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总结好的常见试题和答案

艺术概论总结好的常见试题和答案

艺术学概论重点1、艺术系统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

2、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他主张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

3、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也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4、关于艺术本质的看法有:①客观精神说(柏拉图、黑格尔、朱熹、刘勰);②主观精神说(康德、尼采、严羽、袁宏道);③模仿再现说(亚里斯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④艺术精神产生说(马克思)。

5、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

6、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

7、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

8、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视、电影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9、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①艺术语言②艺术形象③艺术意蕴。

10、中国画非常强调“立意”和“传神”。

11、艺术批评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即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2、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率”—0、618。

13、艺术的功能有: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14、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15、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16、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

17、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把诗分为物境、情境、意境。

18、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19、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20、画坛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

21、卢浮宫三宝:①《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②《米洛斯的阿芙蒂式》③《蒙娜丽莎》22、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大致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

23、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中)、欧洲园林(法)、阿拉伯式园林。

24、代表古希腊悲剧艺术最高成就的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25、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们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园林艺术概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园林艺术概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园林艺术概论学习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对于中国园林艺术这一领域一直很感兴趣,这学期终于有机会选修了《中国园林艺术概论》这门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对中国园林艺术这一文化领域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从中汲取了一些宝贵的思考和驱动力。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园林有关的知识,如园林的历史沿革、设计理念、文艺追求等。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不仅在文化、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而且对于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心理和生活方式也有着深刻的烙印。

从古代到现代,园林艺术凝聚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使中国园林艺术融合着自然、人文、宗教、哲学等诸多元素,形成了多层次的艺术体系。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重内涵。

我认为,现代社会应该更加重视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绿色生活的时代,园林艺术可能拥有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

同时,我也认为中国园林艺术应该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和变革,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让园林艺术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在学习中国园林艺术时,我发现其艺术价值不仅仅在于美的表达,它还从人文的高度向我们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度思考。

园林艺术之美包含着自然景观和文化体现,是一种从自然景观中创造出来的双重艺术形式。

园林艺术厚重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以及其艺术品位的高贵内涵,使其赋有无穷的魅力和审美价值。

在学习中国园林艺术的同时,我想到了我身边的许多生活事例。

比如,在自己的家里,通过组合各种植物和小型景观装饰,营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花园场景,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美的感受与空间的流动。

在城市中,许多公共空间的绿化也可以看做是园林艺术的一个延续,比如公园、花坛、游园等等。

通过学习园林艺术,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自然美和文化美的内涵,可以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园林艺术概论网课新版答案

园林艺术概论网课新版答案

园林艺术概论园林相关概念1【单选题】(D)被誉为“美国近代园林之父”。

A、佐佐木英夫B、贝聿铭C、勒·柯布西耶D、奥姆斯特德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C)A、云冈石窟B、新疆天山C、泰山D、青城山3【单选题】(C)是中国第一位园林工程院院士。

A、孙筱祥B、吴良镛C、汪菊渊D、陈俊愉4【单选题】(B)是北京最大的亭子。

A、醉翁亭B、廓如亭C、爱晚亭D、陶然亭5【判断题】在园林设计中,地形与水体是园林创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6【判断题】“清漪园”这一名称出自《楚辞》。

(×)7【判断题】园林的规划形式有两种,分别为自然山水园林和规则式园林。

(√)园林五大要素——地形1【单选题】规则式的中轴对称的园林的代表是(C)。

A、拙政园B、诚笃园C、法国凡尔赛宫D、美第奇别墅2【单选题】全中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位于(D)。

A、西藏林芝B、新疆天山C、甘肃陇西D、新疆吐鲁番盆地3【单选题】对园林建造设计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B)。

A、植被B、地形C、降水量D、海拔4【单选题】世界园林三大流派不包括以下哪项?(C)A、东方自然山水园林B、规则式的中轴对称式园林C、印度佛教园林D、西亚园林5【判断题】西安的芙蓉园属于邑郊园林。

(√)6【判断题】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古代思想家是墨子。

(×)7【判断题】法国的园林被称为“风致园”。

(×)园林五大要素——植物、道路、建筑、装饰艺术1【单选题】颐和园前门牌楼牌匾上的“涵虚罨秀”几字,是由以下哪位皇帝所题的?(D)A、顺治B、雍正C、康熙D、乾隆2【单选题】颐和园的前身是(A)。

