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思考

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思考
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思考

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思考

刘思华

(中南财经大学)

一、可持续发展经济必须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

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现代发展是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态、经济、社会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可以概括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因此,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这个统一体中,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社会可持续性为根本目的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三种可持续性的高度统一与协调发展。

经济可持续性是可持续性的经济定义,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指发展不以伤害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保障人类发展的长期利益或后代人的持续收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经济可以定义为:“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戴维?皮尔斯,1996〕然而,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对这个定义产生了一种误解,譬如,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只注重人类发展未来的长期利益,而不关心当代人的目前利益或经济当事人自身的利益。事实绝非如此。可持续经济发展,虽然说着眼是要解决当代的发展与后代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但要从这个基本立足点出发,优化社会总资源配置,从而解决好当代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形成相互适应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保证人民群众目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的供给能力,这就把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以便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后代人的需求。因此,经济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们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它要求国民经济系统保持它的产出水平等于或大于它的历史平均值的能力,是个产出没有负增长趋势的系统,而且经济增长既重视数量增加,又重视质量改善,还要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提高效率,增进效益,力求经济增长和经济收益的变异性较低或最低,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为基础。因为按照生态经济学的观点,现代经济社会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运动都是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要有作为主体的人,作为客体的环境,这两者都是以生态系统运行与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同时任何社会生产,不论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以至人类自身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改变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良性循环的

1997年第3期

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资源的持久、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使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绝对建立在它的生态基础上,并确保这种基础受到绝对保护和健全发展,使其能够长期地、稳定地支撑现代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可见,生态可持续性不仅是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现代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实践也已证明,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性的相互适应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不以牺性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也不以牺性经济增长为代价片面强调生态发展,而是强调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必须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建立起协调互促型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经济在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必须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所谓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即指这种发展既能保障当今社会多因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能为未来社会多因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基本条件,至少不削弱这种发展能力。这是一种长时期促进社会公正、文明、健康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社会可持续性问题的中心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物质、精神生活多种需要的满足,生存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这些正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目标,而且,这些也只有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逐步实现。

因此,可以说,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三种可持续性相互适应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可持续经济发展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是建立在它与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三种可持续性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生态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起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社会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起动力和保证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人类经济活动才能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从而保证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发展和不断前进。当然,经济可持续性对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起着主导性的调节作用,它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为实现和保持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创造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在三种可持续性相互作用的协调互促过程中,才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最佳模式是物质、人力、生态三种资本共同增殖

可持续经济发展,顾名思义包含二层意义:一是要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可持续。所以从财富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经济发展,就是社会的总财富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减少,也就是保护社会总资本存量的非减性,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可以认为是可持续的。因此,从社会总体上,保持总资本存量非减或有所增殖,这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但这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这里所说的社会总资本是指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本即实物资本或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总和。其中,强调生态资本存量保持非减或有所增殖方才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协调发展,保持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必

须确立三种资本相互转化与相互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增加的观点。

(一)三种资本的划分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上一次质的飞跃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只是从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现象和过程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把经济发展过程看成纯粹是由社会经济系统本身的规律支配的,而不受那些支配着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和发展规律所制约的封闭体系,不重视经济活动和自然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将生态发展过程排除在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之外。这种传统的、狭义的、不完全的经济发展观,突出表现在它没有把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看成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把人们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资本运动及其规律性;而是将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成是和生态资本运动过程毫不相关的、甚至对立的纯粹的经济资本运动过程。因而生态资本运动过程就被排除在社会总资本运动过程之外。

和传统经济学相比较,作为现代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把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进来,把作为人类公共财富的自然生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从而把现代经济运动看成是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有机整体来研究经济运动的规律性。80年代后期以来,对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概念,提出可持续发展。从探讨生态与经济一般的协调发展关系,深入到研究不考虑生态的经济带来极不经济的后果,尤其是脱离生态资本运动的社会总资本运动带来的非可持续性的恶果。这是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转变。现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把生态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总资本运动研究的范围,确立三种资本相互转化与相应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加的理论。这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对生态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

