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协调探讨——以县级为例

合集下载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


研 究 区域 概 况
1 . 自然条件 宁武县行政辖区隶属山西省忻 州市 , 位 于晋 西北 管涔山麓 , 介于东 经 1 1 1 。 4 9 4 6 ~ 1 1 2 。 3 6 5 7 ,北纬 3 8 。 3 0 5 5 ~ 3 9 。 8 3 6 ” 之
沿海地 区进行 了土地利用分 区的确定 ,同时肯定 了层次 聚类 分 析法在土地利用分 区中的可行性 。但 由于以上各种 土地利用分
区 的 目的 、 尺度 、 内容 、 手 段 和 方 法 多样 , 其 考 虑 的分 区 指标 和 分
岭( 海拔 1 8 5 0 m) 为界 , 分为汾河和桑干河两个水 系 , 分属黄河 流 域和海河流域。 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属高山严 寒区和寒 冷干燥 区。该 区的特 点是气候寒冷 , 多大风 , 冬 季漫长 , 无 霜期 短, 山区雨 多 , 其他地 区雨量偏少 , 温度差别大 , 雨量高度集 中于 七八月份 , 气温 和降水有 明显 的垂直地带性分 布[ 3 1 。 2 . 社 会经济条件 宁武县下辖 4个建制镇 、 l 0个乡 、 4 7 4个行政村 ,社 会经济

要: 土地 利用分区是 土地利 用总体规 划修 编的重要 内容 , 科学合理的分 区为土地规划的编制提供 了科学依据。本研 究
通过对 宁武县 l 4个 乡镇进行 聚类分析 , 并结合 宁武县 实际情 况进 行综合 定性 分 区, 将其划分 为城 镇重 点优 化开发 区、 林 业生 态保护 区、 城镇综合 开发 区、 粮食 重点生产 区、 中部 一般 农业 生产 区和 南部特 色农业 生产 区 6个土地 利用功 能区 , 并
间, 西 隔管涔 山与五寨 、 岢岚县 为邻 , 东依云 中山与原平 市 、 忻府 区相接 , 北靠神池县 、 朔州市 , 南部与静乐县 毗邻 。 全县 南北 长约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一、引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国土资源行政区域内,经过综合分析、规划设计、公众参与、专家评审和政府批准等程序,确定其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包括国土开发总体分布、空间结构、开发项目布局、重要区域开发重点和重要开发用地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实施过程中,保障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进行研究。

二、六安市裕安区土地利用现状六安市裕安区位于安徽省西部,总面积为1037.2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其土地利用现状主要特点为农业占地较大、城镇化水平较低,土地资源利用相对集中在农业和林业上。

农村居民点散布,相对分散,土地规模小,农田易于利用,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土地使用效率低。

该地区还存在着违法用地、乱占耕地和不合理开发等问题,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裕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土地利用现状,科学分析各种利用方式的优劣势与发展趋势,将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裕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1.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目标2. 统筹规划资源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裕安区需对各类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包括耕地、林地、城镇用地等。

重点关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各类土地资源,并制定合理的利用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政策,促进土地利用的多元化和高效使用。

3. 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裕安区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作用,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区域的资源、环境、土地利用等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收集和利用,使规划更有针对性。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为例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为例

南连宜州市 , 西北接环江毛南族 自治县 ; 地理位置 : 东
经1 0 8 。1 3 至 1 0 9 。1 0 , 北纬 2 4 : o 3 6 至 2 5 。1 1 ;
辖 8个 镇 和 5个 乡 , 有 东 门镇 、 龙 岸镇 、 黄金镇 、 小 长 安镇 、 桥 头镇 、 四 把镇 、 天河 镇 、 怀 群镇 、 宝坛乡 、 下 里
济和土地利用等多方面数据 , 包括罗城 乡镇各地类面 积、 播种面积 、 人 口数 、 投资金额 、 G D P 、 三大产业产值 等 ,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罗城县 2 0 1 1 年统计年鉴 、
2 0 1 0年罗 城政府 工作 报告 等 。
2 . 2 研 究方 法
广泛[ 6 1 。 本文选取罗城县为研究对象 , 结合系统聚类分 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法划定该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区 , 为
亲密 , 归为一类 , 得到 N 一 1 个新类 , 重复上述步骤。分 解聚类则是反方 向进行 ,将 聚类 的 N各样本视为一 类, 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之后 , 剥离距离最远 的个体 , 重复操作 , 获得最终 的类别。 系统聚类分析法是运用最广的一种分区的方法 ,
在土 地利 用 功 能分 区 的应用 中 , 是 按 照 各土 地利 用 分
聚类分 析也 称 为群 分 析 , 是 在 某种 方 法或 准 则 的
基础上对一组样本或变量进行分类的一种 多元统计 方法。 聚类分析的分析方式包括凝聚和分解两种方式 聚类。凝聚聚类遵循“ 由小到大” 的原则 , 将聚类的 N 个样本视为一类 , 按照指定 的计算方式和准则计算样 本之间 的距 离 , 判断其亲疏关系 , 距离最小的视为最
该 区域实施土地有效利用和土地差别化管理提供科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环鄱阳湖区为例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环鄱阳湖区为例

