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小说读后感2000字
《亮剑》读后感(精选21篇)

《亮剑》读后感(精选21篇)《亮剑》读后感 1《亮剑》这本书是都梁写的,令我受益匪浅。
《亮剑》的书与电视剧我都看过。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什么是英雄?读完《亮剑》后,我认为英雄应比猛虎多一分计谋;比莽汉多一分细道;忠心耿耿,为朋友两肋插刀,不因为私事而误国家大事。
天下有几个能做到?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位英雄,虽然他粗话连篇,遇到不顺心的事就骂娘。
但他可以做到上面的.几点,有勇有谋,为朋友两肋插刀。
智拿山崎孤军深入的山崎大队,无意中找到了八路军太行根据地的腹地。
其他部队久攻不下,李云龙用三千六百颗手榴弹创下奇功,李云龙阵前挑战以刀剑一决雌雄,最后山崎大队被灭。
如此看来,李云龙难道不是有勇有谋吗?和尚被杀,云龙报仇那和尚被派去129师师部送信,路上被山猫子带的几个土匪干掉了,头被挂到树上,李云龙听到这事,哭了一个多小时;说为和尚报仇,可这伙土匪昨天已加入新二团,杀他们是要被处分的。
李云龙毫不在意,刀锋斜着飞出,山猫子的头飞出一丈多远。
这难道不是为朋友而两肋插刀吗?我心中的李云龙虽然多多少少有些坏毛病,但他有血性,有骨气,有英雄气概!《亮剑》读后感 2两天来,什么也没干,硬是把一本570页的《亮剑》给读完了。
我是那种不怎么太爱读书的人,可是,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真被它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它象一把无情的利剑,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让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李云龙,无愧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他的一生,是坎坷,多灾多难,而又赋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为之动容。
这样的军人,怎能不值得我们尊敬,崇拜,怀念呢?参加过数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台作战的他可以称为是一位资历很深的老红军了。
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渐成长为解放军的高级军官,他经过了残酷的战争的洗礼。
作为一名指挥官,他思想敏锐,处事机敏,当机立断,身先士卒,英勇果敢。
亮剑小说读后感2000字[修改版]
![亮剑小说读后感2000字[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1c1db4be1e650e53ea9917.png)
第一篇:亮剑小说读后感2000字继续教育学院理三雷傅宇亮剑读后感借假期这个机会我阅看了都梁的小说《亮剑》。
曾经一段时间看了同名电视连续剧《亮剑》后也是感叹颇多,《亮剑》给我最大的震撼是该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忠实于生活,这是该剧最大的亮点。
《亮剑》播出后,就创下了2005年电视剧收视率新记录。
《亮剑》最大的成功所在就是脱离了以往战争题材影片那种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范畴。
亮剑是一部感人致深的爱国主义题材的小说,通过一位将军的成长旅程,用他的坎坷百折的一生来诠释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亮剑。
这部小说被改变同名电视剧之后,其情节有很多删节,看完整部原著之后,令我从新对[亮剑]有了新的熟悉和理解,电视剧情多是反映了李云龙驰骋疆场的抗日时期的情节,原著后期有关李云龙同文化大革命时期更加真实的写照,使读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这个人物的命运发展,我读完之后,在作者的思路情节中,仿佛切身处地感受到那个炮火纷飞抗战时期的残酷斗争,以及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书中所述的绝大部分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刻画出一个个真实有血有肉的汉子,而他们的妻子是贤淑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子,她们辅佐李云龙,赵刚志同道合的丈夫一同生死与共患难真情,足以令人感慨万千。
书中把每一个人物特征描写的淋漓透彻而生动,李云龙到最后以死来抗争那个混沌年代的多桀,他是以军人最高尚的品节来见证将军的荣誉,李云龙是一位令我钦佩的人物,无论历史上有无这位将军,还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总之全书读完后,给我感慨颇深,亮剑的精神是值得人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去敬仰的。
我于三天的时间读完全书,前文情节真实而生动,当我读完白刃战那章后热血沸腾,那一章是写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个加强营伏击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人数比例1:1的且装备落伍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日本人真正的肉搏冷兵器较量,最后完胜日本关东军,真不愧当时八路军的一支铁打的团队。
这场胜利为后面所描写李云龙这个人物硬朗的风格做了前期的铺垫,其中李云龙幽默轻松搞笑的对白令读者眼前一亮,不仅菀尔,主要的是他那开朗的性格和直率朴实的话语,更多的是他那骨子里的坚强和他在战争中奇异的方式来烘托氛围,来感染读者的心情。
《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是一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作品,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王小波。
这部小说以一个普通的士兵杨子荣的
视角,生动地描绘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艰苦奋斗和英勇顽
强的精神面貌。
