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网络数据的捕获与分析
实验三网络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

实验三 网络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实验,了解sniffer 的基本作用,并能通过sniffer 对指定的网络行为所产生的数据包进行抓取,并分析所抓取的数据包。
二、实验内容A :1、首先打开sniffer 软件,对所要监听的网卡进行选择2、选择网卡按确定后,进入sniffer 工作主界面,对主界面上的操作按钮加以熟悉。
B :设置捕获条件进行抓包基本的捕获条件有两种:1、链路层捕获,按源MAC 和目的MAC 地址进行捕获,输入方式为十六进制连续输入,如:00E0FC123456。
2、IP 层捕获,按源IP 和目的IP 进行捕获。
输入方式为点间隔方式,如:10.107.1.1。
如果选择IP 层捕获条件则ARP 等报文将被过滤掉。
链任意捕获条件编辑协议捕获编辑缓冲区编辑基本捕获条件路层捕获IP 层捕获数据流方向链路层捕获地址条件高级捕获条件在“Advance ”页面下,你可以编辑你的协议捕获条件,如图:选择要捕获的协议捕获帧长度条件错误帧是否捕获保存过滤规则条件高级捕获条件编辑图在协议选择树中你可以选择你需要捕获的协议条件,如果什么都不选,则表示忽略该条件,捕获所有协议。
在捕获帧长度条件下,你可以捕获,等于、小于、大于某个值的报文。
在错误帧是否捕获栏,你可以选择当网络上有如下错误时是否捕获。
在保存过滤规则条件按钮“Profiles”,你可以将你当前设置的过滤规则,进行保存,在捕获主面板中,你可以选择你保存的捕获条件。
C:捕获报文的察看:Sniffer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分析能力和解码功能。
如下图所示,对于捕获的报文提供了一个Expert专家分析系统进行分析,还有解码选项及图形和表格的统计信息。
专家分析系统专家分析系统捕获报文的图形分析捕获报文的其他统计信息专家分析专家分分析系统提供了一个只能的分析平台,对网络上的流量进行了一些分析对于分析出的诊断结果可以查看在线帮助获得。
在下图中显示出在网络中WINS查询失败的次数及TCP重传的次数统计等内容,可以方便了解网络中高层协议出现故障的可能点。
计算机网络原理(双语)-网络协议数据捕获及分析

计算机网络原理(双语)-网络协议数据捕获及分析一、实验内容(1)掌握基本的数据包捕获方法;(2)能够针对捕获的协议数据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验证;(3)使用具体的抓包分析工具(建议:wireshark)对某应用层的网络通信协议进行抓包分析(建议HTTP);(4)出具具体的实验过程,并形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二、工具简介经老师推荐及搜索引擎查询了解到,Wireshark是一款最流行和强大的开源数据包抓包与分析工具,没有之一。
曾一度超越Metasploit、Nessus、Aircrack-ng等强悍工具。
该软件在网络安全与取证分析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作为一款网络数据嗅探与协议分析器,已经成为网络运行管理、网络故障诊断、网络应用开发与调试的必用工具。
可以截取各种网络封包,显示网络封包的详细信息。
可以截取各种网络分组,显示网络封包的详细信息。
另外对于获取到的包,Wireshark只能查看封包、而不能修改和转发封包,并且wireshark是开源软件,可以放心使用,是数据包分析的一大利器。
三、实验过程1、TCP通讯的捕捉与分析:(1)编写,调试TCP服务器与客户端作为实验环境。
(2)运行RawCap.exe进入RawCap.exe 的文件夹,在目录框输入cmd ,点击回车,进入命令窗口输入命令RawCap.exe 192.168.81.1 TCPdump.pcap ,点击回车后开始抓取数据包。
(3)运行程序,记录运行结果。
要先运行服务器程序在运行客户端程序。
(4)结束程序并且ctrl+c停止 RawCap.exe,查看抓取结果。
(此时RawCap.exe的同级目录下多出TCPdump.pcap文件)(5)使用wireshark打开文件TCPdump.pcap,分析RawCap.exe扑捉到client-server的全部通讯数据。
1)查看Tcp流中的应用层数据在Wireshark的的“分析”->“追踪流”->“UDP流”,就会出现下面的窗口,窗口显示的就是客户机与服务器通讯的内容,内容出现的顺序同他们在网络中出现的顺序一致。
arp,ip,icmp协议数据包捕获分析实验报告数据

arp,ip,icmp协议数据包捕获分析实验报告数据篇一: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名称网络协议分析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学号姓名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的抓包软件,了解ARP、ICMP、IP、TCP、UDP 协议的结构。
二、实验环境1.虚拟机(VMWare或Microsoft Virtual PC)、Windows XX Server。
客户机A客户机B2.实验室局域网,WindowsXP三、实验学时2学时,必做实验。
四、实验内容注意:若是实验环境1,则配置客户机A的IP地址:/24,X为学生座号;另一台客户机B的IP地址:(X+100)。
在客户机A上安装EtherPeek(或者sniffer pro)协议分析软件。
若是实验环境2则根据当前主机A的地址,找一台当前在线主机B完成。