土地利用分 区与 主体功能 区规划 既有联系 又有 区
别 。主 体 功能 区 的 科 学 基 础 是 区域 发 展 的 空 间 均 衡 模
高安市 、 奉新县 、 乡县 、 东 乐平 市 、 贵溪市 、 江县, 3 余 共 5
个县 ( 、 , 市 区) 土地 总 面 积 4 5 .3万 k 20 m , 6年 末 总 人 口 0
区 、 里 区 )、 江 市 区 ( 山 区 、 阳 区 ) 景 德 镇 市 湾 九 庐 浔 、
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的重要手段 , 对于科学制定土地利 用方 向、 合理确定 土地利用结 构 、 提高 土地利用集 约化
程 度 、 进 区域 协调 发 展具 有 重 要 意义 。 促
( 昌江区 、 山区) 鹰潭市区 ( 珠 、 月湖区 ) 新余 市[ ( 、 x 渝水 二
1 7 .万人 , D 31 8 G P为 2 2 . 15亿元 , 6 占全省的 5 .%。 61
1 主体功能分区结 果
根 据 《 务 院 关 于 编 制 全 国 主 体 功 能 区 规 划 的 意 国 见 》 确 定 的基 本 原 则和 方 法 , 用 资源 环 境 承 载 能 力 、 所 利
型 , 是进行宏观调控 、 实施 区域差别政策 的基础 ; 土地 利用分区的科学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 是实施土地利用 用途管制的前 提。两者在分 区 目的、 区 内容 、 区指 分 分 标 和分区方法等方 面关系密切 。覃发 超等 认 为主体
功能 区是 土地 利 用分 区 的宏 观 指 导 , 地 利 用 分 区是 主 土 体 功 能 区 的微 观 实 现 。从 实 践 角 度 看 , 2 0 自 06年 国家
现有 开 发 密度 和 发 展潜 力 3个指 标 , 片 子 分 析 法 相 采 j 1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碎 、缺 乏 弹性 【或 是 建 设用 地 区范 围过 大 ,不 符合 3 ; 地 方发展 状 况 ;或 是将 耕地 划 归 其 它 区 以减少 征地
审 批 程 序 ;或 是 分 区界 限 模 糊 ,不 利 于管 理 等 问
土地 利用 总 体规划 中的 建设 用 地 和耕 地保 有 量
等指标 缺 乏 弹性 ,与 实 际用 地需 求 产 生 了很 大 的矛 盾 :经济 发达 地 区年 度建 设 用地 指标 普 遍 紧 张 ,而
维普资讯
第l 8卷第 3期
20 o 6年 5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 UNNAN OGRAPHI E GE C NVI ONM E SE R NT RE ARCH
V0.8 11 No3 .
Ma v.2O 6 O
土地用途分 区管制 在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的应用分析
计 ,难 以从 根本 上解 决 刚性 的计 划 用地 指 标 和市 场 经 济下 日益增 长 的用地 需求 问 的矛 盾 。
1 土地 用途 分 区管制 不能 发挥 其应 有 的作 用 . 2 在新 《 土地 管理 法 》 中 明确 提 出 , “ 家实行 国
土 地 用途 管 制 制 度 ” “ 级 土地 利 用 总 体 规划 应 、 县 当划分 土地 利 用 区 ,明确 土 地 用 途 ” 。在 实际 的 县 级 土地 利用 总体 规 划编 制过 程 中 ,土地 用 途分 区管 制 流 于形式 ,土地 用途 管制 分 区划 分不 合 理 ,土地
施需要相关法律体系和操作技术的完善。
关键词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县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 图分 类 号 :F 0 3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o — 8 2 ( 0 )0 — 0 3 0 o 175 2 6 3 05—5 0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摘要:土地利用功能区应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分区、区域发展实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发展权,淡化指标管理,以追求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模式为目标,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区体系下,建立指标体系,逐步判别缩微划后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划定,并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和调控指标。

