才能测量它的体积:取一只大小合适的溢水杯并装满水,然后将待测物块放入水中,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再用量筒分次测出水的总体积,就是铅球的体积。
2:液体密度的测定考虑到液体很难从容器中完全倒出而造成的误差,我们可以先将烧杯中装有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总质量M1,然后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最好使体积为整数,方便密度的计算),读出体积V,最后再测出烧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则液体的密度ρ=(M1-M2)/V。
假如先测液体体积,然后将液体倒入烧杯中测质量,会由于液体倒不干净而使质量测量值偏小。
3:没有量筒时的密度测定由于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缺少量筒时我们可以用水、烧杯、天平来代替量筒完成体积的测定。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固体密度的测定a. 实验原理:密度= 质量/ 体积b. 实验步骤:(1) 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固体质量m。
(2) 将固体放入量筒中,测量固体体积V。
(3) 计算固体密度ρ= m / V。
2. 液体密度的测定a. 实验原理:密度= 质量/ 体积b. 实验步骤:(1) 调节天平平衡,测量液体质量m。
(2) 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体积V。
(3) 计算液体密度ρ= m / V。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天平的使用和量筒的读数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固体和液体样品。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实际例子,引出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意义。
2. 理论讲解:讲解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实验原理。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样品的数据。
5.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固体和液体密度。
6. 结果分析: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实验要点,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密度计算和实验报告的作业。
9. 课堂小结:教师点评本节课的实验情况,学生分享实验心得。
10. 拓展活动:学生进行密度相关的课外实验或研究。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结合信息技术,利用PPT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目的 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
器材
玻璃杯、水、盐水
石块
天平
砝码
细线
量筒
用天平测定石块的密度
步骤 1.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 积.量筒里的水面是凹 形的,读数时,视线要 跟凹面相平.
石块的体积
V V2 V1
V2 (cm )
3
V1 (cm )
(cm3 ) (g/cm3 )
V
点击动画“测量固体的密度”,看看如何测 量固体的密度.
点击动画“测量液体的密度”,看看如何测 量液体的密度.
例题
提示
?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和足量 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 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
m 根据 ,只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积V就 V
见王爷起身离去 赶快替她家仆役恭送王爷 来之前 他因为没什么更衣就直接到咯怡然居 同时吩咐秦顺儿将衣裳带到那里再换 现在见到那番情景 他哪里还敢那里换衣裳 只 得是先回咯书院再说 秦顺儿别晓得那是怎么壹回事儿 以为两各主子又发生咯啥啊变故 吓得没敢出声儿 只是悄悄地跟在咯他の身后 壹起回咯朗吟阁 第壹卷 第862章 听命 王爷晓得 现在の水清既需要他の相依相伴 但是也实在是非常需要壹段独处の时间 来慢慢地消化两各人之间の尴尬 所以他才会主动地退回到咯朗吟阁 而将那段独处の时间 留给咯月影来负责 毕竟月影是她の贴身丫环 压力自然会比他小很多 总比他在壹旁更能有效地缓解她の别适 月影果然没什么辜负他の期望 送完王爷回来 她赶快将膳房早已 经准备好の晚膳端咯过来 放在外间屋 然后进到卧房 朝水清说道:“仆役 晚膳都准备好咯 热热乎乎の呢 赶快趁热吃咯吧 壹天都没正经吃口东西 当心胃又要痛咯 奴婢那 就服侍您 好吗?”刚刚虽然她の头壹直埋在锦被里 但是月影和王爷两各人の对话 她当然听得壹清二楚 他吩咐咯月影好好当差 而且开宗名义先予说明别再追究那各小丫环 白天当差别力の罪责 他已经宽宏大量到那种程度 假设她还别让月影服侍 那别是存心忤逆他吗?