A、清漪园B、畅春园C、静宜园D、煦园3【单选题】以下植物中,不在春季开花的是(C)。

A、丁香B、连翘C、木芙蓉4【判断题】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描写的名胜是济南大明湖。

(×)5【判断题】雪松是一种耐水植物。

(×)6【判断题】植物是园林的灵魂。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库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库
3、艺术具有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等多重社会功能。
4、艺术创作可分为体验、构思和传达三个重要阶段。对应于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5、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6、艺术作品从表层到深层可以分为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三个层次。
第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2分)
第四,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2分)
4、形象思维具有哪些特点?
第一,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2分)
第二,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尤其是想象和联想成为形象思维的主要活动方式。(4分)
9、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我者死”的是齐白石。
10、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莱辛,在其著作《拉奥孔》中,论述了诗歌与绘画各自的特点和界限。
11、“席勒—斯宾塞理论”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
12、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是对于自然的“摹仿”。
13、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5、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德国学者康拉德·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6、亚里斯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诗学》。在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他提出了“净化说”。
7、将古典艺术特质概括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艺术史家是温克尔曼。
8、“寓教于乐”是指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最早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是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他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诗艺》。
44、最早的舞蹈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2024年《艺术概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艺术概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艺术概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文学总是以()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A、节奏B、表演C、造型D、语言参考答案:D2.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法皆从心生”,心所显现的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虚幻不实,提倡避世的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是()A、儒家美学B、道家美学C、禅宗美学D、法家美学参考答案:C3.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艺术的普及,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于是产生了一门旨在统一产品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新学科,这个新学科是()A、工业艺术设计B、视觉艺术C、艺术管理D、艺术教育参考答案:A4.崇尚自然之道,主张“出世”,认为应当于天地并生、万物为一,与造化同流,与日月同辉,游乎四海之外的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是()A、儒家美学B、道家美学C、禅宗美学D、法家美学参考答案:B5.强调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机统一,被称为“现代舞蹈之母”的舞蹈家是()A、鲍罗丁B、布梭尼C、约翰·凯奇D、邓肯参考答案:D6.戏剧艺术的三要素中,最本质的要素是()A、剧本B、演员C、观众参考答案:B7.著名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的拍摄者是()A、卡希B、乔·洛蒂C、陈复礼D、杜修贤参考答案:B8.作于唐高宗咸亨年间的卢舍那大佛雕像位于()A、龙门石窟B、敦煌莫高窟C、云冈石窟D、麦积山石窟参考答案:A9.工艺美术又可称之为()。

A、造型工艺B、实用工艺C、工艺技术D、机械工艺参考答案:B10.以下属于藏族民间舞蹈的是()A、盅子舞C、孔雀舞D、长鼓舞参考答案:B11.西方基督教文学的代表性著作是()。

A、《吠陀经》B、《古兰经》C、《格里高利圣咏》D、《圣经》参考答案:D12.梵蒂冈的教皇签字大厅绘有三幅气势恢宏的壁画——《雅典学院》、《巴那斯山》和《圣典辩论》,分别代表了哲学、艺术和神学,其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A、拉斐尔B、米开朗基罗C、达芬奇D、乔托参考答案:A13.古希腊悲剧属于第一阶段的西方悲剧,题材多来自神话传说与英雄史诗。

干货《艺术概论》部分名词解释总结

干货《艺术概论》部分名词解释总结

干货《艺术概论》部分名词解释总结名词解释: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早在人类历史初期便已产生。

使用艺术也是所有艺术种类中最普及、最常见的一大类别,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实用艺术基本上都是通过实体性的物质材料,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静态艺术品。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

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随摄现代科技发展,还出现了摄影艺术这一一门新兴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使造型艺术更加普及和广泛。

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艺和表演性艺术。

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就是抒情性和表现性。

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原始人狩猎巫术活动已出现音乐和舞蹈。

也是i当代人们生活中最普及最广泛艺术门类,音乐舞蹈是除艺术家外普通人参与最多的艺术形式。

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综合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便是综合性。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

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

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最典型的建筑是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

