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详勘基本要求
建设工程详勘的具体要求

建设工程详勘的具体要求首先,建设工程详勘要求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
详勘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详勘工作。
这些人员还需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其次,建设工程详勘要求充分了解项目的技术要求。
详勘工作需要对项目的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相关文件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了解,确保详勘工作符合项目的技术要求,减少后期的修改和调整的风险。
第三,建设工程详勘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勘察。
详勘工作需要对项目实施地进行全面的现场勘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情况、水文水资源、环境状况等现场信息的收集与记录。
这些详细勘查资料能够为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第四,建设工程详勘要求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数据采集。
详勘工作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数据采集,包括地面测量、地下勘探和各类工程检测等。
这些准确的测量数据对于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能够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五,建设工程详勘要求编制详细的勘察报告。
详勘工作完成后,需要编制详细的勘察报告,包括现场勘察资料、测量数据和工程评价等。
勘察报告需要包含全面准确的信息,能够为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六,建设工程详勘要求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工作。
详勘工作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包括地勘技术标准、测绘技术标准、岩土工程技术标准等。
按照技术标准进行详勘工作,可以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七,建设工程详勘要求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
详勘工作需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严格的工作流程和质量监控措施,确保详勘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这些措施包括严格的数据管理、现场巡检和质量评审等。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详勘的具体要求包括: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充分了解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勘察、准确的测量和数据采集、编制详细的勘察报告、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工作,以及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
道路工程详细勘察方案内容

道路工程详细勘察方案内容一、项目背景道路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对于城乡交通,道路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支持城市发展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关键因素。
道路工程的详细勘察是道路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步,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的详细勘察方案进行详细的讨论,包括项目背景、勘察目的、勘察范围、勘察内容、勘察方法和勘察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二、勘察目的1.为道路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评估工程可行性和风险。
3.找出潜在的施工障碍和安全隐患。
4.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勘察范围1.路线选址:包括道路的起点和终点,道路的线形、纵断面及横断面等方面。
2.地质与水文勘察: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土情况,地下水位及水文地质情况等。
3.交通勘察:包括道路通行条件、交通流量及行车速度、对接线路等。
4.环境与资源勘察:包括周边环境、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矿产资源等。
四、勘察内容1.地质与水文勘察:包括地层岩土情况、地下水位及水文地质情况、地震地质条件等。
2.工程地质勘察:包括边坡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特性、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等。
3.工程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包括滑坡、塌方、泥石流、地裂缝等。
4.土质与岩石勘察:包括土壤类型、颗粒组成、压实度、湿陷性,岩石类型、强度、裂隙发育情况等。
5.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调查:包括地震地质状况、地表破坏情况、坡面稳定性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情况等。
五、勘察方法1.地质调查:采用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环境地质勘察等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试验检测等。
2.地质勘察:包括地表工程地质调查、地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等。
3.勘察工具:如多频声波探地仪、核磁共振探测仪、钻探机、地震仪等。
六、勘察报告1.勘察报告的内容:包括勘察单位、勘察人员名单、勘察范围、勘察内容、勘察方法、勘察成果和评价、工程建议等。
2.勘察报告的形式:包括书面报告、数字化报告、立体动态展示、图文结合等。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内容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内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是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进行的重要工作,旨在从地质角度全面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以便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下面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要求内容。
一、全面收集资料地质勘察的第一步是收集地质资料。
这包括陆地和水域两个方面。
陆地方面,需要考察天然地形、地质地貌、地层划分、岩性、构造、断层、节理、地下水情况等地质情况;水域方面,需要考察水体底质、水流状况、水域地貌等情况。
还需要考察一些重要资料如历史地震记录、地下水位变化、地质灾害记录等。
二、精确测量勘察除了收集资料,还需要进行地理测量工作。
这包括地面地形测量、地层揭露、测量工程的历史变迁记录等。
需要使用一些常用地质勘察技术,如钻探、地震勘探、电测、地热测量、地球物理等。
