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电力机车控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力机车控制》课程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机车牵引力与机车速度的关系,称为机车的牵引特性。
[ ]2.为保持整流电流的脉动系数不变,要求平波电抗阻器的电感为常数。
[ ]3.机车的速度特性是指机车牵引力与运行速度的关系。
[ ]4.机车的起动必须采用适当的起动方法来限制起动电流和起动牵引力。
[ ]5.SS4改型机车Ⅲ级磁场削弱时,15R和16R同时投入,磁场削弱系数为0.3。
[ ]6.SS4改型机车主电路接地保护采用接地继电器,这是一套无源保护系统。
[ ]7.机械联锁可以避免司机误操作。
[ ]8.控制电路是为主电路服务的各种辅助电气设备和辅助电源连成的一个电系统。
[ ]9.交流电机同直流电机相比,维修量可以减小。
[ ]10.直流传动是我国电力机车传动的主要方式。
[ ]11.零压保护电路同时起到高压室门联锁阀的交流保护作用。
[ ]12.机车故障保护的执行方式有跳主断路器、跳相关的接触器、点亮故障信号显示。
[ ]13.交直交传动系统的功率/体积比小。
[ ]14.当司机将牵引通风机按键开关合上后,不但能使通风机分别起动,还能使变压器风机和油泵起动。
[ ]15.逆变器用于将三相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 ]16.交直交系统具有主电路复杂的特点。
[ ]17.压缩机的控制需要根据总风压的变化由司机操作不断起动。
[ ]18.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 ]二、单项选择题:1.机车安全运行速度必须小于机车走行部的( )或线路的限制速度。
[ ]A.旅行速度B.构造速度C.持续速度2.制动电阻柜属于( )电路的电器设备。
[ ]A.主B.辅助C.控制3.SS4改型电力机车固定磁场削弱系数β为 [ ]A.0.90B.0.96C.0.984.SS4改型机车控制电路由110V直流稳压电源、( )以及有关的主令电器各种功能的低压电器及开关等组成。
[ ]A.硅整流装置B.电路保护装置C.蓄电池组5.SS4 改型电力机车采用的电气制动方法为 [ ]A.再生制动B.电磁制动C.加馈电阻抽制动6.SS4改型电力机车主电路有短路、过流、过电压及( )等四个方面的保护。
电力机车电制动工作原理

电力机车电制动工作原理
电力机车电制动工作原理
一、原理简述
电力机车电制动是利用电力机车原有电动机反向发电作用,从而获得制动力的一种非接触式制动方式。
这种制动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机械制动,但由于操作简单、效果稳定、负荷调节能力强,在电力机车中担当重要的制动作用。
二、实施步骤
1.启动电力机车电制动:启动电制动系统之前,需要先将电力机车电气开关作到正确的位置,系统接线正常,变流器工作正常,刹车鑫刀工作正常,充分调试后方可开启电制动。
2.电力机车电制动及运行:在操作时,电力机车以及电力机车上的负载抵消分动电机的转矩,而一部分转矩通过发电牵引机车集控系统返回供给控制系统,从而起到制动的作用。
3.电力机车停车:当电力机车遇边坡或者爬坡时,除了利用车内调速系统进行减速外,还可以使用电力机车电制动进行减速终止,以达到定点停车的效果。
三、优势
1.电力机车电制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会出现积碳问题。
2.电力机车电制动可以调节负载,刹车力即时可控。
3.电力机车电制动机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快捷。
4.电力机车电制动损失动能转换成电能,回馈到电网中,节能环保。
四、缺点
1.电力机车电制动噪音过大,影响环境安全。
2.电力机车电制动需要消耗电能,需要经常更换电源。
3.电力机车电制动电极磨损快,维护和保养费用较高。
电力机车控制-电力机车电气线路概述

二、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是指将辅助电机和辅助设备及其相关的电气设备连接而 成的线路。辅助电路的作用是保证主电路设备正常工作,改善司乘 人员工作条件。 辅助电路主要由供电线路、负载线路、保护线路三部分组成。 供电线路由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提供单相380 V和220 V交流电源, 其中单相380 V交流电通过分相设备分成三相380 V交流电供给各辅 助机组。 负载线路包括三相负载和单相负载。三相负载主要有空气压缩机 电动机、通风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单相负载主要有加热、取暖设 备及空调。 保护线路主要是在辅助系统发生过流、接地、过电压、欠电压和 单机过载故障时,使相应电器动作,从而达到及时保护的目的。
(1)切断机车的总电源。 (2)切断故障电路的电源。 (3)仅给司乘人员以某种信号引起注意。 (4)在故障发生后自动予以调整。
一、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是指电气设备过载、设备及电路短路引起的电流剧增。过 电流容易造成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设备烧损,严重时引起火灾。过 流保护包括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两种。机车上通常采用断路器、自动 开关和熔断器进行过电流保护。
交-直型电力机车采用接地继电器进 行保护,如图2所示。正常运行时,接地 继电器J中不通过电流而处于释放状态。 当主电路中任一点接地时,直流电源E通 过接地继电器J与接地点构成回路,使接 地继电器J动作。
图2 接地保护装置
电气线路常用的联锁
机车控制电路必须设置机械联锁和电气联锁,以满足主、辅线 路对控制电路的要求,如电器按一定的次序动作,司机按一定的顺 序操作等。
三、零电压和欠电压保护
