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计量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

计量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

计量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答案: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2.第一本《计量地理学》教材的作者是()答案:加里森3.请谈谈你对计量地理学的评价?答案:null第二章测试1.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蜀、区域范围和( )。

答案:空间联系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的是:()答案:变异系数3.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____[1分],则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高于正态分布; ____[1分] ,则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低于正态分布。

答案:null4.锡尔系数____[1分],则说明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____[1分],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

答案:null5.锡尔系数L是以()加权计算的。

答案:人口比重第三章测试1.最短路径的三方面含义是:____[1分]、____[1分]、____[1分]。

答案:null2.下列选项中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答案:子图3.中心选址问题的质量判断依据是____[3分]。

答案:null4.洛伦兹曲线是()。

答案: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5.洛伦兹曲线越是向横轴凸出,()。

答案: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平等6.有关空间罗伦兹曲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R值由大到小排列,列出相应累积百分率7.有关基尼系数标准正确的表述是( )答案:<0.2,表示绝对不平等8.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分配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以下基尼系数表述中所对应的收入最不公平的是()答案:基尼系数为0.3第四章测试1.相关系数Rxy>0时,两要素之间存在()关系。

答案:正相关2.给出两组数据(1,2,3,4,5,6,7,8); ( 10,12,18,20 ,16,14,15,17)。

计量地理学第二章

计量地理学第二章


述和衡量,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



第一节 地理数据的类型
空间数据: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
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
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空间联系

的数据.
、 空
描述空间数据:坐标.一般用经纬度坐标或公里网 来表示。几何坐标;平面直角坐标;极坐标



点。(x,y),空间上不可再分的几何实
地理系统的复杂性
二 、
地理系统要素数目众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及 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地理过程对初值的条件

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地理现象与地理事 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如赤潮、洪水、沙尘

暴等;地理要素的变化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 点


数据误差
不同的数据来源、不同的观测手段、不同的 调查方法、不同的数据采集者的认识与操作 水平等;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尽量减 少人为误差;要运用有关方法(包括数学方 法)对各种来源不同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
着时间的变化情况,每一个数据通过具体的 地理位置、具体的属性含义和具体的时间三 个方面的内容来体现
第三节 地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地理数据的采集 地理数据的处理 地理数据的分布特征值
集中性的代表值 离散性的代表值
一 、 地 理 数 据 的 采 集
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如,水文数
…………
计算组中值m
L1下=Xm
in

1 2
h
L1上=L1下 h
L2下=L1上
L2上=L2下 h

m 下限 上限

974.8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干湿差异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干湿差异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干湿差异课后练习专题中国的干湿差异题一:关于我国降水分布趋势,正确的是()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从南到北递减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D.从东南向东北递增题二: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A.分布均匀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C.北多南少D.西多东少题三:关于我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B.冬春季节多,夏秋季节少C.降水最多的地方在云南省D.降水的时间分配比较均匀题四:有关我国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C.降水的年际变化大D.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题五:我国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被是()A.森林B.森林草原C.草原D.荒漠草原、荒漠题六: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区域A的天然植被是()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2.图中区域A与区域B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A.200mmB.400mmC.800mmD.1 600mm题七:在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全年降水最多的是()A.新疆B.陕西C.重庆D.广东题八: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乌鲁木齐题九:按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广州—北京—武汉B.兰州—西安—郑州—武汉C.上海—兰州—乌鲁木齐D.成都—重庆—武汉—南京题十:我国降水的递变规律与下图哪条线相一致()A.AB.BC.CD.D题十一:下列城市既位于湿润地区,又属于亚热带的是()A.长沙B.北京C.兰州D.哈尔滨题十二: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华北平原题十三: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分析判断B城市应该是。

(2)分析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得出结论:我国气温空间的分布特点:冬季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综合题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基斯坦人口超2亿,经济增长迅速。

我国某家电企业产品早在2001年就进入巴基斯坦,近年来冰箱、空调等销量居当地市场第一。

2006年,该企业与巴基斯坦企业在拉合尔市(国内第二大城市,工业中心,人口约1000万)共同投资兴建了中巴经济合作区(两个园区)。

目前,该经济合作区从最初的家电主导到多产业并进,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近万个,年利税近1亿美元。

(1)分析近年来巴基斯坦冰箱、空调销量迅速攀升的原因。

(2)说明中巴经济合作区选择布局在拉合尔市的合理性。

(3)我国某大型化工企业和某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心脏)生产企业拟入驻该经济合作区,请选择其中一家企业,为其选择合适的园区并说明理由。

(4)中巴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对拉合尔市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阅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城市功能区布局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城市规划会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发展。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P、Q两处为不同等级住宅区,当地计划将甲、乙两座卫星城建设成电子装配城和石油化工城。

(1)指出P、Q分别是哪类住宅区,并说明理由。

(2)简述该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

(3)甲、乙两卫星城中,适宜建设石油化工城的是________,并说明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照我国户口登记条例,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

这类人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一定时间实际居住在某区域的人口,主要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现在本地居住户籍在外地且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的人。

材料二:图甲为上海市部分年份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三:图乙为上海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点击这里1.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1)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2)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6. 对表2.4.1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3)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3)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6)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11)11. 根据第10 题中的数据,计算锡尔系数L 指标和T 指标。

(18)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1) 数量标志数据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计量地理徐建华第二章课后题6-11答案

