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找正培训
合集下载
“联轴器找中心理论培训”教案讲义

23
0
2
1 4.按照校准后的磁力中心线,连上联轴器及转子,由于受到联轴器和转子的限
/
制,不在有自由运行的空间,不可能把转子放在中心线上,误差范围在1mm
8 /
时引起的电磁力时可以承受的,如果超过1mm时则要调整磁力中心线。
2 5.脱开电机及联轴器螺栓,测量对轮之间的距离,然后启动电机运行5分钟停
7
• 大型机器 端面距离 8—12 mm
• 中型机器 端面距离 6—8 mm
• 小型机器 端面距离 3—6 mm
• 在给水泵(多级)找正时,联轴器端面间隙为:工作窜量+规定 值
29
0
2
1
/ 8
• 弹性联轴器与刚性联轴器
/
2
7
21
0
2
1
/ 8
三、找中心的目的
/
2
7
• 找中心的目的是使一台设备转子轴中心线与另一台设备转子轴中
后支脚垫片厚度=联轴器端面到后支脚螺栓中心
距离×(上张口—下张口)/联轴器直径 +(a1-a2) /2
2 03
八、实例计算:
2
1
已知条件如下图(单位:mm)
/ 8
要求:
/ 2
1. 分析中心状态
7
2. 径向轴向调整到零,计算调整量
+15
2 04 2 1 / 8 / 2 7
解:
计算步骤 中心状态分析:
21
02
2
1
/ 8
测量数据记录示意图
/
2
7
21
03
2 1
离心水泵两表找正法
/
8
/
2
7
联轴器找中心理论培训讲解

• 750—1500 0.03 0.06 0.15
• 1500—3000 0.02 0.04 0.10
• 3000以上 第二级机器
0.01 0.03 0.06
• 750以下
0.07 0.15 0.30
• 750—1500 0.05 0.10 0.20
• 1500——3000 0.03 0.07 0.15
0.08
• <750
0.08
0.10
• 在调整联轴器之前先要调整好两联轴器端面之间的间隙,此间隙 应大于轴的轴向窜动量,规定如下:
• 大型机器 端面距离 8—12 mm
• 中型机器 端面距离 6—8 mm
• 小型机器 选择)
端面距离
3—6 mm(现场实际可按图纸要求
• 在给水泵(多级)找正时,联轴器端面间隙为:工作窜量+规定 值
22
7. 间隙测量,记录面不平行值(张口)的计算,(不
考虑轴向窜轴),轴向装一只百分表,计
算公式为a*= a1- a3,正的为上张口,负的 为下张口。左右张口为a*=a2-a4,正的为 a2那边张口,负的为a4那边张口。
上下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b*= ( b1- b3)/2,正的为电机偏高,负的为电 机偏低。左右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b*= (b2- b4)/2正,的为电机偏右,负的为 电机偏左。
2019/8/7
21
注意:拿到一组数据你要会判断它的正确性,你从那里开始对零的,盘 一周后到原来位置径向表应该为0,径向表读数上下之和与左右之 和应相差不多,两只轴向表数据相同。否则的话要检查磁性表座和
百分表装得是否牢固。最后测得的数值应符合: • a1+a3=a2+a4 b1+b3=b2+b4
联轴器找正培训课件

