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招考试语文模拟考试卷(附有答案)

中招考试语文模拟考试卷(附有答案)

中招考试语文模拟考试卷(附有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顾诵芬,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

心无旁wù,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

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德馨。

①wù②馨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1)2022年初,《人世间》的热播,引领了影剧新风尚,该剧凭借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形象塑造赢得观众的的广泛赞誉。

(2)“两岸治理”可以在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前提下,在决策上实现两岸公共物品的最优供应,在学术研究中促进两岸学界话语规范的趋近。

(3)我小时候,一年四季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都没个停。

A、扣人心弦契合无论B、触目惊心适合即使C、扣人心弦适合即使D、触目惊心契合无论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人的一生,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风景。

B.每当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仍心潮澎湃,往事历历在目....。

C.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电影《悬崖之上》在我市上映,广大观众刮目相看....。

D.再平凡的工作,我们都不能漫不经心....地应付,而要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B.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C.李安民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不仅他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意识。

5.填空。

(5分)①《行路难》诗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或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

②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7分)1.(2022·安徽模拟)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2)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前四句。

2.(2022·安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邂hòu许多人,他们能让我们感到幸福。

有些人会与我们并肩而行,共同见证潮起潮落;有些人只是与我们短暂相处。

我们都称之为朋友。

朋友有很多种,就好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是一个朋友。

我们生命中的每位过客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会留下一些印纪,也会带走我们的部分气息。

我需要你,我生命之树的叶子,就像需要和平、爱与健康一样,无论现在还是永远。

有人会带走很多,也有人什么也不留下。

这就是说两个灵魂不会偶然相遇。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肯定句,不得改变原意。

这就是说两个灵魂不会偶然相遇。

3.(2022·安徽模拟)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2022·安徽模拟)九年级某班以“不忘初心,坚守梦想”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有梦想的孩子最美丽活动中,该班同学进行一次以“有梦想的孩子最美丽”为话题的“梦想秀”征集活动,请你以“梦想”为开头,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拟写出你对梦想的赞美。

(2)坚守梦想不放弃高尚的梦想是美丽的,但追求梦想的过程却是艰辛和曲折的。

刘璇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

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需要梦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实现中国梦!为此,我们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一热爱祖国,志存高远,用理想激发圆梦动力。

二脚踏实地,勤奋学习,用知识开启圆梦引擎。

三提升素养,陶冶情操,用品格筑牢圆梦基石。

四坚定信念,不懈奋斗,用实干实现圆梦目标。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下列句中空缺处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____疫情影响多么严重,还是世界环境动荡不安,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②我不觉感到悲凉,这种不可的凄凉之感,使我无论作何设想也提不起任何兴致。

A. 不是驱除更正更正C. 不是祛除更改D. 不管驱除更改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他的获奖充分证明:一个作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生活,写出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

B.对于机器人是否比人类聪明,未来是否可能替代人类,假如机器人产业完全替代人类生产,人还能做些什么等问题,来合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C.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威胁人类生命乃至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防治上,把目标定位在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上,加上大团队合作,这些为青蒿素的发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D.国家林业局着手编订《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计划在2016年至2050年间,完成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六大储备林建设基地。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堵住汩汩往外喷涌的缺口,消防队员前仆后继....,终于形成一道人墙,封住了洪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B. 水质污染,水位急速下降,空气能见度降低,我们不能再竭泽而渔....,要停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做法。

C.三娘这刺绣的手艺可是一绝,绣的那花仿佛就要开在眼前,绣的那鸟仿佛就要展翅高飞,这手艺精彩..绝伦..。

D.话剧《屈原》上演之后,观众口碑不错,都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表演到位,引人入胜....。