通过阅读《亮剑》,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
朝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战争中,士兵
们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和严酷的环境,依然坚守阵地,英勇作战,
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意志和无畏勇敢。
此外,通过主人公杨子荣的成长故事,我也深刻领悟到了军人
的责任与担当。
在战争年代,每一个中国军人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
利益而战斗,他们的责任不仅是保卫国土,更是捍卫国家尊严和民
族荣誉。
杨子荣在战争中历经磨难,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他的成长过程让我深受触动。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亮剑》,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
迹和军人的责任担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战争
题材的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神风貌的伟大作品,让我对军人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亮剑》读后感

《亮剑》读后感•相关推荐《亮剑》读后感(通用10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亮剑》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亮剑》读后感篇1“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李云龙,一位“草莽英雄”式的将军的一生写照。
他是“中国农民式的巴顿”。
他是战争的王者,“战争之神”。
他,为战争而投生天地,为战争而功成名就,为战争而身败名裂,又为战争而名留青史。
他是一个有匪气的侠客,大碗喝酒,大碗吃肉。
但他更是一个忘我的英雄,他与战友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这样的李云龙,李将军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消除了我与他之间不可跨越的藩篱,打破了将军高高在上的神话。
我会随着他或喜或悲,或笑或叹。
会为他每一次战役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会为他的多次抗命而胆颤心惊,为他的两次降级而愁眉苦脸,更为他的三次复出觉得天道酬勤。
读完《亮剑》,李将军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感叹生不逢时,感慨自己生为女儿身无法像李云龙,李将军一样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伟业。
无法成就伟业,但我可以学习李将军的精神,亮剑的精神,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输赢,无论敌寡敌众,无论身处何方,我都要敢于亮剑,敢于战斗。
狭路相逢勇者胜。
相信在亮剑的精神的引导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我都可以亮出自己的那一把剑,无论成功或失败,或输或赢,在风雨中成为那一只最美丽的海燕,接受生命的考验,终有一天我的的那一把剑将是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亮剑》,亮的不是剑,而是国人心中的军魂之美,剑不是剑,而是千千万万为国为家奉献一切,肝脑涂地的万里长城,高岭之花。
《亮剑》读后感篇2《亮剑》以我军将领李云龙的个人命运为主线,以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文革时受到迫害自杀,到1980年予以平反为止的人生传奇故事。
[读后感]亮剑读后感10篇
![[读后感]亮剑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e4905c7fd5360cba1adb77.png)
[读后感]亮剑读后感10篇亮剑读后感亮剑读后感(一):是一篇新派作家退伍军人都梁的处女作,开创全新概念战争小说之先河???市场化风格的战争故事?,一经推出就博得了广大读者的称赞,成为当代最畅销小说之一。
作品中的主角??李云龙是一个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
他的人生信条是:应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在战争与和平的时空转换中,他的命运注定要充满悲欢离合?无论是政治生涯还是婚姻、感情??李家坡战斗开始之前,李云龙正在水腰子兵工厂和后勤部长张万和软磨硬泡。
李云龙中等个子,长得很均匀,就是脑袋略显大了些,用他自我的话解释,是小时候练武,师傅老让他练头功练得狠了些,净拿脑袋往石碑上撞,一来二去就把脑袋撞大了。
李云龙已和张部长纠缠了两个多小时了,不为别的,就是想多弄点边区造手榴弹。
这是八路军太行兵工厂的土产。
平心而论,李云龙一点儿也不认为这种土造手榴弹有什么好,比起日军的那种柠檬式手榴弹差得太远啦,边区造的铸铁弹体质量太差,爆炸后有时只炸成两半,弹片的杀伤效果极糟糕,这种玩艺儿在战斗中常耽误事。
可话又说回来了,就这种边区造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部队,用李云龙的话说:能拔脓就是好膏药,有总比没有强。
后勤部长张万和是李云龙的大别山老乡,在红军时期就是老熟人了。
所以说话也随便惯了,似乎彼此不骂几句就太见外啦。
张部长说:你狗日的就不像个当兵的,是他娘的商人,心算是黑到家了,我已经多给了你们独立团十箱了,还他娘的贪心不足。
我早听别人说后勤部长张万和其实不是大别山人,早先是从山西这边逃荒过去的,我还不信,这回可真信啦,是他娘的抠,这又不是金元宝,你存着想下崽咋的?操,你要不给,老子这天就不走了,你小子还得管饭。
这狗日的哪像个团长?无赖嘛,都像你们团这么软磨硬泡,我这后勤部长就别干啦。
行吧,我再给你十箱,得了,你还先别道谢,老子不白给,你得拿东西来换。
《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叶问的
成长经历和抗战中的战斗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