离也就是两轴在垂直方向的偏差值3ac/2 。因此,只要测得3a与3b的数 值,可以求得3ac的数值(要注意读数的正负号)。水平方向的偏差分析
与垂直方向相同。
2.调整方法
测量完联轴器的对中情况之后,根据记录图上的读数值可分析出两
轴空间相对位置情况。按偏差值作适当的调整。为使调整工作迅速,准 确进行,可通过计算或作图求得各支点的调整量。测量方法不同,计算 方法也不同。 (1)两表测量法,三表测量法及五表测量法
刚性联轴器:
只能传递运动和转矩,不具备其他功能 包括凸缘联轴器、套筒联轴器、夹壳联 轴器等。
挠性联轴器:
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不仅能传递运动和转矩,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轴向、
径向、角向补偿性能 包括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链条联轴器、滑块联轴器
等。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能传递运动和转矩;具有不同程度的轴向、径向、 角向补偿性能;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减振、缓冲作用,改善传动系统的工作性能,
包括各种非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和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各种弹性联轴
器的结构不同,差异较大,在传动系统中的作用亦不尽相同.
二、电机联轴器找正方法:
联轴器的找正是电动机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电动机工作时 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 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 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器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 对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机器产生 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机 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安装联轴器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
(f)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双点对轮卡;
与垂直方向相同。
2.调整方法
测量完联轴器的对中情况之后,根据记录图上的读数值可分析出两
轴空间相对位置情况。按偏差值作适当的调整。为使调整工作迅速,准 确进行,可通过计算或作图求得各支点的调整量。测量方法不同,计算 方法也不同。 (1)两表测量法,三表测量法及五表测量法
刚性联轴器:
只能传递运动和转矩,不具备其他功能 包括凸缘联轴器、套筒联轴器、夹壳联 轴器等。
挠性联轴器:
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不仅能传递运动和转矩,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轴向、
径向、角向补偿性能 包括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链条联轴器、滑块联轴器
等。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能传递运动和转矩;具有不同程度的轴向、径向、 角向补偿性能;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减振、缓冲作用,改善传动系统的工作性能,
包括各种非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和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各种弹性联轴
器的结构不同,差异较大,在传动系统中的作用亦不尽相同.
二、电机联轴器找正方法:
联轴器的找正是电动机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电动机工作时 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 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 两轴绝对准确的对中是难以达到的,对连续运转的机器要求始终保持准确的 对中就更困难.各零部件的不均匀热膨胀,轴的挠曲,轴承的不均匀磨损,机器产生 的位移及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等,都是造成不易保持轴对中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机 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这也是安装联轴器时所需要的.从装配角度
(f)有平滑圆柱表面联轴器用的可调节双点对轮卡;
联轴器的找正培训课件

34
联轴器的找正
第2个步骤:使两半联轴器中心线在同一 水平面内。由于a3 >a1,即两半联轴器不 同心,其原有径向偏移量(偏心距)为: e=(a1-a3)/2 或e=|(a1-a3)/2|。再加上第一 步找正时又使主动半联轴器中心点的径向 位移增加了ymm。所以,为了要使两半联 轴器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内,必须在主动 机的支脚1和2下同时加上厚度为(y+e) mm的垫片。
联轴器的找正
讲师:所兴宇
1
联轴器的找正
(一)联轴器偏移的分析
2
联轴器的找正 联轴器找正前首先应保持半联轴器端面与其中心 线垂直,也就是在半联轴器装到轴上后,其端面与 轴线垂直度符合要求才能进行找正工作。 联轴器找正调整前,两轴相对位置可以是任意的, 为减少找正调整工作量,一般在机器安装时,首先 把从动机安装好,使它的轴线处于正确位置,之后 的找正就是以这条轴线为基准来调整主动机位置, 使主动机轴线与从动机轴线达到对中要求。一般情 况从动轴是水平安装,故使从动轴先处于水平,并 达到标高等要求。
39
联轴器的找正
40
联轴器的找正
41
பைடு நூலகம்
联轴器的找正
由图可知,联轴器在0°和180°两个位 置上轴向间隙s1 <s3、径向间隙a1 >a3, 这表示两半联轴器既有径向位移又有角位移。 根据0°和180°两个位置测量的径向间隙值, 可作出联轴器偏移情况示意图,如图c所示。
42
联轴器的找正
(C)
43
37
联轴器的找正
全部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调整好,应满 足下列条件: a1= a2= a3= a4;s1= s2= s3= s4 这表明主动机轴和从动机轴的中心线位 于同一条直线上。
联轴器找中心培训学习PPT课件

b 1(b1b3)
2
.
28
例题1:采用百分表测量某电动机找正记录如下图所
示,试问电动机底脚高度应如何调整(卡具在电动
机侧,联轴器对轮直径为300mm)。
• 解析:采用百分表
测量时,上侧径向 读数大,说明电动 机低;端面读数相 同说明电动机前后 脚无差别,电动机 前后底脚均应垫高
• 答:电动机前后脚均
• 4、每转90度测量一次
并记录结果
.
14
联轴器找中心基本方法
• 将测量结果正确
记录在图中
1)偏心值记录在圆外 2)张口值记录在圆内
.
15
测量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
1)轴承安装不良; 2)有外力作用在转子上; 3)百分表架设不符合要求; 4)垫片片数过多后不符合要
求; 5)绘图或计算错误。
.
16
联轴器找中心基本方法
.
18
第一种情况:联轴器上偏心下张口中心状态及调整
方法
.
19
第二种情况:联轴器上偏心上张口中心状态 及调整方法
.
20
第三种情况:联轴器下偏心上张口中心状态及 调整方法
.
21
第四种情况:联轴器下偏心下张口中心状态及 调整方法
.
22
以上支点上移下移均通过加减垫片调整
• 在设备底座加减垫片时应注意事顶?
量端面必须光滑平整
• 5、装好试转一圈,百分表回原始
位置。A表读数应复原,B、C两块
表读数差值应与起始位置的相同
• 6、百分表要有一定的初始压缩量,
并尽量保证百分表两指针同. 步
13
联轴器找中心基本方法
间隙测量及记录
• 1、盘轴一圈,检查转子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重要)ppt课件