零电压和欠电压的产生是由于接触网的电压突然失压或过 低。当接触网电压消失时,机车因无电要停止运行,如果网压 又突然恢复,会造成很大的电气和机械冲击,这是不允许的。 如果接触网电压过低,机车就不能以正常功率运行,辅助机组 不能正常工作,再生制动时很容易发生逆变失控。
电力机车控制题库 -回复

电力机车控制题库一、选择题1. 电力机车主电路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A. 受电弓、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整流器B. 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C. 受电弓、主断路器、整流器、逆变器D. 主断路器、整流器、逆变器、牵引电机答案:B2.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哪个部分负责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牵引电机?A. 整流器B. 逆变器C. 变压器D. 受电弓答案:B3. 电力机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控制器主要控制什么?A. 机车速度B. 机车方向C. 机车牵引力D. 机车制动力答案:C4. 电力机车的空气制动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A. 风源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基础制动装置B. 风源系统、制动控制系统、辅助制动装置C. 制动控制系统、基础制动装置、辅助制动装置D. 风源系统、基础制动装置、辅助制动装置答案:A5.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方式主要是什么?A. 电阻制动B. 再生制动C. 液压制动D. 电磁制动答案:B6.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的逆变器主要负责什么功能?A. 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B. 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C. 控制机车的行驶速度D. 控制机车的制动力答案:A7. 电力机车在行驶过程中,哪个部分负责为照明、空调等辅助设备提供电能?A. 主电路B. 控制电路C. 辅助电路D. 保护电路答案:C8.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司机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控制机车的行驶方向B. 控制机车的制动系统C. 调节机车的牵引力和速度D. 控制机车的照明系统答案:C9. 电力机车在制动时,以下哪种制动方式是通过电气系统实现的?A. 空气制动B. 液压制动C. 电阻制动D. 机械制动答案:C10. 电力机车主电路中的牵引变压器起什么作用?A. 降低电压供给牵引电机B. 提高电压供给受电弓C. 控制电流大小D. 保护电路免受短路影响答案:A11.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哪个部分负责监测和保护电路的安全运行?A. 整流器B. 逆变器C. 保护电路D. 控制电路答案:C12. 电力机车在行驶中,哪个部分负责控制机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A. 牵引电机B. 司机控制器C. 制动系统D. 辅助电路答案:B13.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中,哪个部分负责将接触网上的高电压转换为适合机车使用的低电压?A. 受电弓B. 主断路器C. 牵引变压器D. 整流器答案:C二、填空题1.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主要由主电路、控制电路、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分组成。
《电力机车制动系统检查与维护》 课件 项目1 电力机车制动系统认知

(动车组列车除外)
特快货物班列
快速货运班列
货物列车
(货车轴重<25t,快
速货运班列除外)
货物列车
(货车轴重≥25t)
最高运行速度
(km/h)
120
140
160
160
120
90
紧急制动距离限
制(m)
800
1100
1400
1400
1100
800
120
1400
100
1400
9
1.1.2 制动系统的设置目的
电空制动
机 气制动机 制动机
机
►
这种人力制动使工作在较恶劣
环境中的制动员的劳动强度增
大。
►
大大降低了列车中各车辆制动
的同时性,从而造成严重的制
动冲击,影响列车制动效果。
1.1.3 制动机的发展简史
20世纪
1825年,
1869年,
1872年,
60年代,
人力制动直通式空自动空气
电空制动
机 气制动机 制动机
2.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制动、保压、
缓解3种基本状态。
36
1.3.2自动空气制动机的基本作用原理
2.工作原理---制动状态
司机将制动阀手柄置于“制动位”;
列车管内压力空气经制动阀排风,推动活塞左移,关闭充气沟;
活塞带动滑阀、节制阀左移,使滑阀遮盖排气口关断制动缸的排风气路,并
使节制阀开通副风缸向制动缸充风的气路;
空气制动机
以压力空气为动力来源,用压力空气的变化来操纵。
真空制动机
以大气为动力来源,用真空度的变化来操纵。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气制动方式。如闸瓦制动、盘型制动等都 为空气制动方式。 ❖ 以电为原动力的制动方式成为电气制动方 式。动力制动、轨道电磁制动等均为电气 制动方式。
