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山广场空间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摘要: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一、城市意象概念1、城市意象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

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

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

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

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

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沈阳市中山广场观后感

沈阳市中山广场观后感

沈阳市中山广场观后感沈阳市中山广场是我曾经去过的一个大型商业广场,它位于沈阳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是许多人购物、娱乐、休闲的首选之地。

我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一天,让我难以忘怀。

沈阳市中山广场外观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巍峨的造型给人一种豪华的感觉。

整个广场占地面积广阔,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绿树成荫,花草盛开,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花园中。

广场的绿化设计非常精美,无论是春夏秋冬,都能看到四季不同的花草树木。

步行在广场上,闻到花草的清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进入沈阳市中山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商店。

这里有时尚的服装店、高档的珠宝店、舒适的家居用品店等等,无论你是想购物还是欣赏购物,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商店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色彩绚丽,款式多样。

不论是流行的衣服还是美味的食品,都能让人看得心花怒放。

而且,商店里的服务员也非常友好,热情地为每一位顾客提供帮助和咨询。

无论你有什么问题或需求,他们总是能够尽心尽力的去解答和满足。

观后感是荣耀的表彰,我走在广场的走廊上,惊讶地发现这个广场居然还有一个大型的电影院。

这个电影院不仅设备先进,而且座位舒适,音效效果非常好。

无论是大家庭观影还是和朋友约会,这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看过一部悬疑电影,剧情紧凑,情节曲折,让我一直陷入其中。

在这里观影,仿佛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我完全沉浸在电影的故事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压力。

观影结束后,我再次回到了现实,有种不舍和留恋之情。

除了商店和电影院,沈阳市中山广场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比如游乐场、餐厅、KTV等等。

这里的游乐设施非常有趣,有云霄飞车、旋转木马、碰碰车等等,不论是小朋友还是大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

而且,这里的餐厅种类繁多,有中餐、西餐、日本料理等等,无论你是想品尝当地美食还是尝试其他地方的特色菜,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比如KTV、迪厅等等,让人可以尽情放松自己,释放压力。

沈阳中山广场的保护与建设设想

沈阳中山广场的保护与建设设想

白静 B iig 杨 立 新Ya gLxn aJn n ii
摘要 : 文 通过对 沈 阳 中山广 场 历 史沿革 的 回顾 , 广 场 的 本 分析 现 状 , 结 出所存 在 的 问题 , 而提 出 “ 总 从 立足 今 天 展 望 未 来 ”的
保 护与 建设 方案 。
见证人 , 不过, 从各种资料来看, 当时的广场, 面积很小 , 倒是周围
中山广场是沈阳市少有的几个 的放射型广场之一, 也是一个
环 岛广 场 。 条马路 汇集 于 此 , 市 的重要 交通 节点 , 量和 三 是城 人流
沈阳解放后仍沿 用此名; 文化大革命时期称红旗广场 ;9 1 18 年又 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 , 一直沿用至今。
二 、 山广场 的建设 历程 中
维普资讯
沈 阳 中 山广 场 的保 护 与建 设 设 想
Pr s r ai n a d Co sr to d ao h n a e e v to n n tuci n I e fS e y ng Zho g ha a a n s n Plz

美化城市的作用。 建国前, 由于战乱滋扰 , 无人顾及到沈阳中山广场, 风吹雨打 过后 , 这座建筑似乎 要自灭于世 。 这种局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
得 到 改变 。沈 阳各 方面对 中山广场 的保 护 工作 格外 重视 , 那时 从
起, 广场成为这座城市政治、 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
车流量都很大 , 广场 的存在缓解了极大的交通压力 , 为城市 的交
通 疏导 起 了很 大的作 用 。 广 场上 屹 立的 主席像 更是 中山广场 的标 志 。总高 近 1 m, 9 塑
像高 1 ,m, 05 基座高约 8 宽 1 m、 2 m, m, 长 3 群像 ^高 3 m。 1 , 5

沈阳市中山广场实践报告

沈阳市中山广场实践报告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通过在2011年3月16日下午,前往沈阳市中山广场的社会实践观察,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了解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反映。

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展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议。

中山广场(原为中央广场),位于和平区中山路和南京北街的交叉路口处,它作为沈阳的一大标志性建筑,加之在广场周边具有欧式风格的七大建筑,进而构成了沈阳的一大亮丽景观,乃至辽宁及海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如今,矗立于广场中央的毛泽东大型雕像,已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在广场周边始建于上世纪初至20年代的建筑,均已被市政府列为不可移动建筑文物。

