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语言在沟通中的技巧

浅析非语言在沟通中的技巧
浅析非语言在沟通中的技巧

浅析非语言在沟通中的技巧

目录

摘要 (2)

一、非语言沟通概述 (2)

1.非语言沟通的含义 (2)

2.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2)

3.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3)

二、副语言沟通技巧 (3)

三、身体语言沟通技巧 (4)

1. 肢体语言 (4)

2. 面部表情 (6)

3. 姿态语言 (7)

4. 仪容仪表 (7)

四、环境语言沟通技巧 (7)

1. 空间距离 (7)

2. 环境布置 (8)

五、总结 (9)

摘要:

从介绍非言语沟通的概念及其特征入手,详细阐述非言语沟通在实际交流中的作用。告诉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经常运用自己的仪表、动作、面部表情等来表达思想感情。单就传递信息而言,有时非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要比有声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适时准确地运用非言语沟通技巧,对于协调双方关系、提高交流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沟通技巧

非言语沟通是人们经常应用并且不被人们注意的沟通表达方式,它比言语交流更常见,也更富有表达力。关于非言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有人总结过这样一个公式: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 +表情(55% +语言(7%。因此, 研究非言语沟通的作用很有必要。

非语言沟通概述

1.非语言沟通的含义

非语言是相对于语言而言的,非语言沟通是人类在语言之外进行沟通时的所有符号。非语言信息时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仪表服饰、语音语调等产生而传递出去的。

2.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1.非语言符号能更真实表明情感和态度

肢体运作、面部表情、目光等非语言的使用方式,都向他人传递了们的情感和情绪,包括愉快、悲伤、惊讶、恐慌、愤怒和兴趣。

例如:

a.我们会不自觉的接近自己喜欢的人,而与自己不喜欢的人谈话时则离其较远;

b.对某些话题感兴趣时,会把身体倾向对方;

c.可以通过表情发现对方愉快、悲哀、恐惧愤怒和是否兴趣;

d.通过语气、语调和语速等准确地识别说话者地情绪。

2.非语言符号所包含的信息远远超过语言所能提供的信息

语言表达的意思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是可以隐藏起来的,甚至是口是心非。

非语言行为在沟通中所表现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要比语言强,特别是情感表达、态度显示等方面,非语言行为更能显示出它所独有的特性和作用。

3 ?非语言沟通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

(1)非语言沟通根植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时代的生活风貌和习俗也会对非语言沟通产生影响,使得非语言沟通带有很强的时代烙印

例如:

a.中国传统女性常是“掩口而笑”、“抿嘴而笑”,因为她们以“笑不露齿”为美, 这可

能与古代某些地方的风俗不同。

b.《诗经?唐风?绸缪》有:“今夕何夕,见此粲者。”粲,露齿而笑。粲者,指美女子。

c.晋人郭璞《游仙》诗有:“粲然启玉齿。”而男性则通常是“仰天大笑”、“开怀大

笑”,无所顾忌。

(2)非语言沟通,与人们的年龄、性别、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地域、环境等社会因素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具体明显的社会性。

例如:

表达亲昵的情感,成年人对小孩常抚摩其头顶或拍肩,小孩则常搂抱大人。

年轻女子难为情时,通常会低下头来,微笑不语,用脚在地上蹭来蹭去,或许手中还摆弄揉搓什么东西。在同样的场合,年轻男子时用手挠后脑勺。

3.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1.副语言(又称辅导助语言):音高、音量、语速、语调、语气、重音、停顿、叹息、嘟嚷的声音等

2.身体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姿态语言、仪容仪表。

3.环境语言:空间距离、环境布置

副语言沟通技巧

副语言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可以避免使用身体语言,但是只要他一开口,副语言声音便会随之脱口而出。一项研究证明:人们喜欢和厌恶一个人,其中有

38%勺信息来自于有声讯号,这种有声讯号并非语言,而是伴随言语的副语言行为,如音量、音

高、笑声等,这些副语言行为在确立话语意义方面作用极为重大,而人们所用的词只能传递7%的

情感。者充分说明副语言承

担了大部分的情感意义。

《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华少因为时间关系,被导播要求在一分钟内念完长达几页的赞助商名单,结果华少在四十秒的时间里,以每分钟四百多字的惊人语速,没卡壳的完成任务,这一段视频在网上被疯传,被网友膜拜,华少也由此获称“中国好舌头”的美誉。其实华少展示的就是节目的一种“副语言”,如此快的播报速度,

不仅在短时间内传达了广告的内容,更让观众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下不知不觉的接受了广告信息。

不论是说话者本身语速较快,或是通过电子设备加快其语速,其结果都导致较强的说服力和较高的评价。

由此可见,声音的响度、音高、音量、语速的变化作为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传达信息、吸引受众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研究显示:在单向交流的场合,语速较快的人比语速一般或是语速偏慢的人更令人信服,人们对她们的评价也较高。

三、身体语言沟通技巧

1.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

达芬?奇曾说过,“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同样,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涵义。如果你在交谈时想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那么你首先应该重视与对方见面的姿态表现,如果你和人见面时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对方就会猜想也许自己不受欢迎,我国传统很重视在交往中的姿态,认为这是一个人是否有教养的表现,因此素有大丈夫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之说。

1.手势

说话时可以适当地配合手势的运用,加强内容表达和感染力,不过要注意手势运用宜和自然,不要太夸张,作为一种非语言沟通手段,手势运用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北美人用大拇指和食指做手势表示0K (在丹麦

人看来这是一种侮辱人的手势);用一个手指指人(中国人认为这是粗鲁的);法国

人握手表示热情(英国人觉得这样做有些过分)。手势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肢体语言,

