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检测报警仪GB-12358-2006

合集下载

酒精气体监测方案

酒精气体监测方案

酒厂酒库有害气体检测方案一、概述酒精(分子式C2H5OH)别名又称乙醇是属于易挥发的液体,当酒库存放着大量的酒时,酒精浓度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挥发出来,当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在明火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爆炸。

所以我们要对酒精浓度实时在线检测并且联动消防系统或者通风系统,防止酒精浓度过高或者酒精泄露引发的爆炸事件。

(酒精具高度易燃性,有严重火灾危险,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

受热或遇明火有着火、爆炸危险。

酒精泄漏及敞口使用时,乙醇可挥发至空气中,产生酒精气味。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导致起火事故,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人员烧伤,甚至会引发爆炸。

)二、设计依据GB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3836.15-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GB16808-2008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3005-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T3081-2003《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SH/T3082-2003三、危害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无毒,浓度低可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

酒精液体密度是0.789×10³kg/m³(20℃),乙醇气体密度为1.59×10³kg/m³,沸点是78.3℃,熔点是-114.1℃,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酒精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四、预防措施1、通风系统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酒库中的酒精含量的累计与危害,实现酒库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酒精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控制技术。

RBT-6000-ZLG产品说明

RBT-6000-ZLG产品说明

合同附件2:RBT-6000-ZLG型气体探测器产品概述:RBT-6000-ZLG型气体探测器是按照GB15322.1-2003、GB12358-2006设计的工业用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安全检测仪器。

该探测器为双腔体结构设计,防爆等级为Exd II CT6 Gb,防护等级为IP65,适用于化工、户外灌区等环境下。

可通过RBK-6000-ZL系列控制器实现校零、标定。

两线制无极性供电和信号传输,安装简单,布线经济。

主要特点:·测量准确传感器采用进口气体敏感元件,精度高,零点漂移小,抗中毒性能好。

·防爆型设计可用于工厂条件的1、2区危险场合。

·维修方便传感器采用数字化模组设计,现场更换时无需校零、标定。

·声光报警(选配)可选择配接RAS-6000型防爆声光报警灯,实现现场声光报警。

·防水设计专业的双腔体结构设计,适用于户外环境。

技术参数:·电气供电电源:DC36V±15%最大功率:<1W通讯方式:M-BUS 总线信号输出:一组无源常开信号连接线缆:RVS 2×2.5mm2准确度:±5%FS检测原理:催化燃烧式、电化学式、红外式、半导体式响应时间:催化燃烧式 T90<30s电化学式 T90<60s红外式 T90<90s半导体式 T90<60s·认证天津:Exd II C T6 Gb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应用标准:GB15322.1-2003,GB12358-2006·环境IP等级:IP65工作温度:-40℃~70℃湿度范围:10%RH~95%RH压力范围:86Kpa~106Kpa存储温度:-25℃~55℃产品安装:·材料:铸铝·防爆连接螺纹:G3/4" 内螺纹·外形尺寸:190mm×130mm×75mm·重量:1.5kg·安装方式:贴壁式、抱管式、穿管式·配套使用的控制器:RBK-6000-ZL60、RBK-6000-ZL30、RBK-6000-ZL9型气体报警控制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1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连续实时监测并显示被测气体浓度,当达到设定报警值时可实时报警。

按传感器数量划分,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分为单一式(图1a)和复合式(图1b、图1c);按采样方式划分,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分为扩散式(图1a、图1b)和泵吸式(图1c)。

单一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内置单一传感器,只能检测一种气体。

复合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内置多个传感器,可检测多种气体。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使用复合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利用被测气体自然扩散到达检测仪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因此无法进行远距离采样,一般适合作业人员随身携带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过程中实时检测周边气体浓度。

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采用一体化吸气泵或者外置吸气泵,通过采气管将远距离的气体吸入检测仪中进行检测。

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外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检测。

(a)单一式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b)复合式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c)复合式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图-1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选用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时应注意的事项:(1)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符合《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2006)的规定,其检测范围、检测和报警精度应满足工作要求。

(2)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每年至少检定或校准1次,量值准确方可使用。

(3)仪器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洁净空气下开机,确认“零点”正常后再进行检测;若数据异常,应先进行手动“调零”。

(4)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时,应确保采样泵、采样管处于完好状态。

(5)使用后,在洁净环境中待数据回归“零点”后关机。

2呼吸防护用品根据呼吸防护方法,呼吸防护用品可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

2.1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能使佩戴者呼吸器官与作业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或者通过导气管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气源供佩戴者呼吸。

常见的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有长管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氟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校准规范

氟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校准规范

氟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10)μmol/mol氟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的校准。