中山广场始建于1913年,原广场中央有日本人建的纪念日俄奉天大会战纪念碑。

国民党统治时期将原纪念碑拆除,改名为中山广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一)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2、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记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沈阳广场调研报告

沈阳广场调研报告

沈阳广场调研报告沈阳广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沈阳市的广场状况,包括广场的规模、功能、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广场规模通过调查发现,沈阳市内广场数量众多,覆盖了市区的各个区域。

其中,中山广场、市府广场和东北政法大学广场规模较大,成为市内重要的公共聚集区。

2. 广场功能沈阳市广场的功能丰富多样。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广场提供休闲娱乐功能,如花坛、音乐喷泉、文化广场等。

此外,还有广场提供运动健身设施,如篮球场、健身器材等。

少数广场还有儿童游乐设施。

3. 广场设施调查显示,沈阳市广场的设施配套齐全。

大部分广场都提供了休憩座椅、卫生间、照明设施等基础设施。

少部分广场还提供了无线网络、充电设备等便民设施。

4. 广场管理调查发现,大部分广场都由沈阳市政府或相关机构进行管理,实行24小时监控。

广场管理人员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市民能够舒适地使用广场。

5. 广场利用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广场利用率较高。

大部分市民在休闲时间选择到广场散步,参与集体舞活动,与朋友聚会等。

少数市民还选择在广场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三、问题分析和建议1. 广场规模过小虽然沈阳市内广场数量众多,但是很多广场规模较小,容纳人数有限。

建议市政府在规划新的广场时,考虑其容纳人数和功能的多样性,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2. 部分广场设施老旧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广场的设施已经老旧,维修不及时。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广场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力度,确保市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设施条件。

3. 广场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广场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问题。

建议政府加强对广场管理的监督力度,加大对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广场管理的质量。

4. 部分广场功能单一尽管广场提供的功能较为丰富,但仍有部分广场功能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

建议市政府在规划新的广场或对现有广场进行改造时,注重增加更多的功能元素,使广场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基于POI大数据的沈阳餐饮空间格局分析

基于POI大数据的沈阳餐饮空间格局分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第44卷第2期2021年2月Vol.44, No.2Feb., 2021基于POI 大数据的沈阳餐饮空间格局分析杜平(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省基础测绘院,辽宁锦州121000)摘要: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餐饮业就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行业,从餐饮设施的选址分析开始,到餐饮设施运营之后对商业产生的影响,再到基于卫生安全考虑的食品溯源工作,地理位置的属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也 让餐饮POI 空间特征的研究成为当前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利用Python 和百度地图API 接口从百度地图爬取了沈阳市区的24 644条餐饮POI 数据,通过标准差椭圆法、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分析对沈阳市区餐饮的方向性和聚集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沈阳市区餐饮空间格局数据,以便为沈阳餐饮的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兴趣点;餐饮;空间格局;影响因素;超图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867( 2021) 02-0130-05Analysis of Shenyang Food Space Pattern Based on POI Big DataDU Ping(Natural Resources Affairs Service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 , 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Liaoning Province , Jinzhou 121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the catering industry has been an inseparable industry from social life, from the site selection anal ­ysis of catering facilities, to the impact of busines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catering facilities, to the food traceability work based on health and safety considerations. The attribute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charac ­teristics of catering POI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e current industry and academic circles. So this article uses Python and Baidu map API interface to crawl 24 644 catering POI data of Shenyang City from Baidu map, Through the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method,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nearest neighbor index, the directionality and aggregation of catering in Shenyang city were ana ­lyzed, and the catering space pattern in Shenyang was obtained, in order to provide rational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heny ­ang catering.Key words : POI ; food ; spatial pattern ; influencing factor ; SuperMap0引言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餐饮业就是与社会生活密不 可分的行业,从餐饮设施的选址分析开始,到餐饮设施运 营之后对商业产生的影响,再到基于卫生安全考虑的食 品溯源工作,地理位置的属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让餐饮POI 空间特征的研究成为当前业界和学界的关注焦点 之一。