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也是把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看成为物质资本积累,甚至不少人把它看作是唯一源泉。虽然说也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看到,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不仅是经济因素,而且有非经济因素,除物质资本外,还有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自然因素等。尤其是柯林?克拉克认为,物质资本积累只是经济增长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且不是一个关键因素。他曾明确指出:“我相信,种种情况已经摧毁了一个至今流行甚广的观点,即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资本能够积累的速度”。(1937)但是,从总的来看,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是崇尚“物质至上”,把物质资本的作用估计过高。因此,从18世纪中叶以后,物质资本决定论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处于主导地位。直到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经济增长的传统因素作用逐渐削弱,而其他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加,特别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高质量劳动力的作用日趋突出,使西方经济学家不得不开始同忽视活劳动作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决裂,从物质资本决定论,转向重视人力资本,甚至提出了人力资本决定论的观点。其中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为创始人的人力资本学派,论证了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形成、特征、投资和收益等问题,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人力资本学说所提出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性因素的理论,使经济增长理论实现了由“物”到“人”的转变,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向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转变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本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现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全球性尖锐问题,其中资源和环境等生态问题已构成现代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制约因素。尤其是80年代

以来,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今后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现代生产力,必须走以生态生产力为基础与经济生产力相适应的协调发展之路。因此,现代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发展的状况相协调,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这就使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认识到生态资本或环境资本对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资本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制约因素和基础性决定作用,从而形成了社会总资本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种资本构成的可持续发展资本理论模式。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重要表现。

如果说,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社会资本就是物质资本的传统资本理论模式,是理论上的一种前进。但这种进步仍然没有克服传统经济学只是从社会经济体系内部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来研究社会资本运动及其规律的缺陷。而生态资本理论的提出并把它纳入社会总资本之中,形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资本理论,则是将人们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及其规律性,这就完全克服传统经济学缺乏生态观念,基本上不考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的根本缺陷,正确地、如实地反映了现代经济运动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再生产运动的真实全貌。这是现代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为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三种资本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转移

11物质资本是通过人在经济活动的投资由人类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从它的实物形态来看,物质资本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对机器设备、库存及工厂的经营投资,居民住房建筑投资,对道路、机场和城市与农村的其他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等。

21人力资本是通过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投资所形成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即对人力的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主要表现在:一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二是人力资源的质量表现为劳动者的知识、智力、技能、经验、健康、组织、管理水平及综合各种生产要素、创新技术的能力等;三是人力投资的产物,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主要依赖五个方面的支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流动及其家属迁徒的支出、在职工人的培训费用支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支付的科研和技术推广费用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源视为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看作现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决定性因素,成为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31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但这样说并不能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资产是“大自然的恩赐”。这是因为,在现代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已经不是“天然的自然”,而是“人化的自然”。那种没有经过人类劳动改变的“天然的自然”,在当代的世界里可以说已经是为数不多了。因此,只有或多或少投入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才能再生产出达到维持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这样,在多数情况下,生态资本实质上是人造自然资产。所以,生态资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能够直接进入当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资源环境,即自然资源的总量(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和环境消纳并转化废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自然资源(及环境)的质量变化和再生量变化即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这是指生态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等各种生态因子为人类生命和社会生

产消费所必需的环境资源;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使用价值,这是呈现出来的各环境要素的总体状态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有用性,如美丽的风景向人们提供美感、娱乐休息、以至满足人类精神文明和道德需求等生态服务功能。现代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类就越要求优美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的整体有用性也就越来越重要。因而生态资本存量的增加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日益重要。

生态经济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不管经济社会形态如何,任何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态环境系统。因此,经济社会系统的社会物质财富来源于自然生态财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是人类经济活动将自然物质变换成适合人们需要的经济物质,这既是物质财富不断形成和增加的自然过程,又是价值不断形成和增殖的社会过程。所以,人类经济活动把生态资本变换成物质资本,增强人类经济社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才能使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得以维持并不断发展。然而,物质资本不断增加,就要消耗生态资本,生态环境质量也会下降,尤其是枯竭性的资源存量就会减少。但是,这些生态资本存量的减少,可能还没有全部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所消费掉。这就是说所消耗生态资本的一部分可能以利润或投资转化为物质资本积累起来了。这种积累包括用于职工培训、技术革新、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智力投资,形成人力资本;或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经营投资,形成物质资本;或用于恢复维护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投资,转化生态资本,以及用于替代石油、森林等人造自然资产如水能、风能开发和人工森林营造等方面。还有,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推动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同时,人力资本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和维护生态资本存量起着重大作用。很明显,三种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转化的。