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GB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T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概述氟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主要用于检测作业场所环境和生产流程中氟化氢气体的浓度。

报警器的检测原理主要有电化学、半导体等。

报警器主要由检测元件、放大电路、警报器、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按照使用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式和便携式,按采样方式分为扩散式和吸入式。

4计量特性4.1示值误差±10%或±5%FS,满足其一即可。

4.2重复性重复性不大于5%4.3响应时间响应时间不大于90s4.4报警功能和报警动作值具有报警功能的报警器,在其测量范围内应具有报警设定值,当报警器显示值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能自动报警。

124.5漂移4.5.1零点漂移:±2%FS 4.5.2量程漂移:±5%FS注:以上计量特性要求仅供参考。

5校准条件5.1环境条件5.1.1环境温度:(0~40)℃5.1.2环境湿度:<80%RH5.1.3周围无干扰气体,通风,氟化氢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剧毒气体、注意毒害防护。

5.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5.2.1气体标准物质采用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浓度约为报警仪满量程20%、50%和80%的氟化氢气体有证标准物质,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3%(k =2)。

5.2.2秒表:分辨力不大于0.1s 。

5.2.3流量控制器:流量范围不小于500mL/min ,准确度级别不低于4级。

5.2.4零点气体:清洁空气或高纯氮气(99.999%)。

燃气报警器哪家好

燃气报警器哪家好

标准款可燃气体检测仪(天然气)产品概述:DR-600型可燃气体检测仪在工业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中,是工业用可燃气体安全检测仪器。

它可以固定安装在有被测气体泄漏的室内、外危险场所。

起到现场监测的作用,若监测位置有可燃气体泄露时,气体探测器会在第一时间,把现场泄露的可燃气体浓度数据,传输给气体报警控制器,由气体报警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

本产品设计遵循的国家标准为GB15322.1-2003,GB12358-2006。

产品资质证书:型式批准证书,检验报告,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防爆合格证。

产品特点:★传感器使用进口敏感元件:具有精确度高,互换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无需进行调试,可随意调换气体探测器位置,传输较远,抗干扰性好。

★隔爆型防爆可适用于工厂条件下1/2区危险场所★维修方便:内部机芯采用组件形式,现场维修只需要更换组件即可。

★探测器结构:探测器外壳采用压铸铝结构,双腔体结构设计,避免意外进水进尘,防腐蚀。

★传感器保护:探测器探头部位采用不锈钢或铝制材料,有效防止腐蚀。

过滤网为不锈钢颗粒,透气度良好。

探测器技术参数:检测气体:天然气检测原理:催化燃烧式测量范围:0-100%LEL分辨率:1%LEL精度:±5%(F.S)反应时间:<30秒结构材料:压铸铝防爆标志:Exd II CT6防护等级:IP65工作温度:-40-70℃工作湿度:<95%RH尺寸:180*140*75(mm)电气接口:M20*1.5内螺纹信号输出:三线制4-20MA或RS485售后服务:质保一年终生维护,每年免费标定一次◆测量精度高:控制器的CPU采用高速高档单片机,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强,能够快速精确地处理系统任务,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便于系统的维护处理。

◆混合配置:实现可燃与有毒气体探测器在同一系统的混合配置。

◆安装简便:安装极为简单,可操作性强。

硫化氢气体报警器执行标准

硫化氢气体报警器执行标准

硫化氢气体报警器执行标准
硫化氢气体报警器通常执行以下标准:
1. 《GB 12358-2006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规定了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内容。

2. 《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 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了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设备的基本要求、结构、试验和标志等内容。

3. 《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第 2 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规定了隔爆外壳“d”的基本要求、结构、试验和标志等内容。

4. 《GB 15322.3-2019 可燃气体探测器第 3 部分:工业及商业用途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规定了工业及商业用途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这些标准的实施,可以保证硫化氢气体报警器的性能和质量,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化工生产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设置

化工生产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设置

化工生产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设置[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化工企业中,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气体检测报警器需要设置的场所、技术要求、型式选用、安装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易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或生产多种危险化学品,其中具有毒性和燃爆特性物质比较多,危险性也较大。

在工艺设计中,不仅通过采用密闭操作、保持安全距离、设置机械通风、保证泄压面积等手段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通过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也会大大降低危险性。

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国力的增强,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在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种类也越来越多。

另外规范要求也进一步严格,2006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比2001版的要求安装可燃气体检测装置的场所大大增加,乙类,甚至有些情况下丙类的场所也需要安装。

但是我们在安全评价和安全设施设计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都没有按照新规范要求安装。