关键字:土地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功能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合理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利用方向,进行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等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1研究背景传统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一般以区域+主要用途进行命名,如东部农林牧业发展用地区,其目的是确定某一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

随着中共中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后,改变了以往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的固有思路。

本文所研究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国家主体功能分区为基础,将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

2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定的基本要求2.1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要求,在土地政策上应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土地用途管制。

2.2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淡化指标管理节约和集约土地利用是加强土地利用调控、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重要原则,是制定不同区域调控指标的重要依据。

应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禁止用地目标为导向,严格执行相关用地定额标准,加强项目用地审批,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进入门槛,淡化指标管理,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摘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提出以规划评价、评估为基础,指南将主导功能作为分区标准的最主要因素,在丘陵地区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中的适用匹配度够高,也缺乏较系统明确的规划分区技术流程;近几年,各省份仅针对下辖市、县发布地方性的指南、规程,缺乏对于丘陵地区地貌特征的分区指导。

介此,笔者结合滁州市“双评价”结果与丘陵地区在农业生态生产适宜性、生态保护重要性、城镇开发适宜性偏差内容,结合指南概述滁州市全椒县县域规划分区划定路径及分区形成结果。

关键词:丘陵地区;县域规划分区;1.县域规划分区的概念县域规划分区是县级国空间总体规划传导和落实上位规划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分区要求,结合辖区内资源禀赋条件,进一步细化规划分区及制定相关管控要求。

1.县域规划分区的规定1.县域规划分区目标县域规划分区,当遵循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国土利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安排,以确保本行政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

(1)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作为规划分区的基本取向。

(2)规划分区划定应在制定规划时,应该注重科学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全域覆盖,避免交叉和重叠,并且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2]]。

1.县域规划分区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为规划分区的基本取向[[3]]。

(1)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基础,体现规划意图,配套管控要求;(2)当出现多重使用功能时,应突出主导功能,选择更有利于实现规划意图的规划分区类型;(3)如县域内存在本指南未列出的特殊政策管控要求,可在规划分区建议的基础上,叠加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防控等管控区域,形成复合控制区[[4]]。

1.县域规划分区类型参考《安徽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及各省下发规划指南,针对丘陵地区提出以下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共计6类一级县域规划分区。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摘要:土地利用功能区应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分区、区域发展实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发展权,淡化指标管理,以追求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模式为目标,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区体系下,建立指标体系,逐步判别缩微划后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划定,并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和调控指标。

关键字:土地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功能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合理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利用方向,进行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等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1研究背景传统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一般以区域+主要用途进行命名,如东部农林牧业发展用地区,其目的是确定某一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

随着中共中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后,改变了以往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的固有思路。

本文所研究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国家主体功能分区为基础,将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

2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定的基本要求2.1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要求,在土地政策上应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土地用途管制。

2.2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淡化指标管理节约和集约土地利用是加强土地利用调控、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重要原则,是制定不同区域调控指标的重要依据。