(三)三种资本共同增殖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全人类的共同选择,但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发展背景各有差异,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就有所不同,因而三类资本组合的状态也各不相同。从发展中国家来说,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水平低的条件下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在正常情况下,一些国家必然大力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尽快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是毫无疑义的。尤其是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使我国进入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历史时期,因而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为了有效解决这种矛盾,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实行两个根本转变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基本国策与关键措施。实行两个根本转变的直接目标是驱动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实施科教兴国就是要切实地把我国现代化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增加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发展的生态支撑能力。因此,认真实施这三大战略,从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说是能够保证三种资本共同增殖的。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三类资本组合状态,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物质资本(km)增殖,人力资本(kh)增加,生态资本(kn)增殖,这样三种资本共同增殖就会使总资本(k)的存量随时间保持一定的增长,即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总体的可持

续发展。所以,社会总资本存量可表示为:k′=lm′+kh′+kn′([′]表示资本增加,[-′]表示资本减少)。这是三种资本组合的理想模式和最佳形态,也是我们经济活动所追求的高强度经济可持续性。

(2)物质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增加,生态资本持平,社会总资本存量也是随时间有所增长,也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社会总资本存量可表示为:k′= km′+kh′+kn,这是三种资本组合的低级形态,是我们经济活动所必需达到的三类资本组合的目标模式,可以称为弱强度经济可持续性。

(3)物质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增加,而生态资本减少;但前二者增加量多于后者减少量,那么,社会总资本存量是增加的,至少不减少,保持总量持平或增加,可以表示为:k′或k=km′+ kh′+kn-′,这是三类资本组合的失调形态,是我们经济活动要尽力防止和避免的不能确保可持续性的状态。然而,有些西方学者认为,生态资本转换为物质资本,使社会总量资本持平或增加,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称为“弱可持续性”。我们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社会总资本持平或增加,这只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有人说得好:“财富总量在替代意义上的持衡或增加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并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潘家华,1996)因此,我们必须加上保持生态资本的非减性,才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这里至少有两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第一,生态的不可逆转性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许多自然资产的开发利用都具有不可逆转性,如物种消失、湿地开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功能发生了不可恢复的损害等,这就使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殖,在实际上不可能补偿这类自然资产的减少。因此,我们的经济活动就应该尽量避免对生态资本存量的不可逆转性的破坏。同时,生态的不可逆转性还使某些至关重要的生态资本无法或至少是很困难通过建立其它资本形成来补偿。第二,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现,一方面给现代人类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和这些国家劳动者素质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生态恶果,使全球性生态资本急剧减少,造成当代人类靠挪用后代人的生态资本过活。然而,从发达国家的社会总资本来说,却是在不断增加,至少没有下降。但是,这种靠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性的,或至少是持续性不够的,因而才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现在,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认真反思,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道路,其核心问题就是使社会总资本持衡或增加的条件下,保持生态资本的非减性,力争达到三类资本共同增殖,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经济要求体制、技术和生态的创新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影响社会总资本增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分析起来又很复杂。但在诸因素中起直接的、长期的、主要的作用因素,应该是劳动、资本、体制、技术、生态。这些因素是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三种创新相互作用与相互推动着社会总资本存量增殖,确保经济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制度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变迁过程。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活动,使劳动、资本、技术等因素得以发挥其功能,从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制度创新理论,无论是对历史上的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还是对当今中国近十几年来的经济增长的实践,都有很强的解释力。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主要就是由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即变革现存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就说明了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制度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还要指出的是,从可持续发展来说,能够保证经济可持续性的经济制度,不仅仅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而且包括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和生态生产等领域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使之都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共同增殖,从而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使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它包括市场调查、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试制和生产过程、规模生产、技术扩散、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全过程。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完整过程,也是新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与协调发展,它是一种经济行为,在本质上是经济创新。只有在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技术创新才得以实现。所以,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科技发明创造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新市场的开拓,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取得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是潜在的生产力,它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而进入生产过程,使它和生产紧密结合,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因此,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进入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运动的基本方式,也是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技术创新不断出现,就不断引起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扩大与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上看,科技进步与创新确实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而技术创新则能够不断地、长期地推动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生态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生态创新是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生态化,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这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完整过程。它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创新是人们有目的改变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建立高质量、高水平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系统,使生态环境系统愈来愈社会化,越来越显示其经济社会的特点和功能。在当代,人类符合自然规律要求的经济活动,虽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去改变自身与环境的生态关

