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图案花的设计

合集下载

花 美术ppt课件

花 美术ppt课件
高洁,牡丹代表富贵。
花卉与诗歌
古代诗人经常以花为题材 ,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和特 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 向,如杜牧的《山行》中
“霜叶红于二月花”。
花卉与节气
花卉与中国的节气紧密相 关,如春分时樱花盛开, 清明节时菊花绽放,冬至
时梅花傲雪。
花卉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
01
02
03
花卉寓意
在西方文化中,花卉也有 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玫 瑰代表爱情,郁金香代表 祝福,紫罗兰代表忠诚。
油画花卉需要掌握油性颜料的特性和 调色技巧,注重色彩的饱和度和层次 感,同时要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和光 影的处理。
水彩花卉
水彩花卉是以水性颜料为主要媒介的绘画方式,通过水分的 控制和色彩的搭配来表现花卉的形态和质感。
水彩花卉需要掌握水性颜料的特性和调色技巧,注重水分和 颜料的混合比例,同时要注意色彩的透明度和光影的处理。
花卉与寓意
在许多寓言和童话故事中,花卉也 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如《灰姑娘 》中的银莲花代表着纯洁和善良。
04
花的摄影艺术
花卉摄影的构图技巧
三分法构图
将画面分为三等分,将主体花朵置于线条 交点或线上,以实现平衡和层次感。
前景与背景
利用前景元素增加层次感,选择简洁的背 景突出花朵。
角度与视角
尝试不同角度和视角拍摄,如低角度、高 角度或微距,以获得独特视觉效果。
花 美术 PPT 课件
CONTENTS
• 花之美学 • 花的绘画技巧 • 花的文化内涵 • 花的摄影艺术 • 花的应用设计
01
花之美学
花的形态美
花的形态美是指花的外在形态所呈现的美感。
花的形态美表现在花瓣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以及花的整体结构上。不同的花 朵形态各异,有的婀娜多姿,有的雄壮有力,有的轻盈飘逸,给人以不同的视觉 享受。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花卉装饰画完整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花卉装饰画完整版

感受花的形状、色彩及韵律之美,并产生无限的遐想
昙花
油 画 装 饰 画
动感画
木制画
摄影画
丝绸画
编织画
烙画
提问:装饰画与一般绘画的区别是什么?
●它不同与一般的绘画,是通过各种装饰的特 殊手段来创作,以达到特定的“装饰”美感。 ●它是一种受图案规律影响的独特绘画形式, 或者说是一种介乎绘画和图案之间的边缘 艺术。 ●它具有不同与一般绘画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可以大大提高审美情趣。
漫画
生命的璀璨 极尽的绽放 、理性、规整之美
剪纸
白描
作业
• 选择一种方法,创作一幅花卉作品,尽 量表现出花的特征。
请同学们思考:
• 你最喜欢什么花?说说为什么呢? • 花都可以做什么用呢?
装饰画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
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
1、以制作方法进行划分 :
A.占主流的印刷品装饰画; B.实物装裱装饰画; C.手绘作品装饰画。
2、以材质进行划分:
1)油画装饰画 3)木制画 5)丝绸画 7)烙画 2)动感画 4)摄影画 6)编织画
丹粉秋意图国画阎钟灵清代取清雅之意去其甜美艰辛的绽放花静静地开放水彩漫画生命的璀璨极尽的绽放颇有些忧伤取缤纷奔放之意图案
花卉装饰画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知道 花卉装饰画的一些基本手法 。 •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绘制的装 饰画,美化生活空间。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畅想和表现,抒发 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装饰画的特点:
装饰画的特点装饰画的特点是单纯化、
平面化、秩序化,它追求的是形式美、单

花朵的100种画法

花朵的100种画法

花朵的100种画法在绘画的世界里,花朵常常是最被人们喜爱的对象之一。

传统绘画中,花朵有太多的表现方式。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100种绘制花朵的方法。

