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

合集下载

绪论思考题

绪论思考题

思考题绪论1. 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2.中枢免疫器官对免疫细胞的发育起什么作用?3.外周免疫器官主要由哪些组织与器官组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什么作用?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NK细胞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5.补体系统的主要激活途径有何不同6.免疫辅助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什么作用?7.7.临床免疫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什么?8.8.免疫学检验可分为几个部分?9.9.临床免疫学及免疫检验在移植免疫、肿瘤免疫中的意义。

10.10.现代免疫学技术包括了哪些方法?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1.什么是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是什么?2.抗原抗体的结合力有哪些?3.抗原抗体反应有哪些特点?4.如何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5.什么是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有何应用?6.如何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亲和力和亲合力?7.抗原抗体反应体系中为何要确定抗原、抗体的最适比例?8.抗原抗体反应有哪些影响因素?9.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有哪些?10.什么是标记免疫技术?标记免疫技术有哪些类型?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1.什么是免疫原?2.如何制备可溶性抗原?3.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有哪些?4.连接半抗原的载体有哪些?制备半抗原性免疫原的方法有哪些?5.纯化抗原的鉴定包括有哪些内容?6.什么是免疫佐剂?免疫佐剂有哪些种类?免疫佐剂的作用机制有哪些?7.什么是抗血清?什么是多克隆抗体?8.如何制备抗血清?9.动物采血有哪些方法?10.抗血清的鉴定包括哪些内容?第四章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1.杂交瘤技术是如何问世的?其基本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单克隆抗体?其特性和局限性如何?与多克隆抗体有何异同?3.杂交瘤细胞的克隆方法有哪些?4.细胞株冻融的原则是什么?5.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6.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的方法有哪些?7.叙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和应用。

8.叙述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和优点。

临床免疫学检测的常见问题及相关规范

临床免疫学检测的常见问题及相关规范
应按照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的要求参加相应的能力 验证/室间质评;
对没有开展能力验证/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实验室应通 过与其他实验室(如已获认可的实验室或其它使用相同检测 方法的配套系统的同级别或高级别医院的实验室)比对的方 式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接受性。并满足相关要求。
同一项目使用2套及以上检测系统时,每年至少1次内部 实验室比对:2份阴性(1份其他标志物阳性),3份阳性样本(含弱阳性
统计学质控规则
用COI或S/CO表示结果的项目 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评价
--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
统计学质控规则
判断有无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临床定性免疫检验重要常规 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494-2017
分析质量指标的内容:
精密度 准确度 分析敏感性 对转化血清盘的检测能力 分析特异性 干扰因素

25
不精密度曲线
Percent Positive Results Percent Negative Results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5
C 50
Claimed Cutoff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 95
现场检测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2、实验室检测系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意识
EQA活动存在的问题
技术层面
管理层面
仪器检定校准计划
检验前、中、后
仪器的维护保养
方法的性能验证
仪器维修记录
质量控制
……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及应注意问题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及应注意问题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及应注意问题免疫检测目前涉及的范围极广泛,各种病原微生物抗体检测(特别是各型肝炎及艾滋病是各种医院必查项)。

肿瘤标志物、一般免疫标志(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激素等检测一般均归于免疫检测范围内。

对一般全自动化免疫仪器,一般注意定期校准和做好室内和室间质控较容易,但涉及到酶标仪的工作的质控是较难进行的。

以下讨论质控的一般概念及应注意事项。

一、质控目的同其他专业一样,保证免疫检验质量,使其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各试验之间的结果可比性。

原则及方法与其它专业质控类似。

二、免疫检验的标准化免疫检验结果可比性很差,原因一是实验方法不统一,二是缺少用于参考比较的标准试剂,标准化迫在眉睫。

1 、方法标准化(1)实验方法分类①决定性方法准确度高,系统误差小,测值接近真值。

用途:标准品检测;参考方法评价( 一般不用于常规工作)②参考方法被决定性方法证实干扰因素少,测量结果可靠。

用途:鉴定常规方法;质控品定值( 有条件实验室可用于常规工作)③常规方法有足够的精密度、准确性、特异性和适当分析范围。

用途:经方法评估和学术组织认可后推荐为常规方法。

例如:HBsAg 定量决定性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参考方法——高标记率固相放免常规方法——酶标(2)实验方法选择原则①实用性:速度快、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安全可行。

②可信性:精密度、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均达到要求。

(3)方法的评估参数设定真阳性TP ,真阴性TN ,假阳性FP ,假阴性FN 。

①敏感性患者中阳性百分率( 理想100 %)公式:× 100 %②特异性非患者中阴性百分率( 理想100 %)公式:× 100 %③诊断指数①十②,理想为200 %,不宜采用范围(100 — 170 %)④诊断效率某试验性准确区分患者及非患者能力公式:X100 %⑤阳性预测值在所有阳性结果中真正患者百分率。