系,即不仅改变无生命的环境,而且改变生命有机体,还能改变生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使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第二,人类的经济活动,在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指导下,不仅是能够改变自然生态,而且能够创造新的自然界,引起环境变迁,使大自然不断增添它原来没有的东西,即将原来纯粹的自然界或称第一自然界越来越多地变成“人工的自然界”或称第二自然界。这样,一个个人工生态系统遍布大地,使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进化与发展。

第三,生态创新还越来越是经济社会生态化运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这就是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再生产各个环节愈来愈生态化,越来越显示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功能。在当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采用清洁工艺、少废无废工艺、生态工艺,进行无公害生产,并能使用“无废料化设备”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使社会生产过程生态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市场、绿色营销;实施绿色战略,开拓绿色科技,建立绿色银行;加强绿色教育、发挥绿色法律的作用,推动绿色消费运动的迅速发展等都是生态革命即生态创新的内容。

第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现代经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归根到底还是来自生态环境系统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使之发生形态的变化,生产出适合人们需要的各种经济产品。因此,生态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是研究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关系,创造更多的物质和能量,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确保现代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生态创新的根本目标是要增加生态环境系统运转的生态资本,增强生态环境系统的转化功能,提高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转化效率,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系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及其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因此,生态创新是实现现代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现代经济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四)三种创新相互作用推动着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们把生态创新纳入现代经济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就很自然提出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各自在这个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并运用它建立制度、技术、生态创新的三位一体的可持续经济运行理论。在这个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体中,三种创新相互作用与相互推动着现代经济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是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准确地揭示了现代经济运动过程中的制度演变———科技进步———生态改善之间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的联系,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保障作用和科技的主导作用,而且突出了生态在现代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对此,有必要作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技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这就从哲学高度上解决了当代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根据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变革作用的理论,我们完全可以说,技术创新较之制度创新对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有更深层次的重要意义。所以,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会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

新保障技术创新的功能得以发挥与实现,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源泉。

第二,现代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状况相协调,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当代,现代文明正在开辟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生态时代的经济发展,不仅要有高效率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作保证,而且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支撑。因此,现在许多国家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生态化的趋势,朝着实现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加强现代发展的生态基础,把现代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基础上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超过经济发展史上的任何时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制度、技术、生态这三种创新之间不是为主为辅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关系,其中生态创新同制度和技术创新相比,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比制度和技术创新更为重要,更为基础。这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绿化的趋势已成为现代科技进步的根本方向,建立符合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使这种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相协调,已成为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

第三,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来看,在工农业领域里,农业的集约化与生态化即生态农业(国际上叫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工业的集约化与生态化即生态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发展方向。而发展生态工业,创建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工业新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模式,既是一场新的工农业革命,又是一场生态革命。这就是说,生态工业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创新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形态,也是生态创新在工农业领域里的实现形式。然而,加快工业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走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都要深化工农业的改革,真正解决好产权制度,形成有效组织和依靠科技进步,因此,继续进行工农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工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可见,三种创新缺一不可,没有任何一种创新,都不能构成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三种创新一齐抓,并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推动作用,这就为我国现代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英]戴维?皮尔斯等:《世界无末日》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译本第16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谭崇台主编:《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英]柯林?克拉克:《国民收入与支出》,1937年英文版。

