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方法
孟德尔遗传学的验证-玉米_BIAN

实验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验证一、实验目的利用玉米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遗传实验结果,观察分析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从而加深对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玉米(Zea Mays)F2群体的果穗。
采用玉米(2n=20)验证遗传学规律的优点:(1)胚乳性状区组明显;(2)一个玉米果穗几百个籽粒是一个理想的统计整体;(3)玉米胚乳性状,有些是独立分配的,有些是属于基因互作的,还有些是连锁关系的;(4)玉米雌雄同株异花,进行杂交、自交操作简单方便。
基因分离规律的验证(NO.01)、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NO.02)、连锁遗传规律的验证(NO.03)、基因互作规律的验证-互补作用(NO.04)、基因互作规律的验证-抑制作用(NO.05)和基因互作规律的验证-隐性上位(NO.05)完整的2套;另外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NO.02)33盒。
三、实验步骤以一对性状(籽粒颜色或胚乳淀粉性质)为单位,通过计数、统计,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
以两对性状(籽粒颜色和胚乳淀粉性质)为单位,通过计数、统计,观察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
四、实验作业每一位同学计数一个果穗,验证其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同时,汇总全组数据再次验证,进行卡方(χ2)检验并作出解释。
表1:观察结果与验证续表1:观察结果与验证(小组汇总)指导教师:边黎明3 / 3遗传假设的拟合优度检验(卡方法)描述一种判断观测结果是否太过偏离理论期望的检验称为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优度的常用测度是一个称为卡方的值,它是将每个不同类别中观察到的后代数量,与根据某种遗传假设预测的每个类别的数量进行比较,计算而得。
用卡方法检验该遗传假设的步骤如下:(1)详细陈述遗传假设,具体说明亲本及可能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2)使用概率定律对遗传假设成立时应该观测到的后代类型和比例进行明确预测,将比例转换成后代数量;(3)对每个类别的后代,用观测数减去期望数,将差平方,然后除以期望数;(4)对所有后代类别,求第3步中计算结果之和,该综合即为这些数据的卡方(χ2)值。
孟德尔五种检验方法

孟德尔五种检验方法一、引言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植物的实验研究,发现了基因的存在和遗传规律。
为了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检验方法。
本报告将对孟德尔的五种检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
二、孟德尔五种检验方法1. 确定性检验确定性检验是孟德尔首先提出的方法,通过对杂交后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判断两个基因座之间的分离和独立性。
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符合1:1:1:1的比例,说明两个基因座是独立的,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精确性检验精确性检验是通过统计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来判断两个基因座之间的分离和独立性。
如果后代的基因型比例符合1:2:1的比例,说明两个基因座是独立的,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3. 顺序性检验顺序性检验是通过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变化,来判断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关系。
如果后代表型变化顺序符合显性基因的顺序,说明基因是显性的,符合孟德尔的显性和隐性定律。
4. 优势性检验优势性检验是通过统计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来判断两个基因座之间的优势关系。
如果后代表型比例符合3:1的比例,说明一个基因座对另一个基因座有优势,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5. 独立性检验独立性检验是通过统计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来判断两个基因座之间的独立性。
如果后代的基因型比例符合9:3:3:1的比例,说明两个基因座是独立的,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三、孟德尔检验方法的应用孟德尔的五种检验方法在遗传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些方法,科学家们可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研究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进行品种改良和基因改良等。
四、总结孟德尔的五种检验方法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工具,通过对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这些方法不仅在遗传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也为生物学和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孟德尔检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遗传规律和生命的奥秘。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

考点三:基因的连锁与交叉互换现象
【跟踪训练3】豌豆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 b控制;花腋生对顶生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 某生物兴趣小组取纯合豌豆做了如下实验: 高秆腋生×高秆顶生→F1:高秆腋生,F1自交→F2:高秆腋生: 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66:9:9:16,分析实验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③该小组同学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
测交法
若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考点一:验证两大遗传定律的常用方法
【梳理总结】
考点二:两对及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
【典例引领2】(2020·山东日照一模)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 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病(a)、高茎(B)与矮茎(b)的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 植株杂交,F1全为抗病高茎植株,F1自交获得的F2中,抗病高 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等位基因A、a与B、b的遗传既遵循分离定律又遵循自由组合
定律 B.F2中的抗病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和随机交配,后代中抗病基因
频率均不变 C.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
25∶5∶5∶1 D.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性状比例为
27∶9∶9∶1
考点二:两对及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
【梳理总结】
1、如果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多对同源染色体上,可利用“拆分法”解决: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
考点一:验证两大遗传定律的常用方法
【典例引领1】(2019全国III)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 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 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 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 ______显_性__性__状。(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 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 证分离定律。
卡方测验验证孟德尔定律