Nhomakorabea机
侧
20
最新编辑ppt
安装表时只需在每个对轮上装轴向二只表,电机与风 机的径向偏差会直接反映在轴向表上,并经计算可得 。
轴向安装二只表为了消除轴向窜动对轴向偏差测量结 果的影响,计算方法如下:
上下偏差为:(A1+B1)/2-(A3+B3)/2。
需测量的数据有D、L1、L2、L3,
各表的数值。
4
最新编辑ppt
找中心的原理
示意图
5
最新编辑ppt
联轴器找中心
测量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6
最新编辑ppt
找中心的原理
一般圆里面的为轴向数据a,外面的为径向数据b, 在测得的数值中,若b1=b2=b3=b4,则表明两对轮 同心;若a1=a2=a3=a4, 表明两对轮的端面平行。 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说明两轴的中心 线重合;若所测数据不等,根据计算结果是否在标 准范围内,超出标准则需对两轴进行找中心。
联轴器中心找正理论培训
1
最新编辑ppt
前言
联轴器找中心是泵、风机等辅机设备检修的一 项重要工作,转动设备轴中心若找得不准,必然要 引起机械的超常振动。因此在每次检修中必须进行 转动机械设备轴中心找正工作,使两轴的中心偏差 不超过规定数值。在我厂锅炉辅机中心标准基本上 都在0.05mm(即5丝)以内。
上下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b*= (b1- b3 )/2,正的为电机偏高,负的为电机偏低。
左右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b*= (b2- b4)
13
最新编/2辑正pp,t 的为电机偏右,负的为电机偏左。
分析中心状态
注意: 1、百分表的位置,安装在电机对轮上和安装在泵 体对轮上径向的中心状态正好相反,轴向不变;
侧
20
最新编辑ppt
安装表时只需在每个对轮上装轴向二只表,电机与风 机的径向偏差会直接反映在轴向表上,并经计算可得 。
轴向安装二只表为了消除轴向窜动对轴向偏差测量结 果的影响,计算方法如下:
上下偏差为:(A1+B1)/2-(A3+B3)/2。
需测量的数据有D、L1、L2、L3,
各表的数值。
4
最新编辑ppt
找中心的原理
示意图
5
最新编辑ppt
联轴器找中心
测量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6
最新编辑ppt
找中心的原理
一般圆里面的为轴向数据a,外面的为径向数据b, 在测得的数值中,若b1=b2=b3=b4,则表明两对轮 同心;若a1=a2=a3=a4, 表明两对轮的端面平行。 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说明两轴的中心 线重合;若所测数据不等,根据计算结果是否在标 准范围内,超出标准则需对两轴进行找中心。
联轴器中心找正理论培训
1
最新编辑ppt
前言
联轴器找中心是泵、风机等辅机设备检修的一 项重要工作,转动设备轴中心若找得不准,必然要 引起机械的超常振动。因此在每次检修中必须进行 转动机械设备轴中心找正工作,使两轴的中心偏差 不超过规定数值。在我厂锅炉辅机中心标准基本上 都在0.05mm(即5丝)以内。
上下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b*= (b1- b3 )/2,正的为电机偏高,负的为电机偏低。
左右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b*= (b2- b4)
13
最新编/2辑正pp,t 的为电机偏右,负的为电机偏左。
分析中心状态
注意: 1、百分表的位置,安装在电机对轮上和安装在泵 体对轮上径向的中心状态正好相反,轴向不变;
联轴器找中心理论培训