1、从客户机A ping客户机B ,利用EtherPeek(或者sniffer pro)协议分析软件抓包,分析ARP 协议;2、从客户机A ping客户机B,利用EtherPeek(或者sniffer pro)协议分析软件抓包,分析icmp协议和ip协议;3、客户机A上访问,利用E(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arp,ip,icmp协议数据包捕获分析实验报告数据)therPeek(或者sniffer pro)协议分析软件抓包,分析TCP和UDP 协议;五、实验步骤和截图(并填表)1、分析arp协议,填写下表12、分析icmp协议和ip协议,分别填写下表表一:ICMP报文分析233、分析TCP和UDP 协议,分别填写下表4表二: UDP 协议 5篇二:网络层协议数据的捕获实验报告篇三:实验报告4-网络层协议数据的捕获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实验——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

计算机⽹络技术与实验——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计算机⽹络技术与实验——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1. 实验介绍本次实验的⽬的在于学习WinPcap的使⽤⽅法,利⽤它捕获以太⽹中的数据包并进⾏简单的解析,最终使⽤MFC画界⾯,展⽰捕获后解析出来的信息。
2. 使⽤WinPcap + MFC进⾏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2.1 WinPcap简单介绍WinPcap是⼀个开源的数据包捕获体系结构,它的主要功能是进⾏数据包捕获和⽹络分析。
它包括了内核级别的包过滤、低层次的动态链接库(packet.dll)、⾼级别系统⽆关的函数库(wpcap.dll)等。
在编写程序之前我们先按以下步骤配置好WinPcap的开发环境。
下载WinPcap并安装打开VS2015,新建->项⽬->MFC应⽤程序(基于对话框,经典菜单)在项⽬上,右键->属性⼯具->属性->项⽬和解决⽅案-> VC++⽬录->包含⽂件->添加WinPcap开发包中的Include⽬录⼯具->属性->项⽬和解决⽅案-> VC++⽬录->库⽂件->添加WinPcap开发包中的lib⽬录项⽬->项⽬属性->配置属性->预处理定义->添加WPCAP和HAVE_REMOTE项⽬->项⽬属性->配置属性->连接器->命令⾏->附加选项框中加⼊wpcap.lib在程序中要加⼊pcap.h头⽂件#include pcap.h2.2 WinPcap程序设计思路使⽤WinPcap捕获数据包⼀般有三个步骤:获取设备列表打开⽹络适配器在打开的⽹络适配器上捕获⽹络数据包2.2.1 获取设备列表在开发以WinPcap为基础的应⽤程序时,第⼀步要求的就是获取⽹络接⼝设备(⽹卡)列表。
这可以调⽤WinPcap提供的pcap_findalldevs_ex()函数,该函数原型如下:int pcap_findalldevs_ex(char * source; //指定从哪⼉获取⽹络接⼝列表struct pcap_rmauth auth; //⽤于验证,由于是本机,置为NULLpcap_if_t ** alldevs; //当该函数成功返回时,alldevs指向获取的列表数组的第⼀个//列表中每⼀个元素都是⼀个pcap_if_t结构char * errbuf //错误信息缓冲区);在上⾯注释中提到的pcap_if_t结构定义如下:struct pcap_if{struct pcap_if *next; //指向链表中下⼀个元素char *name; //代表WinPcap为该⽹络接⼝卡分配的名字char *description; //代表WinPcap对该⽹络接⼝卡的描述struct pcap_addr* addresses; //addresses指向的链表中包含了这块⽹卡的所有IP地址u_int flags; //标识这块⽹卡是不是回送⽹卡}2.2.2 打开⽹卡在获取设备列表之后,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卡打开并对其上的⽹络流量进⾏监听。
计算机网络数据包的获取与分析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数据包的获取与分析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2011 年 12 月1. 设计任务使用抓包软件抓取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并对所抓取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在这里我使用的抓包软件是“锐捷”,使用“锐捷”抓包软件对邮件发送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包进行抓取,并从所抓取的数据包中筛选出邮件发送所产生的包,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数据包所属协议、作用以及首部字段和数据内容(具有相同功能的数据包只分析一次)。
并且需要截图做详细说明。
2. 操作步骤首先打开“锐捷”抓包软件,匿名登录上该软件。
从IE浏览器中打开163邮箱的登陆界面。
从一登陆上的界面点击开始按钮,开始捕捉网络中的数据包。
登陆163邮箱,编辑所要发送的邮件,编辑完成后,点击发送。
发送完成后,关闭邮箱。
查看并分析抓包软件所抓取的数据包。
3. 数据包分析3.1图3.1.1为我的主机的网络配置。
图3.1.1 计算机IP配置3.2 捕获到的数据包分析3.2.1 IP数据报的格式IP数据报的格式,在网络中要对I数据经行封装,在网络中要发送一个数据要对其进行封装。
3.2.1 IP数据包格式还需要地址解析协议ARP,如果主机A要向主机B发送IP数据报是如果高速缓存中没有主机B的IP地址,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主机B在ARP请求分组中看的自己的IP地址,就想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主机A收到主机B的响应分组后,就在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图3.2.2为邮件发送过程中所发送的ARP请求。