她自己那壹天来多次の失礼行为完全是罪别可恕 想必他早就憋着壹肚子の火 没处撒没处泄 现在假设继续违抗他の命令 岂别是授他以口实 以此为借口 迁怒于月影?将主仆两各人の处罚全都落在月影壹各人の身上 水清当然是心疼别已 与其那样 还 别如直接处罚她自己呢 迫于他那番无形の压力 水清只得乖乖地起咯床 下咯地 任由月影帮着她完成咯穿衣、净手、布菜等事项 待她喝到热乎乎の青菜粥 吃着香香甜甜の饽 饽 胃里顿时暖盈盈起来 虽然她仍是壹直躲避着月影の目光 但是她别再抗拒月影の精心服侍 既是别想惹他发怒 也是因为月影与她情同姐妹 确实如他所预料の那样 与月影 相处总比与他相处容易得多 用过晚膳 月影开始着急忙慌地为她精心梳妆 由于头发实在是太乱咯 水清也就任由咯她の摆布 而月影则因为事先已经晓得王爷壹会儿还要过来 于是她下决心要拿出自己の看家本领 将水清打扮得漂漂亮亮の 壹边手中忙各别停 月影壹边喜滋滋地地心中暗想:爷若是见到她家仆役又恢复咯端庄美貌の模样 别晓得会有 多高兴 更会喜欢得别得咯 月影在喜滋滋地想着两各主子夫妻恩爱の场景 却是将水清惹得很是别耐烦咯 因为马上就要歇息 她以为月影只是将她の头发梳理顺通 然后再随便 别上壹各簪子而已 谁想到怎么那么半天还没什么弄完 待她朝镜子里壹瞧 别禁大惊失色:“月影 您弄那么复杂做啥啊?壹会儿别就睡觉咯吗?”“仆役 奴婢只是给您梳咯 壹各最简单の样式呢 壹点儿也别复杂 ”“那还别复杂?那各 干吗要梳两各发髻啊?壹会儿躺倒在床上 明天早上还别是壹堆乱蓬蓬の杂草?”“仆役 乱蓬蓬那是明天早上 の事情 只要现在漂漂亮亮の就成咯呗!”第壹卷 第863章 梳妆水清根本就别在乎现在是否漂漂亮亮 她现在只有壹各心愿 那就是赶快完成梳妆 赶快躺到床上去 毕竟他刚 才已经发过话 别要等他回来 虽然没什么亲自服侍他就寝确实是壹件极别守妇道の事情 但是既然他已经发咯话 而她又格外地抵触与他の正面接触 反正也有秦顺儿和月影两 各人呢 于是急于就寝の水清别耐烦地说道:“您赶快着点儿吧 就把头发梳顺溜咯 拿支簪子别上就成咯 ”月影哪里肯就那么敷衍咯事 她壹门心思都放在如何将她家仆役打 扮得花枝招展の模样 梳头只是第壹步 壹会儿她还要给水清施粉、上妆、薰香呢 沉浸在幸福之中の月影根本没什么听出来水清の弦外之音 壹边手脚别停 壹边随口答咯壹 句:“仆役 壹会儿爷还要过来呢!”“爷过来怎么咯?”“仆役!瞧您说の 爷过来当然要怎么咯!您只有打扮得漂漂亮亮 水水灵灵 爷才会越看越高兴 越看越喜欢啊!” 月影の壹番话简直就是给咯水清当头壹棒!被气得简直别晓得说啥啊好!那各月影 分明就是要她“以色侍君”啊!那可真她活咯二十来年 还从来都没什么干过那么丢人现眼 の事情呢!从前他们关系别好の时候她都没什么想过如何向他搔首弄姿、争宠献媚 现在他们关系好咯 她怎么竟然如此寡廉鲜耻起来咯?那还是从前の那各她吗?与其行如此 狐媚下作之事 还别如壹头撞死算咯呢 再者说咯 假设他因为她“色衰而爱驰” 水清宁可现在就赶快停止与他の任何瓜葛 她才别想成为男人手中の玩物 她是具有高尚品格、 崇高气节之人 当然希望他是因为她の才学 她の智慧而心生爱意 绝非因为她那壹点点勉强还能说得过去の姿色 虽然被月影の那番话气结于胸 可是她也晓得月影那是好心好 意 毕竟月影只是壹各丫环 跟她の思想境界根本就别在壹各层次之上 月影只是晓得通过外在の容貌吸引他の目光 赢得他の宠爱 而水清看重の则只是两各人在精神世界の思 想交流 既然跟她讲别清楚那些大道理 于是水清只好反其道而行之 明知故问道:“月影 那我来问问您 您说壹会儿爷过来 是打算要做啥啊?”“那还用问!爷过来当然是看 望您啊?”“唉呀 月影还晓得爷壹会儿过来是看望您家仆役
测量液体密度的三种方法

测量液体密度的三种方法
测量液体密度的三种常用方法是:倒出法、空杯法、浮力法。
1、倒出法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
实验步骤:
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质量记为m1。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示数记为V。
③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 。
则液体的密度为p液=(m1-m2)/ V。
2、空杯法
器材:天平、烧杯、水。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
②向烧杯中倒满水,测出质量记为m1。
③则烧杯的体积为(m1-m0)/P水。
④向烧杯中倒满液体,用天平称出质量记为m2。
则液体的密度为p液=(m2-m0)/(m1-m0)p水。
3、浮力法
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水、烧杯、细线。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重力记为G0。
— 1 —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1,则F浮1= Go - G1=P水gV石
③将石块浸没在液体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2,则F浮2= G - G2=p液gV石G-G。
则液体的密度为P奶=P水G-G1。
— 2 —。
测密度的9种方法

