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考古诗词复习归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归纳分类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归纳分类

初中部编版语文古诗词分类诗歌的结构章法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近体诗有的诗讲究律诗:前四句写最(次),起承转合后四句抒情(主) 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词尾句过渡下片(阕)抒情(主)主题一边塞征战【总体特点】以边塞战争、边塞的风土人情为主要描写对象,一般抒发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爱国、忧民、离别、思乡、不得志等。

【风格特点】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苍凉【情感主题】1.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之情。

《使至塞上》292.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渔家傲・秋思》683.抒发了诗人奉使出塞的凄惘、惆怅之情。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754.流露出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乱世中人,被迫裹挟于时代潮流中,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

《十五从军征》76主题二山水田园【总体特点】对山水田园、自然美景的喜爱或向往之情。

【情感主題】1.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竹里馆》142.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

《晚春》173.表现出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游山西村》214.人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55.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烦躁不安、茫然若失的复杂心情。

《约客》266.描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仿徨之情。

《野望》277.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钱塘湖春行》318.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饮酒(其五)》369.抒发了词人美好的心境、惬意的情怀。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4210.表现了词人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4411.抒发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5312.这首词用白描、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

语文中考古诗词知识点归纳

语文中考古诗词知识点归纳

语文中考古诗词知识点归纳
语文中考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
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对古
诗词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首先,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古诗词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文
学形式,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古诗词的创作时期跨越了从先
秦到清末的漫长历史,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其次,掌握古诗词的分类。

按照形式,古诗词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等,而近体诗则包括律诗和绝句。

按照
内容,古诗词可分为咏史、咏物、抒情、议论等类别。

再次,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鉴赏古诗词需要从语言、意象、情感、结构等方面入手。

要理解诗中的字词含义,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
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章法。

此外,熟悉古诗词的创作技巧。

古诗词的创作技巧包括对仗、排比、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平仄、押韵等音韵技巧。

掌握这些技巧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韵味。

最后,积累古诗词的名句和名篇。

通过背诵和默写,可以加深对古诗
词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结束语:通过对古诗词知识点的归纳和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欣
赏和理解这些古代文学的精华,还能够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与古人情感
共鸣的点,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中考古诗词名句归类复习资料.docx

中考古诗词名句归类复习资料.docx

2015 年中考古诗词名句归类复习资料姓名班级一、表达积极的人生态度(抒发雄心壮志)的古诗文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唐李白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唐杜甫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7、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东汉曹操8、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北宋苏轼9|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1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1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唐刘禹锡12.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范仲淹二、有关旷达胸襟的古诗词句1、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观沧海》东汉曹操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三、有关写景的古诗词句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唐刘禹锡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唐崔颢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中考34首古诗词知识点梳理(已归类)

中考34首古诗词知识点梳理(已归类)

九年级语文中考34首古诗词复习一、爱情类二、雄心壮志类三、友谊送别类四、思乡类五、感慨时运类六、爱国类七、热爱自然类八、山水田园类爱情类一、关雎1.《关雎》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类。

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2.后人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提炼出的一个形容夫妻之爱的成语是琴瑟和鸣。

3.试分析一下《关雎》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答:诗的前四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出男子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

这是“兴”的艺术手法。

同时雎鸠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是“比”的艺术手法。

4.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答: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又有对他的动作描写,“悠哉悠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觉“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难以入眠,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5.以“关雎”鸟起兴的一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写小伙子因思恋而痛苦失眠的诗句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7.小伙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本首诗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佐证。

8.本首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兴,用得最多的修辞是:对偶。

9.本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这内容的目的是什么?答:主要内容是:描写青年男子对漂亮姑娘的爱慕和追求。

目的是为了表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二、蒹葭1.本首诗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多侧面地写出了对意中情人的怀恋、相思之情。

2.诗中写“蒹葭”“白露”“道阻”“水中”,既交代了时令、境况,又渲染出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思是:我心上的那个人呀,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4.文中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这些景物在诗中有何作用?景物的特点是:萧瑟、凄凉(冷寂);作用:借景抒情,表达出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的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部编2020初三语文中考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复习考点总结

部编2020初三语文中考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复习考点总结

部编2020初三语文中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考点总结考点一把握情感1.常见古诗词归类。

2.常考题型和方法指导。

考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②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③抒发了什么情感。