潘家华:《资本替代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报》1996年5月12日。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刘思华:《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刘思华:《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责任编辑:立 木)(校对:晓鸥)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 就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又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它要求人类与自然与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与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国家、企业、政府怎么做? 国家(政府): 1、坚持实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惩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违法行为。 3、大力宣传计划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识。 4、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5、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低碳经济等。 企业 (1)贯彻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2)自觉遵守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依法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 (3)在生产中重视科技与科技创新,完善经营管理,使企业的能耗、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尽

到对子孙后代、对社会的责任。 节约资源中学生该怎么做?(个人) 1、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节约资源的的践行者,用淘米水浇花、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等。 3、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敢于制止并举报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您中有我,我中有您的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就是国家的事,就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这种说法对不?为什么? 答(1)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义务 (2)维护民族团结,不仅仅就是国家的事,也就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不能认为维护民族团结与我们青少年无关或关系不大。 (3)青少年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该做到: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等。 1、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不同学派对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持不同的观点。在阐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指出经济增长不会自动缓解环境压力,而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经济增长;环境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观点综述 环境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麦多斯等人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认为:在资源约束与环境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地球将不可能支撑经济的无限增长。持续的经济增长会使环境污染连同其他因素(粮食、人口等)一起使世界在某一时刻达到崩溃的边缘,因此必须停止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以达到全球性的均衡。这种极端的认识虽然引起人们对经济增长前景的关注,但也受到各国学者和公众的批评。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注意到环境问题,并且不断地发明新的节能和环保技术,从而缓解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的紧张状况。 未来学家和部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持乐观的态度。柯尔、费里曼和卡恩等人依据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事实论证了技术进步会消除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他们的主要论据是:人口不具有指数增长的性质,降低人口增长率的长期手段将加速經济发展;技术的发展将使未来粮食的供应采用非传统方式,食物供应不可能发生危机;价格机制的作用将使替代品不断出现,并使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他们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将成为消除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多数经济学家是持一种折衷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为如此,但是停止经济增长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技术结构向着符合生态要求的方向转变,经济更快地增长,才是解决人类环境问题的途径。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指出:“零增长意味着每年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总量不变,被倾卸于生态体系的污染物质的量第二年仍会与第一年相等”,所以完全降低到零增长率也不会停止对环境的破坏;而且对于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自觉抑制经济增长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而听任其他国家迅速增长。相反,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比不增长状态更加有益于延缓环境的破坏,甚至在某种限度内,经济增长越快,越有助于放慢对环境的破坏。 上述何种观点成立,对于各国发展经济来说具有不同的政策含义:如果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则人类的理性选择是限制经济增长以保护环境;如果经济增长能自发地解决环境问题,则人类的理性选择是加速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在一定限度内是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则人类的理性选择是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认识环境对经济所施加的约束,从而分析影响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措

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新)

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生活 1.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原因。 ①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的。 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⑤有利于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⑥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义新农村。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 ⑤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⑥调整内外需结构,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倒经济增长新局面。 3.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原因。 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增加居民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②是社义生产目的和社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倒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当前我国外需不足,需要扩大内需。