5.填空。

(5分)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明作者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要振奋精神,重新投入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 语文卷 附答案解析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 语文卷 附答案解析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的童话作品。
B。“最近的心情如同石灰水洗过,有点刺痛!”此句是一句正确的夸张句。
C。“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句中”节日”和”厚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D。成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B。“最近的心情如同石灰水洗过,有点刺痛!”此句是一句正确的夸张句。
C。“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厚重 文化内涵。”句中”节日”和”厚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D。成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30%左右。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10。“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你觉得《杨布打狗》这则故事意在批评什么?
(二)(1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都有顺风耳
①这几年,我和姐姐相继在城里买了房。73岁的母亲仍住在老家。为了能经常和母亲团聚,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看她。
面试的人很多,我前面的一位面试者诚惶诚恐地对老总说:”请多关照。”
老总摇摇头,咄咄逼人地说:”在我的公司,一个有实力有信心的人,是不需要他人关照的。”
听了那句话,我为之一震。
是啊,在我们做什么都讲究背景和关系的社会里,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拥有胜任工作的实力。我发现自己有些傻,推荐信能有什么用,只能让自己缺乏自信。直到面试结束,我都没有把那封费尽周折弄到手的推荐信拿出来。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杜甫的《春望》中,写战火不断,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渔家傲》中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的感伤以及对现实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情景。

2.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学习委员找来下面两幅画,请你完成下面两小题。

(10分)(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图一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迪?3.学校将举办“磨炼·成长”主题晨会,请你结合阅读《童年》的经历,参与晨会筹备工作。

(15分)(1)以下是晨会开场白,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高尔基和他的《童年》,思考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苦难”与“成长”的关系。

③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而是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④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历经磨难,苏联作家高尔基就是其中的一位。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蹒跚(pán shān)C. 蹊跷(qīqiào) D. 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

D.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

……2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头狮子一样勇猛。

B.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C.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D. 这些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东汉末年文学家______的《龟虽寿》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谪:______(2)属:______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思想?(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的母亲》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她不仅给予了我们生命,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的哪些情感?2. 母亲在作者心中扮演了哪些角色?四、作文(共40分)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运用(共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小说中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生活重压下,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因为被忽视而露出鄙夷神色的杨二嫂;在游船上认出衣衫褴褛卖牡蛎的于勒后,脸色煞白、语无轮次的菲利普先生;中举后欣喜若狂以致摔倒不省人事的范进;思贤如渴,亲自前往拜谒诸葛亮的刘备。

正是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我们认识了人性的复杂。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lán shà yèB.jiān shà jiéC.lán shǎ jiéD.jiān shǎ yè2.上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鄙夷B.语无轮次C. 不省人事D.思贤如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山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B.为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推进,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真是无所不为....。

C.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D.5月1日,济南泉城公园全新开放,从湖上纵目四望,长堤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生睡眠不足,就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和思考状态。

B.对于这座纪念馆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有关部门出面予以否认。

C.在沿河风光带慢跑,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青青的垂柳。

D.经过事实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对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5.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九年级三班开展“走近非遗文化——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共4分)(1)任务一: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剪纸的特点。

中考语文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中考语文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一部分(1~4题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甲】新冠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yán jùn)挑战。

【乙】在碧波荡漾的白洋淀浩渺水面上,荷红苇绿,不胜枚举的各种珍稀鸟类,悠然自得地在芦苇丛、荷叶上栖息。

【丙】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一种新型工具,它有助于人类更快做出突破,提高我们应对那些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的能力。

【丁】春节假期,在崇礼冬奥场馆外,前来体验滑雪的游客来来往往,连接不断,欢笑声不绝于耳。

(1)根据【甲】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乙】段文字中的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yán jùn)______ _②荡漾________________(2)【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修改意见:______ _(3)根据材料【丁】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请写出其对应的成语:。

(1分)2.九年级(7)班举行以“传承经典诗文"为主题的语文探究活动,请帮忙补写开场白中空缺的诗句。

(5分)古典诗文能传承千载,经久不衰,正因为它寄托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国人的诗情与诗心。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来表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己亥杂诗》中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一腔热情;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歌颂了莲花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龟甲木牍,到兽皮贝叶、线装卷轴,再到电子书籍,知识的呈现形式因时而异。

进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阅读的方式也不拘于前。

_____________,纸质书与电子书的争论背后,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_____________,大部头与碎片化的热议背后,有人坚持花时间埋头于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的轻量阅读;_____________,有人只接受看书、读书,有人则选择听有声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南通市初三中考模拟试卷语 文一(25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