( 理想100 %)公式:× 100 %⑥阴性预测值在所有阴性结果中非患者百分率。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临床免疫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临床实验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质量控制方法的不完善将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以期为临床实验室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免疫检验的常用质量控制方法1.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为了监测实验室自身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所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

内部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引入质控品进行日常检测,包括日常运行质控和周期性质控。

日常运行质控一般采用常规的质控品进行监测,用于监测每天的检测情况是否正常;周期性质控则是选择特定的质控品进行定期检测,用于监测实验室的长期稳定性。

外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为了监测其检测结果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所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

外部质量控制一般由政府卫生部门或专业机构组织,通过向各个实验室分发标准样本,要求实验室回测并上报结果,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对,以评估各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3.参比实验室比对参比实验室比对是指实验室通过与参考实验室的比对来检验自身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可以通过向参考实验室提交样本进行检测,然后将结果与参考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来评估自身的检测水平,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上述质量控制方法的实施,可以保证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效的质控方法可以及时监测实验室的检测情况,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实验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政府卫生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督和引导,提高全行业的质量水平。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然而,免疫检验的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误诊、漏诊和误判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样本稳定性影响因素:样本在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受到环境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样本稳定性下降,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策:(1) 采集样本时需遵循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样本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2) 样本采集后及时运输并进行保存。

尽可能减少样本在高温、低温、振荡等环境中的暴露时间,避免样本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3) 保存样本时,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如通过冷冻、离心、干燥等方法进行保存。

同时,要确保样本标注正确、完整。

样本在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导致检验结果误差。

(2)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手套、采集器等物品被外界污染。

(3)保存样本时,避免样本间互相污染。

特别是有血源传染性疾病样本,会销毁原样。

试剂品质不良,可能导致试剂与样本反应不完全,从而影响检验结果质量。

(1) 选择检测时所需的品牌、类型、批次的试剂,确保试剂质量符合要求并符合标准。

(2) 试剂使用前需检查保质期,检测试剂是否过期或已经有沉淀,避免使用不合适的试剂。

(3) 试剂打开后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加液操作,并严格检查每个环节操作正确性。

2. 仪器设备质量影响因素:仪器设备不良,或者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误差、质量下降。

(1) 定期保养、维护检测设备,检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确保仪器状态良好。

(2) 检测前及时对仪器进行调试和校准,并记录校验结果,以确保仪器处于恰当的状态。

(3) 操作员持证上岗,严格按流程规范操作,了解并熟练掌握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操作方法。

三、人员素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科室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质量。

(1) 协调科室工作环境,维护科室工作秩序,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

1 . 4 数据处理
者 随机分 为两组 ,各 1 5 1 人 ,分别为 实验组 和对照 组 。其 中实验组 的
组成为1 5 8 例 男性 ,1 4 4 例 女性 ,年 龄组成 为3 7  ̄ 6 9 岁 ,平 均年 龄4 3
使用 S P S S 1 6 . 0 软件 进行数据分析 ,应用统计学 知识对数据进行处 理 ,其 中涉及到f 和P 值 ,兰 值不 大于0 . 0 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时间进 行搁置 ,也 不可被外界环 境所污染 ,还应在适宜 的温度 、湿度 下进行 保存 。其 次 ,患者 的体 位变化也会对 采集的样本 产生影 响,如 在使用 某些激素类 药物后 ,不 可直接采取 然后立 即检验 ,那样血液 中
各项 指标并没有恢 复到患者 自身水平 ,检查 的结果也是 不准确 的,那
对实验数据产生影 响。
进行诊 治 ,在 临床上 发挥其 作用 。为了做 好质控工 作 ,下 面对3 0 2 例
患者的临床质量检验质量 进行分析。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对2 0 1 2 年1 月 至2 0 1 3 年1 月 期间在 我院进行 免疫学 检验 的3 0 2 例 患
免疫 检验 包括 制取 抗血 清和 免疫 原 ,检验 抗 原抗 体 的免疫 活性 等 ,涉及 到的免疫有化 学发光免疫 、放射免疫 、酶免疫等 。临床免疫 检验是一 种治疗途径 ,即通过检验 ,分析患者所 患疾病类型 ,进而对 治疗方法 进行选择 ,可见其对 临床 治疗及诊 断的重要性 。因此 ,临床 免疫检验 的质量控制极 其关键 ,只有 检验质量得 到保证 ,才 能准确地
3讨

3 . 1内在因素
内在 因素 即为 内源性 干扰 因素 ,它包 括类 风湿 因子 、异 嗜性 抗 体 、补 体 、交叉 反应 物质 、免疫 球蛋 白等 ,有 了这些 干扰 物质 的存