测密度的方法1.器材:天平,量筒(测任何物体密度)步骤: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利用公式ρ=m/v2.器材:天平,刻度尺(测量规则固体密度)步骤:先根据v=sh,计算固体的体积,再根据ρ=m/v计算密度3.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测任何物体密度)步骤:根据G=mg,m=G/g计算质量,用量筒测量密度,利用公式ρ=m/v4.器材: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步骤:直接测量液体密度5.器材:刻度尺,规则几何形状固体(测液体密度,液体ρ固﹤ρx且ρ固﹤ρ水),水步骤:(此测量方法原理类似于密度计)将此固体放入水中,固体漂浮,用刻度尺计算此固体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V固,再将此固体放在被测液体中,固体仍然漂浮,用刻度尺计算出这时固体浸没在水中的体积V固2,因为两次都是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固体重力,固体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浮力相等,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ρ液gV排,列出两次浮力箱等的公式ρ水gV排=ρX gV排,所以ρXρ水26.Ⅰ器材:连通器,刻度尺,另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ρ0(测量不溶于已知液体的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x)步骤:先装入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再向一端加入待测液体,假设连通器中间有一薄叶片(即深蓝色部分),下叶片会静止,所以受到平衡力左右,两侧压强相等,而虚线以下两部分是同种液体,压强一定相等,所以会产生高度差的原因是上面两部分,h1和h2部分的压强应该相等,才能使液面静止,液体压强P=ρgh,两侧压强相等列出等式:ρ0gh1=ρx gh2,h1和h2可用刻度尺测出,解这个方程,便可得到待测液体的密度。
Ⅱ器材:水槽,玻璃管,薄塑料圆片,水(测量液体密度ρX)璃管下面,将其放入水中,因为受到水的压强的作用,薄叶片不会下落,这时薄叶片受到水的压强的深度为h2,这时向玻璃管h2,因为玻璃管里没有液体时薄片静止,是因为受水的向上的力和破璃管的支持力相等,而当刚要下落时受到的是平衡力是水向上的力和破璃管内液体向下的力,因为两个力的受力面积相等,两种液体给薄叶片的压强相等,列出公式ρ水gh2=ρX gh1,整理后得到ρρ水7.器材:弹簧测力计,另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ρ0(测量个体密度,且必须ρ固﹥ρ0)步骤:先在空气中测量固体重为G ,再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固体浸没在已知密度的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 拉,F 浮=G-F 拉代入F 浮=ρ0gv 固ρ0gv 固=G-F 拉所以V固m=G/g ……② ρ固=m/V 固……③,将①和②代入③式, 得到ρ固ρ08.Ⅰ器材:量筒,水(测量固体密度,当ρ固﹤ρ水) 步骤:1.V1,2.V2,3.V3,在第二次时,固体是飘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
测量密度的方法

几种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气体的密度凡是不溶于水的气体,都可借助排水集气法,用天平、量筒测得其密度,其准确度取决于天平的感量和量筒的最小刻度.测量方法:(1)取一球胆(或皮囊)接一根带夹子的胶管,盛满气体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1.(2)用如图的装置,用力挤压球胆,用排水集气法在量筒中收集气体.集气完毕后,拧紧夹子.上下移动量筒,使其内外水平面一样高,以保证气体压强为1个大气压强,然后由量筒刻度读出气体体积V.(3)称出余下气体和球的质量m2,则气体的质量为m1-m2.(4)代入公式计算气体在1大气压下的密度二、用流体静力称量法测量固体的密度原理和方法:这是一种利用天平的相对测量法.设物体的体积为V,质量为m,密度为ρ,则设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W1,悬在水中的视重为W2,则物体所受水的浮力F的大小等于F=W1-W2.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水的重力,即F=ρ0Vg.式中ρ0为水的密度,V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亦即物体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得W1-W2=ρ0Vg,又设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天平的砝码值为m1,利用天平的载物台,将物体挂在横梁左侧吊耳的挂钩上,并使其悬在置于载物台上的盛水烧杯中.称量时天平的砝码值为m2,则W1=m1g,W2=m2g,所以再测出水的温度,从常数表中查出该温度下的水密度ρ0值,物体密度ρ等于三、用比重瓶测量液体的密度原理和方法:图所示为常用的比重瓶,它在一定的温度下有一定的容积.将待测液体注入比重瓶中后塞好塞子,多余的液体将从塞中的毛细管流出,比重瓶中液体将保持一定体积.毛细管的作用是提高比重瓶容积在重复测量时体积相等的精度.设空比重瓶质量为m1,充满密度为ρ的液体时的质量为m2,充满同温度的纯水时的质量为m3,比重瓶在该温度时的容积为V,则其中ρ0为水的密度,可得可见,只要用天平分别称量质量,即可得液体密度.四、用定容瓶测量空气密度这是利用定容瓶、分析天平、抽气机、真空计较为精密地测量空气密度的方法.原理:定容瓶如图,密闭在定容瓶中的空气,混有水蒸气.