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1、下列关于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C.结束了100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2、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A.黄继光B.邓世昌C.焦裕禄D.赵登禹3、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A.地主土地所有制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C.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D.农民土地所有制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A.一五计划时期B.“文革”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开始6、某报报道:“河南省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这一虚夸现象应该发生在()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十一届三中全会7、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是针对()A.“两个凡是”的问题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C.文革的评价问题D.平反冤假错案8、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建成一座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9、发生在20世纪末,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事件是()A.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D.改革开放开始实行10、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这表明()A.中国成为联合国唯一主宰国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12、标志着地主阶级被消灭的事件是——13、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14、改革开放的开端——1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6、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是——17、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18、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19、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20、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1、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2、中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23、请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在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三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2.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这位英雄人物是谁?()A 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王崇伦4.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万吨,这其中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解放的历史意义包括()①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②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③挫败了藏独反动阴谋④西藏跨入了社会主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D.实行农业合作化7.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把才华展示在考场中,尽情发挥;祝八年级历史期末考顺利,万事如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41.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

”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民族自治区D.沿海经济开放区42.埃及在2011年的社会动乱中,大量的文物遭到空前的劫掠与破坏,有关法老图坦卡蒙家族的文物受损情况备受瞩目。

下图与“法老”有关的是43.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A.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B.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44.“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总结的这一政策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公社化C.农业生产合作社D.全行业公私合营45.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46.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A.由中英联合管理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C.由中葡联合管理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47.右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祖国的和平统一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48.“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下列关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出现了刘宋、南齐等国家。

B.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的国家主要有北魏、东魏等。

C. 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权相对较为稳定。

D.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长时间战乱不断。

答案:C2.福建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是() A. 高宗国B. 闽国C. 南诏D. 吴越国答案:B3.下列关于唐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

B. 唐朝时期,中国的疆土不断扩大。

C. 唐朝的科举制度很荣昌,造就了许多才德兼备的官员。

D. 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答案:D4.下列关于宋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第一个王朝。

B. 宋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许多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C. 宋朝的科技发达,然而在军事方面较为薄弱。

D.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

答案:B5.下列关于元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B. 元朝首都定在了北京。

C. 元朝的统治者是皇帝,其统治方式与前代相同。

D.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答案:C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

(√)2.欧洲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欧洲各国发生的一次文化变革。

(√)3.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之一,其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为世人所知。

(√)4.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一直领先于欧洲,欧洲在科技领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5.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列强开始了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割据。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的政体和社会状况有何不同?答案: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体多为帝国政体,例如刘宋、南齐等。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白B. 李世民C. 赵匡胤D. 武则天答案:C2. 北宋时期,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对世界航海有重大影响?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答案:A3. 元朝时期,哪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并记录下了他的旅行经历?A. 马可·波罗B. 但丁C. 达·芬奇D. 哥伦布答案:A4. 明朝初期,下列哪位航海家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A. 郑和B. 张骞C. 玄奘D. 岳飞答案:A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2.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纸币。

(√)3. 元朝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4. 明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5. 清朝时期,中国成功地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长安)2.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______。

(南方)3.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大都)4. 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达到了顶峰,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郑和)5. 清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达到了______。

(最大化)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唐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设三省六部制,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 请简述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答案: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请简述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国家划分为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区划,行省是最高行政单位,由行省都元帅管理。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九一八事变D. 中共二大的召开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A. 德国B. 日本C. 英国D. 美国答案:C3. 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鸦片战争的结束C. 解放战争的胜利D. 第一次国共内战的结束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哪里宣告成立?答案:天安门广场5.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地是__北京__。

第三部分:简答题6. 请简单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包括反帝反封建和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被动地位到主动地位的转变。

第四部分:论述题7. 请论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同时,抗战也成为中国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基础,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五部分:解答题8. 请解答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滞后、改革的阻力以及对外交往的限制等。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防和外交政策的调整等。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五代十国D. 宋朝建立2. 宋朝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3. 元朝建立于哪一年?A. 1271年B. 1276年C. 1368年D. 1279年4. 明朝的创立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元璋5. 清朝的都城是?A. 北京B. 南京C. 杭州D. 开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

()2.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的朝代。

()3.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4.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

()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王朝。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2. 宋朝的都城是______。

3. 元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4. 明朝的都城是______。

5. 清朝的创立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建立过程。

2. 简述宋朝的政治制度。

3. 简述元朝的统治措施。

4. 简述明朝的经济发展。

5. 简述清朝的对外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唐朝的三个著名皇帝,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2. 请列举宋朝的三个著名科学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3. 请列举元朝的三个著名文化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4. 请列举明朝的三个著名思想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5. 请列举清朝的三个著名政治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的繁荣原因及其影响。

2. 分析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2.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宋朝的科技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展品等。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历史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⑤保家卫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

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C.二者的方式不同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5.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C.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

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①抗美援朝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8.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9.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运动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11.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A.人民公社化运动B.中共八大的决议C.十年“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运动12.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A.“大跃进”运动B.改革开放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

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B.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C.人民公社化运动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14.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

这种行为属于()A.瞎指挥B.“共产风”C.高指标D.浮夸风15.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③要加强阶级斗争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6.某同学在参观了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

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A.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C.苏联的支援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7.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1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2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21.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

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A.①③B②③ C.③④ D.②④22.从2006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名牌学府,纷纷到内地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出现这一情况的大背景是()A.香港已回归祖国B.这些大学很有名气C.内地拥有许多优秀学生D.教育部批准这些大学的招生计划23.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A.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B.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C.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D.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24.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③都处在奴隶社会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2004年8月,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她写了一篇反映希腊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日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它是()A.当今的马拉松赛就与发生在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有关B.雅典在古希腊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C.雅典城邦最后在屋大维当政时期成立帝国D.《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文学作品26.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②都诞生于亚洲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7.在古代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开疆拓土,建立了一个个庞大帝国。

其中就包括()①古罗马的屋大维②迦太基的汉尼拔③法兰克国王丕平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8.10世纪时的欧洲,东边是繁荣的拜占廷帝国,西边是黑暗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等国。

二者之所以区别如此之大,主要表现在()①拜占廷帝国继承了希腊罗马文明②拜占廷帝国经济繁荣③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着西欧④城市在中世纪欧洲兴起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④29.战争既可以毁灭一种文明,又可以使不同的文明不断交融。

下列古代战争中,能同时体现同这两种情况的有()①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战争②亚历山大东征③赤壁之战④楚汉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0.某同学想了解古希腊文明情况,下列可供他翻阅的书籍有()①《马可·波罗行纪》②《天方夜谭》③《伊利亚特》④《被缚的普罗米修斯》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3分)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

美国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被大会拒绝。

(1)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2)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1972年时有何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5分)(3)在2005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什么?(2分)(4)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你认为今天的中日关系要求日本的领导人怎样做?3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3分)(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2分)(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3分)34.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的内容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从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两个伟人的不同要求,也是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次理论上的飞跃。

邓小平把教育的视野引出了国门,引向了世界,引向了未来。

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理解。

(6分)35.期末复习时老师让同学们将本学期学过的重要知识进行整理,班里的小马虎整理了以下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将下面的五处错误的改正过来。

194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水平;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8届奥运会。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3)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 __(5)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36.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是他们用光芒指引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谱写了不断进步的文明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