千分表法找中心步骤及注意事项
安装千分表
在联轴器上安装千分表,确保表头与 联轴器表面垂直。
旋转联轴器
手动或通过驱动装置旋转联轴器,观 察千分表读数变化。
千分表法找中心步骤及注意事项
• 调整联轴器位置:根据千分表读数,调整联轴器的位置, 使其达到中心位置。
千分表法找中心步骤及注意事项
保持千分表清洁
绿色环保理念推广
在环保理念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联轴器找中心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环 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
THANKS
[ 感谢观看 ]
测量径向和轴向距离
分别测量联轴器两端径向和轴向的距离,并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
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联轴器是否偏离中心。
调整联轴器位置
根据分析结果,通过调整联轴器的位置,使其达到中心 位置。
重新测量并确认
重新进行测量,确认联轴器已经找到中心位置。
常见找中心方法比较
打表法
利用百分表或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联轴器进行测 量,通过调整联轴器的位置来达到找中心的目的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需要专业的测量工具和技 术人员操作。
调整激光束与联轴器端面平行。
激光对中系统组成与操作
启动测量程序,记录 初始数据。
记录最终数据并进行 分析。
根据显示单元的指示 进行调整,直至达到 对中要求。
案例分析:激光对中技术应用实例
实例一
某大型电机与减速器的联轴器找 中心。通过采用激光对中技术, 成功实现了联轴器的精确对中, 提高了设备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
准确的找中心可以保证生产线的顺畅 运行,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
正确的找中心可以降低设备的磨损和 损坏,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

式 • 前支撑:a*L1/D - b*/2
(1) • 后支撑:a*(L1+L2)/D -
b*/2 (2) • (2)-(1)可得: a*L2/D
,由此可得出轴向偏差的调 整只与前后支撑之间距离有 关。
中心找正示意图
风
风机侧
机
侧
• 安装表时只需在每个对轮上装轴向二只表,电机与风机的径向偏差会 直接反映在轴向表上,并经计算可得。
• 轴向安装二只表为了消除轴向窜动对轴向偏差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 方法如下:
• 上下偏差为:(A1+B1)/2-(A3+B3)/2。
• 需测量的数据有D、L1、L2、L3,
各表的数值。
中心状态分析图
要按实际轴向偏差画状态图,此图风机侧对轮上偏差为A,电机侧 下偏差为B。
计算调整
1、调整风机侧轴向偏差A。 2、 根据公式可得
找中心的原理
• 示意图
联轴器找中心
测量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找中心的原理
• 一般圆里面的为轴向数据a,外面的为径向数据b,在测得的数值中, 若b1=b2=b3=b4,则表明两对轮同心;若a1=a2=a3=a4, 表明两对 轮的端面平行。 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说明两轴的中心线重合;若所测数 据不等,根据计算结果是否在标准范围内,超出标准则需对两轴进行 找中心。
+15
计算步骤 中心状态分析:
• 上下张口:a=0-(-38)=38丝 为上张口 • 径向电机高低:b=(0-80)/2=-40丝 为电机低40丝 • 左右张口:a1 =-51-13=-64丝 为右张口 • 径向电机左右情况:b1=(15-65)/2=-25丝 电机偏右25
丝 • 前脚比例: L1/D=440/400=1.1 • 后脚比例:( L1+L2)/D=(440+800)/400=3.1
(1) • 后支撑:a*(L1+L2)/D -
b*/2 (2) • (2)-(1)可得: a*L2/D
,由此可得出轴向偏差的调 整只与前后支撑之间距离有 关。
中心找正示意图
风
风机侧
机
侧
• 安装表时只需在每个对轮上装轴向二只表,电机与风机的径向偏差会 直接反映在轴向表上,并经计算可得。
• 轴向安装二只表为了消除轴向窜动对轴向偏差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 方法如下:
• 上下偏差为:(A1+B1)/2-(A3+B3)/2。
• 需测量的数据有D、L1、L2、L3,
各表的数值。
中心状态分析图
要按实际轴向偏差画状态图,此图风机侧对轮上偏差为A,电机侧 下偏差为B。
计算调整
1、调整风机侧轴向偏差A。 2、 根据公式可得
找中心的原理
• 示意图
联轴器找中心
测量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找中心的原理
• 一般圆里面的为轴向数据a,外面的为径向数据b,在测得的数值中, 若b1=b2=b3=b4,则表明两对轮同心;若a1=a2=a3=a4, 表明两对 轮的端面平行。 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说明两轴的中心线重合;若所测数 据不等,根据计算结果是否在标准范围内,超出标准则需对两轴进行 找中心。
+15
计算步骤 中心状态分析:
• 上下张口:a=0-(-38)=38丝 为上张口 • 径向电机高低:b=(0-80)/2=-40丝 为电机低40丝 • 左右张口:a1 =-51-13=-64丝 为右张口 • 径向电机左右情况:b1=(15-65)/2=-25丝 电机偏右25
丝 • 前脚比例: L1/D=440/400=1.1 • 后脚比例:( L1+L2)/D=(440+800)/4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