在社交、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重语气,增强感染力。大方、恰当的手势可以给人以肯定、明确的影响后优美文雅的美感。常用的手势有:横摆式、前摆式、双臂横摆式、斜摆式和直臂式五种。在出手势时,要讲究柔美、流畅,做到欲上先下、欲左先右,避免僵硬死板、缺乏韵味,同时要配合眼神表情和其他姿态,使手势更显协调大方。

a.手指

当我们把拇指和食指做成一个圆形时,它的意思是“好”;而拇指与食指、中指相擒,则是一种“谈钱”的手势;当我们分开食指和中指做成V字形、并将手掌朝

向他人时,它则意味着“胜利”(这个手势原来是被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先生所用的,但它很快传遍了全球)。把食指垂直放在嘴边意味着“嘘”(别出声);食指伸出,其余手指紧握,呈指点状,这种手势表示教训、镇压,带有很大威胁性。双手相握或不断玩弄手指,会使对方感到你缺乏信心或拘谨;十指尖相触,撑起呈塔尖式,表示自信或耐心,若再伴之以身体后仰,则显得高傲;十指交叉表示控制沮丧心情的外露,有时这种手势表示敌对和紧张情绪;双手合十表示诚意。以手捋发表示对某事感到棘手,或以此掩饰内心的不安。握拳表示愤怒或激动。

b.大拇指显示

大拇指显示是一种积极的动作语言,用来表示当事者的“超人能力”。大拇指朝上,表

示对他人的赞赏;若在谈话中将大拇指指向他人,立即成为嘲弄和藐视的信号。双手插在上

衣或裤子口袋里,伸出两根大拇指,是显示“高傲”态度的手势;将双臂交叉胸前,两根大

拇指翘向上方,这是另一种大拇指显示,既显示防卫和敌对情绪(双臂交叉),又显示十足

的优越感(双拇指上翘),这种人极难接近。

C.手掌

判别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观察他讲话时手掌的活动。人们一般认为,敞开手掌象征着坦率、真挚和诚恳。小孩子撒谎时,手掌藏在背后;成人撒谎,往往将双手插在兜内,或是双臂交叉,不露手掌。常见的掌语有两种:掌心向上和掌心向下。前者表示诚实、谦逊和屈从,不带任何威胁性;后者则是压制、指示的表示,带有强制性,容易使人们产生抵触情

绪。比如,当会议进行得很激烈时,有人为了使大家情绪稳定下来,做出两手掌心向下按的动作,意思是说“镇静下来,

不要为这一点小事争执了”。

d.搓手

冬天搓手掌,是防冷御寒。平时搓手掌,正如成语“摩拳擦掌”所形容的跃跃

欲试的心态,是人们表示对某一事情结局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运动员起跑前搓搓手掌,期待胜利;在商务谈判中这种手势可以告诉对手或对手告诉你在期待着什么。

e.背手

手握手的背手,代表一种至高无上、自信甚至狂妄的态度;在一个人极度紧张、

不安时,常常背手,以缓和这种紧张情绪。学生背书时,双手往后一背,的确能缓和紧张情绪。如果伴以俯视、踱步,则表示沉思。若是一手握另一手的腕、肘、臂的背手,则成为一种表示沮丧不安并竭力自行控制的动作语言,暗示了当事者心绪不宁的被动状态。而且,握的部位越高,沮丧的程度也越高。

f .双手搂头

将双手交叉,十指合拢,搂在脑后,这是那种有权威、有优越感或对某事抱有信心的人经常使用的一种典型的高傲动作。这也是一种暗示所有权的手势,表明当事者对某地某物的所有权。若是单手或双手抱头并俯视,表示沉思、沮丧或懊恼。如若双手(或单手)支撑着脑袋,或是双手握拳支撑在太阳穴部位,双眼凝视,这是惯有的一种有助于思考的手势。

g.手臂

双臂交叉于胸前,这种姿态暗示一种戒备、敌意和防御的态度;双臂展开表示

热情和友好;双手插裤袋表示冷淡或孤傲自居;招手表示友好。

h.亮出腕部

男性挽袖亮出腕部,是一种力量的夸张,显示积极的态度。“耍手腕”、“铁腕人物”等词语印证了腕部的力量。女性的腕部肌肤光滑,女性露腕亮掌,具有吸引异性的意图。

2.头部动作

头部动作也是运用较多的身体语言,而且头部动作所表示的含义也十分细腻,

需根据头部动作的程度,结合具体的条件来对头部动作信息进行判断。

a.点头

点头这一动作可以表示多种含义,有表示赞成、肯定的意思;有表示理解的意思;有表示承认的意思;还有表示事先约定好的特定暗号等。在某些场合,点头还表示礼貌、问候,是一种优雅的社交动作语言。

b.摇头

摇头一般表示拒绝、否定的意思。在一些特定背景条件下,轻微的摇头还有沉思的含义和不可以、不行的暗示。

C.歪头

在倾听的时候,歪头表示认真;在听到悲伤的消息时,看着对方,歪着头表示同情别人的遭遇。

3.肩部动作

耸肩膀这一动作外国人使用较普遍。由于受到惊吓,一个人会紧张得耸肩膀,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动作。另外,耸肩膀还有“随你便”、“无可奈何”、“放弃”、“不理解”等含义。

4.脚

耸肩膀这一动作外国人使用较普遍。由于受到惊吓,一个人会紧张得耸肩膀,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动作。另外,耸肩膀还有“随你便”、“无可奈何”、“放弃”、“不理解”等含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