4.经济生活分析如何扩大内需,让人民放心消费?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居民收入。 ③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保障社会公平,完善一个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两个举措(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以及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⑤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扩大就业。 ⑦企业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 ⑧劳动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二、政治生活 1.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人大角度分析应如何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①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转发的议案,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相关部门质询监督。 ②政协委员: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对相关部门民主监督。 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法律保障。行使决定权,审议通过相关决议。行使监督权,监督各级政府 三、文化生活 1.文化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怎样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的考试-87分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 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 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 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 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 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 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2.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 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 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3.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4.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5.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6.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二、多选( 共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清洁生产应用于()。 A.治理污染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正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多方面协调。我个人认为,必须特别关注就业、通货膨胀、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等方面问题。 1 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就业问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改革的前提。党的十八大强调推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表明党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讲小康、讲和谐、讲安居乐业,都离不开就业。就业问题在我国显得特别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批的知识青年从农村返回城市,从生产建设兵团返回城市,失业非常严重,所以那时中央决定要解决失业问题。时代变迁,就业对象仍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校大量扩招,大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经验浅薄等问题,更有甚者催生出“啃老族”。据调查,2012年就有57万大学生在家待业,今年更创699万大军就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针对此种情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主要负责领导要确保本地本校毕业生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加强保底就业服务,完善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扶持政策等。抓好税收、贷款、贴息、落户、场地等政策落实,进一步简化毕业生创立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手续;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不仅有利于当前发展,还要立足长远,有利于长远发展。努力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协调。 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12.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的原因; 协调发展)的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2)重视对河流水资源和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重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对环保的投入。 14.理解党中央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实施的振兴战略 (1)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的力度;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3)加快为失业人员建立社会保障体制; (4)吸收外资参与老工业基地改造等。 15.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实行民主的前提和保证。我国普遍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人大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意志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 16.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 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宪法,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部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已做到了有法可依。 17.理解十六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全面总结了198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的奋斗目标。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党的十六大为全国人民指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绘出了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蓝图,是一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新世纪的历史盛会。 18.理解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 19.理解“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意义及运用 “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于1979年元旦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署北京《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中国在地区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12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1、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 现代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现代经济社会不能持续发展的深刻根源,就在于现存的以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这是一种非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 可持续经济发展必须使人类整个生产、生活方式都要有所改进,从人们改革自己的价值观、财富观起,争取更多地依靠生态持续性来取得经济持续性,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引导到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上来。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按照生态经济有机整体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现代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使经济结构的改进、财富的增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均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 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孤立进行。要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守自然规律、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可能与社会经济割裂,必须而且只能紧密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解决。面对当今“稀缺”的环境资源,如何利用它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决定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的关键。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模式。 3、经济领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直接外在表现是长期的经济稳定、持续、协调,也就是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对社会总需求,除了经济增长本身增大的需求之外,各类需求都必然有自然增长的趋势。 (1)对维持简单再生产所要补偿的原料、初级产品,特别是来自不可再生资源的初级产品,生产的自然条件总的来说是越来越困难,采掘和垦殖的条件会越来越差。社会每年用等量的原料来补偿已消耗的原料,在价值上一般是一个增大的量。 (2)增加新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必然增大。 (3)个人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增大。如在粮食供给、燃料、生活用电、交通、住房、人均绿化面积等方面,即使人均需求数量保持同一水平,但在价值上也是一个增大的量。因为提供这些商品和劳务的资源基础逐年稀缺,代价不断上升。 由以上分析可知,经济领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不仅要注意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与能够提供到市场上的总产品(加劳务)两者的比例协调,更要注意到市场背后整个社会必要的经济需求与经济资源供给两者的比例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本书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没有进行分类,而是罗列了14个方面,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概念的说明和内容的阐述。 第四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上) 第1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概念 1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概念,就是指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就要通过技术进步使那些丰富的资源和原来不属于资源范畴的东西,取代那些短缺而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满足人类对物质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 1要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 要做到资源利用中的高效率,一是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一定量资源能够生产出更多的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来;二是通过调整社会经济政策,改变资源的使用结构,将利用效率低的资源转移到效率高的方面。 2要做到资源的永续利用(核心问题) (1)通过技术进步,不断以相对丰裕的资源代替短缺的资源 人类经济的进步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地以丰裕的资源替代短缺资源这种方式实现的,如在能源上面,煤炭对柴薪的替代,石油、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核能对前几种矿物燃料的替代,再生能源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等;在材料方面,铁对铜的替代,铝对铁的替代,塑料对金属的替代等,都是人类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式。 (2) 通过技术进步扩大短缺资源的有效储量,使其由短缺变为相对丰裕 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进步必须能赶上人类对静态资源消耗的速度,以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方面也同样有这种要求。 (3)控制人口的数量并改变其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适当抑制人类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精神文化和生态需要的满足来替代物质需求,向时改变富裕国家人民那种在物质产品使用中的奢侈和严重浪费现象,提高产品使用中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三、促进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有这些方面: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②对我国现行的价格补贴等政策进行调整;②建立有效的资源产权制度;④形成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微观基础;⑥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资源配置;⑥利用国家掌握的经济杠杆,调节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