也许有时会变得浑浊,但只要生命之水奔腾不息,它就会在h àoh àn ( )之中再次变得清澈,变得博大。

在阳光的照耀下,它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彩,在天空中自由áoxi áng ( ),也可以化为雨露,给g ānh é( )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②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③晨兴理荒秽, 。

(陶渊明《归园田居》)④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木兰诗》中“ , ”两句诗,通过环境 描写,渲染出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

⑥第28届洛阳牡丹花会上,上万株牡丹惊艳绽放,花下游人如织,流连忘返,此景用《爱莲说》中的句子来说就是:“ , ”。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 】 A .第23届尤伯杯首轮比赛中,由王仪涵领军的七位中国女将以破竹..之势..横扫对手美国队,以总比分5:0取得开门红。

B .在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活动阅兵仪式上,军乐队演奏最多的是老战士耳濡目染....的《喀秋莎》。

C .经过几轮激烈角逐,来自南通商校的三名同学终于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

D .张召忠少将在江海大讲坛侃侃而谈....,运用图表、数字、漫画等多媒体资料,生动介绍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军事热点。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①为迎接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南通地区14所大中专院校师生代表会聚南通大学钟秀校区,开启了首届南通大中专院校“5〃25”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

②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在校期间能否正常学习、交往、生活的基本保证。

③南通地区各大中专院校通过长期努力,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都形成了各自特色。

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柏林寺南望[唐]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微径:小路。

度:经过。

霁:雨后天晴。

①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

请根据三、四两句内容,发挥想象,描绘诗人登上柏林寺南望所见之景。

(2分)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6.2010年4月23日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结合“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班级开展了“让‘阅读’走向‘悦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6分)活动一:播放视频短片[解说词(节选)]4月19日下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郝振省所长向新闻媒体发布了“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对我国读者书报刊及数字阅读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7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本次调查共计收回问卷22164份,最终有效问卷19005份。

其中,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4386个,占23.1%;农村样本比例为26.1%。

经过加权,可推及全国11.84亿的人口。

活动二:解读调查结果主持人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简要分析:“本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对读者最喜爱的作家和作品都进行了调查。

数据显示,在作品中四大名著最受欢迎。

《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以明显优势位居前四。

在‘我国国民最喜爱的10名图书作者’中,《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次跻身前10位。

而80后作家郭敬明排在第六位,是唯一一位当前仍然活跃的作家。

去年排在第十名的韩寒则被挤出了十名之外。

……”听到这里,你的同桌王力忍不住发表意见:“这都调查些什么人哪?四大名著早就过时了,韩寒、郭敬明才贴近我们的生活!”活动三:征集阅读格言于世博会前夕召开的世博读书论坛,为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增加了不少书香气息。

作为热心参与论坛活动的盛大文学,在此期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名为“送阅读格言,点智慧之灯”的活动,班级准备组织同学集体投稿。

①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视频短片解说词的内容。

(不超过20字)(2分)②“活动二”中,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反驳王力的观点。

(2分)③请你积极参与“活动三”,自创一则阅读格言。

(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9题。

(12分)3G通信①现在“3G通信”快要成为人们嘴上的口头禅了,那么你知道到底什么是3G通信吗?所谓3G,其实它的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

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②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W-CDMA(宽频分码多重存取)、CDMA2000(多载波分复用扩频调制)和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其中W-CDMA标准主要..起源于欧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该系统在现有的GSM网络上进行使用,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该标准的主要支持者有欧洲、日本、韩国。

去年底,美国的AT&T移动业务分公司也宣布选取W-CDMA为自己的第三代业务平台。

CDMA2000系统主要是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的,它的建设成本相对比较低廉,主要支持者包括日本、韩国和北美等地区和国家。

TD-SCDMA标准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标准,成为CDMA TDD标准的一员的,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

在与欧洲、美国各自提出的3G标准的竞争中,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为全球3G标准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之列。