浅谈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策论文

浅谈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策论文

浅谈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对策【摘要】检验医学是一门结合了临床诊断治疗与现代实验室技术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检测技术在临床检验中应用。

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的医疗工作,影响着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因此,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如何避免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检验的质量成了临床上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策作为临床诊疗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免疫检验的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它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将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的治疗结果。

免疫检验的结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得到及时、准确、可靠的结果,确保检验的质量,就必须全面实行质量控制程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采集与处理临床标本采集的标本质量是确保检验质量的基础,不同的检验要求对标本的要求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血清(浆)是临床免疫检验最常用的标本,但有时候处于不同的检验目的,还会用到尿液、唾液、脑脊液、粪便等标本。

一般会影响标本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时间、抗凝剂及稳定剂的选择等。

例如:在采集病人血清时,应在清晨患者没有进食之间,确保针筒干燥,抽完血后拿掉针头,将血液注入到一个干燥的试管里面,为了防止溶血,注血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振摇。

待将血清分出后,要在第一时间送检。

如果需要保存,要将其冷藏在4℃的冰箱内,切不可冰冻。

总之,在采集与处理临床标本时一定要针对试验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标本,并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标本采集后,为了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尽量减少储存与运输时间,尽快完成检测,尤其是在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的实验中,最好在采集完标本2h内检测,否则会由于标本中的血小板和红细胞的代谢释放神经元特异酶而导致结果偏高。

2 核定仪器设备及选择试剂免疫检验离不开一起设备与相应的试剂,检验所选择的仪器设备与试剂的质量会给检验的结果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检验所用的诸如分光度计、酶标仪、离心机、冰箱、恒温箱、水浴箱等仪器必须定期给予校正与核定,确保它们符合检验的要求,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主治系列-临床医学检验【代码:352】-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一)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

其他主治系列-临床医学检验【代码:352】-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一)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

其他主治系列-临床医学检验【代码:352】-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一)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单选题]1.在ELISA检测时,当弱阳性质控品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应该核查(江南博哥)的问题不包括A.试剂是否过期B.质控品是否失效C.仪器设备D.加样操作E.患者标本采集、保存是否正确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ELISA检测时,当弱阳性质控品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应该核查的问题主要包括试剂、指控品失效期、仪器设备及人员操作等问题。

患者标本采集、保存正确时,才会接收标本并进行实验操作检测。

[单选题]2.在"即刻法"质控中,当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A.失控B.警告C.处于控制范围内D.该值不在2s范围内E.要重复测定正确答案:C[单选题]3.免疫学检测质控品应具备的特征中不包括A.基质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B.纯品并准确定量C.稳定D.无已知的传染危险性E.定性质控品预期结果已确定正确答案:B[单选题]4.对检测方法实用性的要求不包括A.方法简单快速B.样品和试剂使用微量C.适合大批量和单份标本检测D.经济实用E.量值可溯源准确性高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对检测方法实用性的要求:方法简单快速;样品和试剂使用微量;适合大批量和单份标本检测:经济实用。

量值可溯源准确性高是对标准品的要求。

[单选题]5.下列所述不是质控品基本条件的是A.质控品的基质应尽可能与临床常规实验中的待测标本一致B.良好的稳定性C.无已知的传染危险性D.靶值或预期结果已定E.可单批大量获得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选项为标准品的条件,质控品的靶值要求各实验室自行制定。