部分企业对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装置不了解,已安装的报警装置有部分不符合规范要求,所以我们对报警器设置场所、设置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分析,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1.检测报警仪的设置场所在工业生产中,可燃和有毒气体探测报警装置的设置场所要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确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规定,建筑物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11.4.2条)。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中规定,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工艺装置、系统单元和储运设施区内,应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5.1.3条)。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2009 ),是检测仪器设置的主要依据,其中规定,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2部分:气体检测与通风》解读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2部分:气体检测与通风》解读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2部分:气体检测与通风》解读吕坤;秦妍【期刊名称】《安全》【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3页(P58-60)【作者】吕坤;秦妍【作者单位】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1 标准制订背景地下有限空间因其长期处于封闭或部分封闭状态,自然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导致缺氧窒息、中毒、燃爆等危害。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夏季的高温、高湿等不良气候条件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剧地下有限空间环境的恶化,给作业人员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2007年至今,北京市发生了多起地下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较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随着北京市经济快速蓬勃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包括电力、热力、燃气、给排水、环境卫生、通信、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类型城市运行基础设施地下有限空间数量、作业频次和从业人数急剧增加,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

地下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是作业环境分级的基础和采取正确安全防护措施有力依据,是监护人员正确实施现场监护的必要条件。

地下有限空间内通风是最基本的工程手段,采取正确的通风措施可以大大改善地下有限空间内环境,从而降低作业风险。

目前,现有的相关标准对于地下有限空间气体检测、通风方面可执行的标准较为缺失。

因此,亟需制定具有符合北京实际,适用于电力、热力、燃气、给排水、环境卫生、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有限空间常规作业,解决气体检测和通风关键共性技术的地方性标准,以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管,规范从事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单位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扭转地下有限空间安全生产形势,为保证首都安全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是一个系列标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DB 11/852.1-2012)着重解决了有限空间作业分级问题和通用作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检测报警仪GB-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前言本标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为强制性。

其中5.3.9全量程指示偏差、5.3.10高速气流、6.10全量程指示偏差试验、6.11高速气流试验注明为推荐性。

本标准代替GB 12358-1990《作业场所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与GB 12358-1990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电磁兼容,选择了适当的严酷等级,与国际和国内标准对应;——针对关于产品安全性的要求,增加了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完善检验规则,增加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有利于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瑞科力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铸、姜传胜、朱刚、姜波。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气体检测报警仪(以下简称“检测报警仪”)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与标识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作业场所可燃性气体、有毒气体和氧气检测报警仪的生产和使用。

其他特种场所中使用的检测报警仪,除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应执行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T 4798.10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导言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GB 15322-2003(所有部分)可燃气体探测器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传感器sensor将样品气体的浓度转换为测量信号的部件。

3.2检测器detection parts由采样装置、传感器和前置放大电路组成的部件。

3.3指示器indicator parts指示气体浓度测量结果的部件。

3.4报警器alarm parts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的部件,常用有蜂鸣器、指示灯。

3.5气体报警仪gas alarm instrument气体报警仪应由检测器和报警器两部分组成。

3.6气体检测仪gas detection instrument气体报警仪应由检测器和指示器两部分组成。

3.7气体检测报警仪gas detection and alarm instrument气体报警仪应由检测器、指示器和报警器三部分组成。

3.8检测范围detection range报警仪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

3.9检测误差detection error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用标准气体校正后,指示值与标准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相对偏差。

3.10报警误差alarm error在试验条件下,报警仪用标准气体校正后,报警指示值与报警设定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相对偏差。

3.11报警设定值alarm setting value根据有关规定,报警仪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3.12重复性repeatability同一报警仪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检测对象在短时间内重复测定,各显示值间的重复程度,采用平均相对偏差。

3.13稳定性stability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报警仪保持一定时间的工作状态后性能变化的程度。

3.14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至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规定为读取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

3.15监视状态monitoring state报警仪发出报警前的工作状态。

3.16报警状态alarming state报警仪发出报警时的工作状态。

3.17故障状态fault state报警仪发生故障不能工作的状态。

3.18零气体zero gas不含被测气体或其他干扰气体的清洁的空气或氮气。

3.19标准气体standard gas成份、浓度和精度均为已知的气体。

3.20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是毒气检测报警仪应该具有的测试功能。

3.21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在工作地点、一个工作日、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是毒气检测报警设定的基础。

3.2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limit,PC-STEL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15min 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是毒气检测报警仪应该具有的测试功能。

3.23作业场所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4 分类4.1 按检测对象分类4.1.1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4.1.2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4.1.3 氧气检测报警仪。

4.2 按检测原理分类4.2.1 可燃气体检测仪a) 催化燃烧型;b) 半导体型;c) 热导型;d) 红外线吸收型。

4.2.2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a) 电化学型;b) 半导体型;c) 光电离子(PID)。