韧和勇敢。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也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小说中描写了叶问从一个懦弱的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
毅的抗战英雄的过程。
在战争的洗礼中,叶问不断历经磨难,但他
始终不放弃,不畏艰难,最终成为了一名顶天立地的抗战英雄。
这
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坚韧不拔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
挑战时,只有不屈不挠,才能战胜一切。
其次,小说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和勇敢。
在
战争年代,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但他们依然坚守信念,勇
敢抵抗日本侵略者。
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让我更加热爱祖国,也更加珍
惜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
通过阅读《亮剑》,我不仅了解了抗战时期的历史,也感受到
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伟大。
这部小说让我更加坚定了对祖国的热爱,也让我明白了坚韧不拔和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能够铭
记历史,珍惜和平,也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像叶问一样,勇敢地面对,不屈不挠。
《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是一部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小说,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王朔。
这部小说以其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读完《亮剑》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
和牺牲精神。
小说中描写的战争场景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但更让我感动的是人民解放军官兵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
勇精神。
他们在战场上不畏牺牲,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义
无反顾地奋战到底。
这种英雄主义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
热爱祖国和人民。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描写了许多人民解放军官兵的感人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官兵的深厚情感和高尚品质。
他们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还在生活中展现出了对人民的深
厚感情和对正义的坚守。
这些感人的故事让我对人民解放军官兵产
生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之情。
通过阅读《亮剑》,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解放
军官兵的英勇精神。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还让
我对人民解放军官兵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我相信,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我们也应该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义无反顾地奋斗下去。
《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是一部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通
过描写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战斗场面,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
勇和坚毅。
这部作品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在
战火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
他们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
他们的英勇事迹让
人肃然起敬,也让人深感自豪。
同时,通过《亮剑》这部作品,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
残酷和无情。
战争不仅夺走了无数无辜的生命,也给人们的心灵带
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作品中描绘的战场场面让人触目惊心,让我
深切地体会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苦难。
通过阅读《亮剑》,我对战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这部作品让我感到自
豪和敬佩,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能够让世界更加和平,让战争不再带给人们痛苦和苦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教育学院理三雷傅宇
亮剑读后感
借假期这个机会我阅看了都梁的小说《亮剑》。
曾经一段时间看了同名电视连续剧《亮剑》后也是感叹颇多,《亮剑》
《亮剑》播出后,给我最大的震撼是该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忠实于生活,这是该剧最大的亮点。
