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

合集下载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过程设计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过程设计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甘肃省平凉市第四中学陈海霞【教材分析】“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是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为区域地理的必学内容。

香港和澳门地区,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地区,从政治角度看,港澳地区是在“一国两制”前提下建立的特别行政区;从经济角度看,港澳地区属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典型地区,因此教材在认识省级行政区域的章节里安排了本节内容。

另外选取本节内容的意义也在于,通过学习这一典型的“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本节的两个框题“人多地狭”与“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即正是因为港澳地区人多地狭、资源缺乏与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优良的特点,才使得其适宜发展第三产业,并且要与祖国大陆密切联系、携手发展。

【学情分析】本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课,是在学习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上册”以及认识省级区域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之后的内容,因此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计算人口密度,学生容易理解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而如何分析“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为本节教学中的难点,需要预设有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也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迁移的一种检测,同时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具有积极意义。

【教学策略】学习区域地理的思路和方法是:区域位置范围——区域特征差异——区际相互联系——区域持续发展。

学习香港和澳门的思路和方法是:香港、澳门的位置范围——香港、澳门的突出区域特征(人多地狭、经济发达)——香港、澳门与内地的联系——香港、澳门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推行“高效课堂一三六教学模式”,“一”是指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教学目标”。

“三”是指高效课堂教学中必须落实“三个方面”的原则:一要体现“三为主”要素(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二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三要健全合作、评价和激励的“保障机制”。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学习导航教师批注一、【引课示标,明确方向】通过歌曲和图片导入,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对整堂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整节课通过“争做港澳百事通”贯穿始终,使学生们上课效率更加高涨。

第2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二、【自学质疑、合作探究】第3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通过“港澳之初见”,来开始自学的过程,学生边自学,边记忆,不会的相互问或者问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之后的“小试牛刀”,又可以有效的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拓展变式、知识升华】第4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1、出示地图,让学生描述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此处还要交给学生地理位置描述的一般思路。

2、出示地图,描述香港、澳门的组成,让学生起来介绍,然后对比记忆,看图了解澳门三部第5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桥梁3、出示表格,出示香港、澳门的面积、人口、人口密度,自此处,加上我们庆云县人口和面积,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得出香港澳门地狭人稠的人地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第6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设计学生自由记忆的板块,为港澳百事通预选赛-抢答赛做准备。

4、出示图片,分析香港、澳门的经济特征分析经济特征之前,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对经济的学习更加有效。

第7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5、港澳合作模式我探究第8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第9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庆云县第四中学电子教案求真·务实·高效庆云县第四中学共11 页第10 页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的合作探究,有时间和任务,可以让小组合作更加有明确性。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德育目标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方法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

这两颗明珠就是——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

(音乐停)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讲授新课]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位置等大概情况。

(板书:一、概况)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及图6.13,P29活动内容,回答以下问题:的含义。

3.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学生读书读图、填表、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1或请个别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所填表格内容,教师展示表格内回归以后成为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特别”之处在于祖国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和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2) 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3) 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全面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点和发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和风雨;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

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引子】首先我们学习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投影展示】香港澳门的区徽和区旗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分别于97年和99年回归祖国的怀抱,在中央的领导下,正在阔步向前发展。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初步感受香港和澳门的风土人情。

【布置自学任务】要求各小组长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带领本组同学看书读图,自学归纳,完成自学的内容。

教师板书:一、特别行政区1、港澳的回归2、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比较表(教师巡视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完成后,前四项每小组完成一个地区的一项,最后一项经济发展特点,采用自由完成的方式。

【教师点拨】(1)位置:香港在珠江口东,北邻深圳;澳门在珠江口西,北邻珠海。

(教师边讲边指图)(2)范围: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和周围的200多岛屿组成。

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等。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材通过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城市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和澳门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

2.香港和澳门的相关视频、图片、新闻报道等资料。

3.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自主学习时查找相关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1.4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1.4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商务星球版【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

(重点)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重、难点)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重、难点)【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读图观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2´课前播放《七子之歌》(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主要知识点。

出示课件--→复习回顾①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

②说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是如何优势互补的。

师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和评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前店后厂”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学习了“后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前店”-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课件上的图文,举手抢答。

①慧眼识图:学生上台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的位置。

结合地图,用语言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生回答:珠江三角洲提供厂房、能源、劳动力、日常生活用品等;香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欣赏音乐,营造轻松的情景。

温故而知新,既可以巩固旧知,又可以为本节课做热身运动,进一步明确港、澳的位置。

熟悉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互补,为这节课的内容作铺垫。

让学生做自我评判,便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明标示学1´出示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案[教案设计doc]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案[教案设计doc]

八年级地理教学案科目:地理课题: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班级:姓名:Array【学习目标】运用地图说出并记住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计算和分析“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学习重点】1、港澳优越的地理位置。

2、港澳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3、港澳经济特点及于祖国内地之间的密切联系。

【预习展示】1、快速阅读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分别位于的东、西两侧,与省相邻;2)香港由、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组成。