第三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 目前,大多数交流传动机车网侧变流器均为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所以大多数采用再生制 动为主。
IZ
Uj
CEn RZ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 再生制动的特点: ❖ 1、更好的经济效益。 ❖ 2、调速范围广,防滑性能好,减少了闸瓦与
轮缘磨耗。 ❖ 3、控制系统复杂,稳定性差。 ❖ 4、功率因数低。
第三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第五节交流传动机车的电气制动
❖ 1. 按动能转移方式分类 ❖ 动能的转移方式可以分为二类: ❖ 一类是摩擦制动方式,即通过摩擦把动能转
化为热能,然后消散于大气; ❖ 二是动力制动方式,即把动能通过发电机转
化为电能,然后将电能从车上转移出去。
第三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 (1)摩擦制动
❖ 摩擦制动方式主要有闸瓦制动和盘形制动, 在高速电动车组的制动系统中还有轨道电 磁制动方式。
❖ (2)动力制动
❖ 电动车组在制动时,将牵引电机转变为发 电机,列车动能转化为电能,对这些电能 的不同处理方式分成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 两种形式.
❖ 特点:与轮轨粘着无关,对轨面有清洁作用, 但磨损大,会引起钢轨局部过热磨损。
第三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 涡流轨道制动原理:磁铁与钢轨保持710mm的距离,制动时,利用磁场交变在 钢轨内产生感应涡流,从而产生涡流制 动力。
第三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第三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电力机车控制-电力机车制动

第二节 电气制动概述
一、电气制动原理 二、电气制动形式 三、电气制动的基本要求 四、制动稳定性的概念
1.机械稳定性 2.电气稳定性
第三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电阻制动
一、电阻制动的基本原理 二、电阻制动特性
第三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电阻制动
第三节 直流传动电四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再生制动
二、再生制动调节过程
由表达式(2.14)可知,欲调节制动电流,可采用调节发电机 励磁电流或逆变器电压来实现。再生制动调节过程大致分为 3 个 阶段,如图2.14所示。
第四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再生制动
第四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再生制动
三、再生制动控制方式 1.维持逆变角 =C 2.维持裕度角=C 四、再生制动的特点
第三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电阻制动
四、电阻制动的控制方式
1.恒磁通控制 2.恒电流控制 3.恒速控制
五、电阻制动的不足及克服方法
1.分级电阻制动 2.加馈电阻制动
第三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电阻制动
第三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电阻制动
第四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再生制动
一、再生制动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直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再生制动
《@@@》教学资源库
电@力@机@车@制@动@
第二节 电气制动概述
电传动机车一般有两套制动系统:一是空气制动系统即机械 制动系统,包括闸瓦制动和盘型制动;二是电气制动系统,包括 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高速列车还有磁轨制动和涡流制动。
制动是机车基本运行工作状态之一,当列车需要减速、停车 或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限制列车速度时,都必须采取制动措施。 现代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车制动性能的好坏。
电力机车控制-电力机车电气制动

机车由牵引工况转换为制动工况,通过降低牵引电机定子的供电频 率,转子的机械惯性将使转子转速维持在高于同步转速的状态,此时 转差率变为负值,牵引电机进入发电机状态,其三相定子绕组切割旋 转磁场产生三相交流电。
2.再生制动机车的传动特性
再生制动时,牵引变流器工作 状态发生改变,逆变器仅由每个 主逆变器元件并联的二极管组成 桥式不控整流电路,将牵引发电 机交流电能整流成直流电能,输 出直流电能给中间环节。然后由 四象限脉冲变流器将中间直流环 节储存的直流电能逆变为单相工 频交流电能回馈给电网。再生制 动模式下交流电力机车的传动特 性如图4所示。
(2) 加馈电阻制动
又称“补足”电阻制动,电阻制动在低速区由于制动电流减小而使 制动力下降,为了维护制动电流不变,克服机车制动力在低速区减小 的状况,在制动回路外接附加制动电源来补足。其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加馈电阻制动原理
从理论上讲,加馈电阻制动可使机 车制停,而实际上由于牵引电机换向器 不允许在机车速度很低时,长时间流过 额定电流,以防止换向器过热而烧损。
图4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传动特性
谢 谢!