设空气和水蒸气的密度、分压强和摩尔质量分别为ρ空和ρ水,P空和P水,ρ空和ρ水,则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有利用天平测得的瓶内空气的密度ρ,是这两者之和,即再换算成标准状态下(即0℃,1atm)时空气的密度可知,只要利用天平测出瓶内空气密度ρ,温度为t时的大气压强P,和水蒸气压,代入上式即可得标准状态下的干燥空气的密度ρ0而P水等于温度为t时的饱和蒸汽压P t乘以当时的相对湿度H,这是可以通过查表获得的.测量方法:(1)将定容瓶抽气至残留空气压强在0.1mmHg以下,按精密衡量法在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0,m0可认为是瓶的质量.(2)打开定容瓶活栓,让空气充满后,再测得质量为m,则瓶中空气质量为m-m0,若定容瓶容积为V,则测量的空气密度(3)测量室温t,大气压强P(mmHg),相对湿度H,查表得到温度为t 的饱和蒸气压P t,则水蒸气的分压为P水=P t×H(mmHg).(4)代入公式1atm时干空气的密度值,其公认值为1.293×10-3g/cm3,测量值的误差可以小于1%.不再扣除水蒸气的分压,也不再进行温度修正.五、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密度计是浮计的一种,分通用和专用两类,其测量范围大、精度高.表我国部分密度计技术规格(温度20℃)密度计的测量原理:密度计由干管和躯体两部分组成,如图.干管是一顶端密封的、直径均匀的细长圆管,熔接于躯体的上部,内壁粘贴有固定的刻度标尺.躯体是仪器的本体.为一直径较粗的圆管,为避免底部附着气泡,底部呈圆锥形或半球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天平的构造、初步认识量筒和量杯。
2.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3.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体积的方法。
3.在测量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托盘天平、量筒和量杯的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学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量筒、量杯、烧杯(有适量的水)多套,固体金属块、细线若干。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结合,合作与交流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及测量质量的工具,其中学习到我们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即托盘天平,并且初步认识了它的构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的使
用,并且我们还将学习体积的测量工具。
(板书: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二、新课教学
教师:首先我们再来熟悉一下托盘天平的构造。
(教师指示天平的部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所以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要牢记几条要求,请
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一下。
学生:自读课文,并且进行讨论。
教师:谁来说一下。
学生: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
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保持天平精确度的几点要求,下面请各组开展讨论,如果不按这些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
学生:(开展讨论)
教师:(板书:(一)保持天平精确度的具体要求: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万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
3.天平和砝
码应妥善保管并保持清洁干燥,不得置于潮湿、易氧化、易腐蚀之处,并避免接
触酸、碱或油脂等。
教师:请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如果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称量,测不出结果,还可能把天平损坏。
学生:用手接触砝码,把砝码弄湿、弄脏,在盘中放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容易使砝码生锈和腐蚀天平、砝码,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教师:大家分析的很好。
下面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来测量一支粉笔和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
学生:(准备实验仪器)
教师:(板书:(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师:1.把天平水平放置。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学生:(学生调节天平,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刚才发现有的小组的天平的横梁左端高,有的右端高,哪组能发表一下意见,你们是如何调节的,使天平平衡的?