应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禁止用地目标为导向,严格执行相关用地定额标准,加强项目用地审批,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进入门槛,淡化指标管理,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上要 求 省级进 行 土地利 用综 合 分 区 ,市级 进 行 土
地利用 功 能分 区 ,县 级 与乡 ( )级 进行 土地 用 途 镇
分 区 。本 文 以县 级 土地利 用 分 区作 为 研究 对 象 ,一 般分 为 8类 土地 用途 分 区 ( 表 1 。 见 )
,为人们进行风景观赏 、休 憩 、娱乐 、文化等 活动需要
对 自然 、人文景观进 行特 殊保 护和管理
1 2 主体 功能 分 区 .
— —
以县 级 为 例
范树平 ,程久苗 , 戴支银 费罗成 ,
(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 10 ;2 1 4 0 3 .繁昌县 国土资源局 ,安徽 繁昌 2 10 4 20; 3 .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浙江 杭州 3 02 ) 109
摘 要:阐述 主体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分 区的 内涵 ,深刻 分析两者协调 的缘起及基础 ,以县级土 地利用分 区为例 , 引用 “ 优势度 ”概念及模型 ,对问卷调查方式获 取的数据进 行定量分 析 ,主要研究 结果表 明不同土地利用 分 区
般 农 地 区
林 业 用 地 区 牧 业 用 地 区
畜牧业发展需要 城镇 ( 城市 和建制镇 ,含各类开发 区和 园区 )和农村 居民点 ( 村庄和集镇)建设需要 独立 于城镇村 之外 的采矿地 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独 立 建 设 用 地 区 风 景 旅 游 用 地 区 自然 和 人 文 景 观 保 护 区
第2 2卷第 1期
21 0 0年 2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U NNAN OG R P C E GE A HI NVIl lONM ENT SE RE ARCH
V 12 o . 2, N . o 1
F b .,2 1 ee 00
土 地 利 用分 区与 主体 功 能 分 区协 调探 讨
土地 是人类 赖 以生存 的物 质基 础 ,也 是人 们 进 行 生产 和生 活 的 场所 ,不 同 土地 利 用 方 式 及 程 度 , 必 然导致 土地利 用结 构发 生很 大 差异 。土 地利 用 区 域 的这 种 客 观 存 在 、特 征 及 形 成 过 程 的 区 域 差 异 性 ,决定 了土地 资源开 发 利用需 要 进行 分 区 J 。新
轮 土地利 用总体 规划 的核 心任 务是 依 据 土地 利用
土地利 用分 区与 主体 功 能分 区 ( 以下 简称 “ 两
区” 的微观层 面协 调 ,但 此研究 尚属少 见 。 )
分 区 ,加强 土地空 间管 制及 土 地宏 观调 控 ,协 调土 地 资源合理 利用 。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国 民经 济 和社 会发 展第 十一个五 年规 划纲 要 》 ( 以下 简称 “ 十一 五 ”规 划 )突 出 区域 协调 发展 ,明确提 出 主体功 能 区划 战略 ,并 将 国土划分 为不 同主体 功能 区域 J 。
均要 划分 土地利 用 区 ,明确 土 地用 途 ,实施 差 别化 的 土地利用 政 策。新 一轮土 地利 用 总体 规划 修 编原
收 稿 日期 :2 0 0 0 ;修 订 日期 :2 0 0 9— 9— 8 0 9—1 1—1 4
基金项 目:繁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0 6—22 20 00年)修编项
作 者 简 介 :范 树平 (9 4一) 18 ,
肥尔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0 6~ 00年)修编项 目 20 2 2
、安徽 省 繁 昌县 人 ,硕 {研究 ,研 究 方 向 为 土 地利 f规 划 管 理 . : } j
第2 卷 2
范 树平等: 土地利用分区与主 体功能 协调探讨— 分区 —以县 锂

用分区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落实土地利用空间管制重要依据;主体功能分区是 主体功能规划的关键环节,也是规划 目 标及政策落
实 的直 接依 据 。土地 利用 总体 规划 与 主体 功 能 区划
( 以下 简称 “ 规 ” 的宏 观层 面 协 调 核 心 取 决 于 两 )
T b 1 T e c u t a k tp so n s i iin a . h o n y r n y e f a d u e d vso l
类 型 基 本 农 田保 护 区

内涵
耕地及其他优质农 用地进行 特殊保护和管理
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林 业 发 展 需 要
的优势度差距很大 ,调查对象和地域差异对调查结果影 响很大。针对分析结果 ,从 法律 、理念 、技术 、公众 参与 等方面提出协调两者 的基本策略 ,以此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分土地利用区工作及其与主体功能分区
协调提供一定参考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 区;主体功能分区 ;县级
中 图分 类号 :F 0 . 3 12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82 2 1 ) 1— 0 6— 6 0 1 7 5 (0 0 0 07 0


“ 区 ” 的 内涵 两
1 1 土地 利 用分 区 .
定 地域空 间体 系规 划诸 多 ,规 划协 调一 直 是
土地 利 用 分 区是 以 土地 利 用 区域 差 异 性 为基 础 ,将 一定 地域 划分 为若 干 区片 ,明确 各 区土 地利
规 划界研究 的重 难 点 J 。主体 功 能规 划 属于 空 间
规划,具有高度综合性 、战略性 、前瞻性 ,是指导
产 业规划 、城 乡规划 、国土规 划 的概 念 性规 划 ,已 有 主 体 功 能 区 划 与 生 态 功 能 区 划 ’ 、城 乡 规 划 ._ 1 、土地利用 总体 规划 等协调研 究 。土地 利 o
用方向 ,落实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 土地管理法》 第二十条规定县级和乡 ( 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