内容摘要: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界所认可。它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哲学。(注:方民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为规范[j]。浙江社会科学,1998(3)。)它以空前的力量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在法学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原则、一种理念在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中得到了一定体现。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哲学对经济法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就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界所认可。它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哲学。(注:方民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为规范[j]。浙江社会科学,1998(3)。)它以空前的力量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在法学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原则、一种理念在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中得到了一定体现。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哲学对经济法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就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 8(3)。)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 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护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个新的概念逐渐走向人们,即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渐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 所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确保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条件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展能力。 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的奋斗目标。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尤其对于我国来说,更为严重。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含量是极为丰富的。可是,近年来,由于不少不法分子为了私利,非法大力开采矿产、乱砍滥伐,导致我国资源的迅速减少。我们知道,像煤、石油等资源是非再生资源,一旦没了,难以恢复。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首先,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 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

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谓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充分考虑旅游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并福及子孙后代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感受和体验,提高旅游目的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切实维护旅游者和旅游地人民共同依赖的环境质量。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高。当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科技支撑、转型升级、坚持区域合作,具有极大的经营内涵和外延,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到处充满希冀的产业。 旅游事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创汇可观,故世界各国均竞相发展本国旅游业。伴随着经营管理科学化、经营形式和手段多样化,加之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世界旅游业面貌焕然一新。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旦拥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就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但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经济优势,还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旅游开发,形成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目的地,方能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由此可见,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环境的保护。 何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本质就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这说明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果旅游资源不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就只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因而也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是指人们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满足需求为重点,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围绕旅游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建设的活动。旅游资源的丰裕仅仅意味着自然和社会所赋予的资源优势,但不是社会财富。要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形成社会财富,就离不开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离不开旅游经济地发展。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旅游资源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才会主动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旅游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环境,是指作用于人类的所有外界影响因素与力量的总和,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从环境角度来看:环境通常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是指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能量的总和,它维持着人类的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了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法律等方面,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修和改善,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纵观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其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学研究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学研究 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不同于“经济增长”的概念,它比“增长”广泛得多。到目前为止,关于“发展”还未有完全一致的意义,但如下定义较权威: 发展——在生活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不上升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增大的条件下,一国实际人均收入的长期增加过程。 一般地,还有人将“发展”理解为除人均收入增长外,教育发展、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应包括在内,但这些因素一般都随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故上述定义较本质地刻画了“发展”的实质。 2.什么是“可持续” 不同学科(经济学、生态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环境学……),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都对“可持续”给予不同的定义。 下面给出几种较主流的定义: (1)生态学定义 可持续——维护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可持续利用。 (2)环境学定义 定义——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应局限在环境可自净的X围以内,要求人口和经济增长应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 (3)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家更广泛地关注文化、制度、传统技能的可持续性。 如Barbier定义为:维持理想的社会价值、传统、制度、文化或其它社会要素的能力。 Brown认为:社会可持续是社会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及政府(法律)等的正常运行与存在。Tisdell认为社会可持续是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可持续,而Norgaard又增加了文化可持续、包括价值观念与信仰系统的可持续。 (4)主流经济学定义 到目前为止,主流经济学中在可持续发展发表意见最多的是MIT的诺贝尔奖得主Solow。