三、勘区划分地质勘察还需要对勘区进行划分。
根据地质情况,把工程区域合理划分为几个部分,不同部分的特点和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措施。
四、地质灾害评估地质勘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
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塌方、崩塌、地陷、泥石流等。
需要评估这些灾害的潜在发生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确定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五、工程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
设计应充分考虑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避免设计上的缺陷,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地质监测地质勘察工作并不止于该阶段,还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地质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七、报告撰写地质勘察最后的工作是将勘察结果整理成报告。
这些报告应包括地质勘察的所有内容,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撰写,以方便相关人员对勘察结果进行了解和使用。
总结来说,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包括全面收集资料、精确测量勘察、勘区划分、地质灾害评估、工程设计、地质监测和报告撰写等内容。
只有通过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才能对公路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规划,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市政道路勘测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要求1.工程规模本项目位于…,路线平面总体呈南北走向,起点位于…,沿…行进,终点至…。
整体新建,采用城市支路技术标准,道路全长…米,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2.00米,双向2车道。
横断面组成为:2.50m人行道+2×3.50m行车道+2.50m人行道。
2.工程测量要求2.1范围:详见“道路勘测线位图”。
2.2控制测量:基点可采用…县既有平面、高程控制点或根据其布网。
控制测量按《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第2、3章执行。
控制点一览表2.3纵断面测量:按附图实地放出道路中线,每个测点打一木(竹)桩并标示桩号,桩距≤20m,既有管线等构造物处应加桩。
坐标点及水准点要求采用水泥桩埋设。
地形明显变化处应增设测点、鱼塘处应增设测点并测量鱼塘底部地形及鱼塘水位高程,河沟处应增设测点并测量河沟底地形及河沟水位高程。
测图比例为1:500~1:1000.2.4横断面测量:每个纵断面测点应测量横断面,测量范围为道路中线两侧各测20米。
测图比例为1:200。
2.5现状构筑物测量:在道路红线测量范围内若有道路,应测量现状道路的交叉位置桩号、交叉高程、交叉角度及被交道路在交叉处200m范围内的路线平面及路面高程。
2.6现状建筑物测量:应在地形图上补测周边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并示出建筑物规模及红线。
3.工程地质勘察要求本次勘察应查明现状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基土层的分布及厚度,岩层的结构、走向,地下水位、地表水来源等情况,并根据现场取样进行试验,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查清软土沿路线纵向与横向的分布范围与层次位置,为设计提供较齐全、完整的地质资料。
本次路基地质勘察钻孔控制间距为200m。
3.1孔位、孔深、数量◆孔位:具体详见“道路勘测线位图”。
钻孔一览表◆孔深:一般路基钻探孔深度宜达到原地面以下5m,在挖方地段宜达到路面设计标高以下4m;当分布有填土、软土和可液化土层等特殊性岩土时,勘探孔应适当加深;在勘探深度内遇基岩时,应有勘探孔钻入基岩一定深度,查明基岩风化特征。
城市碧道勘察要求

城市碧道勘察要求
1. 勘测范围:根据城市规划及道路设计要求,勘测范围应包括碧道所需土地范围,包括道路两侧宽度、路口、交叉口等。
2. 勘测方法:通常可以采用全站仪、GPS、激光测距仪等技术进行勘测,根据地形和道路的复杂程度不同,选择相应的勘测方法。
3. 勘测精度:根据城市规划及道路设计要求,勘测应保证精度,一般精度要求为1:500以下。
4. 勘测要求:勘测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等相关规范,规范勘测过程并标示清晰的地物信息。
5. 文档要求:勘测人员要根据实际勘测数据绘制精准的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等,并附上技术报告和管道沟槽图等相关资料,以便后续工作的进行。
市政道路工程详勘基本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详勘基本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详勘基本要求:
1、详细勘察应为地基处理提供详细的地基土结构资料和岩土设计参数,并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
2、提供地基土受力层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与分布、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主要持力层的选择及承载力参数的确定、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及处理措施。
3、市政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详细勘查的布孔一般按50-100m间距,按道路中线或之字形交错布置,不良地质段应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加密。
4、应查明场地与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的成因、年代、厚度和坡度变化、持力层和下卧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条件等。
5、勘察成果应提供设计所需的地基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地基承载力,预估沉降量和差异沉降等设计参数。
6、应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作出评价,提供可采用的路基、桥涵基础设计方案和地基处理方案。
明确基础采用类型。
7、为了控制地基持力层层面起伏与厚度变化,查明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应布置小钻孔进行浅层勘察。
8、勘测孔深度应以控制地基主要压缩层为原则。
9、其它要求详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及《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市政工程勘察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市政工程勘察活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保护环境,提高勘察水平,健全市政工程管理体系,并维护勘察单位和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市政工程勘察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项目需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土木工程勘察、交通工程勘察、环境工程勘察等环节,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市政工程勘察应独立开展,不受其他利益主体的约束,遵守职业操守,保证勘察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市政工程勘察应按照勘察规划,进行陆地调查、测量、勘探、实验室试验等工作,并及时提交勘察报告,履行勘察成果的报送义务。
