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揭阳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揭阳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 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C. 创建了黄埔军校D.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创建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故选C.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是()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②井冈山会师③南昌起义④“东北易帜”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①③②④D. ①②④③【答案】C【解析】3.近代一位曾到中国考察过的传教士这样评论:“他们的政体是混杂的,一半政治,一半宗教,其性质似乎同时具有一个属世的政体和一个属天的政体。
”其评论的是()A. 义和团运动B. 欧洲宗教改革C. 太平天国运动D. 中华民国政府【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创立了“拜上帝教”,领导农民起义,在其后建立的政权中,采取了政教合一的体制,使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故C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排除A;欧洲宗教改革与材料“中国”不符,排除B;中华民国政府不符合“一半政治,一半宗教”等,排除D。
故选C。
4.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A. 武汉B. 广州C. 上海D. 南京【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上,故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并任命蒋介石为校长。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1、下列关于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C.结束了100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2、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A.黄继光B.邓世昌C.焦裕禄D.赵登禹3、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A.地主土地所有制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C.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D.农民土地所有制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A.一五计划时期B.“文革”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开始6、某报报道:“河南省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这一虚夸现象应该发生在()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十一届三中全会7、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是针对()A.“两个凡是”的问题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C.文革的评价问题D.平反冤假错案8、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建成一座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9、发生在20世纪末,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事件是()A.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D.改革开放开始实行10、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这表明()A.中国成为联合国唯一主宰国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12、标志着地主阶级被消灭的事件是——13、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14、改革开放的开端——1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6、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是——17、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18、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19、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20、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1、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2、中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23、请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在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三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2.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这位英雄人物是谁?()A 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王崇伦4.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万吨,这其中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解放的历史意义包括()①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②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③挫败了藏独反动阴谋④西藏跨入了社会主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D.实行农业合作化7.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下列关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出现了刘宋、南齐等国家。
B.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的国家主要有北魏、东魏等。
C. 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权相对较为稳定。
D.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长时间战乱不断。
答案:C2.福建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是() A. 高宗国B. 闽国C. 南诏D. 吴越国答案:B3.下列关于唐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
B. 唐朝时期,中国的疆土不断扩大。
C. 唐朝的科举制度很荣昌,造就了许多才德兼备的官员。
D. 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答案:D4.下列关于宋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第一个王朝。
B. 宋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许多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C. 宋朝的科技发达,然而在军事方面较为薄弱。
D.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
答案:B5.下列关于元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B. 元朝首都定在了北京。
C. 元朝的统治者是皇帝,其统治方式与前代相同。
D.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答案:C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
(√)2.欧洲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欧洲各国发生的一次文化变革。
(√)3.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之一,其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为世人所知。
(√)4.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一直领先于欧洲,欧洲在科技领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5.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列强开始了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割据。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的政体和社会状况有何不同?答案: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体多为帝国政体,例如刘宋、南齐等。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白B. 李世民C. 赵匡胤D. 武则天答案:C2. 北宋时期,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对世界航海有重大影响?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答案:A3. 元朝时期,哪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并记录下了他的旅行经历?A. 马可·波罗B. 但丁C. 达·芬奇D. 哥伦布答案:A4. 明朝初期,下列哪位航海家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A. 郑和B. 张骞C. 玄奘D. 岳飞答案:A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2.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纸币。
(√)3. 元朝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4. 明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5. 清朝时期,中国成功地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长安)2.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______。
(南方)3.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大都)4. 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达到了顶峰,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郑和)5. 清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达到了______。
(最大化)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唐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设三省六部制,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 请简述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答案: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请简述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国家划分为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区划,行省是最高行政单位,由行省都元帅管理。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九一八事变D. 中共二大的召开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A. 德国B. 日本C. 英国D. 美国答案:C3. 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鸦片战争的结束C. 解放战争的胜利D. 第一次国共内战的结束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哪里宣告成立?答案:天安门广场5.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地是__北京__。
第三部分:简答题6. 请简单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包括反帝反封建和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被动地位到主动地位的转变。