计量地理徐建华第二章课后题6-11答案

642.73 1990.01 4725.01 1243.43 2312.82
677.54 2272.82 5333.1 1426.34 2556.02
798.9 2692.81 6379.63 1677.8 3081.91
பைடு நூலகம்918.8 3467.72 7385.11 2005.42
3473
1065.7 3907.23 8690.24 2338.98 4006.72
113 109.7
109
109.8 109.8
112
113.3 109.9 112.4
115.5 110.74
112.1
115.1 115.9 111.51 111.8469 112.3 112.2
116.2 111.51 113.3
110.2016 110.1 110.24 112.7 111.2 110.9 112.7193
4751
4788
4822
4857
4889
4660
4719
789
796
803
811
818
828
836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 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 自治区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2849 8329 3756 4241
258 3644 2515
517
554
1849
2829 8143 3799 4287
108.7 108.6 108.2 111.2 111.4 110.9
111
0.172787 0.1637 0.160417 0.204905 0.155195 0.164757 0.21299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课后练习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课后练习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 1 - 第二节城镇化.............................................................................................................. - 8 -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14 - 章末检测 ....................................................................................................................... - 19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基础巩固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

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该城市的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文化区,下列匹配正确的是()A.①—居住区B.②—文化区C.③—商业区D.④—工业区2.该城市计划建设一处高级居住区,应选址在()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所示,①位于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较大,为居住区,A项对;②位于城市中心,交通最便利处,为商业区,B项错;③位于铁路线附近,有的距离矿产地较近,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宜布局工业区,C项错;④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为文化区,D项错。

第2题,甲、乙两处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铁路线附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合布局高级居住区;丙、丁两处相比较,丁处位于盛行风上风向和河流上游,环境更好,故丁处更适合布局高级居住区。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章 章末总结提升 Word版含解析.pptx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章 章末总结提升 Word版含解析.pptx

美大陆。图中乙地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B 正确。
答案:B 3.如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1)~(2) 题。
(1)造成 4~6 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2)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
主题二 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 2.下图为某洲大陆沿 22°S 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学无止 境
A.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解析:该大陆西侧为高大山地,海拔达到 5 000 米,中央地区地
势低平,为平原地形,东部海拔较高,为高原地形。故该大陆应为南
(3)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主要存在大气对流层,其含量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如 植树造林(或毁林)、工业废气排放等都会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 变化。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中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而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90% 以上被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这就是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B。第(2)题,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冷气团代替暖气团,气温大幅
下降,锋线附近为低压槽,锋线两侧气压较高,因此气压先降低后升
高,与江苏天气变化相符的是B。故选 B。 答案:(1)B (2)B 主题升华 空气运动与天气
1. 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稳定少变,天气晴朗为主。如冷气团 控 制下,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暖气团控制下,气温高,气压 低,天气晴朗。 2. 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在锋面附近,空气有上升 运 动,天气多变。如冷锋过境时,形成降温、大风、阴雨天气;暖锋 过境时形成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控制下,阴雨绵绵。 3. 高压中心、高压脊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其控制下的地区天 气 多晴朗;低压中心、低压槽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其控制下的地区 天气多阴雨。且低压槽附近易形成冷锋、暖锋等天气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
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 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
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

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

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
题。

③ 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 )数据。

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2 )不确定性
3 )多种时空尺度
4 ) 多维性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

5)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 )的有关共享数据。

6)来自地图图件。

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

7)来自遥感数据。

8)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如室内实验分析数据。

9)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

数学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

2)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海量数据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GIS 相关软件如ARCGIS 等将空间数据域属性数据完美结合,处理起来更方便。

6. 对表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值=(25*+96*+136*+214*+253*+ 286*+260*+203*+154*+85*+24*)/11=; 1)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 所以中位数在第六组中; 2)求中位数: 所以中位数是 1
1
11
1736724
2
251 5.503
286
n
i
m i e m
f s M L d f -=-⨯-=+⨯
=+⨯=∑
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GDP 数据为变量,运用平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对全国各年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差异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得G=
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作出其各年份的罗伦次曲
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由此比较不同年份该地区GDP 在亚区之间分布的集中化程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A=++ (1)
R=1/9*1+2/9*1+...+9/9*1=5
M=9*1=9
I=
.
A=++ (1)
R=1/9*1+2/9*1+.. .+9/9*1=5
M=9*1=9
I=
对比以上6幅图,及其I值可以看到1999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基本相似,其中1999年的集中化程度最高,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低。

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而是由小到大排序,其结果又会怎么样呢?如果这样操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公式又应该是什么样的?根据表中的数据,试把各亚区的GDP 数据由小到大排序,作出各年份的罗伦次曲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将计算结果与第8 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从小到大排列后: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
=5
M=9*1=9
I=
A=++ (1)
R=1/9*1+2/9*1+...+9/9*1=5
M=9*1=9
A=++ (1)
R=1/9*1+2/9*1+...+9/9*1=5
M=9*1=9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
=5
M=9*1=9
I=
A=++ (1)
R=1/9*1+2/9*1+...+9/9*1=5
M=9*1=9
A=++ (1)
R=1/9*1+2/9*1+...+9/9*1=5 M=9*1=9 I=
结论:如果将各组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则洛伦兹曲线会是程下凹的曲线。

如果这样操
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值公式将会是
I=
R
M A
R -- 比较6幅图及观察I 值可知:1999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小。

并且集中化指数和从大到小排序的结果一样。

根据指数越大集中化程度越大知道1999年的集
中化成都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最小。

10.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人口与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将纵、横坐标均以 累计百分比表示,作出罗伦次曲线,并近似的计算基尼系数。

:
T 指标。

P 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
ln()
n i
i i i y T y 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