1. 画一个圆形作为花朵中心,往周围添加花瓣。

2. 从下到上,画一些颜色较深的线,然后用颜色较浅的线填充空白部分。

3. 使用透明度较低的颜色轻轻涂在已经画好的花朵上。

4. 用白色的颜料描绘花朵,然后使用不同的颜色添加和混合以制造自然效果。

5. 使用几何形状画出花朵。

6. 画一个不规则图形作为花朵中心,再往周围添加花瓣。

7. 在画布上画出花瓣的轮廓线条,然后用宽笔勾勒。

8. 先画出花芯,再往周围添加花瓣。

9. 用粉笔或者彩色铅笔涂上不同的颜色使花朵更加绚丽。

10. 重复画一组简单的花瓣以形成花朵的外形。

11. 在画布上选择一种颜色并围绕着它在其周围画出轮廓线。

12. 先画出花瓣,再往周围添加花芯。

13. 使用单独的颜色涂抹花瓣以给花朵更多的纹理。

14. 选择几种颜色并交替涂抹在花瓣上。

15. 从中央开始,画出花瓣的曲线和轮廓。

16. 用透明的颜色使花瓣更加柔和。

17. 涂抹不同的颜色并交替涂在花朵上以制造过渡效果。

18. 用白色绘制一个小圆点作为花朵中心,然后使用不同的颜色绘制花瓣。

19. 通过从花瓣的外部与内部使用不同的颜色以凸显出立体感。

20. 给我们的花瓣加一些线条来使花朵更加有层次感。

21. 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用同一种颜色来画花瓣和叶子。

22. 使用黑色和白色的几何图形来形成花瓣和叶子。

23. 在花瓣上混合不同的颜色以制造出过渡和更柔和的效果。

24. 选择相似的颜色,并轻轻添加些轮廓来形成的简单花朵。

25. 画出花的形状,然后用同一种颜色来填写里面。

26. 使用一个颜色交替使用彩色铅笔笔点来绘制花朵。

27. 始终在花瓣的中心使用透明的颜色以保持花瓣的亮度。

28. 用透明度逐渐减低的颜色涂抹在花瓣上来形成灵感。

29. 使用黑色的Pigma Pen写字体在花朵上面。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6课 花的变化-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6课 花的变化-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花的变化——现代花卉图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花卉的生长结构与形态特征,学习图案的变化方法,纹样的构成方法,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了解并运用一定的图案变化方法和设计式样对花卉进行装饰变化,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的美,并能艺术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形式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教学重难点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教学准备板书、六种月季花花卉变化图片,一张夸张变化的图片(要学生添加)、多幅点线面装饰完整的夸张版月季花图、多个花卉变化线描稿(百合、郁金香、桃花)。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播放花卉图片(20张左右)2.师:这么多美丽的花卉经过艺术家之手会出现在哪呢?生:画中(教师同步出示作品)3.师:其实花卉作为图案的形式,早在远古时期就存在了。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在《敦煌藻井图案》中。

藻井是在石窟宫室内部屋顶上用方木叠套而成的方井结构。

同学们看一下,它是什么花卉图形?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生:莲花,象征着圣洁。

师:其实,敦煌藻井图案常用荷、莲等水生生物作为装饰,古人风水上认为其可克火,保佑建筑物免于火灾。

再看,古代青花瓷瓶上也有花卉装饰的图案。

这是什么图案?生:梅花。

4.师;那么,在我们的现在的生活中,花卉经过设计师的手会出现在哪?生:服装、窗帘……师:这样、这样、这样的图案我们称它为现代花卉图案,那么今天,我们也来一起做一回设计师,将生活中的花卉变成装饰图案,去装点和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探究花的变化——现代花卉图案设计。

二、新授课(一)看图名定义1.出示现代花卉图案黑白线描稿。

师:现代花卉图案更符合我们当代人的审美,花卉经过变化更具时尚感、设计感,造型更是富有规律。

(二)夸张变化1.师:那么这些花卉是如何变化而来的?它有没有一点变身的技巧和方法?那老师今天会教会同学们三个方法,六个技巧,听上去很复杂,其实并不难,让我们一步一步去探索。

岭南社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5.花卉和纹样 (共28张PPT)

岭南社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5.花卉和纹样  (共28张PPT)