学生: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教师: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至于为什么,学完了杠杆的知识后,大家就明白了。
教师:现在有的组的天平的横梁还在动,有的已经静止,如果都等到静止后再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太浪费时间,我们还可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
学生:指针以分度盘中央为准,左右偏转的幅度相等。
教师:很好,我们继续。
3.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先加质量小的砝码?
学生:先加大的,便于测量。
教师:好,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一支粉笔和硬币的质量大约多大,然后操作。
学生:(实验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刚才发现,有的组没有合适的小砝码,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哪个发表意见。
学生:可以适当地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教师:使用游码能分辨出更小的质量,游码相当于一个“秤砣”,它在标尺上每移动一个格,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在你的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
2.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呢?3.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4.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呢?
学生:(讨论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2g或0.25g或0.5g。
学生: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的刻度线为准。
学生: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
学生: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整理器材。
注意:怎样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学生:用镊子夹取。
(学生整理器材)
教师:(找四个学生到黑板板书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每个同学书写一条。
)
教师:请大家评价一下这四位同学的板书。
(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评价,把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形成正确的内容)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可以适当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梁恢复平衡。
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测量,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还经常需要测量体积,那么我们实验室中用什么测量体积呢?同学们知道吗?
学生:用量筒或量杯。
学生:用刻度尺。
教师:用刻度尺怎么测量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用刻度尺只能测量规则固体的体积,不能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同学们说得对。
那么怎么测量一杯水的体积呢?请同学们利用所给的器材,各小组讨论测量计划,并且进行测量。
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合作进行测量。
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师:下面请各小组回答测量结果。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都测量出来了,你们在测量中学会使用量筒或量杯了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使用量筒或量杯就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谁来回答一下量筒和量杯有什么不同?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而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学生:要注意它们的分度值。
学生:读数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教师:刚才同学们分析得很好。
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如何用量筒测量一个小铁块的体积,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进行讨论,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都测量好了,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的测量方法?
学生:先用量筒取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然后用细线拴住小铁块,把它放入量筒的水中,并浸没,再读出此时水的体积,减去原来水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
教师:很好。
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不规则小物体的体积是很方便的,以后我们还要用到这种方法。
三、小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种重要的测量工具的使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你认为这节课哪些部分比较重要。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四、课堂讨论
1、请你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为什么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旋转砝码,左盘上旋转物
体?若两者对调会出现什么问题?
2、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个小木块的体积?3
五、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一、学会使用天平
(一)保持天平精确度的具体要求: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万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
3.天平和砝码应妥善保管并保持清洁干燥,不得置于潮湿、易氧化、易腐蚀之处,并避免接触酸、碱或油脂等。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一放:把天平水平放置。
二调: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游码归零
调节螺母----左重右调
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三测:左物右码、先大后小、调节游码、直到衡梁恢复平衡。
四读:m物=m码+m游
二、量筒(量杯)的使用
1、看清分度值。
2、观察最大量程。
3、读数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
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4、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量杯:刻度不均匀上密下疏
5、用途:测量液体体积或不规则固体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