考点二理解诗歌意象1.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特定含义。

(1)动物类鸿雁:常用来抒写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思。

杜鹃(子规):与哀怨、思归有关。

(2)植物类柳:谐音“留”, 有伤感离别的意味。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梅:“性耐寒”, 诗人常借以表达孤高、不屑流俗的品格。

如“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菊:“傲霜之花”, 品格高洁、坚贞, 有隐逸之意。

如“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如“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3)自然现象类明月:思乡之愁。

流水: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或愁绪绵长。

黄昏、落日:思乡怀人, 感伤、孤寂。

浮云:游子等。

(4)时令类西风:意味凄凉。

重阳、中秋:象征思念亲人。

(5)特定地点类长亭:送别。

南山:隐居。

(6)其他吴钩:代表勇武豪迈。

号角:意指战争。

2.常考题型和方法指导。

考题:“……(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画面?答题步骤:①找出诗词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语句。

②概括形象的特点。

③结合诗词主旨, 指出所写形象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答题模式:这首诗描写了……(特定的环境或氛围)的一个……(特征、性格、思想)的……形象(画面)。

考点三品味语言1.诗词语言的特点。

古代诗歌要用尽量少的词语表达尽量多的内容, 所以语言具有精练含蓄的特点。

理解诗歌的语言, 除了要调用必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外, 还要辨识诗歌语言的词性、语序的灵活变化, 更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品味语言, 主要是指品味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正确理解其在诗词中的含义, 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备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备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中考语文古诗词必备复习资料大全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语文古诗词必备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1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架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木兰辞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重点知识点梳理及复习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重点知识点梳理及复习

古诗词鉴赏训练九大规律:(一)咏史怀古诗(二)咏物言志诗(三)送别怀人诗(四)羁旅思乡诗(五)边塞征战诗(六)山水田园诗(七)即事(景)怀诗(八)哲理诗句(九)用典诗句(一)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技法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④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例子: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世事变化难料。

2,“生子当如孙仲谋。

”▶抒发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和爱国思想,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百姓死活予以揭露和批判。

(二)咏物言志诗▶▶▶常见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③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常用技法①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自比)、象征、拟人和对比。

②从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例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青年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红、春泥自喻,表现了诗人辞官后仍关心着国家命运、乐于奉献的宽广胸怀。

(三)送别怀人诗▶▶▶常见情感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

▶▶▶常用技法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总结归纳在学习初中语文过程中,古诗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

下面是对初中语文中考古诗的总结和归纳。

第一部分:初中语文中考古诗的意义古诗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词汇量,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古诗也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世界。

第二部分:初中语文中常见的古诗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望庐山瀑布》(杨万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三部分:初中语文中考古诗的表达技巧1.意境的表达:古诗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达到表达情感和意境的目的。

比如通过夜晚明月和思乡的情感表达,落叶飘零和岁月无情的比喻。

2.修辞手法的运用: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这些手法可以使诗歌更具艺术感和形象感。

3.节奏和韵律:古诗一般有固定的韵脚和格律,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要素可以增加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第四部分:初中语文中考古诗的阅读方法1.整体把握:首先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字词理解:注意理解诗中的生词或古词的意义,通过查字典或请教老师来弄清楚词语的具体含义。

3.注重细节:细读每个字词的含义和搭配,注意作者在细节上的用意。

4.比较研究:可以比较不同古诗之间的主题、意境、表达方式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5.背诵诗歌:背诵古诗可以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第五部分:初中语文中考古诗的应用与实践1.写作素材:学习古诗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分类积累汇集诗中雄心壮志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诗中哲理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朱熹《论诗》)诗中夕阳(落日)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2、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中忧愁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诗中树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诗中泪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4、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

(杜甫《石壕吏》)诗中塞外风景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2、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诗中鸟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用》)5、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6、山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苏轼《浣溪沙》)诗中山河(江山)1、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朱熹《论诗》)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春景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诗中夏景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诗中秋景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这》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这》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诗中冬景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中山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诗中水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中日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乐府·陌上桑》)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诗中风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诗中雪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诗中雨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3、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苏轼《浣溪沙》)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诗中草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年羊。

(敕勒歌)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6、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村居》)诗中柳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诗中云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诗中湖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海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颧雀楼》)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诗中舟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5、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酒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李白《行路维》)5、浊酒一杯千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中乡情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夏完淳《别云间》)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中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诗中不明送别但意味深长的诗句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2. 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闻天的“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