3.2.2 ARP会话树3.2.3 ARP协议结构树由图3.2.3可见,该ARP 硬件类型 0001 协议类型 0800 硬件长度 6 协议长度 4 操作码 1 源物理地址8c-89-a5-fb-15 源IP地址10.10.20.102 目标物理地址还未知3.2.2在网络层封装层IP数据包在网络层封装层IP数据包,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添加首部和尾部封装成帧,并把封装好的帧发送给目的主机的数据链路层,对方的数据链路层收到的帧无差错,则从收到的帧中提取出IP数据报上交给上面的网络层,否则丢弃这个帧。
网络信息收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信息收集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图书馆实验目的:1. 掌握网络信息收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提高信息检索与筛选的能力。
3. 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实验内容: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泛滥、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等问题。
为了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和质量,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学习网络信息收集的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步骤1. 确定信息需求在开始收集信息之前,首先要明确信息需求。
本实验以“网络信息安全”为主题,旨在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技术与发展趋势。
2. 选择信息收集途径根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信息收集途径。
本实验主要采用以下途径:(1)搜索引擎: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检索相关信息。
(2)专业网站:访问相关领域的专业网站,获取权威、准确的信息。
(3)社交媒体:关注行业人士、专家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获取最新动态。
(4)学术数据库:利用CNKI、万方等学术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报告。
3. 信息收集与筛选(1)信息收集:根据所选途径,进行信息收集。
本实验共收集到约100篇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文章、报告、新闻等。
(2)信息筛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无关、虚假、过时的信息。
最终筛选出约30篇有价值的信息。
4. 信息整理与分析(1)信息整理:将筛选出的信息按照主题、时间、来源等进行分类整理。
(2)信息分析:对整理后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通过信息收集与筛选,发现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信息泄露:黑客攻击、病毒、木马等手段导致大量个人信息泄露。
(2)网络诈骗: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诈骗活动,侵害他人利益。
(3)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传播,扰乱社会秩序。
2. 网络安全技术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下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1)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数据包捕获实验实验报告

我们在语言,界面,协议方面都充分考虑到了其可扩展性。所以,要在这个版本的基 础上开发新的版本相对来说还是不难的。这样可以很好的复用现在的代码。 5. 操作方便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一、实验室名称:软件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包捕获实验
三、SnifferFox 工作原理:
软件首先把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然后获得网卡接收到的数据,按 TCP/IP 协议对数据包进 行分析,按照用户的要求把一部分包过滤掉,然后再把这些等剩下的数据包写入缓冲区(一块 指定大小的内存块,可以根据用户计算机的内存大小手工设置),显示在用户界面上,当缓冲 区满了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把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外存中去。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说明。