沈阳市中山广场简介

沈阳市中山广场简介

沈阳市中山广场简介沈阳啊,那可是个老有韵味的地儿了,一提起来,心里头就热乎。

今儿咱们聊聊沈阳的中山广场,那可是个遛弯儿、拍照、聊天儿都合适的宝地儿,简直就是个城市的“客厅”。

你一走进中山广场,嘿,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民国时期的繁华街景。

四周的老建筑,一栋挨着一栋,红砖绿瓦的,透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

这些建筑啊,就像是城市的老朋友,静静地站在那里,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广场中间呢,是个大喷泉,虽然现在大部分时间它不喷水,但一到了节假日或者特殊时候,那水柱子“嗖嗖嗖”地往天上窜,跟玩儿似的,周围的孩子们看得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大人们也是乐呵呵的,拍照留念那是必须的。

说到拍照,中山广场简直就是天然的影棚。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景色都美得不像话。

白天阳光一照,那些老建筑的金边儿都亮闪闪的,跟镀了金似的;晚上呢,霓虹灯一打开,整个广场就变得五彩斑斓,跟进了童话世界一样。

尤其是那个大钟楼,一到晚上就亮堂堂的,成了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不管你从哪个方向来,一眼就能瞅见它。

在这儿啊,你还能遇到各式各样的人。

有晨练的大爷大妈,他们打太极、跳广场舞,那叫一个精神抖擞;有放学后的学生娃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天儿、吃着零食,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还有那些匆匆忙忙的上班族,他们或是步行、或是骑车,从这里经过,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每个人都在这个广场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故事。

中山广场还是个交通要道,四面八方都有路通向这里。

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来来往往的,但奇怪的是,你在这儿从来不会觉得吵。

可能是因为广场本身就有一种魔力吧,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去感受那份属于城市的宁静和美好。

而且啊,这广场周围好吃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东北菜、小吃、快餐店应有尽有。

逛累了、看饿了,随便找个地儿坐下来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或者来份儿地道的东北小吃那才叫一个惬意。

所以啊朋友们来沈阳玩儿千万别错过中山广场这个地方儿。

它不仅能让你感受到沈阳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底蕴还能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沈阳市广场海绵城市建设的考察研究

沈阳市广场海绵城市建设的考察研究

沈阳市广场海绵城市建设的考察研究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破坏,从而导致城市中出现了严重的内涝与缺水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几大广场的实地考察研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对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给沈阳的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内涝;城市缺水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逐渐取代农村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居所,一方面经济高度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另一方面,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自然环境也遭受极大破坏。

由此造成的生态平衡失调,城市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内涝与缺水等问题。

伴随着这一现象,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应运而生。

一、海绵城市概念及国内外相关现状(一)海绵城市概念海绵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实际作用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后通过处理将雨水二次利用。

(二)国内外相关现状据相关资料显示,自1970年以来,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災害已成全球性问题,而城市对待雨水管理的态度也随之进行转变,从最初的“快速、高效的工程排水”变味了“雨水蓄渗、缓排、利用”。

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经济较为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都进行了“海绵城市”的建设与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

放眼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仍面临着雨后内涝、城市缺水等窘境,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着眼于城市与自然的二次生态结合,利用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等功能来建设“海绵城市”。

而本次研究,我们就将目光定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各大广场之中。

二、沈阳市广场“海绵城市”案例分析(一)前期调查本次实地调查,选择了沈阳市中山广场、北陵广场、市府广场、工业展览馆广场等,位于沈阳市各个区域、建设时间分布于各个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对比意义。

1.中山广场沈阳中山广场始建于1913年,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并与1996年进行大规模改造,增设了一些新型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分析:
1 图底关系
日本统治时期,设计师仿效欧洲巴洛克城市规划的手法设计了放射式广场。

由日本人规划设计的满铁附属地采用了这种以4个放射式广场为核心点,以斜向道路与正向道路相互叠加的道路网为空间骨架的巴洛克式城市空间体系,造就了中山广场成为沈阳最重要的城市节点之一。

中山广场作为城市的核心圆,向外辐射出6条主要道路,期间布置8座体量均等、围合感较强并具有向心趋势的近代建筑,为外部空间创造了一个完整而连续的界面。

但这个界面并不封闭,6条主要放射形道路自广场中心向各个方向延伸,与城市空间以及其他节点形成空间、景观廊道相互渗透、对话。

放射形的道路与围合的建筑群使广场同时具有了离心和向心的两种动势,赋予广场开放与亲切的双重性格。

2 建筑形态(标号1-8)
辽宁宾馆工商银行中山广场支行
沈阳市公安局招商银行中山路支行
华夏银行中山路支行盛京银行,沈阳市总工会
沈阳铁路局公安处中国医大一院体检中心以下为广场周边建筑列表:
他建筑均为历史保护建筑。