2
目卡的方是 测确验定验实证际孟值德与尔理定论律值的偏差是由于试验机误所造成还是由于两者有真正的差异所造成。
定,也叫“卡方”测定。 用χ2测验检验试孟验德结尔果的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为用了χ2测验定检实验际孟值德与尔理的论两值对是性否状符的合杂,交在试遗验传学的研究中,通常应用适合度(χ2)(goodness of fit)测定,也叫“卡方”测定。
为一了、测 χ2测定验实的际一值般与步理骤论值是否符合,在遗传学的研究中,通常应用适合度(χ2)(goodness of fit)测定,也叫“卡方”测定。
二一、用 χ2测χ2测验验的检一验般试步验骤结果
卡方测验验证孟德尔定律
卡目方的测 是验确验定证实孟际德值尔与定理律论值的偏差是由于试验机误所造成还是由于两者有真正的差异所造成。
χ 测验 2 二目、的用 是χ确2测定验实检际验值试与验理结论果值的偏差是由于试验机误所造成还是由于两者有真正的差异所造成。
用χ2测验检验试验结果 一、χ2测验的一般步骤
用 一χ、2测χ2验 测检验验 的孟 一德 般尔 步的 骤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由二上、表 用求χ2测得验χ2检值验为试,验自结由果度为3,查表即得P值。
为了测定实际值与理论值是否符合,在遗传学的 一 一种、子χ生2测产验与的经一营般专步业骤教学资源库
卡二方、测 用验χ2测验验证检孟验德试尔验定结律果
目一的、是 χ2测确验定的实一际般值步与骤理论值的偏差是由于试验机误所造成还是由于两者有真正的差异所造成。
研究中,通常应用适合度(χ )(goodness of fit)测 二 用由χ上2测表验求检得验χ2孟值德为尔,的自两由对度性为状3,的查杂表交即试得验P值。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的研究方法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的研究方法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的研究方法概述孟德尔是遗传学领域的先驱,他通过对豌豆植物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定律。
他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这些方法为后来的遗传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孟德尔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实验设计孟德尔在进行实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
他选择豌豆植物作为实验对象,原因是豌豆植物具有以下特点:生长快、繁殖力强、易于培养、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等。
这些特点使得豌豆植物成为了理想的实验材料。
其次,孟德尔需要设计实验方案。
他设计了一系列交叉授粉实验,通过控制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杂交组合,观察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并统计数据,从而得出了遗传定律。
在进行实验时,孟德尔需要收集大量数据。
他通过观察和记录各个实验群体的性状表现,得到了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豌豆植物的花色、花型、种子颜色、种子形状等多个性状,每个性状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孟德尔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类:孟德尔将豌豆植物按照不同的性状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进行观察和记录。
2. 统计数量:孟德尔需要统计每一类实验对象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3. 记录比例:孟德尔还需要记录每一类实验对象所占总数的比例。
4. 重复实验: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孟德尔需要对同一组实验进行多次重复,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分析在收集完大量数据之后,孟德尔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他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了遗传定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1. 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观察和统计豌豆植物各个性状表现出来的比例,发现了分离定律。
他发现,在杂交后代中,各种基因型的表现比例是固定的,且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比例是独立的。
2. 同配子法则: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植物进行自交实验,发现了同配子法则。
他发现,在自交后代中,各种基因型的表现比例是固定的。
3. 优势和隐性: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植物种子颜色和形状等性状的观察,发现了优势和隐性。
专题一 孟德尔遗传规律、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专题一孟德尔遗传规律、题型及解题方法(在完全显性、独立遗传、性状由单基因控制的前提下)一、规律方法1.杂合子(Aa)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基因型分离比为:1AA:2Aa:1aa(或AA:Aa:aa),表现型分离比为:3显性:1隐性(或显性:隐性)。
2.纯合子(AA或aa)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即稳定遗传。
3.杂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测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其基因型分离比为:1Aa:1aa(或Aa:aa),表现型分离比为:1显性:1隐性(或显性:隐性)。
4.纯合子(AA或aa)与隐性纯合子(aa)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即显性表现(Aa)或隐性表现(aa)。
5.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配子的比例。
6.杂合子(Aa)连续自交,可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后代中杂合子(Aa)的概率为()n,纯合子(AA和aa)的概率为1-()n。
二、概率知识1.概率:指某一事件(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通常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符号为P(A)。
2.互斥事件:指事件A和事件B不能同时出现。
加法定理:P(A或B)=P(A)+P (B),即出现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3.独立事件:指A事件的出现,并不影响B事件的出现。
乘法定理:P(AB)=P(A)×P(B),即A事件和B事件共同出现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出现的概率之积。
三、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1.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公式记忆:高茎×矮茎→高茎(显性)。
2.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表现出新性状,则该新性状是隐性性状。
公式记忆:高茎×高茎→矮茎(隐性)。
3.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分离比为1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本文介绍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验验证方法。
孟德尔的实验表明,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纯种只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遵循特定比例。
测交实验证实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且互不干扰。
基因工程不等同于基因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会导致后代产生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类型。
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配子数、自交后代基因型数和表现型数可根据规律计算。
解题方法包括棋盘法和分枝法等。
2.逆推型题目是通过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首先需要使用待定基因法,将已知的基因型表示出来,未知的用“___”代替。
如果涉及多对基因,最好对每对基因(相对性状)分别考虑。
例如,香豌豆中,当A、B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为红色。
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独立遗传),子代中3/8开红花。
如果让这株红花亲本自交,红花中纯合子占()。
A.1/2B.3/8C.1/9D.1/4例2是关于基因组合定律遗传的题目,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A.3/8B.3/8或5/8C.5/8D.1/16例3是关于豌豆基因型的题目,基因型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1/4B.3/8C.5/8D.3/4例4是关于人类遗传病的题目,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都是独立遗传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概率分别是()。
A.3/4,1/4B.3/8,1/8C.1/4,1/4D.1/4,1/8例5是关于玉米遗传的题目,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升产量,易染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倒伏玉米乙(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胚、胚乳基因型分别是()。
孟德尔遗传实验科学方法