4.2.3 氧气检测报警仪:有电化学型等。

4.3 按使用方式分类4.3.1 便携式;4.3.2 固定式。

4.4 按使用场所分类4.4.1 非防爆型;4.4.2 防爆型。

4.5 按功能分类4.5.1 气体检测仪4.5.2 气体报警仪4.5.3 气体检测报警仪。

4.6 按采样方式分类4.6.1 扩散式;4.6.2 泵吸式。

4.7 按供电方式分类4.7.1 干电池;4.7.2 充电电池;4.7.3 电网供电。

4.8 按工作方式分类4.8.1 连续工作式;4.8.2 单次工作式。

5 技术要求5.1 总则气体报警仪和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应执行本标准。

并首先满足本章技术要求,然后按第6章规定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要求。

5.2 结构与外观要求5.2.1 气体报警仪(以下简称“报警仪”或“检测报警仪”)应由检测器和报警器两部分组成;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由检测器、指示器和报警器三部分组成。

5.2.2 便携式报警仪应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或移动。

5.2.3 固定式报警仪的检测器应具有防风雨、防沙、防虫结构,安装方便;报警器便于安装、操作和监视。

5.2.4 应使用耐腐蚀材料制造仪器或在仪器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其涂装与着色不易脱落。

5.2.5 报警仪处于工作状态时应易于识别。

5.2.6 报警仪应易于校正。

5.2.7 报警仪用于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时,应具有防爆性能,符合GB3836.1、GB3836.2和GB3836.4,并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

5.2.8 报警仪和检测报警仪应具有有效的报警装置。

5.3 性能要求5.3.1 检测报警仪应满足以下功能:5.3.1.1 检测报警仪应对声、光警报装置设置手动自检功能。

5.3.1.2 对于有输出控制功能的检测报警仪,当检测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时,应能启动输出控制功能。

5.3.2 使用电池供电的检测报警仪,当电池电量低时,应能发出与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指示信号,其电池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a)便携式检测报警仪在指示电池电量低的情况下,连续工作方式再工作15min,单次工作方式再操作10次,其误差应满足表1和表2的要求。

连续工作的便携式检测报警仪的电池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少于8h,或单次工作的便携式检测报警仪的电池持续工作时间应能保证其完整工作200次。

b)对于使用电池供电的固定式检测报警仪,固定式检测报警仪的电池连续时间应不少于30d,在指示电池电量低的情况下再工作24h后,其误差应满足表1和表2的要求。

5.3.3 检测误差检测误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检测误差5.3.4 报警误差报警误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报警误差5.3.5 重复性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对同一台检测报警仪同一浓度测6次,其检测误差应满足表3的要求表3 重复性其中的误差计算采用相对标准偏差。

5.3.6 方位试验(吸入式检测器除外)分别在X、Y、Z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每旋转45°测其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其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应满足表1和表2 的要求。

5.3.7 电压波动检测报警仪的供电电压为额定供电电压的±15%,其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应满足表1和表2 的要求。

5.3.8 响应时间可燃气体检测仪响应时间在30s以内;有毒气体氨气、氢氰酸、氯化氢、环氧乙烷、臭氧气体160s以内,其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与报警响应时间在60s以内,氧检测报警仪检测响应时间在20s以内,报警响应时间(按6.9.3.5测试方法)在5s以内;氧气检漏报警仪检测与报警响应时间在20s以内。

5.3.9 全量程指示偏差检测仪在全量程范围内其检测误差应满足5.3.3的要求。

5.3.10 高速气流在气流速度为6m/s的条件下,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应分别满足表4和表5的要求。

表4检测误差表5 报警误差5.3.11 长期稳定性能固定安装的检测报警仪应能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连续运行28d。

试验期间,检测报警仪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后,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应满足表1和表2的要求。

5.3.12 绝缘耐压性能检测报警仪有绝缘要求的外部带电端子、电源插头分别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不小于100MΩ,在湿热环境下应不小于1M Ω。

上述部位还应根据额定电压耐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电压为1500V(额定电压超过50V 时)或有效值电压为500V(额定电压不超过50V 时)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试验期间检测报警仪不应发生放电或击穿现象,试验后检测报警仪功能应正常。

5.3.13 辐射电磁场试验检测报警仪应能耐受表6所规定的电磁辐射干扰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检测报警仪应能正常工作;b)试验后,见擦报警仪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应满足表1和表2的要求。

5.3.14 静电放电试验检测报警仪应能耐受表6所规定的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检测报警仪应能正常工作;b)试验后,检查报警仪的检测误差和报警误差应满足表1和表2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