3)香港、澳门回归,我国实行了“”政策:祖国内地实行制度,港澳实行制度。

4)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和。

2、如果要寻找香港的位置,需要查阅:()A:中国政区图B:世界政区图C:中国气候图3、家住北京的小明乘坐火车直达香港旅行,他选择的铁路线是()A:陇海线B:京沪线C:京广线D:京九线【课堂探讨】活动一:地理位置及范围1、观察“中国行政区划图”和课本图6.13“香港澳门”,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香港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活动二: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1说说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和面积,并计算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2、河网中学的土地面积是0.25平方千米,现有师生员工700人,河网中学的人口密度?3、2007年,中国人口132256万,面积959.70万Km2,人口密度是4、比较一下,中国、河网中学、香港、澳门等地的人口密度,你发现香港和澳门人地。

观察课本中图6.17和图6.18,回答下面的问题。

5、港澳地区人多地少,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而采取的措施()A.鼓励居民迁移到祖国大陆B.建设海下城市C.建设高层建筑,填海造陆D.向其他国家移民6、说说你对香港城市拓展空间采取这些措施的好处?观察图6.16和图6.19,回答下面的问题。

7、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保留有大片的绿地,原因是A 香港用地不紧张B 香港山地多,且人口少C 香港需要大量木材D 香港注重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活动三:香港和澳门的“身世”阅读课本28页的阅读材料并观察图6.14和图6.15,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1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1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节课选自2001年旧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内容要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

本节所学习的香港和澳门又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背景、繁荣的经济发展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组成。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和澳门地形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以及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体验游戏活动,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归纳香港和澳门地形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理解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将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体验式、生成性、多样化的成块活动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形成区域合作、共同发展意识。

三、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讲述法。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

2.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课能不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

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并出示香港澳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问:“同学们知道歌里唱的东方之珠及图片指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区吗?”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音乐停)教师: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3.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生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商务星球版【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

(重点)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重、难点)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重、难点)【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读图观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2´课前播放《七子之歌》(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主要知识点。

出示课件--→复习回顾①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

②说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是如何优势互补的。

师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和评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前店后厂”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学习了“后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前店”-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课件上的图文,举手抢答。

①慧眼识图:学生上台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的位置。

结合地图,用语言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生回答:珠江三角洲提供厂房、能源、劳动力、日常生活用品等;香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欣赏音乐,营造轻松的情景。

温故而知新,既可以巩固旧知,又可以为本节课做热身运动,进一步明确港、澳的位置。

熟悉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互补,为这节课的内容作铺垫。

让学生做自我评判,便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明标示学1´出示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教师解读、强调关键词语,便于学生思考和自学。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注意关键词语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在学习中有的放矢自主学习6´(多媒体展示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学课本P49-P54,找出①港澳回归时间。

②港澳的位置,组成。

③港澳的经济特点,美称。

④祖国内地与港澳如何优势互补。

并完成助学第40页1、3、4、5、6题。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根据老师要求进行自学,完成助学相应题目,对不理解和不会的作出标记,等待交流解决。

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读图能力,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

合作交流 2´要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强调标出有疑义的地方;师巡视学情,记下学生的疑惑点。

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成果,重点是解决自己不会的或不理解的。

通过合作交流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展示自我4´将学生分成两大组:香港组和澳门组分别回答各自问题。

【出示香港地图】(投影展示问题)1、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时间?2、位置: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___沿岸,珠江口___,西与___特别行政区遥遥相望,北和广东省___市毗邻。

组成:香港由___、___、___和周围香港组上台展示:1、香港回归:1997.7.12、香港位于南海沿岸,珠江口东侧,西与澳门相望,北和广东省深圳市毗邻。

香港由新界、九龙、香港岛和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位置和组成需在地图上边指边说)3、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东方之珠和购物者天堂。

通过个性展示,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能运用地图说出香港的位置,组成。

结合地图形成空间概念。

展示自我,精讲点拨4´200多个岛屿组成。

3、香港的经济以________为主,有___、___之称。

【出示澳门地图】(投影展示问题)1、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时间?2、位置: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___沿岸,珠江口___,东与___特别行政区遥遥相望,北和广东省___市毗邻。

组成:澳门由___、___、___组成。

3、澳门的经济以___为主,有___之称。

(点拨1)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属于省一级的行政单位,享有高度自治权(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实行“一国两制”。

祖国内地→社会主义港、澳→资本主义(点拨2)区旗、区徽引导生阅读课本P51找出澳门区徽的含义。

师补充香港区旗、区徽的含义: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旗、花分别采用红、白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

(点拨3)通过计算港澳的人口密度认识到港澳地区地狭人稠的特点。

『友情提示』滕州人口密度:1080人/k㎡(提问)与哪个国家相似?(追问)如何解决?澳门小组展示:1、澳门回归:1999.12.202、澳门位于南海沿岸,珠江口西侧,东与香港相望,北和广东省珠海市毗邻。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位置和组成需在地图上边指边说)3、旅游博彩业,海上花园港、澳区徽生观察发现:紫荆花─→香港荷花─→澳门生回答:五星代表统一的祖国,三掰荷花代表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凸线代表长桥,横线代表水。