4.绘画中 的二方连 续纹样
4.绘画中的 二方连续纹 样
4.绘画中的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的单位
二方连续纹样的单位
课堂练习:
请编写一段以Biblioteka 卉为主题二方连续纹样, 并把纹样设计应用到衣服或者地毯上.
步骤:1.设计纹样单位; 2.确定排列格式; 3.把纹样运用到衣服或地毯上.
建议:结合上节课设计的花卉单 独纹样设计二方连续纹样.
提醒: 下周美术课带:课本\纸\铅笔\
圆规\尺子\色彩用具,学习四方连 续的设计.
第三单元 源于自然的启示
第五课 花 卉 与 纹 样(1)
复习
1:花卉之美; 2:单独纹样设计方法和组织
形式;
1.二方连续纹样定义: 一个纹样单位向左右或上下重
复连续形成一条带状一般的图案.
2.生活中的二方连续纹样
3.古代的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在物体上所产生的美感(语言表达):
如: 新石器时期陶器:淳朴/简洁/优美 青铜器:沉重/威严/神秘/凶猛 漆器:活泼/精巧 瓦当:浑厚/活泼 丝织品:丰满/华贵/富丽 瓷器:淡雅/清秀/精巧/流畅/华 丽/丰富/繁缛

《8写意花卉》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8写意花卉》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写意花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技法,掌握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临摹与创作,提高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和热爱,体验写意花卉的独特魅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 基础练习:学生将进行用笔、用墨的练习。

通过在宣纸上进行简单的线条和点画练习,体验水墨交融的感觉,掌握运笔的力度和速度。

2. 临摹练习:学生将选择一幅优秀的写意花卉作品进行临摹。

在临摹过程中,学生需注意线条的流畅、墨色的深浅以及色彩的搭配。

3. 创意创作: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技法后,学生将进行自主创作。

创作主题为“写意花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花卉种类,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创作。

三、作业要求1. 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注意运笔的节奏和力度,力求线条流畅自然。

2. 临摹练习:学生需仔细观察原作,理解原作中的技法运用和艺术表现手法。

在临摹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和神韵。

3. 创意创作:创作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要注意构图、色彩和技法的运用。

作品要突出花卉的特点,体现写意的精神。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基础练习:评价学生的运笔技巧和线条质量。

2. 临摹练习:评价学生对原作的理解程度和临摹的相似度。

3. 创意创作:评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技法的运用和作品的完整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

3. 根据作业情况,教师可适当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本作业设计方案将结合课堂讲授、学生实践与教师反馈等环节,力求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意花卉的基本技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七年级美术下册《花卉与纹样》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花卉与纹样》教案、教学设计
-掌握花卉结构与特点的描述,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种类的花卉。
-理解并运用纹样的设计方法,将其创新性地融入作品中。
-运用恰当的美术技巧表现花卉与纹样的美感,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的能力,为创作提供素材。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作过程中的自我调整能力。
七年级美术下册《花卉与纹样》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花卉与纹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花卉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种类的花卉。
2.学习纹样的基本概念,掌握纹样的分类及设计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花卉与纹样的美感。
-设计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花卉纹样,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服装、家居装饰等。
-撰写一份实践报告,介绍小组的研究过程、设计思路和成果展示。
4.学生收集与花卉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完成以下任务:
-选择至少三幅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花卉作品,了解其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
-分析这些作品中的花卉纹样特点,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3.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操作。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中花卉的热爱,激发他们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撰写一篇欣赏分析报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5.家长参与作业评价,为学生作品提供反馈意见,促进家校共育。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 花的变化》(一等奖课件) (3)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 花的变化》(一等奖课件) (3)
设计•应用
第6课 花的变化
自然界中的花
花的变化
花的变化
花的变化
花卉基本形态:
球状 喇叭状 碗碟状
花的变化
历史长河中的“花”
花的变化
现代生活中 的“花”
花的变化
花的变化
自然花

比 较
图案花
花的变化
总结
图案花的特点
花的变化
简洁实用
装饰性强
花的变化
选择喜欢的花卉作写生或临摹学习, 初步了解花卉的形态,运用变化手法进行 装饰变化。
花的变化
设计式样
花的变化
适合纹样
连续纹样
花的变化
选择喜欢的花卉采用不同 的装饰变化手法,运用点、线、 面为手中的花瓶进行花卉图案 装饰。
花的变化
拓展
民间剪纸是一种独具文化特 色的艺术形式。被定为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蜜蜂和海棠 (南京剪纸)
花的变化
设计•应用
谢谢观赏!写生变化源自花卉图案的装饰变化手法夸张变化
减 化
花的变化
夸 张
保留花卉基本特征
形状、色彩的夸张
花卉图案的装饰变化手法
丰富变化
添加
在花瓣中添上叶脉的纹理
把彩色添加到花蕊上
组合
色 彩 明 暗 不 同 的 花 卉 组 合
构成变化
由一定的组织式样 构成的变化,就称 为纹样。
设计式样
单独纹样
小岛良平 (日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美术图案花的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
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凡•高的代表作、课本等。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分两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课时:启发、引导与体验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欣赏,侧重对色彩的心理效应的介绍。