在直流传动电力机车中,一般采用串励牵引电机。由于串励电机的 特性很软,若作为发电机运行,输出电压稳定性很差,因此在进行电气 制动时需将串励电机改为它励电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气制动的基本原理
电气制动是利用电机的可逆性原理。电力机车 在牵引工况运行时,牵引电机做电动机运行,将 电网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轴上输出牵引转矩以 驱动列车运行。电力机车在电气制动时,列车的 惯性力带动牵引电动机,此时牵引电机将做发电 机运行,将列车动能转变为电能,输出制动电流 的同时,在牵引电机轴上产生反向转矩并作用于 轮对,形成制动力,使列车减速或在下坡道上以 一定速度运行。
8.它励电阻制动为什么不用于机车制停? 9.何谓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特性,它包括哪些工 作特性? 10.何谓恒速控制?分析它对于利用机车制动功率 有何意义? 11.绘图说明电阻制动工作特性的限界条件。
复习思考题
1.电力机车电气制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电力机车电气制动有几种形式? 3.电气制动与空气制动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优越 性? 4.何谓电阻制动? 5.为什么串励电机不适合在制动工况运行? 6.分析串励电阻制动的电气稳定性。 7.它励电阻制动的调节方式有几种?
电阻制动是目前电力机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 方式。其电路结构简单,只需将串励电动机车的励 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分离,电枢绕组并接制动电阻, 励磁绕组单独接励磁电源即可。电阻制动易于实现 自动控制,可以实现恒磁通、恒速、恒流控制。尤 其恒速控制对机车通过长大坡道,提高机车平均速 度等有良好的经济意义。恒流控制可以充分利用机 车的制动功率。为了克服低速电阻制动之不足采用 分级电阻制动和加馈电阻制动。
二、他励牵引电机电阻制动
采用它励电机电阻制动时,首先切断牵引电机电 枢与电网的连接,使电枢绕组与制动电阻接成回路, 而电机原串励绕组则由另外电源供电,电机作它励 发电机运行。 1.电气稳定性分析 2.制动特性及控制方式 (1)速度特性V=f(IZ) (2)制动力特性B=f(IZ) (3)制动特性B=f(V) (4)控制方式
(3)最大制动电流限制──曲线③IZmax。此值 取决于电机电枢绕组的运行温升,一般不超过牵引 工况时的持续电流,但因受机车通风条件,制动电 阻功率限制,此值根据制动电阻的允许发热而定。 电力机车的制动功率为了充分发挥其制动效果,一 般等于或小于机车的小时功率,该限制亦表示最大 制动功率限制。 (4)牵引电机安全换向限制──曲线④。牵引电 机安全换向取决于电抗电势er,因 er〈VIZ ,要维持 er在允许值内,必须随着机车速度的提高,相应地减 小制动电流。否则牵引电机主极磁通畸变严重,可 能导致换向器发生火花加剧甚至环火。 (5)机车构造速度限制──曲线⑤。它受机车机 械运行部分强度的限制,实际在线路复杂的区段它 可能受到线路允许速度的限制。
理论上讲,加馈电阻制动可使机车制停。而 实际上由于牵引电机整流器不允许静止不动长时 间流过额定电流,以防整流器过热而烧损。故在 机车速度低于一定值时,就切除加馈制动,改用 空气制动使机车停车。国产SS3B、SS4G、SS8型 电力机车均采用此种加馈电阻制动。
小
结
在第二十章的基础上,本章讨论了机车速度 调节的特殊问题──电气制动。分析了电气制动 的工作原理,机车特性,制动力的调节方式。 电气制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的可逆性 原理,把牵引工况下的串励电动机转换成电制动 工况的它励发电机,产生制动转矩从而限制机车 速度。根据如何消耗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划分出 二种电气制动方式,即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
3.电阻制动的工作范围
列车在制动时,由于受牵引电机、机车本身、 制动电阻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只允许在一定范围 内使用电阻制动。其限制如下: (1)最大励磁电流限制──曲线①ILmax。若超 过此限制则励磁绕组发热会烧损绕组,另一方面 磁路饱和,磁通增加有限,调节效果不明显。 (2)粘着力限制──曲线②Bψ max。若机车制 动力大于此限制会造成滑行。应当说明根据牵规 规定,计算制动时的粘着系数ψjT 应比牵引时粘 着系数低20%,因此,此制动粘着力限制小于牵 引粘着力限制。
V Z Z
Z