第五条市政工程勘察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方法,确保勘察过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高勘察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市政工程勘察的组织与管理第六条市政工程勘察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单位承担,勘察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依法进行登记注册。
第七条市政工程勘察应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
第八条市政工程勘察应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编制勘察方案,并报送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批准。
第九条市政工程勘察应按照项目进度计划,制定勘察工作的组织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条市政工程勘察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勘察成果的保密和安全。
第三章市政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第十一条市政工程勘察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勘察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质,才能进行相应项目的勘察。
第十二条市政工程勘察应通过地质钻探、勘探设备和化验分析等方式,对工程所处的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土壤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
第十三条市政工程勘察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开展相关工程试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四条市政工程勘察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市政工程勘察的报告及验收第十五条市政工程勘察应及时提交相应的勘察报告,报告应包括相关的工程勘察成果和建议,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
路基等地勘要求

地勘要求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建议:一、路线:1、对全线进行工程地质调绘或调查,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时可进行地质调查。
地质调绘应沿路线及其两侧的带状范围进行,调绘宽度沿路线左右两侧的距离不小于200m;调绘比例尺为1:2000.。
2、对路线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进行说明,并对地下水及河水进行有关检测,是否对混凝土具有腐蚀性,进行有关分析评价3、提供1:2000~1:10000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工程地质纵断面图,相关调查和试验数据附表及照片。
二、高填方:1、AK7+370~412,BK9+370~478,BK9+621~700三段为本项目的高填方路堤;2、在路线工程调绘上查明高填方的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地貌类型、地形的起伏变化及横向坡度,岩层结构及相关特性,基岩的埋深及起伏变化情况,地基岩土的地基承载力,地表水的分布及水质,地质稳定性。
3、每段高路堤横向勘探断面的数量不得少于1条,每个断面的钻孔或挖探数量(建议采用挖槽法)不得少于1个,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原位测试。
地质条件复杂时应增加勘探断面。
4、对高填方路段工程地质进行说明,对工程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评估高路堤产生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及地基失效导致路堤产生滑动的可能性。
5、出图1:2000工程地质平面图及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100~1:400的工程地质横断面图,1:50~1:200的挖探柱状图,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水质分析资料,附图、表及照片。
三、深路堑(深挖方):1、AK4+335~400(最大挖深31.2m),BK9+760~820(最大挖深21.8m),BK13+555~620(最大挖深20.6m)三段为本项目涉及的深路堑。
2、在路线工程地质调绘上查明深挖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查明地貌类型、地形的起伏变化及横向坡度、斜坡的自然稳定状况;斜坡上覆盖层厚度、土质类型、结构、含水状态和密实度;覆盖层与基层接触面的形态特征及起伏变化情况;岩层结构及相关特性岩层层理、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及其倾向路基的情况;地下水的位置、流量及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地表水的分布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路堑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工程详勘基本要求:
1、详细勘察应为地基处理提供详细的地基土结构资料和岩土设计参数,并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
2、提供地基土受力层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与分布、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主要持力层的选择及承载力参数的确定、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及处理措施。
3、市政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详细勘查的布孔一般按50-100m间距,按道路中线或之字形交错布置,不良地质段应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加密。
4、应查明场地与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的成因、年代、厚度和坡度变化、持力层和下卧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条件等。
5、勘察成果应提供设计所需的地基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地基承载力,预估沉降量和差异沉降等设计参数。
6、应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作出评价,提供可采用的路基、桥涵基础设计方案和地基处理方案。
明确基础采用类型。
7、为了控制地基持力层层面起伏与厚度变化,查明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应布置小钻孔进行浅层勘察。
8、勘测孔深度应以控制地基主要压缩层为原则。
9、其它要求详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及《市政工程勘察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