《艺术概论》第四章 艺术的分类

《艺术概论》第四章 艺术的分类

4.2 艺术种类



4.2.1 语言艺术 文学,依靠词、词组、句子、段落、篇章按照语言法则创 造出来的文学文本。 文学是其他艺术之母,文学能够给其它艺术以灵感和营养 ,是它们的基础。宋代苏轼十分称赞唐代的王维,认为王维诗 好画也好,并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王维又精通音 律,还是位音乐家。 “漠漠水田飞白鹭,荫荫夏木啭黄鹂”。 艺术和文学是相通的,尤其中国的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世纪以来,西方画坛更是思 潮涌现,流派繁杂,其中包括野 兽派、未来派、立体派、表现主 义、超现实主义、新造型派、波 普艺术等等。 综上所述,绘画作为造型艺术 的一种. 具备了造型艺术的造 型性、直观性、永固性、呈现性 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具体表现于 绘画上则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形 式的变幻、瞬间的凝固、丰富的 意味。
-
现代建筑
通过对建筑艺术的概括的理解, 不同类型的建筑虽然特色独具,但他 们又有着共性的特征。 第一,造型的形式美追求。 第二,环境的人格化体现。 第三,深沉的象征性意味。
但中西方的建筑又各有各的不同 ,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 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建筑空 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 化、性格特征的区别;在建筑造型方 面,也各有特色。



2)园林 所谓“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或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 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二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 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 域。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式园林、欧洲式园林和阿拉 伯式园林。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由于独特的风格和造型,在世 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园林艺术作为实用艺术的一种,必然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 统一。园林的实用性是和审美性完全成正比的。特别是中国园 林,早已和绘画、诗词、戏剧、文学等艺术种类有了很多的联 姻,因而具有了文化、历史、美学、艺术等多方位的价值。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之父:费德勒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

模仿再现说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客体:社会生活。

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

B主体性。

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

(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b“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

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骨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 4.对景 :造成在甲点观赏乙点,从乙点观赏甲点的构景方法叫对景。 • 5.框景 :门窗或乔木树枝合抱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美景包框其中,似
一幅图画,便是框景。 景,这种叫漏景 。
• 6.漏景 :园林中常设露窗为装饰,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
• 7.借景 :借远方的山林亭台叫远借;借临近的大树建筑叫邻借;借空中
拙政园
拙政园

1、圆明园主体建筑…(1860年)第一次 被英法联军烧毁

2、圆明园残存建筑…(1900年)第二次 被八国联军烧毁
圆明园复原图
圆明园复原图
• 1、阿房宫:秦始营建
等。
• 1.山:
•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最主要的构景要素之一。
• 2.水:
• 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幽远的境界取胜。
• 3.花木:
• 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二讲色美,三讲味香
• 4.鸟兽鱼虫:
•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
• 5.堂、楼、馆、榭、轩、舫、亭、廊、桥、墙 • 6. 匾额、楹联与石刻 :
历文学院 艺管1001 夏晨晨 20101521132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囿——中国园林的起始时期 :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2、苑——中国园林的进一步发展 时期: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 • •
3、园——中国园林的转变、成熟 与精深时期 :
A.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B.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C.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 根据园林的立意和景象,给园林和建筑物命名,并配以匾额题词、楹联诗 文及石刻。
• 1.抑景 :如园林入口常迎门挡以假山、花木等。这种处理叫做抑景。常采取的方
法有山抑、树抑、墙抑、房抑等。 景。
• 2.添景 :如果在中间、近处植以乔木、花卉作过渡景,这些乔木和花卉便叫做添
• 3.夹景: 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蔽起来,使远处风景显得更有诗情画意,
的飞鸟浮云叫仰借;借池塘中的游鱼浮萍叫俯借;借四季之花或春夏秋冬自 然之景叫应时而借。
• • • • • • • • • • • • • •
1、颐和园 2、承德避暑山庄 3、北海公园 4、沧浪亭 5、狮子林 6、拙政园 7、留园 8、个园 9、何园 10、寄畅园 11、豫园 12、清晖园 13、可园 14、兰亭…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 15、北京大观园
.
• 1、师法自然 : • A.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 B.二是每一山水景象之中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 2、融于自然 :
• 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 3、顺应自然 :
•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相吻合,同时又使园内 各部分自然相接 。
• 4、表现自然 :
• 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而然的状态。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类 :
• •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承德避
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师外戚、王公官僚、富商等休闲的园林:北京
恭王府,苏州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豫园等。
(二)、按所在地域分 :
1、北方园林 因地域宽广,所以占地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古都所在,所 以建筑富丽堂皇。 2、江南园林 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因面积小,故 略感局促。 3、岭南园林 其明显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较高而宽敞。再则由于处 于南方海滨,近代以来建筑受西方影响:广东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