ZA
Z
Z
说明在A点,电阻压降的斜率必须大于电机电势 曲线的斜率,系统才具有外部电气稳定性。
A
3.调节方式 串励式电阻制动不需要额外的励磁电压,用改变 制动电阻RZ的大小来调节制动电流和制动力。在高压 大电流情况下,制动电阻要求有许多抽头和相应的开 关电器,造成线路复杂设备增多,且制动力的调节是 有级的,不利于机车平稳运行。同时制动电阻的取值 应适当不宜过大,否则会使电机不能自激。当多台电 机并联共用一个制动电阻时,还会出现不稳定状态。 所以在整流器电力机车上使用电阻制动时,一般不用 串励式电阻制动,而采用它励式电阻制动,即用改变 励磁电流的方式来调节机车的制动电流和制动力,实 现对机车运行速度的控制。
4.机车采用电气制动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具有电气稳定性并保证必要的机械稳定性; (2)有广泛的调节范围,冲击力小; (3)机车由牵引状态转换为电气制动状态时应 线路简单,操纵方便,有良好的制动性能,负 载分配力求均匀。
5.稳定性概念
(1)机械稳定性:指机车牵引列车在正常运行 中,不会由于偶然原因引起速度发生微量变化而 使列车的稳定运行遭到破坏。电气制动的机械稳 定性是指当偶然原因使机车运行速度增高(或降 低)时,制动力应随之增大(降低),以保持原 来的稳定运行状态。 (2)电气稳定性:指电传动机车在正常运行 中,不会由于偶然因素,电流发生微量变化,而 使牵引电机的电平衡状态遭到破坏。
三、电阻制动之不足及克服方法
电阻制动除前述的优越性以外,因为电阻制动时 控制电路比较简单,制动力调节十分方便,因而易于 实现制动力的自动控制,使电阻制动的性能得以充分 发挥,但是电阻制动的最大缺点,从特性曲线上看是 低速时制动力直线下降,制动效果不明显。目前一般 采用二种方法加以克服。 1.分级电阻制动 2.加馈电阻制动
2.电气制动的形式
根据电气制动时电能消耗的方式,电气制动 分为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二种形式,如果将电气 制动时产生的电能利用电阻使之转化为热能消耗 掉,称之为电阻制动。如果将电气制动时产生的 电能重新反馈到电网加以利用,称之为再生制动。
3.电气制动的优越性
(1)提高了列车行车的安全性。列车除机械制
第二十一章 电力机车的电气制动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电阻制动
第一节
概 述
重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气制动的基本原理和稳定性 稳定性概念
难点:
制动是机车运行的基本工作状态之一。当 列车需要减速、停车或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需 要限制列车的速度时,都必须采取制动措施, 控制机车的运行速度。现代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车制动性能的好坏。随 着铁路运输的发展,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 机车的制动性能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 更好的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减少了闸瓦和车轮磨耗。机械制动时,接触 表面温度很高,闸瓦和轮缘的磨耗十分严重,因为机 械制动的磨耗主要取决于制动力的强度,高速时需制 动强度大,磨耗就大,低速时相反。所以高速时用电 制动,低速度时用机械制动可以大大地降低机车车辆 轮轨的磨耗,大量节约制动闸瓦。 (3)提高了列车下坡运行速度。由于机械制动时 需在每次排风制动后,充风缓解至少约1分钟待风压 恢复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制动,造成下坡速度波动大, 使列车的平均速度下降,而电制动因其性能与制动时 间无关,可使列车下坡速度提高8%,因而提高了运 输能力。
动系统外,由于配备了电气制动系统。因而提高了 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机械制动是靠闸瓦与车轮的机 械磨擦来降低机车的运行速度,而机械摩擦系数随 着温度升高明显下降,因此机械制动的性能和效果 随着列车速度、载重和长度的提高而下降,且在高 速时列车的机械制动呈现不稳定性,而电制动则相 反,速度越高制动效果越明显,而且与制动时间无 关。
第二节
电阻制动
重点:
电气制动的形式、特性及其控制方式。 不同形式电气制动的特性
难点:
一、串励牵引电机电阻制动
1.串励电机的自激发电过程 采用串励牵引电机的电力机车在进行电阻制动时, 必须首先切断牵引电机电枢与电网的联接,使电机电 枢与制动电阻接成回路。
2.稳定性分析 检验外部电气稳定性的数学判式为: | d C V d I R R | 当I >I dI dI |