(1)空间与功能:由于中山广场的建筑多为金融业、商业等公建,其使用性质决定了内部多为开敞的大空间,以便人流集中汇聚同时由于受地形的限制,空间体型多为等腰梯形。

在空间组织方面,多为对称布局,以通高的中斤或主楼梯为核心,呈现出中心化的空间结构特征,这与整个广场的中心化向心空间结构相一致。

(2)体量:8座建筑的平面大致可以归纳为“U”形和梯形两类。

广场的大多数建筑桅口高度基本保持在20m左右,不仅为外部空间的垂直视角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也为广场提供了较为连续的界面。

而建筑体量与体型的一致性,为建筑群的和谐其定了垂础。

(3)立面:由于向心布局的形态,广场8座建筑均存在一个朝向广场的主立面。

场建筑群立面色彩可分为灰色、揭色、淡黄和砖色几类。

虽然并不完全一致,但都统一在庄重素雅的总体基调中。

同时,岁月的磨痕给建筑象上了一层层的共性釉质,建筑之间的协调性不断加强。

3 视点与尺度
中山广场直径约为130米,外围道路宽度约为20米,为纪念性、交通性广场。

早在19世纪德国建筑师梅尔坦斯就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当人的视角处于45°(D=H)时是观赏建筑细部最佳位置,同时45°也是看清整个建筑的极限视角。

人处于27°垂直视角(D=2H)时,既能充分观察到对象的整体,又能感觉到它的细部效果。

越来越多的实验也证明:能够看清建筑全貌的基本垂直视角是18°(D=3H);当垂直视角为11°(D=5H)时,人的观察侧重于环境和景观的效果。

中山广场周边建筑高度大约都在20m左右,近似值H=20m,道路宽度以20m,广场半径约为65m。

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广场垂直视角的计算:(1)在广场中心(雕像区域)对周围的建筑进行观察,垂直视角约为13°,适于观察环境整体,为宏观观察区域。

(2)在广场雕像区域外围边缘对周围建筑进行观察,垂直视角约为16°,该区域的垂直视角接近18°。

人们在这里停留休憩的同时也得以对周边建筑的全貌进行观察,属于中观观察区域。

(3)在广场边缘对建筑物进行观察,垂直视角约为45°。

在雕塑区域以外的区域垂直视角介于18°~45°,是观察建筑的理想区域。

总结
6.1 项目的基本空间特征
(1)广场纪念雕塑突出,轴线布局;
(2)交通组织便捷、合理;
(3)周边建筑具有向心性,围合感强
(4)放射形道路具有离心性,与城市空间及其他节点相互渗透、对话。

(5)绿化简洁而规则;
(6)建筑物、构筑物风格较统一,历史氛围突出;
6.2 项目空间类型的一般规律
(1)城市多条干道交汇处放大形成的交通广场,由于它往往位于城市的主要轴线上,或主要道路的交汇点上,过往交通的人流量及车流量都很大,所以其景观效果往往对整个城市的风貌影响甚大。

因此,除了适当的绿化外,刚才上还应该有主要的标志性构筑物或喷泉,使之成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结点。

(2)城市纪念性广场体现以人为本
6.3 存在问题
(1)行人过街速度缓慢。

中山广场是沈阳市重要的交通节点,主要服务于机动车的通行,城市环岛很难设置红绿灯,导致行人过街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并且南京街中山路为主干道,平时车流量较大,行人过街存在一定危险性。

(2)车辆行驶快慢不定。

中山广场组织的3条道路中道路等级并不全部相同,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相交于此。

道路等级不同,其车速也不同,导致车辆到达环岛后容易形成交通拥堵,车辆快慢不定。

(3)街面行人受到阻碍。

中山广场周边布置的建筑主入口全部开向环岛广场,更加增加了人车矛盾——即街面行人与进出入某建筑车辆之间的矛盾。

6.4 改进措施与建议
(1)可适当设置人行红绿灯帮助人群过街,同时可出动交通警察对中山广场交通进行一定的治理。

(2)对广场周边主要道口的红绿灯进行优化设置,使不同道路进入中山广场的车辆的时间错开,减缓中山广场交通压力,缓解交通堵塞。

(3)中山广场周边布置的建筑可在周边道路增加出入口,缓解人车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