教学随笔2孟德尔遗传实验科学方法1、简介孟德尔,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认识科学家的发展历程,起到激趣的作用。
孟德尔(1822-1884)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于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1)作为学生,他出生贫寒、勤奋好学1822年7月22日,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园艺家。
上小学和中学时,因为家境贫寒,他常常衣衫褴褛,忍饥挨饿。
但他仍然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勤奋努力地学习。
上大学是孟德尔妹妹特洛西亚把自己的嫁妆费拿出来,才使孟德尔交了学费。
在大学里,孟德尔博览群书,学习了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他的视野和知识面更宽广了,为他以后从事遗传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孟德尔受到父母的熏陶,从小很喜爱植物。
(2)作为教师,他专心备课,认真教课大学毕业以后,孟德尔就在当地教会办的一所中学教书,教的是自然科学。
他能专心备课,认真教课,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
1843年,年方21岁的孟德尔进了修道院以后,曾在附近的高级中学任自然课教师,后来又到维也纳大学深造,受到相当系统和严格的科学教育和训练,为后来的科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课件展示豌豆及孟德尔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的图片。
引导学生弄清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性状分离等概念。
分析介绍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数据统计法,随机法,假设—演绎法(其五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演绎推导——实验检测——得出结论)。
3. 问题引领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动画演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后。
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问题的提出必须严谨,科学,有层次,让学生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帮助了学生尽快的理解和掌握内容,。
首先(1)作出假设: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现象所看到的高茎与矮茎是由某种物质来控制的即遗传因子。
(2)设置问题:遗传因子有何特点? 遗传因子如何传递?】,进而引导学生画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解释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的F1表现出高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