[单选题]6.在ELISA定性检测实验中,室内质控图通常应记录A.P/N比值B.质控物的S/CO比值C.质控物的OD值D.阳性对照的OD值E.阴性对照的OD值正确答案:B[单选题]7.下列属于检测样本内源性干扰因素的是A.标本溶血B.标本被细菌污染C.标本中含高浓度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D.标本保存时反复冻融E.标本凝固不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属于内源性干扰因素,其余选项为外源性干扰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异嗜性抗体。但加入量不足或亚类不同时无效。 使用靶特异的非Ig亲和蛋白(Affibody)替代固相或标
记抗体之一。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展示来自定,不受异嗜性抗体的影响。 使用特异的鸡抗体作为固相和测定抗体。
抗鼠Ig 抗体的干扰
使用特异的鸡抗体IgY作为标记或固相 抗体
异嗜性抗体的干扰
天然的异嗜性抗体(IgG)可分为两 类:
可结合于山羊、小鼠、大鼠、马和牛IgG的 Fab区域
可结合于小鼠、马、牛和兔IgG的FC区表位, 通过交联固相和标记的单抗或多抗而出现假阳 性反应。
异嗜性抗体干扰的排除
使用特异的兔F(ab’)2片段作为固相或标记抗体。 在标本或标本稀释液中加入过量的动物Ig,封闭可能存在
第二十一章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
第一节 概述 一、与质量保证相关的定义 二、实验方法诊断效率评价
第二节 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原则 一、标本的正确收集及处理 二、标准化操作及流程 三、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应用 四、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和设备
第三节 质量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之间的 关系
第四节 常用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 一、免疫检验质量控制中常用统计学方法的选择 二、定性免疫检验 三、定量免疫检验
外源性干扰因素
溶血、细菌污染、标本贮存时间过长、凝固 不全、反复冻融
标本溶血
注意避免出现严重溶血。 血红蛋白类似过氧化物的活性,使反应显
色。
标本被细菌污染
细菌的生长,其所分泌的一些酶可能会对抗原 抗体等蛋白产生分解作用
细菌的内源性酶如大肠杆菌的β-半乳糖苷酶本 身会对用相应酶作标记的测定方法产生非特异 性干扰。
诊断效率(efficiency of diagnosis) 是指 能准确区分患者和非患者的能力。
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是指特定试验方法测定得到的阳性结 果中真阳性的比率。
阴性预示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 是指特定试验方法测定得到的阴性结 果中真阴性的比率。
第五节 免疫检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数据处理 一、免疫检验质量保证的意义
思考题 小结
第一节 概述
为保证病人临床诊疗或临床实验研究的有 效性,临床实验室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证明其测定数据能够达到所确定的质量标 准,这就是质量保证的内容。
准确度 (accuracy) :待测物的测定值与其真 值的一致性程度。
抗鼠抗体对使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 免疫测定,可产生假阳性结果
干扰排除可采用下述方法:
使用特异的抗体F(ab’)2片段作为固相或 测定标记抗体。 在标本或标本稀释液中加入过量的鼠Ig, 封闭可能存在的抗鼠抗体。 使用特异的鸡抗体IgG作为固相和测定抗 体。鸡IgG不与人抗鼠抗体反应。
自身抗体干扰
标本采集时间及患者准备
激素和治疗药物 感染性病原体抗原、抗体 肿瘤标志物 特定蛋白
内源性干扰因素
类风湿因子、补体、异嗜性抗体、治疗性抗体、 自身抗体、溶菌酶、磷脂、药物小分子、总蛋 白浓度等
类风湿因子干扰的排除
稀释标本 改变标记抗体 用变性IgG预先封闭标本中RF 测抗原,可加入还原剂如2-巯基乙醇去除RF 使用特异的鸡抗体IgY作为标记或固相抗体
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胰岛素等, 能与其相应靶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在免疫 测定方法中可干扰相应抗原抗体的测定。
为避免以上情况出现,可在测定前用理化方 法将其解离。
溶菌酶干扰
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中,溶菌酶可在 包被的IgG和标记的IgG间形成桥接,从 而导致假阳性。去除溶菌酶或将其封闭, Cu2+离子和卵白蛋白可有效地封闭溶菌酶, 防止其联接IgG。
正态分布的基本统计学含义可用均数、标准差 (s)和概率来说明。
二、实验方法诊断效率评价
诊断敏感性(sensitivity of diagnosis) 是指将实际患病者正确地判断为阳性(真阳性) 的百分率。
诊断特异性(specificity of diagnosis) 是 指将实际无病者正确地判断为阴性(真阴性) 的百分率。
第二节 免疫检验 的质量控制原则
一、标本的正确收集及处理
标本类型及采集容器 标本采集时间及患者准备 内源性干扰因素 外源性干扰因素
标本类型及采集容器
最常用的标本:血液,包括血清、血浆 和全血。唾液或尿液 。
建议采用真空采血管及蝶形针具,以免 直接接触血液。采集容器最好为一次性 无菌密闭容器。
补体干扰
固相抗体和标记二抗可抗体分子发生变构,从 而其Fc段的补体C1q结合位点被暴露出来,这 样C1q就成为一个中介物将二者交联起来,从 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固相抗体也会因为活化补体的结合,封闭抗体 的抗原表位结合能力,而引起假阴性结果或结 果偏低。
补体干扰的排除
56℃ 30min加热可使标本中补体C1q 灭活
标本贮存时间过长
标本在2~8℃下保存时间过长,IgG可聚合成 多聚体,在间接法免疫测定中会导致本底过深、 甚至造成假阳性。
偏倚 (bias) 待测物的测定值与一可接受参考 值之间的差异。
精密度(precision) 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独 立的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测定的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准确度好的实验,其精密度不一定好; 准确度差的实验,其精密度则不一定差;反之亦然。
重复性条件(repeatability conditions) 是指在短的间隔时间内,在同一实验室对 相同的测定项目使用同一方法和同一仪器 设备,由相同的操作者获得独立的测定结 果的条件。
批 (Run) 在相同条件下所获得的一组测定。 均值(Mean)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正态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 当
一质控物用同一方法在不同的时间重复多次测定, 得到一个两头低,中间高,中为所有测定值的均 值,左右对称的“钟形”曲线,又称高斯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