第四部分:论述题7. 请论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同时,抗战也成为中国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基础,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五部分:解答题8. 请解答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滞后、改革的阻力以及对外交往的限制等。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防和外交政策的调整等。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五代十国D. 宋朝建立2. 宋朝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3. 元朝建立于哪一年?A. 1271年B. 1276年C. 1368年D. 1279年4. 明朝的创立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元璋5. 清朝的都城是?A. 北京B. 南京C. 杭州D. 开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
()2.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的朝代。
()3.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4.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
()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王朝。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2. 宋朝的都城是______。
3. 元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4. 明朝的都城是______。
5. 清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建立过程。
2. 简述宋朝的政治制度。
3. 简述元朝的统治措施。
4. 简述明朝的经济发展。
5. 简述清朝的对外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唐朝的三个著名皇帝,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2. 请列举宋朝的三个著名科学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3. 请列举元朝的三个著名文化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4. 请列举明朝的三个著名思想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5. 请列举清朝的三个著名政治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的繁荣原因及其影响。
2. 分析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2.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宋朝的科技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历史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后面的答案卡内) 1.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 .1949年9月 B .1949年10月1日 C .1950年10月1日 D .1953年7月 2.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句话表明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 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A.《共同纲领》 B. 《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 .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 .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 .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5.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A .西藏和平解放 B .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 .建成青藏铁路 D .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开展合作化运动 C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实行公私合营 8.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这是因为,1956年 A .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 .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 .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9.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B.四五运动C.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11.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B.真理标准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 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12.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13.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14.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5.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6.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这种飞机是A.歼5型运输机 B.歼5型强击机C.歼5型歼击机 D.歼5型轰炸机17.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8.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1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是在A.1970年10月B.1971年10月C.1972年10月D.1973年10月20.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21.2002年,中华大地掀起了“唐装”热,色彩靓丽的唐装成为街头巷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你知道这一景象与下面哪次会议有关A.云南世博会 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C .海南博鳌亚洲论坛D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22.1996年被列为“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的是A .海洋高技术B .激光技术C .生物技术D .信息技术23.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A .计算机网络B .电视C . 报纸D .书本24.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从A .20世纪初B .20世纪80年代C .20世纪90年代D .21世纪25.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 机、手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初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50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下面的答题卡内)____二、非选择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5分,第28题8分,第29题16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
”——美国上将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材料二:“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出这是哪一次战争后的停战协定?它签订于哪一年?(4分)(2)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了30多万英雄功臣,试举两个代表人物。
(2分)(3)从人民志愿军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哪些精神?(2分)(4)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上述战争胜利对中国的伟大意义。
(3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首先出现在我国的哪一个省份?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6分)(2)材料二是邓小平对哪一经济特区的评价?这个经济特区所在的省还开放了哪些经济特区和开放区?(5分)(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决定实行的?(4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国殇》请回答:(1)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2)当前,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分)(3)《国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说明了什么?(4分)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毛泽东访问苏联:材料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
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摘自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2分)(2)毛泽东访问苏联的目的何在?(2分)(3)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2分)(4)材料三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2分)(5)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风顺?请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3分)(6)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5分)初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二、非选择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5分,第28题8分,第29题16分,共50分)26、(1)朝鲜战争; 1953年。
(4分)(2)黄继光、邱少云等。
(2分)(3)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舍家卫国、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
(2分)(4)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3分)27、(1)安徽;(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分)(2)深圳;还开放了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5分)(3)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分)28、(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分)(2)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
(2分)(3)思念故乡,渴望统一;说明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望,大势所趋。
(4分)29、(1)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
(2分)(2)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2分)(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分)(4)一是现在中国穷,二是中国永远不会称霸。
(2分)(5)不是。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封锁中国沿海,并在国际上孤立中国。
(3分)(6)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积极外交,努力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与苏联等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