生计算:香港人口密度:678.7万÷1099=6176人/k㎡澳门人口密度:43.9万÷25.4=17283人/k㎡结论:地狭人稠生思考回答:日本回顾旧知得出方案:“上天入地”→高楼大厦、地下商场等。

“下海”→填海造陆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能运用地图说出澳门的位置,组成。

经济特点和美称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能找到并能记住,减轻课下负担。

通过地图展示自我,即完成了学习目标,又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其学习的乐趣。

补充香港区旗区徽的含义,拓展学生视野.对比滕州让学生认识港澳地区的人地关系。

承转过渡1´港、澳回归十余年来,经济和社会保持繁荣稳定,香港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性大都市,其发展优势是什么?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祖国内地是如何推动了港澳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合作探究 10´【探究一】香港的经济特点①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这与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

(提问)为什么说香港的地理位置优越?(追问)为什么香港会发展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追问)用数据说明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

『友情提示』(香港仅次于纽约是全球第二大国际融资市场;亚洲第一金融中心)②香港是航运中心。

『友情提示』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

许多商品进出口免税,手续简便,从而吸引国际船只和货物过境。

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同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最优良天然港。

③香港是旅游中心。

师补充旅游景点:香港海洋公园,太平山观景,宋城,天坛大佛,浅水湾和长洲岛海滨浴场等。

【探究二】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支持。

⑴促进了港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师引导生读图8.6“2000年香港进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找出祖国内地所占的比例?『友情提示』香港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背靠祖国大陆,南邻南海;维多利亚港是天然良港,是太平洋和印度洋间的重要港口。

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的不断注入。

【数据论证】生展示:香港有世界第三大银行、第三大黄金市场、第五大外汇交易市场、第五大股票市场。

【数据论证】生展示:2000年海洋运输的货物吞吐量达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80万个标准箱,居世界第一位。

享有“东方之珠”、“购物者天堂”等美誉⑴生读图8.6发现并展示:①2000年,香港进口商品中来自祖国内地的占43.1%,居第一位。

②香港出口商品中来自祖国内地的占29.9%,仅次于美国的30.1%,居第二位。

但是内地和香港的进出口贸易总量占首位。

由此可以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密切,祖国内地促进了香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⑵生读课本找出并回答:香港将劳动密集型和中低技术的制造业转移到祖国内地,自身加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分析出香港的经济特点,明确其发展的优势。

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体现了认知过程。

通过欣赏香港的旅游景点,认识到香港的旅游业发达,并且从图片中可以发现香港的生态环境特别好,体现了人地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学生读图用数据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经济的促进作用。

训练学生从地理图表中提取有用内容并加以分析的能力。

⑵促进了港澳的经济结构的调整。

『友情提示』香港将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各种渠道带到了祖国内地,目前香港80%的工业转移到内地。

【数据验证】内地对港澳的促进引导生读课本P54阅读“CEPA带出共赢格局”。

用数据说明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的促进作用。

【探究总结】通过探究内地对港澳的促进作用,结合复习回顾(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优势互补),说一说祖国内地和港、澳是如何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

强和完善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为主要标志的服务型经济体系。

澳门进一步发挥旅游博彩业的优势。

【数据验证】生找出关键数据并展示:第一季度广东、香港贸易额增长超过两成,广东、澳门贸易额猛增近五成。

内地游客给香港带来消费金额90亿港元。

CEPA实施推动了港澳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也让内地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港、澳的经济特点。

通过数据验证更有力的说明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的促进作用。

通过探究总结使学生意识到港澳的明天会更好。

课堂延伸1´家在枣庄的老任暑假期间想到香港旅游,请你通过所学知识、互联网等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导游稿,为他介绍一下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

构建与梳理板书 4´师出示本课地理打油诗,帮组学生巩固。

九龙新界香港岛,人多地少位置好。

金融贸易和航运,旅游国际有影响。

氹仔路环加澳门,旅游博彩是支柱。

祖国内地来支持,香港澳门繁荣忙。

出示表格,找4名学生上台板演,师生及时评价与更正。

项目名称位置组成面积(平方千米)人口经济特点美称香港特别行政区1099 678.7万澳门特别行政区约25.4 43.9万用准确、精炼的语言编成通俗易懂打油诗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板演进一步内化、巩固知识点。

①②③④A B ⑤⑥当 堂 达 标 10´1、(目标1)下列经济特区中,离香港最近的是 ( )A .深圳B .珠海C .汕头D .厦门2、(目标2)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B.主导产业是对外贸易C.重工业发达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3、(目标2)下列不是香港和澳门共同点的是( )A .旅游业发达B .地狭人稠C .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D .是国际金融中心 4、(目标1、2、3)综合题⑴写出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