③3G手机完全是通信业和计算机工业相融合的产物,和此前的手机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呼这类新的移动通信产品为“个人通信终端”。

即使是对通信业最外行的人也可从外形上轻易地判断出一台手机是否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机都有一个超大的彩色显示屏,往往还是触摸式的。

3G手机除了能完成高质量的日常通信外,还能进行多媒体通信。

用户可以在3G手机的触摸显示屏上直接写字、绘图,并将其传送给另一台手机,而所需时间可能不到一秒。

当然,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传送给一台电脑,或从电脑中下载某些信息;用户可以用3G手机直接上网,查看电子邮件或浏览网页;将有不少型号的3G手机自带摄像头,这将使用户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电脑会议,甚至使数字相机成为一种“多余”。

7.请结合第①段的内容,给“3G通信”下一个定义。

(4分)8.联系上下文,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9.苹果公司推销员准备向一位公司总裁推销一款3G手机,,请你结合上文内容,代推销员写一份推销辞。

(4分)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陈季冰①我们正站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人类的一半;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

②城市化是过去200年来人类生活变迁史的主线,到21世纪初,世界上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在最近30年里,中国的庞大身躯也加入了这场城市化的洪流,并成为全球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然而,城市真的能够让生活更美好吗?③事实上,200年来无数大大小小的哲人都曾告诫过我们:城市的水泥丛林使人疏离了自然的美好;城市的废气、噪音和污水侵蚀了人的健康;城市的尔虞我诈污染了人的心灵……所有这些沉重的代价,只不过为我们换来了表面上看似富足一点的物质生活而已。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讴歌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可谓不计其数,而要找到哪怕一两首赞美城市的诗歌,恐怕都是十分不易的。

④但即便如此,世界各地的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们——仍然争先恐后地走出乡村、涌入城市,满怀着憧憬和梦想。

城市,在其作为一个财富聚集地、一个现代生产和消费中心的外表之下,究竟还隐藏着哪些富有更大诱惑力的神奇特性,使“生活更美好”呢?⑤城市,由于各式各样背景迥然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而滋生了丰富多彩的需求;这些需求创造了千奇百怪的产业和发展机会;而才智过人的专业人士在相互激发中则又不断地创造着无穷无尽的新需求……⑥一个人们世代种田为生的乡村,哪怕它再大、人口再多、教育水平再好,会产生像“香水瓶设计师”、“希伯来语翻译”这样的职业吗?而为了服务于“香水瓶设计师”、“希伯来语翻译”的特殊需求,城市又会诞生出其他许多产业和职业……所有这一切的动力,最终会发掘每一个人身上的特殊潜能,造就每一个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这就是城市引领现代经济的奥妙所在。

⑦然而,这仍然不是最根本的。

城市里充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他们不仅有着千差万别的需求,更怀有南辕北辙的信念、价值、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

他们能够和平舒适地共处于逼仄的城市空间里,必定需要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相互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价值。

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城市有别于乡村“熟人社会”的最大特性:这是一个自由、开放和多元的时空,任何人都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点点离经叛道的独特想法或做法而遭到周围人的千夫所指,以致寸步难行,只要他没有损害到其他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与乡村,分别是开放的现代与封闭的传统的对应物。

这才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⑧应当说,城市是工业时代的典型产物,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加之现代交通运输业一日千里的进步,尤其重要的是现代启蒙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人们似乎越来越不需要聚集在一个狭小的地带,也能同样享受城市带来的需求和产业的无限拓展,以及自由开放的生活方式。

⑨可能正是这个缘故,我们看到,曾经引领城市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已开始呈现出一种“逆城市化”的新趋势。

这种状况在西、北欧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那些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实际上是逐年下降的,尽管下降得并不明显。

城市塑造的现代生活特性与田园生活的自然纯真之美,是否能够在后工业文明时代结合在一起,这可能是21世纪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⑩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人们除了将看到以往世博会的看家绝活——当代最新科技发明外,更多地还将见识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而位于中心城区的世博园被上海的母亲河贯穿而过,园区还专门给游客留出了一块不小的江边湿地,作为亲近自然的歇息之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