使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表现自我的关系。

第二课时:活动课,运用不同的色彩、富有个性的笔触来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感受。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一、组织教学
投影仪分别打出冷暖色调布置的房间图片,同时播放冬天刮风、下雨的声音。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里,外面刮着风,下着雨。

你出外归来,先后走进这两间房,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让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

提问:两间房间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不同?学生回答,老师暂不总结。

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课题。

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
展示课题:《向日葵—色彩的心理效应》
.展示两组色彩卡片,与学生共同分析。

a红、橙、黄
b蓝、绿、紫
提问:这些颜色分别会让我们联想起什么?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展示课本11页风景图片。

提问:同一风景,画面色调不同,给人感觉相同吗?0分钟)师生共同小结:“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

”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氛和传达情感。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通过回答、分析使学生了解色彩富有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性。

六个基本色相的心理效应是色彩感情性表现的重要基础。

举例:欣赏课本12页农民画《猴子吹号》。

提问:这幅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喜庆相连。

红色便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常用色。

这幅画以红、黄色为主配以红、黄色的对比色蓝、绿色,画面色彩饱和强烈,营造出了一种“普天同庆”的喜庆气氛。

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农民画《猴子吹号》,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民间艺术的根基深厚,源远流长。

并了解我国民间绘画的用色特点。

运用电脑,改变《猴子吹号》这幅画的色调以蓝、绿色为主。

提问:色调改变了,画面的气氛有没有变化?
利用电脑的优势,加强直观感受。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色彩在绘画中表现情感的重要性。

展示课本11页色彩搭配的图片。

提问: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的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通过回答,提出色彩搭配知识。

如:服装的色彩搭配、家居的色彩搭配等。

让色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使学生深切认识到掌握色彩知识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展示课本11页不同形状、笔触的色块图片。

提问:同一种颜色,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笔触时给人感觉相同吗?
通过回答,让学生了解色彩能够表达情感,而且当它依附的线条、形状不同时,能够加强或减弱色彩给人的感受。

.欣赏
欣赏凡•高的《向日葵》
提问:凡•高的画,用笔、用色都很有特点。

他为什么要这样用呢?
讲解: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对人的视觉情感会产生
刺激作用。

这是由于人在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色彩心理反应。

《向日葵》用响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向日葵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

从画中,我们会强烈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欣赏康定斯基的《即兴二十六号》
提问:你看得懂这幅画吗?
讲解:康定斯基的画彻底抛弃了描写性的和让人产生联想的绘画语言,而借用类似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某时某刻对周围世界的感受。

用线条、色彩以及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巧妙地安排符合自己心境的画面,开创了没有具体物象的抽象画。

总结:通过比较、欣赏,我们知道了色彩和笔触是绘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简介荷兰画家凡•高的生平及后印象派的特点。

简介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风格。

通过欣赏他们的画,使学生了解西方美术史中的重要画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不同流派的风格和特点。

学会多角度的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从中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课堂活动
播放两首不同风格乐曲的片段。

首:《丰收锣鼓》
第二首:《二泉映月》
引导学生体会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意境和节奏。

提问:如用色彩、笔触在纸上来表现这两首乐曲的意境、情绪、节奏,你会如何表现?
布置下节课的活动内容: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表现,让学生准备。

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下课。

美术与音乐、美术与文学的整合。

《新课标》指出:“自然和社会有着一些共通的规律和法则,通过跨学科的联想教学,可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并有助于形成对普遍规律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在课堂中的巧妙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多方面去体验并表达。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课后总结及改进计划: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欣赏、练习,学生大都能体会到不同的色彩笔、触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但不足之处是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脑海中形成的概念化的东西太多,如:春就是一片绿,夏就是一片红,秋就是一片黄等。

缺乏创造性。

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驾驭色彩的能力不强,因此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画面色彩、笔触都比较单调,缺少变化。

针对以上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进一步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多欣赏一些中外绘画名作,从中
汲取营养,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