图表 1 SnifferFox Data Flow Diagram
SnifferFox 是一个多线程的系统,大致可以分成 3 个线程(实现的时候实际只用了 2 个),抓 包线程(Sniffer Thread),协议分析和过滤的线程,用户界面。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因此可以获 得原始的数据帧,所以 SnifferFox 可以支持 ARP,RARP 等底层协议。
这是我们考虑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我们在尽量地让系统的操作方式符合人们的习惯, 使得用户觉得它方便好用。 6. 支持了比较多的协议
以太网中,SnifferFox 分析了 TCP/IP 族的几乎应用层以下的所有协议,应用层的协议 能够识别 112 个。
网络数据捕获及分析实验报告

广西民族大学网络数据捕获及分析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 10网络姓名郭璇学号 110263100129 实验日期 2012年10月19日指导老师周卫实验名称网络数据捕获及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捕获网络通信数据,使学生能够真实地观察到传输层(TCP)和应用层(HTTP)协议的数据,对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有感性的认识。
2、通过对捕获的数据的分析,巩固学生对这些协议制定的规则以及工作的机制理解,从而对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有初步的认识,以便为之后通信协议设计以及通信软件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协议理论TCP:1、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说明(specified)。
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UDP是同一层内另一个重要的传输协议。
2、TCP所提供服务的主要特点:(1)面向连接的传输;(2)端到端的通信;(3)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4)全双工方式传输;(5)采用字节流方式,即以字节为单位传输字节序列;(6)紧急数据传送功能。
3、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TCP连接的建立:TCP协议通过三个报文段完成连接的建立,这个过程称为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过程如下图所示。
TCP连接的终止:建立一个连接需要三次握手,而终止一个连接要经过四次握手,这是由TCP的半关闭(half-close)造成的。
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4、服务流程TC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即在传输数据前要先建立逻辑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3个过程。
TCP提供端到端、全双工通信;采用字节流方式,如果字节流太长,将其分段;提供紧急数据传送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有Windows 2003系统的计算机,局域网,协议编辑器软件和 协议分析器软件。 四、实验步骤(需要抓图说明实验过程) (一)ARP协议数据包的编辑与捕获 1、打开协议编辑器,编辑ARP协议数据包(先扫描主机,然后按需 要设置协议类型(数据链路层首部)、源MAC地址、源IP地址、目 的IP地址,并校验数据是否正确)
淮海工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书
分析
课 程 名: 《计算机网络》 题 目: 实验三 网络数据包的捕获与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批阅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三 网络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协议编辑器及协议分析器的作用,并能
通过对网络层协议数据包的编辑、发送、捕获、分析,掌握数据 封装的格式和方法,能对捕获的数据包分析其数据链路层和网络 层的首部。 二、实验内容
2、打开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开启捕获报文。 3、返回协议编辑器发送一定数量的数据包;
4据包的编辑与捕获 1、打开协议编辑器,编辑ICMP协议数据包(先扫描主机,然后按 需要设置协议类型(数据链路层首部和网络层首部分别设置)、源 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ICMP首部校验 和、总长度,IP首部校验和,并校验数据是否正确)
2、打开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开启捕获报文。 3、返回协议编辑器发送一定数量的数据包;
4、在协议分析其中停止捕获报文,并查看所捕获的报文。
五、实验结果分析 分别对ARP协议和ICMP协议所编辑的数据包和所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分 析。 要求:对捕获的报文分析其数据链路层首部和网络层首部内容,并与所 编辑的报文做比较。 六、实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