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2020

合集下载

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生命的基础知识1. 生物的特征生物是指地球上具有生命活动的有机体,具有以下特征:•细胞组成:生物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新陈代谢:生物通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生长与繁殖: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适应环境: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并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进化:生物能够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适应环境的变化。

2. 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有两种主流观点:1.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由无机物逐渐合成有机物,进而形成细胞的过程。

2.神秘起源论:认为生命的起源超出了科学能力的解释,是神秘力量创造的结果。

当前,化学进化论是备受支持和接受的理论。

3.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有以下结构:•细胞膜:包裹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的中心,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执行特定的功能。

•细胞骨架:细胞内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和稳定性。

4.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以下功能:•营养摄取:细胞通过细胞膜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换气: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和气体交换。

•物质合成:细胞通过细胞器合成有机物质。

•能量转换:细胞通过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能量。

•废物排泄:细胞通过细胞膜排出代谢废物。

•细胞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进行繁殖。

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1. 非细胞遗传物质除了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NA外,还存在着一些非细胞遗传物质:•线粒体DNA:存在于线粒体中,由母亲传给子代,主要编码线粒体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叶绿体DNA:存在于植物叶绿体中,主要编码叶绿体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2. 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等位基因: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基因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3.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有以下三条:•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简单遗传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分离规律。

2020年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2020年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2.森林资源清查,人口普查都是调查。

当调查范围很大时,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例如调查全国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

3.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类。

①按照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②按照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③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4.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5.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6.对照实验:除了单一变量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7.生物既能够普遍适应环境:如仙人掌叶成刺状,长颈鹿的长颈,海豹的厚脂肪;又能影响环境:如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影响了空气湿度)、蚯蚓能够改良土壤,赤潮(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

8.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1)生物部分: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而是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是消费者;细菌、真菌可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分解者。

(蘑菇属于真菌,蚯蚓和秃鹫都是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和水等。

(3)下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4)图中箭头1、2表示被捕食,箭头3、4、5表示被分解,箭头6表示分解后的产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5)该图中有一条食物链:树→虫→鸟9.食物链书写规则(1)食物链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生物全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汇总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生物全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汇总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生物全册(各单
元)知识点复习提纲汇总
子房壁果皮果皮子房受精卵胚胚果实胚珠胚珠种子种子珠被
种皮种皮传粉和受精传粉和受精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其
中,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被发育成种皮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
果皮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

第七章第七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决定性作用);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蒸腾作用)促经生
物圈的水循环
2.植被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叫做植
被。

我国的植被主要有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
3.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地理分布不均衡;(3)土地沙漠化严重;(4)人为破坏严重,利用不合理。

4.银杉植物界的“大熊猫”植物界的“大熊猫”桫椤桫椤木
本蕨类,高八米,目前最高的蕨类木本蕨类,高八米,目前最高
的蕨类珙桐“鸽子树”“鸽子树”水杉水杉活化石之一活化石之一
5.“三北”防护林工程“绿色长城”(东北.华北.西北)“绿色长城”(东北.华北.西北)6
6.植树节.植树节33月月1212日(节徽有五棵树)日(节徽有五棵树)。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和对照—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变量:光实验步骤:1、取一个长方形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一半用纸片盖住;2、在铁盘两侧各放入5只鼠妇;3、静置20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两侧的鼠妇数量。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B: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竞争、合作(互利)、寄生同种生物之间:种内互助、种内斗争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例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1)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2)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7、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概念: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2020年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汇总(最新最全)

2020年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汇总(最新最全)

2020年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汇总(最新最全)七年级生物期中复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六个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分为明确目的、确定对象、制定方案、记录、整理结果、撰写报告六个步骤。

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用途进行分类。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表面,为生物提供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基本条件。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也有很多例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草原、农田、海洋和城市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此部分文章内容已被删除)显微镜的结构包括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和镜筒。

遮光器上有不同大小的圆孔,称为光圈,可以调节光线强度。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用平面镜和凹面镜分别处理光强和光弱。

镜筒上装有目镜和物镜,准焦螺旋可以调节焦距。

观察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需要注意玻片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

为观察生物标本,需要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

在观察植物细胞时,需要进行切片、涂片和装片。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可以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提纲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提纲

2020-2021年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举例(生命现象)①生物需要鲸浮出水面呼吸②生物能排出人排汗、排尿③生物的生活需要松鼠寻找食物④生物能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合拢叶片⑤生物能和小麦种子萌发长成幼苗;最终开花结果⑥生物能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娘生九子各不同⑦除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归纳:判断某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关键是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

列举(各三种)你知道的生物:非生物:2、生物归类的方法分类依据种类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用途、家禽、家畜、宠物等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和的因素。

因素(如:、和)②分类: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生物因素: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狼群集体捕猎: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中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和 )生物环境影响4、你所学过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材料用具④制定计划、实施计划⑤变量分析:是该实验的变量⑥实验结果:实验重复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只第二次/只第三次/只第四次/只第五次/只明亮0 1 2 0 2阴暗10 9 8 10 8⑦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5、生态系统①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②组成: 生物部分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部分:如、、等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形成的链状和网状结构。

食物链(书写三要素):、和③食物链/网生态系统的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有毒物质富集作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生物数量越来越体内能量最多越来越少最少有毒物质越来越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的。

2020年中考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1

2020年中考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1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8个):(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遗传;长的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注意:(机器人,钟乳石,珊瑚不是生物,而生石花,珊瑚虫是生物)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课本P9-11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1.调查前: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2.调查方法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调查,⑤归类,⑥整理注意:在调查过程中,如果调查范围过大,不能逐一调查时应该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3.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注意:细菌、蘑菇、金针菇、灵芝等微生物属于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 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2、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米以内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2020年中考生物七上必背知识点新人教版

2020年中考生物七上必背知识点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排泄)排便是排遗。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越高级含毒素越多。

叫生物富集。

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减。

所有能量最终都来源于太阳能。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有且只能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且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物种类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202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实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实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合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合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对环境的适合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能够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水平。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
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水平有一
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很多是世界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富集)课本p26;课本p27页1题;注意DDT的例子p31 ;
p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合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
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能够对准
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