就创下了2005年电视剧收视率新记录。
《亮剑》最大的成功所在就是脱离了以往战争题材影片那种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范畴。
亮剑是一部感人致深的爱国主义题材的小说,通过一位将军的成长旅程,用他的坎坷百折的一生来诠释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亮剑。
这部小说被改变同名电视剧之后,其情节有很多删节,看完整部原著之后,令我从新对[亮剑]有了新的熟悉和理解,电视剧情多是反映了李云龙驰骋疆场的抗日时期的情节,原著后期有关李云龙同文化大革命时期更加真实的写照,使读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这个人物的命运发展,我读完之后,在作者的思路情节中,仿佛切身处地感受到那个炮火纷飞抗战时期的残酷斗争,以及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书中所述的绝大部分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刻画出一个个真实有血有肉的汉子,而他们的妻子是贤淑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子,她们辅佐李云龙,赵刚志同道合的丈夫一同生死与共患难真情,足以令人感慨万千。
书中把每一个人物特征描写的淋漓透彻而生动,李云龙到最后以死来抗争那个混沌年代的多桀,他是以军人最高尚的品节来见证将军的荣誉,李云龙是一位令我
钦佩的人物,无论历史上有无这位将军,还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总之全书读完后,给我感慨颇深,亮剑的精神是值得人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去敬仰的。
我于三天的时间读完全书,前文情节真实而生动,当我读完白刃战那章后热血沸腾,那一章是写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个加强营伏击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人数比例1:1的且装备落伍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日本人真正的肉搏冷兵器较量,最后完胜日本关东军,真不愧当时八路军的一支铁打的团队。
这场胜利为后面所描写李云龙这个人物硬朗的风格做了前期的铺垫,其中李云龙幽默轻松搞笑的对白令读者眼前一亮,不仅菀尔,主要的是他那开朗的性格和直率朴实的话语,更多的是他那骨子里的坚强和他在战争中奇异的方式来烘托氛围,来感染读者的心情。
书中的一些情节,有些真实的场景如同在目,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他听到警卫员魏和尚牺牲的消息时,脸色惨白而悲伤的心情,不惜得罪新二团团长丁伟,把其刚收编后的土匪二当家砍头的那一幕,为战友血仇必报不惜自己降职。
为刚迎娶过门后被日本特工队带走的秀芹一怒攻打县城的魄力,同样深受感动。
还有描述他的老对手楚云飞这个人物也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人在战场上是对手,私交感情却非常不错,惺惺相惜,只因党派斗争在战场上二人水火不容彼此礼尚往来,看得颇有一番滋味,二人临终也未能见面,后楚退居台湾升任中将后,闻听李云龙逝世的消息后,发出函电悼言,可见只有敌人才了解敌人,珍惜这位难得的老对手却因政治阶级斗争过早谢幕,可惜楚云飞在有生之年也只能望海兴叹,祖国尚未统一,却难免又一番惆怅。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李云龙的好战友赵刚,赵刚这个人物虽是文人出身,却同样具备领军打仗的本领,前期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李云龙有很多不同观点,但碰到大事上,他所具备的长远眼光和冷静的头脑是李云
龙所欠缺的,李云龙性情似火,热情奔放,赵刚性情似水,冷静悠长。
而到后期,两个人的交情在不断的融合升华,到最后他跟李云龙的交情就差割头换颈了,直到赵刚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大会上不肯与其他人同流合污,落井下石而被批斗致伤与妻子自
杀殉志,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令人感动,他的妻子同样是一位申明大义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女子,最后双双殉情,托孤给李云龙,符合了夫妻两人的相同的革命伴侣,留给后人回忆。
李云龙的三次哭泣,一次因为警卫员牺牲,另一次深深感动我的是,在一次抗战前线,同一位运送军用物资的老人之间朴实的对白,最后得知老人的儿子都为八路军运送军需而死亡后,李云龙下令全团5000将士集体向老人下跪,跪拜老者的大恩,深为感动。
还有就是在困难时期,与家里保姆张妈的对话,把老人家当作自己母亲一样来善终,这份亲情的流露,是任何善良人都能感受到一位儿子把老人当作真正母亲来诚待的亲情,浓厚而久远,回味犹深。
最后想说说,李云龙两位妻子和孩子们的事情,李的第一位妻子是独立团时驻扎在一个村庄的妇救会主任,是一位淳朴而善良的女子,只可惜还未能给李共进花烛就被日本人掠去,壮烈牺牲后,李的心境似是悲痛难抑。
后文着重写了李的第二位妻子田雨和他的感情婚姻生活,由近及远,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相恋到最后相濡以沫,两人性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却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婚姻生活,还有对阶级观点中的不少分歧也影响到了两人的生活,细节描写也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他们的两个孩子都跟随了父母的品性,最后结尾孩子们都已成为国家军队的栋梁之材,也从未敢忘记父母养育之恩,齐刷刷的跪拜在当年的旧院中,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
李云龙将军,生是条好汉,同样视死如归,军人面对死亡,就是用枪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当子弹穿过他头颅的那一刻,红的是血,白的是脑,红白分明,当马天生拿出射入墙内的子弹时,惊奇子弹如李所说的一样,被他的头骨削弯,他的傲骨犹存,显示了他这一生不朽的履历非常人所及。
这就是我的亮剑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