主流经济学强调资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三者间的可替代性,认为某些生态要素的破坏(如物种灭绝)并不一定会对人类未来生活产生损害,因为其它生态要素和资本,人力资本可以替代它们的功能。 设m K 、n K 、h K 分别是人造资本(机器、设备)、自然资本(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知识、技术)。 总资本h n m K K K K ++= 定义:可持续0≥?K 即K 不下降 当n K 下降时,若m K 、h K 上升,则可能有K 上升,故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时,若m K 、h K 对其加以补偿,则仍然有可持续。 (5)WCED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定义 鉴于定义众多,有必要统一,WCED 于1987年在著名的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给出了目前最为权威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为满足当前需要的发展以不损害未来各代满足他们自己需的能力为前提。 该委员会指出“不损害未来各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等价于维持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适当水平。 3.评论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的责任感去规X 自己的行为,去创造和谐的世界。 人与自然的互为协调、协同进化、人与人的和衷共济、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后代的协调,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互律的制约……凡此等等,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框架、还原了中华先贤的理想X 式。从乌托邦式的人类终极目标、复归到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现实,使人类对前途的暗淡心理为之一扫,一种积极的“谨慎乐观”的理念逐渐廓清,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并经过长期痛苦的反省,形成了世界上不同社会、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群体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共识。 二、可持续发展规X 产生的历史背景 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工业化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对短波辐射无影响,但却大量吸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死存亡。文章认为生态经济应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脉络并通过运用经济理论论证了生态经济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而提出生态经济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序言 生态现状简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突飞猛进,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过去五十多年的经济指标显示出经济的巨大进步。1950年到2000年之间的全球经济增长超过了六倍。中国的GDP近几年平均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尽管2008年又来了一场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但这似乎丝毫不影响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1]但是,要是注意到生态指标就很难乐观了。这一方面,每一个全球性的指标,都是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的。经济政策造成世界经济的超速增长,也正是这些政策正在破坏经济的支持系统——生态系统。在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地方,由于风和水的侵蚀,目前表土的流失超过了自然过程所产生的新土壤,逐渐减少土地的肥沃程度;供应世界大部分蛋白质的牧场,也经受着过度的压力;过度耕耘及放牧所造成的沙尘暴十分严重;世界性淡水短缺也日益严重……这一切让我们看到,调整全球经济使经济与它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稳定关系是多么的迫切! 二、相关概念的阐释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型的经济都是很重视经济所来以维持与发展的各生态系统诸如渔场、森林、牧场和耕地等的可持续产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原则是“有关人类经济活动的需求与生态环境资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它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2】可持续发展经济关注研究关注于经济增长是否实现了“最低的生态代价下的最大效用生产”,是否背离了以最低生态代价和最低社会成本下的实现最大社会产值和社会效益。 2、生态经济 所谓的生态经济,就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机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的前景。[3]生态学家不仅认识到,生态系统为我们人类提供的服务有时候比为我们提供的产品更有价值;而且认识到,要想让生态系统提供的这类服务得到保护的话,这类服务的价值就有必要加以计算,并体现在市场信号中。 3、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关系 (1)、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任何一方不可偏废。人类时间在不同的时代采用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封建时代主要以铁器作为生产工具;近代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则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标志。[4]这些均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主要是提供物质保障的,而人类生活在其中的生态环境才是人类的基础。 (2)、生态经济史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核心。生态环境应该成为经济增长中可依赖的不可缺少的一变量,而不能只将其当作一个限制参数。[5]生态环境因素在多数情况下不仅参与了经济增长的变化,而且还有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经济学依赖生态学,生态学高于经济学。如果某一天人类所居住的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达到了这样一种不在适宜人类生存的程度,那么也就再无需谈及经济的发展。[6]相反只

科学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

科学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重点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随后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专题研讨班上,专门论述了和诣社会这个概念,指出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诣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诣相处。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诣相处,有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即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只要经济发展不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就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做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未来战略资源,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合理规划势在必行。关键词:矛盾协调关系结构调整保障措施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低于严重缺水线,有七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60M3,全国农村有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水资源综合利用应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综合保障措施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诣相处。 一、我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1、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加剧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M3,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M3,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据专家预言,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水资源缺口400~500亿M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据统计:8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236座,缺水量1200万M3/d,9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300座,缺水量1600万M3/d,200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450座,缺水量2000万M3/d。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业人口约占70%,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降雨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因水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集中期偏离农业用水集中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局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左岸不顾右岸,拦河修坝截流,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流域之间,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几种主要模式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几种主要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资源、经济、社会同环境的协调,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的最终目标是在供求平衡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而是三者互相影响的综合体。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呢?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主要模式 一、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传统经济体系实行的是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一线性模式。导致最后生产过程末端必须得进行进一步处理。不仅耗费资源,并且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针对上述问题,循环经济模式则走的是资源——产品——再资源的资源重复利用模式,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目前循环经济理论已经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实现了它的功效。如,深圳:变废为宝发展可再生能源、苏州:构建生态循环链发展循环经济、抚顺: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经济发展盘锦: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废物再利用等,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清洁生产理论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